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暂行办法
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暂行办法
作者(来源):基础教育科 发布时间:2011-06-03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结合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居住一年以上、有合法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外来务工人员,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年满6至15周岁、有正常学习能力的非我市户籍随迁子女,可以通过积分方式,申请入读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服务所在行政区(功能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
第三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助审核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第四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采取统一管理、统筹兼顾、集中受理的模式。
第五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总分值为160分,凡积分满100分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其政策内生育的随迁子女可获得申请入读珠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资格。
第六条 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的累计加减得分。具体积分项目指标见附件《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积分指标及分值表》(以下简称为《积分指标及分值表》)。
第七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达到条件申请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的,由其父或母(以下简称“申请人”)填写入学申请表,连同各项积分指标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向其居住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提出入学申请。
第八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达到条件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初一年级,在我市小学就读的,在其原毕业小学统一登记后报教育行政部门;不在我市小学就读的,向各区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第九条 各区经办机构应当设立办事窗口受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申请。受理积分入学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7月,具体日期以各区公布的为准。
第十条 申请人按本办法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的,经办机构应当进行初审。佐证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退回申请人;对相关佐证材料有异议的,经办机构可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单位验证证明。
第十一条 经办机构在受理时间结束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复核,核实符合规定要求的,按照《积分指标及分值表》计算积分。应向社会公示积分满100分以上的申请人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可向经办机构反映,由经办机构进行核实。
第十二条
教育部门根据公示情况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由学校发出入学通知书。申请人随迁子女应持入学通知书及佐证材料原件,在指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指标。
第十三条 属于享受我市政策性照顾人员的适龄子女申请到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起始年级的,可不纳入凭积分入学范围,其法定监护人向各区经办机构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主要包括:
(一)父母均为驻守海岛、边防的军人或从事地质勘探等长期野外工作,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二)优抚对象的适龄子女;
(三)我市居民合法领养的适龄孤儿;
(四)父母均长期患重病或失去监护子女能力的残疾人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五)符合我市有关文件规定的重点项目高级管理人员的适龄子女;
(六)归国创业留学人员子女;
(七)海外华侨子女;
(八)在我市居住的台胞子女;
(九)“珠海市优秀外来工”子女;
(十)持标印有“人才引进”字样的《广东省居住证》(有效期3年及以上),并在珠海市工作及居住的人员子女;
(十一)高层次人才子女。
第十四条 市教育和监察部门要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十五条 凡提供虚假证件、资料的,一经查实,取消申请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资格;申请人随迁子女已凭积分入学的,取消其公办学校学位。
第十六条 市教育局可根据珠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国家、省的新政策,及时调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积分指标和入学分值,并在当年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在珠海购买住房的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2011年按照珠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珠海市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珠教基„2011‟2号)执行。从2012年起执行本办法。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开始实施。
第二篇:珠海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暂行办法
珠海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结合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居住一年以上、有合法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外来务工人员,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年满6至15周岁、有正常学习能力的非我市户籍随迁子女,可以通过积分方式,申请入读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服务所在行政区(功能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
第三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助审核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第四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采取统一管理、统筹兼顾、集中受理的模式。
第五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总分值为160分,凡积分满100分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其政策内生育的随迁子女可获得申请入读珠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资格。
第六条 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的累计加减得分。具体积分项目指标见附件《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积分指标及分值表》(以下简称为《积分指标及分值表》)。
第七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达到条件申请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的,由其父或母(以下简称“申请人”)填写入学申请表,连同各项积分指标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向其居住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提出入学申请。
第八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达到条件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初一年级,在我市小学就读的,在其原毕业小学统一登记后报教育行政部门;不在我市小学就读的,向各区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第九条 各区经办机构应当设立办事窗口受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申请。受理积分入学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7月,具体日期以各区公布的为准。
