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口号
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口号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依法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利。
国家依法保护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随意收回和调整承包土地。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
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
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国富民求发展。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是土地承包者应尽的义务。
坚持“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用好土地承包权,群策群力促发展。
依法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严肃性。
《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国富民利万家。篇二:土地流转宣传标语
宣传口号
1、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依法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利。
3、国家依法保护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4、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5、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6、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7、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随意收回和调整承包土地。
8、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
9、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
10、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1、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12、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13、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国富民求发展。
14、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是土地承包者应尽的义务。
15、坚持“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16、用好土地承包权,群策群力促发展。
17、依法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严肃性。
18、《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国富民利万家。
一、土地流转政策
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土地流转形式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三、土地流转渠道
进一步完完善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作用,使土地流转的渠道多样化,实现土地流转的公开、公正、透明。
四、土地流转的好处
(一)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适度规模土地流转,有效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五、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制度
1、对来访、来信、来电的咨询和纠纷来访、投诉,首问人员应热情接访,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以受理并登入《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纠纷登记簿》,不属于受理范围的,做好解释答复。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告知当事人。
2、对登记的各类来信来访、投诉,受理人员及时向调解员转交,并签字受理。在调解结束后形成报告结案。
3、对一般纠纷,由乡(镇)村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调解人员两人以上参与调处,并共同研究调处方案及处理意见、结果。
4、对疑难、复杂的纠纷,由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
5、对跨行政区域的土地流转纠纷,配合所涉及区域的调解委员会联合共同调处。
6、在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的,经当事人申请,可以提交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仲裁或由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7、对已经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应在十五日内进行一次回访,督促协议正确履行。
8、认真做好回访登记,由被回访的当事人在回访簿上签名或盖章。
9、对重大或易激化矛盾的纠纷应列为重点,定期回访,直到彻底消除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上访和矛盾激化。
10、遇到重大疑难及易激化矛盾的土地流转纠纷、重大突发时间的信息应及时上报,并做好安抚和调解工作。
11、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对信息员的请示报告应及时答复、反馈。
12、凡迟报、漏报、匿报或虚假报告,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均视其情节予以追究责任。篇三:农业农村土地清理宣传标语
农业农村土地清理宣传标语
1、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2、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4、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5、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6、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7、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8、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9、遵守规划计划,严格依法用地。
10、节约集约用地,造福子孙后代。
11、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12、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13、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
14、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5、依法土地登记,明确土地权属。
16、土地整理,利国惠民。
17、统筹规划各类土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18、改革完善征地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19、实施土地督察制度,依法依规管地用地。20、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2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22、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24、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25、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26、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27、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 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8、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9、严格用地标准,推行集约用地。30、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31、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33、加强土地管理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基础。
34、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推动实施退地减水。
35、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实现水土平衡。
36、实施退地减水,恢复良好生态。
37、推动土地清理工作开展,禁止土地无序开发、非法开荒。
38、加强土地管理,严厉打击土地无序开发、非法开荒行为。
39、推进土地清理工作,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40、全面推动土地清理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41、全面推动土地清理工作,稳定党的农村土地政策。
42、深刻认识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作的重大意义,确保土地清理工作落到实处。
43、全面落实自治区农村土地清理和群众工作现场会议、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
作。
44、以解决水土矛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作。
45、以坚决遏制非法违法开荒为重点,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作。
46、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作,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47、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作,深化农村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良好环境。
48、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工作,夯实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基础。
49、农村土地清理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农民群众满意。50、退地减水、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良好生态。
51、合法经营的土地必须按照现行农用水资源管理政策缴纳水资源费和资源水费,承担相应责任义务。
52、坚决清退非法开垦、非法租赁的国有农用地。
53、坚决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垦租赁的国有农用地。
54、鼓励检举揭发非法占有、非法开垦行为和不规范管理土地问题。
55、国有农用地租赁期不得超过20年。
56、依法依规处理国有农用地清理产生的矛盾纠纷。
57、坚决查处水土资源开发租赁中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现象。
58、打击毁林犯罪,保护森林资源。
59、严禁毁林开荒,保护生态环境。
60、认真开展林地清理治专项行动,维护人类生态环境持续稳定。6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树立保护林地法制观念。62、加强森林保护,建立生态文明。63、加强生态建设 维护生态安全。
64、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益受法律保护。65、贯彻《土地承包法》,加强土地承包权管理。66、规范土地承包权管理,发展壮大村队集体经济。
67、依法加强集体土地管理、稳定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制度。68、加强群众监督,确保土地清理工作公正透明。
69、推动土地确权工作,稳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70、稳定党的农村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71、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不变,保障农民合法权益。72、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统一规范机动地承包合同。73、坚持“三会议三公示”,依法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清理。74、人工饲草料地不得改变用途。75、建设秀美山川,草原保护当先。76、加强草原保护,遏制草原退化。
77、加强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78、保护草原光荣,破坏草原违法。
79、以水定需、量力而行、因水制宜、人水和谐。
80、规范取用地下水行为,促进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81、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82、深化水利改革,强化依法治水。
83、加强水利法治建设,推进水利依法行政。
84、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85、全面落实“有偿使用、效率优先”的水资源配置基本原则。86、水资源“三条红线”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87、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88、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水。
第二篇:《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50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是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以第73号主席令公布,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奠定了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等基础,有利于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
2.《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是什么?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3.农村土地所包含的范围是哪些?
