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

时间:2019-05-14 13: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

第一篇: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

作者:赵铮博士 南京谋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物有所值评价作为评判某项目能否采用PPP模式运作的重要依据,是PPP项目识别阶段中的核心工作之一。笔者作为“奋斗在PPP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又有幸作为“专家”参与了一些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审,已深刻体会到现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或缺陷,现将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应对之道撰文分享,希望能够得到业内同仁的共同探讨。

由于财政部对于物有所值评价的操作指引出台较晚(财金[2015]167号文于2015年12月底发布),造成之前的物有所值评价处于无序状态,仅笔者就见到过十余个版本的评价标准,而且部分标准或与PPP物有所值的评价思维脱轨——如某保障房PPP项目的定性评价标准基本上就是运作此项目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与项目可研报告的类同);或流于形式——如将定量评价做成“数字游戏”,部分定量评价甚至采用“不折现”的方法,以求“速战速决”。

在167号文发布之后,物有所值评价的标准与操作得到了规范,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定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定性评价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

1、现有的定性评价标准过于宽泛,不利于专家做出评判

我们作为第三方机构为PPP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时,外部专家在对项目信息了解不足的情况下,都会有“指标能不能再细一点,评审原则能不能贴合实际一些”的诉求,比如许多专家都曾要求我们提供更细致的指标,以便于评价“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对于此问题,我们采取三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是对于财政部现行的“6+2”指标体系进行了精细化拆分——在每个评价指标下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例如,在风险识别与分配指标下建立风险管理能力、风险识别准确度、风险分配预案及其合理程度三个二级评价指标,以满足专家对于指标细化的要求。

二是除了对每一个二级指标都给出评价标准外,还结合项目内容,给出周详的评价信息,以便于评审专家获得更为详实的项目信息,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三是优化了评价操作——我们将每项二级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即很好、较好、一般及以下,对应的分值分别为81-100、61-80、0-60。这种操作方式能够在符合167号文规定的基础上(评分结果在60分以上的通过定性评价),提升评价效率。此外,针对部分专家提出的“究竟打多少分”(即85和95有何区别,以什么原则去评判)之类的问题,我们在部分项目的操作上,将财政部提出的“百分制”评价原则转换为“五分制”或“四分制”,以便于提升评价效率。

2、定性评价标准存在问题

作为评审专家对定性分析进行评判时,笔者认为,尽管财政部对于物有所值定性评价已有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与操作指引,但是在实际执行时,仍然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评价标准与行业政策或项目实际情况不符合。例如,某新建养老PPP项目使用“项目规模大小”作为物有所值定性分析的补充评价指标之一,但是第三方机构将“有利(81-100)”一项的评价标准定为“项目规模超过100亩”,这样的评价标准明显有悖于《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对于养老项目宗地规模的要求。

二是评价标准过于模糊。例如某污泥资源化再利用PPP项目,对于“绩效导向”处于“有利(81-100)”的评价标准为“产出数量、规模很大,能极大程度增加市场供给,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较有利(61-80)”的评价标准为“产出数量、规模较大,能较大程度增加市场供给,满足市场大部分需求”(一般及不利可以类推)——究竟什么能称为“极大程度”或“充分满足”,在PPP项目识别阶段,仅凭借评审专家的主观臆断,很难保证定性评价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将定性标准定量化”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是除了部分与当地实际情况有关的指标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外,大部分定量化的标准制定需要项目所处行业的大数据支持,通过打造项目信息共享的综合平台,提升PPP项目咨询服务工作的效率与准度,应当是行业主管部门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定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根据167号文的精神,现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尚处于“鼓励与探索”阶段,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开展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存在一定误差,对于评判一个项目是否能够以PPP模式运作的话语权有限,这主要是由于以下问题所致: 1、167号文对于定量分析的计算指引存在瑕疵

我们理解中的定量评价,是在产出、付费机制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境下,衡量政府在两种不同模式(PPP与传统政府投资方式)下所承担的净成本的大小,成本小的则比较有利。按照167号文对定量评价的操作指引,PSC值由参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与项目全部风险成本的现值构成,其中,运营维护净成本需扣除假设参照项目与PPP项目付费机制相同情况下能够获得的使用者付费收入等;PPP值则等同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和配套投入等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的现值——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政府参股的,以使用者付费为主要收益来源的PPP项目(如文化旅游、养老等项目),政府以其参股比例所获取的第三方收入是否应列入PPP值的计算范围,167号文并未作说明——如果不计算,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双方的产出绩效必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能和其他遇到同样情况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共同探讨,我们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按照167号文的操作指引,对于评价政府购买服务或可行性缺口补贴类的PPP项目(即政府方无法获得股权回报),可行性较高,但是对于评价依托运营,以第三方收入就能够实现合理回报的PPP项目,会存在一定误差。

2、折现率如何确定

此问题已基本属于“业内共识问题”,尤其对于合作期限不超过15年,且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收益来源的PPP项目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折现率的“反复微调”,最终使PPP定量评价变成一场数字游戏——目前对于定量评价的共识性结论是,折现率越高,定量评价越容易通过,而这样的共识绝非“正能量”。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财政部以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作为选择折现率的参照标准,这种标准存在的问题是,在“政府缺钱”已是不争事实的现状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不超过4%)究竟能否用来衡量政府方真正的资金成本?二是对于PSC值与PPP值的计算口径出入过大,仅从数值分布来看,PSC值属于“大数值在前”,而PPP值属于“年度平均,略微上浮”,这就导致折现率越高,项目越容易通过定量评价的情况出现。

在167号文已明确规定用于测算PSC值的折现率应与用于测算PPP值的折现率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目前采用以政府债券收益率为参考,并且上浮一定比例的方式来确定定量评价的折现率,上浮的比例主要参考当地政策性银行对于公益类或公用事业类项目(不包含棚改类项目)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比率确定。