第十条 申请人按本办法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的,经办机构应当进行初审。佐证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退回申请人;对相关佐证材料有异议的,经办机构可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单位验证证明。
第十一条 经办机构在受理时间结束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复核,核实符合规定要求的,按照《积分指标及分值表》计算积分。应向社会公示积分满100分以上的申请人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可向经办机构反映,由经办机构进行核实。
第十二条 教育部门根据公示情况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由学校发出入学通知书。申请人随迁子女应持入学通知书及佐证材料原件,在指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指标。
第十三条 属于享受我市政策性照顾人员的适龄子女申请到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起始年级的,可不纳入凭积分入学范围,其法定监护人向各区经办机构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主要包括:
(一)父母均为驻守海岛、边防的军人或从事地质勘探等长期野外工作,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二)优抚对象的适龄子女;
(三)我市居民合法领养的适龄孤儿;
(四)父母均长期患重病或失去监护子女能力的残疾人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五)符合我市有关文件规定的重点项目高级管理人员的适龄子女;
(六)归国创业留学人员子女;
(七)海外华侨子女;
(八)在我市居住的台胞子女;
(九)“珠海市优秀外来工”子女;
(十)持标印有“人才引进”字样的《广东省居住证》(有效期3年及以上),并在珠海市工作及居住的人员子女;
(十一)高层次人才子女。
第十四条 市教育和监察部门要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十五条 凡提供虚假证件、资料的,一经查实,取消申请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资格;申请人随迁子女已凭积分入学的,取消其公办学校学位。
第十六条 市教育局可根据珠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国家、省的新政策,及时调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积分指标和入学分值,并在当年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在珠海购买住房的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2011年按照珠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珠海市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珠教基〔2011〕2号)执行。从2012年起执行本办法。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开始实施。
第三篇:2016年广州市天河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具体条件
附件2 2016年广州市天河区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
公办学校具体条件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11〕10号)和广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穗发改社〔2010〕10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广州市天河区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方案(试行)》(穗天府办函〔2013〕153号,依申请公开)。现就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具体条件说明如下:
一、申请对象:非广州市户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实际居住在天河区并在广州地区就业的务工人员。
二、申请内容:申请人可为其随迁的适龄子女申请天河区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公办学位。
三、申请条件:申请人完全符合下述所有条件并能提供相应材料的,可到规定地点申请并递交材料,符合条件的由区教育局为其子女统筹安排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公办学位(含政府在民办学校购买的学位)。具体条件为:
—20—
(一)申请人截至2016年5月1日前连续不间断在天河区同一地址居住满五年。
(二)申请人必须提供下述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申请人及随迁子女户口本。
2.连续满五年的居住证明(房产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及街道备案登记证明)。
3.申请人连续满五年的广东省居住证(或有效期内的暂住证),且居住证与居住证明上的地址完全一致。
4.申请人居住地街道出具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5.申请人连续3年在天河区劳动就业并在人社部门备案的聘用合同(无备案者还需提供用人单位的广州市就业登记表);个体经营者提供工商部门注册的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
6.申请人连续五年在广州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证明(提供由广州市区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社保缴费凭证)。
7.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提供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明(含计生证、婚育证等),并由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加具意见和盖章)。
8.申请小学学位的随迁子女,必须是截止2016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年满6周岁未满7周岁、尚未入学的适龄儿童。申请初中学位的随迁子女,必须在我区有小学完整6年学籍,提供就读小学出具的在我区完整6年学籍的证明、广州市学籍系统打印的学籍表
—21—
并加盖小学公章。
四、申请时间、申请地点
(一)申请入读小学。
申请时间:2016年5月21日至23日。申请地点:居住地对口学校。
(二)申请入读初中。
申请时间:2016年5月24日9:00—16:00 申请地点: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东方校区(天河区天府路东方二路1号)体育馆内。
五、学位安排
(一)小学学位安排:根据学位情况由区教育局在全区小学范围内进行统筹安排。
(二)初中学位安排:根据学位情况由区教育局在8所试点学校进行统筹安排。8所学校分别是: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广州市天河中学天荣校区、广州市长兴中学、广州市泰安中学、广州市骏景中学、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广州市天河中学猎德实验学校。
—22—
第四篇: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
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发表时间:2014/2/11 16:37:29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昆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的精神和《昆明市居住证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适用范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务工,年龄在6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第二条 按照“公平公正,市级统筹、以县为主,就近或相对就近”的原则,由居住证办理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第三条
各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第四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小学入学:
(1)在昆务工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务工的相关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务工地社区出具的务工证明等其中一种)。
(2)居住证明:在昆居住地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昆明市居住证》或半年以上的《昆明市临时居住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其中一种)。(3)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在昆明就读证明(就学联系函)。
超过法定入学年龄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提供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缓学证明。2.初中入学:
