第一篇:附2:2010汪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
汪营镇农村改厕项目
技术方案
根据利川市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为规范我镇项目村农村改厕与建设的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
二、建厕技术类型:
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户厕。
三、无害化卫生户厕主要构成部分:
1、外墙和屋顶的维护结构:
2、厕室内(卫生间)设施:便器、冲水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手纸篓等。
3、粪便处理设施:三格化粪池(进粪管、过粪管、溢粪管、粪池盖板等)。四、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户厕的组建:
(一)户厕选址:
1.原则:建房统筹、改建适宜,离水下风,方便清掏。
2、新建、改建居民楼房:新建、改建、扩建居民楼房时统筹规划设计、实施。
3、无害化户厕地址应选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凤向。
4、远离水源,距离不少于30米。
5、厕所地下部分的建设应有利于维护,也便于出粪和清渣。
6、拟改建户必须有能够建设标准三格式化粪池的土地。
7、改建户房屋内应设置有专门的水冲式卫生间,1—3平方,三面有满墙,安有便槽。卫生间若设在一楼的,卫生间地平必须比
准备挖掘三格式化粪池的地平面高20公分,若卫生间地平低于圈梁的,拟挖掘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地平面必须低50公分。
(二)、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的设计与施工要求: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以镇为单位或以项目村为统一组织和施工,材料采购要求产品正规、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
第一部分:地下部分(图纸附后):
1、化粪池容积:
总容积:一个蹲位的户厕化粪池总容积不得小于1.5M。3个池子容积比例:三个池子的容积比为:2:1:3。三格式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在第一池贮存20天,第二池贮存10天,第三池贮存30天。
化粪池深度:1米。
粪液深度:0.9米。上部应留有10㎝的空间。
2、化粪池内各种管件安装:化粪安有4根不同用途的管件,4根管件均安装在池子的上端,4根管件之间的位置均成对角。
进粪管:是连接大便器沉水弯出口的至化粪池的通道,可直接用水泥砌筑滑粪槽或用100㎜PVc塑料管连接为进粪管,砌筑时一定要有适宜的坡度(45°),便是粪便滑动。
过粪管:第一池和第二池的隔墙上各装有一根过粪管。第一池到第二池的过粪管安装在进粪管所在池角的对角隔墙上,过粪管上端距池顶1㎝,下端(即粪液进口)在第一池的下1/3处,管总长(含弯管)55㎝;第二池到第三池的过粪管安装在前一根过粪管所在池角的对角隔墙上,过粪管上端距池顶1㎝,下端(粪液进口)在第二池的下1/3或1/2处,管总长(含弯管)45㎝。
过粪管的制作:采用直径100㎜PVc塑料管制作,取一根80㎝长的PVc塑料管,在一端35㎝处,用木锯斜向本端(45°角)锯下,成为两根带有斜面的塑料管,两根管子无斜面的一端各安上一
3个90°的塑料弯头即成。长的一根安装在第一池隔墙上,短的一根安装在第二池隔墙上。
溢粪管:可用一根内径3㎝PVc塑料管长14㎝,安装在第二池至第三池过粪管口池角的对角墙上,距池顶100㎜。
3、化粪池建设:
化粪池防水要求:化粪池池壁上沿应高出地平面10㎝,附近设排水沟,以防雨水倒灌流入。
盖板:要出池壁3-5公分,以防止雨水渗入。1-2池用1:6的水泥沙桨密封(便于粪便密闭发酵和1-2年内彻底清掏时撬开),第三池设计活动盖板。
4、户池正面中间墙体粉刷出一块水泥沙桨砌体便于编号。第二部分、地上部分:
1、设置专用卫生间,1-3个平方米。卫生间地面硬化,厕室内墙壁1.2-1.5以下要用瓷砖贴面或水泥抹面。
2、便器与冲水:安装白色陶瓷蹲便器为佳,便器自带沉水弯或不自带的要加装塑料沉水弯。便器的安装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35㎝,距边墙40㎝。可使用自来水冲洗或水桶舀冲。便器与化粪池保持连通。
五、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旧厕改造主要是对原有布局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造,提高其卫生性、美观性、舒适必、隐私性和通风性等。同样是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主要是针对通风、排臭和采光不良的旧厕增加排臭管、沉水弯、排风扇、花窗等进行改善。地面硬化、厕墙进行防水处理,改槽式蹲位为陶瓷便器。地下部分的改造主要是在原有粪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改造成容积、深度标准及管件设施健全的,具有无害化处理功能的三格化粪池。
六、无害化卫生户厕的使用与管理
(一)、三格式化粪池的使用
1、新池建成需养护两周后正式启用:在启用前要做试水试验,以判断是否有渗水现象,判断方法是将三个贮粪池灌水至过粪管出口处,观察24小时,水位下降不超过1㎝即判断为不漏水。
2、使用前在第一池内注入一些河塘水或进水,水深以高出过粪管下端口为宜,第二池和第三池不要加水。
3、选择节水型便器,严格控制用水量,每次冲洗用水不宜超过3升。
4、第三池粪液可用直接用于施肥。若不用于施肥可用 1-2年内彻底清掏一次,粪液、粪皮、粪渣必须经过高温堆肥或化学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直接施肥或直接排入水体。100㎜的排污管排放到渗滤坑中央,渗滤坑以鹅卵石、粗沙填充,防止粪水中的氮、磷直接进入水体造成富营养化。
(二)、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管理
保持厕所清洁,粪池盖板和出粪口经常维护,养成正确入厕习惯,要做到:
1、地面水、天楼水、洗衣水、洗澡水不得排入三格化粪池。
2、保洁落实,地面和四周墙壁整洁;墙壁、门窗、隔断板等整洁,无乱涂乱画。
3、便器及时清洁,无粪迹、尿迹、痰迹和其它污物。
4、空气流通无臭气。
5、厕内设施和工具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6、外墙、屋顶及厕屋周边环境整洁。
汪营镇改厕办
2010年8月22日
第二篇:改厕技术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
为加强农村改厕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保证农村卫生户厕建设质量,顺利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提高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参照全国爱卫办下发的2004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技术方案中(全爱卫办函发
[2005]2号)的要求,特制定本项目技术方案。
一、农村卫生户厕建设
农村卫生户厕建设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参照2003年版《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
(一)类型选择
农村卫生户厕建造模式与实施技术,应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疾病流行特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对农家肥的需求方式,因地制宜,选择当地农民欢迎的类型:
1、三联通沼气式卫生厕所,以养殖为主,有猪、牛粪便来源的农户最欢迎之;可与沼气池配套建设,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照明、燃料、有机肥、环保、生态等。
2、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以果木种植、旅游、经商等为主,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农户欢迎之;可与楼房建设配套,使用方便,粪便能达到无害化处理,但建造地下三格式化粪池技术要求高,检查、验收难度较大。
3、粪尿分集式卫生旱厕,以果木、蔬菜种植为主,有足够草木灰来源,没有地方建造沼气池、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以及缺水地区的农户较欢迎之。但使用、管理要求较高。
(二)卫生厕所的建造标准和要求
农村卫生厕所的建造必须按《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标准和质
1量要求,保证质量,做到合理、卫生、安全、方便、实用,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
1、地下粪池部分设计建造要求:
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环境因素,对农民选择的卫生厕所类型,要合理设计化粪池与地下粪便处理构筑物。一是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应满足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二是为防止外溢和外水流入,贮粪池出口应高出地平面0.1米;三是贮粪池盖应牢固、严密;四是为保证粪便无害化效果能达到卫生要求,不推荐建造小于lm容积的小三格化粪池;五是粪尿分集式厕所贮粪池的容积不能小于0.8m;六是由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应经过技术鉴定或论证其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地上部分设计建造要求:
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因地制宜。不要过分强调厕所地上部分的外型美观,而忽略其他粪便无害化处理结构的重要性。厕具宜用耐磨损、不渗水、抗酸碱的白色陶瓷便器;便器安装时不能贴近墙边,要考虑方便、适用。
(三)建造材料选择
