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暂行管理办法(黑政办发
【发布单位】黑龙江省
【发布文号】黑政办发〔2009〕14号 【发布日期】2009-03-06 【生效日期】2009-03-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黑政办发〔2009〕14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三月六日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加强我省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结合森工国有林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是指在省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林业集团)管辖区域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时间长、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差的简易房屋、危险房屋和棚厦房屋集中连片建筑面积林场场址超过3000平方米(或集中连片60户以上)、林业局局址超过10000平方米(或集中连片200户以上)的区域。
(三)国家批复的森工国有林区系统内各林业局(含直属企业、直属林场所,下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四)棚户区改造项目要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五)棚户区改造要依法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切实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要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同意改造的住户要与林业局签订棚户区改造协议书。
(六)根据森工国有林区实际,将棚户区改造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相结合,宜楼则楼,宜平则平,在计划、资金、房源等方面统筹兼顾。
二、工程组织管理
(七)按照国家批复的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省发改委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审批、年度投资计划的下达、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省财政厅负责省级配套资金的筹集、拨付、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项目质量、建设标准和安全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土地使用管理等工作。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具体负责棚户区改造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准备、筹措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建立工程档案、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反馈建设进度和上报有关情况等。
(八)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要加强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成立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好工程建设及管理,定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发改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九)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为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
三、工程计划管理
(十)森工国有林区要切实作好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以提高林区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水平为目标,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切实提高规划水平。
(十一)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根据国家批复的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各林业局编制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省发改委审批,并于每年第四季度编制下一年度投资申请计划报省发改委,经省发改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审核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二)对中央砍块下达的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投资计划,参照国家投资计划下达方式,在国家规定时限内由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部门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并下达财政预算,需要进行分解的,由省发改委或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部门分解下达,同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
(十三)要依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实施,不得搞计划外工程,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建设标准。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不得突破概算,建设规模不得缩减,如需进行调整,须上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十四)对没有完成棚户区改造年度计划的林业局,省发改委将不受理下一年度计划申请。
(十五)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计划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会同建设、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建设资金安全。
四、工程资金管理
(十六)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补助资金、省级配套资金、企业出资、个人出资等。中央补助1.5万元/户(基本户型50平方米),超出50平方米以外的面积不在补助范围内。
(十七)中央补助资金由省发改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森工国有林区负责争取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由省财政厅负责筹集。企业出资由各林业局负责筹集。个人出资由各林业局依照国家政策以及实际情况确定标准进行筹集。
(十八)要将各种渠道筹集的棚户区改造资金集中到指定账户统一管理,实行单独记账,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于非货币政策性投入,要完善相关确认手续,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避免先免后收现象的发生。
(十九)棚户区改造资金一律实行财政直接支付。财政部门要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不得无故拖延、滞拨资金。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或供应商。工程款拨付要按相关规定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审核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报送的棚户区改造预算。棚户区改造工程竣工后,要严格评审决算。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要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基建财务报表。
