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航空飞行学员报名申请表
厦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目录 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 应急准备 3.1 资金准备 3.2 物资准备 3.3 通信和信息准备 3.4 装备和设施准备 3.5 人员准备 3.6 救灾捐赠 3.7 技术准备 3.8 宣传和培训 4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4.1 灾害预警预报 4.2 灾情信息管理
4.3 灾情会商核定
应急响应
5.1 Ⅰ级响应
5.2 Ⅱ级响应
5.3 Ⅲ级响应
5.4 Ⅳ级响应
5.5 信息发布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6.1 过渡性生活救助
6.2 冬春救助
6.3 倒损农房恢复重建
附则
7.1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监管
7.2 闽台沟通与协作
7.3 预案演练
7.4 奖励与责任
7.5 预案管理与更新
7.6 预案生效时间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对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福建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厦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凡在我市区域内发生的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雷击、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冰雹、暴雪、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
1.4.1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2 坚持预防为主。把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纳入日
常管理,狠抓落实,坚决做到早报告、早救助。
1.4.3 坚持统一领导。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救助管理体制。
1.4.4 坚持密切配合。发挥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助体系。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厦门市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减灾委”)是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市减灾委办公室承担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工作,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以及灾区需求和灾害救助工作情况,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建议;市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市减灾委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应急准备
3.1 资金准备
市民政局、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福建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安排市级救灾资金预算,并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救灾
资金分担分配使用机制,督促各区政府落实本级救灾资金预算。
3.1.1 市民政局、财政局根据常年灾情和财力状况编制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年度预算,并在执行中根据灾情程度进行调整。
3.1.2 市民政局、财政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成本及救灾资金安排等因素,适时调整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和补助标准。
3.2 物资准备
合理规划、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
3.2.1 各区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按照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救灾物资储备库(点)。
3.2.2 市民政局会同财政局制定全市自然灾害救助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落实救灾物资采购和储备制度。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名录,健全应急采购和供货机制。
3.2.3 建立健全市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制度和公路应急运输联动机制,确保救灾物资在灾害发生12小时内运抵灾区。
3.2.4 各级各有关部门将所储备的救灾物资报本级自然
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备案,以备重大灾害应急时统一调拨使用。
3.3 通信和信息准备
3.3.1 通信运营部门应加强市、区、镇(街)三级公共通信网络建设,依法保障灾害监测预报等系统的网络畅通,按照各级减灾委需求,配合组建应急灾害信息专用通信网络,确保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掌握自然灾害信息。
3.3.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备和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完善部门之间灾害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灾害情报共享和信息交流。
3.3.3 充分依托、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使之在预警时能预报出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失情况。
3.4 装备和设施准备
3.4.1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并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讯等装备。
3.4.2 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救灾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13〕49号),结合实际需要,市、区财政安排必要预算添置救灾装备和设备。
3.4.3 加强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管理,落实避灾点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自然
灾害避灾点网络。
3.5 人员准备
3.5.1 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城乡社区设立至少1名专职或兼职灾害信息员,建立健全覆盖市、区、镇(街)、村(居)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
3.5.2 加强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区、镇(街)要以干部、民兵为主体建立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与军队、武警、预备役、公安、消防、电力、卫生、交通运输、通信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3.5.3 加强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城乡社区应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减灾救灾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减灾救灾志愿者培训。
3.5.4 市减灾委办公室加强与驻厦部队联系,建立应急救灾物资紧急运输协调机制。
3.6 救灾捐赠
社会救灾捐赠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救灾捐赠的导向机制、动员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使用以及社会监督等各个环节工作。
3.6.1 当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时,市减灾委根据受灾情况和需救助情况,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向全市发布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公告,明确受灾情况、捐赠需求、捐赠方式等。
