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就是扶持“农业与农民”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对于农业龙头的认识,目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了农业,助推了农民增收;有的或认为扶持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没有什么实惠;还有的认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则是扶持了老板,富了个人等等,诸如此类,莫衷一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起来的的产物,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年前后至1991年。这个阶段,由于国家放开了除粮棉油等少数几个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之外的其它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我市各地陆续开办兴办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为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如鄞州的五洲星集团(前身为甬兴集团)、慈溪的海通集团等。这一阶段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农户不足,带动作用不大,社会上对农业龙头企业认识不多,企业自身发展不强,抗击“两个风险“能力较弱。第二阶段始于2002年,这期间,党中央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新策略。从中 1 央到地方各级十分重视龙头企业发展。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不断制定出台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实施“百龙工程”,“扶大龙、聚小龙、育新龙”,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尤其是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落实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甬党[2003]4号)文件,不断深化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关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下联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局面。这期间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特点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企业素质不断提升。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社会上形成了“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共识,财政扶持也逐年增加,通过各级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力不断加大。可以说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达到2889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3家。
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机制不断创新,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合同关系917家,合作方式493家,股份合作方式747家,其他联结方式736家;按组织类型划分,龙头企业带动型741家,中介组织带动型1523家,专业市场带动型71家,其他产 2 业化组织558家;按其经营形式,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全市有1242家。这种龙头企业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以一种或几种大宗农副产品为主要对象,组织产品收购、储运、销售,有的还向农民产前提供信息、种苗,产中提供技术辅导,实行全程服务。
第二类为加工型的龙头企业,全市有1250家。这种龙头企业“围绕农业办工厂,办好工厂促农业”,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厂,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民形成比较稳固的供求关系,通过加工增值,把农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第三类为综合经营的龙头企业,全市有111家。这种龙头企业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按市场需求组织加工,按加工需要安排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等综合功能,是比较完善、成熟的龙头企业。
第四类为市场型的龙头企业,全市有290家。这种龙头企业以兴办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联结生产与流通,通过流通带动生产。
二、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巨大
农业龙头企业打破了原来的产供销分割体制,重组生产关系,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与销售联结起来,沟通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联系,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的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3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全市农业“双增”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市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形成了农户与市场的联结机制。
农业龙头企业最大的成果,就是重塑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使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他们通过合同、订单或契约,使农民与加工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农民生产有服务,产品销售有门路,销售价格有保护,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增强了生产的预见性,减少了盲目性,成为联结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至2010年度末,全市市级以上26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加工销售的农产品已达170多亿,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如位于宁海县的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通过提供苗鸡、饲料和防疫服务、成鸡全数回收,统一打出振宁土鸡的品牌上市营销至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深受消费者亲睐,同时将一家一户的养鸡农民很好地引入了市场。
二是推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调整,通过有效地联结农户、基地、园区,有力地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经营区域化优势得以体现,逐步形成了以慈溪为主的创汇蔬菜,以余姚为主的榨菜,以奉化为主的瓜果,以宁海土鸡为主的畜禽,以象山为主的浙东白鹅,以鄞州为主的粮食等优势产业。同时,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既定的产品为目 4 标,从提供配套服务入手,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收购等方式,开发资源,增加产出,因地制宜建立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能够扶植农民生产,带动一个村、一个乡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农产品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既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企业的原料需求,达到了互惠互利的多赢的效果。如余姚的乡下妹、铜线桥榨菜等,通过收购加工当前榨菜,推进了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慈溪市的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等开发蔬菜加工出口,通过建立出口加工蔬菜基地、农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蔬菜生产的发展。
三是增强了农民抵御“两个风险”的能力。
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而农民则是天生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双重袭击。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了农民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袭扰。2010年,出现全国性的大面积“菜贱伤农”问题,而我市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措施得力,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抵御住了这次突发的市场风险。面对严重的市场风险形势,蔬菜加工企业和服务组织毅然承担了服务促销工作,推动大部分地产蔬菜顺利进入市场流通,同时加强冷藏冷贮作用延迟上市时间,据统计,全市各地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
面对突然降临的“菜贱伤农”风暴,余姚市作为占全国市场占有率60%的国内最大榨菜产业大市,在市政府大力指导 5 下,从容应对,全市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紧急落实临时腌制池等方法,以0.48元/千克的价格收购榨菜50万吨;在全国蔬菜价格呈跳水下跌的颓势面前,在保证农户丰年丰收的同时,也拯救了区域主导产业。
而慈溪市龙头企业则采取对雪菜、榨菜腌制,对大白菜、卷心菜进行保险、脱水、冷藏等方法,延长蔬菜产业链多,规避了菜民的小生产与消费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防止了“菜贱伤农”。