3、参照项目如何确定

167号文对参照项目的选择提出了两个选择标准:一是假设政府采用现实可行的、最有效的传统投资方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相同的虚拟项目;二是最近五年内,相同或相似地区采用政府传统投资方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相同或非常相似的项目。目前,绝大多数PPP项目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都以第一种方式选择参照项目,但是这种方式往往被变通为“总投入相当,只是变更了投资主体”,而缺少对于建设时间、实际成本节省或超支及融资成本的考量。

我们认为,随着各行业PPP项目的逐步开展与不断丰富创新,第二种标准将成为未来PPP项目进行定量评价的重心,而且以若干个相似项目作为参照系,通过设计地区间差异调整系数或项目差异调整系数的方式来打破167号文对于相同或相似地区/项目的限制,比较不同政府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不但更符合物有所值评价的初衷,也对于地方政府更具参考价值。

除上述问题外,对于风险的分类,以及究竟使用什么方式准确计算风险发生对于政府投入造成的影响,也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即便现阶段的定量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仍有开展的价值——即使得出PSC值小于PPP值的评价结论,在定性评价能够通过的情况下,项目采用PPP模式操作仍具备一定可行性。

尽管现有的物有所值评价体系与操作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但是正如PPP项目打开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建设之路一样,它代表着一种理念或思路上的进步,因噎废食或缘木求鱼固不可取,唯有顺应潮流,上下求索,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PPP项目应如何交税 PPP的成功运行是建立在项目自身“财务平衡”的基础上的,而在此方面,税收激励措施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税收是社会资本不能控制的变量,其高低及变化将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本的运营成本与服务价格水平,PPP税收法规制度的设计成为决定PPP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及时地对现行税收法规政策作出适当的补充与修订,以实现PPP的稳定发展。

一、当前适用于PPP的主要税收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法规政策来解决PPP的涉税问题,为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只能比照适用某些既有的税收法规及政策措施。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与PPP项目紧密相关的税收法规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两个税种的征收优惠措施上。

1.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的法律法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如,企业从事符合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增值税优惠方面的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的规定,凡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发电等业务,可分别享有以下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一是对销售自产再生水、提供污水处理劳务、提供垃圾处理与污泥处置劳务等,分别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70%、70%的政策;二是对销售以垃圾以及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热力,以及销售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生产的电力或热力等,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

3.投资抵免政策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二、与PPP有关的税收法规政策的不足之处 1.没能考虑到PPP的一些特殊涉税问题

比如,在TOT(转让—运营—移交)模式下,存量项目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两次转让时可能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在项目建设、运营期间,社会资本获得政府补助后的纳税问题;在出售回租模式(此模式还未包括在PPP中)下,如果特许经营期远超过有关资产的经济寿命时,资产所有权如何处理问题,以及PPP项目未抵扣完的进项税能否申请税收返还;等等。

2.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过窄

前面提到的企业在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以及垃圾、污水处理时可享受的所得税及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是在2008—2009年之间制定的。当时的大背景是,为了减少欧美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政府制定了激励企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并不是针对PPP模式的运用而出台的。因此,也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一是政策优惠覆盖范围有限。PPP模式在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等)、公用设施(供电、供气、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医院、学校、养老、保障房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依此对照当时财政税务部门制定的鼓励企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显然,其覆盖面很有限,没有将上述领域的所有项目都涵盖在内。二是政策优惠期有限。当前的所得税优惠是“三免三减半”,期限短,而PPP项目多是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的项目,短则三、五年,长则二、三十年。所以,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按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来设计。

3.税收减免政策与当前的税制改革不相适应

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均属于**与地方的共享税种。在既有的税收减免政策中,无论是所得税的减免,还是增值税的减免,都是一律全减或全免。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忽视了公共产品在受益范围以及**与地方在相应支出责任上的差别。除了全国性的PPP项目外,众多的PPP项目都是地方性的。PPP项目建成后,其产出的就是公共产品,其中,地方性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提供,属于地方政府的事权,对应的则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在对地方性PPP项目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减免的应是地方税,或共享税中属于地方享有的部分,而非全部。如果不只是针对地方享有的税收进行减免,而是连同**分享的部分也进行了减免,其实质构成了**对地方性PPP项目的直接补贴,或是**对地方的间接转移支付。这不仅与当前提出的要在**与地方之间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相违背,也会造成地区间新的不公平问题,因为越是发达的地区,越有能力建设更多的PPP项目,享有**在此地减免的税收就越多。

4.对社会资本获得的政府补助如何征税缺乏明确规定

为了保障PPP项目在商业上的可行性,政府通常会向社会资本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助,如建设阶段的投资补助、运营阶段的价格补贴等。对于这种补助,如何进行税务处理,目前并无明确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对于在项目建设阶段政府向社会资本提供的投资补助,很容易将其认定为不征税收入,但是,对于运营阶段政府向社会资本提供的价格补贴,则不能直观地判断其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虽然在形式上,价格补贴有可能符合不征税收入的三个条件,但实质上,价格补贴并不具有不征税收入的本质属性。在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为了平抑公共产品的价格水平,政府通常会对PPP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政策。价格补贴就是政府对社会资本执行此类价格政策后向其提供的差价补偿,而这种差价原本就属于社会资本经营性收入的一部分,只是由社会资本先让渡给了消费者,最后又以政府补助的形式将其找补回来而已。实际上,价格补贴的真正受益人是消费者,而非社会资本,其并没有从政府那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本质上,价格补贴并不属于不征税收入,仍应是社会资本经营性收入的组成部分。可见,不能仅从形式上判断PPP模式下的价格补贴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

