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区创建文稿bai
积极培育服务组织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培育和支持社会服务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按照‚抓党建、促社健、保稳定、求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街道社区服务者协会被北京市授予‚北京先进民间组织‛称号,2004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2006年,金顶街地区因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成绩突出,被授予‚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荣誉称号。
一、完善社区服务,创建服务者协会
社区建设的主旨,是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协会工作的宗旨就是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共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1、立足群众需求,建立协会组织
金顶街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有与莫高窟相媲美的艺术瑰宝法海寺壁画,有被《中国名胜词典》称之为‚一大胜迹‛的模式口第四世纪冰川擦痕,有老舍笔下的驼铃古道模式口大街,还是京西太平鼓的发源地。辖区共有13个社区,文体 1 团队有70余支,有3100多名队员。2003年,为了更好地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在社区合唱队和太极拳队的基础上,街道注册建立了金顶街社区服务者协会组织。‚非典‛疫情发生后,一些文体团队开始停止活动,社区生活变得十分紧张压抑。团队的骨干队员找到了街道,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为了团结凝聚社区居民战胜‚非典‛疫情,街道工委建立了社区服务者协会党总支。在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协会组织广泛开展活动,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市级抗击‘非典’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
2、适应发展需要,规范协会队伍建设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扶持培育社区各类服务组织的发展,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因此,我们把协会组织作为政府职能剥离的一个承接载体,以党建为龙头,加强协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协会组织党员由成立之初的86名变为164名,协会队员由300余人变为800余人。形成了组织发展的‚三驾马车‛,成为拥有‚文体类、助困类、经济类‛三个层面优秀社区服务组织。文体类有:翠微合唱队、太极拳队、书画社、舞蹈队、戏曲队、文学社等;助困类有:爱心互助会、爱心家园、爱心互助楼等;经济类有:企业经济促进会。
3、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协会组织发展
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新兴的一项事业,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 2 支持和帮助。几年来,我们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协会大力支持,积极扶持协会事业走入正轨。一是根据北京市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街道办事处新的‚统筹辖区发展,监督专业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功能定位要求,把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扶危救困、民间纠纷调解、清扫保洁等项工作,从行政职能科室中剥离出来,交由社区服务者协会承担,服务者协会通过承办工作获得经济利益。二是强化协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在协会建立了党总支,在团队建立了5个党支部,为协会提供政治上的优势和组织上的保证。三是从办事处机关选派正科职干部担任协会指导员,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内部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指导协会开展活动。
二、服务群众需求,开展多元活动
协会成立以来,按照‚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原则,不断整合资源,拓宽服务领域,着力打造促进地区发展的‚三驾马车‛。
1、以‚文体分会‛为载体,促进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文体分会拥有11支文体团队,共有队员800余人。几年来,各团队将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与具有时尚气息的现代文明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活跃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2003年,在全地区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争作文明北京人‛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安排了‚崇尚科学文明,摒弃生活陋习,争作社区文明人‛、‚抗击非典,共建美好家园‛以及庆 3 ‚七一‛建党82周年文艺联欢会等10余场节目,观众总计达5万多人次。2004年,承办了建党83周年大型文艺庆祝活动‚清泉颂‛,新华网、新华日报和区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2005年‚七一‛前夕,协会以‚歌颂党和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社区之声‛大型文艺演唱会。此举开创了社区艺术团体步入国家级音乐殿堂的先河,全国音协知名人士、市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北京市18个区县文化系统的领导和区党政领导以及全区9个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应邀同社区居民一起观看了演出。2007年,承办了金顶首届精品民族武术节活动。由于协会组织在活跃地区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给予充分的肯定,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艺术一枝花‛。
