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时间:2019-05-14 13:2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第一篇: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案情介绍:

2004年5月,某乡镇企业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意,在某国有磷矿矿区范围边缘划定矿界,并进行了采矿设计,领取了采矿许可证开采磷矿。在开采过程中,该乡镇企业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方案,将巷道故意偏向同有矿山的矿区范围,后超出自己矿区范围直接与国有矿山打通,造成国有矿山保安矿柱破坏。经群众举报,当地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时出面制止,责令其停止开采。经测量,该镇企业超出自己矿区范围30多米。在确定地下矿区界限后,该市国上资源管理部门责令该乡镇企业退回本矿区开采。该乡镇企业停止7天后,又擅自越界开采,造成部分巷道坍塌,危及了国有矿山的安伞。

处理决定: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矿产资源法》第四十条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作出如下行政处罚:

①责令该乡镇企业赔偿国有矿山企业损失; ②没收采出的矿产品; ③并处罚款:30000元,④吊销采矿许可证。法理分析:

1、本案中对于该矿山企业的处罚是否恰当? 该乡镇企业在开采磷矿过程叶中,改变原来的设训方案,将巷道战意偏向国有矿山的矿区范围,后超出自己矿区范围30多米直接与国有矿山打通,造成国有矿山保安矿柱破坏,部分巷道坍塌,危及了国有矿山的安全。

根据《矿产资源法》第四十条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斗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处以违法所得30%以下的罚款。”该乡镇企业已经构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其做出的行政处罚是符合法律依据的。

2、超层越界开采的认定

超层越界开采是指采矿权人违反原定的矿山设讣方案,超出国十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矿区范围进行采矿的行为。

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1998年)采矿权申请人在申清采矿许町证时,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矿区范围图。矿区范围,是指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设施分布范围或者露天剥离范罔的立体空间区域。矿山企业的矿区范围是个立体范围,由三维坐标构成。因此,越界开采行为范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超越平而上批准的范围越界开采,即平常所说的“越界开采”:二是超越标高上批准的范围越界开采,即平常所说的“超层开采”。

3、超层越界违法行为的危害及相关法律适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同丁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矿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一些矿山企业,尤其小矿山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受利益驱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时有发生,成为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久治不愈的个“顽症”。2005年,国家九部蚕联台举行的“全同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行动中,将无证开采和超层越界开采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超层越界开采既破坏和浪费了宝贵的矿产资源,又扰乱了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进行严肃查处。

根据《矿产资源法第四十条规定,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构成犯罪躺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由于我国《矿产资源法》是1996年修改的,而1997年我国《刑法》也进行了重新修订,所以,当前超层越界开采构成犯罪应当适用的刑法条款是第三百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超越采矿权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开采矿产资源属于非法采矿罪规定的未取得采矿权许可证擅自采矿。因此,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资源破坏的,其违法主体的处罚应当适用《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的非法采矿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越层越界开采行为,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普遍存在的“顽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中央及国土资源部有关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其危害、高度重视,加大对于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

另外,由于超层越界违法行为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违法主体应当受到非法采矿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数罪并罚的处罚。

4、超层越界开采的赔偿建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合法采矿权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不容侵犯。超层越界违法行为侵犯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责令违法主体赔偿损失。如果是一般的财产损失,则可以通过衡量其价值责令违法主体赔偿。但是采矿权是一种特殊物权,对于损失的赔偿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为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采矿权人只是获得和销售矿产品的权利。因此,越界开采矿产资源应归属国家。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已经明确了采矿权的物权属性,如果越界开采了其他采矿权主体矿区范围的矿产资源,必然损害其采矿权的合法权益。违法主体越界开采的矿产资源应当归属受侵害的采矿权主体似乎合情合理。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给出了一些借鉴,例如《关于对违法采矿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复函》(冀国土资函(2004)344号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当无证采矿或越界采矿行为发生在未设定采矿权区域时,侵害的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此时国家是唯一的受害人,赔偿范围应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有尝取得的费用以及就违法、采取及破坏的资源,国家应获得的其他收益;当越界开采行为发生在已设定采矿权的区域,即进入他人矿区范围内采矿的,此时既侵害了采矿权人的采矿权,又侵害丁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因此,赔偿对象应为采矿权人和国家。采矿权人获得的赔偿范围为给其造成的实际损失,赔偿数额由行政处罚机关根据直接财产损失和矿产资源的损失程度确定:赔偿数额大于5万元的,应当由行政处罚机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论证确定。”

