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府办〔2012〕7号)(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13:1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府办〔2012〕7号)(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府办〔2012〕7号)(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府办〔2012〕7号)(写写帮整理)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穗府办„2012‟7号

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

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确保留用地指标兑现,规范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结合本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贯彻实施《印发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09‟41号)的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核定,建立台账,实行留用地指标动态管理

(一)严格核定留用地指标。新征收集体土地的,征地单位应当在征地预公告发布并取得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后,向市(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对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社和村民委 员会)核发留用地指标核定书,明确留用地指标面积和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额。

从本通知颁布之日起,留用地指标面积按照实际征地面积的10%计算;本通知颁布之前已签订征地协议或已核发征地预公告的,留用地指标按原规定的标准执行。

为受征地影响需搬迁村民安排居住集中安置用地的,实际征地面积按照征地总面积扣减居住集中安置用地面积后确定。

(二)建立留用地指标台账动态管理制度。市(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建立留用地指标台账,以行政村(包括经济联合社、村民委员会或改制后的经济公司)为单位,对留用地指标的核定、使用、调剂、注销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台账信息供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共享使用。

二、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多种方式兑现留用地指标

(三)兑现留用地指标可采取以下形式:

1.折算货币补偿款。留用地指标可以折算为货币补偿款,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额按照不低于发布征地预公告时留用地指标面积与被征收土地所在区域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级别价乘积的150%计算,具体标准可由各区(县级市)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

2.安排留用地。留用地包括集中留地和分散留地。集中留地,即留用地集中安排在本区(县级市)或本镇(街)工业集聚区,或者集中安排在本区(县级市)的留用地集中安置区内;分散留地,即留用地分散安排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属集体土地范围、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区域内。

3.等价置换房屋。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按照留用地指标核定书载明的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额与征地单位提供的有权处分的房屋进行等价置换,并签订书面置换协议。

三、加大力度,统筹解决,实施“三鼓励一适度”政策

(四)鼓励留用地指标折算为货币补偿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是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组成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征、免各项税费。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采取折算货币方式补偿:1.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折算货币补偿而放弃留用地安置的;2.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范围内,没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可供选址安排作为留用地的;3.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提出的留用地选址的方案不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乡镇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安排,经充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

(五)鼓励统筹集中留地。城市、乡镇规划应统筹布局留用地集中安置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在集中安置区进行留地选址,自行办理用地手续。区(县级市)、镇(街)人民政府可对集中安置区用地进行储备,也可在政府储备用地中安排留地选址,统一办理用地手续,按划拨方式供地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块状征地项目的,应在征地范围内安排留地,同步办理用地手续。

(六)鼓励留用地指标等价置换房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留用地指标置换获取房屋,是征地补偿安置措施之一,在办理该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登记过户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征、免各项税费。

(七)适度分散留地。本集体土地范围内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用地、拟建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可以独立供地、拟用地面积不超过可用的留用地指标总面积的,可以安排分散留地。不能同时具备上述分散留地条件的,应当选择集中安置区留地或者以置换房屋、折算货币补偿款等其他方式兑现留用地指标。

未纳入“城中村”改造统筹安排且不能提供留用地指标的无合法手续用地,由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后统筹使用,优先用于其辖区内农村留用地落地、现代产业用地和拆迁安置房建 3 设。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统筹后仍安排给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产业用地使用的,办理协议出让手续,并按规定计收土地出让金。

四、规范制度,全程监督,严格留用地使用管理

(八)使用留用地指标。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留用地指标可累加使用。以分散留地方式申请使用留用地指标时,留用地指标面积中公摊基础配套设施用地的比例不超过20%,超出部分可以与留用地一并规划实施,但不计入留用地指标的用地总面积。

(九)确定留用地用途。留用地可以按照规划要求用于除商品住宅建设以外的用途。

(十)预存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征地项目用地材料报批前,征地单位应当在市国土房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预存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与该征地项目的其他补偿安置资金分科目管理。征地项目属于政府储备用地的,征地单位可以在征地批准后支付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