五、工程建设管理
(二十)棚户区改造工程必须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建设管理。
(二十一)棚户区改造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省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负总责。各林业局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
(二十二)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项目管理部门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投标程序。要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实行招投标。严格履行招标、投标、评标程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与形式干扰正当的招投标活动。
(二十三)要选用具有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选用具有三级以上(含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选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等,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省规定标准,要努力提高项目科技含量,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
(二十四)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行监理制。项目必须制定详细科学的质量技术监督方案,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招标确定具有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并具备一定经验和良好社会责任的监理单位,负责对项目建设全程实行监理。
(二十五)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要与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供应商、搬迁安置户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有关的单位,依法签订合同。
(二十六)项目法人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程完工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二十七)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档案。从项目设计到项目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资料,都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和归档,档案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并严格履行职责。
(二十八)棚户区改造工程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技术上进行有效管理,使有限的改造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设计要使建筑结构合理,户型适中。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六、优惠政策
(二十九)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律免收土地登记费、征地管理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十)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律免收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新型墙体材料基金等政府性基金。
(三十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原搬迁面积以内的部分免收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超出部分减半收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所收费用全部用于棚户区消防设施建设。
(三十二)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原搬迁面积以内的部分免收土地契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偿还原拆(搬)迁面积房屋部分,经主管地税机关核准,暂不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被拆(搬)迁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取得的拆(搬)迁补偿款,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
七、拆迁安置管理
(三十三)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要认真组织力量,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改造方案中的棚户区居民逐户核查,建立详细完善的棚户区住房档案。要按照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搬迁前做好意愿普查工作,充分尊重棚户区居民的搬迁意愿,按片实施棚户区改造。
(三十四)棚户区改造工程实行原址重建和异地迁建两种方式。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工作要坚持政策的统一,不得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
(三十五)要妥善处理棚户区中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手续不全的房屋,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好特困群体的住房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八、改造后住宅区管理
(三十六)要充分考虑多数居民的生活负担能力,切实做好改造后住宅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在新建小区中,要适当建设经营性公共建筑,以经营收益作为住宅区管理维护费用的补充资金。物业管理可依托居民自治组织,建立新建安置住宅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物业管理企业根据业主的消费需求、意向和支付能力,提供管理维护房屋以及配套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等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合理收取服务费用。
(三十七)实行住房维修基金制度,明确保修期内的责任主体和维修资金渠道。采取业主缴存以及政府补贴等方式,建立新建安置住宅的专项维修基金,保证住房维修需要。
九、项目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
(三十八)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行月报制度。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要明确专人按月报送投资完成、工程进度、资金筹措与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三十九)省直有关部门要对森工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专项稽查,并根据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对每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验收检查。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按照国家求,由省发改委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四十)对在棚户区改造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贪污受贿和截留、挤占、挪用、克扣工程建设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附则