5.对社会资本获得项目公司中政府股东让渡的股利如何纳税没有规定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居民企业股东从另一被投资的居民企业获得的股利是免税的。在项目公司分红时,如果政府向社会资本让渡部分红利(作为一种间接补贴手段),社会资本的分红比例就会超过其持股比例,那么,如何认定这部分超比例分红的性质?现行的税收法规并没有规定。其实,有三种可能的认定办法:一是认定为社会资本从项目公司分得的免税红利,二是认定为从政府或其部门获得的不征税收入,三是认定为社会资本从政府获得的应税偶然所得。至于选取何种办法,有待相应税收征管政策的出台。

三、完善税收法规促进PPP发展的建议

1.补充与完善税收法规政策

现行有关税收法规及政策主要是针对传统企业或事业单位制定的,不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PPP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PPP的全面推广运用,应及时地对税收法规政策进行相应的修订与完善,如:适当延长PPP项目公司所得税减免优惠期,对合作期超过20年以上的PPP项目可将其享有的所得税减免优惠期延长至10年以上;对社会资本从项目公司中获得的政府股东让渡的股利直接按免税红利处理;对PPP模式下的固定资产折旧、亏损弥补、税前抵扣等作出专门的规定。同时,还需要对双重征税、资产权属界定等问题,从法规的角度予以明确和解决。

2.制订PPP项目税务处理指南

由于PPP项目参与方众多、利益诉求不一,交易结构复杂、环节众多,投资规模巨大、回收周期长等,所以,PPP项目在其全生命周期内涉及的税务问题要比一般企业经营活动中遇到的税务问题复杂得多。为了便于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申报纳税,应分别就PPP项目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主要税种编制税务处理指南。

3.建立区别对待的税收优惠政策

大多数PPP项目涉及的都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这些产品一般实施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政策,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难以根据供求变化来调整产品价格。为了使PPP项目能够实现“财务平衡”,除了政府提供相应的补助外,再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制订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要有所区别,并非只要是PPP项目都可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按照盈利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将PPP项目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依此顺序,相应项目获得的税收优惠程度应是逐步降低的。具体地讲,如在征缴所得税时,对非经营性项目可实行免税政策,对准经营性项目可实施减税政策等。同时,对于地方性的PPP项目,如果涉及**与地方共享税的减免优惠,应该只减免地方分享的部分。另外,在制订税收优惠政策时,还要注意由此可能带来的市场竞争扭曲问题。政府总是倾向与大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PPP项目合作,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往往被排除在外,所以,常常只有少数企业能通过PPP合作的方式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对其他市场主体是不公平的。为此,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消除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4.对PPP模式下的政府补助分类进行税务处理

由于PPP基本上涉及的是公共交通、公用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本代行了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责。所以,相比一般的法人企业,政府应向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的补助或支持。这些补助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价格补贴,以及无偿划拨土地、让渡项目公司中政府股东全部或部分分红权等。对于社会资本获得的政府补助应分类进行税务处理,如投资补助可认定为不征税收入,价格补贴按免税收入处理等。

关于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交通局:

为提高收费公路建管养运效率,促进公路可持续发展,依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和《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决定在收费公路领域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转变供给方式。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收费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全周期管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优势,提高收费公路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二)创新公路投融资模式。

社会投资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独自或与政府指定机构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建设和运营收费公路项目,政府要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以项目运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对价格和补贴进行调整,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收费公路建设运营,提高财政支出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拓宽社会资本发展空间,有效释放市场活力。

(三)完善收费公路建设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约束、收费调节、信息公开、过程监管、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配套制度与机制,实现合作双方风险分担、权益融合、有限追索。

二、基本原则

(四)公开透明,规范运作。

PPP项目推广工作应坚持“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在项目论证、选择合作伙伴、制定和履行各类合同、组织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做到依法依规,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按照特许经营合同,规范运作,防止政府失信违约、合作伙伴获取不正当利益。

(五)循序渐进,逐步推广。

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分类施策。对于社会效益突出但经营性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才能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项目,鼓励按照PPP模式设计运作。鉴于目前全国公路网络正处于联网关键阶段,建设任务繁重,重点推进确需建设但投入较大且预期收益稳定的公路建设项目,鼓励按照PPP模式设计运作。按照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做好融资平台公司项目向PPP项目转型的风险控制工作。

三、实施要求

(六)明晰PPP项目边界。

收费公路项目实施PPP模式所涉及的收费公路权益包括收费权、广告经营权和服务设施经营权。不同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各项权益通过有效打包整合提升收益能力,以促进一体化经营、提高运营效率。

(七)规范PPP项目操作流程。

在项目发起、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合作伙伴选择、收益补偿机制确立、项目公司组建、合作协议签署、绩效评价等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财政部关于PPP工作的统一指导和管理办法规范推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操作办法,实现规范化管理。

(八)编制完整的PPP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含项目实施内容、产品及服务质量和标准、投融资结构、财务测算与风险分析、技术及经济可行性论证、合作伙伴要求、合同结构、政府组织方式、必要的配套措施等。

(九)加大评价及监管力度。

各地财政、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组织实施,积极统筹协调,研究建立议事协调及联审机制,有力有序推进PPP推广工作,建立对PPP项目的监督机制。

四、保障措施

(十)资金政策支持。

收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的,在依法给予融资支持,项目沿线一定范围土地开发使用等支持措施仍不能完全覆盖成本的,可考虑给予合理的财政补贴。对符合《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项目,可按照交通运输重点项目资金申请和审核规定,申请投资补助。

(十一)相关配套政策。

地方各级财政、交通运输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公路收费、土地等政策,维护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在项目审批等相关方面为推进项目建立绿色通道。

第二篇: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指标架构模板)

目 录

一、物有所值评价基本说明

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编制 第一节 项目基础信息 第二节 项目定性分析 第三节 项目定量分析 第四节 评价结论

一、物有所值评价基本说明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为指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规范有序开展,以及为PPP项目立项入库、招标采购、纳入预算、项目实施、申请国家示范项目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 号)等有关规定,开展PPP项目物有所值论证工作。

