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留学套磁博士学位PHD申请
美国留学套磁博士学位PHD申请
在整个申请美国留学套磁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国留学套磁的流程,还注意美国套磁时的事项,不要心急,稳中求胜,以便顺利完成美国套磁。在内容上托普仕留学建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的入口点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其实开口很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开口是从专业上开,不容易的是从专业上开怎么开。通常建议学生从两个方面着手:
看教授的论文,然后写一个总结,把你自己的真实感想写出来,这是第一步。然后把你写完的东西给在你们学校内比较牛的老师看,让他提一些修改的意见,通过他的意见,再通过和你学校里老师的沟通,这样的话,进行修改你之前写的那个总结。把这个发给教授。但是要注意一点,邮件的题目不要说是来自于什么什么学生等等,要写上关于什么什么问题。
你现阶段的实验报告。我相信你在做你的实验过程当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你的实验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写在你的邮件里,或者跟他讨论,或者你告诉他你是怎么解决相关的问题的。以上两方面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需要你的功底和能力了。
2、在表述一些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内容上虽然是在表现你的专业能力,但是有点一定要注意,就是通过对你专业能力的表述我们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我们要达到的是表现你在专业方面的兴趣,你真的喜欢做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在那里说怎么表现我们对专业兴趣的时候,确实是很难,光靠嘴说,就是不停的在说我怎么怎么喜欢做研究这样是不够的,相信就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跟你说你也不会相信那个人。同样的道理,那些教授天天都不知道收多少封这样的邮件,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了。
希望你通过在说专业的时候表现出这样的对研究的兴趣,这样来说有事实为依托更为真实。并且建议你的套磁信以“xx问题”为题目,这样更能从专业的层面上吸引教授的目光。
3、在对于一些和你老师或者你熟悉的人有关系的人,如果他们有一些可能对你申请有帮助的人的话,建议你最好可以让他们给你先发一封私人推荐信。
让他们跟那边的老师说,我这边有个学生比较不错,想学你那个方面的东西,你看看他的情况,如果允许的话,可以让老师先把你的简历发给那边的老师。但是这样有一点,就是你老师愿意不愿意给你做推荐,因为他给你做推荐不仅仅是给你做了推荐,也是代表了他自己。
4、发信的频率一定要注意,不要说2,3个月都不搭理人家了,突然发了一封信给他,这样的效果很不好。在频率上基本上最好保证1到2周联系一次。如果时间太密的话,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如果时间跨度太大的话,很有可能人家都忘了你是谁了,这样每一次基本上都是新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折扣。所以要保持一个长久连续的联系。让教授看到你真的对他的研究感兴趣,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他让他招收你并提供奖学金。
5、切记不要用任何的模板,模板这个东西,现在在网上已经很泛滥了。可以说你能找到的,其他人一样能找得到,你能发现的,其他人一样也能发现。
而且你可以找一下模板看一下,大家写的东西都基本上一样,一上来都是那一套。套磁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你自己推销你自己的过程,怎么能说每个人推销自己和其他人都一样呢?所以不要用模板,但凡有能力就一定要自己写。
6、PHD美国留学套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因为现在的美国留学套磁情况就是这样,发100封信,回的可能只有10封,有可能这10封里有6封以上是废话,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要保持很好的心态,要有面对打击的能力。
第二篇:【美梦网】套磁之博士学位PHD申请解析
套磁之博士学位PHD申请解析
在整个申请美国留学套磁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国留学套磁的流程,还注意美国套磁时的事项,不要心急,稳中求胜,以便顺利完成美国套磁。在内容上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的入口点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其实开口很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开口是从专业上开,不容易的是从专业上开怎么开。通常建议学生从两个方面着手:
看教授的论文,然后写一个总结,把你自己的真实感想写出来,这是第一步。然后把你写完的东西给在你们学校内比较牛的老师看,让他提一些修改的意见,通过他的意见,再通过和你学校里老师的沟通,这样的话,进行修改你之前写的那个总结。把这个发给教授。但是要注意一点,邮件的题目不要说是来自于什么什么学生等等,要写上关于什么什么问题。
-你现阶段的实验报告。我相信你在做你的实验过程当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你的实验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写在你的邮件里,或者跟他讨论,或者你告诉他你是怎么解决相关的问题的。以上两方面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需要你的功底和能力了。
2.在表述一些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内容上虽然是在表现你的专业能力,但是有点一定要注意,就是通过对你专业能力的表述我们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我们要达到的是表现你在专业方面的兴趣,你真的喜欢做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在那里说怎么表现我们对专业兴趣的时候,确实是很难,光靠嘴说,就是不停的在说我怎么怎么喜欢做研究这样是不够的,相信就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跟你说你也不会相信那个人。同样的道理,那些教授天天都不知道收多少封这样的邮件,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了。
希望你通过在说专业的时候表现出这样的对研究的兴趣,这样来说有事实为依托更为真实。并且建议你的套磁信以“xx问题”为题目,这样更能从专业的层面上吸引教授的目光。
3.在对于一些和你老师或者你熟悉的人有关系的人,如果他们有一些可能对你申请有帮助的人的话,建议你最好可以让他们给你先发一封私人推荐信。
让他们跟那边的老师说,我这边有个学生比较不错,想学你那个方面的东西,你看看他的情况,如果允许的话,可以让老师先把你的简历发给那边的老师。但是这样有一点,就是你老师愿意不愿意给你做推荐,因为他给你做推荐不仅仅是给你做了推荐,也是代表了他自己。
4.发信的频率一定要注意,不要说2,3个月都不搭理人家了,突然发了一封信给他,这样的效果很不好。在频率上基本上最好保证1到2周联系一次。如果时间太密的话,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如果时间跨度太大的话,很有可能人
http://www.indexedu.net
家都忘了你是谁了,这样每一次基本上都是新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折扣。所以要保持一个长久连续的联系。让教授看到你真的对他的研究感兴趣,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他让他招收你并提供奖学金。
