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第二篇: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夏津华夏
让儿童快乐
让教师成长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夏津县华夏幼教中心 课题组长:宿军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希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希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2、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
2、各年龄班如何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择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通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可以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起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非常快。如,我们在07年12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
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08年11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建议,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的其他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意义的经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角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如何------记录下来,便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做出调整。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我们这个课题由园长常红喜亲自督导,教研组长宿军全面负责,精选我园最优秀的骨干教师:庞晓明、孙玉杰、海振秀、孟婷婷、姜欣欣、孙琼、王爱霞、李冬梅、徐冰等负责基础活动的实施,办公室主任栗娜负责资料的整理。具体安排如下
起止时间 要解决的问题 负责人 2007.1------3月
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
宿军
2007.3------2008.4月
实践阶段,各班选取民间游戏活动。
课题组全体教师
2008.4------2009.4月
阶段总结,全园游戏展演,资料收集。课题组全体教师 2009.5------9月
结题阶段,提升经验,巩固成果。
常红喜、宿军、栗娜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
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
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合适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情况和老师的意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并进行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园于2007年1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获。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资料,编制了自己的园本教材。华夏幼教中心的孩子爱游戏、玩游戏已蔚然成风。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列举如下,请总课题组检查验收:
1、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个民间游戏,分为体育类、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并对这些游戏作了相应的创新改编,并已经汇编成册(见《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其中三篇被收入2002年4月淄博总课题交流会《阶段性成果集》。
2、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
我们对开展的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多元价值分析,发现通过丰富的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智力、体能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很快。我们已经制作游戏观察幻灯片5个,整理出论文十余篇并编印成册,其中论文《亲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园地》2009年第一期发表;课件《捉不住的小鱼》、《我和报纸做游戏》获“解读儿童游戏,走进童心世界”课件大赛一等奖。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参观交流的老师都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年龄!”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很受欢迎,在学校里,不论是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学习知识还是与人交往,他们都出类拔萃,应对自如。
3、做游戏、爱游戏形成幼儿园的特色。我们根据游戏活动的经验,编制了分年龄段的案例设计集(《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并保留了幻灯片资料;根据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我们把每年的四月为“游戏月”,每年十月举办“亲子运动会”。每天下午4点后,全体小朋友都参加户外游戏,游戏已真正成为华夏幼教中心的传统和特色。
4、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是一条线,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游戏筛选、游戏组织到后来的游戏观察、游戏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现在,读专业书籍的多了,游戏时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会制作课件的多了。”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我更有体会,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到会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她们已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些都得益于总课题组的引领,我们确实在课题活动中学到很多。
九、反思
我们是新成立的幼儿园,这是第一次做课题,所以在刚开始时觉得困难重重:课题活动开始后,怎样写反思?怎样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怎样提升经验,汇总成优秀论文?幸好,有总课题组的帮助,我们从其他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终于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点点经验,感谢董教授在课题研究中给与我们的指导,真诚的期待下次与您合作!
第三篇: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夏津华夏
让儿童快乐让教师成长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夏津县华夏幼教中心课题组长:宿军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
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
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
“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
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
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
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
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
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希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希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
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2、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
2、各年龄班如何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择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
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通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
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
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
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
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可以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
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
一起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
非常快。如,我们在07年12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
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08年11月我们又观
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
常交流,互提建议,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的其他幼儿
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意义的经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
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
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
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角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如何------记录下来,便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做出调整。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
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
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我们这个课题由园长常红喜亲自督导,教研组长宿军全面负责,精选我园最
优秀的骨干教师:庞晓明、孙玉杰、海振秀、孟婷婷、姜欣欣、孙琼、王爱霞、李冬梅、徐冰等负责基础活动的实施,办公室主任栗娜负责资料的整理。具体安
排如下
起止时间要解决的问题负责人
2007.1------3月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宿军
2007.3------2008.4月实践阶段,各班选取民间游戏活动。课题组全体教师2008.4------2009.4月阶段总结,全园游戏展演,资料收集。课题组全体教师
2009.5------9月结题阶段,提升经验,巩固成果。常红喜、宿军、栗娜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召开班级家
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
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合适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家一起做游
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情况和老师的意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
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并进行
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园于2007年1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的实
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
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获。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资料,编制了自己的园本教材。华夏幼教中心的孩子爱
游戏、玩游戏已蔚然成风。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列举如下,请总课题组检查验收:
1、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个民间游戏,分为体育类、益智类、语
言类、艺术类并对这些游戏作了相应的创新改编,并已经汇编成册(见《夏津华
夏民间游戏集锦》)。其中三篇被收入2002年4月淄博总课题交流会《阶段性成果集》。
2、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
我们对开展的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多元价值分析,发现通过丰富的游戏,幼
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智力、体能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很快。
我们已经制作游戏观察幻灯片5个,整理出论文十余篇并编印成册,其中论文《亲
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园地》2009年第一期发表;课件《捉
不住的小鱼》、《我和报纸做游戏》获“解读儿童游戏,走进童心世界”课件大赛
一等奖。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多元智
能。很多外地参观交流的老师都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年龄!”