二、【物有所值评价定义】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采用PPP 模式代替政府传统采购模式实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的一种评估方法。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政府传统[投资和] 采购模式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直接负责项目设计、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等工作(含委托他人执行其中部分工作),并承担项目主要风险,一般不奉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采购模式。

根据《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定量评价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三、【管理机构】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 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积极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

四、【基本原则】物有所值评价应遵循真实、公允、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编制

第一节 项目基础信息

(一)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地点:

1.3项目类型:在建或建成 1.4项目联系人: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

1.6前期工作合规性说明:可研、环评、土地等

1.7项目所处阶段:申报、设计、融资、采购、施工、运行 1.8项目进度计划:开工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项目产出说明

(三)项目运作方式

(四)项目风险识别与分配框架:

(五)项目投融资结构安排:总投资及资本构成、项目融资结构安排

(六)项目收益情况说明:总收益、收入来源、收费价格和定价机制

(七)社会资本介入情况(如有)

(八)其他必要说明的情况(如有)等

第二节 项目定性分析

(一)【定性分析的目的】:定性分析重点关注项目

1、采用PPP 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公共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

2、从项目规模、项目资产寿命、项目收益、项目融资可行性角度分析,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是否可行。(注:项目即使能提高实施效率,但如引发不了社会资会兴趣,则论证结果在现实中无效,因此需要对项目的市场适应性进行评价;另外对项目的市场适应性的评价分值比率不能低于50%,因为一在中国目前的现状,PPP能否落地实施才是重点(在服务相对缺乏的社会,能创造并提供服务是最大的物有所值),二在关于能否提高效率的论证中,似乎项目只要采用PPP模式,都能增加公共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所以关于能否提高效率的评价实际指导意义有限)。

注:(依据财政部PPP中心物有所值评价文件初稿)【定性分析的目的】:定性分析重点关注PPP项目采用PPP 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公共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等,识别PPP项目是否可以采用PPP模式进行实施。

(二)【定性分析的组织实施】:由项目本级财政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小组实施。

(三)【专家小组构成】:专家小组由经过省财政厅初步资格预审的咨询机构专家(1名)、社会资本方工程技术代表(不少于3名)、社会资本方财务代表(不少于3名)和财政局委派代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项目融资机构代表组成。

注:(依据财政部PPP中心物有所值评价文件初稿)【专家小组构成】:专家小组由不少于7 名专家组成,至少包括工程技术、金融、项目管理、财政和法律专家各一名。

(四)【定性分析结论】:通过定性分析的项目,可列入当地PPP 项目目录,进行物有所值定量分析;未通过定性分析的,不宜采用PPP 模式。表1: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基本指标(关于能否提高效率)

要项指标(关注项目能否落地实施)评审指标

①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

①生命周期的项目独立性与效率

②风险识别与分配 ③绩效导向 ④潜在竞争程度 ⑤鼓励创新 ⑥政府机构能力 ⑦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 基本指标小计 ①项目规模

①项目规模的市场适应性

②项目资产寿命 ②项目资产寿命的市场适应性 ③资产利益及收益

③项目收益类别比(估算值)④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程序与结构的合理性

原稿权重

调整权重

评分

15%

6%

15% 6%

15% 6%

15% 6%

5% 6%

5% 0%

10% 0%

80%

30%

10%

10%

10%

15%

⑤法律和政策环境 ⑥项目融资可行性 附加指标小计

合计 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表2: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评分参考标准 编号

10% 15%

20% 100%

70% 100%

指标 评分参考标准:黑色字为财政部PPP指引草案的内容,红色字为金砖城市投资

修改后的内容

评价指标说明:主要通过察看项目计划整合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情况来评分。PPP模式,将项目的设计、建造、融资、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整合起过一个长期合同全部交由社会资本合作方实施,是实现物有所值的重要机理。生命周期的价值独立性与效率性 合越多也就是社会资本能参与环节越多,说明市场适应用性越高)●81—10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和全部运营、维护到将整合到一同中;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至少有融资和全部运营、维护整合到一个合●61—8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和建造以及核心服务或大部分非核心服营、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至少有融资和核到大部分非核心服务的运营、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41—6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运营;或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括设计;对项目采用PPP模式,仅运营和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

●21—40=项目资料表明,融资、建造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能否增加1

供给 和运营。

●0—2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等三个或其中更少的环节将整合到同中。

由以下三项目组合分值组成,独立评分累加:

● 0-20分 生命周期的价值独立性: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的项目权和运营责任的独立性;

● 20-50分 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履约责任、投融资责任和风险承够有机结合在合同中;(合同可包括一级和二级项目合同)

● 0-30分 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社会资本方的角色分工或集成能够投资效率匹配。

指标说明:项目采用PPP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公(通过采用PPP使项目能够实施实现服务供给 或 使项目规模扩大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供给)

●0—34=通过采用PPP使项目能够实施实现服务供给。风险识别2

与分配

风险识别2

与分配 ●0—33=通过采用PPP能使项目规模扩大从而实现增加服务供给。●0—33通过采用PPP使项目能够提高服务效率从而增加服务供给。

指标说明:主要通过察看在项目识别阶段对项目风险的认识情况来评分。清晰优化分配风险,是物有所值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在项目识别阶段的物有所值作开始前,着手风险识别工作,有利于在后续工作实现风险分配优化。

●81—10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较为深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其中绝大部险或全部主要风险将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61—8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较为深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其中的大部风险可以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41—6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这些风险可以在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21—40=项目资料表明,已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这些风险难以在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

