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

时间:2019-05-14 13:0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

第一篇:安徽省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

安徽省退出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及

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实施细则

为认真做好退出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及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根据省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认真做好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卫基层„2015‟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认定原则

第一条 县乡联动,以县为主。县(市、区)政府是落实退出村医生活补助的责任主体。认定工作以县(市、区)为主体,乡镇(街道)为基础,明确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确保认定工作平稳顺利。

第二条 尊重历史,公开公正,客观真实。认定工作要尊重历史,凡县级以上政府及卫生等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发放的证书、留存的资料等均可作为认定依据。认定政策、操作过程、信息采集及资料审核等要公开透明、公正真实、客观全面。

第三条 物证为主,调查为辅,人证为参考。以物证为认定的第一依据,在物证不全或难以认定的情况下,组织上通过调查取证,并参考证言证词,作出认定结论。物证是指组织上保存的档案或个人持有的有效原始资料等,如县级及其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文件资料,村卫生室执业许可证及其登记表 1 格,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花名册或登记表,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凭证(资料),村医的从医资质证书、聘用证书、培训证书、获奖荣誉证书等可以证明身份和工作年限的原始材料。调查是指各级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专项工作机构组织进行的调查与取证。人证是指为村医的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提供的证言证词。人证对象为:村医工作的原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卫生室)或村卫生室所在乡镇的卫生院的时任领导、医务人员或其他知情人员(不少于 4人,其中具有单位出具公职身份证明的不少于2人)。

第四条 积极稳妥,稳步推进。认定及补助发放工作,坚持成熟一批、审查一批、公示一批、发放一批,实行建档立卷、动态管理,确保通过认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均能享受补助;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明、教育疏导工作。要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应急处臵机制。

第二章 身份认定

第五条 申请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身份认定的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现为安徽省农业户籍(含原属农业户籍,因地域划转、征地拆迁或购买城镇户口的)。

2.具有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从医资质或发放的相应证件。

3.2009年底前进入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卫生室)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村卫生室(含村改居的原村卫生室),从事村医 2 工作累计超过3年(含3年),2014年12月31日前已退出村医岗位或在岗年已满60周岁。

4、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第六条 因刑事犯罪、被吊销执业证书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辞退、开除的村医,不享受退出生活补助。

第三章 工作年限认定

第七条 工作年限系指村医在原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卫生室)、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村卫生室(含村改居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村医工作的实际年限。

第八条 符合身份认定条件的村医,工作满1年计算为1个工作年限(不满1年按1年计算)。超出退出年龄(60周岁)的工作年限不再纳入认定范围。

第九条 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后,不愿进入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村医,在非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工作年限,以及实施基层医改以后,在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的工作年限,原则上均不纳入工作年限认定范围。

第四章 认定机构

第十条 设区市成立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促所辖县(市、区)开展工作。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分管卫生计生(卫生)负责人任组长,卫生计生(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负 3 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计生(卫生)部门。

第十一条 县(市、区)成立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退出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退出补助标准的审核、确定等工作。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卫生计生(卫生)负责人任副组长,卫生计生(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计生(卫生)部门。

第十二条 乡镇(街道)成立认定工作小组,负责初审核实。认定工作小组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乡镇相关部门、乡镇卫生院、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院。

第五章 认定程序

第十三条 摸排登记。村(社居委)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通过查阅有效原始资料等形式摸排符合条件的退离岗和在岗村医,并进行初步登记(见附件3-1),书面报送乡镇(街道)认定小组办公室。

第十四条 个人申请。符合条件人员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见附件3-2),并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以及能证明其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的原始材料。

第十五条 受理登记。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受理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一人一卷,建立档案。

第十六条 初审公示。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应集中收集本乡镇(街道)村医的原始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复印和立卷入档,并结合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村(社居委)摸排登记资料,逐人进行初审。对卷宗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予以初审通过;对卷宗材料不齐全的,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与核实。对不符合认定范围和条件的,要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将初审、核实的认定结果进行公示(见附件3-3)。公示分别在乡镇(街道)、村(社居委)和村医工作的村卫生室同时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2周。对公示有异议的,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结果重新进行不少于2周的公示。

公示无异议的,经本人签字确认后,由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将辖区内村医的卷宗材料、核实汇总表(见附件3-4)等相关材料报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第十七条 审核公示。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街道)所报初审结果逐人进行审核,对材料齐全的及时审核通过;对材料不全的,需进行调查核实;对审核未通过的,要及时反馈乡镇(街道),做好解释工作。审核通过的人员名单,要在县(市、区)、5 乡镇(街道)、村(社居委)及村医工作的村卫生室进行不少于2周的公示(见附件3-5)。