5.切记不要用任何的模板,模板这个东西,现在在网上已经很泛滥了。可以说你能找到的,其他人一样能找得到,你能发现的,其他人一样也能发现。
而且你可以找一下模板看一下,大家写的东西都基本上一样,一上来都是那一套。套磁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你自己推销你自己的过程,怎么能说每个人推销自己和其他人都一样呢?所以不要用模板,但凡有能力就一定要自己写。
6.PHD美国留学套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因为现在的美国留学套磁情况就是这样,发100封信,回的可能只有10封,有可能这10封里有6封以上是废话,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要保持很好的心态,要有面对打击的能力。
【更多关于大学排名的请访问:http://university.indexedu.net/rank/】
http://www.indexedu.net
第三篇:留学美国 传播学PhD申请详细总结
留学美国 传播学PhD申请详细总结(选校、文书、申请、套磁、面试)2011-02-10 11:37:27 来源:一亩三分地论坛 字号:大 | 中 | 小
本文转自一亩三分地论坛,转载只为分享给更多的人,感谢原作者的贡献。
以下是同学申请美国传播学博士的申请经验总结,写得非常详细,包括选校、文书准备、申请、套磁以及面试等,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帮助同样申请美国传播学专业的同学。提醒大家,传播学属于文科类比较热门的专业,申请难度大,对语言要求非常高。
现在我的申请已经告一段落了。虽然最后去哪个学校还没定下来,但我手头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全奖offer。从09年申请的失败到10年的成功,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往事,我总有种不可名状的感慨。我决定把我申请的经历写出来,不仅仅是要记录这段往事,更是想给有志于走这条路的人一点启发。因为去美国读传播学的中国人虽然这几年在不断增多,但总体仍然偏少,我们基本上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代人。我走过弯路,撞过南墙,但我希望我的同胞们能走得更平顺,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07年本科毕业,英语专业,母校是一所在新中国光环逐渐褪去的重点大学。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出国读传播学,于是07年秋季我来到了这所现在可以称为我母校的大学。我的专业方向是网络与社会——一个近几年在美国传播学界颇为流行的方向。
我决定读PhD是在08年夏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工作很不好找,更重要的是因为我觉得我很适合做个大学教授,我也喜欢在大学里做个老师,所以我就必须读PhD。岔开说一句,我记得百度的CEO李彦宏曾经说过,人应当学着欣赏自己。如果我们想在这个社会立足,就必须学会趋利避害,学会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限,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劣势对自己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当然,这非常困难,只有你自己能看清楚自己,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你。在美国读了文科和社会科学的PhD,将来基本上就是当老师了;如果你无意于做老师,千万不要把四年的青春耗在大量的阅读、写作、教课和研究上。
美国的传播学博士一般只有秋季入学的program,所以08年秋季申请的是09年秋季入学。我记得08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这情景似乎应了当时极端低迷的经济形势——用李清照的词来说,就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经济不好的直接后果是大批美国人选择进入graduate school。传播学及其相关专业(新闻、广告)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语言文化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当大量美国人涌入这些专业的PhD program之后,对留学生的申请就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另一个影响就是给留学生申请奖学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美国一般只有公立学校才开设传播学的PhD program,而经济低迷会影响到政府收入进而减少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拨款,所以很多传播学PhD program都因此减少了对博士生的资助。简单来说,这两年留学生申请传播学PhD program面临的问题就是:
1、申请人数多,2、可录取的人数和提供的奖学金少,3、语言文化要求高。
再说一下我08年的申请条件。说起来惭愧,几乎什么都没有。除了还说得过去的GT成绩和GPA,以及几个尚未做出结果的research project,我一无所有。美国的master program基本是2年完成,2年时间要求学生能拿出一些像样的研究成果来,是比较困难的——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在为自己开脱,而是传播学绝大多数的master学生,特别是留学生,的确什么研究成果也没有。如果放在往年,也许我可以拿到一个一般学校的offer。但在08年的严冬面前,我只收到了一个一般学校的admission。
当时申请失败,我很沮丧;特别是当我听说我老家有一些长舌妇看我的笑话、说我父母的难听话,我更是懊恼。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我的成功是与我的父母联系在一起的,尽管他们从来没给我施加过压力。我并不避讳这段失败的经历,是因为我认为那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更加坚强、自信、乐观,更有主见和能力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击垮而一蹶不振。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延期毕业,再申请一次。一年之后,我的resume上有3个conference presentation、1篇conference paper。我已经拿到了一个学校的全奖offer和另一个学校的admission(他们现在还没发奖学金)。前一个学校的program director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去年只给了2个人全奖,但他们对我非常满意,整个委员会给我的打分是最高的,所以他们决定给我全奖offer。能在一个美国人占据绝对优势的专业里取得这样的成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因为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只要经过努力,可以做得比美国人更好。在下面的篇章里,我将按照不同的主题,并联系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申请传播学PhD program的情况。
一、申请传播学PhD program的基本条件
我听说在有些学校的传播学PhD program,招生委员会会首先预审一遍你的材料,主要是你的GT成绩和GPA。如果你这两项达不到标准,有些program(比如USC)会直接扔掉你的材料。
一般来说,对于传播学的PhD,GRE verbal至少要500分,写作4.5比较保险。USC要求GRE最低1450到1500(这可是内部消息哦,USC的网站上根本没有写出来,我是托了内部人士才打听出来的)。
TOEFL一般学校都没有硬性要求,起码不要低于100。有些学校对口语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Purdue(27)、Ohio State(29)、USC(27)。至于说达不到这个要求是不是真的就一点希望都没有,至少Purdue的director给我的回答是“没有可能”。但是,美国也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家,传播学系更是一个讲人际关系的部门;如果你能获得program内部某个教授的青睐,他会去和招生委员会商量。