征地项目用地未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复的,市国土房管局通知银行将预存的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本金和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一次性退还征地单位;已经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当退还征地单位。

(十一)拨付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本通知规定或者自愿选择领取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的,征地项目用地经批准并发布征地公告后,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一次性全额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安排留用地的,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一次性全额支付给征地所在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统筹使用。征地项目属于政府储备用地项目的,市(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通知土地储备机构,将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支付给征地项目用地所在的区(县级市)4 人民政府。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办理用地手续的,在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后向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申请返拨办理留用地的相关费用(在征地项目支付的货币补偿款额度内)。

(十二)办理留用地的用地手续。留用地应当使用建设用地,现状为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凡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历史违法用地,应当优先用于安排留用地。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分散留地,以及集中留地,应当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现状为集体土地的应当办理征收审批手续。留用地可以无偿返拨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协议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留用地净用地超出留用地指标,超出部分占留用地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且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应当整体办理征收和土地有偿使用手续;超出部分占留用地指标的比例超过10%或者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十三)监管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的使用。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统筹使用的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应当专项用于留用地集中安置区的征地拆迁、开发管理和分散留地已缴费用的返拨。市财政、国土房管、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对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统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领取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款的,应纳入农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在不违反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民主管理原则,由村集体自行决定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或改善养老和医疗保障。区(县级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十四)监管留用地的使用。国土房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留用地使用情况,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可以作生产经营用途的建设用地 5 批准书,由于自身原因未按照批准用途动工开发建设且自批准之日起超过2年的,应暂缓办理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散留地的选址和用地手续,但可以允许其申请集中留地。

五、简化程序,灵活高效,加快留用地选址和审批进度

(十五)多方案确定留用地选址。征地单位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规划许可证或规划条件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提出安排留用地的,应当同时提出留用地选址规划方案。市(县级市)城乡规划部门可以根据留用地选址规划方案核发选址意见书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根据城乡规划要求另行提出2个新的选址意见;核发选址意见书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不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留用地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文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就选址意见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2个新的选址意见在3个月期限内确定选址方案的,应改按置换房屋或折算货币补偿款等方式兑现留用地指标。

(十六)同步办理留用地报批。留用地选址方案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按照本市申请使用建设用地规则与征地项目用地同步办理用地手续。市国土房管部门每年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用于留用地报批,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每年应当在本辖区可用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中安排适当比例用于留用地报批。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线状工程、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征地,以及经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同意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征地,可以在核定留用地指标后,先行办理征地项目的用地报批手续。

六、属地管理,加强指导,提高留用地使用效益

(十七)属地管理留用地集中安置区。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会同城乡规划部门编制留用地集中安置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 6 可以牵头组建由土地所在村、留用地指标提供者、政府出资机构或社会出资者成立的经营实体或自治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实行合作投入、共同管理、共享收益,统筹管理留用地集中安置区。社会资金参与留用地集中安置区开发建设的,可以明确相应份额和分享开发收益。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留用地集中安置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区(县级市)招商引资计划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开引进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十八)加强指导促进留用地高效利用。市国土房管部门要研究制订措施,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引导留用地及时高效开发利用。留用地欠账较多的区,产业储备用地供应时应当优先解决留用地欠账。

七、其他

(十九)本通知实施前,征地已核发的留用地指标或留用地历史欠账指标,按照《关于统筹解决我市各区农村留用地遗留问题的意见》(穗府办函„2009‟118号)的规定使用。

本通知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期满时根据实施情况修订或废止。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土地 留用地 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12年2月29日印发

第二篇: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

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0-01-06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多方式妥善安臵被征地农民,规范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需留用地的管理,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有关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粤发〔2007〕14号)的相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需的留用地(下称留用地),是指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后,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作为征地安臵另行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的建设用地。留用地的使用权及其收益全部归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第三条

留用地按实际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面积的10%至15%安排,具体比例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以及项目建设情况确定。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不安排留用地,采取折算货币方式补偿:

(一)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折算货币补偿而放弃留用地安臵的;

(二)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土地范围内,没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可供选址安排作为留用地的。