3.6.2 做好救灾捐赠款物使用引导工作。救灾捐赠资金除用于救灾应急期间的必要支出外,其余应主要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3.6.3 加强救灾捐赠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对捐赠者的查询,按照“谁接收、谁反馈”的原则,政府部门和公益慈善组织应当如实、详细地反馈捐赠款使用情况,接受捐赠者的监督。加强与媒体协作,为救灾捐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监督救灾捐赠活动。
3.7 技术准备
3.7.1 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推进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减灾救灾能力。
3.7.2 依托国家减灾中心等有关专业技术资源,编制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图。
3.7.3 加强防灾减灾网络系统建设。推进短信、广播、电视、电台等应急信息传播系统建设,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
3.8 宣传和培训
3.8.1 开展“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消防日”、“国际民防日”和“科技活动周”等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常识,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3.8.2 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综合
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3.8.3 组织政府分管领导、灾害管理人员、基层灾害信息员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
3.8.4 区、镇(街)要督促指导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根据灾害发生特点,以社区、村居、学校、医院、企事业为单位,每年组织1~2次防灾减灾演练,检验提高应急指挥、预案行动和综合响应能力。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4.1 灾害预警预报
4.1.1 市国土房产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农业局的重大动植物疫情预警信息、市政园林局的森林火险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信息、水利局的汛情旱情预警信息、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地震局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等要及时向市减灾委办公室和市有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发布预警预报。
4.1.2 市减灾委办公室根据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灾害救助预警响应,督促区政府和民政部门提前做好救灾应急措施和灾害救助应急准备。
4.2 灾情信息管理
4.2.1 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民政部门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
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成因,灾害造成的损失(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以及当地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等。
4.2.2 灾情信息初报时间。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区民政局2个小时内向市民政局报告初步情况。对于造成人员死亡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省民政厅。市民政局接到灾情报告后,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等工作,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
4.2.3 灾情信息续报时间。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区民政局每日9时前汇总灾情向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每日10时前汇总灾情向省民政厅报告。
4.2.4 灾情信息核报时间。区民政局在灾情稳定后5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在接到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
4.2.5 对于重大干旱灾害,应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进行初报;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5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后上报核报。
4.3 灾情会商核定
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市减灾委组织民政、国土房产、农业、水利、海洋渔业、地震、气象等相关涉灾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全面客观分析、评估、核定灾情。灾情核定后,区民政局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救助人口台账,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灾后救助提供依据。
应急响应
灾害发生后,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应急救灾,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根据突发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市减灾委设定四个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各成员单位根据响应等级需要,切实履行本部门职责。
5.1 Ⅰ级响应
5.1.1 启动条件
⑴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50人(含)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2万人(含)以上;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0间(含)以上;
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2万人(含)以上。
⑵市政府决定的其他条件。
5.1.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及时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提出进入I级响应的建议,市减灾委主任决定进入I级响应状态。
5.1.3 响应工作
⑴市减灾委主任主持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立即向市委、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⑵市政府主要领导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
⑶市减灾委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相关成员单位每日10时前向市减灾委办公室报告救灾工作情况。接到灾害发生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重要灾情快报》,报送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
⑷市民政局根据灾情和需求,12小时内商市财政局提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市政府;协调部队、物流运输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发布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公告,并协调、监督、统计和分配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
⑸市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⑹灾情稳定后,市减灾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害损
失进行全面评估,并就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提出建议意见。
5.1.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市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市减灾委主任决定终止Ⅰ级响应。
5.2 Ⅱ级响应
5.2.1 启动条件