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4.《农村土地承包法》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 该法第六条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十条明确: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5.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协调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6.对承包耕地进行适当调整有哪些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明确: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但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地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7.哪些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承包给新增人口? ①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②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土地;③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
8.外来人口如何办理土地承包手续?
外来人口承包土地,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实行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方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作为承包方,只能通过依法流转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对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四荒”等农村土地,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但发包方发包给外来人口前,应当取得本集体经济组织大多数成员的同意。而在签订承包合同前,发包方还必须对外来承包人进行资信调查,对其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再签订承包合同。
9.在什么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发包方原则上不得随意收回,调整承包方的承包地。只有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才可以收回农户的承包地:一是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交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二是承包期内,承包方死亡绝户的,承包方自然消亡,发包方可以收回。三是承包方提前半年向发包方提出书面报告,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发包方可以收回。
10.如何理解“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1993年,中央提出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1997年,中央又做出了“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并且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特别是2003年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党的这一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党的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原则:一是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土地承包要尊重多数农民的意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在稳定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支持和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11.农村土地归谁所有?谁是发包方?
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土地,即国家所有土地;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即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进一步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对农村土地的发包,《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12、什么是农业承包合同?
农业承包合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承包者为落实农村合作经济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签订的书面协议。
13.农业承包合同的作用有哪些? 一是落实、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重要环节。二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和协调集体内部各行业、各承包单位之间利益关系的契约。三是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14.农业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㈠承包项目名称及承包方式;发包方法定代表人和承包者或承包方法定代表人姓名、住所;㈡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㈢承包项目的数量和质量;㈣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㈤承包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㈥违约责任;㈦解决争议的方式;㈧承包终止后的财产移交清算事项;㈨双方认为必须明确的其他事项。
15.农村土地承包方的权利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承包方有下列权利:㈠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㈡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6.农村土地承包方的义务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承包方承担下列义务:㈠维护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㈡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7.怎样解决承包耕地差异悬殊的矛盾?
对于因婚嫁、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等原因,农户之间承包耕地差异悬殊的,只能在发包方依法收回的承包地和预留的机动地以及通过土地流转的办法解决,各地应积极鼓励农户开辟二、三产业渠道,解决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决不允许用重新调整承包土地的办法来解决人地矛盾。
18.承包地被依法征占用的,应怎样确权?
国家、集体依法占用农户承包耕地的,应核减被征、占用的承包面积,按农户现有实际承包面积确权到户。
19.新开垦的耕地怎样承包到户?
国家、集体投资新开垦的耕地,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由集体经济组织召开成员或成员代表会议,承包给因各种原因未承包耕地或少承包耕地的农户,承包农户按原承包面积加新增承包面积确权,重新签订承包合同,换发经营权证。
20.实行土地整理的村、组,怎样确定农户承包面积?
实行整理的承包地,一律按整理后的实际发包面积按原承包方案确权到户。
21.占用耕地建房,是否核减承包户面积?
