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余热,重塑领导干部形象大全
关注“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余热,重塑领导干部形象
民建会员:石丽杰
几年来退二线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而且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退二线的人影的晃动。有时在大街上看到年过50岁的人就问:“退了没有?”甚至成了人们的口头禅。退二线的人员主要是科股级以上,有一定职务的人员。
对于退二线的人员来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掌实权的一把手非常反感又无可奈何,因为退二线就意味着权力的失去,而失去权力也就失去了地位;在那些专制一把手的单位里,副职们没有一个不愿意退居二线的,他们仅仅享有一个职务名分,没有任何实质权力可言,所以他们早就盼着退二线;但对于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副职,他们的态度则是无所谓,让退就退,不让退就再干几年。
社会上对退二线的看法是什么样子呢?有的说,50多岁就退居二线,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让这部分人退下来是人才的极大浪费;有的说,现在不正之风这么严重,人家年轻人跑了找了送了,领导不让你这个年龄段的人退下来腾了位置,按不了人家职务,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有的说,退下来也好,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不用看领导颜色行事,时间自由安排,干事随着性子,睡觉睡到自然醒,多惬意、多自在呀!
实际上,最有意见的当属那些普普通通的员工。他们说,你们这些退下来的人当过官,有过权,有的还可能捞了钱,你们再提前退下来,不用上班,不少领钱,而且还可以再干些什么挣份钱,都成你们的了!最可怜的是我们这些员工,虽然也50多岁了,但还得天天上班,天天点名,起早贪黑,我们一分钱不多领,一项工作不少干,甚至还要挨批评......。老天真是太不公啦!组织精心培养的这些科局级干部反而成了一个光拿工资不干活的闲人,没有责任,没有压力,没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一年还要花费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如何不叫群众和纳税人心寒。
领导干部退二线后,尽管组织上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关系在原单位,并提出了希望发挥余热的要求,可是,这些还活蹦乱跳的领导干部退二线后做些啥呢?继续安排在单位的某个岗位上吗?不合适。事实上已没有什么分工了,不管是他上头还是下头,谁也不敢领导老上司;让他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吗?又怕影响了单位形象;要是碰上神头不灵清的,说不定还会在单位里指指点点,反而影响了工作。一般的单位领导对这样的干部都会睁一眼,闭一眼,你愿意来就来,不来,也没人问起,落得个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般这些退二线的干部都会主动寻求第二职业,作为自己退职后的新岗位,几乎没有一个还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的。
某地针对从领导岗位“退二线”的干部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退二线”干部的工作状态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电熨斗型”:好比电熨斗断电之后还保持高温一样,这类领导干部“退二线”以后,内心依然蓬勃着工作激情,能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计名利得失,积极参与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努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贡献经验和智慧,做到职务“退二线”,工作在一线。
“触摸屏型”:能坚持基本的工作制度,上班点卯,开会签到,按部就班,不吵不闹。工作你不“点击”他不动,安排任务也干,不安排任务就看,遇到问题就“待机”,碰到困难就“黑屏”,被动应付,敷衍塞责,工作如同一杯温吞水。
“温度计型”:以单位领导与自己的感情基础和尊重程度决定工作态度,凭个人感情做事,瞅着福利补助做事,认为不干是本分,干点儿是情分,工作忽冷忽热、时起时落。
“翘翘板型”: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就处于失衡状态,一头占着人员编制,一头悬空工作位子,讲资历、摆架子、搞特殊,或在外兼职帮办,或在家自己单干,或休养赋闲,常常游离于组织活动之外,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把“退二线”当成了退休。
显而易见,以上种种表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毫无疑问,群众欢迎、尊重、敬佩的是第一种类型的“退二线”干部。尽管他们现在不在领导岗位上了,但他们的思想素质、精神状态、工作标准、自我要求没有因职务位移而移位,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一名领导干部的风格和气度。在群众眼里,他们表里如一,在台上和台下一样,做官和做人一样,能从容面对进退留转的考验,在名利地位面前坚守着应有的成熟、理智与淡定,没有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因为职务“退二线”而褪色。
相比之下,其他几种类型的干部就显得相形见绌、黯然逊色了。“退二线”前后的明显反差使他们在群众心中判若两人,群众不由得对他们“刮目相看”,打心眼里瞧不起这样的干部。因为,过去他们也是说在人前、走在人前、教育别人的人,也曾掷地有声地要求别人淡泊名利,正确对待职位调整;现在自己职务调整了却患得患失,放松自身要求,不仅丢了领导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也丢了自己的人,人品贬值、信誉掉价、口碑降级,而且还使得一些群众对领导干部失去信任,弱化了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形成了反向示范,给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软伤害。