对于该问题,笔者认为超层越界开采行为为造成了权力人三个方面的损害:第一.是非法侵入他人不动产;第二,是造成了权利人矿井建设和资源的破坏;第三,是使权利人可以开采的矿产品减少,造成良接的财产损失。对此,超层越界开采行为人必须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超层越界开采侵犯其他采矿权主体合法权益的赔偿,应当是扣除侵权人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成本后的收益补偿给受侵害的采矿权人。因为超层越界开采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和成本投入将矿产品开采出来。因此,并不能单纯按照矿产品的单价计算赔偿数额。如果超层越界开采的是没设立采矿权的矿区,则其违法所得应当由国家没收。

根据了解的相关策例,目前我国对于超层越界开采多采取没收违所得、并处罚款和吊销采矿权许可证的处罚方式,一般不考虑受侵害采矿权人合法权益的补偿问题。随着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为保障合法采矿权人的权益,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受侵害采矿权人的采矿权权益损害赔偿问题。

第二篇:贵州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煤矿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

贵州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煤矿越层越界开

采违法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煤炭生产开发秩序,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打击煤矿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贵州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煤矿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煤矿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近年来,一些煤矿企业受利益驱使,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无视矿工生命安全,越层越界、不按开发利用方案、破坏性开采屡禁不止,由此导致的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破坏了煤炭开发秩序。

贵州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严厉查处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保持对煤矿违法生产查处的高压态势,确保煤矿合理开发,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联合执法成员由国土资源、纪检监察、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煤炭生产管理部门组成,对被举报或反映有越层越界开采行为的煤矿,国土资源部门立即下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实测鉴定。情况属实的,对煤矿依法进行处罚,对举报人按规定给予奖励。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煤矿生产管理部门则及时组织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生产安全。

对有越层越界开采行为的煤矿,一经发现,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立即下达执法指令,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国土资源部门立即下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退回合法矿区内开采,在越界处设置永久性密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管理部门立即下达停止生产的执法文书,对煤炭生产许可证不予年检。

对有弄虚作假、不服从监管监察和拒不退回或有两次以上越层越界开采行为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管理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篇:陕西厅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检查整治经验做法

陕西省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检查整治

经验做法

(一)煤矿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持有 采矿许可煤矿409个, 主要分布在榆林市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区、榆阳区,延安市黄陵县、子长县,铜川市印台区、耀州区,咸阳市彬县、旬邑县,渭南市澄城县、白水县和韩城市等地区,其中,大型煤矿91个、中型143个,大中型煤矿占比57.2%。煤矿总生产规模44005万吨/年,单井平均生产规模107.59万吨/年。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提前谋划部署。根据国务院安委会第七巡查组对陕西省2016年安全生产巡查整改要求,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月初就召开专题会议谋划部署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由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省安监局、省煤管局、陕西煤监局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2月21日印发了《陕西省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全省专项整治行动的统筹协调工作。二是积极动员推进。国土资源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21号)下发以及3月1日三部局联合视频会议后,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在榆林市召开了全省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推进会议,对全省专项整治行动了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明确了整治范围和整治内容,对违法线索获取、核实查处、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各级国土部门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箱,公布了举报奖励标准,推动舆论和群众加大对煤矿的监督力度。四是认真组织开展自查。明确由县级国土部门组织煤矿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求企业自行委托资质单位或组织技术力量实测矿井井上下对照图,核实产量、销量和储量,编制储量年报,并按时向国土部门提交相关图纸、年报、自查报告和承诺书。五是严肃案件查处。对群众举报或有关部门移交的超层越界违法线索,明确由市级国土部门牵头组织核实。经核实存在超层越界违法行为的,第一时间责令企业停工停产接受调查处理。五是强化日常监管。将没有取得采矿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过期煤矿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存在超层越界迹象以及曾经有过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的煤矿,加大检查频次,严格管控;严格火工品管理,煤炭、国土部门定期不定期对火工品使用地点、使用数量进行检查、抽查,确保煤矿在划定区域内作业;公安机关加大对非法生产、使用、购买、储存火工品等各类涉爆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六是深入调查摸底。针对府谷县部分煤矿“楼上楼”现象,印发了《关于严禁煤矿超层越界开采的通知》,引导府谷县华秦煤矿有限公司等11家煤矿适时关闭退出,避免形成“楼上楼”开采安全隐患。开展了全省煤矿“楼上楼”开采问题现状调查,对全省煤矿“楼上楼”的形成原因、管理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实地摸底调查,从技术上分析研判安全隐患的程度,为后续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提供了依据。