经过批准占用承包耕地建房的,要核减建房户的承包面积,没有经过批准的暂不核减,交由国土部门处罚并补办手续后,再核减该户土地承包面积。
22.长期外出务工的承包户,耕地由他人耕作,怎样确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权”。因此,外出务工的承包地,仍按原承包户确权发证。
23.原已交回承包地的农户,现在要求继续承包,怎么办?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应当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也就是说:原已出具书面申请不承包土地的农户,承包期内不得再承包土地。当时未出具书面申请,而现在又要求承包的,从集体机动地、新开垦地,收回死亡绝户承包土地中允许其继续承包土地,但不准荒废土地。
24.库区、湖边甩亩的承包,是否纳入家庭承包的确权范围? 库区、湖边甩亩,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不纳入农户家庭承包的确权范围,在此次换发经营权证的过程中暂不核发经营权证。
25.村、组公益事业占用的耕地是否核减?
因修路、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占用农户承包地的,应按占用面积核减该农户的承包面积,按实确权到户。
26.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国家依法确认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2003年11月14日农业部第33号部长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承包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包括哪些内容?
①名称和编号;②发证机关及日期;③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④承包土地名称、坐落、面积、用途;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动情况;⑥其他应当注明的事项。
2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颁发机关是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明确:“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承包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备案、登记、发放等具体工作”。
29.为什么要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权证由农业部监制,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印制,加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印章。未加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印章的,应按本《办法》规定重新颁发。而我县原颁发的经营权证书是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未颁布之前颁发的,加盖的是乡(镇)人民政府印章,不符合法律、政策的要求,因此,必须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30.换发经营权证应坚持哪六个不变?
原定三十年的承包期不变;原承包合同起止日期不变;原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基本政策不变;原定的(按人平分的)基本承包方式不变;原承包地块名称、等级面积的折算办法不变;以村组为单位发包权限不变。
31.土地经营权确权到户的原则是什么?
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要按照“五到户”(承包面积、承包位置、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基本农田标注到户),“四相符”(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相符)的要求,以换发证书时农户实际面积、承包地块不变为基点,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换发经营权证。32.换发权证期间是否可以重新调整承包地?
不能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要严格执行关于“耕地承包期为30年”的规定,对二轮土地承包以后,有的村组仍然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方式调整承包土地的,在本次换发经营权证工作中,要以现有承包面积进行登记确权,一律不得再作调整。
33.已退田还林的承包地是否还要发放经营权证?
实行退田还林的承包地,国家已作了补偿,发放了林权证的,应核减农户的土地承包面积后,再按实际承包面积发放经营权证书。
34.已分户的承包户,怎样确权发证?
已在当地派出所办理了分立户口登记的,可以按分户的承包地块和面积,分别确权到户,按分立户头发放经营权证。
35.并村并组后,怎样填写经营权证?
2004年,我县根据上级指示,将原来的420个行政村合并为197个村和社区,并村后,各地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并组。这样,原承包农户的住址以及土地发包方大多发生了变化,为了确保经营权证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统一使用现在的组名,发包方也统一改为并村后的村民委员会。
36.新的经营权证,农户承包时间如何填写?
因为此次换证仍是第二轮承包期内,农户承包土地的起止时间不会因换证而改变,仍按第二轮承包合同的起止时间填写,我县一般为1996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37.法定面积、实际面积和折算面积不相同时,经营权证填写哪个面积?
农户的承包地一般有法定面积、实际面积和折算面积,因统计口径不一致,使许多农户这三个面积也不尽相同。在换发经营权证时,一般应使用第二轮承包土地时的面积,即法定面积。如果因实际情况要使用其他面积,需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同一发包方必须使用一个面积。
38.哪些情况需要变更经营权证?
承包期内,承包方采取转包、出租、入股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需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
39.办理经营权证变更应提供哪些材料?
㈠变更的书面请求;㈡已变更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其他证明材料;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件。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受理变更申请后,应及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报请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上记载。
40.什么情况下,应收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㈠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村户口的;㈡承包期内,承包方提出书面申请,自愿放弃全部承包土地的;㈢承包土地被依法征用、占用,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丧失的;㈣其他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情形。
收回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应退回原发证机关,加盖“作废”章。承包方无正当理由拒绝交回经营权证的,由原发证机关注销该证,并予公告。
41.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流转简称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使用。
4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必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同时还还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43.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主要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
44.土地流转期限有哪些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时间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的剩余期限。我县统一规定的第二轮土地承包起始期限为1996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45.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将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使用权,以一定条件转给第三方从事农业经营,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变。
46.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在承包期内,承包方经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让渡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从事农业经营。转让后,原承包户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然丧失,原与发包方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自愿终结。转让出来的土地由新的承包方与发包方确立权利义务关系。
47.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在承包期内,主要是承包方之间为各自需要和便于耕种管理,交换其承包地块的使用权。互换后,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有的仍由原承包者承担,有的经发包方同意后,随互换而转移。
48.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承包期内,承包方将土地承包权量化为股权,农民凭股权入股组成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对土地实行招标承包,或租赁,或直接开发,农民按股份分红。
49.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
在承包期内,承包农户将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出租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他人经营农业。这种形式不改变承包方与发包方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承租人只向承包方交纳土地租金。
50.什么是“反租倒包”?为什么要反对这种行为?