第十八条 核定报备。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两次审核公示均无异议的结果,核定享受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人员的身份及其工作年限、补助标准,并将核定的结果(见附件1-1)报设区的市(广德、宿松县直接报送)汇总,各市将核定情况汇总表(附件1-2)报省卫生、财政备案。

各级卫生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将退出村医的身份及其工作年限、补助标准核定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十九条 因政策性迁移和结婚等原因户籍迁移到本省外县(市、区)的符合条件人员,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申报,县级认定机构收到上报来的申请材料后,负责将其转往原村卫生室所在地的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村卫生室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接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来的申请材料后,对其申请材料按照程序进行初审核实、上报审核等,审核通过后,原村卫生室所在地的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审核通过后的材料转至户籍所在地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进行核定,报省卫生计生、财政、人社部门备案。

第六章 退出生活补助申请条件及发放程序

第二十条 享受退出生活补助的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通过身份及工作年限认定。

2.年满60周岁且退出村医岗位。2014 年 12 月 31 日前已退出村医岗位的村医,到2014年12月31日,已年满60周岁的,从 2015年 1 月 1 日起享受退出生活补助;未年满60 周岁的,从达到60周岁的次月起享受退出生活补助。

2014年12月31日前已年满60周岁且2014年12月31日后仍在岗的村医,从退出村医岗位的次月起享受退出生活补助。

3.在达到领取年龄时未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 符合条件的退出村医,需填写补助申领表(见附件3-6),经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后发放补助。

第二十二条 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享受退出村医生活补助的人员名单、工作年限及其补助标准,结合补助申请情况,按时将《新增到龄领取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人员情况明细表》(附件1-3,以下简称《新增到龄领取明细表》)交县(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简称“县经办机构”)。

第二十三条 县经办机构将《新增领取明细表》导入信息系统,对《新增到龄领取明细表》所列人员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情况进行核查,生成《到龄领取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人员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核查表》(附件1-4,以下简称《核查表》),根据核查结果生成《当期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审批表》(附件1-5,以下简称《当期发放审批表》)和《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资金支付审批表》(附件1-6,以下简称《支付审批表》)。

第二十四条 县经办机构将《核查表》、《当期发放审批表》、《支付审批表》一并交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审批。

第二十五条 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当期发放审批表》审批签章后,反馈给经办机构进行发放;对《支付审批表》确认盖章后交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定后在规定时间内将资金足额拨到指定账户。

第二十六条 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县经办机构生成发放人员支付明细清单传递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收到财政拨付资金后及时将支付金额划入领取退出生活补助人员银行存折,同时向经办机构传送支付回执,并于3个工作日内,向经办机构反馈资金支付情况明细。经办机构核对无误后,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对支付信息予以确认。

第二十七条 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应及时将核减的享受退出生活补助人员名单上报至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将核减补助人员名单报县退出村医生活补助领导小组审批,并根据审批结果填写《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核减表》(附件1-7,以下简称《核减表》)交经办机构。经办机构根据《核减表》及时办理核减手续,从次月起停止发放生活补助。

第二十八条 县经办机构定期对领取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人员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情况进行核查,对已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系统生成《核查表》由县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办公室审核签章后,从次月起停发其退出生活补助并追回已发放的补助资 8 金。

第二十九条 如有调整领取退出生活补助人员补助标准的,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填写《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标准调整表》(附件1-8),并提供给经办机构在系统内调整补助金额。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三十条 经办机构应及时将领取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人员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作金融机构,委托金融机构统一制发银行存折,银行存折由县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办公室负责发放。

第三十一条 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应统一使用离任村干部等群体补助发放时开设的代发资金户。各类代发资金分账管理,建立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资金专账,对退出生活补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资金,严格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

第八章 工作进度

第三十二条 成立机构,制定办法(2015年9月底前)。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成立退出村医补助专项工作领导组织机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成立工作办公室,制定本地区的具体认定办法和实施方案。

第三十三条 动员部署,做好宣传(2015 年10月底前)。设区市、县(市、区)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向村医宣传具体政策和工作流程,让村医了解相关政策精神和申报要求。

第三十四条 个人申报,乡镇(街道)初审(2015年10月底前)。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收集整理档案,受理个人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公示。

第三十五条 县级审核,二次公示(2015 年11月底前)。县(市、区)村医退出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乡镇(街道)认定结果进行审核和公示。

