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项目申报建议书
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项目申报建议书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
二、项目编制依据
1、通川区农业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通川区新村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
3、通川区新村乡村庄规划(2010-2020年)
4、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5、国家计委与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
三、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是在认真听取了沿线地方有关单位意见,广泛收集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工程、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必要的交通调查,在充分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对拟建方案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着重就项目沿线的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现有道路路况及利用程度、沿线重要设施与路线的关系、沿线的地质地貌以及与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并在详细考虑了所有制约路线方案因素的基础上,对路线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项目内容概况 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项目(老河湾公路)位于新村乡长河村,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更是通川区无土栽培科技示范园区主要道路,沿途11个村民小组2800人,总长7.4公里,路况为0.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拟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新建成5.6公里长水泥路。该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蔬菜等沿线优势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便捷,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全长为5.6公里,估算总投资436.41万元。
2、资金筹措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36.41万元,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7.28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349.13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加快脱贫致富
通川区新村乡位于大巴山腹地,是集山区、丘陵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重点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较差,目前全区仍有3.6万贫困人口,且主要分布在该区深山区乡镇。沿线地区综合运输发展缓慢,现很多村组尚无上等级公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落后,温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水平长期落后。
本项目所在地长河村位于新村乡西南部,全村辖11个村民组,2800多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资源非常贫乏,贫困户占全村20%以上,是典型的山区村、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而基础设施条件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老河湾路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1个村民组2800人,于2000年由村两委筹资筹劳修成,总长1.8公里,路况为1.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年年洪涝灾害造成水毁工程非常严重,极大影响当地村民的出行,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大大制约了长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商品和物资的流通,给当地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2、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副产品资源开发
该路的沿线区域,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阻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老河湾公路的修建,将大大增强了该地区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增加了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了劳动力流动,增强了进城务工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将改变长期依靠一产的单一收入的结构。
3、有利于完善全乡公路网结构,增强道路连通性公路运输是该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公路密度低,道路等级差,连通性不强。该路的建设,将极大改善该地区道路网建设,使沿线村民组融入到全乡公路网结构中。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长河村位于新村乡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区村,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813户280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而基础设施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气候条件
项目区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夏雨集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热资源由南向北递减,气温由地势高向低递增。区域内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在一年之中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全年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41℃,大多发生在6-8月份,最低气温-3℃,大多发生在1-2月。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大气相对湿度85-90%,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梅雨、暴雨和夏季高温炎热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气候,区内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公路建设应特别注意路基的排水与防护,应设置足够的桥涵构造物,以渲泻洪水,保护路基稳定。夏季高温炎热,地温高、湿度大,路基压实也不易得到保证。
3、地质条件(1)地层
据四川省地层区划,本区地层分区属扬子地层分区。岩性为紫色或紫红色厚层砾岩、砂砾岩与紫红或灰绿色中厚层砾层、泥质粉岩组成。
(2)土壤
土壤多以黄棕壤、山地棕壤为主,河石和山间平畈多为沉积土,水利条件较好,属于以岩浆岩、汪变质岩为主的地质区。
4、水利条件
本项目沿线地表水资源丰富,可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保证工程用水。
(二)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1、石料
沿线石料丰富,道路途径点有二座大型石料场,所需石料也可采用土质挖方开采出来的石料,石质主要为石灰岩。
2、砂料
砂料主要分布在州河,资源丰富,且质地纯净,粒轻较佳,常年开采可供施工使用。
3、工程用水
沿线水质很好,水量可满足工程需要
4、工程用电
项目所在地区电力充足,用于本项目施工用电必须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以满足工程用电的需求。
5、四大材料和燃油来源及供应
钢材由达钢供应;水泥主要来源于建设水泥厂、渠江水泥厂;木材来源于本地山区;汽车柴油由通川区供应。
6、运输条件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附近有双新路,檬长路材料运输方便快捷。(三)社会环境
1、沿线村镇居民点、农林布局、重大建筑物对公路建设的影响(1)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由于地形和沿河的原因,沿线村镇居民点较少,所经地区均分散住房,而且所居住的房屋价值不高,所以沿线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不大。
(2)征地、拆迁的难度
铁山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受各种因素制约,交通发展缓慢,沿线群众饱受交通不便之苦。该工程对山区及丘陵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至关重要,修建该路一直是当地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大事,当地政府对此项目的建设极为重视,有当地政府的配合和沿线群众支持和理解,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较易进行。