2、以‚企业经济促进会‛为平台,推进辖区经济发展
金顶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社会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相对薄弱。企业经济促进会积极开展地区企业家联谊活动,交流信息、科学论证,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一是企业经济促进会通过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大量的企业在地区注册,新引进的企业成为涵养地区税源、繁荣地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通过为企业服务,加强了交流,增进了感情,企业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三是通过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开办经济实体,提升协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协会的发展。几年来,促进会引进30余家企业前来发展和落户,为发展街道区域经济做出了积极努力。
3、以‚爱心互助会‛为依托,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
金顶街辖区居民95%是首钢职工及其家属,由于首钢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失业特困人员较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压力大,给社会稳定工作增加了难度。为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街道培育建立了爱心互助会,在13个社区建立了爱心互助分会。爱心互助会以‚各尽所能、互助共享‛为宗旨,采取劳务入会、岗位入会、技能入会、荣誉入会、一日工资入会等多种形式吸收会员。目前,已吸收团体会员34家,个人会员1400余名。共募集资金14万元,募集物品3千余件,救助困难家庭110户,支出资金或提供救助物品折合人民币共计6.9万元,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65个。《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
三、提升组织活力,积极开展协会党建工作
为保障协会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街道党工委在协会建立了党总支,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和先锋作用,促进了协会各项活动的开展。
1、把握方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阵地
协会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上的优势,坚持以组织的先进性团结人、凝聚人,坚持以身边的先进典型鞭策人、激励人,坚持以健康的活动教育人、帮助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四年多来,先后建立了合唱队、太极拳队、舞蹈队、书画社、文学社5个党支部。为加强对协会工作的指导,街道派科级干部到协会任指导员,指导协会与各级业务部门建立联系开展工作。推荐 5 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协会任职。如,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模式口西里社区党委的老书记胡万荣,由党组织推荐,经民主选举,担任了爱心互助会会长。
协会党组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创作了一批如‚你家、我家、他家,住在社区是一家‛等主题鲜明,极具亲和力的社区歌曲;举办了‚科学健身,迎奥运圣火‛地区太极拳比赛等活动,教育居民科学健身。数名原‚法轮功‛习练者加入协会后,在协会党组织的影响下,逐步摆脱了‚法轮功‛邪教组织对他们精神上的控制,一些人成为艺术团的文体骨干。
2、凝聚人心,以服务群众赢得协会的向心力
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协会对会员没有经济支配权,也不具有行政命令的权力。靠什么来把握协会的发展方向呢?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事业、情感和服务凝聚人心,才能掌握协会事业的主导权。
每天清晨,协会太极拳队都会在山下进行晨练,一个偶然的机会,街道工委书记听说由于场地不平,有位队员在训练中把脚崴伤了。回到单位,立即召集相关领导及协会党总支研究解决此事,不久,街道决定投入10万元改造了场地,作为社区群众的健身活动场所。现在,每天来此进行晨练的人络绎不绝。四年多来,街道为修建社区场地、购置活动设备等先后投入约100余万元。会员们说:‚还是有党组织管着好,有事还得靠党组织‛。2005年6月,正当合唱队队员们为进军北京音乐厅而紧张排练时,协会合唱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褚凤阁远在东北的老父亲 6 病危。党总支了解情况后,建议老储马上回家先尽孝心,这里先由别人顶着。在褚老师离家的日子里,协会党总支一班人经常到家慰问其家属,当褚老师从东北老家回来时,协会党总支和机关同志们又去火车站接站。下到站台的褚老师看到面前的领导和同志,这个坚强的东北汉子眼眶里盈满泪水,紧紧地握着大家的手,激动地说:‚我只说一句话,请领导放心,我明天就去排练,一定完成大家交给我的任务‛。私下里老褚跟队员讲:我只是社区一个普通志愿者,自己家有事,街道书记、主任都来看望,我怎么能不感动,我怎么能不尽力完成党组织的工作呢?