象山县的能大、银达、龙顺等3家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蔬菜促销,收购、加工农产品共47.77万吨,大幅度降低农民种植风险。全县蔬菜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能大公司积极开展“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订单、合约、参服、合作”等手段实行“利益共享、技物结合、网络联系”机制,建立具有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的育苗基地和玻璃潜能温室大棚、以及10000㎡大容量的冷库,减轻农户市场风险,联结农户1500余户。真正做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
四是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从现实国情来看,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适合我国农村目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农业现代化毕竟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把种植业、饲养业和加工业联结起来,把生产和流通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向区域化、专业化的规模经营方向迈进。6 而加工型和流通型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下联千家万户”,把分散的家庭生产凝聚起来,形成规模生产、规模加工等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千家万户”提篮小买到依附龙头大船抱团搏浪。同时,农业龙头企业为了建立稳固的、紧密型的原料生产基地,必须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就走出了一条不改变目前农村生产关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规模经营的新路子。如位于象山县的宁波能大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加工出口脱水香葱等产品供不应求的优势,在象山县的定塘、大徐、泗洲头等地,通过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多点建立香葱种植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五是促进了农业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生产技术一旦被推广应用开来,并与具体的物质生产相结合,就会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市农技推广机构单纯从事农业技术的指导和为农民提供义务服务,自身缺乏工作活力和经济实力,服务领域拓不宽。面对农村商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农民对农技推广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建立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有活力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而农业龙头企业,为了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包括提高与其相联系的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在客观上促使农业龙头企业必须向与其联结的农户推广先进适用科 7 学技术,并在这一过程之中推进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等,从而既使农民获益,又使企业得利。如慈溪市长河镇农业服务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蔬菜良种场、研究所、技术培训学校、加工厂和种子经营服务部的技术优势和经营条件,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引进良种,强化技术培训等服务,收购农户的产品,有力地促进了蔬菜基地的建设和蔬菜生产的发展。
六是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开拓了农产品市场,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范围,解决了农民对农产品卖难的后顾之忧;通过产品的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身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农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又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从而较大幅度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践证明,一家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能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如宁海的乡亲浓,与当地1000余户签订8500多亩蔬菜协议,每年都以高于市场30%以上的价格收购农户蔬菜,年带动每户增收2万以上。通过蔬菜加工出口,鄞州区的宁波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引进果桑建立果桑生产基地,通过果桑加工成桑果汁、桑果酒等产品,并且利用桑果园和西江古村等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仅门票一项收入去年就达近一千多万元,土地产出率和农户增收作用十分明显。
同时,带动农村劳动力的消化与转移,全市农业龙头企业 8 消化本地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30余万。象山的能大公司带动了周边四个自然村的农民,上至80岁左右的老人下至失学儿童等都有了上岗的机会。
三、当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作用巨大,但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数量尚可、规模不大,与农民大省相比,规模较小。二是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三是产业的链条不长,两头发展不够,特别是连接农户的机制上,还没有解决好利益分配机制。四是龙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五是生产的低水平、低标准、低档次问题严重,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六是企业自主配臵资源,合理的利用生产要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七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编低,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八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转化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九是对农业龙头企业重扶轻管,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负面影响较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外部环境支持体系。
(一)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基地建设。
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紧密型,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要在继续落实对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贴息等政策的同时,尽快研 究扶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增加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二)探讨支持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
目前,金融部门都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专门政策,并安排了专门的扶持资金,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县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还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要积极探讨支持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运作机制,形成支持产业化经营的合力。
(三)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要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开展合作,创新研发的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给予加大。
(四)搭建形式的综合服务平台。
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融通、基地建设等方面各有优势,要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接活动,促进龙头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现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在规范定单形式,稳定合同形式,鼓励合作与服从形式的同时,对那些同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真正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 10 立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同农户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
(六)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组织农民开拓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带动力量。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有效地降低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和运作费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将农民专合经济组织纳入支持范围,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倾斜,使之在整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更大作用。