退二线,通俗的说是为年轻人让路。基层官位少,优秀人才多,年龄大了不退位,年轻干部就得不到培养。但提倡干部年轻化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干部退二线的问题。此类问题虽是沉疴难治,但非治不可,因为它已给共产党执政带来负面影响,为群众和纳税人所深恶痛绝:凭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养那些“闲人”。因此,必须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管理,不能放任自流。要么允许办理早退手续;要么定岗定责,让他们上班,真正体现能上能下的干部作风,为党的事业贡献余热。我国现在已经是法制社会,应该是依法行政,无论是政党还是政府,都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对退二线在法律条文没有明确的前提下,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退二线干部管理机制。让这些干部各尽其职,站好最后一班岗,扭转领导干部在民众中吃闲饭的形象。
退二线的设定确实埋没了一些人才的发挥,给事业带来一定的影响。要建立、出台关于加强“退二线”干部管理的制度,约束那些不想“管事”的“退二线”干部,让那些想“管事”的“退二线”干部也有依靠!“退二线”干部还是可以发挥很多作用的,比如可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以及本单位中心工作的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单位建言献计;可参加人大执法评议、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干部人事工作监督、行政效能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监督等工作;可承担“关心下一代”有关工作,担任中小学德育辅导员,或发挥传帮带功能,培养年轻干部成长;还可担任农村社区工作指导员、助企指导员、政策理论宣讲员,党建特派员,或担任窗口顾问或咨询工作等等。
在制度制订上,应该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给“退二线”干部管事的权利。也就是要明确各级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配职责、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职责,及“退二线”干部的岗位职责。要实行领导责任制,促使各单位一把手重视“二线”干部的管理使用工作,使“二线”干部真正有人管、管得好。让“退二线”有事管,有地方管。
二是要对善“管事”的退二线干部进行奖励,也就是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年终“二线”干部与单位干部一同考核,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在评优评先中,保留“二线”干部一定的份额,对坚持上下班制度、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开展工作、作出一定贡献的退出领导岗位干部,要进行表彰。对不服从分配和管理、搞不正当活动、表现较差的,要及时进行告诫提醒。对群众反映强烈、诫勉无效的,予以降职、降级处理。
三是要多关心“退二线”干部的个人私利。也就是要确保“退二线”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安排他们阅看有关文件;聘请他们为决策顾问,在进行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时,主动征求这些同志的意见或建议,事后适时向他们通报有关情况。针对有些领导干部身体条件较差的现实状况,单位领导要主动上门看望,并对一些“二线”干部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在福利待遇上,要明确“退二线”干部的奖金系数和有关补贴发放的标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他们个人或家庭出现困难,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关注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余热重塑领导干部形象
关注“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余热,重塑领导干部形象
民建会员:石丽杰
几年来退二线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而且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退二线的人影的晃动。有时在大街上看到年过50岁的人就问:“退了没有?”甚至成了人们的口头禅。退二线的人员主要是科股级以上,有一定职务的人员。
对于退二线的人员来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掌实权的一把手非常反感又无可奈何,因为退二线就意味着权力的失去,而失去权力也就失去了地位;在那些专制一把手的单位里,副职们没有一个不愿意退居二线的,他们仅仅享有一个职务名分,没有任何实质权力可言,所以他们早就盼着退二线;但对于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副职,他们的态度则是无所谓,让退就退,不让退就再干几年。
社会上对退二线的看法是什么样子呢?有的说,50多岁就退居二线,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让这部分人退下来是人才的极大浪费;有的说,现在不正之风这么严重,人家年轻人跑了找了送了,领导不让你这个年龄段的人退下来腾了位置,按不了人家职务,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有的说,退下来也好,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不用看领导颜色行事,时间自由安排,干事随着性子,睡觉睡到自然醒,多惬意、多自在呀!