(四十一)省森工总局和林业集团要结合本林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四十二)本办法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四十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森林、林木采伐管理,提高伐区调查设计和伐区作业质量,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林业局“严管林”的要求,结合我省森工林区实际,本着简化办公程序、方便、服务于基层、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林木采伐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落实“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和森林分类区划成果,实行分区施策、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
第三条 采伐林木必须按规定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简称采伐证),并按采伐证规定的地点、采伐方式、数量、树种、采伐期限等进行采伐。
第四条 各级森林资源管理、监督部门负责所辖林区森林、林木采伐管理与监督工作。第五条 在全省森工林区从事伐区调查设计、审批、拨交、作业、验收等森林、林木采伐利用及其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采伐限额计划
第六条 对森林、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林木采伐限额实行采伐量和木材产量双向控制,均不得突破。凡采伐胸高直径5厘米(含5厘米)以上的乔木和亚乔木,其蓄积消耗纳入年森林采伐量计划管理;小头直径8厘米以上、材长2米以上的商品材纳入木材产量计划管理。
第七条 国家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是编制森林总采伐量和木材生产计划的依据。各林业局和总局、林管局直属森林经营单位森林总采伐量计划和木材产量计划由省森林工业总局下达。各林业局须将采伐限额计划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基层生产单位。
第八条 年森林总采伐量和木材产量计划分别按起源和采伐类型编制、实施。人工林采伐指标不得用于采伐天然林,人工林采伐指标不足的,可占用天然林采伐指标。抚育采伐指标必须用于抚育采伐生产,其指标不足的,可以占用主伐和其他采伐指标。
第九条 对人工商品林年森林采伐量和木材产量计划实行单列。其采伐指标节余的,经省森林工业总局核准、报国家林业局备案后,可结转下使用。
第十条 对人工商品林进行抚育采伐,采伐林木胸径10厘米(包括10厘米)以下的,其出材不纳入木材产量计划,必须实行单独立帐、单独运输、单独销售,消耗蓄积纳入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第十一条 对民有林采伐限额单独编制、单独下达、单独使用、单独管理、优先安排。民有林采伐证作为林木所有权人进行木材生产、加工、销售和办理运输证的凭证。民有林采 伐指标,在尚未单独编制采伐限额前,由林管局在每年8月底前报省森林工业总局,呈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第十二条 严格计划外消耗管理。需收拣或清理风倒风折木、枯立木、火烧死亡木、严重病虫害林木,原则上纳入当年木材生产计划进行。对确需单独生产的,需进行调查设计,并经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部门对收拣或清理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审批。
生产山槐木必须逐级申请,由省森林工业总局单独下达采伐指标。森林资源消耗纳入当年森林采伐量和木材产量计划。
第三章 伐区调查设计
第十三条 伐区调查设计必须由持有省森林工业总局核发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丁级以上)并达到省森工林区林调队目标化管理标准(三级以上)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承担。第十四条 伐区调查设计包括森林主伐、森林抚育及其它采伐(低产林改造、散生木采伐、更新采伐、卫生伐和工程占地采伐等)调查设计。
第十五条 在森林分类区划成果的基础上,实行伐区、作业区、作业小班三级区划,严禁作业小班跨林班或森林分类经营区区划。
第十六条 采伐作业方式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要求确定: 重点生态公益林区(禁伐区):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活动;
一般生态公益林区(限伐区):只允许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调查设计; 商品林区:可进行主伐、抚育采伐、其它采伐等采伐。
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采伐林木,必须严格执行相应法规的规定。第十七条 伐区调查设计以作业小班为单位,采用面积实测和应伐木全林每木检尺的方法。
各种区划界线用油漆做出标记。伐前蓄积量调查采用机械抽样,图上布点,现地实测的方法。作业小班面积抽样比例不低于3%,每个样地面积0.01公顷,为半径5.64米的圆形样地。皆伐的伐前蓄积量调查采用全林每木检尺的方法。应伐木在树干胸径处和根径下主侧根处进行“双挂号”。
第十八条 作业小班的采伐木株数和蓄积量调查允许误差不超过±5%,伐前株数和蓄积量调查允许误差不超过±10%。
第十九条 对珍贵树种林木实行限径级采伐。禁止采伐胸径40厘米(含40厘米)以下的红松,胸径24厘米(含24厘米)以下的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紫椴,胸径20厘米(含20厘米)以下的山槐。第二十条 伐区调查的起测胸径为5厘米,按上限排外2厘米括约径阶记录,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一元立木材积表、一元材积出材率表》计算立木材积和小班出材量。第二十一条 伐区作业平面图比例尺为1:5000,作业小班标桩位置用GPS定位并在图上标注;伐区位置图比例尺为1:25000,伐区作业平面图要套绘在相应的林班、经理小班内,并注明所属森林分类经营区。
第二十二条 伐区调查设计文件要以作业区为单位装订成册。主要内容为:
(一)伐区调查设计审批表;
(二)调查设计说明书;
(三)调查设计总括表;
(四)小班调查设计表;
(五)材种出材量表;
(六)工程设计表;
(七)采伐剩余物利用调查设计表;
(八)伐区木材生产直接、工艺、工程成本预算表;
(九)采伐木调查卡;
(十)更新造林调查设计表(皆伐和低产林改造);
(十一)作业区平面图和位置图。
第四章 伐区申请、审批和拨交
第二十三条 申请采伐的单位、个人,必须提供能够证明拟采伐森林、林木权属的法定性文件,同时提交以下文件和资料:
(一)伐区申请文件(主要包括采伐计划及完成情况,调查设计伐区在各类经营区具体分布情况,调查设计质量检查和抽查情况,申请采伐数量等);
(二)经检查验收合格的调查设计资料;
(三)年森林采伐量和木材产量计划及其分解计划文件;
(四)申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
(五)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成果;
(六)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报告(林业局、驻林业局专员办)附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验收小班统计表;
(七)上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林业局、驻林业局专员办)附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统计表;
(八)占地等非常规性采伐须提交上级批复文件(原件);
(九)上迹地更新验收报告及小班明细;
(十)申报单位伐区申请统计表(磁盘)。伐区申请文件,主送省森林资源管理局。
第二十四条 伐区调查设计审批工作实行“一级申请、一级审批”制度。
林业局及直属森林经营单位直接向伐区调查设计审批机关提出采伐申请。经驻林业局专员办检查合格的伐区调查设计资料,要在调查设计资料上签字盖章,林业局依据有关规定向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提出伐区申请。