(1)小学阶段已在昆明市享受公费学位的小学毕业生,根据当年的招生政策随就读小学分配入学;(2)新申请初中公费学位的小学毕业生需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①在昆务工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务工的相关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务工地社区出具的务工证明等其中一种)。
②居住证明:在昆居住地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昆明市居住证》或半年以上的《昆明市临时居住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其中一种)。③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在昆明就读证明(就学联系函);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证明等相关材料(超过法定入学年龄的,所提供材料中应含缓学证明)。
第五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外地转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需提供第四条中的相应材料。办理转学一般以学期为限,转入应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联系,学期中途一般不办理转入手续。接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对转入和转出的学生应按照国家、省和昆明市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学籍变更手续。
第六条
加大宣传力度,确立正确舆论导向,各单位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始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网络等宣传工具宣传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服务政策。
第七条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和公安、发改、人社、工商、财政、卫生等部门和街道、乡(镇)人民政府联系、沟通,争取支持和帮助。
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生源调查工作,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网络预登记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招生计划,合理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尽量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公费学位,并保障其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保障教育用地需求,督促开发单位同步建设配套学校,并无偿同步交付属地政府统筹使用。公安、工商和卫生部门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有关情况,并如实做好材料提供工作。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保障经费。
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量,合理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
街道、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宣传、组织、督促本辖区外来务工人员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第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昆明市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昆政办〔2004〕6号)同时废止。
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
第五篇:轮台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轮台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
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第一条
适用范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务工,年龄在6至18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
第二条
按照“公平公正,相对就近”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第三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原件)。
一、小学入学:
(一)在轮台县务工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蒙自市务工的相关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其中一种)。
(二)居住证明:在轮台县居住地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一年以上(当年8月31日前满一年)的《轮台县居住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轮台县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
(三)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
超过法定入学年龄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提供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缓学证明。
二、初中入学:
(一)小学阶段已在轮台县享受公办学位的小学毕业生,根据当年的招生政策随就读小学分配入学。
(二)新申请初中公费学位的小学毕业生需提供以下材料(原件):
1.在轮台县务工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轮台务工的相关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其中一种)。
2.居住证明:在轮台县居住地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一年以上(当年8月31日前满一年)的《轮台县居住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轮台县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
3.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
4.学籍证明:毕业学校提供毕业证明及学籍号。第四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外地转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需提供第三条中的1、2、3、项相应材料及转学申请表。办理转学一般以学为限,转入应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联系,学期中途和毕业班原则上不办理转入手续。接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对转入和转出的学生应按照国家、省和轮台县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学籍变更手续。
第五条
加大宣传力度,确立正确舆论导向,各单位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始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网络等宣传工具宣传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服务政策。
第六条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安、发改、人社、工商、财政、卫生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社区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如实提供证明。
教育局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招生计划,合理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尽量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位,并保障其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上要保障教育用地需求,督促开发单位同步建设配套学校,并无偿同步交付属地政府统筹使用。公安、工商和人社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有关情况,并如实做好材料证明工作;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保障经费。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量,合理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乡镇人民政府、社区负责宣传、组织、督促本辖区外来务工人员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轮台县第十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