实际上,最有意见的当属那些普普通通的员工。他们说,你们这些退下来的人当过官,有过权,有的还可能捞了钱,你们再提前退下来,不用上班,不少领钱,而且还可以再干些什么挣份钱,都成你们的了!最可怜的是我们这些员工,虽然也50多岁了,但还得天天上班,天天点名,起早贪黑,我们一分钱不多领,一项工作不少干,甚至还要挨批评......。老天真是太不公啦!组织精心培养的这些科局级干部反而成了一个光拿工资不干活的闲人,没有责任,没有压力,没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一年还要花费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如何不叫群众和纳税人心寒。
领导干部退二线后,尽管组织上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关系在原单位,并提出了希望发挥余热的要求,可是,这些还活蹦乱跳的领导干部退二线后做些啥呢?继续安排在单位的某个岗位上吗?不合适。事实上已没有什么分工了,不管是他上头还是下头,谁也不敢领导老上司;让他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吗?又怕影响了单位形象;要是碰上神头不灵清的,说不定还会在单位里指指点点,反而影响了工作。一般的单位领导对这样的干部都会睁一眼,闭一眼,你愿意来就来,不来,也没人问起,落得个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般这些退二线的干部都会主动寻求第二职业,作为自己退职后的新岗位,几乎没有一个还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的。
某地针对从领导岗位“退二线”的干部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退二线”干部的工作状态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电熨斗型”:好比电熨斗断电之后还保持高温一样,这类领导干部“退二线”以后,内心依然蓬勃着工作激情,能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计名利得失,积极参与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努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贡献经验和智慧,做到职务“退二线”,工作在一线。
“触摸屏型”:能坚持基本的工作制度,上班点卯,开会签到,按部就班,不吵不闹。工作你不“点击”他不动,安排任务也干,不安排任务就看,遇到问题就“待机”,碰到困难就“黑屏”,被动应付,敷衍塞责,工作如同一杯温吞水。
“温度计型”:以单位领导与自己的感情基础和尊重程度决定工作态度,凭个人感情做事,瞅着福利补助做事,认为不干是本分,干点儿是情分,工作忽冷忽热、时起时落。
“翘翘板型”: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就处于失衡状态,一头占着人员编制,一头悬空工作位子,讲资历、摆架子、搞特殊,或在外兼职帮办,或在家自己单干,或休养赋闲,常常游离于组织活动之外,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把“退二线”当成了退休。
显而易见,以上种种表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毫无疑问,群众欢迎、尊重、敬佩的是第一种类型的“退二线”干部。尽管他们现在不在领导岗位上了,但他们的思想素质、精神状态、工作标准、自我要求没有因职务位移而移位,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一名领导干部的风格和气度。在群众眼里,他们表里如一,在台上和台下一样,做官和做人一样,能从容面对进退留转的考验,在名利地位面前坚守着应有的成熟、理智与淡定,没有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因为职务“退二线”而褪色。
相比之下,其他几种类型的干部就显得相形见绌、黯然逊色了。“退二线”前后的明显反差使他们在群众心中判若两人,群众不由得对他们“刮目相看”,打心眼里瞧不起这样的干部。因为,过去他们也是说在人前、走在人前、教育别人的人,也曾掷地有声地要求别人淡泊名利,正确对待职位调整;现在自己职务调整了却患得患失,放松自身要求,不仅丢了领导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也丢了自己的人,人品贬值、信誉掉价、口碑降级,而且还使得一些群众对领导干部失去信任,弱化了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形成了反向示范,给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软伤害。
退二线,通俗的说是为年轻人让路。基层官位少,优秀人才多,年龄大了不退位,年轻干部就得不到培养。但提倡干部年轻化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干部退二线的问题。此类问题虽是沉疴难治,但非治不可,因为它已给共产党执政带来负面影响,为群众和纳税人所深恶痛绝:凭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养那些“闲人”。因此,必须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管理,不能放任自流。要么允许办理早退手续;要么定岗定责,让他们上班,真正体现能上能下的干部作风,为党的事业贡献余热。我国现在已经是法制社会,应该是依法行政,无论是政党还是政府,都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对退二线在法律条文没有明确的前提下,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退二线干部管理机制。让这些干部各尽其职,站好最后一班岗,扭转领导干部在民众中吃闲饭的形象。
退二线的设定确实埋没了一些人才的发挥,给事业带来一定的影响。要建立、出台关于加强“退二线”干部管理的制度,约束那些不想“管事”的“退二线”干部,让那些想“管事”的“退二线”干部也有依靠!“退二线”干部还是可以发挥很多作用的,比如可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以及本单位中心工作的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单位建言献计;可参加人大执法评议、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干部人事工作监督、行政效能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监督等工作;可承担“关心下一代”有关工作,担任中小学德育辅导员,或发挥传帮带功能,培养年轻干部成长;还可担任农村社区工作指导员、助企指导员、政策理论宣讲员,党建特派员,或担任窗口顾问或咨询工作等等。
在制度制订上,应该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给“退二线”干部管事的权利。也就是要明确各级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配职责、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职责,及“退二线”干部的岗位职责。要实行领导责任制,促使各单位一把手重视“二线”干部的管理使用工作,使“二线”干部真正有人管、管得好。让“退二线”有事管,有地方管。