(七)加大监管力度,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管理。
县市两级农业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大、甚至挤压农户的企业以及自身形象不佳的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要及时取消农业龙头企业资格。同时加大惩戒力度,力防“伤”农、“害”民现象出现。
四、促进发展农业龙型经济的建议与措施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市农业龙型经济的形成与壮大,而农业龙型经济也在急切地期盼着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农业龙型经济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各级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的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农业龙型经济的主体是农户、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市 11 场和各种中介组织,各级政府不应也没有必要“越位”,拔苗助长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农业龙型经济来自于农村和农户的实践,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政府的指导和管理要适应农业龙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龙型经济中要站位准确,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转变职能,搞好对农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各级职能部门要做好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采集、宣传发布工作,既为农民提供农业发展趋势、品种更新换代、市场供求变化、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等宏观信息,又为农民提供每一种农产品的价格、供求情况等微观信息。二是搞好项目服务。涉农部门应结合实际为农民提供和引进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种养加项目。三是搞好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积极支持发展民办技术推广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四是搞好销售服务。大力发展贸易中介组织,积极扶持民间营销队伍,建立健全营销网络,鼓励发展订单农业,全面疏通流通渠道,保证货畅其流。
(二)典型示范,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搞好典型示范是引导龙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方法,各级政府的任务就是要组织引导好乡(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培育种、养、加方面的先进典 12 型,通过典型示范,激发农民群众发展龙型经济的积极性。龙型经济的基本模式是“公司(专业市场)+基地+农户”,作为龙头的公司(专业市场),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和吸收农民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既解决了农户找不到市场的问题,又解决了龙头找不到农户、找不到基地的问题。对于带动能力强,发挥作用大,自身形象好的农业龙头企业,政府要采取以奖代扶,以奖代补的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兵”。通过重奖,激发农业龙头企业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热情。
(三)加强调控,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引导,发挥好“第一推动作用”。发展龙型经济,政府要着重解决好市场和农户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搞好龙型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调控市场。二是管理市场。三是政策扶持。四是培育市场。五是税费改革。按照中央税费改革政策,理顺农村分配关系,规范分配行为,把农民负担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着眼精品,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实施农业龙型产业提升计划,着眼加快精品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步伐,打造服务于宁波大都市乃至长三角区域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形成大市范围内若干个现代农业集聚平台,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 13 示范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亩产十万左右的农业精品园区。同时,着眼发展海洋经济,壮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中的核心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品牌贡献率。建立健全“以工哺农、以旅兴农”机制,拓展农业的休闲、旅游、体验功能,推进与工业、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五)借力助推,提升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一是积极引进外资兴办加工龙头企业。把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各地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重点瞄准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具有销售网络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优势,新建、改造和嫁接我市的龙头企业。二是启动民间资本发展龙头企业。因势利导地鼓励农村能人、大户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拉长农业产业链。三是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在我市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四是粮食、供销、外贸以及农业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的自身优势、积极兴办龙头企业,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
(六)依托科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要制定优惠政策 14 进一步用活企业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等,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二是要把重点放在增加龙头企业的技改投入和精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上。始终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十分突出的位臵来抓,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要重点扶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的,在市企业创新资金中给予资金补助。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此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农业龙头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四是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用,积极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来改造我市传统农产品、传统产业,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七)健全机制,实现户企利益双赢。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双方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一是要创新构筑龙头、基地、农民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机制,努力形成“龙头围着市场转,农民转着龙头干”的产业化格局。着力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 15 原料基地,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减少农业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同时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积极组建行业协会。要适时把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起来,建立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防止企业间竞相压级压价、自相残杀,要通过行业内部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价格,一致对外,实现行业的自我保护,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八)优化服务,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环境的竞争,环境的优劣决定发展速度。一是打造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按照“替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为投资者服务”的方针,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要增加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建议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对龙头企业所需资金,予以重点支持,特别是农副产品收购季节性强,需求量大,应重点倾斜,在贷款程序上,应优先审定项目,发放贷款,适当放松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二是打造公平合理的税负环境。