2、本项目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情况(1)与道路、水运、航空的关系
本项目影响区内的交通主要靠公路,目前尚无直达铁路,项目影响区内水运有小河一座,连通附近村民组。
(2)与公路网的关系
本项目附近有县道双新路,檬长路,本项目建成后直接连接檬长路、双新路,将作为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和该地区东西向交通的辅助道路。
综合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区内的公路网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对促进当地农村资源开发、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经济更快地发展将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规划要求,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该地区交通状况及地方发展的需要,拟按照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全长5.6公里的水泥路。
二、项目建设内容
老河湾公路全长5.6公里,新建一座交通桥,拟按照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为新建水泥路,经前期测算需拓宽路基至5.5米,行车道宽4.5米,改建涵洞8处通计42延米,挡土墙300米,路面结构为20cm天然砂砾石基础+20cm厚C25,共计土石方开挖1.34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0.54万立方米、石砌体3990立方米、钢材22.5吨、块片石7700立方米、砼5140方。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2)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公路局的有关文件。(3)项目建设书中根据沿线设计方案计算的工程量。(4)编制范围:老河湾公路,全长5.6公里。
2、编制说明
(1)人工工资:根据四川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人工工资以22元/工日计。
(2)材料单价:本工程项目建设所用筑路材料的产地都由近期实地调查和沿线当地定额站、造价站以及交通公路部门提供。按当地的实际价格计算。
(3)其他工程费:按交通部批准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中附录一的规定进行计算。
(4)其他直接费率、间接费率:按《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
(5)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均按《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费率分别为0.5%、5%、3.25%。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需436.41万元(详细见附表)
三、资金来源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36.41万元,拟从以下几个渠道筹措:
1、申请桥梁进万家项目资金115万元;
2、申请村道建设项目资金234.13万元;
3、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7.28万元。第五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
一个得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是项目实施的关键。因此,本次项目实施,强化领导,成立乡公路建设工程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水利、计划、财政、卫生、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同地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并内设工程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资金管理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应设立银行专户存储,实行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必须足额汇入银行专户后,工程方可按计划开工。并严格按财经制度和有关政策制定资金运行方案,杜绝项目外投资。工程进度款必须由监理签证工程量后按计划审批,大额资金指出需经领导组集体研究,工程预决算必须由有资格的造价工程师编制,报领导组审核,并定期向受益群众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足额使用到位。
三、质量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加强质量管理。一是把好项目工程公示关。项目实施前,可采取媒体公告或张榜公布等方式,将项目建设的地点、内容、投资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让社会都来关注安全建设,共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二是把好施工单位选择关。在确定施工单位时,应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优先考虑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严禁违法分包、转包。三是把好大宗材料采购关。对工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如水泥、钢材、机电设备等,对工程的质量和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由办公室负责统一采购。四是把好质量监督监测关。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应参照公路工程施工基建程序管理,推行监理制,严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加强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特别是要推广受益农户和技术人中代表全程跟班的方式,参与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五是把好竣工验收审计关。工程完工后,办公室应依据有关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验收评分标准,及时组织由设计、质检、监理、管理等单位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初验,并填好验收卡,签字后存档备案。
四、后期管理
工程建成后,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工作。、第六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直接受益人口2300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茶、竹等沿线优势农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快捷,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山区产品的价值,可实现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鼓舞当地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志和决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山村农民与城镇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大幅度减少灰尘、泥泞污染,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效益。第七章? 环境保护
一、工程特点
本项目公路所处地形复杂,部分路段高填深挖,挖方多为石质和流沙,增加了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防护工程量也较大,因此,道路施工时应选择资质高、素质好的施工队伍,尤其是石方爆破。同时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特别是注意和加强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质量与防护措施。
沿线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这些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是有利的,但该区域夏雨时间长,暴雨塌方等灾害常有发生,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施工现场地处河岸,地形条件对施工不利,应针对雨情、旱情及地形条件合理组织与安排施工计划。
二、环境影响因素
项目的建设建成为该区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资源开发,刺激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沿线土地资源进一步利用与开发,带动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霍山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但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公路修建不可避免的侵占林地及耕地。
公路建设带来的拆迁,导致沿线的社区划分、人口分布、劳动者就业状况的变化。
公路建设时期,施工机械的使用,大量的开挖,势必破坏山体的自然结构,干扰水循环,从而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规模。
公路运营时期,汽车噪音及排放的尾气,洗车污水带来的土壤铅污染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植物栖息、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对策和措施?