⑴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30人(含)以上,5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万人(含)以上,2万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0间(含)以上,1000间以下。
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1万人(含)以上,2万人以下。
⑵市政府决定的其他条件。
5.2.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提出进入Ⅱ级响应的建议;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决定进入Ⅱ级响应状态,并报告市减灾委主任。
5.2.3 响应工作
⑴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主持会商,相
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⑵减灾委主任或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
⑶市减灾委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相关成员单位每日10时前向市减灾委办公室报告救灾工作情况。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重要灾情快报》,报送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
⑷市民政局根据灾情和需求,24小时内商市财政局提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市政府;协调部队、物流运输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视情发布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公告,并协调、监督、统计和分配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
⑸市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⑹灾情稳定后,市减灾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害损失进行全面评估,并就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提出建议意见。
5.2.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市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决定终止Ⅱ级响应。
5.3 Ⅲ级响应
5.3.1 启动条件
⑴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较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000人(含)以上,1万人以下;
倒塌房屋100间(含)以上,500间以下。
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3000人(含)以上,1万人以下。
⑵市政府决定的其他条件。
5.3.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提出进入Ⅲ级响应的建议;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决定进入Ⅲ级响应状态,并报告市减灾委主任。
5.3.3 响应工作
⑴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主持会商,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有关事项做出决定,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⑵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
⑶市减灾委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相关成
员单位每日10时前向市减灾委办公室报告救灾工作情况。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重要灾情快报》,报送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
⑷市民政局根据灾情和需求,36小时内商市财政局提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市政府;协调部队、物流运输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视情发布区域性救灾捐赠活动公告,并协调、监督、统计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
⑸市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⑹灾情稳定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并就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提出建议意见。
5.3.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市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
5.4 Ⅳ级响应
5.4.1 启动条件
⑴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般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3人(含)以上,1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间(含)以上,100间以下。
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1000人(含)以上,3000人以下。
⑵市政府决定的其他条件。
5.4.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提出进入Ⅳ级响应的建议;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决定进入Ⅳ级响应状态,并报告市减灾委主任、市减灾委委员(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
5.4.3 响应工作
⑴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主持会商,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有关事项做出决定,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⑵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⑶市减灾委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相关成员单位每日10时前向市减灾委办公室报告救灾工作情况。
⑷市民政局根据灾情和需求,48小时内商市财政局提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市政府;协调部队、物流运输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协调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
⑸市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⑹灾情稳定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并就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提出建议意见。
5.4.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市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决定终止Ⅳ级响应。
5.5 信息发布
5.5.1 信息发布应坚持实事求是、主动及时、准确稳妥的原则。
5.5.2 重大灾情由市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审核发布,其中水旱灾害由市防汛办会同市民政局发布。涉及军队内容的,送军队有关部门审核后发布。
关于灾情发布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5.3 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灾情稳定前,及时发布受灾的基本情况、救灾的动态及成效、灾区的主要需求、下一步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等;灾情稳定后,按有关规定发布灾害损失情况。
5.5.4 信息发布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发布等形式。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6.1 过渡性生活救助
6.1.1 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有
关部门、专家及灾区民政部门评估灾区过渡性生活救助需求情况,并提出过渡性生活救助方案和保障意见。