●0—20=项目资料表明,尚未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或没有清晰识别风险。

指标说明:优化风险分配(通过优化工作分工优化风险分配或通过风险分配原风险分配)3 绩效导向潜在竞争4

程度 ●0—34=风险识别的程度。

●0—33=优化工作分工优化风险分配程度。●0—33通过风险分配原则优化风险分配程度。

绩效导向。本指标主要通过察看在项目识别阶段项目绩效指标的设置情况来评分。PPP项目的绩效指标,特别是关键绩效指标,主要确定对PP项目运营维护和产出进行检测的要求和标准,例如,针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或可用性)等。绩效指标越符合项目具体情况,越全面合理,越清晰明确,则绩效导向程度越高。

●81—100=绝大部分绩效指标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全面合理,清晰明确。

●61—80=大部分绩效指标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全面合理,清晰明确

●41—60=绩效指标比较符合项目具体情况,但不够全面和清晰明确,缺乏部分关键绩效指标。

●21—40=已设置的绩效指标比较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和明确,但主要关键绩效指标未设置。

●0—20=未设置绩效指标或绩效指标不符合项目具体情况,不合理、不明确。潜在竞争程度。主要通过察看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以及预计在随后的项目准备、采购等阶段是否能够采取促进竞争的措施等来评●81—10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大且已存在明 证据或迹象,例如参与项目推介会的行业领先的国内外企业数量较多。

●61—8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较大,预期后采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竞争程度。

●41—6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一般,预期后潜在竞争4

程度 采取措施可提高竞争程度。

●21—4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较小,预期后采取措施有可能提高竞争程度。

●0—20=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小,预期后续不提高竞争程度。

●81—100= 3家以上社会资本方的工程技术代表和财务代表明确表达项目合作愿。并可通过宣传和招标提高竞争程度。

●61—80= 2家社会资本方的工程技术代表和财务代表明确表达项目合作意愿通过宣传和招标提高竞争程度。

●41—60= 2家社会资本方的工程技术代表和财务代表明确表达项目合作意愿高竞争程度大。

●21—40= 1家社会资本方的工程技术代表和财务代表明确表达项目合作意愿高竞争程度大。

●0—20= 无社会资本方的工程技术代表和财务代表明确表达项目合作意愿。鼓励创新。要通过察看项目产出说明来评分。一般来讲,产出说明应主要规定本合作方应付产出的规格要求,尽可能不对项目的投入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具体如何交付问题提出要求,从而为社会资本合作方提供创新机会。

●81—100=项目产出说明提出了较为全面、清晰和可测量的产出规模要求,没5 鼓励创新政府机构6

能力 如何交付提出要求。

●61—80=项目的产出规模要求较为全面、清晰和可测量,并对如何交付提出要求。

●41—60=项目的产出规模要求不够全面、清晰和可测量,并对如何交付提出要求。

●21—40=项目的产出规模要求不够全面、清晰和可测量,并对如何交付提出要求。

●0—20=项目的产出说明基本上没有明确产出规格要求,或主要对如何交付进求。

政府机构能力。主要通过察看政府的PPP理念,以及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察看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等来评分。PPP理念主要包括依法依合同平等合作、风险分担、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等,以及PPP不仅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融资手段,更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的重要手段。政府的PPP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包括可通过购买服务获得的能力。

●81—100=政府具备较为全面、清晰的PPP理念,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 构具有较强的PPP运作能力。

●61—80=政府的PPP理念一般,但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具有较强的PP运作能力。

●41—60=政府的PPP理念一般,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运作能政府采购7 政策落实潜力 力一般。

●21—40=政府的PPP理念较欠缺,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运作能力较欠缺且不易较快获得。

●0—20=政府的PPP理念欠缺,且本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运作能力欠缺且难以获得。

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主要通过预计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以及预计在随后的项目准备、采购等阶段是否能够进一步采取落实措施等来评分。物有所值是政府采购的价值取向,不仅指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包括有效落实促进内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国外技术转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以及必要时限制外资参与项目等方面的政府采购政策。

●81—10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很大,预计后续通过进一步采取措施确定能够实现。

●61—8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较大,预计后续通过进一步采取措施可增强落实性。

●41—6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一般,预计后续通过采取措施可增强落实性。

●21—4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较小,预计后续通过采取措施有可8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8 的市场适能提高落实性。

●0—20=项目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小。

(注:此处的政府采购政策主要是指,促进内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国外技术转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以及必要时限制外资参与项目等。)

项目规模。主要依据项目的投资额或资产价值来评分。PPP项目的准备、论证等前期环节的费用较大,只有项目规模足够大,才能使这些前期费用占项目全期成本的比例处于合理和较低水平。此外,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规模越大,才能够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81—10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在10亿元以上。

●61—8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2亿到10亿元之间●41—6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1亿—2亿元之间●21—4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5000万元到1亿元●0—2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小于5000万元。(注:可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所在地区等因素重新设定金额大小。)

由以下三项目组合分值组成,独立评分累加: 应性 ●0-40分 经调研或资格预审表明项目规模有5家以上的社会资本能进行能力匹合作响应;

●0-40分 经调研或资格预审表明项目规模有5家以上金融机构能进行融资响应项目资产寿命

项目资产寿命市场适应性

项目资产10

种类 ●0-20分 单一项目规模或同类项目规模总额与项目前期开发成本总额比。项目资产寿命。主要依据项目的资产预期使用寿命来评分。项目的资产使用寿命长,为利用PPP模式提高效率和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了基础条件。项●81—10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大于40年。产

寿●61—8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31—40年。限●41—6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21—30年。目●21—4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1—20年。投

收●0—2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小于10年。

比(注:可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所在地区等因素重新设定年限长短。)

项目资产种类。主要依据PPP项目包含的资产种类多少来评分。一个项目可以包含多个种类的资产,一般来说,项目的资产种类越多,由社会资本方实施,将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81—100=项目的资产种类在三个以上。

●61—80=项目是两类较复杂或技术要求较高资产的组合。●41—60=项目是两类中等复杂程度资产的组合,或者是若干个同类资产打包项目。

●21—40=项目是两类复杂程度较低资产的组合,或者项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11 理程序与结构的合理性