驻林业局专员办负责对林业局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工作进行抽查,形成以林业局为单位的“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报告”,并填写“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和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单”及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小班统计表,报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省森林资源管理局负责伐区调查设计审批工作。依据驻林业局专员办伐区调查设计检查验收单及有关要求进行伐区调查设计审批。对合格的伐区调查设计,在“伐区调查设计审批单”上签署审批同意意见,并加盖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审批专用章和审批人名章。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审批:
(一)伐区调查设计未经检查验收的;
(二)上林业局伐区验收率达不到100%的;
(三)伐区调查设计合格率达不到95%的;
(四)上伐区验收合格率达不到85%的;
(五)上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的;
(六)存在超计划审批和串项审批问题的;
(七)出现重大破坏森林资源问题整改不到位的。
第二十六条 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采伐证、伐区调查设计,以作业小班为单位向基层生产单位拨交伐区,签发《林木采伐作业证》,拨交采伐木记录卡,同时填写伐区拨交台帐。《林木采伐作业证》格式由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统一制定。
第二十七条 实行伐区开封号制度。伐区拨交和验收时间为开封号起止时间,不得对已经封号的伐区进行采伐、清理活动。
不按工序分工进行生产作业的,同一个生产工组必须在完成一个小班生产作业后,经伐区验收合格再拨交一个新的作业小班。
按工序分工进行生产作业的,要及时进行伐区清理,已经出现伐区拖清问题的,不得拨交新的伐区。
第二十八条 已核发采伐证的伐区,原则上不予更换。有特殊情况需申请退换伐区的,必须在采伐证规定采伐日期有效期届满30日内,林业局提出申请文件,驻林业局专员办现地核查认定、签署意见后,报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办理退换手续。
第二十九条 实行林木采伐公示制度。林场(所)在进行采伐作业前要将采伐证号码、采伐方式、面积、蓄积、林班、作业区、小班、生产任务、作业时间、费用、承包人(工段、组)、监督单位和电话等内容在场区公示,公示时间为整个采伐期间,接受群众监督。驻林业局专员办监督公示制度执行情况。
第三十条 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在接到采伐申请之日起20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5天,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审批,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一条 占用林地、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内部使用林地以及进行勘察设计、科研教学、敷设管线等活动必须采伐林木的,要逐级上报审核,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采伐审批手续。办理采伐手续需驻林业局专员办在申请文件上签署监督意见。
第三十二条 采伐遭受森林火灾、病虫害、风倒风折等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林木,必须及时提交调查设计和省级主管部门的鉴定证明,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采伐手续。第三十三条 确需采伐或采集、移栽、挖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珍贵树种林木及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采集单位或个人向所在林业局提出申请,经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审核,驻林业局专员办审查同意后,按规定逐级呈报、审批。
第三十四条 遇有紧急抢险情况需要采伐林木的,组织抢险的单位应当自紧急情况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采伐林木的情况经林业局逐级上报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并按程序补办有关采伐手续
第三十五条 林木、林地权属有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以前,不得审批采伐有争议的林木。
第三十六条 森林经营单位必须依照采伐证规定严格按调查设计组织采伐生产活动。未发放采伐作业证的伐区,不得实施采伐。第三十七条 采伐蓄积、出材量中一项达到采伐证规定指标的,必须停止采伐。确需继续采伐的,重新办理采伐审批手续。
第五章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和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
第三十八条 林业局林业调查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质量管理、业务考核制度。林业调查设计单位依据调查设计规程、规范开展工作,执行上级主管部门调查设计方面的技术文件、规定。
第三十九条 各林业局、直属单位实行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管理“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即小队自检20%,大队抽检10%,林业局抽检5%,内业资料100%检查验收。
第四十条 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验收标准执行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规定。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分内业、外业,同时进行。具体检查办法由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根据情况确定。
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验收。
驻林业局专员办负责对林业局检查验收合格后的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工作量按作业小班数分别抽检5%—10%。
省森林资源管理局负责组织驻林区专员办和林管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对林业局伐区作业和调查设计质量进行抽检。抽检林业局数量比例为20%—40%;抽检作业小班数量比例为3%—8%。
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林管局可根据需要对林业局伐区作业质量进行采伐事中检查。第四十一条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等级标准:95分以上为优;90至94分为合格;89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一项不合格,整个小班调查设计质量为不合格:
(一)小班位置偏移大于30米的;
(二)小班面积调查精度达不到97%以上的;
(三)林分起源调查错误的;
(四)采伐方式确定有错的;
(五)伐前林分株数和蓄积量调查精度达不到90%以上的;
(六)采伐木株数、蓄积调查精度达不到95%以上的;
(七)应伐木不按要求挂双号的;
(八)采伐强度设计不符合规程规定的。
第四十三条 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的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验收合格率为95%以上的,完成的伐区调查设计可以申报审批;检查验收合格率为85%—95%的,对不合格的调查设计进行返工,经重新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申报伐区调查设计;检查验收合格率为85%以下的,调查设计需要全部返工,并追究林调队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经上级(林管局)抽检合格的伐区调查设计有效期为3年。
第四十四条 生产单位对伐区调查设计有异议的,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力量进行复查。伐区调查设计符合规定的,复查费用由提出复查要求的单位承担;伐区调查设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复查费用由原设计单位承担。