协会党组织从更多的方面关心群众。2005年9月29日,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一个对党怀着炽热之心的老人,一个在社区义务培训了800多太极拳爱好者,多次带领门下弟子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开幕式的老人,一个多次被评为社区志愿者之星的老人——太极拳队队长于德水,终于实现了他四十年的梦想,被太极拳队党支部发展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这位老人激动地说:‚没有协会党组织,我政治生命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我要把我一生的精力贡献给党,贡献给社区的太极拳事业。‛在他的影响下,一批骨干队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3、引领风尚,以现代文明促进社区和谐
协会党总支,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弘扬社区优良传统,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一是组织开展‚争做文明志愿者之星‛活动,四年来有20名志愿者被评为区‚志愿者之星‛,助人为乐在社区内形成风尚。二 7 是开展‚爱心互助‛活动,组织协会党员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特困家庭得到了帮助。三是组织各团队结合社区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文艺活动,立足为群众服务,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四是组织协会会员定期开展义务劳动,美化社区环境,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四年多来,我街道从多方位支持和帮助协会组织发展,把协会组织作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有力平台,努力做好、做强、做成品牌。成绩斐然令人欣慰,但是我们也深深感到,社区服务组织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是政府对社区服务组织发展给予的政策支持匮乏。社区服务组织在承接政府剥离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由于服务组织的法人地位不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常常被拒之门外,无法开展更多的经营业务。二是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不少社区居民中,‚有事找单位‛、‚有事找政府‛的习惯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不了解或忽视社区服务组织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缓解社会矛盾、加强居民自治等方面的作用,使其在居民自治进程中得不到足够重视。三是社区服务组织在发展中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目前,社区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是上级业务部门的扶持资金、会员会费、单位赞助等。这些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服务组织的发展需要,已经影响了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对社区服务组织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积极培育和支持社会服务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各 8 类服务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政府部门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政府将服务组织承担的社会化工作、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直接拨付给服务组织。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服务组织的公认度。社区服务组织的知名度不高,原因很多,主要是发展时间短,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服务组织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服务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7年7月10日
第二篇:创建和谐社区材料
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办事处城西花园社区
城西花园社区地处淮安市区西部,离市中心不到2公里。社区内有新港小区、韩侯花园和待建的城西花园、鸿基雅园。目前社区工作人员10名,支部党员33名,个体工商户56家,常住户1320户,常住人口3950人,132个单元,办公活动用房520平方米,高标准设立“六室三站二栏一校—场地”、开通了“110”服务热线,社区近两年来先后被表彰为“市级文明社区、市和谐示范社区、市放心消费社区、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社区三项活动创建先进单位、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等多项殊荣。
第三篇:和谐社区创建
创建和谐社区共建和谐社会 北王社区位于潍州路,辖区面积为1.7平房公里,共有居民940户,人口3400人。根据辖区特点,社区紧紧围绕一居一品的整体思路致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以潍州路拓宽建设为锲机,乘村中村改造之东风,提高居民就业和生活水平,同时不断丰富民主自治与依法治理的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民间组织的主体作用,创新载体,完善自治功能,拓展自治内涵,努力成为探索基层平安、和谐社会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和谐建设
高度重视社区和谐建设,首先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主任为组长、社区成员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提出了指导和谐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建设标准,解决社区资金投入、硬件建设、部门职责、规范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二、切实转变职能,强化社区功能
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区财务管理。社区专设现金会计和记帐会计,社区主任有权掌握、支配社区财务。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发挥居委会成员的作用,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推进民主自治建设的蓬勃发展。
三、扎实开展党建,铸就坚强基石
党的领导是社区工作的重要保证。在社区建设中,社区首先把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放在首位。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配强社区党支部班子,二是大力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党员和其他类型党员属地化管理后的组织力度。三是完善了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社区群众作表率。
四、完善基础建设,巩固社区阵地
本着“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宗旨,我们逐年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配备上电脑,并接入宽带,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并建设了文化宣传走廊,让广大居民及时了解社区的党务政务。
无、繁荣社区文化,打造文化型社区
把社区文化作为凝聚民心、凝聚社会的基础工程,倡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下基层、进社区,贴近群众,服务大局。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创建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行社会审美和德育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但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也提升了群众精神境界,提高
了社区文明程度,拉近了居民之间关系,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促进了社区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六、美化社区环境,打造环境优美社区
一是加强居住小区卫生管理,落实日常环卫保洁制度,建立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机制。二是拆违章,集中治理小区死角部位的垃圾及小区内公共用地、乱堆乱放现象。三是建绿地,在进入小区的两侧绿化带种植小松树、旱柳等观赏植物,形成楼在林中、林在楼中,人在绿中、绿在人中的良好社区环境。
七、品牌特色建设,打造北王亮点
我社区以潍州路拓宽建设为锲机,乘村中村改造之东风,提高居民就业和生活水平。目前,我社区的潍州路拓宽拆迁工作已圆满结束,只等开工建设,同时我们招商引资,与开发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同时城中村建设的手续也已陆续准备齐全,按照规划,相信改造很快开始。