二是要对善“管事”的退二线干部进行奖励,也就是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年终“二线”干部与单位干部一同考核,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在评优评先中,保留“二线”干部一定的份额,对坚持上下班制度、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开展工作、作出一定贡献的退出领导岗位干部,要进行表彰。对不服从分配和管理、搞不正当活动、表现较差的,要及时进行告诫提醒。对群众反映强烈、诫勉无效的,予以降职、降级处理。
三是要多关心“退二线”干部的个人私利。也就是要确保“退二线”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安排他们阅看有关文件;聘请他们为决策顾问,在进行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时,主动征求这些同志的意见或建议,事后适时向他们通报有关情况。针对有些领导干部身体条件较差的现实状况,单位领导要主动上门看望,并对一些“二线”干部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在福利待遇上,要明确“退二线”干部的奖金系数和有关补贴发放的标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他们个人或家庭出现困难,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第三篇:在XX领导干部廉政党课上的讲话——自律监督严把关,树立干部好形象
在XX领导干部廉政党课上的讲话——自律监督严把关,树立干部好形象
同志们:
按照XX党委工作安排,今天我以“自律监督严把关,树立干部好形象”为主题,同大家做个交流发言。古语说,公生明,廉生威。反腐倡廉是新时期领导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腐败就像一种恶疾,总是伴随着权力而产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腐败行为就其根源而言,不外乎以下方面:有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贪图享乐,经不住社会上的诱惑和种种消极行为的侵袭;有些领导干部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教不严,甚至纵容其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有些公职人员、特别是掌管人财物和执法大权的领导,行使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以致陷入了权钱交易、营私舞弊的泥坑;社会上一些惟利是图、投机钻营之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贿赂、腐蚀、勾结手中有权的领导干部,从中牟取暴利,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效地反对和防止腐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必须自觉地有针对性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严格自律,筑起心灵防线。
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要杜绝腐败、保持廉洁,必须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为戒,下决心加强思想改造、党性锻炼,增强自律意识,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要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剧重演,使自己远离腐败。切实做到:
1.要慎独,不因隐秘而放任。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坚拒暮夜之金,能够做到慎独,千百年来传为佳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出,腐败分子在接受不义之财时大都心存侥幸,抱着这事没人知道、别人发现不了的心理,伸出贪婪之手;在案发后又以“早知今日,就是给我座金山也不要”哀叹,痛悔莫及。领导干部慎独,需要特别警惕那些“赏个脸”、“人之常情”、“小意思”、“不算什么”、“现在都这样”、“保险没有事”等充满“人情味”的谎言和诱惑。要打消一切贪心念头、侥幸心理,始终做到“有人知道无人知道一个样,有人监督无人监督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2.要慎初,不迈出错误的第一步。不少腐败分子狱中忏悔都有这样一句话:千万别迈出腐败的第一步。迈出错误的第一步,就会有可怕的第二步、第三步,防线就会全面崩溃,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明代督察院长王廷相在接见新任御史时,曾说起他亲眼目睹的一件小事。某日他进城遇雨,看到一名穿着新鞋子的轿夫。初时,轿夫小心翼翼的挑好道走,不愿弄脏新鞋,后来不小心踩进泥水坑,便不复顾惜,不管路面脏与不脏,都踩将下去,结果把鞋子完全弄脏。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警示部下要“慎初”,千万别迈出肮脏的头一步。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慎初,就是不为一时之利所惑,不为私情面子所动,铁面坚拒,敢却“盛情”,不搞“下不为例”。
3.要慎微,不因小节而放纵。小节虽小,却破坏干部形象,损坏党的威望。有的人认为吃点、喝点、玩一次、潇洒一回,甚至浪费一点,奢侈一点,贪占一点,是生活小事,小节不为过,小节没啥事,不必大惊小怪。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拉拢腐蚀领导干部时,也总是从小节、小事上入手,在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上动脑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化堕落也非一夜之变。在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过去很不错的领导干部成为腐败分子的诱因,就是放纵小节。由小节不保到大节尽失,则是他们失足的共同规律。百兽之王老虎往往因为一只鸡而跌入陷阱,小鸟往往几粒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千里长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蚁穴而毁于一旦。领导干部要保持清廉本色,必须从慎微、不放纵小节开始。
4.要自重,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事情。做官先做人,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律己修德,珍惜自己的荣誉,注意自己的身份,维护自己的形象,不做违纪违法、危害社会、背离群众的事情,使自己言行与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相符合,用高尚的人格品行去影响人、感召人、激励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狂妄自大、讲排场、摆架子,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嘴,管不住自己的腿,就会被群众瞧不起,即使职位再高、权力再大、资格再老,也会失去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