反租倒包是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条件把自己承包给成员农户的土地使用权赎买回来,再以土地入股经营或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大户,或者出租给法人单位从事农业经营。反租倒包的受让方一般是拟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商企业和农业科研推广事业单位,也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外资企业。反租倒包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介入农地经营的典型流转形式,也是引起争议和关注较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这种方式易于操作,便于乡村集体统一管理。但不利之处:一是操作过程缺乏群众监督,没有充分尊重承包农户的意愿;二是农户流转的收益增加不多,集体倒包收益难以惠及流转农户,其收支管理常流于形式;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往往迁就受让方意愿,对流转土地用途监管不力,而导致耕地占用管理失控。因此,中央政策明令禁止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实行“反租倒包”。
第三篇:农村土地承包法讲课稿
农村土地承包法课稿
第一部分: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背景 第二部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背景
《农村土地承包法》共有5章,65条,分为总则、家庭承包、其他方式的承包、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附则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基本着眼点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基本目标是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第二部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精神
《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有稳定、规范、维权、发展四个重点。
1、稳定,这是法律的基础.就是要长期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生产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的规模会逐步扩大,但这改变不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
家庭承包经营加上社会化服务既能适应传统农业,也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不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也不存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
2、规范,这是法律的重点。无论是土地发包方,还是土地承包方;无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各级政府,只要是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主体行为都纳入了法律规范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针对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民承包、流转土地的权利,并明确了具体的法律责任。
3、维权,这是法律的核心。法律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通过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地位,并予以充分保护来实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随着土地承包合同生效而产生的,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赋予农民的,承包合同期限是由国家确定的,其内容、效力、变动要件都是由法律规定的。可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依法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利,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发展,这是法律的最终目的。稳定、规范、维权是发展的基础。把土地承包期设定为30年以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多种方式依法流转,赋予其它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充分体现了发展的第一要务。
以上四个方面,归根到底就是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依法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这既是制定法律的首要出发点,也是贯彻执行法律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土地范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三、农村土地承包方式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四、农村土地承包遵循的原则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第七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第八条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五、农村土地承包的主体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 十二条规定:土地承包的发包方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六、农村土地承包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第三十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八、农村土地承包的主管部门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
九、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
1、协商;
2、调解;
3、仲裁;
4、诉讼。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农村实际的矛盾和冲突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但是,在30年的承包期内,农村的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完全不允许调整承包地,将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这在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却使很多不再需要将土地作为生活基本保障的农民,不愿退回多余的承包地,最突出的矛盾为:
1、家庭承包是以户为单位的承包,只有签订承包合同的农户中的家庭成员全部不在或全部不再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才能自动解除承包合同,发包方无权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或收回承包地;如果有一个人存在,不管其是否有能力经营,也不管当初承包面积有多大,均不能调整或收回其承包地;
2、《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如果承包方不愿自动退回承包地,发包方就不能调整或收回其承包地。现实生活中,只要是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绝大部分都是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在取得经济收入的同时,既可全额得到国家的各种补贴,又可享受土地带来的收益。
3、有些农户的成员由于死亡、迁出造成人少地多,而有些农户新增人口虽具有承包土地的资格,由于三十年内不能调整土地,造成长期不能取得做为生活保障的土地。以上三条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第七条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相违背。运用《农村土地承包法》处理问题的矛盾点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第二款规定,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承包法》的矛盾之处: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互相矛盾。第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存在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很多人地矛盾和土地纠纷难以处理,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很多隐患,也使我们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一些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上难表态、难处理。
第三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土地承包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1983年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来根据农村人口、劳力、耕地发生较大变化的状况,进行了土地大稳定、小调整工作,解决了“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现象。1 1999年根据中央(97)16号文件要求开展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第二轮土地承包方式有二种:一是直接延包;二是小调整后延包。