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很受欢迎,在学校里,不论是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学习知
识还是与人交往,他们都出类拔萃,应对自如。
3、做游戏、爱游戏形成幼儿园的特色。
我们根据游戏活动的经验,编制了分年龄段的案例设计集(《夏津华夏民间游
戏集锦》),并保留了幻灯片资料;根据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我们把每年的四月
为“游戏月”,每年十月举办“亲子运动会”。每天下午4点后,全体小朋友都参
加户外游戏,游戏已真正成为华夏幼教中心的传统和特色。
4、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是一条线,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游戏
筛选、游戏组织到后来的游戏观察、游戏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一
步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现在,读专业书籍的多
了,游戏时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会制作课件的多了。”作为课
题的负责人,我更有体会,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到会研究讨论
解决问题”,她们已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些都得益于总
课题组的引领,我们确实在课题活动中学到很多。
九、反思
我们是新成立的幼儿园,这是第一次做课题,所以在刚开始时觉得困难重重:
课题活动开始后,怎样写反思?怎样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怎样提升经验,汇总成优秀论文?幸好,有总课题组的帮助,我们从其他
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终于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点点经验,感谢董教授在课题研究
中给与我们的指导,真诚的期待下次与您合作!
第四篇:民间游戏的结题报告
篇一: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游戏从它的载体到它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情况,幼儿园更是对这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本文从民间游戏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的价值、民间游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实施民间游戏的意义,旨在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社会性发展全面的人。我们筛选、整理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对幼儿的发展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的民间游戏,作为我们实施的游戏内容,将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在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多种教育理论,从进行一系列地挖掘“加工”(收集——分类——改编——创新)、教育教学方面的措施、方法、家长合作等方面实施民间游戏的开展,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使幼儿充分感受民间游戏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亲社会性、爱家乡的情感等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神。
一、课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1.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
2.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改编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富有浓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儿童游戏活动。3.课题的界定:《民间游戏实践研究》,就是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指导,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改编与创新,并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幼儿民间游戏有很大启发。2.陈鹤琴教育思想理论的启示:
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幼儿民间游戏正是以幼儿为主体,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实践,让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与成长的快乐。
(三)研究目标
1.搜集本地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改编和创新。
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民间游戏的应用,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
(四)研究对象: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五)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与改编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整理出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民间游戏,通过比对各年龄段发展目标,将整理出的民间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民间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了解民间游戏与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幼儿园中民间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注重掌握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幼儿民间游戏的有利性。2.民间游戏的创新
考虑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在现在幼儿教育上充分的体现,还需要不断变化的实践操作,不断深入探究创新使其发扬光大。(1)游戏器材的创新
游戏器材的简陋既是民间游戏的一大优点,也是现在开展民间游戏的一大缺点,为吸引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我们要从孩子们喜欢新奇的、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一特点出发,尽可能让有关的民间游戏器具富有新意。
同时一些好的民间游戏器材可以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树枝、螺蛳壳、贝壳等。我们可以运用陈鹤琴的“活”玩具思想来使其成为真正受幼儿欢迎的好玩具。(2)游戏规则、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大多使规则游戏,而幼儿玩规则游戏的年龄高峰期在7—11岁,而幼儿园的孩子在7岁一下,如何使其会玩民间游戏,爱玩民间游戏,我们就要从改变其游戏规则开始,从减低难度等角度去思考如动作从简到繁、从低难度到高难度,循序渐进的进行。(3)游戏童谣的创新篇二: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诸暨市浣东街道太南完小 作者姓名:黄燕君
联系电话:***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
一、研究背景:
关键词:民间游戏 学校孩子