建造厕所应用的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统一采购的原材料应有质量鉴定报告,采购者应保留其复印件。对建厕材料的质量各市(县)应严格把关。选择的产品与材料应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如: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水泥选择425#以上标号等。生产厂家应保证应用原材料不造成对应用者与环境的损害。
二、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
开展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以保证农村卫生户厕建造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群众能够正确使用与管理卫生厕所。两项工3
3作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效果,其成果也是改厕社会效益、卫生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
(一)、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工作对象
技术建造部分需要有爱卫办系统、疾病控制系统与工程建造系统的有关人员参与;健康教育方面除上述三方面人员外,还应有共、青、妇等与卫生知识传播方面的人员,如宣传媒体人员、社区干部。
(二)主要内容
1、技术培训内容包括:(1)粪便无害化原理;(2)厕所建造技术;(3)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4)厕所建造质量的检测方法;(5)改厕与肠道传染病等疾病防控相关的卫生知识(技术培训完后要考试);(6)传播技巧;(7)验收与检查方法等。
2、健康教育是促进行为改变的重要措施,健康教育效果的评定也应依照卫生行为的建立与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为依据,为此,应建立同样内容、不同渠道(学校、妇联、卫生院、电视、宣传画、报纸等)、不同方式(科普、故事、宣教)反复传播的健康教育构架。
3、各市、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依据不同的发展情况,针对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培训与健康教育规划,侧重于新建厕所的正确使用与管理、环境综合治理、培育健康意识、树立卫生行为等方面,把巩固与提高两个层面作为重点。
(三)注意事项
1、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宣传的观点、内容要准确,避免传播简单化、理想化的不正确观点,尤其是基层骨干需改变认识的误区,防止随意发挥。
2、厕所的建造与正确应用两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整体,而
正确应用与管理应是更重要的部分。
三、中期检查、督导要点
在技术培训工作和第一批建厕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中期检查督导,以确认技术培训和技术实施的正确性,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技术培训质量:通过与现场实际操作人员座谈等方式,了解厕所建造技术和农村改水与水质检测技术掌握的水平。
2、厕所建造质量:通过审核图纸、观察现场厕所建造的实际情况,判断改厕技术实施质量;通过与管理人员座谈与审阅文件资料,了解工作操作程序与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健全。
3、群众掌握厕所使用和管理知识的水平:依据每个地区的特点与建造厕所的模式提出简单与必要的几条管理与使用的基本要求,考评群众掌握的程度,观察应用情况,提出继续进行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4、由于技术原因而要对项目实施进行原则改动时,必须经过自治区爱卫办同意后方能执行。
四、项目评估要点
(一)项目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评估,各市应依据项目执行相关问题进行项目评估,评估内容应该包括:改厕技术完成情况、改厕数量完成情况、资金应用情况、土建工程预算与结算明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环境改善情况等方面。自治区级终期评估时间、内容待项目执行后期确定。
(二)评估的方法与方式包括: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声像资料、检验资料等原始材料)评估、现场评估、群众访谈三个方面。
(三)项目评估还应围绕改厕的卫生效益、环境效益、社会
效益与经济效益四个方面进行。为方便评估并指导今后的项目工作,有条件的市、县应在本地区进行改厕效果的本底调查与卫生学评价。
五、注意事项
得到2004年中央补助广西农村改厕项目的市、县,按要求: 一是填写《2004年中央补助广西农村改厕示范户建设项目申请书》;二是于2005年6月份以前完成以下必检资料:
1、完成并填写附件2(表一—表三)
2、准备以下项目评估资料:
基本资料
⑴改厕项目申报数、确定数、完成数;项目实施前的基数。⑵项目县的投资、筹资与资源分配(以乡为单位)。
⑶项目工作组织机构与组织网络。
⑷项目实施地区的地理、土壤特性、气候民族、经济、人口等资料。
⑸ 目实施前后卫生面貌与人群卫生习惯的变化;使用粪肥的习惯及行为改变。
⑹ 厕技术方面的要求及对项目实施技术的修正建议。
⑺ 改厕实施地区的粪便无害化效果(卫生学评价)监测资料。⑻ 改厕工作的今后发展规划。
⑼ 项目实施相关文件、计划、通知等(文字、声像档案)。
土建工程项目档案内容
⑴ 立项申请
⑵ 建议书
⑶ 开工报告
⑷ 厕所施工图
⑸ 工程预算
⑹ 工程施工合同
⑺ 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⑻ 砖质量检查报告⑼ 水泥质量检查报告
⑽ 工程沙石质量检查报告(11)项目验收报告书(12)项目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第三篇: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
附件3 2010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2010年继续开展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对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已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给予专项补助。
一、项目目标
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快农村改厕无害化进程,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3%。完善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促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质量提高,切实保障卫生防病效果。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1.在全国除上海市、天津市、辽宁省、黑龙江省以外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347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重点支持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多发区和贫困地区。
2.在全国除上海市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50000处全国已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1— 进行水质卫生监测。
(二)项目内容。
1.建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各地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等6类厕所中选择适宜类型,严格按照标准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并通过改厕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2.对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卫生监测。监测重点内容:工程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和营运时间、投资情况、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情况、供水范围、覆盖人口等;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 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 1 份。监测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与消毒有关的指标等,共20项。
水样采集、保存、运输、检测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评价标准: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卫生部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负责制订项目技术方案,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二)项目实施机构职责。
