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南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南(2017年2月4日修订)
事项名称: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
权力编码:JS060000HB-QT-0004
一、申报材料(纸质文本、网上申报)
(一)许可证申领
1.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1式4份,填写电子档。(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http://rr.mep.gov.cn/rsmsreq进行网上申报,不打印,不提交。新申请用户需要注册后方能申报。);
2.以下需要提交的材料,单位在报请区县环保部门和市环保局审核时必须带上原件现场审核。复印件(扫描件)与“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一起装订成册(与申请表一样1式4份)。具体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2)、对于2017年1月1日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上实行网上备案的项目,需要进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http://182.148.109.16/REG/a/login;JSESSIONID=408f6a64fa6a414fba651d428799eab7此系统需要360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支持(在网上填报前,可以进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信息公开” 参考与本单位类似的其他单位备案表格式填写http://182.148.109.16/REG/f/announcement/announcementShow?city=510300))打印已经备案的备案表回执(新用户需要注册账户方能完成备案,备案表回执打印出来后需加盖单位法人私章、单位公章);同时,提交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本单位辐射工作场所出具的最近一个年度达标的场所监测报告。
在2017年1月1日前已经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及验收合格的单位,提交登记表环评批复以及验收环保竣工批复;同时,提交有资质的监测机构针对本单位辐射工作场所出具的最近一个年度达标的监测报告。
(3)、单位成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正式文件;
(4)、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和负责辐射安全防护的相关管理人员经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的证书;
(5)、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清单(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仪等,医疗机构有操作人员需要近身操作的还要配备铅衣、铅帽等),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有表面污染监测仪清单;
(6)、基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台帐管理制度;
(7)、人员培训计划、个人剂量和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8)、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应急预案中要把应急电话写入方案,医疗机构需要将辖区医疗管理部门电话写入方案,单位所在地环保局电话请咨询当地环保局,自贡市环保局应急电话:5509190(白天)12369(夜间或节假日)
省环保厅: 028-80589003(白天)
028-80589100(夜间或节假日)
省辐射站:028-87777269);
(9)、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单位应提供可行的处理方案;
(10)、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相关材料。
注意:以上需要提交的材料与申请表一起装订1式4份,用A4纸双面打印。现场审核时必须提交原件备查,审核通过后返回原件。请按“川环函〔2016〕1400号”文件做好相关的制度、台账管理以及制度上墙工作。
(二)许可证变更
辐射工作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提交以下有关材料:
1、许可证变更申请报告;
2、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申请表1式4份(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http://rr.mep.gov.cn/rsmsreq进行网上申报,不打印,不提交。新申请用户需要注册后方能申报。);
3、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4、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材料;
5、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以上需要提交的材料与申请表一起装订,1式4份,用A4纸双面打印。现场审查时必须提交原件备查。
(三)许可证重新申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证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许可证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
1、改变许可证许可的活动种类或范围的;
2、新建或改建、扩建生产、销售、使用设施或场所的。
许可证重新申领的材料与相关要求同新申领的材料和要求一致(按照“
(一)许可证申领”要求来提交材料)。
(四)许可证延续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至少提前30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许可证延续申请表1式4份(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http://rr.mep.gov.cn/rsmsreq进行网上申报,不打印,不提交。新申请用户需要注册后方能申报。)。
2、许可证有效期内各年度的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监测报告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各1套(复印件)。所提交的监测报告应由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有资质且报告格式符合环境影响要求的单位出具。
3、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1份,由持证单位自行编制并对总结的真实性负责。总结内容应包括环保手续(包括年度评估报告)履行情况,所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监护等档案的管理情况,放射工作人员配备及其教育培训情况,辐射事故、事件的应急管理,监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安全防护仪器设备配备情况等内容。
4、原许可证正、副本及复印件。
以上需要提交的材料与申请表一起装订,1式4份,用A4纸双面打印。现场审查时提交原件备查。
(五)许可证注销
辐射工作单位部分终止或全部终止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活动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部分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申请,并提交以下有关材料:
1、注销申请报告;
2、辐射安全许可证注销申请表1式4份(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http://rr.mep.gov.cn/rsmsreq进行网上申报,不打印,不提交。新申请用户需要
注册后方能申报。)。
3、依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规定实施退役的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需提供退役核技术利用项目终态验收批复;
4、原许可证正、副本。
以上需要提交的材料与申请表一起装订,1式4份,用A4纸双面打印。
(六)许可证补发
辐射工作单位因故遗失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到省级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于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持公告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七)许可证审批流程:
(1)、申请材料装订成册后,报辖区环保局初审;
(2)、辖区环保局初审通过后,报自贡市政务中心(三楼环保局窗口)填写《环境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真实性承诺书》,等待审批通知;
(3)、审批通过后,政务中心通知单位领取通过审批的申请书及相关证件;(4)、审批通过的申请书,单位需在20日之内报辖区环保局备案。
二、事项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五条、第六条。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五条。
4、《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2016)》(川环函〔2016〕1400号)。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41号)。
第二篇:陕西省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办理指南
陕西省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办理指南
一、项目名称: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
二、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
(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
(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第二条、第四条、第十九条
三、申请资料
(一)新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资料:(全套两份)
1.辐射安全许可(申请的文件必须是正式红头、正文表达清晰、准确,加盖单位公章的正式文件。)
2.《辐射工作安全许可证申请表》;(见表样)
3.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省环保厅或地市环保局的批复文件。)
4.监测报告。要求:具有辐射环境监测资质的省级或市级环保部门辐射监测机构出具的许可证有效期最后一年的监测报告(内容包括:辐射工作场所监测、辐射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及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5.现有或拟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以表格的形式,包括名称、型号、数量、活度或技术参数、所在工作场所、用途、生产厂家和时间、类型等基本信息。)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提交的复印件清晰、且应在有效期内、检验记录齐全有效、申请项目应在经营范围内,并加盖单位公章。)