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间游戏无处不在。造房子、踢毽子、打弹子、跳牛皮筋、拣五子、撑花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儿时的闲暇时光,有些游戏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游戏,他们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的时代。面对民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这种微乎其微的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近年来,民间游戏成为国内讨论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我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中,呼吁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学校和是孩子的生活中来并在孩子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小学里,我们的孩子王——低段教师并不熟悉这些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民间游戏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含,但是,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没有作好开展这一有趣味的游戏形式的准备。我们太南完小,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学校课间活动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把优秀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引进到学校游戏中来,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盛行,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游戏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游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并且符合孩子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学会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等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品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4、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用民间游戏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
1、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2、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4、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研究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篇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结题报告
河南省桐柏县幼儿园
内容提要: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此,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了开发、创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科技的电子玩具的出现,使许多民间的乡土游戏随之悄然流逝。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逐渐退出了孩子的生活,不再为幼儿所熟悉,如“老鹰抓小鸡”、“跳竹竿”、“石头剪子布”和“金锁和银锁”等。这些游戏,往往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贴近幼儿,非常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功能,寓教于乐。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的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的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的填补者,并有以下的突出优点:一是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节奏明快、语言朗朗上口;三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简便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四是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十分简便,便于老师制作,甚至不花钱也能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为此,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的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
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游戏的习惯,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各器官功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的目的,使更多完整的民间游戏可供幼儿园教师参考使用。
三、课题的界定
所谓“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就是以民间游戏调查、收集的游戏理论为基础,将民间游戏改变或创编成适合当今幼儿发展的游戏。
四、研究的内容
1.对民间游戏的搜集、整理、分类的研究;2.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的研究;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五、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采用“求新与求活”的策略,把留存在民间的乡土游戏引入到幼
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让民间游戏的价值得到很好的拓展。补充和丰富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本课题将在理论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民间游戏 的搜集、整理与分类;民间游戏的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的运用。
六、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园大二班、大三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小二班三个年龄段共六个班级全体幼儿及家长。2.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采用访谈法等对民间游戏的种类进行调查。
②文献法:本研究将搜集大量的有关民间游戏的书刊来丰富民间 游戏的种类。
③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反思幼儿行为的产生及背后原因,不断调整指导策略解决问题。
④观察法: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和了解幼 儿的想法、看法和做法。3.研究步骤: 课题实施周期:2008年1月——2009年6月(1)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4月)①理论学习、召开座谈会、更新教育观念,使本课题组成员明确 教研意义。
②本地区民间游戏开展情况的调查、座谈、收集分析相关资料。③收集、制作民间游戏所需的器械、材料等。(2)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09年4月)①把收集、筛选、整理得到的民间游戏,充实到课程的内容和一 日活动中去。
②对民间游戏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运用。(3)总结阶段(2009年5月——2009年6月)①汇编《桐柏县幼儿园民间游戏集》。
②整理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典型游戏方案、案例,形成专集。③撰写研究报告。
七、民间游戏研究的成果
(一)民间游戏的搜集与运用 1.收集民间游戏。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和县城,对民间游戏进行社会调查,对家长发放民间游戏家长问卷。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社区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收回社会调查140份、问卷调查130份。我们还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不断来搜集一些优秀的民间游戏,不断充实和丰富我们的民间游戏内容。2.创编民间游戏。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和初步的设想,将这些收