—2— 1.项目省(区、市)卫生部门成立由爱卫办为主的工作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技术组,省级爱卫办按照国家级项目管理方案,合理制订本省(区、市)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制定目标、确定范围、组织形式、工作计划、监督指导和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细化项目任务,落实分配村组,做好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保证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2.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技术指导部门要按照国家级技术方案要求,指派专人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保证工程建设和监测工作质量。
3.市(地)、县级卫生部门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各地卫生等部门成立采购工作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计划购买品目、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防止招标工作出现违规违纪行为。
(三)项目管理。
1.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地下部分建设和水样水质检测成本费用。中央资金补助标准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中西部400元/户、东部300元/户,水样水质检测成本费用400元/份。
各地要积极协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尤其是省级财政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时承诺的条件,落实卫生厕所建设地方配
—3— 套资金、督导、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经费;筹措水质卫生监测的其他费用。地方各级特别是省级要从推进医改工作的高度,确保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专项补助资金要及时拨付到基层项目执行单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制订本省(区、市)项目资金管理的具体办法,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农村改厕项目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落实单位。各项目省根据国家下达的项目任务和进度安排,确定项目县、村和完成时间表,报全国爱卫办审核备案。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狠抓项目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目标任务。对厕所建设实行动态监测和进度月报制度,每月5日前汇总、上报上月厕所建设完成情况。项目文件要规范存档备查,改厕农户要进行统一编号。
3.提高水质监测质量和监测能力。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项目执行各环节,组织督导检查、技术指导和数据集中审核,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完成质量。组织开展监测能力调查与评估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
四、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全国爱卫办和省级爱卫办要加大现场督导检查力
—4— 度,各级技术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项目管理和技术部门要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和对策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项目考核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技术指导与健康教育、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省级考核评估后及时将报告报全国爱卫办。全国爱卫办按照有关规定对各省(区、市)项目组织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中央资金分配及使用、配套资金筹措等进行考核评估。
(三)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全国爱卫办将通过制订规划、发布项目申报要求、随机抽查、考核验收、追踪问效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宏观管理和绩效考核。对项目管理规范、各项工作进展好的地区,予以表扬,并作为今后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的依据;对发现问题多、整改工作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的地区,将给予通报批评,并上报有关部门追究地方责任。
五、项目执行时间
(一)2011年2月底前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3月份完成项目评估验收。
(二)2011年 1-10月底前完成对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11月将总结材料报卫生部。
—5—
第四篇:浙江省农村改厕技术
浙江省农村改厕技术
指导手册
浙江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五月 前 言
2009年,中央将农村改厕列入国家六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当年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665亿元,支持在全国建设411.3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支持在我省建设9.445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为更好地发挥手册技术指导作用,提高我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和使用管理水平,我们对《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2008年版)做了部分修订。主要对“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建造的技术要求”和“农村其他类型的卫生厕所”等内容依据全国爱卫办最新颁布的《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进行了修订,对“浙江省农村改厕与农村庭院生活污水相结合处理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
本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缺乏经验,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使用单位和个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浙江省爱卫办
二OO九年九月
序
农村卫生改厕是一项造福广大农村居民涉农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关心农民、服务农村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8年以来,新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将卫生改厕列入省级重点支持的四个项目之一,要求整治完成后,农村卫生户厕要覆盖全村80%以上的农户,同时,按农户居住条件,特别是无卫生厕所的农户和外来人口居住分布情况,每个行政村至少要建一座无害化卫生公厕。据2007年10月省爱卫办对10个市29个县(市、区)抽样调查,我省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离卫生防病和农民的需求尚存一定的距离,改厕工作任重道远。
根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卫生部门负责农村卫生改厕的技术指导。为了帮助各地更好的开展工作,省爱卫办组织专家收集了农村卫生厕所的建设要求、三格式化粪池的技术要点、庭院生活污水处理办法等内容,编印了本手册。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爱卫办)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学习,开展培训,切实做好农村卫生改厕的指导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浙江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浙
江
省
卫
生
厅
厅
长:
二〇〇八年五月 目 录
一、概述„„„„„„„„„„„„„„„„„„„„(1)
(一)农村改厕的意义„„„„„„„„„„„„„„(1)
(二)术语和定义„„„„„„„„„„„„„„„„(2)
(三)改厕进展„„„„„„„„„„„„„„„„„(3)
二、户厕建设要求„„„„„„„„„„„„„„„„(5)
(一)执行标准„„„„„„„„„„„„„„„„„(5)
(二)基本要求„„„„„„„„„„„„„„„„„(5)
(三)选址的卫生要求„„„„„„„„„„„„„„(6)
(四)建筑的卫生要求„„„„„„„„„„„„„„(7)
(五)卫生户厕类型选择„„„„„„„„„„„„„(7)
三、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建造的技术要求
„„„„„(11)
(一)卫生学原理 „„„„„„„„„„„„„„„(11)
(二)基本结构 „„„„„„„„„„„„„„„„(12)
(三)设计参数和要求 „„„„„„„„„„„„„(12)
(四)施工方法 „„„„„„„„„„„„„„„„(15)
(五)使用管理 „„„„„„„„„„„„„„„„(20)
(六)改进型 „„„„„„„„„„„„„„„„„(21)
四、农村其它类型的卫生厕所 „„„„„„„„„„(23)