GPA不要太低。这个一般学校都没有一个硬性标准,一般硕士的不要低于3.7就可以了。
我自己的GT成绩和GPA都属于那种不太高的,在申请之初我还因为这个(特别是我的GREverbal)捏了一把汗。所以,我的经验告诉我:
1、GT成绩和GPA是为了筛掉一批水平过于低的学生,所以一般学校不会把这个看得太重(USC除外);
2、如果可能,GRE尽量考到600分以上就能高枕无忧了,起码不用像我一样整天为此忧心忡忡。
顺便说一句,在美国申请传播学博士,必须要有硕士学位。这和绝大多数PhD program都不同。
过了这一关,你就可以开始选校了,这是申请正式开始前最重要也最繁杂的部分。
二、选校
1、选校前要做的工作
在选校之前,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申请原则大家必须要掌握。美国的大学招生制度奉行的一个原则是,一般只录取和自己program研究领域一致的学生。这其实是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规则。从招生委员会的角度来讲,如果他们能招到一批符合这个program特点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就会促进program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只有进入一个符合自身研究方向的program,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授和学校的资源,提高自身的水平。试想如果你去了一个没有哪个教授和你的研究领域一致的program,有谁会指导你写论文,有谁会愿意跟你合作呢?这其实就跟谈恋爱一样,彼此不合适的人在一起只会相互折磨。切记一点,千万别只盯在top school或top program上面,因为那不一定适合你。
确定了这个原则,大家就要做两件事了。首先你得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你本科是学这个专业的,找到自己的方向比较容易;但对于转专业的同学来说,你必须抓紧时间在第一年确定你的研究兴趣。因为master program只有2年,时间有限;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能做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如果等到第二年才拖拖拉拉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你根本没时间做相关研究,申请时没有研究成果就会非常被动。这也是我去年申请失败的一个教训。
第二,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后,选学校也就相对容易了。和自己研究方向没有关系的program千万不要申请,因为你不可能拿到admission只会浪费钱(这是我们系主任的原话)。因此,在申请开始前,你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program。
2、选校的过程
美国有传播学PhD program的学校并不是很多,但要是一个一个看下来也能把你累死。所以,借助NCA的专业排名去找学校是个捷径。NCA是美国全国传播协会(National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缩写,是传播学研究的权威组织之一。它把全美的传播学PhD program按研究领域进行排名。目前能找到的最新的PhD program排名是04年的,很老、有些地方的确不靠谱,但能提供一定的索引依据。
找到具体的program之后,怎样确定这个program是否适合自己?我的经验是,program网站上有几个内容是一定要看的: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最近的research project、program的简介。第一项最重要,如果找不到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教授,就放弃这个program。第二项内容有助于帮你了解这个program近期的发展方向以及某些教授近期的动态。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有的教授可能虽然对A很感兴趣,但近期的工作集中在B上面;如果是这种情况,有可能这个教授自己在调整方向。因此了解这些信息对全面把握教授的研究领域很有帮助。至于program的简介,不少学校都是敷衍了事的官方行文。但有些学校的还是可以看一看的,比如Cornell、UCSB、Michigan State,都介绍了自己program的研究领域和特点。
除了专业之外,地域也很重要。经济发达的地区机会多,将来找工作容易(即使是找大学教授的职位也是如此)。而且,经济发达的地区接触新事物也多,对你的思维也有帮助。一般来说,东西海岸和德州是最佳选择。在这些区域内,有一些很不错的传播学program,比如Cornell(新媒体)、Rutgers(新媒体、组织传播)、NYU(大众传媒)、U Buffalo(新媒体)、USC(新媒体)、UCSB(人际传播)、U Penn(政治传播、大众传媒)、Penn State(健康传播、大众传媒、新媒体)、North Carolina — 2 —
(文化研究)、Stanford(政治传播、新闻、大众传媒)、UCSD(批判研究)、UT-Austin(人际传播、大众传播)、Texas A&M(修辞、组织传播、批判研究)。
中西部要差一些,但中西部有很多非常好的传播学PhD program。比如Michigan State(健康传播、人际传播、新媒体)、Wisconsin-Madison(大众传媒)、Northwest(修辞、文化研究)、UIUC(什么都很牛)、Ohio State(新媒体)、IU Bloomington(大众传媒)、Purdue(健康传播、组织传播)。
选校时除了把握研究领域一致的原则,还应当公正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水准。硬性标准无非是你的GT成绩、GPA、研究成果,软性标准就是你的思维水平和理论基础了。你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这是任何人也没法替你回答的,具体怎样评估也说不清。我的经验是,首先搞清楚自己现在的program在全美传播学系当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然后搞清楚自己在这个program里面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只要不是低于平均水平,申请同等档次的program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Q&A
美国不是随便你什么时候毕业吗,那我为什么不能master读长一点这样准备研究的时间更充分?
第一,虽然你的确可以延期毕业,但你的I20上有明确的年限。比如,我的I20上写明了是4年,所以我再慢也得在4年内拿到master学位。第二,传播学的master program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奖学金的,比如现在给我offer的学校就明确说他们的master是不给钱的。所以你多拖一年你就要多花一年的钱。而且,作为留学生,为了保持我们的F1签证有效,每学期必须选一定数量的学分(一般是9个),这又要花掉很多钱。第三,因为一般人都是2年拿到master,如果你读得时间太长,申请的时候你就要对此做出解释,否则对方招生委员会就会怀疑你的能力。因此,综上所述,我的建议是:能2年毕业就2年毕业,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推迟毕业。
我是不是应该放弃自己的兴趣,以迎合一些很好的program?我是选择一个好学校还是好program?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因人而异。以我的例子来说,我是个很难委屈自己的人,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所以我不可能为了一些很好的program(例如Stanford)放自己的研究兴趣。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自己那又另当别论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自己想学点东西,不想毕业以后只拿个名校的文凭,所以我选择了好的program。当然如果你觉得你只想拿个牛校的文凭装装门面骗骗无知的普罗大众,那也无所谓。
传播学PhD program的排名在哪里能找到?