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环保对策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段公路的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将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路线方案应尽量做到:(1)少占经济林地,尽量占用难以利用的荒山、荒地。(2)避开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小区。(3)尽量减少拆迁数量。
2、公路工程设计中的环保设计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是公路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高度重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噪音的防护措施;第二,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三,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措施;第四,防止空气污染设计;第五,绿化美化路容设计等。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注意:(1)在人口稠密区应重视隔音防噪工程设计;(2)重视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排水设施能防止对边坡的冲刷,防止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3)在人口稠密区应为车辆、农机设置好平交道口,以免给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4)合理进行纵坡设计,控制坡度,降低汽车爬坡的废气排放量;(5)绿化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隔音防噪、防止水土流失,保证路基稳定,保护自然生态,创造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公路绿化工程设计作为一项综合设计项目,必须完善绿化工程具体设计内容。
(6)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了尽量少占耕地及山地,应经过必要的经济技术比较,设置挡土墙、护坡等,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3、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措施
(1)本项目为新建公路,高填深挖会对植被和山体产生一定的切割。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山体的破坏。
(2)由于路线路基土石方填挖相差较大,应集中弃土。严禁乱挖乱弃,破坏自然生态。
(3)随着工程的进展,应及时对山体开挖区和高填路段进行防护和绿化,以免雨季来临时遭严重破垭。
4、公路营运期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公路营运期间,汽车废气排放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局部污染,汽车噪音也将干扰沿线群众的生活,应视交通量、人口密度、污染程度以及环境条件分别采取绿化、种植林带、搬迁个别住户,这样可以减少废气和噪声的影响并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在营运期间还应有计划进行环境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八章? 结论 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老河湾公路工程项目实施以后,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可见,该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第二篇:新村乡长河村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
二、项目编制依据
1、通川区农业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通川区新村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
3、通川区新村乡村庄规划(2010-2020年)
4、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5、国家计委与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
三、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是在认真听取了沿线地方有关单位意见,广泛收集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工程、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必要的交通调查,在充分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对拟建方案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着 1
重就项目沿线的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现有道路路况及利用程度、沿线重要设施与路线的关系、沿线的地质地貌以及与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并在详细考虑了所有制约路线方案因素的基础上,对路线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项目内容概况
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项目(老河湾公路)位于新村乡长河村,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更是通川区无土栽培科技示范园区主要道路,沿途11个村民小组2800人,总长7.4公里,路况为0.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拟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新建成5.6公里长水泥路。该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蔬菜等沿线优势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便捷,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全长为5.6公里,估算总投资436.41万元。
2、资金筹措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36.41万元,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7.28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349.13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加快脱贫致富
通川区新村乡位于大巴山腹地,是集山区、丘陵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重点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较差,目前全区仍有3.6万贫困人口,且主要分布在该区深山区乡镇。沿线地区综合运输发展缓慢,现很多村组尚无上等级公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落后,温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水平长期落后。
本项目所在地长河村位于新村乡西南部,全村辖11个村民组,2800多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资源非常贫乏,贫困户占全村20%以上,是典型的山区村、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而基础设施条件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老河湾路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1个村民组2800人,于2000年由村两委筹资筹劳修成,总长1.8公里,路况为1.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年年洪涝灾害造成水毁工程非常严重,极大影响当地村民的出行,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大大制约了长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商品和物资的流通,给当地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2、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副产品资源开发
该路的沿线区域,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阻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老河湾公路的修建,将大大增强了该地区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增加了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了劳动力流动,增强了进城务工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将改变长期依靠一产的单一收入的结构。