(一)双瓮、三瓮漏斗式厕所 „„„„„„„„„„(23)
(二)沼气式厕所 „„„„„„„„„„„„„„„(24)
(三)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 „„„„„„„„„(25)
(四)双坑交替式厕所 „„„„„„„„„„„„„(26)
(五)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27)
五、农村公共厕所 „„„„„„„„„„„„„„„(28)
(一)设置原则 „„„„„„„„„„„„„„„„(28)
(二)厕所类型 „„„„„„„„„„„„„„„„(28)
(三)设计标准 „„„„„„„„„„„„„„„„(29)
(四)三格式化粪池公厕设计参数 „„„„„„„„(31)
六、农村改厕工作的检查验收和无害化效果监测 „„(32)
(一)检查验收 „„„„„„„„„„„„„„„„(32)
(二)无害化处理效果监测 „„„„„„„„„„„(32)
七、浙江农村改厕与农村庭院生活污水相结合处理的模 式 „„„„„„„„„„„„„„„„„„„„„„(34)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35)
(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标准 „„„„„„„„(36)
(三)主要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36)
(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模式介绍 „„„„„„(37)
(五)经典案例 „„„„„„„„„„„„„„„„(39)案例
1、独户天井小花坛„„„„„„„„„„„„„(39)案例
2、户厕三格式化粪池的拓展„„„„„„„„„(40)案例
3、联户或相对集中的“大三格”„„„„„„„(40)案例
4、山区小村“生态沟”„„„„„„„„„„„(41)
八、三格式化粪池设计图纸另见省爱卫办编印的《浙江省三格式卫生厕所参考图集》
„„„„„„„„„„„„(43)
九、主要参考资料
„„„„„„„„„„„„„„„(43)
第一章 概 述
(一)农村改厕的意义
人类生活离不开食物,人体摄入的食物都要经过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粪便就是人体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排泄物。成人每天排出粪量约为100-150克,尿量约为1000-1500毫升。粪便自古以来就被作为有机肥而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是粪便中含有多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在缺乏良好的卫生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下,往往散发恶臭、孳生苍蝇、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如果污染食物、饮用水,就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流行,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农村改厕是指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造,使之具有方便、卫生和舒适的使用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的一个过程。改厕工作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农村和社区、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一项具体举措。建设卫生厕所和对粪便无害化处理,可以提高粪便的肥效,控制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对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将其列入2008年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一轮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点支持的四个项目之一。
(二)术语和定义 1.厕所:具有围护结构、便器和贮粪设施,供人们大小便用的卫生设施。
2.卫生厕所:厕所(有墙、有顶)清洁,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粪便无害化: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4.无害化卫生户厕: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并使其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包括三格式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5.水冲式厕所:具有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厕所。6.非水冲式厕所:不具有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厕所。7.农村总户数:指县城以下的总户数(不含城关镇)。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指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村总户数的百分率。
9.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指农村使用无害化卫生户厕数占农村总户数的百分率。
(三)改厕进展
自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来,农村改厕工作一直在各级爱卫会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从农村改厕的历史沿革来看,我国政府组织和发动的农村改厕经历了三次高潮。在解放初期,为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等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全国爱卫会就发动和组织各地爱卫会开展了对粪便进行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的研究和实践。1978年,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提出在农村开展的“两管”、“五改”活动,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掀起了第一轮高潮。八十年代,我国参加了联合国发起的“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IDWSSD1980~1990),并开始与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进行国际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合作。随后开展的“人人享有健康”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活动,将农村改厕工作推向了第二次高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农村改厕工作推向了第三次高潮,且质量和要求更高。
我省农村改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重点实行粪便卫生管理。70年代全省大办小沼气,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协作分工,推行厕所、畜圈、沼气池三联通,起到了互推互进作用。90年代在大力清除露天粪缸、简陋棚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行小三格化粪池式家庭厕所、沼气式的家庭厕所以及联户或公共厕所等,有的尚无条件全面改造户厕的村庄,也将粪便集中于大型化粪池。近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使改厕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轨道。随着城市化和村镇环境整治进程加快,近郊农村家庭厕所的粪便污水逐步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沼气池作为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在农村集镇及禽畜饲养场(户)中推广应用;一些地方还发展无动力厌氧湿地处理系统,推动了农村粪便污水走上循环式生态处理轨道。
二、户厕建设要求
厕所由地上厕室、坐便器(蹲坑)和地下粪池三部分组成。户厕的设计和建造应以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以及经全国爱卫办认定的建筑卫生要求,保证质量,做到合理、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符合卫生厕所的各项要求。
(一)执行标准
1.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参照2003年版《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以及全国爱卫办和卫生部《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2.户厕的建筑和卫生管理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2003)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处理后的粪液(出口粪液)应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4.农村卫生公厕建设参照国家《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 17217-1998)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执行。