(三)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的留用地选址方案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乡镇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安排,在与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充分协商后仍不能达成一致的。

已经是集体所有性质的留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将该留用地征收为国有土地而使用的,不再安排留用地,也不折算货币补偿。

第四条

留用地选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

(二)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协商确定;

(三)根据产业分类分别向规划功能区、城镇社区集中。

第五条

留用地折算货币补偿的,其标准参照基准地价评估确定,并不得低于该留用地办理转为建设用地需要的所有费用总和,具体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照本地区平均土地收益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行制定。

折算成货币补偿的,应当将不安排留用地和折算货币补偿的情况在用地报批材料书面请示及征收土地方案中予以说明,货币补偿款项应当与实际征收土地的征地补偿费用一起兑现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六条

留用地应当依法转为建设用地。留用地原则上保留集体土地性质;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留用地可征收为国有土地。

留用地办理转为建设用地或征收土地手续的费用,纳入征地成本,由用地单位承担。其中,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无偿返拨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壮大集体 经济。

第七条

留用地应当在项目预审阶段纳入用地范围,在申请城市分批次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时一并上报审批,在征收集体土地时安排解决。因留用地选址等实际条件限制确实难以一并报批的,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上报用地申请时应当附上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出的具体书面承诺,并在批准用地后6个月内为其依法办理留用地的用地报批手续;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不同征地项目的留用地累计合并安排,或者属于公益性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留用地的,可延长办理期限,但最迟不得超过两年,并在书面承诺中加以明确。

留用地与征地一并报批的,应当附上留用地安臵方案,列明留用地选址位臵、面积和拟安排用途等内容。

留用地单独报批的,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专门作出书面说明,包括需安排留用地所对应的用地批次或项目,原用地批次或项目征地面积、征地时间、留用地比例、留用地指标安排、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留用地选址方案的意见、是否经充分协商等情况,并附上当时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出的具体书面承诺文件或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相关协议文件。

第八条

城市分批次报批及地级以上市、县级工程项目涉及留用地的用地指标由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安排解决。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因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需要安排留用地的,用地指标由省统筹安排解决。

对在征收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时难以一并安排解决留用地的,对留用地实行指标管理。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留用地指标管理台帐,以村为单位,对留用地的用地指标核定、使用、调剂、注销等实行动态管理。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不同征地项目安排的留用地指标累计合并使用,报批用地时使用当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已分配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留用地指标不得转让;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征得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协商购回该留用地指标。

用于核定留用地指标的原征地项目不获批准的,该留用地指标自动失效。

第九条

留用地应当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进行登记,不得以个人名义登记。严禁将留用地分配到本村村民。

第十条

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国有留用地使用权或出让、转让、出租、抵押集体留用地使用权,须经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流转方案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公示15日。

留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或作价入股、出资与他人合作、联营等形式用于经营性项目和工业用地的,应当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的程序和办法,通过土地交易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但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独)资注册成立的公司、企业使用留用地的 除外。

第十一条

留用地安臵不影响征地补偿,不得因实施留用地安臵降低征地补偿标准。

第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擅自转让留用地用地指标的,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使用该留用地用地指标审批手续。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和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将留用地分配给本村村民,擅自转让、出租和抵押留用地使用权的,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该留用地权属变更等登记手续。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留用地使用权不实行公开交易的,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或者他项权利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征地,按照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精神,结合各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市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留用地管理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国土资源局:

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请你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贯彻执行。为切实发挥用地预审的土地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提高预审工作效率,对具体实施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项目审批制度区分预审项目类型,把握用地预审申请提出的时间

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为此,根据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与审批制度,把申报预审的建设用地项目区分为审批项目、核准项目、备案项目三种类型。建设单位在申请用地预审时,需在申请文件中注明项目的申报类型(审批、核准、备案)。

(一)审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也就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前这一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二)核准、备案项目。在向核准、备案机关申请核准、备案前,由建设用地单位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二、明确职责,分级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具体:

(一)需报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委托省国土资源厅初审,转报国土资源部预审,具体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六条办理。