6.1.2 市财政局、民政局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及时下拨过渡性生活救助资金。市民政局指导灾区政府做好过渡性救助的人员核定、资金与生活救助物资发放等工作。
6.1.3 市财政局、民政局监督检查灾区过渡性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过渡性生活救助工作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6.2 冬春救助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市、区政府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6.2.1 开展灾情评估。市、区民政部门于每年9月下旬开始核查、评估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困难情况和救助需求,建立工作台帐。区民政局于每年10月15日前汇总全区需救助数据,上报市民政局;市民政局于每年10月20日前汇总全市需救助数据,上报省民政厅。
6.2.2 制定救助方案。根据灾情评估情况,市(区)民政局会同市(区)财政局,制定市(区)级冬春救助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如灾情严重,本级救灾资金难以完成冬春救助任务时,市(区)民政局会同市(区)财政局,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支持申请。
6.2.3 下拨救助资金。经市(区)政府批准或接到上级部门的拨款文件后,市(区)民政局与市(区)财政部门联合下文拨付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资金。救助资金须在 30日内下达到区级,确保春节前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6.3 倒损农房恢复重建
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由区政府负责组织,镇(街)政府负责实施,采取自建与统建相结合,以集中重建为主的灾后重建方式。建房资金通过灾民自筹、政府救助、社会互助、政策扶持、优惠贷款等多种途径解决。集中重建的建设项目应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外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要求。
6.3.1 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区民政局及时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台账。凡确定为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对象的,及时将重建户有关信息录入“福建省农村住房灾后重建网络信息系统”。
6.3.2 制定农房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市、区根据灾情和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6.3.3 市民政局适时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定期通报倒损农房重建资金下拨情况和恢复重建进度。附则
7.1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监管
建立健全救灾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制定救灾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方案,成立监管小组,每年对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运行安全。
7.2 闽台沟通与协作
拓展海峡两岸减灾救灾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闽台防灾预警、灾情信息互通渠道和灾害应急救援合作机制,开展自然灾害救助互援方式研究,逐步推进受灾民众互助的实施。
7.3 预案演练
根据“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市减灾委办公室协同市减灾委成员单位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演练。
7.4 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减灾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7.5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减灾委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市减灾委办公室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做出
相应修改后报市政府。各区根据本预案制定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7.6 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招收飞行学员启事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招收飞行学员启事
为适应国家民航事业发展需要,我公司决定在全国高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中招收飞行学员。
一、招收对象及条件
1、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理科、工科专业大学三年级(2007届毕业生)男性学生; 2、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毕业时取得CET-4(含)以上合格证书或CET-4成绩450分及以上;
4、符合中国民航飞行学员身体条件规定,身高170-185厘米,单眼裸远视力不低于C字表0.7(相当于E字表5.0);
5、符合中国民航飞行学员政治条件规定。
二、招收程序
报名面试→体格初检→民航体检队合格性体检→政审→录用前体格复检→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正式录用→培训
三、面试要求及时间安排
1、有志于飞行事业的学生可向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取厦航招飞宣传材料,并到厦航网站(www.xiexiebang.com。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人事劳资部
关于协助厦航开展2007招飞工作的函
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承蒙贵校、贵中心历年来对厦航招飞工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厦航现拥有35架波音系列飞机,预计到2010年机队规模将达到65架,为满足运力增长的需求,计划在全国各相关高校招聘80名理、工类2003级本科男性学生飞行学员,希望得到贵校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协助。
下面,就2007招飞工作进行说明,以便贵校能更加透彻了解厦航招飞流程。
一、飞行学员基本条件
飞行学员基本条件是:德、智、体全面发展,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性,全日制理科、工科专业本科大学三年级学生(不含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及网络教育学生,专业不含文科、体育、音乐等),并要求英语基础好,毕业前应取得CET-4及以上合格证书或CET-4成绩在450分及以上(强调英语基础好的原因:①学习飞行理论用波音公司提供的英文资料;②机上驾驶用英语与地面通话;③出国培训用英语与外籍教员沟通)。想当飞行学员的学生必须具备三大条件:
(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必须符合民航总局颁布的飞行员身体标准。如:身高要求在170-185厘米之间、视力要求双眼裸视不低于C字表0.7(相当于E字表5.0)、体重60-80公斤之间。而且心理素质好、性格开朗、思维反应敏捷、兴趣爱好广泛等。
(二)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学习成绩良好,英语基础扎实。
(三)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求必须符合民航总局颁布的飞行员政审条件,具体讲就是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无违纪行为、在校表现良好。
飞行员是一项高尚的特殊职业,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肩负着国家财产和乘客生命安全的责任,社会责任重大,因此,社会给他们的回报也就高,经济条件比较优越。
二、招飞工作程序
整个招飞实施过程可分为:宣传报名、面试身体初检、上站体检、政审、接收录用五个阶段。
1.宣传报名阶段(2006年4月25日开始至招飞面试之日止)
招飞宣传是招飞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招飞的数量和质量。要想招到合格的飞行学员,须取得贵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加强招飞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学生知晓厦航在贵校招飞,并对厦航飞行学员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飞行员职业的兴趣及求职的欲望。只有加大招飞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学生积极报名应聘,我们才有更大的挑选空间,质量也才有保证。