5.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二)基本要求
1.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建造应结合村镇规划和住宅建设,合理布局,特别是三格式化粪池预留的第三格出水口位置,应与村庄集中生活污水建设的规划相衔接。
2.新、改建农户住宅时,原则上必须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建造、验收。对尚未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农户,应规划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已经建造一格式、二格式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的户厕,要进行改造,建成三格式无害化户厕。
3.新、改造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处理后的粪液、粪渣的使用与排放应符合卫生学要求。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液可接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或经过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
4.贮粪池清除的粪渣、沼气池清除的沼渣和粪便污泥等,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必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三)选址要求
厕所的选址要适宜,既要符合卫生要求,又要方便使用。不要建在主要道路两旁。新建房平面布局应安排卫生间。对于旧房改厕,厕屋应建造在室内或庭院内,无庭院的应靠近居室,以方便使用和管理。一般宜建在居室、厨房的下风向,尽量远离水井或其它地下取水构筑物,防止对水源的环境污染。三格化粪池的取粪口应建造在房屋宅基或围墙外,便于出粪和清渣。
(四)建设要求
1.无害化卫生厕所工程建设材料,必须选择资证齐全、生产条件规范、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满足坚固耐用的需求。便器必须选择陶瓷或质量良好的工程塑料制品,水冲装置选择节水环保型,水泥强度等级42.5级以上,砖强度等级MU7.5以上,砂浆强度等级M7.5以上。
2.采用的新材料以及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化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工艺和安全性能应经过技术鉴定或论证,不得使用对农田土壤、农村环境、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
3.厕所应有墙、有门、有顶、防雨、避风且文明,给排水设施齐全,防止雨水流入贮粪池。贮粪池不应建在有车辆和行人的路面,符合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不渗不漏,密闭有盖。为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厕所内应设有纸篓、水桶、扫把等,要经常清洗便池,采取防蝇的措施,做到无蝇蛆。
(五)卫生户厕类型选择
农村卫生厕所的建造,应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疾病流行特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对农家肥的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当地农民欢迎的类型。《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荐了三格式化粪池、双瓮漏斗式、三联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坑交替式、具有完善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等六种无害化卫生厕所。
1.三格式化粪池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厕所是我省农村户厕改造的主要类型。这种厕所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容易、流程合理、价格适宜、适应性强、卫生效果好等特点。根据建筑规模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小、中型多为户厕,大型为公共厕所。
2.双瓮、三瓮漏斗式卫生厕所。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厕所具有密封好、造价低、结构简单、粪便无害化程度高、易推广等优点。该类型在浙江农村不是很普遍,多数采用工厂批量生产加工出售的成品,并由厂方负责安装,使用也比较方便。
3.三联式沼气池厕所。该型户厕是农户将厨房废水、人的粪便污水和家庭饲养的禽畜的粪污水合在一起,以沼气池的型式集中处理,也是农村改厕与农户庭院污水相结合处理的常用模式。使用沼气池厕所,除了获得能源和肥源的直接经济效益外,其杀菌灭卵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主要适合养殖大户。
4.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该厕所通过粪、尿分离收集,粪便就地无害化,流行病学上安全可靠,省却了水冲式厕所每次使用后的冲水量,减少了需要处理和排放到环境的废水量,体现了粪便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科学观理念,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角度讲是一种先进的户厕建设模式,尤其适合有覆盖料、使用尿粪肥、无家庭饲养业的农户。
5.双坑交替式厕所。此种厕所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向缺水地区推荐的适宜技术之一。该型户厕建有两个贮粪池,人粪尿用土覆盖(一部分土与尿混合在一起)。当一个贮粪坑满了以后,将其密封3个月以上(相当于堆肥过程),使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腐熟,以灭杀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同时可启动另一贮粪坑,两坑交替使用。该厕所结构简单,建造技术易掌握,通风、基本无臭,防蝇效果好,便后需加土覆盖,多用于干旱缺水的地区。
6.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有完整下水道系统,即通过下水道管最终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三、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建造的技术要求
(一)卫生学原理
三格式化粪池厕所设计的基本卫生学原理包括:1.中层过滤;2.沉淀虫卵;3.厌氧发酵,降解有机物;4.降解产物的杀卵灭菌作用。粪便在化粪池中经过上述作用后,最终达到无害化,经处理后的粪液可用于农田施肥。三格式化粪池是由斜管连通的三格密闭粪池组成。化粪池的密闭厌氧环境,形成厌氧发酵,可以分解蛋白质有机物,并产生沼气、氨等物质,将寄生虫卵和病菌杀灭。
粪便由进粪管进入第一池,粪便经发酵分解,松散的粪块因发酵膨胀而浮升,比重大的下沉,形成上层的粪皮,中层的粪液和下层的粪渣。寄生虫卵比重大于粪尿混合液使其自然沉降于化粪池底部。第二池进一步发酵、沉淀。与第一池相比,第二池内的粪皮与粪渣的数量减少,因此发酵分解的程度较低,但由于没有新鲜粪便进入,粪液处于静止状态,有利于漂浮在粪池中的虫卵继续下沉。第三池主要起贮存粪液的作用。经第一池、第二池处理的粪液进入第三池,基本上已经不含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达到了无害处理的要求,粪液可直接供农田施肥之用。
(二)基本结构
三格式化粪池厕所的主要结构由便池蹲位(或坐便器)、过粪管和化粪池组成。
1.化粪池。化粪池由两根斜角600过粪管联通的三个密封粪池组成。根据三个池的主要功能可依次命名为截留沉淀发酵池、再次沉淀发酵池和贮粪池。
2.过粪管。三格式化粪池的格与格之间由过粪管联通。3.便器以及其他配套物品。便器可以是坐便器也可以是蹲便器,还需配备卫生纸存放箱、便纸篓、扫把、刷子等。
(三)设计参数和要求
1.贮粪池。化粪池的布局要因地制宜,第一池部分设在厕室墙内,但清渣口可设在墙外,也可将三个化粪池均设在厕所外。一般多采用长方形的粪池。根据农户宅基的实际地形和土地条件,也可采用可字型、品字形、丁字形等型式。常用的几种布置形式的示意图有:
2.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是根据粪便贮存发酵达到无害化所需的时间决定。一般按每人每天粪尿产出量1.5升,人均实际用水量6升~8升计,适当放大水冲式户厕贮粪池容积,用厕人数3人左右化粪池的容积应不小于1.8立方米。每增加一人,化粪池容积应增加0.4立方米。
三格式化粪池的容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V池的有效容积(立方米);A每人每天粪尿排泄量和冲水量之和(升/人日);X使用人数(人);D每池贮留粪便的有效时间(天)。
标准推荐:水冲式户厕(节水型)的A按6(升/人日)计;D1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0天;D2的有效时间不少于10天;D3的时间根据当地用肥习惯而定,一般为一、二池有效时间之和,即不少于30天。
3.容积比例。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在第一池贮存20天,第二池贮存10天,第三池贮存30天,因此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例应为2:1:3。当第二池容积不足0.5立方米时,可按0.5立方米设计施工。
4.深度。有效深度不少于1000毫米,加上化粪池的上部的空间,池深约为1200毫米。
5.进粪管。要求内壁光滑,安装位置得当。可采用内径150毫米的PVC塑料管、陶瓷和铸件等,尽量远离过粪管,并紧贴池壁,深度距池底1/2处为宜。
6.过粪管。三格式化粪池的格与格之间由过粪管联通。过粪管用内径100毫米~150毫米水泥管、陶管或塑料管,要求内壁光滑。