7.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设立的专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文件;(本单位下发的设置该机构正式文件的复印件,复印清晰,并与本单位目前实际情况相符。)
8.辐射工作人员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的合格证;(由环保部门颁发,内容真实有效,复印清晰。)
9.辐射相关管理制度;(①辐射工作设备操作规程;②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③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④执行“放射源转移、转让、收贮”等备案制度;⑤辐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⑥辐射人员岗位职责;⑦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⑧重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⑨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
(二)续延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资料:(全套两份)
1.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的正式文件;(申请的文件必须是正式红头、正文表达清晰、准确,加盖单位公章的正式文件。)
2.监测报告;(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出具的正式监测报告)
3.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4.许可证正、副本;(原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清晰的复 印件各一份)
5.辐射工作场所“三同时”验收证明文件。(竣工验收的批复文件;或者现场核查笔录或现场核查登记表。)
(三)注销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资料:(全套两份)
1.辐射安全许可注销的正式文件;(申请的文件必须是正式红头、正文表达清晰、准确,加盖单位公章的正式文件。)
2.辐射工作场所退役证明文件(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出具由有资质的单位开具的退役证明。);
3.许可证正、副本;(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清晰的复印件各一份)
(四)变更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资料:(全套两份)
1.辐射安全许可变更申请报告;(申请的文件必须是正式红头、正文表达清晰、准确,加盖单位公章的正式文件。)
2.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真实有效,复印清晰。)
3.许可证正、副本;(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清晰的复印件各一份)
四、申请资料说明
《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及填表说明
五、许可条件
(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使用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申请 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
2.医疗单位使用、销售Ⅰ类放射源的,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拥有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依据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名录,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的,该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4.其他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5.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人员和负责辐射安全防护的管理人员必须经辐射安全、防护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合格;
6.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有满足辐射防护和实体保护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8.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仪等。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有表面污染监测仪;
9.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
10.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11.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还应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12.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还应配备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至少有一名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二)销售放射性同位素的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
2.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4.需要暂存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护要求的暂存库或设备;
5.需要安装调试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要求的安装调试场所;
6.具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贮存、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
7.运输放射性同位素能使用符合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要求的 运输工具;
8.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面污染监测仪等;
9.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安全保卫制度、辐射防护措施、台帐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计划和监测方案;
10.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三)生产、销售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
2.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4.射线装置生产、调试场所满足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要求;
5.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6.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措施、台帐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和监测方案;
7.有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六、许可审查期限:20个工作日
第三篇: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指南
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指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都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一、管辖范围
一个单位生产、销售、使用多类放射源、射线装置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只需要办理一个许可证。也就是说辐射工作单位要按照使用最高类别的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向相对应的机关申请许可证。
(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负责颁发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2.负责放射性同位素进口和出口的审批。
(二)省级环保局
1.负责颁发销售和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销售和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2.负责转让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的审批(跨省的由总局审批)。
二、取得许可证的条件
(一)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必须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程序报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
1.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编制范围:
A.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
B.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C.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
2.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编制范围:
A.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B.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放射源的;
C.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D.使用Ⅱ类、Ⅲ类、Ⅳ类放射源的;
E.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3.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由辐射工作单位填报。填报范围:
A.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B.生产、销售、使用Ⅲ射线装置的。
(二)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审验后留存复印件;
(四)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人员
1.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2.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生产、销售射线装置的单位应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五)监测仪器设备