NCA网站上有一个PDF文件,署名为A study of the reputations of doctoral programsin communication 2004,直接搜就能找到。
申请本校是不是容易点?
Absolutely no!去年我就被本校拒了,今年估计也够呛。我的一个朋友的教授跟她说,我们学校一般不鼓励master学生留本校读PhD。当然是否每个学校都是这样我不好说,但是起码申请本校不是绝对保险的。
三、研究经历
本来是不想写这一部分的,但是考虑到现在的申请形势,我觉得如果想申请传播学PhDprogram,还是有一些研究经历的比较好。我不敢说当经济形势好转了申请是否会变得容易,但是既然生不逢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千万不要拿文化背景作为懒惰和逃避的借口,因为你申请的时候,你是在和美国人竞争;招生委员会不会因为你是留学生就降低对你的要求。如果说美国人做到80分就行了,我们要做到85分90分;如果说美国人付出80%的努力就行了,我们要付出90%甚至100%的努力。去年当我为申请准备论文、套磁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时,我就是这么对自己说的。
做研究对硕士生来说是额外任务,因为硕士生的任务就是修满学分毕业走人,教授也不会主动去找硕士生帮他们做research project。所以,如果想积累一点研究经历,你必须变得主动、积极。这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并不鼓励我们这样做;再加上文化差异和沟通的困难,很多中国硕士生与教授几乎没什么联系。但是美国的文化恰恰要求你积极进取,主动争取。我觉得很多中国学生有能力,缺乏的只是意识和行动力。有时候胆子大一点,脸皮厚一点,手脚利落一点,生活反而会容易许多。
想做出点研究成果来,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前面已经说过了,最好在第一年就能定下来方向,并着手开始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找一个愿意指导你的教授。所谓“愿意指导你”,不仅要求你和他的研究领域一致,还需要让他觉得你的研究有价值,值得让他花时间和精力。我们好像总觉得老师的职责就是要指导学生,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应该的事;所谓的职责,也只
是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投资。所以,你的researchproject一定要符合教授的研究方向,要是他现在也想做的东西。另一个能吸引他们与你合作的筹码就是论文发表之后的署名,这招对assistant professor更有用(因为他们还没拿到tenure,所以急于发表尽可能多的论文)。有的教授可能只要挂个名,第几作者他们无所谓;有的则要求必须是第一作者。
另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加入教授现在的research project。传播学不像理工科program有很多project,所以一般来说教授的research team里是只有博士生的。那么作为一个硕士生怎么能挤进去呢?你要不断地跟他联系,一开始不要提project的事,跟他讨论学术问题。等到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他应该认可你的能力了,再跟他提加入他的research team的事。硕士阶段跟教授做project就权当是积累经验好了,运气好能拿点钱,但这完全取决于你的运气。加入他的research team后,要表现得更加积极。这样将来project做出点成绩来的时候,你也能混上个第n作者了。
除了发论文,参加会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一般来说,论文被会议采纳比起被学术期刊采纳要容易得多,所以对硕士生而言,把论文投到会议上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做法。美国传播学有两大学术机构:全国传播学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NCA)和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还有一个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Communication; AEJMC)。一般来说,想要进入这三大协会的年会必须得是完整的论文,也就是说要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这样一来,加上IRB评审的时间,没有大半年是完不成的。所以master学生想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就得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比如,NCA有一个division叫Research in Progress: Roundtable Discussion,参加者只需提供proposal;AEJMC有一个midwinter conference,标准也不高。Master学生可以去参加这些要求相对比较低的会议或division,门槛很低。
另一种曲线救国的方法就是去参加一些级别比较低的会议。这种方法我并不推荐,因为去开会积累研究经验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多认识一些知名教授,多交一些朋友,建立自己的职业关系网。没来过美国的人可能都以为美国人铁面无私不讲关系,其实人际关系在美国也非常重要(只是美国人一般把法律和规则看得更重,不像中国人为了某种“关系”可以无视法律和政策)。在传播学系,人际关系更加重要,因为我们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所以,去级别较低的会议不容易遇到知名教授和优秀的学生,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四、申请文书写作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后,就要进入正式的申请阶段了。申请无非包括网申、寄成绩单、寄GT成绩、写申请材料、准备sample essay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申请文书的写作,包括PS和resume,而其中PS又是重中之重。
1、PS
怎样写PS?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经验,大家姑妄听之好了。
首先,我认为PS需要强调的核心问题是,我的研究方向与这个program的特点非常吻合。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之前已经强调过了。大家应当把这个问题当作是PS的主题,其余内容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要想写好PS,还要先弄清楚PS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先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Resume记录了你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研究经历和成果,以及其他一些经历。但毕竟篇幅有限,无法展开,也不能全面展现你的能力。所以,PS的作用就是对resume的补充。因此,resume上已有的内容,只要不是非常重要,就可以一笔带过,甚至绝口不提。Resume上无法展开但又很重要的内容,例如研究方向,就应当大书特书。
再换个角度。从文学写作的角度讲,PS既然是personal statement,便可以看作是一篇简单的个人传记。只不过这篇传记所要表达的核心问题是:我是怎样走上研究之路的,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所以,你的长远目标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它直接影响到你的研究方向,进而影响到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program,以及你的短期目标、研究经历和成果。因此,在行文中,你应当时刻铭记你的主线(长远目标)和主题(研究方向)。至于这两者的关系,主题是要反复强调的,而主线只需要在开头结尾的时候点出来就行了。
最后再换第三个角度。从申请的本质上讲,申请就是program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都想获取一定的利益。你必须把自己包装起来,用最高明的手段把自己推销出去。从这个角度上讲,PS便是把自己推销出去的广告。你要极力劝说招生委员会的人,让他们确信你是优秀的、符合他们利益的、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因此,你必须牢牢把握住两点:a)我的研究方向与你们program的研究领域是一致的,b)我是优秀的。
那么,PS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大家在PS中应当回答以下问题:
(1)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2)围绕着这个方向,我有哪些研究思想和理念,做过哪些事?