总的来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稳定的,较好地落实了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多数农民群众是满意的。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部分村、组土地承包纠纷,有的由于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导致矛盾激化、农民上访,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已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
二、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土地承包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认识问题。
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够正确、全面,认为农村土地是集体的,集体的就是村的,村里的土地村干部可以支配,缺乏对中央天现阶段农村土地政策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在现阶段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碰到局部利益和农民利益、地方利益和农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现阶段土地征用过程中补偿费过低的问题,就是对农民利益的最大剥夺。据报道,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只占土地出让收入总数的2.9%,而大量的地价则被国家、地方、企业主占有。现在一般征用一亩土地,农民能得到的补偿费只在几千元到一、二万元,而拍卖的地价可达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多。
部分村干部则利用土地整理,土地重新划分等机会,千方百计地借用各种理由留下土地用于对外发包、工业开发等,美其名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还有的利用反租倒包,从中牟利。所有这一些,都与中央的政策相违背。
对一些乡镇干部来说,则认为土地是村里的,土地的调整、划分等都是村里的事,由村民民主决策而定,乡镇不便干预,从而放弃了党的领导,放弃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应有的管理,对一些违反中央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2、管理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缺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的日常管理工作,应由乡镇农经管理机构承担,但目前乡镇农经管理的工作已机构不存在,使得土地承包的日常管理工作处于严重缺位状态。
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乏力。作为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农经员队伍存在散、乱、缺,素质偏低,精力分散,难于或无法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处于严重乏力的状态。
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缺少政策依据。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尚属起步,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如承包土地纠纷的调解、仲裁等还缺乏应有的法规规定。
3、政策执行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看,执行党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承包政策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土地整理后重新划分和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在三方面:
(1)、部分地方出现侵犯农民承包权,剥夺农民利益的行为。如土地整理后,多余土地统一由村收回,进行集中发包,所得承包款归村级集体所有,违反了中央二轮承包政策,剥夺农民利益。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地方也存在。(2)、一些地方土地整理后,又进行了一次土地调整,这与中央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明显不符。中央有关政策及《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二轮土地承包期间只在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后不实行安臵补偿费、人口增减导致人地矛盾突出三种情况下才能经过法定程序在个别农户之间用规定的三种土地进行调整,土地整理后划分土地显然不符合重新调整的条件规定,只能对地块进行划分,而不能重新进行调整,否则与中央提出的三十年不变政策不相符。
(3)、一些地方没有按照中央提出的“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流转,而是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将农户承包地由村统一处理、统一发包,或经过土地整理后将尚未分配到户的土地出租,获得的收益有的能够部分返还农户,有的则全额归村里所有。
4、具体操作问题。
全国性的问题,一些地方没有依法行事,按规范程序操作,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针对当时由于农业效益较低,粮食任务重,部分农户对土地要求不强烈,把土地视作负担,土地承包权难于落实到户的情况,考虑工作方便,往往采取简单直接延包的方法,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农民放弃承包权时,未办理申请手续,土地承包合同存在代签或漏签的情况;在承包土地流转中,流转手续不全,有的没签流转合同,有的合同条款不全等。二轮承包以后有个别村以承包权证放在村里集中保管不易丢失为由,没有将土地承包权证发放到农户。
主要反映在二大方面:(1)、个别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一是没有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流转,由农户自己与需要土地的单位进行自主协商,而往往由乡镇、村这个第三者以不适当的身份参与进行。
二是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即使有合同也没有经过有关部门鉴证或订立条款不全,私下或口头协定比较多,存在较大隐患。
(2)、有些地方土地承包手续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个别村二轮土地承包村民决议不符合上级承包政策的要求。如少数村二轮土地承包村民决议,在村民代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会议签到代替决议签字。
二是少数农户放弃承包权和转让经营权,没有办理手续。农户放弃承包权和转让经营权的手续比较齐全,农民放弃承包权的填写了《放弃承包权申请表》,并经村里批准,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签订了《流转协议》,并经乡镇农经站鉴证。必须有规范的手续。
三是部分土地承包权没有落实到户。
四是土地承包权证没有发放到户。部分村以农户保管易遗失,以村统一保管、查找或变更方便为由,实行村里代管的办法,没有把承包权证发放到户。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了解、熟悉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做到家喻户晓;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等,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广大村干部了解并熟悉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2、严格按照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开展工作,做到依法办事。
特别是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
当前农村出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多数反映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臵,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一些乡村推行的土地流转,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的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强迫流转,侵犯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有的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与民争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有的强行将农户的承包地长时间、大面积转租给企业经营,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有的借土地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这些问题如不加以纠正,将引发许多矛盾,甚至动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通知》指出:
一、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二、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三、规范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租赁农户承包地;
四、加强对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
具体见《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
3、加大农村承包土地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的日常管理。
一是要加强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