参照发达地区“放水养鱼”的做法,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初期阶段,涉及企业应交的税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就低不就高,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或先征后退,杜绝一切形式的税外费用,尽量让利于企业,以帮助企业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迅速发展壮大。三是打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创业者能安心生活,舒心工作,放心创业。四是加大扶持,对农业龙头企业用电给予政策性倾斜照顾。目前我市各地农企用电政策还不够优惠,一是电价,许多企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农用电的优惠照顾;二是用电保证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一些有冷冻冷藏设备的企业,急需用电充分方面的保障。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汇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汇报 尊敬各位领导,朋友们,就黑龙江山里田米糠油有限公司在建项目,从规划到施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黑龙江山里田项目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 一,抓机遇,促发展,撑起稻米产业龙头大旗,黑龙江山里田米糠油有限公司,是齐齐哈尔宏河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一期投资2.2亿元,总占地面积 17万平方米,项目规划涵盖了大米自动化生产项目,米糠油生产项目和米粉项目,建成后日产高中低档大米400吨,成品稻米油3000吨,其中米粉项目一期1万吨产品将被法国士多集团包销,未来的黑龙江山里田公司的米粉将远渡重洋,走向欧洲市民的餐桌上,山里田稻米产业正是响应黑龙江省政府的工作指示,顺应农业发展潮流,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国际,国内现代化农业新浪潮,解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稻米经营企业小而散、资源浪费,产品品牌杂等诸多问题。山里田公司应运而生,我们公司将坚守循环经济的创新理念,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每粒水稻“吃干榨净”,最大限度地开发稻米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对稻米的精深加工。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八化”特征,即规模化、低碳化、精深化、科技化、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效益化。
该产业项目的设计,将使齐齐哈尔稻米加工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建品牌,壮实力,做大项目创效益
围绕“高新技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品牌化”三大主导思想,突出地方特色稻米产业集群,引导特色产业增效益,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业化经营求突破,社会化服务做保障,企业化运作活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化特色稻米产业发展水平。
我们始终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大局,按照“重投入、提规模、强管理、建品牌”的发展思路,全面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十几年来,我们企业生产加工规模由原来的不足200平方米,扩大到目前的17万平方米;年产能由原来的日产20吨,增加到目前的400吨;生产加工方式由原来的传统小作坊,到现在的现代化厂房和国际高端设备;年产值、年利税与10年前相比分别增加30倍以上,该项目建成后,稻谷单体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到2020年稻米加工规模将突破90万吨以上,项目设计在2017年形成年加工水稻达到50万吨,加工米糠10万吨,年产米糠油3000吨,米粉制品2万吨,带动农户1万户,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可安置就业人员500人,单亩稻田增值300元以上,实现社会综合效益1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收入1亿元以上。我们的稻米产业项目将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民就业增收为支撑,切实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规模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发展稻米精深加工;物流集散批发;现代稻米技术集成。藉此平台,激活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经济,树起一面特色农业产业化大旗,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促进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最后祝愿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合家幸福,谢谢大家
第三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粮油、畜禽、茧丝绸、蔬菜、水产等五大产业链条,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投入为动力、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手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龙头企业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突出表现在:
(一)龙头企业不断涌现,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以一产为基础,加快二三产的发展,队伍不断扩大,并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目前,我市拥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78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的17家,超过1亿元的6家。2004年全年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15%。其中南通市级以上5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比去年增长16.3%;实现利税4381万元,比去年增长29%;出口创汇644.2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0.5%。我市龙头企业涉及种植、养殖、畜牧、水产等多种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178家龙头企业中水产加工企业60家,占33.7%;种植加工企业85家,占47.8%;畜牧加工企业28家,占15.7%;其它加工企业5家,占2.8%。
(二)企业投入不断加大,新增长点不断涌现。2004年全市许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大胆投入,通过“办实体、抓龙头,建基地、壮龙身,联农户、摆龙尾”,培育发展了一批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基地和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受惠得益。全年新增龙头企业投入6.06亿元,申报项目75只,项目投入量在**县(市)中名列前茅。**恒昌隆公司、**方源快冻公司、**北上海有机食品公司、**田田食品公司等一大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在我市落地生根,并迅速发展壮大,有效地带动促进了农民增收。如一期投入1200万元的恒昌隆食品公司,在创办之初就抢抓市场良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边建设、边收购、边生产、边销售,当年即加工速冻蔬菜4700吨,带动种植9000亩蔬菜面积。志良田田食品公司去年投入1000多万元,做到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今年销售可望突破亿元。全市在新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还有新安吉云肉制品公司、南通吕鲜水产公司等一批原有农业龙头企业,不甘平庸、争创一流的发展意识强,通过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企业规模和档次不断,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如南通吕鲜水产公司,新增技改投入300多万元,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拓展醉糟系列水产品市场,目前企业已拥有13个商标、10多项产品外包装文化专利,在南通、海门、如东、启东设立了四个专营门市,并打入了上海、南通等26家大专场,发展势头较好。
(三)科技创新不断,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主要标志。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通过不懈努力,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促进农产品档次升级,增强了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科技的应用与新项目的开发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双林公司不满足于龙虾资源的简单加工,而是在产品的浓度开发上下功夫,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的综合利用,以工业化产品的生产促进农副业的发展。该公司与省农科所合作研究成功了从花生根、腾中提取白藜芦醇,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和合蔬菜公司为了能使蔬菜质量稳步提高,符合国际出口标准,提高菜农收入,该公司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品种上注重发展名优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注意社会效益,积极引进一些无公害蔬菜品种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内一半的面积力争通过几年的重点培肥期,大量施用厩肥,充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因子——水、肥、气、热得以协调,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使整个园区最终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营销上,在巩固老客户在基础上,培养更多的农民经纪人,寻找更多的新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改变产品单一的格局。海复北上海有机食品公司,该公司仙人掌种植技术等方面,积极同南京大学有关研究生联合,研制成功了一种啤酒添加剂,填补了国内一项技术空白,目前正同青岛啤酒等厂家洽谈长期供销合作事项。