(3)我为什么选择这个program?它为什么适合我?我想跟哪些教授合作?我又能给这个program做出哪些贡献?
(4)我的长远和短期目标是什么?
(1)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往你申请的program的研究领域上面靠。即使你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只要你想申到这个program,也必须得这么写。但是,这样写风险大成本高。所谓风险大指的是,一旦你进了这个program,你就必须得换方向——只有你去适应program的,没有整个program为了你一个人去改发展方向的。所谓成本高指的是,你得编出一系列相关的活动与经历,证明你有这个能力去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研究方向是整个PS的核心,也是你申请时的灵魂,与其他内容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方向变了,其他内容也要变。
这部分内容也是展现你的研究功底的一个机会。如果你只会老老实实地说“我对ABC感兴趣”,不但读来贫乏空洞,而且过于肤浅。深一层次的是“我对ABC感兴趣,包括……”,虽进了一步,但罗列事实的枚举之法不免仍显空泛。更深一层的是“我对A感兴趣,连带着B和C也都很重要,因为它们之间存在XYZ关系”,这就表明了你对相关领域和知识拥有一种初步的全局性的了解。如何利用文字最大限度地展示你的知识水平,这是一门学问。
(2)围绕着这个方向,我有哪些研究思想和理念,做过哪些事?
这个部分不需要写得太多,因为研究成果已经包括在resume的内容里了。我的做法是,挑出一两个特别重要的研究经历,在讲我的研究方向时作为它的佐证一笔带过。
(3)我为什么选择这个program?它为什么适合我?我想跟哪些教授合作?我又能给这个program做出哪些贡献?
这个问题其实在回答研究方向的问题时就已经给出答案了。我为什么选择这个program?因为它和我的研究方向一致。你要做的便是把前面的长篇大论压缩一下,以最简单的话表述出来。
不过,若是单说这一层,不免有些单薄。这时,你要做的便是展示你对这个program了解颇深。比如,你可以说,“我想和ABC教授在DEF领域内合作”。这是常用的一种策略,也是一般PS中必须包括的内容。
除此之外,你的研究理念(见问题2)也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为什么选择这个program?因为我的研究理念符合这个program的特点。这样一写,既可以表现你对这个program非常了解,又能体现你的理论知识很高深。
最后,如果你能添上一两句,写明你能在哪些方面为这个program做出贡献,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有人可能要纳闷了,这个怎么写呢?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是招生委员会的人,我们想要招什么样的人?首先这个人必须得优秀,水平不行的人不能要,否则做不出成绩来不能给program添砖加瓦。其次,这个人必须得符合program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不吻合的人不能要,否则即使他做得出成果,那也是在我们看不中的领域内。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还是a)我的研究方向与你们program的研究领域是一致的,b)我是优秀的。
(4)我的长远和短期目标是什么?
所谓长远目标,我之前已经讲过了,它是行文的主线。但是,什么是长远目标?以我的例子来看,我的长远目标是个美好而空洞的理想,一般不可能实现。所以这就需要我本着务实的精神,树立一个短期目标。所谓短期目标,就是我在读PhD期间想要达到的一些目标。你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问题3的补充回答。我为什么选择这个program?因为它可以帮助我实现我的长远和短期目标。
Q&A
PS有没有什么长度限制?
Absolutely!PS千万不要太长了,1000字(或3页纸)之内为上乘。
网上有很多人倾向于这样写PS:“我从小就热爱XX,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XX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因此我立志在XX领域内做出成绩”。
我不好说这种写法到底是好是坏,只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如果这是你的真实情况,那倒无所谓。但如果你是编的,想把自己塑造成竺可桢、华罗庚之类的人物,我就要拜托你真诚一点了。请诸位以正常人的思维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小时候的那些“理想”有多少当真了(我都不说实现了,只说当真)?请大家不要低估了美国人的智商,看你申请材料的不是超市里面那些加减乘除都
算不全的大叔大妈,他们个个都是PhD!所以,不要把自己的PS写成了一个志存高远的少年的决心书,因为小时候的决心只是孩子一时兴起的玩笑罢了;不要走这种琼瑶路线打这种感情牌,因为这实际上是在侮辱招生委员会那些人的智商。
如果像你这样写PS,是不是太多学术研究的内容了?既然是personal statement,是不是应该加入一点个人生活、性格方面的内容?