过粪管形状:形式多样,有斜插管、倒U形管、倒L型管等。过粪管位置:过粪管关系到粪便流动方向,流程长短,是否有利于厌氧,能有效阻留粪皮、粪渣,以及保持第一池、第二池的有效容积。因此过粪管位置应置于寄生虫卵较少的中层粪液。位置应斜插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顶100毫米;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中部1/2处,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100毫米。第三池出水口应高于过粪管口,低于进粪管口。平面位置过粪管应错位布置,增加粪水的停留时间,以免新鲜粪便宜直接进入第二池或第三池。
7.进粪口、清渣口、出粪口。三个池的盖板上方须有开口,第一格化粪池盖顶留有进粪口和清渣口,对于直通式便器为防粪水溅起可下接进粪管,管下端插入粪液20~30毫米。第二池盖顶应密封,但也要留清渣口,第三池盖顶留出粪口,出粪口用盖密封。
(四)施工方法
1.建造方法。三格式化粪池的建筑结构主要有砖砌式、水泥预制式和现制浇筑式等。
(1)砖砌式。适用于以户为单位建造,施工方法简单,可根据农户选址的位置、地形等,因地制宜进行施工。农村一般泥瓦工经过短期培训或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均可施工。
(2)水泥预制式。水泥预制用料简单,只需水泥、砂、石子和少量钢筋,特别适用于以行政村甚至乡镇为单位的集中改厕。水泥预制分两种:一种是三格式的整体预制,另一种是先预制水泥板,然后现场组装。
整体预制采用木板或铁板组合成一个三格化粪池模具,然后用钢筋组成骨架,再用水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灌入模具而成,整体预制特点是质量便于控制,防渗漏效果好。目前也有用钢丝网水泥结构预制的三格化粪池,此方法适用专业化生产。
水泥板预制首先预制三格化粪池壁,然后在挖好的土坑中组装而成,此方法简单,用料基本同整体预制,缺点是每块板的接缝处防渗处理较困难。
(3)现场浇筑。现场浇筑它是将木板或铁板在农户己挖好的土坑中组装成三格化粪池模具,然后用混凝土当现场浇筑。此方法防渗漏效果好。
2.建造技术要点
(1)防渗漏。渗漏是三格化粪池最易出现的问题,渗漏不仅直接影响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也易造成对周围土壤等的污染。对建材,如砖、水泥质量和砂浆配比的要求较高,建筑工艺应严格把关。
建池时,池的基础应与相邻原建筑物基础保持一定距离。开挖池坑时,如土质较好则采用直壁开挖,使砖块紧贴坑壁砌筑,如土质较差或有地下水,则采用有一定坡度的放坡开挖,并留注150毫米的回填宽度。地下水位高时,在开挖池坑前,先在池位附近挖一个2米深的集水井,以便在开挖时抽吸池内积水。
三格化粪池坑底一定要将素土穷实。在临溪、河的沙石层地段,一定要特别注意地下水位的问题,如地下水位高,素土上面应加用100毫米的碎砂石层夯实,再浇筑高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池底板采用C15~C20混凝土浇筑)作地下基础。砖砌结构的砌砖缝隙要用砂浆填实,用1 : 2水泥砂浆抹面,并在水泥砂浆中添加5%的防水粉,池内外抹面要均匀,且要保证厚度(10~20毫米)。如采用空芯砖或多孔砖,一定要注意对孔芯部分的密实填充环节。
有些地方用模板浇筑混凝土或用预制板建造效果更好。粪池完工后四周要填土,要分层回填夯实,对土质差的地方,可在回填土内掺入30%的黄泥加石灰,要对称均匀。进行防渗试验即在新建三格池加满水24小时,观察水位增加或减少,水位下 降不超过10毫米为合格,超过10毫米时表明有渗漏,可使用含有防水粉的水泥浆抹面1~2 次。如24小时水面上升的,说明地下水位较高,有地下水渗入,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渗抗浮。
(2)圆形三格化粪池可用钢筋混凝土管,通过选用不同管径的预制管调节各粪池容积关系,也可通过使用同一管径不同长度的预制管调节各池容积关系。圆形三格化粪池与基础连接处的内壁,也应用掺5%防水粉的1 : 2水泥砂浆抹圆,防止渗漏,便于清掏。
(3)粪池砌体安装完工后,回填土时应先将粪池盖盖好后,再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4)粪池的上沿要高出地面150毫米,防止雨水流入三格化粪池。
(5)池盖大小要适宜,便于出粪清渣的开启,要覆盖池壁外沿,池的盖板之间用无砂水泥勾缝,保证池内的密闭性。
(6)对于非水封厕所,宜在第一池安装排气管,管的高度应超出厕屋500毫米左右,排气管可将第一池粪便发酵产生的气味及粪尿本身的气味排出,减少厕屋的臭味,提高用厕的舒适性。(7)庭院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应分管道收集排放,尤其是卫生间的沐浴水、洗衣机水不能排入三格式化粪池的第一格和第二格。
3.砖砌化粪池厕所施工
(1)放样和挖坑。在所选定的化粪池位置和确定粪池大小后,量好尺寸撒上石灰线。放线时应留出砖砌或现浇余地,一般每条边放150毫米,然后按线挖坑。一般土坑的深度为1200毫米。在底层先铺上50毫米 碎石垫层,浇上80毫米厚混凝土。按化粪池所需的尺寸先砌好四周墙体,分三格,中间分隔两道墙体,由于第二池较窄,施工有一定困难,因此砌到一定高度后,抹好水泥再继续砌墙,注意过粪管的预埋。
(2)过粪管安装。正确安装过粪管,应注意角度、方向、位置的正确性,是卫生效果的保证。
(3)化粪池抹面。池内壁采用1:3水泥砂浆打底一次,再1:2水泥砂浆抹面二次,抹面要求密实、光滑。
(4)池盖的预制与安装。化粪池的池顶板和池盖均为预制钢砼构件,采用C20混凝土和3号(I级)钢筋浇筑,保护层15毫米。第一池的盖板要留出放坐便器的口和出粪渣的口,第二池的盖板也要留出一个口,便于清渣和疏通过粪管,第三池盖板要留出粪口,便于出粪,每个口都要预制小盖,安装盖板时要用水泥砂浆密封,防止雨水渗入,保证池内密封发酵。
(5)安装进粪管、蹲便器。对于水封便器,粪池就在便器下方时,不需要进粪管,若粪池在室外,则用过粪管道相连。对于直通式便器,为防粪水上溅和减少一池臭气上逸,安装进粪管可略倾斜,将直径 100毫米,长度为300~500毫米进粪管,从第一池盖板入口中插入粪池,将蹲便器套在进粪管上,固定便器(不用水泥“固定死”)稍加密封,便器位置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准,距后墙 350毫米,距边墙400毫米。
(五)使用管理
1.启用。新池建成确认无渗漏并养护两周后正式启用,在第一格内注入100~200升河塘水或井水,水深高出过粪管下端口为宜。
2.控制用水量。大量水进入化粪池,会使粪便稀释不能达到预定的停留时间,不利于充分厌氧发酵。因此,为保证卫生户厕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平常使用时必须控制用水量,尤其是生活废水必须另行收集和排放。
3.及时清理粪渣。半年~1年清理粪皮和粪渣,或在使用中发现第三池出现粪皮时,要及时清理。第一池取出的粪渣和粪皮,须经堆肥或化学法处理后才可作肥料施用。禁止向二、三池倒入新鲜粪液,第三池取出的粪水可用作肥料。
4.定期检查。化粪池的第一、三池的盖板平时要盖严,定期检查过粪管是否阻塞。在清渣或取粪水时,不得在池边点灯、吸烟,以防止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遇火爆炸。
5.如进行粪便无害化效果检测,需在正常使用三个月后或开始使用时就在第一池进行活性污泥等生物接种并正常使用二个月后。
(六)改进型 1.涵管式贮粪池
其结构是用三个水泥涵管代替三个方池,用二个过粪管连接三个水泥涵管(见图)。涵管式贮粪池厕所的特点是:①造价低廉;②防渗漏效果好,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尤为适用;③技术要求简单,只需要半天时间即可安装完毕,1~2天即可投入使用,施工方便省时。
2.三瓮式贮粪池
三瓮式贮粪池厕所是用利用三格化粪池的原理,采用双瓮厕所的建造技术而设计的。设计、施工、使用管理见双瓮、三瓮漏斗式厕所一节。
涵管式和三瓮式贮粪池厕所在旧厕所改造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四、农村其它类型的卫生厕所
(一)双瓮、三瓮漏斗式厕所 1.设计
(1)形状:粪池呈瓮形,肚大口小。
(2)结构:双瓮的前瓮池的有效容积相当于三格化粪池第一、二池容积,应保证粪便在其中贮存30天以上,瓮深1500毫米,瓮腹内径800毫米,瓮口内径360毫米,瓮底内径450毫米。确定前瓮的有效容积,可根据家庭人口数和粪便排泄量、冲洗漏斗用水量(按3升/人/日)进行计算。
后瓮池容积略大于前瓮池,瓮深1650毫米,瓮腹内径900毫米。容积可根据当地用肥习惯而定。
(3)过粪管:可采用塑料、水泥等管件,要求内壁光滑,管内径为120-150毫米,长为550~600毫米。
2.施工
(1)防渗:上下瓮体之间用水泥砂浆连结成一体。
(2)防雨:粪池上沿要高出地面100毫米,并密闭加盖,防止雨水流入。
(3)过粪管安装:应注意角度、方向、位置的正确性,在前瓮安装于距瓮底550毫米处,向后瓮上部距后瓮底110毫米处斜插。
3.使用管理
(1)建好后应加水试渗漏,确定不渗漏后方可投入运行。在启用前,应向前瓮加清水至浸没前瓮过粪管口。
(2)禁止向后瓮倒入新鲜粪液及其他杂物,禁止取用前瓮的粪液施肥。
(二)沼气式厕所
1.设计。应符合GB/T4750 相关标准和设计参数要求。不采用可随时取沼液与沼液随意溢流排放的设计模式。
2.施工。应由专业技工按照GB/T4752规程施工,切实做到“一池三改”同步,人畜粪便能够直流入池,直管进料并避免进料口的粪便裸露,出料口必须保证发酵池粪液、粪渣充分发酵后方能取掏沼液的结构。
3.使用管理
(1)原料: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畜粪,并将垫圈草铡碎或粉碎,经适当堆沤的作物秸秆、蔬菜叶茎、水生植物、青杂草等。
(2)沼液:可以作为农肥,但禁止作为牲畜的饲料添加剂、养鱼、养禽等。
(3)沼渣:应经高温堆肥等方法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做农肥。
(三)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 1.设计
(1)便器:分别有粪、尿两个收集口,尿收集口内径不小于50毫米,粪收集口内径160~180毫米。
(2)贮尿桶:其容积应能保证存放10天以上。(3)贮粪池:容积不少于0.8立方米。
(4)排气管:直径100毫米,长度高于厕屋50~100毫米。(5)吸热板(晒板):用沥青正反涂黑的金属板及水泥板。2.施工
(1)密闭:晒板与贮粪池的结合要严密,防止漏雨、防风与蚊蝇出入。
(2)通风:排气管抽风良好,排气管底部应与贮粪池相通。3.使用管理
(1)厕所使用前,在坑内垫入50-100毫米的干灰。