(二)需报省、市、县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审批项目,分别由该级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用地预审,出具预审意见。

(三)需报省、市、县核准和备案机关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分别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用地预审,出具预审意见。

三、预审申报程序与时限

(一)申报程序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程序按县级受理、逐级转报、分级预审的原则办理。除特殊规定以外,建设项目单位向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用地预审申请,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查,然后报给有预审权限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其中:

1、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预审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预审,直接向建设用地单位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2、由地级以上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预审的,预审工作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提出初审意见后,向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预审申请,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预审,向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同时抄送建设用地单位。

3、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预审的,预审工作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提出初审意见,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预审申请,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预审,向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同时抄送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建设用地单位。

4、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预审工作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逐级转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厅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土资源部预审。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二)办理时限

国土资源部门应在正式受理预审申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本级的审查或预审工作,出具初审或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初审或预审意见的,经负责初审或预审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受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

四、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需提交的材料

建设用地单位申请预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预审的请示文件(1份)。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需报国土资源部预审的项目,建设单位还应出具直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用地预审的请示文件(2份)。

(二)下级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转报用地预审材料的请示文件(2份)。需附有下级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的初审意见,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等。

(三)《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报国土资源部预审的项目需2份,其他1份)。

(四)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应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复印件(2份)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份)。项目建议书批复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一的,只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份)。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含土地利用的章节,内容包括规划选址情况,用地总规模和用地类型、补充耕地资金落实情况等。

(五)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1份)。

(六)最新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图上标出拟用地的范围)(1份)。

(七)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

五、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内容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时,应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应对这些内容做出结论性的意见并对建设用地单位提出具体要求:

1、建设项目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2、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3、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用地面积、农转用面积和占用耕地面积应审核准确并反映在预审意见上。

4、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资金是否有保障。

5、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需转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预审的建设项目,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时,同样应对上列

(一)1、2、3、4、5的内容做出具体意见,应对《预审申请表》的内容负责,不能简单写上“同意上报”字样。

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计划指标挂钩

通过用地预审的项目,建设项目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和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由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安排。

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时效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正式申报用地面积不得超过用地预审面积,超过预审面积的,用地预审批文自动失效,并重新申请预审。

八、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法律效力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是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的必备文件,预审意见提出的用地标准和总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认真落实,并在依法申请使用土地时出具落实预审意见的书面材料。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意见和预审工作具体规定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字[2002]151号)同时废止。

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四篇:转发市建委关于广州市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穗府办[2009]48号

穗府办〔2009〕48号

转发市建委关于广州市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建委《广州市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建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广州市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管理办法

市建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确保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来源,解决建筑行业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负担不平衡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劳动保险金(以下简称劳保金),是指工程造价费用中,用于为职工缴交社会保险和支付职工劳动保险的费用。

劳保金包括基本金和调剂金。基本金是按劳保金用途使用的基本款项;调剂金

是调剂施工企业劳保金收支缺口的款项。

第三条 在本市辖区内从事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和技术改造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应当执行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市建筑行业劳动保险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劳保办)负责劳保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财政部门配合做好劳保金管理的相关工作。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市劳保办做好本辖区内劳保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劳保金按施工合同价乘以工程造价劳保金计费系数计算,在施工合同价中单列。属招标项目的施工合同价按中标价计算。工程结束后,劳保金按工程结算终审价乘以劳保金计费系数计算,收付双方应当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结清劳保金。

劳保金计费系数按省工程计价依据和省、市工程计价有关文件规定确定。现行安装工程的系数为1.77%,其他工程的系数为3.04%。

第六条 劳保金按9:1的比例分为基本金和调剂金。

基本金由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企业。

调剂金由建设单位缴交给市劳保办后,市劳保办按7:3的比例分别以对应项目调剂和调剂方式拨付给施工企业,调剂后有剩余的,转为风险积累金。

第七条 施工企业应当在本市辖区内的银行设立固定的劳保金银行账户,专门用于劳保金的收付。劳保金应当专款专用。

第二章 基本金的支付

第八条 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基本金的预支数、支付时间、结算等事项。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应当向施工企业支付基本金,并将基本金存入施工企业劳保金银行账户。