二是要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要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农村承包土地的规范管理。
4、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纠纷调解和仲裁制度的建立。
一整套与《农村土地承包法》配套的制度正在制订,在尚未出台之前仍然按原来惯例操作。
5、加大农村土地承包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已经成为侵害农民权益的突出表现形式。重点表现为以下十二类行为:
(1)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如干涉农民自主安排的生产经营项目,强迫农民购买指定的生产资料或者按指定的渠道销售农产品。
(2)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如强行收回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的承包地,收回承包地抵顶欠款,违法收回进入小城镇落户农民的承包地,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用收回走农民承包地的办法搞劳动力转移等。
(3)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如承包期内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硬性规定在全村范围内几年重新调整一次承包地,借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之机重新承包土地等。
(4)不落实二轮承包政策。对适合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第一轮耕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如不执行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政策,不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不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超额预留机动地等。
(5)利用职权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如因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解除承包合同,因集体经济组织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解除承包合同等。
(6)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如强制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土地流转,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
(7)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如对承包方合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出限制等。
(8)侵占承包方的土地收益。如小调整时随意提高承包费,截留、扣缴承包方土地流转收益,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等。
(9)违法发包农村土地。如未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将机动地长期用于对外发包,侵吞土地发包收入,泄露土地招标承包标底秘密等。
(10)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承包时对妇女实行有别于男子的歧视性土地承包政策,承包期内违法收回出嫁女承包地等。
(11)行政、司法机关和村级组织不作为。如基层法院不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诉讼,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管理机关不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请求,乡(镇)人民政府不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受理农民群众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来信来访,村级组织不执行仲裁、司法结论或名义上执行实际上拖延不办等。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确权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2013年1月31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确权机关
土地确权机关及主管
确权机关是指依法有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的行政机关。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确权的权利主体为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说只有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
主管是指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承办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做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具体承办确权工作,对确权的意见和建议,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确权原则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 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
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 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证据依据
土地详查形成的土地权属协议书、认定书、人民政府下达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 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 土地出让合同;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 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证明;
新中国成立之后双方签订的土地、山林等权属或界线的协议;
危改、安居计划的联建房合同和公证书;
法院判决:使用土地的事实情况,是占有还是侵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等。
基本方法
①集体所有土地一般为内部使用。②重复征用或划拨,以后者为准。
③界线与面积[1] 不吻合的,以界线为准。在土地确
权时,要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与行政管辖权的关系、与特殊区域内部门管理权的关系、土地权属与规划区的关系。土地权属确认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申报登记、核发证书,因此,确权主要是通过权属调查和申请土地登记、核发证书实现的。常见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若干问题
38、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地如何处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根据国发〔2014〕25号文件精神,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对全家迁入设区市以上转为城市户口,承包地已经交回或收回的,本次不予确权登记。没有交回或收回的,尊重其本人意愿,愿意交回的不予确权登记,不愿意交回的应予确权登记。
39、集体供养“五保户”的承包地如何确权登记?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规定,集体供养“五保户”的承包地应尊重“五保户”的意愿,确定是否进行确权登记颁证。集体不能强行收回“五保户”的承包地作为集体机动地。
40、家庭承包方的代表如何确定?
答:家庭承包方的代表人是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人或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记载的代表人。前两项规定的代表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到场确认的,由农户家庭成员共同推选。
41、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代表如何确定? 答:个人或单位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土地承包方代表是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自然人或承包单位的法人代表。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自然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由其法定继承人协商决定承包方代表。
42、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如何确定? 答: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应以二轮土地承包时家庭实际人口为基础,已死亡或户口迁出的(如出嫁女、在校大学生、现役军人等)应在备注栏标注清楚。二轮承包到现在,承包户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家庭成员,一并作为共有人进行登记,并在备注栏标注。“与户主关系”栏按照国家规范填写,如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兄弟、姐妹、其他等。
43、承包土地的调查结果由谁签字确认? 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6号)等法律法规,家庭承包方式的调查结果由家庭承包方的代表签字确认;其他方式承包的调查结果,由其他方式的承包方代表签字确认。
44、新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登记簿费用由谁承担?