(2)厕所使用时,尿不要流入贮粪池;便后在粪坑内加入干灰(草木灰、炉灰、庭前土等),其用量为粪便量的3倍以上。禁止用水冲刷。
(3)施粪肥.:粪便需在在厕坑内堆存0.5~1年再使用,单坑的新旧粪便不可混合。(4)施尿肥:尿贮存在较密闭的桶内,稀释后可直接用于作物施肥。
(四)双坑交替式厕所 1.设计
(1)厕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上。
(2)贮粪坑:建于地平面上,由两个互不相通但结构完全相同的方形厕坑组成。厕坑高度600~800毫米。每个厕坑后墙各有一个宽300毫米、高300毫米的方形出粪口,厕坑容积不小于0.6立方米。
(3)便器和厕坑盖板:每个厕坑上部设置一个便器。厕坑盖板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厚度50毫米~60毫米。
(4)排气管:可用直径100毫米塑料或其他管材,上端高度以高出厕房顶500毫米为宜。
2.施工
(1)便器安装:可修建为厕坑上部混凝土预制盖板一体式,修建时还应考虑粪便封存阶段的封闭措施。
(2)排气管安装:下端安装在厕坑上部盖板处,管体安装在厕房外墙固定。
3.使用管理(1)便后用干细土覆盖,吸收粪尿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2)两坑轮换交替使用,一坑使用时另一坑为粪便封存坑,待粪便贮满后,启用另一个厕坑,实现双坑交替使用。
(3)厕坑粪便封存半年以后,可直接用做肥料;如果不足半年需清掏,应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的无害化处理。
(五)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1.设计
有完整下水道系统,即通过下水管道最终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场。2.使用管理 便后冲水、随时清洁。
五、农村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的建设是农村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随着我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生态的改善和大量流动人口的生活需求,新建不同规模、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农村公共厕所,十分必要。因此,在新一轮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项目中明确要求一个村至少建有一座公共厕所。
(一)设置原则
农村公共厕所的设置,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设计、建设、维护到管理一条龙来考虑公众卫生要求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趋势来选择位置、建材、可持续性和美学标准和要求;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注意公共厕所的耐用性、安全性、性别差异性、人群集居性和残疾人的便利性。
(二)厕所类型
按厕所的结构位置可分为独立式、附属式;按厕所的移动性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拖动厕所、汽车厕所);按无害化处理方式可分为水冲式、非水冲式厕所;还有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专用厕所。农村公厕主要是建独立的固定式三格式或净化沼气式公共厕所。
(三)设计标准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农村专用的公共厕所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和规范,一般均参照城市的相关标准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考虑。常用的有《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 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DG/JT08-401-2007)、《城镇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 18055-2000)等。
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有条件的行政村应建设二类以上的公共厕所,自然村的公共厕所也应符合三类标准的相关要求。《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对独立式公共厕所的类别及要求提出了46项指标,现节选一部分以供参考。
公共厕所类别及要求(节选)
(四)三格式化粪池公厕设计参数
三格式化粪池公厕是最常见的一种公厕类型,其粪便无害化原理、结构、施工要点与三格式化粪池户厕基本相同。
1.选址。人口集聚,位置醒目,使用者易于到达之处;地势较高,不易被雨水淹没;与饮用水源有一定距离,易于清运粪便。
2.容积。计算方法与三格式化粪池户厕相同。舀水冲洗便器的公厕每人每日产粪量加清洗用水按3.5升计算,集中式水箱冲洗便器的公厕每人每天按7升计算。
3.深度。化粪池的深度根据地形及周围建筑物、环境等因素确定,化粪池的深度可一致也可不一致,第一池第二池以不超过2500毫米为宜,第三池可为2000毫米,但不能少于1500毫米。
4.过粪管。过粪管宜采用直径150毫米的陶瓷、水泥或PVC管。两根过粪管交错安装。若池的容积过大,应增加过粪管的数量。
5.粪池盖板。由于公厕化粪池较大,最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池盖。各池留500毫米×500毫米的活动盖,以便于清渣、陶粪。
六、农村改厕工作的检查验收和无害化效果监测
(一)检查验收
1.检查验收主要内容包括:见改厕管理办法。2.有关要求
(1)改厕模式符合当地经济和农民施肥习惯;
(2)化粪池的第二格、第三格需有露出住宅墙基外侧的口子,作为考核验收新建改厕户的依据;
(3)生活污水、厨房废水与粪污水的分离收集,第三格出粪口的盖子掀开后,可观察厌氧发酵效果的现象(白膜,没有明显的浮渣漂浮和恶臭);
(4)化粪池周围没有明显的渗漏迹象。渗漏检验:建成后即加满水观察24小时,其水位的减少,以不超过10毫米为合格。
3.管理
(1)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的采样、检验的样本和频度要符合相关要求;
(2)有农村卫生户厕统计数据。村有农户改厕登记表,乡(镇)有农村改厕统计表,县(市、区)有农村改厕汇总统计表。
(二)无害化处理效果监测 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的监测,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应按卫生厕所的类型选取一定比例进行监测。
1.粪便无害化处理卫生学指标及标准:粪大肠菌值、蛔虫卵数、活蛔虫卵数、血吸虫卵数、活血吸虫卵数、寄生虫卵总数、寄生虫卵沉降率,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2.检测方法按《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的要求进行。
粪便无害化处理卫学评价标准
蛔虫卵检测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并判断其死亡率;血吸虫卵检测按照GB7959-1987附录D的规定或“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血吸虫防治手册》第三版)进行;钩虫卵检测按照GB7959-1987附录E的规定进行,粪大肠菌值检测按照GB7959-1987附录A的规定进行。
在非血吸虫病和钩虫病流行区,血吸虫卵和钩虫卵指标可以不检。
七、浙江农村改厕与农村庭院生活污水相结合
处理的模式
当前,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淡水资源正越来越面临的两大问题。农村改厕针对的是农村家庭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地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基建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营费用省和管理简单方便的或集中或分散的农村生污水处理模式和适宜技术,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既是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事,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多年来,省爱卫会在各成员单位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积极试点示范,不断总结创新,在农村改厕治污尤其是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农村庭院生活污水主要是指人粪尿、洗涤、沐浴、厨用废水等。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将污水中对农民生活或环境有害的物质进行清除、降解和无害化处理,使这些污水变成能够被利用的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标准
1.农村庭院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以上标准;
2.用于农业灌溉的,出水水质应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3.排入水体的,出水水质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以上标准;
4.用于河道景观用水的,出水水质应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主要污染物排放参考标准