合同工期在2年之内或合同价在1亿元(含1亿元)以下的,基本金一次付清;合同工期超过2年且合同价在1亿元以上的,首次预付基本金的70%,剩余基本金在其后1年内付清。

第十条 施工企业依法分包施工的,应当在分包施工合同中约定转移支付相应劳保金的数额、支付时间、结算等事项,按分包施工合同约定,向分包企业转移支付基本金。

分包企业包括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

第三章 调剂金的缴纳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应当按劳保金的10%向市劳保办预缴调剂金。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预缴调剂金,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中标通知书(依法或经批准免招标项目除外);

(二)施工合同;

(三)向施工企业支付基本金的银行支付凭证及施工企业开具的收款发票。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缴足预缴调剂金时,市劳保办应向其开具调剂金预缴证明。

第十四条 调剂金纳入“收支两条 线”管理,全额上缴财政专户。

第四章 调剂金的拨付

第十五条 施工企业依照本市有关规定,在按建设项目为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缴交工伤保险和购买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后1年内,可携带相关凭证和劳保金银行账户资料向市劳保办申请对应项目调剂。

第十六条 市劳保办应在收讫申请对应项目调剂的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规定的,将对应项目调剂资料报送给市财政部门,由市财政部门将对应项目的调剂金核拨至施工企业的劳保金银行账户。

第十七条 施工企业在当年6月30日之前2年内,有直接承建本市已缴纳调剂金的工程项目且调剂期有社会保险缴费缺口或劳动保险费支出的,可按规定申请调剂。

调剂期是指上1年7月1日至调剂当年6月30日。

社会保险缴费缺口是指施工企业承建本市工程项目的劳保金收入,按规定向分包企业转移支付后,为职工缴交社会保险和购买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不足部分。

劳动保险费支出,是指施工企业按政策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保险费支出。

前款所称职工,是指与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包括在本企业离退休的职工),并在本市建立了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

第十八条 施工企业申请调剂,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表;

(二)调剂期社会保险缴费缺口和劳动保险费支出的审计报告;

(三)营业执照;

(四)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五)社会保险登记证;

(六)劳保金银行账户资料。

前款规定的调剂期社会保险缴费缺口和劳动保险费支出的审计报告应当由施工企业委托合法登记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第十九条 调剂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7月10日前,由市劳保办在网上发布开展调剂工作的通知;

(二)8月10日至8月20日,在区工商局登记注册的施工企业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剂,其他施工企业向市劳保办申请调剂;

(三)9月10日前,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按本办法第十八条 规定收齐的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市劳保办;

(四)市劳保办审核申请调剂的材料后,对符合调剂资格的企业进行公示,制定调剂方案,报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于11月20日前报市财政部门;

(五)市财政部门在收到调剂方案后,将调剂款项核拨至施工企业的劳保金银行账户。

第二十条 市劳保办应当对施工企业提供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随机抽查。抽查数量为申请调剂企业总数的10%。

第二十一条 申请调剂的施工企业提供虚假材料的,取消该企业的当期调剂,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录其不良行为并公布。

第二十二条 调剂方案的调剂金分配数,按当年可供分配的调剂金数确定,不超出社会保险缴费缺口和劳动保险费支出。

第二十三条 施工企业超过规定时间不申请调剂的,作自动放弃调剂处理。

第五章 风险积累金

第二十四条 风险积累金用于弥补调剂时调剂金的不足,以及施工企业缴付社会保险或劳动保险等问题的应急处理。

第二十五条 风险积累金的使用由市劳保办提出方案,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经市财政部门审定后拨付。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施行前结余的调剂金,一并转为风险积累金。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劳保办负责对施工企业执行本办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企业提供有关劳保金收支的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企业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及时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将有关问题列入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

被检查企业应当如实陈述情况、全面提供相关资料。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向市劳保办举报、投诉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市劳保办应当按信访条 例规定为举报人提供举报、投诉的便利条 件,依法依规处理举报、投诉。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拖欠劳保金的,按拖欠工程款处理。