(四)机制不断完善,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一批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与基地农户签订合同,制订收购保护价,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物资等服务,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带动了基地化生产、城镇化发展以及三产的兴起、地方财力的增加。全市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合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基地建设是龙头企业的原料依托之本、发展之源。南通双林公司以乡镇为区域,在当设立龙虾的捕捉、收购、贩运。去年,公司与86位经纪人订立了协议收购龙虾6500吨,相当于农民可以从中得到3575多万元的收益。为维护农民利益,公司每天在收购点公布收购价格,防止经纪人从中渔利而伤害农民。公司平时实行随行就市价格,如市场价过低时执行保护价敞开收购,同时对经纪人收购大户采取一定的返利政策。和合蔬菜公司目前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增到3万亩左右,建成13个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一个科技示范区,3个工程示范区,节水灌溉面积达1200亩。大棚蔬菜年亩收入达8000-10000元,裸地蔬菜年亩均收入4000-5000元。由浙江宁波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投资800万元兴办的民主镇菜业制品有限公司,创办时间不长,就先后与民主镇8个村建立了协作关系,为每村垫付了榨菜种子、肥料厂5000元,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以保护价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组织收购农产品2000多吨,带动农户5000多户、种植面积5000多亩,发展较快。寅阳方源快冻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第一年,就与2000多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以上,促进了企业发展、农户增收。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对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优势不明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和竞争实力还不强。二是龙头企业产品档次偏低,研发能力弱;普通产品偏多,名牌产品偏少。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品优势不明显,产业化经营的外向度还不高,目前我市龙头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的数量不多,难以融入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中,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之一,就是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润。我市的龙头企业虽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涌现出许多好的典型,但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多数是农产品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合作返利型的更少。另外,还存在着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等问题。四是政策扶持不够到位。有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对我市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落实的情况来看,在企业的用水、用电、税收、交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不到位现象,特别是资金短缺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壮大。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发挥好龙头带头作用,为我市农民收入“倍增工程”作贡献,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中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
二、我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对策措施
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目标和工作重点,结合自身的职责,积极做好组织、引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力争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龙头企业工作方面取得以下四个新突破:
一是抓提升,使龙头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继续加大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积极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有效加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力争使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进展。今年的目标是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和投入均增长15%以上;北新恒昌隆公司、汇龙金和食品公司、寅阳方源快冻公司、志良田田食品公司等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入重点龙头企业的行列。
二是抓项目,使龙头企业在发展后劲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对上衔接争取,对下服务指导”的工作方针,积极挖掘和培育农业项目,加大力度争取农业资金,力争有更多的农业大项目落户启东。在发展环境上有聚合力,为农业项目实施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要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经常关心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在项目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在方式方法上有创新,坚持农业项目与优势主导产业培育相结合、与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在项目选择上有重点,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示范项目、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项目等方面,同时积极帮助龙头企业挖掘和包装农业项目,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三是抓创新,使龙头企业在更高平台上取得新突破。利用市信息办设在我委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要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部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有条件的市级龙头企业也要建立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上电子商务。并依托启东市农业服务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和农业项目申报指南等信息。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建立启东市名优农产品网上虚拟市场,展示我市名优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的精品,开通重点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基地、生产、技术和产品介绍,接受网上咨询和产品定购,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相关的企业。
四是抓调研,使龙头企业在发展空间上取得新突破。首先是会同市有关部门,对近几年国家和省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摸清楚哪些政策已经落实,哪些政策落实的不到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基层企业对政策的落实上真实想法等,对照相关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研究我市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的办法与措施。其次是在建立农业接轨上海的长效机制上,我委将会同启东市名优农产品销售中心、启东市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活动的方案,并在充分征求上海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组织开展活动,变政府推动、助动农业接轨上海为企业主动接轨上海。第三是着手开展我市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调研,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农业休闲旅游观光项目,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我市观光旅游,享受农家乐、渔家乐。