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辐射监测等仪器。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当有表面污染监测仪,且仪器的数量要满足使用的要求。
(六)工作场所
应具有与设计规模相适应,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及实体保卫要求的工作场所或放射性物质暂存库或设备。要有明显的、有中文警示说明的放射性标志。
(七)规章制度
1.操作规程
根据本单位辐射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单位辐射工作的操作程序。要制定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2.岗位职责
要确定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具体操作人员的职责,并附名单;
3.辐射防护制度
内容包括:专职或兼职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职责、防护设施的维护、监测方案的监督实施等;
4.安全保卫制度
内容包括:安全防范设备的维护、保安、看护人员的责任等;
5.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内容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的记录、维修期间放射性物质的安全暂存等;
6.人员培训制度
要保证单位的领导、管理和工作人员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及相关法规的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7.台帐管理制度
要建立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台帐,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说明书要建档保存,确定台帐的管理人员和职责,建立台帐的交接制度;
8.监测方案
要制定周密细致的监测方案,内容包括:
A.工作场所的监测,要建立监测档案;
B.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9.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
内容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领取、返还;
(八)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组织结构、应急人员的职责;
2.如何保护事故现场;
3.事故的报告的途径、向哪些机构报告、电话号码等。
(九)废物处理
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源)的处理方案。产生的废物送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贮存;废放射源与销售商有返回协议的返回,没有的送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贮存。需单位承诺的正式文件。
(十)放射性物质运输
销售放射性物质或流动使用放射源的单位,需要有符合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容器,其驾驶员需有5年以上驾龄。
(十一)图纸
1.辐射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图;
2.辐射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十二)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台帐
单位现存的和拟增加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并附放射源出厂说明书,射线装置说明书的复印件,并附放射源的照片。
(十三)医疗单位的制度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扩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还应当配备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至少有一名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十四)辐照装置要按照《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GB10252-1996)的要求提交“辐照装置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水池贮源型的辐照装置还需提供有资质单位提供的水质监测报告。
第四篇:陕西省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新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新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资料:(全套两份)
1.辐射安全许可申请文件;(申请的文件必须是正式红头、正文表达清晰、准确,加盖单位公章的正式文件。)
2.《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见表样)
3.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省环保厅或地市环保局的批复文件。)
4.现有或拟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以表格的形式,包括名称、型号、数量、活度或技术参数、所在工作场所、用途、生产厂家和时间、类型等基本信息。)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提交的复印件清晰、且应在有效期内、检验记录齐全有效、申请项目应在经营范围内,并加盖单位公章。)
6.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设立的专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文件;(本单位下发的设置该机构正式文件的复印件,复印清晰,并与本单位目前实际情况相符。)
7.辐射工作人员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的合格证;(由环保部门颁发,内容真实有效,复印清晰。)8.辐射相关管理制度;(①辐射工作设备操作规程;②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③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④执行“放射源转移、转让、收贮”等备案制度;⑤人员培训制度;⑥辐射人员岗位职责;⑦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⑧重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⑨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
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名称、出厂时间和活度、标号、编码、来源和去向,及射线装置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
10.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或处理设施、设备相关资料;(如果产生放射性“三废”则需要提供此材料)
11.辐射工作场所“三同时”验收证明文件。(竣工验收的批复文件;或者现场核查笔录或现场核查登记表。)
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 http://rr.mep.gov.cn/rsmsreq/
第五篇: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常见问题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常见问题
一、哪些单位要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答: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
二、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答: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申请书
2、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下载)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5、环境影响评价初审意见和批准文件(复印件)
6、现有和拟购的放射源、射线装置明细表 7、1名辐射管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证书,使用Ⅲ类射线装置单位可提交大专学历证书(复印件)
8、辐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辐射培训合格证(环保部门核发的,复印件)
9、近期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复印件)(暂时未取得的,提交相关说明材料)
10、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11、放射源、射线装置操作规程
12、辐射安全防护制度
13、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使用台账和维修管理制度
14、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
15、项目场地、放射源或射线装置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16、环境辐射监测方案
17、放射源申报登记表(射线装置参照填写,下载)
18、项目所在行政区或县级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使用、销售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单位按项目情况提交以下材料
19、放射源安全保卫制度
20、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暂存库的说明材料
21、放射性同位素安装调试场所的辐射安全说明材料
22、贮存、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包装容器的说明材料
23、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
24、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的保存方案
25、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处置方案
26、放射源废源回收方案或收贮协议(复印件)
三、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答:办理程序:申请→核实→现场检查→审查→发证
四、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批时限?
答:在受理之日起20(现场检查时间不计)个工作日。
五、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是否收费?
答:不收费
六、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受理地址、办公时间?
答:受理地址:珠海市海滨北路11号
珠海市环保局固体废物与辐射环境管理中心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公众假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