全生命周11 期成本估计准确性资产。

●0—20=项目只包括一个较为简单的资产。

全生命周期成本估计准确性。主要通过察看项目对采用PPP模式的全生命周期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将被准确预估的可能性来评分。全生命本是确定PPP合作期长短、付费多少、政府补贴等的重要依据。

●81—10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很好的理解和认识且被准确预估的可能性很大。

●61—8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较好的理解和认识被准确预估的可能性较大。

●41—6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较好的理解和认识无法确定能否被准确预估。

●21—4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清●0—2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基本上没有得到理解和认识●71—10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很好的确定边界,被有效的程序和结构进行过程识别和优化。

●51—7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被很好的确定边界,有效的程序和结构进行过程识别和优化。

●0—50=项目相关信息表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未被很好的确定边界,并法律和政12 策 环境

资产利用13

及收益 有效的程序和结构进行过程识别和优化。

法律和政策环境。主要通过察看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制度限制政府PPP模式实施项目来评分。

●81—100=项目采用PPP模式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要求,甚至存在政励。

●61—8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的个别限制,可容易地解决。

●41—6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个别限制,解决性很大。

●21—4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少量限制,但解能性很大。

●0—20=项目采用PPP模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严格限制。

资产利用及收益。主要通过预计社会资本合作方增加额外收入的可能程度来评会资本合作方通过实施项目,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增加额外收入,可以府的成本和公众的支出。

●81—100=预计社会资本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非常有可能充分利用资产额外收入。

●61—80=预计社会资本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较有可能充分利用资产增收入。

●41—60=预计社会资本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前提下,利用项目资产增加额外收项目收益13 类别比(估算值)

融资可行14

性 能性一般。

●21—40=预计社会资本利用项目资产获得额外收入的可能性较小。●0—20=预计社会资本利用项目资产获得额外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小。

项目政府付费收益与第三方付费收益(含额外收入)比

融资可行性。主要通过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市场)的吸引力来评引力越大,项目越具有融资可行性,越能够顺利完成融资交割和较快进入建设阶段,实现较快增加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供给的可能性就越大。

●81—10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很高,或已有具备强劲实力的金融机确表达了对项目的兴趣。

●61—8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较高。●41—6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一般,通过后续进一步准备,可提高吸●21—4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较差,通过后续进一步准备,可提高吸●0—2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很差。

●81—10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匹配度完全符合。

●61—8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匹配度主体完全符合,需要调整部分融资可行14

性 ●41—6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匹配度基本符合,需要调整部分环●21—4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匹配度符合度低,需要调整设计主要●0—20=预计项目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匹配度完全不符合。

表3: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评分结果计算表

最高分B

最低分D

总指标

权重A

平均分E=(B-C-D)÷(专家数-2)

加权分F=E×A

基本 指标

附加指标(不少于三项)①生命周期的项目独立性与效率 ②风险识别与分配 ③绩效导向 ④潜在竞争程度

⑤鼓励创新 基本指标小计①项目规模的市场适应性 ②项目资产寿命的市场适应性

③资产利益及

6%

6%

6%

6%

6%

20%

—10%

10%

10%

C

——

——

收益 项目收益类别比(估算值)④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程序与结构的合理性

⑤法律与政策环境 ⑥项目融资可行性 附加值指标小计

评分结果

15%

10%

15%

80% —100% —

— —— —

————

——

附表4: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表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评分结果

专家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姓名 组长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单位 专业领域签名

第三节 项目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1)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可研方案报价与市场绩效值(影子报价)PPP 值(简称PPPs 值))的对比,判断采用PPP 模式的关键控制绩效指标和选择社会资本方的评价指标,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程序与结构,并判断PPP 模式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2)对采用PPP 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的资产负债率对比,判断项目全生命周期对政府资产负债的影响值;(中国的国情是地方政府负债高,这是政府推行PPP模式的重要目的这一,所以定量评价应与能否降低政府债务相结合)

(3)对采用PPP 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的市场价值评估,判断PPP项目的付费机制与政府方的区间值;

注:(财政部PPP指引草稿)【物有所值定量分析定义】 定量分析是在假定采用PPP 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的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提下,通过对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的净现值(PPP 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 值)进行比较,判断PPP 模式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二、【定量分析开展的节点】定量分析可在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等阶段分别开展。

三、【项目识别阶段的定量分析】在项目识别阶段,定量分析主要包括:

(一)根据项目产出说明,设定参照项目并计算PSC 值;(根据参照项目的先取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找适合参考项目,可比性可参考价值低。应直接参考项目可研方案和财务测算结果)

(二)根据初步实施方案,计算影子报价PPP 值(简称PPPs 值);(应根据PPP项目初步方案和PPP模式财务测算,计算影子报价)

(三)比较PSC 值与PPPs 值,PPPs 值小于PSC 值的,项目转入准备阶段;否则不宜采用PPP 模式,应从当地PPP 项目目录中剔除。

四、【项目准备阶段的定量分析】在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方案与初步实施方案相比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对PSC 值和PPPs 值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PPPs 值小于PSC 值的,项目转入采购阶段;否则不宜采用PPP 模式,应从当地PPP 项目目录中剔除。

五、【项目采购阶段的定量分析】在项目采购阶段,根据社会资本提交的采购响应文件等测算实际报价PPP 值(简称PPPa 值)。

项目实施机构将PSC 值作为采购评判依据的,应在采购文件中公布初始PSC 值等关键参数,并明确全部采购响应文件所对应的PPPa 值均高于PSC 值的,将终止采购或重新采购。

中选社会资本确定后,可根据最终签订的项目合同测算PPPa 值。

六、【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程序与结构】项目实施机构将市场绩效值PPPs 值作为采购评判依据的,应在采购文件中公布初始PPPs 值等关键参数,并明确全部采购有效响应文件所对应的实际报价或实际运行PPP 值(简称PPPa 值)均应优于PPPs 值。