2.面试、身体初检阶段(2006年5月18日)
此阶段主要工作是组织报名应聘学生面试和身体初检,重点是身体初检。参加面试学生必须带学生证、身份证、英语级别证书、四寸生活彩照一张及一寸免冠近照两张。为抓紧时间组织报名的学生参加面试、体检,我们每一所学校安排一天时间实施此项工作,烦请贵校提供一间长6米以上、能容纳30人左右的教室或会议室作为招飞面试、身体初检场地。为提高工作效率,请贵中心给予配合,直接通知应聘学生携带相关资料于5月18日上午8时30分到指定的地点(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B区一楼就业指导中心)集中参加面试,结束时间为当日下午17时。为尽量让报名学生都能参加面试,对个别无法按时面试、身体初检学生,可通知隔天上午到我们指定的招飞院校参加面试,保证报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面试、身体初检。
厦航在贵校进行招飞面试、身体初检的日期为:2006年5月18日(周四)8:30-17:00。
3.上站体检阶段(2006年7月1日至7月31日)
上站体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织身体初检入围的学生到民航体检队进行正式体检。
为防止经上站体检身体合格学生流失(应聘其他单位),我们实行了公司与身体初检入围拟上站体检的学生签订“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招聘飞行学员协议书”的规定。公司与学生签订“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招聘飞行学员协议书”的目的是维护企业利益,防止经体检政审符合招飞条件的学生流失。协议书的主要内容为:凡身体初检入围拟上站体检的学生在上站体检前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此协议书,不签协议书的学生我们将不组织上站体检。上站体检不合格的学生我们将中止对其招飞后续工作的考核,其不负经济赔偿责任。对经上站体检被体检机构确认身体合格的学生若因本人原因违约放弃应聘飞行学员,学生应支付公司违约金人民币3000元整(企业为学生支付的体检、交通、住宿费)。若学生经上站体检、政审都合格,因本人原因放弃应聘飞行学员,学生应支付公司违约金人民币8500元整(含企业为学生支付的政审费5500元)。为维护协议严肃性及向学生、学生家长及本公司负责,我们在与学生签订协议前都要求学生对从事飞行员工作要慎重考虑,要征求父母亲意见,同意的我们才签,不同意的我们一律不给签,即使学生要求迫切,我们也要求他必须征求父母意见同意后才能签。从这几年执行情况来看,效果不错,通过我们宣传解释,学生都给予理解和支持,每个上站体检学生事先都与我们签订了协议。
4.政审阶段(2006年8月1日-2006年10月)
根据民航总局规定对体检合格学生必须进行政审,政审对象和内容主要为:学生本人初中至大学的表现、学生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届时公司会专门派员到学校及学生家长工作单位取证。
5.录用阶段(2007年3月下旬)
对政审合格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确定录用意见。
经厦航研究同意录用为飞行学员的学生在与公司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前公司将审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合格者再组织他们进行身体复查,主要是作肝功能、二对半及视力检查。合格者公司与其签订就业协议,若不合格,公司将取消其飞行学员录用资格。
6.报到、培训(2007年7月起)
学生于2007年7月毕业并进公司报到后,第一年为国内培训阶段,其中半年飞行理论培训,半年专业英语培训;第二年为国外培训阶段,主要是培训飞行驾驶,这一年公司需为每个学员支付超过10万美金的培训费用。回国后飞行学员还得跟机实习训练,每年还需定期到国外参加复训。
飞行学员的专业培训是长期不间断的,而且所投入的资金也是相当可观的。据统计从一个飞行学员开始培训到成为机长,公司累计要为其投资近500多万元人民币。
上面就招飞工作程序及相关工作向贵中心作了介绍,烦请贵中心大力协助,积极宣传厦航、宣传厦航招飞工作,通过贵我双方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厦航2007招飞任务,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谢谢!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人事劳资部 二〇〇六年四月七日
第三篇:2012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报名通知
2012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报名通知
各院系: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通知精神,为做好2012空军在我校选拔军队飞行学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选拔对象自荐条件
(一)自然条件
本科二年级学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9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1987年6月30日以后出生)。专业不限(音乐、体育、美术类特长生除外)。选拔对象均为男性,未婚。
(二)身体基本条件
身高在165-185厘米之间。体重在50公斤以上,无纹身、刺字。视力按空军标准视力表双眼裸视力均在0.8以上(E字表在4.9以上),无色盲、色弱。平静血压不超过138/88毫米汞柱。
(三)心理素质基本条件
1.对飞行有较强的兴趣和愿望。
2.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动作协调、学习能力强。
3.具备一定的领导决策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性格开朗、情绪稳定,有敢为精神。
(四)政治条件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祖国,热爱军队,志愿从事军事飞行职业;历史清白,思想进步,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符合军队招收飞行学员的政治条件。本人自愿,家长支持。
(五)文化条件
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外语限考英语或俄语)考入大学者,本科二年级学生须完成相应学时,各科成绩合格;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学位。
二、时间安排和实施办法
请有报名意向的大二年级学生及毕业年级学生于2011年11月1日前自行到校医院进行招飞身体“五查”(身高、体重、视力、血压、色觉),通过者经院系审查同意后推荐为初选对象。各院系于2011年11月5日前将《空军招收大学生飞行员报名推荐表》(见附件1)纸质版及电子版同时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将统一组织后续报名、选拔工作。
联系人:明承瀚
电话:027-87542328
邮箱:mingchenghan@163.com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第四篇:投标报名申请表
投标报名申请书
XXXXXXXXXXX招投标办公室:
根据贵单位号的招标公告,我单位拟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报名,特此申请。
申请的项目名称及内容如下: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附:企业XXXXXXXXX说明
申请单位(公章):XXXXXXXXXXX 投标报名人: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报名时间: XXXX 年
XX 月 XX日
第五篇:应聘报名申请表
应聘报名申请表
1、姓名___________
2、性别____________
3、出生年月____________
4、籍贯___________
5、民族____________
6、婚姻状况____________
7、学历和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工作单位及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职业与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12、个人简历(如需要,可附页)
13、接受培训状况
14、主要社会关系
15、身体状况
(1)身高_______cm(2)体重________Kg(3)血型__________(4)健康状况:很好/较好/一般/较差(5)病史__________
16、经济状况
(1)月收入_______________(2)期望收入_________________
17、主要工作成就和曾经获得的奖励情况
18、外语掌握情况
19、本人性格特点
20、业余爱好和兴趣
21、请简述你对公司和应聘职位的认识和理解
22、出上述应聘职位外其他可以适应的工作:
23、相关工作经历
24、为什么愿意到本公司工作?
2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联系人: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