第四十五条 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设立质检验收队,负责伐区拨交验收工作,并可根据工作需要向林场(所)派驻质量检查验收员。
第四十六条 林场(所)在每个作业区生产结束后3日内,向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伐区验收申请,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要在1周内组织现地验收,对合格小班逐一签发《伐区验收合格证》,对不合格小班限期整改。《伐区验收合格证》格式由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统一制定。
第四十七条 驻林业局专员办接到林业局检查申请后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查。于每年4月15日及9月15日前分别将伐区作业和调查设计质量检查结果报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第四十八条 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接到驻林业局专员办的伐区作业和调查设计质量检查报告后,要及时组织抽检,并按林业局分别形成检查报告。
第四十九条 伐区作业质量合格的条件:
(一)具有采伐证、采伐作业证;
(二)采伐方式、范围、面积、树种符合调查设计要求,并与采伐证相符。采伐木记录卡与采伐木调查卡及现地挂号木相符;
(三)当年设计当年采伐作业的伐区,采伐蓄积量、出材量误差不超过5%;调查设计与采伐作业间隔期1年以上的,采伐蓄积量、出材量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与调查至采伐期间的生长量之和;
(四)伐根高度超过10厘米的比例小于15%;
(五)采伐剩余物堆放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清林方式符合规程要求;
(六)集材道、楞场设计合理,无严重积水和冲刷;
(七)伐区内无丢弃材,装车场无困山材;
(八)抚育伐后林分平均直径大于伐前林分平均直径。第五十条 林业局要建立伐区验收与林场(所)生产作业工资审批挂钩制度。对伐区作业质量不合格的,暂缓支付工资;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要停发工资并停止拨交新的伐区,直到合格为止。
第五十一条 驻林区专员办要对驻在单位林木采伐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发现有违反规定进行采伐的,必须立即制止,并在1周内查明原因,报省森林资源管理局。
第六章 处罚规定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未办理采伐证进行木材生产的,追究组织木材生产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无证采伐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越界采伐木材的,追究木材生产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越界采伐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森林采伐量或木材产量突破采伐限额的,超限额采伐部分林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额上缴省森工总局财务部门,扣减下生产计划指标,并对有关单位的行政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对人工商品林进行抚育采伐,采伐胸径10厘米以下林木的出材未实行单独立帐或单独运输、单独销售的,出材纳入木材产量计划管理。抚育采伐采大留小,采好留坏的,属于调查设计单位责任的,追究调查设计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属于木材生产单位责任的,追究木材生产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批准计划外生产风倒风折木等的,木材销售收入全额上缴省森工总局财务部门,同时将木材纳入木材产量计划管理,并对有关单位的行政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作业小班跨林班或森林分类经营区区划设计的,追究调查设计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在禁伐区违法采伐的,调查设计单位承担直接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擅自在重点生态公益林区进行伐区调查设计的林调队,给予全省通报并取消该队调查设计资格,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确定采伐方式错误或明显不符合规定,并造成破坏森林资源等不良后果的,所生产林木销售收入全部上缴省森工总局财务部门,并追究调查设计单位及各级伐区调查设计主管和监督部门质量检查验收、审批的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采伐林木达不到规定径级标准的,属于调查设计单位责任的,追究调查设计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属于木材生产单位责任的,追究木材生产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不认真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由于伐区调查设计审批失实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伐区开封号制度进行采伐、清林的,追究组织生产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退换伐区的,退换结果不予确认。由此造成违法采伐的,同时追究采伐管理单位及木材生产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采伐证规定采伐期限采伐的,按无证采伐处理。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未落实林木采伐公示制度的,追究林场(所)主要行政领导的行政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审批有争议林木的,同时追究采伐管理单位及采伐申请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在未发放采伐作业证的伐区实施采伐的,追究木材生产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采伐量达到采伐证规定指标未停止采伐的,追究木材生产单位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对存在下列问题的单位,暂停其伐区审批工作,并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程序要求拨交伐区的;
(二)在伐区检查验收中弄虚作假,不实际验收的;
(三)伐区验收工作严重拖后,验收率达不到要求的;
(四)在采伐期限内未采伐又不及时办理退证的;
(五)已经采伐又办理假退证的;
(六)擅自挪用、调剂分项采伐限额指标的;
(七)因管理监督不当,发生破坏森林资源重大案件的。第六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一)越界采伐的;
(二)小班局部超强度采伐的;
(三)小班采伐半截号的;
(四)小班应采未采或错采蓄积主伐每公顷超过4立方米、抚育伐每公顷超过2立方米的;
(五)小班伐根超高比例大于31%的;
(六)伐区丢件子每公顷超过0.5立方米的。
第六十八条 因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林业管理局、林业局业务主管部门工作渎职、玩忽职守造成森林资源破坏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六十九条 追究林木采伐管理责任的顺序为:
(一)林调队:队员—小队长—主管副队长—队长
(二)林场(所):工人—主管人员—技术负责人—主管副场(所)长—场(所)长
(三)林业局:主管人员—主管科长—科长—主管副局长—局长
(四)驻局专员办:主管人员—监督站长—主管副科长—主任—专员
(五)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主管人员—主管副处长—处长—主管副局长—局长
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条 本办法由省森林工业总局负责解释。
第七十一条 本办法与上级规定发生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6-04-17 10:04:31
第三篇: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定稿]
国家林业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管理