我的意见是,你必须保证学术研究是主要内容,因为招生委员会不会关心你是喜欢游泳还是打篮球,他们只关心你发了几篇论文参加过几次会议。在保证这个内容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你可以适当地加入一点这方面的内容。具体加在哪儿、怎么加,个人斟酌。
2、Resume
比起PS,resume更要注意格式。网上有很多resume的格式,大家可以搜一个参照一下,具体的格式就不再多说了。
Resume的内容包括:
(1)你的基本信息
(2)你的研究方向
(3)你的研究经历、发表的论文、参加过的会议
(4)你的工作经历
(5)你的课外活动
(1)你的基本信息
这部分包括:姓名、住址、电话、Email、GPA、教育背景(学校、专业、时间)。
(2)你的研究方向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成一二三四点。
(3)你的研究经历、发表的论文、参加过的会议
按时间顺序,参照APA reference的格式写。
(4)你的工作经历
什么时候、在哪儿、什么职务、工作了多久、主要工作是什么、有什么提高和收获、做出了什么成绩。
(5)你的课外活动
乱七八糟的事就别写了,主要是公益活动。
最后说一句,resume的格式和内容都没有定规,很大程度上视专业而定。所以我在这里写的,是传播学申请时的resume格式和内容。
3、推荐信
如果你是在美国申请,就不用自己写推荐信了。你所要做的是找三个教授帮你写推荐信。一般来说,这三个教授应当是比较了解你的人,所以与你合作过的教授是最佳人选。我们中国人在找教授写推荐信时一般存在以下两个误区。第一,喜欢找名教授,即使他并不很了解你。以我的经验看,名教授大多有些傲慢(当然也不是全部),记不住人,更不要说像我们这种“小土豆”(little potato)。所以除非你真的和他很熟,一般你去找他们都会被拒绝。第二,喜欢找上过课的教授。如果你在课上表现平平,没有积极发言或和他有什么深入的交谈,这些教授课一结束就会把你忘记。即使他的课你拿了4.0,有些人也不会愿意帮你写推荐信。总的来说,找美国教授写推荐信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你和他比较熟,他比较了解你。
当然,也有一些教授好说话,你上过他的课他就会帮你写推荐信。可找这些人写推荐信也有个风险。因为他有可能对你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他给你写的推荐信不能给招生委员会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比如,他可能会说“这个学生人很好”(招生委员会比较关心的是你有没有研究能力)、“这个学生拿了4.0”(你一门课拿了4.0不代表你很牛)、“这个学生有很强的学术能力”(流于表面的评价,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去支持这个论据)。所以,还是要去找那些跟你比较熟的教授。
因此,我给大家的一个忠告是:不管你以后想不想读PhD,从你一进入这个masterprogram起,就要学会和教授们建立起联系。对中国学生来说,这并不容易。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总能和某一两个教授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总是讲感情的,只要你们多多沟通,总有开花结果的那天。一般的途径就是和教授们探讨学术问题,参加他们的research team,让他们指导你的research project。像那种请教授吃饭给教授送礼的事,大家还是少做为妙。因为美国人一般比较介意收不太熟的人的礼物,— 6 —
请客吃饭更是不合时宜。当然,适当的礼物是必要的,但是大家必须要把握好分寸,因为只有你们的关系到了某种程度的时候他们才会收你的礼物(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要因人而异)。给教授送礼并不是为了让他帮你开后门,而是联络感情;如果你以为自己给他送了点什么东西就能怎么怎么样了,请你趁早收起你的那些龌龊的想法。
如果你在中国申请,就得自己写推荐信了。我申master的时候自己写过,也看过一些朋友写的推荐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大家需要注意。首先,推荐信不宜过长,最多400字。其次,推荐信一般需要三封,大家要学会给这三封信安排一个重点。比如,第一封是证明你学术能力的,第二封是关于你实习经历的,第三封是有关你课外生活的。第三,要学会用事例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慎用各种华而不实的形容词,杜绝任何过头的吹捧之辞。真正的教授写推荐信的时候,不会说“这个学生才高八斗乃人中龙凤”。他们会用具体的事例去证明这个学生如何才高八斗乃人中龙凤。
申请文书写完了就是寄材料了。有人曾跟我说过,材料越早寄出去越好,因为早收到就会早审核、早出结果;而一般program每年招生都有一定的名额,招满了就不再招了。我没和教授们证实过这个说法,但是有句俗话“宜早不宜迟”,所以还是提早把事情办完比较好。
五、套磁
一般来说,理工科套磁是必须的。理工科PhD学生大部分都拿RA(助研),所以权力掌握在教授手里。而文科PhD学生很多都是拿TA(助教,传播学也是如此),所以权力掌握在招生委员会手里。因此,你就算搞定了一个教授他也没法左右招生委员会的决定。不过,这里面有很大弹性。因为如果某个教授真的很想要你,他会去同委员会说我要这个学生(至于他能不能说服委员会,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起码存在50%的概率)。教授总希望能找到一两个和自己研究领域一致的优秀学生,即使他手头没有项目,这些学生也能和他合作做研究发论文。所以,申请传播学PhD还是要套一套的。
套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绝大多数人都采用的Email套磁,零成本。第二种是去那个学校找教授谈,或者参加会议和某个教授“偶遇”。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比如,前一种你可以慢慢套,跟他套很久,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比较有利。因为我们的沟通能力比美国人弱,所以一般很难在见面的几分钟内就给一个教授留下很好的印象;而发Email属于长线感情投资,时间长了他也就记住你了。但是用Email存在一个沟通问题,容易产生误解,但如果面对面的沟通,即使存在误解也能及时解释清楚。我两种方法都用过,但也说不好哪种方法更好。
先说说第一种。有人写了一封Email然后群发给某个program里的所有教授,这样做一般是自掘坟墓。我看过一个普林斯顿的教授写的套磁经,他说这样做是浪费所有人的时间。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最相似的一点就是教授之间的明争暗斗。万一你同时套了两个敌对的教授,你就成了一女事二夫的坏女人。碰上个别有神经病的,直接一封Email把你的“劣迹”捅到招生委员会去,到时候你立个贞节牌坊都没人要你了。所以,在选择套磁的对象时,一定要慎重;最好在他明确拒绝你之后再去找下家。
有人第一封套磁邮件就问教授,你现在要不要学生,这样做也不妥当。站在教授的角度上想想,他连你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凭什么要你?你起码得告诉他,我对你的方向很感兴趣,我也做相关领域的研究,我有哪些经验和成果。
套磁的一般做法是,先和教授探讨学术问题。套磁前,你可以先找找这个人的论文,读一两篇(最好是比较新的),然后编两个问题问问。不要提太没水准的问题,有的教授看到这种问题可能都不会回。要学会从一个观点衍生出另一个观点,从一个问题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延长你和他之间的交流。你要慢慢套,别心急,把时间拉长一点,让他慢慢掉进你的陷阱里。等到他觉得你还不错的时候,再问他要不要学生,告诉他你想申请他所在的program。