北王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居民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继续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更加关注民生、构筑和谐,为打造一居一品的和谐社区更加努力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四优”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一直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社区两委成立了“四优”和谐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铜陵市“四优”和谐社区的标准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软件完善和硬件同步的原则,确定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四优”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近年来,先后被市授予“市级文明社区”、“第一届区级文明社区”、“市再就业先进社区”等称号,现将xx社区创建“四优”和谐社区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党支部在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双带”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支部先后制定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制度,党组织成员岗位职责明确,支部每月学习一次,学习气氛浓厚,以及开展了“社区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2、加强班子建设。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的具体要求,在班子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即班子成员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群众需要的时侯必须雪中送炭,班子成员沟通协商,营造和谐氛围。我们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41名党员。
3、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社区党支部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在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近年来我们利用慈善超市为困难群体发放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切实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把党的温暖送到居民家中。根据社区部分老党员、老干部的身体状况,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家庭纠纷调解队、文明劝导队等组织,在党员的示范引导下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氛围高涨。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
在认真遵循《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设立了居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居民自治小组,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等一系列的组织和章程。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2、整合资源,挖掘共建谐能。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平台,与共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邀请辖区单位探讨、解决社区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营造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3、推行居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我社区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重大问题上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对居民反映强烈的低保问题,我社区成立了审核小组,严格执行《居务公开制度》,设置了“居务公开栏”,定期公布社区的有关事项和居民关心的问题,加强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真心接受居民监督,实现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三、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
1、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一是解决社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社区千方百计与各方面联系就业信息,积极为失业人员寻找就业机会,不厌其烦地介绍合适的工作,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二是办好信息栏目,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宽了就业渠道,为下岗失业人员搭建再就业发展平台。
2、完善服务设施。我社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设立了计生服务室、社保室、残疾人工作站等。成立了组织、配备了专门人员,建立了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搭建了平台。
3、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服务体系,成立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开通了便民热线,发放了便民服务卡,在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再就业服务室、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室、卫生室、计生室、市民学校、图书阅览室、法律咨询室等便民利民服务。
四、社区卫生环境良好
为切实完成好创建国家卫生镇及整治环境卫生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
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宣传创建卫生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板报12期,动员居民关心支持,参与卫生整治工作。
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采取责任到组到单位,签订了除“四害”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目标责任书。
三是开展除“四害”、“四旁三包”等卫生保洁工作。定期开展除“四害”灭杀,确保了除“四害”工作的任务落实,目前社区卫生良好环境优美。
五、社会保障覆盖广
社区建立健全了扶贫助困的动态救助机制,全面掌握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困难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时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目前我社区申报了低保313户,483人,发放低保金82559元,切实解决了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并实行动态管理。
六、社区卫生服务全
社区利用镇中心卫生院优势,解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做到小病不出社区。2008年社区请市二院专家前来社区开展了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活动,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免费为非职工参保人员体检。在计生服务方面,一直把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放在工作的首位,免费为她们体检、发放避孕药具。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
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1、治安防范体系健全。社区建立了警务室、夕阳红义务巡逻队,治安包保人员2人,为基础的治安巡逻防范体系落实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组建了一张高效的“群防、群治”网络。开展了法制宣传和“五五”普法活动,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了“平安家庭”评比活动。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进行了清理、登记、办证,建立了台帐,掌握了基本情况,落实了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3、帮教工作成效良好。我社区成立了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两劳”回归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帮教,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现“两劳”人员思想稳定,无一例重新犯罪。