办法(暂行)》的通知 2010年10月26日 林规发[2010]2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发展改革委,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提高建设质量,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确保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结合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2010年10月26日
附件
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快国有林场危旧房(以下简称“危旧房”)改造步伐,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提高建设质量,切实改善国有林场职工住房条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复的危旧房改造建设方案中确定的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
第三条
国有林场危旧房是指在国家林业局备案的国有林场中的泥草房、板加泥、干打垒、土坯房等简易房屋;符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C、D等级的危房;建房年限超过30年的房屋;基本功能不健全需要改造的房屋。
第四条
危旧房改造原则上以户为单位进行,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经济实力和职工意愿,确定不同的改造模式,新建与维修改造相结合,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相结合,宜平则平,宜楼则楼。危旧房改造要以满足基本居住需要为目标,新建住房基本户型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各地可结合当地居民平均居住水平和职工意愿,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适度调整。改造后的房屋要保证质量,确保居住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
根据当地实际,也可采取由林场统一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方式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第五条
危旧房改造资金筹措采取中央补助,省级人民政府配套,市、县政府支持,国有林场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方式解决。其中中央补助每户10000元,省级人民政府配套不低于每户10000元。市、县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林场和职工自筹资金由林场和职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担,并可结合投工投料解决。第六条
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危旧房改造负总责,落实本地区危旧房改造的配套资金和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危旧房改造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重大事宜。市、县人民政府要保障危旧房改造的土地供应,并在金融信贷、收费减免、拆迁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第七条
危旧房改造应当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林场布局调整和区域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林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相衔接,推进生产区与生活区逐步分离。项目实施中,以整场推进为主,首先解决困难林场、山上一线职工的住房困难,优先解决危房问题突
出、生活贫困职工的住房困难。
第八条
危旧房改造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做好与国有林场道路、供水、供电、旅游等规划的衔接。地方人民政府应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国有林场职工生活环境质量和公建配套质量。
第九条
危旧房改造项目涉及国有林场职工切身利益,应当实行公示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民主监督。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问题和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林区社会稳定。
第十条
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审批(审核、规划许可)、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对其行为负责。
第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危旧房改造省级建设方案的审批。
第十二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会同本级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组织编制并联合上报建设方案。按照国有林场隶属关系,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入户调查、严格界定改造对象、签订合同、房屋拆迁、住宅建设等项目实施管理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危旧房改造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第十三条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会同本级林业、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上报投资建议计划,协调落实省级配套资金,转发下达投资明细计划。按照国有林场隶属关系,省、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会同本级林业、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对本地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进行审批。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会同本级林业、发展改革等部门将危旧房改造任务纳入本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加强对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第十五条
实施危旧房改造的国有林场为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实施负全责。经省级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林业主管部门同意后,也可由项目所在地县人民政府指定的单位为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实施负全责。项目建设单位负责自有(筹)资金和职工出资的筹措。要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完成、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强危旧房改造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危旧房改造项目工作专门办事机构。
第三章
项目计划管理
第十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林业、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依据省级建设方案,投资建议计划,省级配套资金落实等情况,统筹平衡,联合下达各省危旧房改造项目投资计划。
第十七条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本级林业、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依据中央投资计划、省级建设方案、林场自有(筹)资金、职工出资落实等情况,将计划分解到具体项目,转发下达明细计划。
第十八条