答: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本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费用由各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经研究并报省领导批准,我省新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登记簿由省农委按规定样式统一印制,费用由省级财政负担,调绘勘测及其他工作经费由市、县财政列入预算,不得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45、对于退耕还林如何确权? 答:对于退耕还林,农户如果领取了林权证的,本次不予确权登记颁证。如果没有领取林权证的,但领取了退耕还林补贴,应尊重农户自己的选择,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还是等待领取林权证。对既没有领取林权证,也没有领取补贴的,应当进行确权登记颁证。[2]
确权登记
以全面摸清农村土地、房屋的空间属性和权属属性,并建立健全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求“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5]要提出,“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2011年2月,农经发2011[2]号文件《关于开展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承包经营权登记的主要任务是“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确、登记薄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3]。
备受关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2015年将再度扩容。根据部署,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甘肃、宁夏、吉林、河南、贵州等9省区今年将被纳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4]
必要性
编辑
由于一轮、二轮土地承包均是责任承包制,客观上淡化了对空间信息的管理需求。加之法律的缺位,农村资产权属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明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流转、征地占用等行为,使政府掌握的权属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凡此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农村承包地地籍管理混乱的现状:1)没有一个清晰的登记农村土地的账目,和一个有效的、图账对应的农村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政府无法清楚的掌握农用地的空[5] 间信息;2)村民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
不少遗留问题关系错综复杂,造成权属信息不明确;3)农村居民对其土地的产权没有证书依据。
为夯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基,需要理顺农村现有产权关系。只有在理清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财产权利界限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农村资产财产权益体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因此,对农村土地与房产的大规模确权登记,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变更登记
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7条规定,改变土地用途应依循以下程序:
1.取得出让方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土地用途改变,将直接引起土地出让最高年限的改变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变化。同时,土地用途的改变,必然发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因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7条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8条,都规定了土地用途的改变必须取得出让人的同意或批准。
土地用途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改变后的土地用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因此,改变土地用途亦应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2.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土地用途的改变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内容的重大变更,因此,土地用途的改变,在取得出让人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之后,应由出让人和受让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并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6]
登记解读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这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天诚国土)。
1、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内涵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分为两种,一种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主要是城镇范围内的土地;一种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要是农村范围内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总的来说,做的是不错的。这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要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等三权的登记发证工作。
2、我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进展情况?
答:我省的这项工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据统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等三权的登记发证率分别为94%、92%和94%。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可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主要有五项原则:
一是依法依规原则。二是便民高效原则。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和工作基础,在满足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和管理需要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政策,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四是急需优先原则。五是全面覆盖原则。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应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包括林地、草地等。
4、哪些情况下暂缓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缓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土地登记:
(一)土地权属有争议;
(二)经依法批准,征收为国有土地;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暂缓办理的。
5、怎么处理农民宅基地这一农村土地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答:农民宅基地历史延续时间较长,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为此,国家四部委对下列一些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
(1)非本村村民的,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2)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集体成员,或非本集体成员的人员,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
(3)已非本村村民,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
(2)、(3)两类的,均需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集体成员”。
6、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小产权房”问题突出,对此如何处置?