第四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04/13)##市农牧局 路建彬 陈孝爱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营造和培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办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我市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分工分业的形成,为使农村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衔接,生产、加工、销售连为一体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1、各类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不断增加。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年来,市、县、乡各级组织始终把促进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来抓,使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据调查统计,截止~年底,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47个,其中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到了55个,占农产品加工企业252个的21.8%(种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15家,占加工龙头企业的27.2%;粮食加工企业3家,占5.4%;棉花加工企业1家,占1.8%;蔬菜加工企业21家,占34.1%;啤酒原料加工企业9家,占16.3%;肉类加工企业1家,占1.8%;乳品加工企业4家,占7.2%;草产品加工企业2家,占3.6%;其它龙头企业1家,占1.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85个,专业批发市场10个;经纪人和专业大户1000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出现了多样化、大发展的趋势。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和经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和竞争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到去年底,全市55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达6.3亿元,年均销售额达8.8亿元,实现税收2475万元;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固定资产达1.54亿元,年销售收入4.5亿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平均固定资产达8396.1万元,年均销售收入达2.32亿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平均固定资产达3221.27万元,年均销售收入达7217.45万元。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10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18.2%,500—1000万元的8家,占14.6%,200—500万元的19家,占34.5%,200万元以下的18家,占32.7%。全市55家种子、粮食、棉花、蔬菜、牧草、啤酒原料、乳品、肉类等8大类重点龙头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40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24%,~年的实际加工量达34.3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20.4%,占农产品加工总量的72.3%。兰州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好牛乳业、雄鹏、祁雪等4家乳品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7万吨,~年加工奶制品1.48万吨,占奶产量1.75万吨的84.6%。##大业和玉门大业2家草产品加工企业的年设计加工能力20万吨,~年加工草产品6.53万吨,占草产量的23%。敦煌种业等15家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加工能力13.4万吨,~年加工种子12.4万吨,约占种子总产量的85%。特别是敦煌种业、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巨龙集团、西域阳光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加工龙头企业抓住机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开展资本运营,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3、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强,据统计,截止~年底,各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2.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4.7%。其中55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1.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6%。在55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中,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敦煌种业~年种子产业和棉花收购加工两大主业共带动农户7万多户,建立生产基地55万亩,向农户结算种子、棉花收购款7.3亿元,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业草业有限公司带动农户2万多户,建设优质牧草生产基地4.5万亩,生产优质紫花苜蓿2万多吨,实现收入18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900元。##西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西部商贸公司)~年带动肃州区银达、总寨、上坝和东洞等乡镇的2000户农民种植洋葱和啤酒大麦青苗4000多亩(啤酒大麦苗3000多亩,洋葱1000亩),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亩均收入达2000元,户均增收4000元,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年收购加工乳品6000吨,带动肃州区果园、银达、泉湖、怀茂等乡镇的2000多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5000多元。敦煌市南湖乡是一个以葡萄种植为主的葡萄生产专业乡,全乡葡萄面积达1.3万多亩。2002年针对葡萄市场行情好时商贩抢收抢购,销路不好时压级压价的问题,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组建了敦煌市南湖乡葡萄产业协会,发展会员1153户、4600多人,经过会员选举产生会员代表75名,并依法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通过协会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不仅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了较大提高,而且销售价格持续上涨,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近两年来,葡萄总产分
把我市建成了全国第二大出口创汇制种基地。去年底,全市制种面积达24.49万亩。六是依托肃州巨龙脱水菜、津蒲菜业等脱水菜加工龙头企业和肃州区春光蔬菜批发市场、玉门市北坪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了20万亩精细瓜菜生产基地。七是依托飞天面粉、星火面粉等面粉加工龙头企业,建成20万亩的以加工专用型、高产兼用型、高油高淀粉专用型等为重点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八是依托西部商贸公司,金塔西域阳光公司、玉门参乐公司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成了以大麦育苗、蕃茄、南瓜、酒花、孜然、中药材、洋葱、花卉等区域特色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5万亩。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与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要求和产业化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在55家重点加工龙头企业中,全市最大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敦煌种业~年的销售收入仅为4.5亿元。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不足10家,龙头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低,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二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从纵向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三是品牌意识差。我市的许多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有较好的品质和特色,但其品牌不响,知名度不高。截止目前,申报注册的农产品品牌仅有15个,许多优质农产品没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四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而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行业协会大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五是龙头企业融资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贷款难,资金筹措难,严重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今后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要打算
1、扶优扶强,继续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工、流通企业,它与农民有着密切联系,肩负着带动农户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重任,它的兴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从今年起,全市每年新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个、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个、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50个。