第三十六条 核定报备,发放补助(2015年12月底前)。县(市、区)村医到龄退出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审核公示结果核定到龄退出补助人员,并给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退出生活补助。发放补助的人员名单经设区的市将人员名单汇总报省卫生计生、财政、人社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原则上各地2015年要一次性完成所有符合条件人员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工作,并逐人建立档案。对少数因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的人员,可在当地规定的时限内补报,补助发放起始时间及标准不变。认定发放退出生活补助后,又有新的证据需重新认定的,可以再认定并予以补发。

第三十八条 对于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骗取补助的,一经查实,取消退出村医享受补助待遇,并追回补助;涉及认定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于提供虚假证明的公职人员,由有处理权限的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各地要根据省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认定办法及工作实施方案。附件3的表格式样和内容仅供参考,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或修改。

第四十条 本细则在实施中如与国家政策相抵触,将以国家政策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由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财政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附件:1.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及补助发放工作制式表格

2.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及补助发放政策问答

3.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及补助发放表格式样

第二篇:XX区调整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标准工作实施方案

XX区调整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标准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升广大村医获得感,进一步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原则

坚持政策衔接、公正公开。仅对补助标准做出调整,发放范围和认定对象不变。村医身份及工作年限认定仍按照《XX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20XX〕X号)、《XX区退出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及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实施细则》(X医改办〔20XX〕X号)以及《关于退出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相关问题的补充通知》(X村医退补组〔20XX〕X号)执行。操作规程、信息采集及资料审核等工作公开透明、公正真实,严格按要求公示。2015年以后退出的符合条件的到龄村医可享受相关补助。

二、补助标准

1、累计满3年,每人每月补助48元;

2、累计超过3年至满6年的,每人每月补助96元;

3、累计超过6年至满9年的,每人每月补助144元;

4、累计超过9年至满18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00元;

5、累计超过18年至满21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36元;

6、累计超过21年至满24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84元;

7、累计超过24年至满27年的,每人每月补助432元;

8、累计超过27年至满3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480元;

9、累计超过3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528元。

三、执行时间

上述补助标准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四、实施范围和发放方式

按原政策规定执行。

五、实施程序

(一)初审(2019年3月20日前)。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照以往领取退出村医生活补助的《XX区到龄退出村医申请表》,对调整补助标准的对象和工作年限进行初步审核。

(二)公示(2019年3月30日前)。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初审结果反馈至镇街道;镇街道对符合调整补助条件的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地点为镇街道的政务公开栏、村(居)的政务公开栏、村卫生室的宣传栏)。对公示无异议的,按本方案的补助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对公示有异议的,可提交《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核实表》向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复核申请。

(三)复核(2019年4月30日前)。镇街道对公示有异议的村医提交的《退出村医生活补助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核实表》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及相关资料报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核;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核后,将结果反馈至镇街道,进行再次公示后,按规定审批办理。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调整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工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调调度。要全面把握政策要求,密切关注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严格依规办事。要增强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积极稳妥组织实施,坚决防止乱开口子、随意突破、“搭便车”等现象发生。要建立健全甄别责任机制,组织力量对已认定完毕的所有人员进行一次“回头看”,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的依法依规追究到位。要严格按政策解决问题,不能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导向。

3、强化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耐心细致做好说明引导工作,把政策宣讲到每名退出村医,让他们充分了解政策、理解政策、认同政策。要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回应关切,为政策平稳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4、严格落实责任。各镇街是落实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压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区卫生计生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把惠民政策好事办好。

第三篇:安徽省选聘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选聘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战略决策,对于从基层一线锻造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具有重大意义。按照中央组织部等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选聘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选聘人数、对象和条件

我省选聘第三批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1319名(以下简称大学生“村官”),省里将选聘名额分配到各省辖市(附后)。

选聘范围为30岁以下(1980年5月1日后出生)、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和2008、2009年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党员本科生和研究生,重点选聘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学生干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其中,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应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学生干部或受到院(系)、校(含校直部门)以上表彰的优秀学生;专科应届毕业生应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受到院(系)、校(含校直部门)以上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参加人事、共青团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安徽基层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市、县(市、区)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可报名参加选聘。

选聘的基本条件是:(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

(2)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4)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村官”任职和政策待遇

大学生“村官”原则上回原籍所在县(市、区)的村任职。对于入围人数相对较少的县(市、区),可由有关省辖市根据县(市、区)需求和选聘对象意愿,从入围人数较多的县(市、区)进行调剂。大学生“村官”不安排在其家庭所在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兼任村团组织书记或副书记职务。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党员预备期满转正后,可改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表现优秀、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两委”成员。