(三)工作进展及成效。截止目前,全省已初步完成 煤矿企业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共收到煤矿提交的自查报告350余份,除被举报查实的煤矿以外,其余煤矿未发现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共接到群众举报超层越界违法线索2条,获取相关部门移交违法线索1条,国土部门均按规定进行了核实查处。一是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东沟煤矿,涉嫌越界开采已被铜川市国土局耀州分局立案,现正对该矿越界采矿行为进行调查取证。二是横山县城关镇石马洼煤矿,越界开采行为已被核实,横山县矿管办已依法对该矿进行了查处,收缴违法所得和罚没款共计56.93万元。三是府谷县锦盛煤矿(原府谷县新民镇万崖沟村办煤矿),经调查,该矿曾于2010年8月因超层越界开采煤炭资源被府谷县矿管办立案查处,没收违法所得268.8万元并处以10万元罚款,案件已于2010年10月结案,此后该矿再未发现超层越界违法行为。

第四篇:大方县新果煤矿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自查工作方案

大方县新果煤矿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自查

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3月28日大方县国土局、安监局和工能局关于转发《贵州省开展煤矿超层越界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国土资通[2017]22号),落实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办矿、守法守规”的原则,通过开展专项自查整治行动,有效及时发现我矿超层越界行为,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我矿企业安全生产。

二、组织机构

成立大方县新果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自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田勇(煤矿矿长)副组长:刘德权(总工程师)

成员:余让超(生产矿长)、张勇(安全副矿长)、谢和兵(机电副矿长)、詹凯(生产技术科)、刘建西(地测副总)、周华(副总工程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建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詹凯协助,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调度、汇总、上报等工作。

三、自查整治范围、方式和内容

专项自查整治范围为煤矿图纸资料核实、井下巷道测量绘图、地面井口坐标的核实测量以及矿界范围的测绘核实。

(一)查实煤矿有关有无超层越界的证照、图纸等软件资料。

(二)测量井口坐标与实际是否相符合,测量井下主要运输巷道、采掘巷道和各分支巷道,并根据测绘的数据上图,根据所绘制的图纸与矿区范围坐标核对。

(三)检查采掘平面图纸是否存在有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对井下密闭墙如实上图。对地面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进行测量核实。

(四)针对自查情况编写自查报告,按要求及时上报。

(五)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按矿相关管理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纠正。

(六)根据自查情况,不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由办公室书写《不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的承诺书》盖章及时送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四、自查整治时间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2日至5日)

领导小组各成员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动员部署工作。通过召开会议对县局文件进行宣传,让每一个员工明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煤矿超层越界开采的危害性、自查整治工作的意义,让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思想统一,提高认识。

(二)煤矿企业自查阶段(4月6日至4月10日)

领导小组所有人员要认真针对自身负责的工作内空开展自查工作,对图纸、技术资料、采证拐点坐标核对,凡存在超层越界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作好相关记录,并立即汇总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自查不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的,办公室应及时写出不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的书面承诺,按县国土局时限要求报送。

(三)集中整治阶段(4月10日至7月31日)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安全部门组成联合自查组,开展自查,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超层越界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或图实不符的,查出该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原因及时整治。并对相关的责任人员按矿的相关制进行追责。

(四)总结阶段(8月中旬)

自查整治行动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召开会议,通报煤矿超层越界自查、整治情况,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存档。并根据超层越界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类事的情况发生。

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各有关科室、人员要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做好测量复查核实工作。

(二)强化各科室、人员的密切协调配合。确保本次自查超层越界工作务实、有效,能及时发现其问题并纠正。

(三)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对责任人员及时处理,充分发挥煤矿职工监督作用。对自查中不认真负责的人员,按矿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其考核与工资挂钩实施惩戒。