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了初步的各年龄段游戏方案,并结合本园实际,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搜集,大胆进行创编,使民间游戏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3.运用民间游戏。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收集来的民间游戏,一定要经过大家的实践操作,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幼儿,是否对幼儿的成长对教师的发展有帮助。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做好这一环节,将初步形成的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各年龄班推广使用,融合到了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①各班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考虑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和季节等因素,制定本班民间游戏活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实践资料的收集,如:开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案例分析、谈体会和反思等等。这些材料的收集,既为教师研究经验总结提供了实践依据,又为形成我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游戏活动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原有的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不足,通过一阶段的实施后,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商讨,现正在进一步的实施研究中。为了更好的组织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我们教师亲自参加民间游戏,和幼儿一起玩、体会游戏的乐趣,也为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奠定了基础。②在研究内容“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研究”这方面,为了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利用自然资源创设活动室,如:稻草绳、稻草、山野草造型,民间工艺,鞋垫、壁挂、鱼、旧草帽、布、麻绳等使活动室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游戏器材,各班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加以改造、创新,并很好的运用到一日的游戏活动中;利用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等活动,丰富幼儿的游戏器材,从而使教师形成了一些自制游戏器材的经验。③结合研究内容,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课题组成员开展了有关课题内容的方案设计和研讨,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年龄班推广的比较成熟的游戏方案。
第五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组
由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隋国英老师主持,长龙中学语文组承担研究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是经前郭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的前郭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11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2014年12月结题。经过近四年的潜心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八九十年代,关于作文有序性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四种:一是重视“模仿”,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为基本思路的作文教学系列;二是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探索出“作文分割训练教学法”和“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教学体系;三是重视“过程”的教学流派。有北京周蕴玉老师和上海于漪老师代表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的训练模式;有80年代中期中央教科所实验教材《作文》所设计的“文体、过程双规训练”体系;有扬州师范学院上世纪80 年代编写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所创立的“三线(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过程)并行”的训练体系;四是重视写作“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写作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出现“乐写、会写”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
由于这些研究的自身缺陷,都未能够转化为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群体意识,这些研究的影响是有限的。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相关规定,本课题拟研究:研究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写作品质、写作能力、写作知识,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科学构建,循序渐进进行写作教
学,使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都呈现一种层递式的螺旋上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㈠理论意义
1.以追求学生的精神塑造和生存发展为宗旨,改变目前作文教学无序、低效的现状,追求作文教学的科学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质量。
2.通过研究中学写作教学理论,写作教学中的学生的发展理论,写作教学中的教师的作用以及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的学理认识,避免写作教学的盲目性。
㈡实践意义
1.通过可操作的教学序列的探索和研究,改变写作教学的无序状态,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
2.通过研究提高的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如,写作的教学情景的营造、个性化写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作用等,使写作教学细化、实化。
3.通过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写作教学的新模式,形成教师自己的写作教学的特色。
4.通过研究写作中,学生心理、语言、价值观、审美情趣、情感等,达到写作教学中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㈠教师方面
1.研究出适合不同写作需要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策略; 2.构建初中写作教学模式;
3.构建写作品质培养体系、写作能力培养体系、写作知识教学体系;
4.探索适于学生发展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㈡学生方面
1.写作品质(包括写作兴趣、习惯、态度、情感等)的提升; 2.必备的写作知识的掌握,并迁移转化为能力; 3.提升写作能力;
4.在写作教学中完成精神的塑造和人生的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㈠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学习借鉴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方法、归纳研究法、分析综合方法、分类比较法。
㈡研究思路
选择实验学校,选择实验教师;对教师写作教学的内容、方式,写作兴趣、动机、作文水平、个性倾向等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报告。开展理论学习,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设想,改革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体系及实现途径,构建新的写作教学的新模式;科学的总结经验开展实验研究。
㈢主要采取的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由教研员作为组织实施的课题负责人,由校方领导参与领导组织研究工作。由语文组成员担任课题实施人员,共同协作,实施实验工作。
2.加强培训和指导:在课题实施前实施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进行相关培训。
㈣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5——2011.7)确定课题,课题前测,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确定人选。学习有关理论,进行辅导讲座,研究实验班情况。