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在村任职工作期限一般为3年。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不再续聘的,可自主择业。

大学生“村官”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给予工作和生活补贴,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月统一打卡发放。其中,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别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承担补贴资金,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同时,中央财政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聘期满3年后,留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任职期间继续享受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期满留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须签订续聘合同。

(2)在村任职期间,以县(市、区)为单位,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直至聘期结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缴费,由县级财政承担。

(3)对大学生“村官”国家助学贷款和缴纳的学费,实行财政代偿和补偿政策。中

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国家助学贷款和学费,由中央财政代偿和补偿。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金由省财政承担。其中,对任期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任职满2年,代偿资助贷款本金的60%;任职满3年,代偿资助全部贷款余额和全部个人自付利息。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学费补偿办法另行制定。

(4)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岗位外,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要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并明确录用比例;乡镇机关补充公务员,要逐步提高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的比例。在村任职2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报考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县及县以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每门笔试科目增加2分。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有编制、工作需要的,可直接补充任职满3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官”。

(5)在村工作表现良好、连续3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6)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其社会保险关系可按有关规定转移、接续。

(7)大学生“村官”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或随高校派遣通知一起转至任职村所在县(市、区)。

三、选聘工作时间和程序

选聘工作自5月中旬开始,至8月底结束。具体步骤如下:

(一)宣传发动

5月中旬,印发《安徽省选聘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公告》,在高等院校张贴,并通过省内有关媒体和安徽农组网(oa.ahxf.gov.cn/nzyd)、安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等网站发布。各高等院校要于5月底前召开毕业生动员大会和班级座谈会,利用校刊、网络、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邀请本校毕业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作报告,讲明开展选聘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政策待遇,提高广大毕业生的思想认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成长成才。

(二)报名和资格初审

1、网上报名。皖籍高校毕业生按照其原籍所在的省辖市,原则上实行定向报名。外省籍的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报考。每位毕业生限报一个省辖市。

报名在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站上进行,全省统一报名时间为6月9日9∶00至6月19日16∶00,逾期不再补报。高校毕业生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站,签署“考录诚信承诺书”,按要求如实、正确填写资格审查表,并上传本人电子照片。

在皖高校应届毕业生报名后,须到本校选聘工作办公室备案;省外高校毕业生应在报名后2日内通过特快专递将学校党委组织部开具的证明信(加盖公章),寄达安徽省选聘工作办公室。

2、资格初审。报名资格初审工作分别由省选聘工作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在皖高校,以及省人社厅、团省委负责,在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站上进行。其中,省选聘工作办公室和省教育厅主要负责对省外高校毕业生和市、县(市、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的资格初审;在皖高校负责对本校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的资格初审;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负责对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安徽基层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资格初审。资格初审着重审查报考人员是否具备报考资格条件以及是否定向报名等,并在报名后2日内提出审查意见。资格初审应由熟悉业务的人员承担,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

3、网上确认。报名人员于报名后至6月21日16∶00前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报名资格初审。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于6月22日16:00前按规定的收

费标准和要求在网上缴纳40元笔试考试费用,逾期视为自行放弃。完成网上缴费后,于2010年6月30日至7月2日从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站及时下载并打印《资格审查表》和准考证。农村特困大学生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政策。这部分报考人员报名后,先实行网上确认和网上缴费。2010年7月3日至7月5日,由报考人员到省人事考试院办理减免笔试考试费用审核确认手续。办理减免手续时报考人员应携带以下证明材料: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供家庭所在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证明和低保证(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供家庭所在的县(市、区)扶贫机构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上述人员还要同时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家庭所属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等)。

(三)确定聘用对象

1、笔试。省里统一组织笔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部分内容合并为一张试卷,满分为150分。笔试时间为7月4日上午8∶30—11∶00。笔试后,分省辖市按1∶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入围人选。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笔试成绩加3分。

2、资格复审。8月3日,各省辖市根据政策规定和报考人员网上报名时提供的照片和信息,对参加面试人选的报考资格进行确认。凡不符报考条件或不能提供规定证件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取消资格等原因出现入围人选缺额的,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递补,并进行资格确认。

3、面试。面试工作在省选聘工作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下,由各省辖市选聘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实施。面试时间为8月5日。面试后,按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对象。

4、体检。体检由各省辖市统一组织进行,体检时间为8月10日至8月11日。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印发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对因体检不合格出现缺额的,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递补。

5、公示。8月中下旬, 省里根据考试和体检情况,研究确定聘用对象,并在安徽农组网、安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公示5天。