第三十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市劳保办工作人员不履行管理职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县级市劳保金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实行广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劳动保险金管理请示的通知》(穗府办〔1995〕9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实施《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国土资综〔2005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实施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国土资综〔2005〕130号

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建设局:

省政府颁布的《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闽政〔2004〕21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按照“纳入规划、简化程序、减免规费、强化监督”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新型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为了确保这些新型制度落到实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农村住宅用地和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有利于实施村镇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审批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转变工作作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和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执行规划、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意识,提高遵守和执行农村新型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运用规划手段引导合理建房 抓紧编制或完善规划。各市、县国土资源与建设部门要尽快组织乡(镇)、村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编制村庄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做好两项规划之间的衔接。未编制村庄规划或者已编制村庄规划但需要修改的,要抓紧组织编制或修改。规划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编制规划时,可以打破村民小组的界限,统一按规划安排住宅建设用地。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及时公布,增加透明度,引导村民按规划进行建房。

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的规划与计划管理。农村村民建住宅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将农用地转用指标的使用情况于次年1月15日前列表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意见》(闽国土资文〔2005〕10号)办理,上报规划修改方案需附具村镇建设规划图件(复印件)。

引导农村建设住宅小区,提供农民建房技术服务。各地要按照鼓励村庄土地整理和旧村改造,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的政策导向,引导农民科学选址、合理建房、节约用地。申请村民住宅小区建设用地,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时,需明确小区的建设规模,拟安排村民建房的户数、住宅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县(市)、乡(镇)建设主管部门应协调做好住宅小区总平布置,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图施工建设,使住宅既美观实用,又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

三、切实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明确用地报批权限与程序。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涉及农用地转用的,按规定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的用地请示文中应明确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地块号、用地面积、用途等内容,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中地块用途栏应注明“农村村民住宅”。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自今年6月1日起。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和村建站应按《办法》要求联合受理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申请,办理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审批手续。住宅用地申请应使用由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统一印制的《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附件一)。在审批过程中,乡(镇)国土资源与建设部门要做到“三到场”,即受理村民用地申请后,两部门一起到现场勘测,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并绘制住宅用地规划红线图;住宅用地和建设许可经依法批准后,两部门一起到实地放样定界;村民住宅建成后,一起要到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界址、用途和其他规划条件要求使用土地和建设。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到位。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办法》对住宅用地审批的条件、程序和办事时限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县、乡政府及国土资源、建设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服务意识,严格按规则和程式办事,坚决杜绝松懈渎职、互相推诿、久拖不办的现象。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窗口办文”制度,在乡(镇)设立办文窗口,受理用地和建设申请、土地登记等报件,以减化工作环节,方便群众办事,减轻农民负担。

四、严格执行住宅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和收费规定

落实住宅小区用地的优惠政策。基层单位要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定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农村住宅小区建设用地,以及对利用空地、荒杂地和存量土地建设住宅的,应按优惠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持,按闽政〔2004〕21号文的规定免收相关费用。对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所在村委会支付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所发生的补偿安置等费用有困难的,可以由所在地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土地收购储备专项资金中予以垫付。待向建房户办理供地手续时按照每户应分摊的金额收回所垫付的资金。

规范土地补偿费收取行为。村民建设住宅使用集体土地,应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不得超出法定的补偿标准进行额外收费,不得借机搭车收取其他任何形式的费用。土地补偿费在用地获得批准后支付,严禁在用地申请报批前支付或收取土地补偿费,严禁私下买卖自留地、承包地建设住宅。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各市、县要按照“以防为主、查处为辅”的方针,健全完善巡查制度,加强执法监察,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对未经批准非法占地建住宅的,要发现一座拆除一座,通过严格执法整肃农村土地管理秩序;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分户名义多次、多处申请住宅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禁止对农村未批先建的住宅采取以罚款或者变相收费代替审批的办法予以补办手续。农村村民住宅小区用地批准后,不得变相进行经营性房地产开发或者用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村(居)民建房。违反上述规定的,将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全面提升农村住宅用地和建设管理水平