2.构建阶段(2011.8——2012.7)按照方案开展具体的实验,及时分析调空,在实验中探索,并总结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3.推进阶段(2012.8——2013.7)聘请专家指导,继续开展实验和撰写总结。及时分析调控,保证朝着研究过程的预定研究目标前进。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4.总结阶段(2013.8——2014.12)完成研究的结题报告,并请领导、专家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措施
(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写作兴趣。
初中生都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和被赞扬的欲望,受到赞扬后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这一学科超乎寻常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写的很好,对写作充满信心,越来越喜爱写作,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再修改他作文中的缺陷。经过多次的修改,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就由“提笔忘字”转变成为”欲罢不能”了。
(二)确立合理的、可行的写作能力培养目标 初中三年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总目标为: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初中三年作文教学阶段目标如下:
七年级:写清事物的全过程;用不同的顺序来记事;围绕中心来记事;抓住特征写景物;根据合理想象作文;记叙中运
用抒情议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作文;写叙事散文;改写、扩写、续写、缩写;片断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场景。
八年级: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运用合理顺序说明事物;抓住特征写人;写人物之间的关系;写浅显文章读后感;简单的一事一议;写简短的演讲稿;片断说明一个小物体,一个画面,一处景观等;片断议论。
九年级:写观后感;一种现象一议;写抒情散文;写人物短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分析材料发表简短议论;对文章从词语、文句、段落及选择材料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修改;初中记叙文综合复习写作;初中议论文综合复习写作;初中说明文综合复习写作;初中应用文综合复习写作。
以上学生写作的能力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育过程、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初中不同阶段写作能力的由低到高,文体训练的从简到繁,训练要求的从易到难,最后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因此,本实验要进行的所有作文,都必须有周密而完备的训练计划,既要注意到写作全程训练的连续性、层次性,又要注意写作各阶段训练的重点,训练要求,训练模式,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作详细的规定,以克服过去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构筑严密而完善的写作知识结构。构筑严密而科学的写作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从写作知识掌握到写作能力形成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只有良好的写作知识结构,才有助于学生强有力的写作认知结构的形成,而一旦强有力的写作认知结构得以形成,相关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为此,本实验中首先要有意识的传授“精要、易懂、有用”的写作知识。
“精要、易懂、有用”的写作知识,主要有: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知识。如观察的角度、顺序与方法,调查、访问、采访、记录、笔记等。
2、思考发现题材价值的知识。如记忆、表象、联想、想象等。
3、顺利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知识。如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谋篇、遣词、造句、修改等。
4、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的写作知识。
5、写作方法知识。如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6、写作技能技巧的知识。如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详略、句式、语气、修辞等。
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把这些写作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技能,才能终其一生,受用无穷。
其次,要注意教读课文的传达方式,真切理解作者对生活的微妙感受和独特态度,让教读课文的传达方式成为学生审美的视点和写作的借鉴。
传达方式主要指文章的写作方法,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技巧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它的理解和把握,既能提高学生对对象化世界的筛选,材料的选取,想象的展开,景物的描写,语言的运用,风格的呈现等摄材能力,思考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而且还能从作者对生活的微妙感受和独特态度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是脱笔为画,落笔为诗的名篇佳作,其写作素养比比皆是,然而,由于欣赏习惯和写作修养的原因,目前语文教学中对文章传达方式这一欣赏角度,往往有所忽视,已经淡化为教学结束时的一种点缀,简单的几条写作特点归纳而已,为此,本实验中,要读写结合,讲练结合,要有意识地将教读课文的艺术美感渗透到作文教学之中,让教读课文的传达方式为学生所效尤,从而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第三、充分开发和利用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源泉。
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构筑严密而完善的写作知识结构,除了注重传统的课内教学资源外,还尤其注重课外教学资源,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应成为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实验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作文、写作文的意识,讲究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让学生在情感激发,兴趣诱导,思辨卷入,想象展开的状态下,多进行作文实践,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提供结构化作文教学低耗高效的训练途径。
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用尽可能少的写作训练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写作训练任务。本实验从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出发,将把握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探求一条低耗高效的训练途径。
首先,实验教师要明确初中阶段各种文体写作的最一般的规律,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各类文章应该怎样写,并提供各种文体最基本最典型的模式,让他们模仿、借鉴。要让学生在“模仿——再造——创造”中快捷地提高作文水平。即先向学生提供写作某一类作文的最基本的写作套路,然后让学生阅读示例的范文,增加感性认识,再经过仿写训练,完全照搬此类作文的基本写作套路,加深对一般规律的切身感知,再经过再造训练,写出结构基本相同,写法有所变异的文章来,最后经过自由作文训练,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由模式走向变式,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文章来。
其次,实施“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一体化训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种完整的结构,写作能力的提高,往往受到其它三种能力的制约,加强听、说、读的训练,也是低耗高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在听、说、读训练后,迅速向写作迁移,就能有把从“听、说、读”训练中获得的知识迅速运用到写作方面来,从而免去了单纯的讲授文章学、写作学来指导写作的枯燥做法,也可使语文课的活动形式多样化,增强了学生主动介入语文学习的程度。