写Email的时候也有个学问。首先不能太长,控制在4行之内。实在不行也要学会分段、排版,起码让人家看得清爽一点。教授都很忙,没时间看你的长篇大论。其次要正式,别出现“how r u”这种词汇,杜绝拼写和语法错误,否则教授会认为你受教育程度低。另外,教授都很忙,等上一两个星期回你是很正常的。我套磁的时候,有个教授给我回邮件的时候,我都忘了我给她发过邮件。如果等的时间超过两个星期,你就可以考虑找下家了。
第二种情况适合在美国的同学。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在master第二年去参加一次NCA或ICA的年会,找你想合作的教授当面谈一谈。有些教授很傲慢,所以你可以找他们学校的学生带你引荐。你的导师也是个重要的资源,他以前工作过的学校、他合作过的同事、他母校的校友,只要扯上一点关系的你就要用。如果实在找不到引荐的人,就直接上去自我介绍。一般来说,你在去之前也要做足了功课,知道他的研究方向,读一两篇他的论文,准备几个问题。你可以一上来就说“我对你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读过你的XX文章”。和Email套磁一样,你也要学会深入交谈,多提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当然,在大牛面前装逼是很难的,我有一次就在某人凌厉的目光下败下阵来落荒而逃。
当你回到学校后,切不可停止套磁。只要你觉得你和某教授谈得还可以,就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他保持联系。就像你party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漂亮女生回去以后你就加了她的Facebook一样,你不能让你和教授的关系变成早晨的露水和夜晚的流星。Email、LinkedIn都是可以运用的手段,Facebook一般不推荐,因为教授似乎普遍觉得加学生为Facebook好友有点不妥当。
六、电话面试
说来惭愧,这部分没太多好说的。因为我只收到了一个电话面试。现在还有4个学校没出结果,1个学校的奖学金结果也没出来,估计陆陆续续还会收到一些电面。我仅有的那个电面还很搞笑——对方随便问了我几个问题就开始跟我说他们的program怎么怎么好,然后两天后就给我发offer了。不过在准备面试前,我跟我导师咨询过面试的技巧,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如果打电话给你的是program director或者小秘,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打电话的目的只是想向你了解点情况,不会问你什么很深奥的学术问题。你所要做的只是准备一下a)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b)你做过哪些研究c)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program。这种面试的主要目的是看看你的口语怎样,沟通能力如何。因为传播学的PhD program一般都会让学生做TA,所以学生的口语水平和沟通能力很重要。特别是留学生,美国人当然会担心你的这两项能力。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紧张,就像平常聊天一样就行了。你表现得越自如,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其次,如果打电话给你的是某位教授,你就要好好准备一下学术问题了。把你以前的论文(特别是你寄给他们的sample essay)拿出来重新看一遍,总结一下你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想想论文的优势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你可以再找找那位教授的论文,看看他有哪些学术观点,说的时候尽量避免踩到他的那些“雷区”。
七、比较offer和做最后的决定
我现在做的就是这个事,当然我还在等待下一个offer。我想我会去那个学校看一看再做决定。有个教授跟我说过,选择谁做你的博士生导师,第一要看你跟他的研究方向是否一致,第二要看你跟他这个人合不合得来。因为你要和一个人合作4到5年,如果你们俩合不来会很痛苦。比如,有的教授可能学问做得很好,但对学生要求太严格;有的教授可能不够积极,在program里面地位不高,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当然,比起你之前的工作,这些都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问题。如果有条件,你应当去那个学校,跟教授们谈一谈。
Tip
你的导师很重要!
从我的例子看,我的导师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首先,她很乐于帮助我。我因为本科是学英语的,所以刚开始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她几乎是手把手地把我扶上路了。其次,我和她的研究方向几乎一样,所以我能得到她很多的指导。最后,她现在在这个领域里也算小有名气了,而且是牛校毕业的,校友、同事满天飞。所以借着她的名气,我也能认识一些人了。找一个好导师对你的发展真的非常有帮助,不但是学术上的而且是关系方面的。有的教授可能自身条件很好,却不愿帮助学生(绝对有这种人),这种人宁可不要。
结语
申请是六分的实力,三分的技巧,一份的运气。申请是个推销自己的过程。如果把自己看成一件商品,要想卖出去就要具备三个条件:优秀的产品质量,高超的推销技巧,以及适当的运气。在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换言之,你必须具备强大的实力,而这恰恰是我在这篇行文中无法教给大家的。怎样读论文、写文献综述、安排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写论文,怎样投稿,怎样与教授建立良好的关系,怎样与教授合作,怎样做会议报告、和同仁交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这些都是需要高深技巧的学问,需要大家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其次,你需要一些手段,把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我不是精明的包装大师,也不是巧舌如簧的推销员。我只知道,如果你不具备相当的实力却想着通过高明的推销手段拿到很好的offer,这基本上是白日做梦。当然,你可能看到过这样成功的先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成功”的机率可能只是千分之一,而你是否能成为一千个人当中的那个幸运儿呢?漂亮的PS、出挑的resume、成功的套磁,这些全都建立在个人雄厚实力的基础上——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申请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算上前面准备的时间,可能当你刚刚进入master program的时候,就要着手准备了。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翻过去这个山峰只看见一座更高的山峰在前面。我必须再勇敢一点,积极一点,自信一点,乐观一点,刻苦一点。人生来便是要接受磨炼的,与其慨叹命运艰难时运不济,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希望每个申请的人都能拥有六分的实力,都能掌握三分的技巧,都能获得一分的运气。祝你成功!