中选社会资本确定后,可根据最终签订的项目合同测算PPPa 值。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程序与结构,不断的实现PPPs 值与PPPa 值)之间的优化与转化,以此为基础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七、【项目执行和移交阶段的定量分析】在项目执行期内和移交后可对项目进行物有所值跟踪定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纳入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八、【定量分析的组织实施】项目本级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开展定量分析。

在项目识别和准备阶段开展物有所值定量分析,是申请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必要条件之一。表1:项目PPP 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的支出与收入分析表

判别值

对政府预算 支出的影响 对比项目

时间值 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比例 项目投资总额 政府传统 采购模式支出值 占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比 采用PPP模式当期政府支出值

项目开

项目设发 计 期间

期间

项目实项目运施 营 期间

期间

项目维护 期间

对政府直接收入的影响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

额比 项目直接收入值

政府传统采购模式预算

收入值 采用PPP模式 当期政府收

入值 表2:PPP 项目市场可行性区间模型分析

项目开发 项目设计 项目实施

对比项目

期间

项目投资总额 第三方付费收入总额

政府方付费收入总额

项目投资回收期 项目可行投资回收期(区间)可行性缺口值(区间)

期间

期间

项目维护 期间

项目运营期间

--政府资本金投入对项目市场可行区间分析模型--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对项目可行性区间分析模型

--政府配套投入对项目可行性区间分析模型--政府补贴投入对项目可行性区间分析模型(以上数据输入到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程序)表3:PPP项目PPPa 值与PPPs值(项目识别阶段)

初始值

项目开发

项目设计

项目实施

项目运营

项目维护

对比项目 项目可研PPPs值

影子报价PPPa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表4:PPP项目PPPa 值与PPPs值(项目准备阶段)

初始值

项目开发

项目设计

项目实施

项目运营

项目维护

对比项目 项目影子报价PPPs值

项目成交报价PPPa值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表5:PPP项目PPPa 值与PPPs值(项目建设阶段)初始值

项目开发

项目设计

项目实施

项目运营

项目维护

对比项目 项目成交报价PPPs值

项目建设PPPa值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表6:PPP项目PPPa 值与PPPs值(项目运营阶段)

初始值

项目开发

项目设计

项目实施

项目运营

项目维护

对比项目 项目成交报价PPPs值 项目运营PPPa值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成本指标

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2

第三篇:PPP“物有所值”评价解析

PPP“物有所值”评价解析

任新建

近一年来,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政策文件的积极推动下,PPP的浪潮席卷全国,各省市热情高涨,短期之内推出了多达几万亿元的投资项目。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对实施PPP项目设定了一些条件。如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就对PPP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等全过程提出了具体意见。其中,第八、九条规定,财政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对部分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项目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价;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可进行项目准备。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PPP项目的联审机制,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合规性、PPP模式的适用性、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价格的合理性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确保“物有所值”。审查结果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根据最近的公开报道,湖北省香溪长江公路大桥项目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组织的“物有所值”专家组投资评价,成为该省首个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的PPP项目。该评价主要从直观上的性价比是否最高,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是否最优,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是否最高三个层面进行评估。笔者对该评价非常感兴趣,尽管带有很多疑问(例如,是采用定性还是定量评价?评价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具体步骤和程序有哪些?是否考虑多个阶段开展评价?如果采用定量评价,如何测算公共部门比较值和确定折现率?等等),但由于无法获得更多细节信息,故难以做出详细评论。希望借此为由,对PPP项目如何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谈些学习体会和看法。

物有所值,系从英文名称Value for Money(VFM)翻译而来,根据操作指南,是指一个组织运用其可利用资源所获得的长期最大利益。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白话来说,就意味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显然,物有所值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也就是说,值不值是通过事先预设的某个(些)主观或客观的标准进行衡量对比后得出的带有明确倾向性的结论,即要么达到同样的目的所需要的投入更少,要么同样的投入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出(包括数量和质量)。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一般是假定未来产出是相同的,换算为比较不同模式下的政府支出成本的净现值大小。

物有所值的关键要素有哪些?世界银行、欧洲PPP专业中心、英国财政部、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中心等机构各自在其参考指南或政策框架中提出了一些具体因素。笔者通过比较发现,其中有一些是普遍关注的共性因素,比如关于风险的管理(按照各自专业能力进行最优化的风险分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考量、详细明确或可测量的产出、与项目价值相称的费用支出(即准备和采购等方面的费用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不能过大)、鼓励提高资产利用率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如绩效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保持PPP合同的灵活性、适当的竞争机制、鼓励创新等也分别被不同的机构所看重。

纵观各国和地区开展的物有所值评价,按照能否或是否适宜货币化衡量,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目前来看,定性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回答一系列问题(需要事先设计评价因子并列出问题清单)进行主观分析和综合评判。定量评价则相对客观,也具有更加明确的步骤和程序,主要是通过对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净成本现值和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的净成本现值(即公共部门比较值,PSC)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不同阶段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净成本现值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实际成本未知通常采用影子报价(Shadow Bid)。而在采购阶段,则为社会资本实际报价和政府承担自留风险的成本加总之和。

相对来说,PSC的确定尤为关键。根据国外经验,PSC一般由基本PSC(包括基本成本和融资成本)、风险承担成本(包括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和自留风险承担成本)、竞争性中立调整值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基本PSC较为容易计算,风险承担成本和竞争性中立调整值则较难确定。一方面,风险的分担比例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政府向社会资本方过高或过低地转移风险都是不合适和不可取的。基本的原则是,不同的风险应该由能够更加有效控制和管理风险的一方来承担,而且风险与收益要对等。通常来说,项目的建设运营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风险由政府承担,而不可抗力风险由双方分担。另一方面,之所以考虑竞争性调整,是因为传统政府采购模式下政府往往依托体制机制获得某些相对优势,如可以减免税费、免费或廉价获取某些资源以及特殊的监管待遇等等,因此有必要把这些隐性的成本节约重新加入进来以体现可比性。当然,如果在某些方面体现为相对劣势,则应该从PSC中抵扣掉。