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各市(县)国土资源与建设部门要根据城镇化建设目标,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组织乡(镇)、村科学制定旧村庄改造和零散住宅整理归并的总体方案,并按计划、分组织实施;要实行“建新退旧”制度,经批准新建住宅后,建房户必须将原旧宅基地退交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使用,通过盘整逐步消灭“空心村”。各设区市建设与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若干村庄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旧村庄改造、零散住宅整理归并的途径和方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高效、便民、公正”为特征的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加大对县、乡两级国土资源和建设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方要配置电脑、票证打印机、测量仪等现代办公设备。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各市(县)、乡(镇)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时录入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审批和土地登记发证等基础数据信息。对于必须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资料,要及时发布并适时更新。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网站,与省国土资源厅和建设厅网站、设区市政务信息网站链接,逐步实现网上政务公开、信息交流和远程查询。

实行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统计年报制度。从2005年起,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必须按照建设用地备案制度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每个季度的农用地转用审批的统计数据;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必须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县(市)上一《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统计表》(附件二)上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汇总后于1月25日前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并通过政务专网随传电子文档资料。

各级建设部门要按照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和省级村镇住宅试点小区建设情况季报的要求,认真及时做好农村村民住宅统计工作,各县(市)建设局必须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县(市)上一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情况汇总上报设区市建设(规划)局,由设区市汇总后于1月25日前上报省建设厅村镇处。附:

1、《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2、《××县(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统计表》

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三日

附件一(表1):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申请人(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建设厅监制

填表说明

1、符合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条件、需要申请单独选址建设住宅的农村村民,应填写本表(一式五份)。

2、本表中的封面、“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和“拟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情况”栏由申请人用钢笔如实填写。

3、本表中的“申请理由”栏。必须说明申请建房用地的原因,是否符合“一户一宅”的条件,以及是否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等。

4、本表中的“拟建房情况”是指新建住宅、原址上翻建住宅、改扩建住宅或分户建房等。

5、本表中的“地质灾害情况”是指村民住宅是否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是否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评估结论。

6、本表中的“房屋四至”须按事实写明距某固定物的距离,并注明长、宽尺寸,不得笼统填写。

7、本表中的“规划要点”是指对总平面布局、与相邻建筑物、路的间距及高度、层数和设计等要求。

8、本表中的“村委会意见”栏需注明申请人原住房情况、家庭人口数、建房用地是否已按规定张榜公布,以及拟收取的土地补偿费数额等。

9、本申请表由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国土资源所,县(市)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申请人各执一份。基

况申请人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人口家 庭 其 他 人

员姓名性别年龄与申请人关系身份证号码用地现状原宅基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平方米)原宅基地性质房屋现状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层数房屋结构申 请 理 由地拟 与申 建请 设住 情宅

况用拟建住宅位置县(市)乡(镇)村拟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平方米)人均住宅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是否归还旧宅基地拟建房情况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层数房屋面积

(平方米)委托设计或选用通用图纸村 委 会 意

见(签章)审核人:年月日乡、镇 规 划 建 设 部 门 意

见规划红线图、规划要点要求新建、改建 或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 层数建筑总高 度(米)建筑占地面

积(平方米)设计图纸委托设计选通用图房屋 四至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其他规划要求:(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

核、审

况核 定 用 地 情 况四至

范围东至西至南至北至用地面积(平方米)土地权属地

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小计小计小计耕地园地乡(镇)国土资 源审核意见(同时说明地质灾害情况)(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 政府审核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县(市)国土资源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县(市)人民 政府审批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政府 建设许可意见(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比例尺1�500)附图:

注意事项

一、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住宅建设用地:

1、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用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每户为80—120平方米),需要新建住宅或扩大住宅用地面积的;

2、因国家或者集体建设、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

3、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安置的;

4、向中心村、集镇或者农村住宅小区集聚的。

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住宅建设用地申请:

1、申请人年龄未满18周岁的;