以上申请美国传播学博士的申请经验总结,包括选校、文书准备、申请、套磁以及面试等,希望能够帮助同样申请美国传播学专业的同学。
第四篇: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套磁与面试
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套磁与面试
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套磁与面试介绍,所谓的“套磁”其实是指对于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电话、MSN等方式与教授沟通,从而获取各种信息的方式。研究生奖学金发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授决定
关键字: 美国研究生申请套磁,美国研究生申请面试,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套磁与面试介绍,在等待录取结果的这段时间,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套磁和面试了。
1.套磁:所谓的“套磁”其实是指对于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电话、MSN等方式与教授沟通,从而获取各种信息的方式。研究生奖学金发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授决定的,所以“套磁”已经是成为广大留学申请者获得奖学金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想申请理工科专业的人。
2.面试:面试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了解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二,核实申请材料中的信息是否属实。第三,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的真正兴趣。面试在美国大学录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3.等待结果和答复学校
如果是申请本科的话,有的学校12月份就开始发放录取信,而有的学校可能会到4月份才会发。录取信中通常会注明最晚答复时间,你必须在这个时间之前回复学校,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学校的录取。
4.15协议:4.15协议是由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牵头,美国300多所大学共同签署的《关于研究生院学者、研究人员、新生和助理的决议》。协议规定:申请者决定选择哪所学校的最后时间能超过4月15日,也就是说,如果你拒绝学校的录取,必须在4月15日之前,把各类录取和奖学金资料(包括 I-20 表格)寄回给学校。如果你接受学校的录取,也要尽早地通知学校。
以上内容就是对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套磁与面试的介绍,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
第五篇:推荐信美国PHD
18th september 2009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 have known mr.xxx ever since he was an ma student, and since the autumn of 2008 he has been under my supervision as a phd candidate.in these years, he has attended my courses and seminars in language testing, esl rea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sycholinguistics, etc.he has impressed me as an intelligent, hardworking, and highly motivated student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i have noticed, much to my pleasure, that he has a strong desire to probe into academically challenging topics and has the kind of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necessary for conducting academic research.mr.xxx has read, extensively, literature on language testing, corpus linguistics, syntax, pragma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other related subjects.this, i believe, has equipped him with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ich will enable him to undertake his planned research.so far he has published, as a co-author, an article on the tagging principles of corpus for english majors, in addition to papers accepted and presented at several national symposiums on the mainland.mr.xxx has been heavily involved in two state-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orpus for english majors, and assessing spoken english of chines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a corpus-based approach.in addition, he has also been a major contributor in two university-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both of which concern corpus-based studies.his participation in these projects has enabled him to acquire much empirical experience in conducting research work, in particular corpus-based research.yours sincerely, zuo professor of english, college of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550 dalian rd(w)shanghai 200083 p.r.china e-mail address篇二:出国留学_推荐信范文模板
出国申请推荐信范文
推荐信(rl)是美国留学申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多同学非常头痛的问题。推荐信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索取以及撰写推荐信?本文将从策略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解析,谈谈“推销制”,“全周期申请”等关键理念,而并非关注具体细节。
首先,推荐信到底有多重要?该花多少精力准备推荐信?先看看笔者从美国高校教授和学生口中获得的信息:
“这个人如果不去美国,将是浪费他的生命。’我就这样被强推到了princeton数学系phd项目。”
“西北大学交换时的一封牛推对我的申请起到了关键作用。(哥大ieor ”phd,gre仅1200分)
“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推荐信,其次是标准考试成绩。最好准备四封推荐信,两封来自本科。”(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运营管理招生老师)
那么,到底怎么索取推荐信呢?这里要宣传一种“全周期”申请理念,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你要死要活,托关系死缠烂打乞讨来的推荐信往往没有什么效力。记住,当你决定申请的那一刻开始,申请就已经开始了,而绝不是等到提交申请材料的那几个月。
笔者想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阐述这个问题。在决定申请后,找哪些人写,从哪些角度写推荐信,心里一定要数,必要时还可以几个候补名单:-)。比如,笔者借参加竞赛的机会向教授咨询意见,然后是长达半年的沟通和不断汇报自己的
进步,终于获得了参加其研究的机会,于是,一封推荐信水到渠成。另外,笔者选修某教授的课程,坚持每个office hour时间都去讨论一些问题。(注意,一点小的经验是这些问题要可持续讨论,比如做点改进后下周再去)结果顺利拿到暑期项目机会,另一封推荐信搞定。如此,笔者没有开口索要,反而教授们在得知我要申请时都主动提出为我撰写推荐信。因此,推荐信的索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要考验一个人的机智、策略和耐心。推荐信的索取往往是困难的,在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候,都需要坚定的信念来支撑。殊不知,推荐信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难度,不是每个人都能弄到有价值的推荐信。如果老师不了解你,或者除了上课以外并无其它关联,一封推荐信上只有某某学习努力,经常提问,在我的课上考的前三名这样的话是没有多大力度的。俗话说,“攻心为上”,如果老师真的愿意帮你,写出来的推荐信还是不一样的。
索取推荐信后的撰写工作也十分讲究,即便跟老师不太熟悉,在这一步中也要设法补救。
以上是我对推荐信的索取和撰写的一点个人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申请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要过问某项是否有价值,有多少价值,尽心走好每一步就是了,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提前知道到底什么会提到关键性的作用。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才是制胜的关键。may 4, 2009 dear sir or madam, during studies at university, he is enthusiastic for every specialized course.with a diligent and surefooted attitude and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judging from these qualities, i believe that the young boy will make brilliant records in future studies.i fully support his application, and i will appreciate if you take him application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标准的出国留学推荐信范文
confronting difficult challenges.温馨提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完成。10年来,监审留学一直致力于留学文书的写作服务,已经帮助过无数留学生申请到理想的大学,擅长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洲的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写作。serving as his thesis advisor,i had a first-hand opportunity to observe the way in which wangs mind works.in his senor thesis,mr.wang mainly discussed two challenging questions in regards to″ann″.in our books in china,knowledge of ann and its uses are very rare.few people in china have studied this topic and consequently,the materials that are available on ann are limited.working on this difficult project,not only did mr.wang rise to the challenge,but he went 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to analyze his secondary sources and test them for accuracy in practice.in this wayhe found mistakes in the book that 通过上面对标准的出国留学推荐信范文的解读,相信对于很多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可以参考上面的信息来提前做好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准备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