实施危旧房改造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和投资计划组织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组织实施,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更改计划内容、变更项目建设方案、扩大或压缩建设规模;确需调整的,须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对擅自调整或者变更投资计划,配套资金不落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有关部门将调减下一投资计划。
第四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十九条
对于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危旧房改造项目用地的,应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约定住房套型建筑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严禁以危旧房改造名义变相进行商品房开发。
第二十条
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由林场统规统建的,应当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大宗物资应当集中采购。
第二十一条
参与危旧房改造的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档案检索目录。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改造规划、建设、管理等同步进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归档的资料要保证完整性、真实性,做到内容齐全、字迹清楚、图面整洁、影像清晰。档案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并严格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力量,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已批复建设方案中的危旧房改造职工逐户核查,建立详细完善的国有林场职工住房档案。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危旧房改造前做好职工意愿普查工作,充分尊重职工意愿,与职工签订包括职工意愿、资金(含政府补助、林场自有(筹)资金、职工个人出资)、住房管理、房屋产权等相关内容的合同。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危旧房改造职工的承受能力,做好与各项住房政策的衔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国有林场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确保职工住房条件切实得到改善。
第二十五条
对生活困难、无力出资进行房屋改造的职工家庭,可通过由林场统一建设廉租住房的方式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免收或减收租金。廉租住房产权归林场。条件具备时,林场可按照有关规定将廉租住房的产权出售给职工。
第二十六条
按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取得房屋产权的,地方房屋登记部门应当及时给予相应登记,也可实行共有产权。涉及危旧房改造的建设用地,必须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明晰土地产权,并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
危旧房改造要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与社区建
设相结合,同步建设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第五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补助资金,省级配套资金,市、县政府投资,林场自有(筹)资金和职工个人出资等。
第二十九条
危旧房改造资金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法,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严防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违规抵扣建设资金、,严禁将危旧房改造中央补助资金用于偿还以往债务和拖欠款。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采取停拨资金、停止审批项目的调控措施,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
第三十条
危旧房改造项目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按规定程序及时报送有关投资、项目进度、资金筹措与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在危旧房改造实施过程中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抽查或专项稽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省有关部门对危旧房改造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专项稽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验收检查。
第三十二条
按照国有林场隶属关系,由省、市、县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本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省级林业部门会同本级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本省危旧房改造实施情况分别向国务院林业、发展改革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进行报告。
危旧房改造项目所需的监督、检查、验收、管理等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解决。
第七章
优惠政策
第三十三条
危旧房改造项目享受与煤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改造以及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相同的中央和地方各项优惠政策,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第三十四条
危旧房改造项目涉及征占用林地的,免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三十五条
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参照《国家林业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林规发[2010] 252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在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应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支持危旧房改造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七条
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建设单位应当切实做好改造后住宅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建立规范住房维修基金制度。
第三十八条
新建的住宅小区要推行物业管理,执行有关物业管理政策,切实做好改造后住宅小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实施危旧房改造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本办法,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危旧房改造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林业、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林业、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