(四)培训上岗。8月底,以市为单位集中举办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县级组织部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任协议书,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

四、组织领导

各级选聘工作联席会议要切实增强做好选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确保选聘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健康顺利进行。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部门的职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好落实。各级选聘工作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各级财政要保障选聘工作经费。

高等院校是做好选聘工作的重要组织者,要加强对选聘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成立领导组,由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选聘工作办公室,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等工作。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跟踪联系和帮扶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为大学生“村官”提高任职本领和创业技能创造条件。要建立工作责任制,严肃选聘工作纪律。各级和各高等院校选聘工作办公室要公布咨询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接待、咨询和来信来访的处置工作。对弄虚作假或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

全省选聘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名额分配表单 位名 额单 位名 额 合肥市 80马鞍山市 39

淮北市

亳州市

宿州市

蚌埠市 40巢湖市80 90芜湖市45 90宣城市 80铜陵市8040

阜阳市 120

淮南市 55

滁州市 90

六安市 120

池州市60 安庆市120 黄山市90 总 计1319

第四篇:皖政办〔2011〕7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医队伍

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精神,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村医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村医职责

村医(包括在乡村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二、全面加强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

(一)全面完成省民生工程村卫生室项目建设任务。到2011年底,全省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基本功能较为完善、基本诊疗设备较为齐全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巩固村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基础地位。

(二)加强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2011年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积极整合村卫生室各类信息化资源,加快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实现对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药品管理、新农合门诊统筹以及绩效考核的管理,提高村医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到2011年底,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并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的设置、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绩效考核结果要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县级卫生、财政、价格等部门要加强对村医和村卫生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三、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门诊统筹

(一)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和按规定使用省补充药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省补充药品,由对其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通过省级网上集中采购负责供应。

(二)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村卫生室要积极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并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省补充药品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2011年,乡镇卫生院(含在乡镇执业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一级医院)和村卫生室的单次门诊可补偿费用的补偿比例原则上提高到45%-50%,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费用不再另行提高补偿比例。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为6元/人次,其中:新农合报销5元,个人自付1元。一般诊疗费新农合报销部分按上一年门急诊人次乘以一般诊疗费的人均报销标准,以“总额预算、分期支付”的办法支付新农合基金。卫生部门以及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加强对新农合诊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管,对虚开处方、虚开发票、虚增费用、虚增人次等违规行为的村卫生室,要暂停或取消门诊统筹定点资格,并及时追回流失的门诊统筹基金。

四、建立完善村医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一)加强村医的准入管理。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必须具有村医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和获得相关执业许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考核确定,原则上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配置1名村医,每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执业。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准入管理,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在村卫生室工作。直系亲属和有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得在同一村卫生室工作。新进入村卫生室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二)建立村医的退出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标准,建立村医到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退出和考核退出机制,促进村医队伍的新陈代谢、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有人员超过国家规定配备标准的,一律不得新增人员。

五、切实保障村医的合理收入

(一)对村医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实际工作量和当地农村常住人口数量,按35%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为人均8.75元)预拨给村卫生室,年终根据考核的实际工作量进行结算。

(二)完善基本医疗服务收费补偿政策。实行一体化管理并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室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标准为6元/人次。其中,新农合基金报销5元并在村卫生室当场减免,参合病人个人自付1元。

(三)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给予专项补助。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的,省财政按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市、县进一步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村医的补助水平。

六、加快建立村医养老保障制度

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村医发放养老金。对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实施时已到龄退出的村医,允许其在个人账户按规定一次性补交15年养老保险费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对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到龄退出的村医,按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补助资金由市、县政府统筹解决。

七、着力提高村医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一)加强村医的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省卫生厅要会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合理制定村医培养培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村医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扩大我省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参加成人大专学历教育的规模,逐步提高村医中获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积极促进村医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

(二)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编制村医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村医后备人才库。建立健全吸引人才到村卫生室工作的激励机制。各地要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拓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项目,争取为每个村培养1名全科医生或具有全科素质的村医。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作为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全面了解本地村医队伍结构、工作待遇等基本情况,认真听取村医的意见建议,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相关政策,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卫生部门要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协作配合,共同将村医队伍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抓好抓实。

(二)落实资金投入。省财政要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市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村医队伍建设的投入和督促指导力度。各县级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完善村医补偿和养老政策以及村卫生室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严禁以任何名义向村医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为村医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积极开展优秀村医评选和奖励活动,进一步提高村医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要大力宣传村医典型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村医、爱护村医的良好氛围。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下载安徽省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