5.要自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吾日三省乎吾身”,看自己是否为物欲所动,是否为情欲所迷,是否为权益所困。应当想一想“自己参加工作是为了什么?当了领导干部做了些什么?一生身后留下什么?”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自己之过,方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与冷静;要扶正祛邪,敢于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古时候子罕以“不贪为宝”自励,战胜了自我,拒绝了行贿者。我们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更需要自勉自励,善恶分明,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6.要自警,做到警钟长鸣。对腐败的思想苗头务必保持高度警觉,时常告诫自己“莫贪心”,远离法纪“高压线”。经常警示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耐得住清苦,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到钱财面前不动心,名位面前不伸手,是非面前不含糊,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做新时期据腐蚀、永不沾的“霓虹灯下的哨兵”。
二、管好家人,外筑拒腐长城。
从一些案例可以看出,不少领导干部落马都是因为没有管好家人。可见,作为领导干部,务必要从严治家,管住管好自己的妻子儿女,形成好的家风,创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小事,它关系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关系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如果领导干部连自己的家属子女都管不好、管不住,还怎么去教育别人、管束别人,怎么令部属心服口服,怎么去做公众的表率!有的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求很严,偏偏过不了娇妻爱子这一关,甚至连后院起火了还浑然不觉。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家庭关系时,重“爱”、“情”,轻“义”、“理”,“枕边风”一吹就昏头转向,儿女一哭一闹,就心慈手软。有的领导干部信奉封妻荫子、夫贵妻荣那一套,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写条子、打招呼、走后门,私用手中的权力为妻子儿女经商、办企业、谋私利提供方便。有的领导干部自恃聪明,自己不出面,纵容妻子儿女收受贿赂,搞权钱交易,一朝败露,祸及全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往往把家庭这个环节当作向领导干部行贿谋私的突破口,而且屡屡得手。鉴于此,管不好、管不住家属子女,不光害了自己,而且害了家人,造成无可挽回的家庭悲剧。
领导干部还必须注意教育和管住、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防止他们狐假虎威,牟取私利。秘书、司机和其他工作人员,与领导工作息息相关。这些人员本身虽然不具备法定的权力,但一些摆不正位置或心存邪念的人员,往往把自己参谋、助手、协调、服务的工作演化成某种权力,谋私舞弊。领导干部对身边工作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既要充分信任,又要严格管理,明确规定其工作职责、办事原则和行为方式,使之强化角色意识,找准自己的位置,忠于职守,尽职不越权,处事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总之,要教育身边人员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不做任何违纪违法的事情。
三、健全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
从腐败的案例可以看出,种种腐败行为的产生,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防御腐败的体系、机制和制度不过完备。要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必须正本清源,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应当针对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形成一种让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远离腐败、不敢腐败、无法腐败”的仿佛体制机制。
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逐步健全方方面面的工作规则、管理程序、业务流程,使领导干部履职用权的各个方面、环节、层次有依据、有章法、有规范,全面规范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要建立完备的权力运行约束机制,使权力的运行上下有序、左右有度,不能随意扩大、变异,尤其要规范掌管人财物等领导者的权力行使,防止权力滥用,避免权力腐败,杜绝“小金库”等现象发生;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健全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会记委派制度、诫勉谈话等,对腐败现象早预防,及早发现,有效治理;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一整套民主、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杜绝跑官、要管、卖官、买官等现象。
反腐倡廉,必须形成对权力监督制约的体系,让软监督硬起来,建立起预防腐败的可靠屏障,做到领导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要加强民主监督。铲除腐败最根本有效的办法就是民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强化民主监督意识,切实解决“不愿监督、不让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扩大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死角和盲区,通过实行厂务公开、领导干部述职、公开评议领导干部等,增加透明度,将权力的行使至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必须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监督部门的作用,重点监督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领导干部不但要述职,还要述廉,让群众评议、组织监督;还要建立预警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打预防针、敲警钟、打招呼,由重查处向纠正、诫勉、处分并重转变;另外,还要加强廉洁从业教育,把监督关口前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正确引导领导干部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使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做到廉政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