答:所谓的“小产权房”就是在集体土地上违规建设,供非本集体成员居住的商品房。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只有本集体组织成员每户才能享有一处宅基地,因而“小产权房”是不合法的,这也是“小产权房”不能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原因。由于这一问题涉及不少老百姓的利益,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进行试点,我们将根据试点后国土资源部的统一规定去完善相关的手续。
确权意义 确权颁证之后,将给农民带来四大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强化物权保障。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命根子”,一经确权,农民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权利人,有利于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其次,有利于强化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经过确权颁证之后,土地既是资源,又是资产,农民就等于握住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无论谁想再动农村的承包地,都必须经过本户同意。如果农民外出打工,还可依法把承包地进行流转,交给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来经营,换取实物或租金。这样一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就会增加。
再次,农民可用自己的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当前,因部分农民无法提供担保、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贷款难问题较突出。而确权登记颁证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民就可用自己的权证进行抵押贷款。最后,有利于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为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的各项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原始依据。如果耕地面积四至不清、面积不明承包地流转就潜藏较大风险,不仅农户不能放心流转土地,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也难以安心经营,必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7]
“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会促进土地的流转,土地逐步流入、聚集到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的手中就会培育出一批家庭农场,这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同时也会催生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经营。权属关系的稳定,财产权利保护的完善,土地流转中契约交易行为的规范,降低了流转各方的风险,减少了流转过程中的模糊环节,增强了流转的稳定性,流转的周期也会更长一些,规模会更大一些,参与流转的覆盖面也会更广一些。实际上我们陕西土地流转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家庭农场等受到了规模的制约,土地不能够顺畅获得,经营行为也会受到很大限制,风险也会提升。确权工作等于是为这些产业主体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起点。
第五篇:农村土地承包法最新司法解释
农村土地承包法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法公布司法解释,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处理范围及原则
今后,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不用再担心村委会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违法收回了。最高人民法院昨日公布《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按照《解释》规定,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的,法院应支持承包方要求返还承包地。
《解释》今年9月起实施
昨日,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解释》共27条,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受理与诉讼主体、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以及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等。该《解释》将于9月1日实施。
据黄松有介绍,近年来,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而《农村土地承包法》也过于原则化,最高法于2003年初开始,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和分析论证,形成了该司法解释。
黄松有说,前些年,有些地方违反法律盲目推行退耕还林,一些农户的承包土地被违法收回。自2003年以来,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大大提高,而被违法收回、调整或者弃耕撂荒的承包地往往已另行发包给他人。如何处理这些纠纷,是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点问题。
承包人将获法律保护
对此,《解释》第六条规定,对涉及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者承包方弃耕撂荒承包地的纠纷,按照不同情形,分别处理。其中,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承包方请求返还承包地的,应予支持;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承包方以发包方和第三人为共同被告,请求确认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返还承包地并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属于承包方弃耕、撂荒情形的,对其请求赔偿损失的,不予支持。解释同时规定,第三人请求受益方补偿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应予支持。
黄松有向记者解释: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基于物权人的地位寻求法律保护,要求返还承包地。
■解读
解读1
五种承包权被侵害情形法院应受理
农民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因其承包经营权被侵害而提起民事诉讼,《解释》规定“五种情形”法院应当受理,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的分配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此外,对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引起的争议,因其同样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法院也应依法受理。对农民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和对尚未取得而要求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解释》规定法院不予受理。
解读2
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按变更情况处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契约形式,把承包的土地交付他人经营,自己进城打工做买卖。随着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不少农民希望回农村继续承包土地。为此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合同发生很多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表示,对于流转合同而言,属于订立当时的基础或者环境,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发生的非当初所能预料的变更。《解释》就此规定:因承包方不收取流转价款或者向对方支付费用的约定产生纠纷,当事人协商变更无法达成一致,且继续履行又显失公平的,法院可以根据发生变更的客观情况,按照公平原则处理。
解读3
承包地被征收要给青苗补偿费
今后,农民的承包地被依法征收的,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已经收到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用的,法院应支持。
《解释》对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的处理作出了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收的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已经收到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用的,应予支持;放弃统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已经收到的安置补助费的,应予支持,但需要统一安置的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安置补助费的,不予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委会、村民小组经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
解读4
一地数包先登记者获经营权
当前,在农村经常出现发包方就同一土地与数人建立承发包关系。
为解决由此产生的权利冲突。《解释》规定,依法登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均未依法登记的,生效在先合同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解释》规定,从权利性质方面区分,如果一方已经依法登记,则该人享有的是一种物权性质的权利。其他未进行依法登记的仅为合同权利人,在性质上属于债权。两者相较,前者优先。如果均未依法登记,则两者权利性质同属债权,应依承包合同生效的时间先后确定。
而对于已经发生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前的强行先占不得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解读5
村集体拖延表态 农民可转让经营权
在无法定理由的情况下,村集体不能干涉农民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流转自主权。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解释》规定了一个除外条款: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不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解读6
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行为无效
《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家庭承包方是否可以采取抵押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实未作明确规定。但这次《解释》规定,承包方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的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