(三)主要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将污水处理与合理利用有机物相结合,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达到净化目的。农村的大量农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可作为厌氧发酵的原料,其中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没有流失,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养分部分替代化肥的沼肥。厌氧沼气工艺简单,成本低,运行费用基本为零,寄生虫卵和病菌杀灭率达99%以上,适合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农村家庭采用。
特点:分散处理、投资少、不需铺设污水管网、资源化利用、具有节能减排的典型特性。2.兼氧过滤处理技术(净化池处理)。是我省目前普及应用污水处理模式。基本原理就是在沼气厌氧发酵池后加一道兼氧过滤处理,少量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兼氧微生物生长繁殖时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技术。兼氧过滤处理技术适应于COD浓度较高的废水。兼氧生化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特点:投资分散而省、不占用地表土地、处理效果好,使用年限长(15年以上)、无管理费用、管理方便、寄生虫卵及病毒杀灭率99%以上等。
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一种比较广泛认可的生态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对污水流量进行一定的控制,让污水流经长有芦苇、香蒲等植物的湿地,在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特点:建造技术要求不高,运行简单,处理效果良好,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而且能除磷脱氮和去除重金属。该技术适用有宽裕土地、有地势差异且地形复杂的农村地区。
4.稳定塘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形态的水体(如池塘等)来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技术,借助于水体内天然的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特点:造价低、运转费用低、维护简单、便于操作、处理效果好、要占一定的地表土地、无动力运行等。该技术适用于有池塘的、有活水来源、有地势差异且低浓度污水农村地区。
5.微动力处理技术。在厌氧发酵处理的基础上,配套微动力曝气装置,通过增加污水中的氧气浓度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出水可以达到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适用于有条件将污水集中且排放要求高的城镇和农村地区。
特点:处理效果好、不占地表土地、微动力运行、管理较为简单。
(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模式介绍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各地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地形地貌特点、污水量和污水浓度,充分利用三格式简单、方便、有效和投入低的优点,在消除和降低生活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卵的同时,将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进行再处理,主要形成了三种建设模式:
1.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模式。与城镇和区域污水处理厂临近的村庄,可统一铺设管道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2.厌氧酸化加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对偏远山区或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式的村,以一户一池或联户建池或在农村改厕三格式化粪池的拓展方式,通过酸化沉淀、厌氧发酵、人工湿地、过滤等四格处理后达标排放。从实践情况看,该模式投入省,单池成本在1500元左右;日常无需维护管理。
3.无动力集中式净化处理模式。对地势平坦且有一定落差的村庄,通过统一建设地埋式大型净化沼气池,将全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格栅井收集汇流入沼气池,经无动力厌氧净化沼气工程将污水集中统一处理后排放。该模式去污率高,运行稳定,无需动力,经济适用,管理方便。如有条件再配套人工湿地、氧化塘、植物吸收等处理,污水净化效果会更好。
(五)经典案例 案例1 独户天井小花坛
在花坛中作一“小花池”的建筑小品。池内铺上大小两层鹅卵石,再铺上泥沙和沙土,最后种些美人蕉、菖蒲或凤尾竹等一类根系发达且喜水的植物。将三格式户厕的第三格的粪污水和家庭的其它生活污水联网收集后排入池中的底层,从上层植物根部的某一位置排出。原理为鹅卵石表面长出的微生物吸咐污水中的有机物,再通过植物的根部来吸收鹅卵石表面的微生物。满负荷时,总磷、总氮、悬浮物等污染物处理率在90%以上。
案例2 户厕三格式化粪池的拓展
在原三格式第三格的边上或在另外处新建一足够大小的池子,可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池内填充粒径为150mm左右的碎石(硬质),厚度为500~600mm的处理床。床上种植芦苇、菖蒲等喜水性且根系发达的观赏性植物。三格式化粪池第三格排出的粪污水和庭院其它生活污水联网收集后再通过该池前端底部多孔均匀进水,从另一端上部合适处多孔均匀出水。此方法,技术简单,经济实用,池的大小、距离、坡度都可随实际条件作调整,特别适宜广大山区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
案例3 联户或相对集中的“大三格”
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床的净化机理,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成分。其处理流程是:将一户或多户的所有生活污水(粪污水为第三格)收集后,统一排入“大三格”(也俗称化粪池),污水在池内进行充分的厌氧发酵后,再溢流进入人工湿地生态床(或专门投资建造的人工湿地,或利用农田如茭白、莲藕或鱼塘)。为增加处理效果,有时候往往充实填料,如就地取材鹅卵石等或化学纤维类。该类型很适合于农村山区,可充分利用房屋住宅周围的地形特点,视土地资源条件或经济承受能力可分散、可集中;可大、可小。有时可做成“景观”式样;因是生态处理,不加投任何药剂,无二次污染,效果稳定。如设计、施工到位,排泥也很方便;一般五年左右更换一次填料即可,平常是无需动力,无需维护,自然运行。每家农户的生活污水量可取每天0.5-0.7立方米。要防止雨水排入池内。
案例4 山区小村“生态沟”
充分利用农村山区地理位置的自然落差,处理相对集中的生活污水。
“生态沟”的结构:在沟的底基基础上,底层是鹅卵石;中间是砾石和粗砂(硬质);表层是细沙。细沙上种植菖蒲、芦苇、美人蕉或笋竹等植物。污水流经生态沟时,先由附着在鹅卵石上的微生物给以净化,再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然后排出。设计时,污水负荷和沟的有效容积是关键。这种充分利用地势的生态沟建在村的地势最低处。如遇大的村庄,可在不同坡度处建造调节池或人工湿地,然后再送至生态沟。湿地式的“生态沟”建成后的外观应是一条四季鲜花朵朵长满绿色植物的“景观廊带”。
如遇规模较大的“农家乐”,应先将含油废水隔油过滤,并可将“生态沟”形成多级阶梯形的净化系统(也可做成跌水状)。八、三格式化粪池设计图纸另见省爱卫办编印的《浙江省三格式卫生厕所参考图集》
九、主要参考资料
(一)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全国爱卫办、联合国儿基会)
(二)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 19379-2003)
(三)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87)
(四)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五)全国爱卫办、卫生部办公厅《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六)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指南(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第五篇:农村改厕项目合同书
农村改厕项目合同书
甲方: 乙方:
根据省爱卫会农村改厕项目技术要求,经公开招标,乙方中标为甲方二00九年农村改厕专业技术拖工队伍。为确保施工质量,经甲、乙双方协商,现将农村改厕有关事宜协议如下:
一、甲方将省爱卫会下达给武宁县农村改厕项目500座的施工任务全部委托乙方深入各项目乡村的改厕农户分户施工。
二、时间期限:从2009年7月至2009年9月底,全部完成任务。
三、乙方的职责
1、按GB17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建造有效容积2.2立方米三格式无害化户厕化粪池。
2、为每户固定好蹲便器,接通蹲便器与三个池的过粪管。
3、盖好盖板,并盖板上按编号刷字2009—××字样。
4、做到池不渗水,盖板密封,确保施工质量。如验收不合格,每座扣款650元并处以罚款1000元。
四、价格:除省、县采购物资外,招标定价为每座502元,包括技工工资、钢筋、砖、砂石、物资转运费等。深入项目乡村施工的旅差、食宿、交通等费用由乙方负责。农户负责化粪池挖坑的费用。
五、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甲方付给乙方启动资金壹拾万元,任务完成后,经甲方验收合格全部完成后,余款一次性付清。
本合同甲、乙双方及监证机关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乙方、县卫生局及县招标办各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监证机关:
二00九年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