(五)建立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实现训练内容、训练途径、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我们几个语文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结合农村孩子实际,经过研究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了一条自主高效作文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师生同命题──学生初作文──师生互评议──反思自修改──教师总点评。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45分钟写出600字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作文强化训练活动。事实证明,自主高效作文教学目标
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师生同命题
何谓自主作文? 就是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确定作文题目,选择自己感兴趣、有话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的题目去写作。传统的作文写法是教师公布题目,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完全是按照老师给的题目去写作,结果学生冥思苦想后才用
一、两节课甚至一周的时间把作文“熬”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一是布臵作文时,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又有时代气息的题目。二是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其自主选题,发挥个人的特长,写出有闪光点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己选题,随时写作。
2.学生初作文
在自主高效作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45分钟600字。刚开始训练时,学生们认为没有谁可以达到这种要求,经过我的现场下水文演示和学生模写范文体验后,学生终于在心底深处种下高效作文的种子。
在具体操作上,我要求学生这样分配时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10分钟,共用45分钟。时间一到,马上收卷,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紧迫感,逐渐养成高效行文的习惯。
经过作文实践证明,多数书写流畅的学生,40分钟就已完成600字文章,个别稍落后的45分钟内也都可以完成。
3.师生互评议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时要注意点拨学生巧妙地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快速审题、构思。自主高效作文训练关键是思维的训练,因为自主高效作文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和思维智能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快速思维训练后,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空前的激发,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评议后快速地进入写作修改状态。
4.反思自修改
传统的作文修改是学生完成作文后由老师精批细改,任教两个班的教室要改完一次作文往往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了评讲的时候,有些学生已经忘记了写作的事,哪里还有什么激
情。针对这种情况,我摒弃低效的作文批改形式,代之以“学生自己修改──集体修改──教师浏览定等级”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5.教师总点评
在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某一类作文的写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作文中某一区域中的“渔”,以后碰到此类作文时,就可以真正做到“如鱼得水”了!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写,教师改”、“精批细改”的陈旧理念中解脱出来,自主高效作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师生同命题──学生初作文──师生互评议──反思自修改──教师总点评”自主高效作文教学模式会给作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春风。它能够成功地实现45分钟600字的写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训练内容的多样化:(1)进行多种文体的训练,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等。(2)进行多样题材的训练。(3)进行多样写作能力的训练,包括观察积累、思考分析、联想想象等写作的基本能力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表达、修改润色等写作专门能力。
2.训练途径的多样化:(1)课堂作文训练。(2)课外作文训练。(3)文字作文训练。(4)口头作文训练。(5)网上作文训练。
3.训练形式的多样化:(1)大作文和小作文。(2)直接命题和间接命题。(3)指令作文和自动作文。(4)成立文学社团,编辑文学刊物,教师写“下水作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在四年来的实验研究历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效果。
(一)教师方面
1.形成了符合我校实情的写作教学模式
经过研究尝试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条自主高效作文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师生同命题──学生初作文──师生互评议──反思自修改──教师总点评。自主高效作文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构建出一套初中写作知识教学体系
3.形成了适于学生发展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
在作文评价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情感交流,(二)学生方面
1.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品质
2.掌握了初中写作必备的写作知识 3.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写作教学中完成精神的塑造和人生的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几点回顾和反思
课题研究实施四年来,一直受到县、校各级领导的关注重视,特别是得到县教科所的亲自指导,同时也得力于学校行政领导从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课题组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深知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逐步完善:
1.本课题要求课题研究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成员显然达不到,导致有的论文质量不高。
2.由于有的研究成员承担有较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对学生的跟踪研究上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效果。
3.作文训练是个系统工程,写作训练体系内容多,跨度大,时间长,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是作文训练的根本目的。但在进行训练指导时,一个教学内容往往集中在一节课,或者是集中在一周内,在这一段时间里,学生是不是一定能够灵活运用
所学知识是一个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克服这一差异,做到整体提高,需要任课教师有足够的个人智慧。
4.写作还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怎样把这些方法总结出来,并有机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工作。
总之,通过对《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对科研兴校的信心。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将更加努力学习写作教学理论,与时俱进地继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教育科研永无止境,我们会以今后的教学中去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逐步进行完善,使之成为操作性更强的作文教学体系。敬请教育专家们对我们的课题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