(四)落实齐抓共管,建立长效机制。各部门、科室和职工要把这次专项自查整治行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相关规则制度和标准规范,定期开展自查、安全部门加大督查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及时针相关超层越界信息通报,让其他部门、人员也参与监督;在日常生产管理、安全检查过程中也要把超层越界检查纳入安全隐患检查中去核实查处。

第五篇:由一则案例浅谈牵连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由一则案例浅谈牵连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2013-01-12 18:16:46)

转载

杂谈 ▼ 标签:分类: 案例分析 [案情]郭某原系某网吧投资人。2005年9月,郭某在该网吧因经营不善歇业后,采用挖补、剪贴、拼接的手段伪造所持有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将营业执照上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变更”为“某某电脑培训中心”,并与上杭县某单位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以300元/月的租金临时租用该单位二楼房间一间作办公场所,租赁期间为二个月。同时郭某还自行制作广告光盘一张,在广告中声称“某某电脑培训中心”是“全国连锁的专业电脑培训机构,是Adobe广告设计师认证、Macromedia网页设计师认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定培训机构。凡经本中心培训结业者,皆可推荐到福州、厦门等大城市就业。”之后,郭某以“某某电脑培训中心”名义委托某有线电视台播映该广告,先后诱使重庆籍来杭务工人员谢某等人与其签订《计算机培训合同》,共收取所谓“培训费”计人民币2400元。谢某等发现上当受骗后,多次要求郭某退还培训费,均遭到无理拒绝,还受到郭某唆使的社会闲散人员的骚扰恐吓。无奈之下,谢某于2005年10月11日向上杭县工商局投诉。县工商局在处理中发现郭某行为涉嫌违法,遂立案查处。

[评析]牵连违法行为的定性量罚是行政执法实践中倍感困惑但又经常遇见的难题,本案在处理中存在争议即为适例。案件调查终结后,办案机构内部对当事人郭某先后实施的三种违法行为应如何评价,是三行为并罚抑或从一(合同欺诈)重处罚?争论激烈。之所以存在上述分歧,症结在于我国《行政处罚法》对此类具有“牵连”关系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罚缺乏明确的规定,立法上的空白和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执法实践中的无所适从,各地各部门做法不一。笔者认为,类似案件,处罚各异,势必严重影响行政执法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公信力,有必要通过从理论上对牵连违法行为本质的探讨来寻求合理的处断方法。所以笔者尝试结合本案例,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牵连违法行为的构成特征及其认定

关于牵连违法行为的定义,行政法理论界已基本趋于一致,认为是指当事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其违法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符合其他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的违法形态。由此可见,牵连违法行为在构成上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必须存在数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这是构成牵连违法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只有实施了数个行为才有可能形成彼此之间的牵连关系,而且这数个行为皆须符合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具有可罚性。否则,行为人即使实施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但其中一个行为并不被法律所禁止,也不构成牵连违法行为。

(二)行为人出于一个违法目的,这是构成牵连违法行为的主观条件。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数个行为有着相同的意图,都是在同一违法目的的支配下所实施的。正是基于这种概括的、同一的违法目的,行为人才会决定实施什么样的本行为,同时选择那些有助于本行为顺利实施的他行为。如果不是出于同一的违法目的而实施的数个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牵连违法行为。

(三)数个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是构成牵连违法行为的实质条件。行为人实施的数个违法行为从表面看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相互之间存在方法与目的或原因与结果的密切关

系,分别表现为目的行为、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并以目的行为为轴心,方法行为为实现目的行为而服务,结果行为由目的行为派生而引发,数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数个违法行为分别触犯了不同的法律规范或条文,这是构成牵连违法行为的必要条件。具有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是事实上的关系,触犯了数个不同的法律规范或条文,则是法律上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事人实施的数个不同行为,不论是目的行为或手段行为还是原因行为或结果行为,各自都具备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构成要件。如果不是触犯数个不同的法律规范或条文,就不是牵连违法行为,而可能是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本案中,当事人郭某明知自己不具备履约能力,却出于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利用合同形式骗取他人财物,而为了便于其欺诈活动的顺利进行,又着手实施了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主体资格和发布虚假广告诱人签订合同的行为,数行为违反了《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第(三)、(七)项、《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和《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分别构成合同欺诈、伪造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和发布虚假广告行为。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三种行为都是围绕当事人的一个违法目的而实施的,有主从之分,其中合同欺诈作为主行为,是当事人直接实现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而伪造营业执照和发布虚假广告则是为了促成欺诈行为得逞而借助的手段行为,属于从行为,目的行为派生手段行为,手段行为服务于目的行为,三者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当事人郭某的行为完全符合上述牵连违法行为的四个构成特征,应当适用对牵连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予以行政处罚。