2、拟建住宅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

3、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性用途后又申请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三、农村村民建设住宅不得违反下列禁止性规定:

1、严禁未批先建或者违反规划乱占滥用土地建设住宅;

2、严禁私下买卖土地建设住宅;

3、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建设住宅;

4、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翻建、扩建原旧住宅:(1)已取得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2)原旧住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3)原旧住宅属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规划确定的保留风貌建筑的。

四、其他应注意事项:

1、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一年没有动工,又未申请延期的,所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古迹及有损市政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情况,应暂停施工,及时报告,听候处理;

3、申请人在申请住宅用地和建设过程中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或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土地、规划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附件一(表2):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住宅小区)

申请人(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建设厅监制

填表说明

1、需要建设住宅并符合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条件的农村村民,申请住宅小区建房的应填写本表。

2、本表中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个人拟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情况”栏由申请人填写,“住宅小区用地情况”栏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填写。

3、本表中的“申请理由”栏,必须说明申请建房用地的原因,是否符合“一户一宅”的条件,以及是否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等。

4、本表中的“村委会或拆迁安置单位意见”栏需注明申请人原住房情况、家庭人口数、建房用地是否已按规定张榜公布,以及拟收取的每户应分摊的土地补偿费数额等。

5、本表中的“地质灾害情况”是指村民住宅是否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是否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评估结论。

6、本表中的“申请人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是指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中每户实际占用的宗地面积所形成宗地红线图。基

况申请人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人口家 庭 其 他 人

员姓名性别年龄与申请人关系身份证号码用地现状原宅基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平方米)原宅基地性质房屋现状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层数房屋结构申 请 理

由个人拟申请住宅

用地与建设情况拟建住宅位置县(市)乡(镇)村住宅小区拟用地情况单户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均住宅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是否归还旧宅基地拟建房情况房屋层数建筑总高度(米)房屋结构委托设计或选用通用图纸村委会或拆迁 安置单位意见(签章)审核人:年月日乡、镇 规 划 建 设 部 门 意

见规划红线图、规划要点要求新建、改建 或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 层数建筑总高 度(米)建筑占地面 积(平方米)设计图纸委托设计选通用图房屋 四至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其他规划要求:(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

核、审

况住宅小区用地情况小区四 至范围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土地 权属用地总面积(平方米)其 中住宅用地

总面积小区配套设施 用地总面积地

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小计小计小计耕地园地供地方式住宅用地小区配套设施用地乡(镇)国土资

源所审核意见(同时说明地质灾害情况)(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 政府审核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县(市)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审核确认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政府 建设许可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宅小区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500)小区主要

规划指标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总户数(户)注:在总平面图中应注明申请人宅基地位置附图: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比例尺1�500)附图:

注意事项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住宅小区,严格控制单独选址建设住宅:

1、农村村民因国家、集体建设拆迁安置需要建设住宅的;

2、农村土地整理涉及村民建设住宅的;

3、农村新村建设的。

二、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在住宅小区内建设住宅:

1、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用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每户为80—120平方米),需要新建住宅或扩大住宅用地面积的;

2、因国家或者集体建设、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

3、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安置的;

4、向中心村、集镇或者农村住宅小区集聚的。

三、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住宅建设用地申请:

1、申请人年龄未满18周岁的;

2、拟建住宅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

3、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性用途后又申请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四、农村村民建设住宅不得违反下列禁止性规定:

1、严禁未批先建或者违反规划乱占滥用土地建设住宅;

2、严禁私下买卖土地建设住宅;

3、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建设住宅;

4、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翻建、扩建原旧住宅:(1)已取得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2)原旧住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3)原旧住宅属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规划确定的保留风貌建筑的。

五、其他应注意事项

1、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一年没有动工,又未申请延期的,所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古迹及有损市政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情况,应暂停施工,及时报告,听候处理。

3、申请人在申请住宅用地和建设过程中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或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土地、规划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

附件二:

市(县)200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统计表 单位:户、平方米(横表第5页)

下载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府办〔2012〕7号)(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府办〔2012〕7号)(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