4、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实消除隐患,社区对辖区内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决不让隐患威胁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安全。
5、调解成效明显。我社区加强了矛盾排查和信访工作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
八、活跃文化,丰富生活
1、发展文体队伍。创建发展了社区腰鼓队、舞蹈队、气功队、体操队等文体队伍,并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文体活动,并多次获奖,即丰富了居民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知名度。
2、开展文明评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文明楼院、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每年开展1次,将评比条件标准在各居民组张贴宣传,经评比现社区已评选出21幢“文明楼院”、245户“五好文明家庭”。
近年来,虽然我们的创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较小,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目前,我社区在镇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申报社区办公楼建设项目工程,各项工作正在落实当中,办公楼的兴建将极大改善社区的整体功能,达到设施优等标准,也将提高我们争创“四优”和谐社区信心。
总之,在争创“四优”和谐社区工作中,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的苦干和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就一定能全面推进“四优”和谐社区的建设。
第五篇:创建和谐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以人为本强化领导努力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县乡东鄯河社区地处县城西端,距县城13公里,南临桑干河畔,北托同蒲铁路,西靠大运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工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现有居民272户,1049口人,耕地1788亩。社区内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居民安乐,是一个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
河社区自被县委县政府确定
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以来,紧紧围绕“科教兴社区、增收富社区、法律安社区、道德暖社区、文明立社区”的和谐社区战略,以“真诚服务”为核心,狠抓“育民、乐民、为民、美民、帮民、便民”工程,努力构建政治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化振兴的新型社区。经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社区于被评为山西省生态文明村,文明和谐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科普示范基地,五好农村党支部,巾帼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红旗单位。
一、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促使社区建设有序开展。
几年来,东鄯河社区各类组织和和制度健全,管理体系规范,运行机制完善。社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社区党组织健全,活动正常,领导核心作用强。社区实行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推行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制定了妇女文教、治安调解、计划生育等工作职责10余项。社区内硬件设施齐全,管理规范,运转正常。
二、以人为本,办好实事,努力构建温馨和谐的人居环境。
东鄯河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奉献社区”的思想,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
以来,总投资320多万元,硬化主街道2条,卷道19条,实现了户户通;栽植针叶树2685株,对社区进行绿化美化;对学校进行了教学设施配套及绿化美化;新建了12间村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文化舞台一座;建设了农村体育文化休闲广场;安装路灯48盏,实现了亮化;进行了村口及沿途道路美化,社区容貌焕然一新。
社区在公共服务及管理方面,按区位进行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分片服务,包括片区医疗、卫生、治安、邻里关系、婆媳关系、组织生产等,由党员干部带头,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对片区内的公共设施责任到每位社区居民,例如:树木每人5株,从栽种到后期维护实行终身负责制,片区卫生由片区责任人组织社区居民每月进行1次集中清理,对片区公共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每片区每周抽调1人组成社区夜间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极积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共驻、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社区还多次组织、召集党员干部、居民、个私老板、相关单位等捐款献爱心,社区再就业、扶贫帮困成效显著。开展了“党员干部一帮一”、单位结对帮扶活动,筹集资金慰问残疾人、低保户(困难户)等弱势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努力为居民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社区积极为残疾人申请救济补助、医疗费用报销。社区为了残疾人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福利院,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帮他们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社区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到居民群众中去,了解居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收集居民意见,切实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视群众的疾苦为已任,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社区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板报、横幅等宣传阵地,广泛布置宣传专栏,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参与共建的自觉性,使他们走出家门,融入大家庭,遵守居民公约,广泛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和公益事业,培育社区亲和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建设大家庭”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教育,丰富内容,深化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宣传栏、阅览室等载体,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居民思想生活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卫生常识,加强居民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居民政治觉悟和文明素质;社区还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形式,引导居民自觉遵守“邻里和睦”的文明风尚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
社区按照“抓文明、强素质、求进步、促发展”的思路,把“环境优美在社区、遵纪守法在社区、教育新风在社区、爱绿护绿在社区”的活动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社区始终把未成年人的成长作为一项长期、根本任务来抓。社区利用宣传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居民法制宣传教育氛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教育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子女等易犯罪高危未成年人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奉献社区,服务居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
为了进一步弘扬和树立“奉献、友爱、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