二、牵连违法行为的定性与处罚

对牵连违法行为应如何定性量罚?纵观《行政处罚法》,对此问题尚无明文规定,但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早已达成共识,通说主张对牵连犯的处理不实行数罪并罚,而应“从一重处断”。笔者认为,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触犯法律、危害社会而应受法律制裁的行为,所不同之处仅在于社会危害程度的深浅,作为惩戒违法行为规范的《行政处罚法》与《刑法》均属公法范畴,其法理有互通之处,所以在目前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我们行政执法人员对牵连违法行为的定性量罚,完全可以从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的角度出发,借鉴刑法的相关规范和理论,采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具体而言,牵连违法行为虽然是数个行为分别触犯了不同的法律规范或条文,但由于行为人在主观上往往是出于一个违法目的,在客观上又表现出不可分离性,在危害结果上又具有一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相对出于几个不同违法目的而实施数个违法行为而言,当事人的主观恶性一般较小,社会危害程度也较轻,但其又不同于单纯的一行为,在处罚上应有所区别。因此,对牵连违法行为的定性量罚,笔者主张应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兼顾充分评价和禁止双重评价两个方面,将其视为处断的一行为,采取吸收主义,重行为吸收轻行为,或主行为吸收从行为,按数违法行为中的重违法行为定性并从重处罚,确保罚当其责,不纵不枉。具体到本案,对当事人郭某实施的三种违法行为,相关法规都规定了轻重不一的处罚种类与幅度,其中,《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款对合同欺诈行为规定“按《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八)项、第二款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除按前述规定处罚外,还可按《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罚。”即“责令退回所骗财物,处五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单处或者并处”“还可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停

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则规定:“伪造营业执照的,由登记机关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而《广告法》第三十七条对虚假广告的广告主科以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是“责令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照前述相关条文规定,我们不难发现,对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处罚,无论是处罚种类还是罚款幅度,均明显重于对伪造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和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行政处罚。所以笔者认为,对当事人郭某以合同欺诈定性并从重处罚较为妥当。最终办案机构也采纳了笔者的意见对郭某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值得欣喜的是,对于牵连违法行为的定性量罚问题已引起最高行政机关的高度关注。笔者注意到,国务院于2004年9月19日以第420号令形式对外公布、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参照我国的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首次将对牵连违法行为适用行政处罚的原则载入其中,并确定为“从一重处断”(详见该《条例》第五十一条)。虽然该条例仅适用于规范海关行政处罚行为,不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但无疑有助于我们在具体实务中触类旁通,破解执法难题。笔者建议立法机关加紧修改和完善《行政处罚法》以及相应的行政法规范,以《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规定为蓝本,将理论成果上升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对牵连违法行为的定性量罚原则加以明确规定,赋予“从一重处断原则”普遍适用效力,以消除因立法缺失而造成在执法实践中存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尴尬状况。

本案当事人已经构成合同欺诈、伪造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和发布虚假广告行为,乍一看好像属于触犯了三个不同的法律,而本案实际上当事人伪造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和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即:虚构主体资格、发布虚假广告)目的都是为了诱人签订合同。因此,应该按照法律适用原则应该从一择重处罚!牵连违法,指以实施一个违法行为为目的,但其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分别构成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牵连违法的特征,一是实施了数个行为,且数个行为分别构成了不同的行政违法行为;二是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目的行为与手段(方法)行为或目的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如为了销售不合格产品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就属于牵连违法。对于牵连违法,一般是按一个行政违法行为处理,但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例如,竞买人为了串通拍卖贿赂拍卖公司,串通拍卖与贿赂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但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对贿赂行为与串通拍卖行为应一并处罚。

下载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具体案例分析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