2、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拧紧产业链条。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发展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加以推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价格协商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今年,全市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组建行业协会5个。
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棉花、粮食、蔬菜和肉类等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进行攻关,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系列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包装,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的特色名牌产品。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鼓励龙头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改变农产品初加工、低附加值的现状,不断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无害化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航空母舰”,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5、着力开拓培育市场,健全市场网络体系。一是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切实转变各级领导就生产抓生产的做法,把眼光从过去只盯在资源上转移到资源与市场的结合上,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完善市场网络体系,扩大农产品流通。二是抓好市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产地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三是结合“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以市农牧局农业信息中心为主体,覆盖县(市、区)、乡(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市、县、乡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和农产品经营大户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2004/04/13)##市农牧局 路建彬 陈孝爱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营造和培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办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我市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分工分业的形成,为使农村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衔接,生产、加工、销售连为一体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1、各类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不断增加。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年来,市、县、乡各级组织始终把促进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来抓,使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据调查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47个,其中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到了55个,占农产品加工企业252个的21.8%(种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15家,占加工龙头企业的27.2%;粮食加工企业3家,占5.4%;棉花加工企业1家,占1.8%;蔬菜加工企业21家,占34.1%;啤酒原料加工企业9家,占16.3%;肉类加工企业1家,占1.8%;乳品加工企业4家,占7.2%;草产品加工企业2家,占3.6%;其它龙头企业1家,占1.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85个,专业批发市场10个;经纪人和专业大户1000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出现了多样化、大发展的趋势。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和经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和竞争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到去年底,全市55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达6.3亿元,年均销售额达8.8亿元,实现税收2475万元;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固定资产达1.54亿元,年销售收入4.5亿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平均固定资产达8396.1万元,年均销售收入达2.32亿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平均固定资产达3221.27万元,年均销售收入达7217.45万元。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10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18.2%,500—1000万元的8家,占14.6%,200—500万元的19家,占34.5%,200万元以下的18家,占32.7%。全市55家种子、粮食、棉花、蔬菜、牧草、啤酒原料、乳品、肉类等8大类重点龙头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40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24%,2003年的实际加工量达34.3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20.4%,占农产品加工总量的72.3%。兰州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好牛乳业、雄鹏、祁雪等4家乳品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7万吨,2003年加工奶制品1.48万吨,占奶产量1.75万吨的84.6%。##大业和玉门大业2家草产品加工企业的年设计加工能力20万吨,2003年加工草产品6.53万吨,占草产量的23%。敦煌种业等15家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加工能力13.4万吨,2003年加工种子12.4万吨,约占种子总产量的85%。特别是敦煌种业、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巨龙集团、西域阳光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加工龙头企业抓住机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开展资本运营,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3、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强,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各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2.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4.7%。其中55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1.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6%。在55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中,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敦煌种业2003年种子产业和棉花收购加工两大主业共带动农户7万多户,建立生产基地55万亩,向农户结算种子、棉花收购款7.3亿元,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业草业有限公司带动农户2万多户,建设优质牧草生产基地4.5万亩,生产优质紫花苜蓿2万多吨,实现收入18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900元。##西部农业科技有限公
现状,不断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无害化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航空母舰”,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5、着力开拓培育市场,健全市场网络体系。一是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切实转变各级领导就生产抓生产的做法,把眼光从过去只盯在资源上转移到资源与市场的结合上,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完善市场网络体系,扩大农产品流通。二是抓好市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产地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三是结合“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以市农牧局农业信息中心为主体,覆盖县(市、区)、乡(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市、县、乡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和农产品经营大户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