3、有利于完善全乡公路网结构,增强道路连通性公路运输是该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公路密度低,道路等级差,连通性不强。该路的建设,将极大改善该地区道路网建设,使沿线村民组融入到全乡公路网结构中。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长河村位于新村乡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区村,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813户280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而基础设施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气候条件
项目区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夏雨集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热资源由南向北递减,气温由地势高向低递增。区域内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在一年之中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全年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41℃,大多发生在6-8月份,最低气温-3℃,大多发生在1-2月。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大气相对湿度85-90%,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梅雨、暴雨和夏季高温炎热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气候,区内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公路建设应特别注意路基的排水与防护,应设置足够的桥涵构造物,以渲泻洪水,保护路基稳定。夏季高温炎热,地温高、湿度大,路基压实也不易得到保证。
3、地质条件(1)地层
据四川省地层区划,本区地层分区属扬子地层分区。岩性为紫色或紫红色厚层砾岩、砂砾岩与紫红或灰绿色中厚层砾层、泥质粉岩组成。
(2)土壤
土壤多以黄棕壤、山地棕壤为主,河石和山间平畈多为沉积土,水利条件较好,属于以岩浆岩、汪变质岩为主的地质区。
4、水利条件
本项目沿线地表水资源丰富,可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保证工程用水。
(二)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1、石料
沿线石料丰富,道路途径点有二座大型石料场,所需石料也可采用土质挖方开采出来的石料,石质主要为石灰岩。
2、砂料
砂料主要分布在州河,资源丰富,且质地纯净,粒轻较佳,常年开采可供施工使用。
3、工程用水
沿线水质很好,水量可满足工程需要
4、工程用电
项目所在地区电力充足,用于本项目施工用电必须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以满足工程用电的需求。
5、四大材料和燃油来源及供应
钢材由达钢供应;水泥主要来源于建设水泥厂、渠江水泥厂;木材来源于本地山区;汽车柴油由通川区供应。
6、运输条件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附近有双新路,檬长路材料运输方便快捷。
(三)社会环境
1、沿线村镇居民点、农林布局、重大建筑物对公路建设的影响(1)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由于地形和沿河的原因,沿线村镇居民点较少,所经地区均分散住房,而且所居住的房屋价值不高,所以沿线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不大。
(2)征地、拆迁的难度
铁山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受各种因素制约,交通发展缓慢,沿线群众饱受交通不便之苦。该工程对山区及丘陵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至关重要,修建该路一直是当地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大事,当地政府对此项目的建设极为重视,有当地政府的配合和沿线群众支持和理解,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较易进行。
2、本项目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情况(1)与道路、水运、航空的关系
本项目影响区内的交通主要靠公路,目前尚无直达铁路,项目影响区内水运有小河一座,连通附近村民组。
(2)与公路网的关系
本项目附近有县道双新路,檬长路,本项目建成后直接连接檬长路、双新路,将作为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和该地区东西向交通的辅助道路。
综合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区内的公路网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对促进当地农村资源开发、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经济更快地发展将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规划要求,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该地区交通状况及地方发展的需要,拟按照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全长5.6公里的水泥路。
二、项目建设内容
老河湾公路全长5.6公里,新建一座交通桥,拟按照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为新建水泥路,经前期测算需拓宽路基至5.5米,行车道宽4.5米,改建涵洞8处通计42延米,挡土墙300米,路面结构为20cm天然砂砾石基础+20cm厚C25,共计土石方开挖1.34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0.54万立方米、石砌体3990立方米、钢材22.5吨、块片石7700立方米、砼5140方。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2)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公路局的有关文件。(3)项目建设书中根据沿线设计方案计算的工程量。(4)编制范围:老河湾公路,全长5.6公里。
2、编制说明
(1)人工工资:根据四川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人工工资以22元/工日计。
(2)材料单价:本工程项目建设所用筑路材料的产地都由近期实地调查和沿线当地定额站、造价站以及交通公路部门提供。按当地的实际价格计算。
(3)其他工程费:按交通部批准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中附录一的规定进行计算。
(4)其他直接费率、间接费率:按《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
(5)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均按《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费率分别为0.5%、5%、3.25%。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需436.41万元(详细见附表)
三、资金来源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36.41万元,拟从以下几个渠道筹措:
1、申请桥梁进万家项目资金115万元;
2、申请村道建设项目资金234.13万元;
3、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7.28万元。
第五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
一个得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是项目实施的关键。因此,本次项目实施,强化领导,成立乡公路建设工程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水利、计划、财政、卫生、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同地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并内设工程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资金管理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应设立银行专户存储,实行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必须足额汇入银行专户后,工程方可按计划开工。并严格按财经制度和有关政策制定资金运行方案,杜绝项目外投资。工程进度款必须由监理签证工程量后按计划审批,大额资金指出需经领导组集体研究,工程预决算必须由有资格的造价工程师编制,报领导组审核,并定期向受益群众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足额使用到位。
三、质量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加强质量管理。一是把好项目工程公示关。项目实施前,可采取媒体公告或张榜公布等方式,将项目建设的地点、内容、投资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让社会都来关注安全建设,共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二是把好施工单位选择关。在确定施工单位时,应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优先考虑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严禁违法分包、转包。三是把好大宗材料采购关。
对工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如水泥、钢材、机电设备等,对工程的质量和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由办公室负责统一采购。四是把好质量监督监测关。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应参照公路工程施工基建程序管理,推行监理制,严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加强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特别是要推广受益农户和技术人中代表全程跟班的方式,参与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五是把好竣工验收审计关。工程完工后,办公室应依据有关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验收评分标准,及时组织由设计、质检、监理、管理等单位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初验,并填好验收卡,签字后存档备案。
四、后期管理
工程建成后,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工作。
、第六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直接受益人口2300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茶、竹等沿线优势农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快捷,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山区产品的价值,可实现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鼓舞当地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志和决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山村农民与城镇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大幅度减少灰尘、泥泞污染,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效益。
第七章 环境保护
一、工程特点
本项目公路所处地形复杂,部分路段高填深挖,挖方多为石质和流沙,增加了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防护工程量也较大,因此,道路施工时应选择资质高、素质好的施工队伍,尤其是石方爆破。同时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特别是注意和加强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质量与防护措施。
沿线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这些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是有利的,但该区域夏雨时间长,暴雨塌方等灾害常有发生,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施工现场地处河岸,地形条件对施工不利,应针对雨情、旱情及地形条件合理组织与安排施工计划。
二、环境影响因素
项目的建设建成为该区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资源开发,刺激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沿线土地资源进一步利用与开发,带动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霍山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但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公路修建不可避免的侵占林地及耕地。
公路建设带来的拆迁,导致沿线的社区划分、人口分布、劳动者就业状况的变化。
公路建设时期,施工机械的使用,大量的开挖,势必破坏山体的自然结构,干扰水循环,从而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规模。公路运营时期,汽车噪音及排放的尾气,洗车污水带来的土壤铅污染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植物栖息、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对策和措施
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环保对策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段公路的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将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路线方案应尽量做到:
(1)少占经济林地,尽量占用难以利用的荒山、荒地。(2)避开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小区。(3)尽量减少拆迁数量。
2、公路工程设计中的环保设计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是公路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高度重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噪音的防护措施;第二,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三,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措施;第四,防止空气污染设计;第五,绿化美化路容设计等。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注意:
(1)在人口稠密区应重视隔音防噪工程设计;
(2)重视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排水设施能防止对边坡的冲刷,防止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3)在人口稠密区应为车辆、农机设置好平交道口,以免给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合理进行纵坡设计,控制坡度,降低汽车爬坡的废气排放量;(5)绿化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隔音防噪、防止水土流失,保证路基稳定,保护自然生态,创造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公路绿化工程设计作为一项综合设计项目,必须完善绿化工程具体设计内容。
(6)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了尽量少占耕地及山地,应经过必要的经济技术比较,设置挡土墙、护坡等,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3、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措施
(1)本项目为新建公路,高填深挖会对植被和山体产生一定的切割。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山体的破坏。
(2)由于路线路基土石方填挖相差较大,应集中弃土。严禁乱挖乱弃,破坏自然生态。
(3)随着工程的进展,应及时对山体开挖区和高填路段进行防护和绿化,以免雨季来临时遭严重破垭。
4、公路营运期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公路营运期间,汽车废气排放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局部污染,汽车噪音也将干扰沿线群众的生活,应视交通量、人口密度、污染程度以及环境条件分别采取绿化、种植林带、搬迁个别住户,这样可以减少废气和噪声的影响并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在营运期间还应有计划进行环境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八章 结 论
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老河湾公路工程项目实施以后,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可见,该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