此外,折现率的选择(主要包括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社会时间偏好折现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折现率、无风险利率等)对物有所值评价的结果也有很大影响。在实践中,不同国家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折现率,如英国财政部建议采用社会时间偏好折现率,而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中心则在政府承担全部风险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公共部门比较值大于全生命周期政府支出净成本现值,则意味着政府传统采购模式成本更高,选择社会资本是划算的,而且差值越大,则越应该采用PPP模式。反之,亦然。如果出现二者基本接近或相当的情况,也就是说采用PPP模式处于可用可不用的临界点时,则应该侧重定性评价进行选择。对我国而言,如果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释放民间资本活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确保民众尽早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更大的视角去考量,建议政府应该倾向于采用PPP模式。

由上可以看出,物有所值的定量评价需要开展大量复杂和耗时耗力的工作,而能否顺利开展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完善齐全的数据库(如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其他基础资料。进一步说,竞争性中立调整计算过程中政府的体制机制优势和监管成本更是难以货币化和量化。显然,如果基础条件不太具备,强行推行定量评价,可能带来较大误差,甚至带来决策错误。因此,尽管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最近也有不少业内专家呼吁,在实践中并不符合我国当下阶段的国情,应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以后,再全面推行定量评价。当然,两大部委对推行PPP项目过程中物有所值评价的规定并不十分严格,为地方实际操作留有了一定余地。如财政部指出,定量评价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国家发改委则提出,审查结果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显然并非唯一依据)。

实际上,从国外的实践来看,物有所值评价并非只做一次,通常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相应的评价,且目的和功能各有侧重,所选方法和程序也不一样。如爱尔兰规定PPP采购过程中要进行四次物有所值评价,分别在项目详细评估时、编制项目产品/服务产出说明时、对社会资本响应文件进行评审时、签订项目合同时进行。另外,在合同结束后、财务结算前还可以进行物有所值检验。英国财政部则在推行私人融资计划时,要求在项目群层级(行业主管部门各自制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群规划)、项目层级、采购层级三个阶段分别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印度财政部则要求在PPP实施过程中分别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采购阶段进行两次物有所值评价。综合来看,随着信息和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很多国家通常在项目早期开展定性评价而后期开展定量评价。

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还有一个悖论性的问题需要考虑。一个项目无法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则意味着此项目难以实施或被迫推迟。如果此项目民众需求迫切而政府当前财力无法承担,尽管从物有所值评价角度来看采用PPP模式可能从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但是考虑到项目提早实施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社会效益可能远远大于PPP模式引致的成本增加,综合经济社会效益及其时间价值衡量,采用PPP模式推动此类项目建设仍是可行和必要的。

总的来说,我国推进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知难而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借鉴参照国外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着手设计我国物有所值评价体系(包括方法、程序、评价因子、评价内容、权重、衡量标准等),同步建立基本数据库和专业分析平台,为地方政府具体实施物有所值评价提供指导。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根据地方实际和项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把相关资料信息及时上报和共享。

(作者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

第四篇:PPP项目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报告

PPP项目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报告(正文)

导读: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十七条:“折现率应考虑财,结合本项目实际,本项目折现率选定为4%,4、利润率选择: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根据项目实际,经测试选定项目投资合理利润率为8%,(详细参见附件九:项目财务方案分析筛选说明),5、项目周期设定:根据上述折现系数为4%,经对项目财务现金流量测算分析,项目在25年周期的净现值

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十七条:“折现率应考虑财政补贴支出发生年份,并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折现系数参考国债收益率确定,经网上查询,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债收益率:20年期收盘价格为4.017%,30年期的收盘价格为4.19%,综合平均按4.1%,考虑市场因素和经济增长因素,结合市政公用行业情况,本项目折现率选定为4%;

4、利润率选择: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十八条“合理利润率应以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为基准,充分考虑可用性付费、使用量付费、绩效付费的不同情景,结合风险等因素确定”,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约为8.19%(=基准利率5.65%*[(下限0.9+上限2)/2]=5.65%*1.45=8.19%),根据项目实际,分别按7%、8%、9%三个投资收益率方案的进行现金流量对比分析,经测试选定项目投资合理利润率为8%。

(详细参见附件九:项目财务方案分析筛选说明)。

5、项目周期设定:根据上述折现系数为4%,利润率为8%设定,经对项目财务现金流量测算分析,项目在25年周期的净现值为1233.1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18.9年,动态投资回收期20.8年,内部收益率为5.47%,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基本持平,方案具有一定吸引力,可行性强,故项目生命周期方案为25年较为合适;如果项目周期为20年,运营期18年,则项目财务净现值为-197.42万元,内部收益率

(FIRR)为3.68%,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方案不具有吸引力和融资可行,故20年期限不可取。

以上参见附件六: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表(利润率=8%)以及附件九:项目财务分析方案筛选说明。

6、政府自留风险承担成本包括政府按比例承担的法律、政策等所支出的成本。3.2.3计算初始PSC值

初始PSC值=(建设成本-资本性收益)+(运营成本-第三方收入)+其他成本(1)建设成本:本项目未完投资8000万元,计划分两年投入。

(2)资本性收益:项目运营末年的折旧残值,参照会计折旧规定,项目残值为投资金额的5%。本项目估算实际投资10506万元,政府已经形成的投资不作为资本性投资,社会资本投资8000万元按照100%固定资产形成率测算,资本性收益为400万元,因项目到期后设施全部无偿移交给政府,收益资本性收益应归政府收益;

3)运营成本:项目运营期内的管理费用、检测维护费用等。项目运营成本参考《河南省吨污水处理运营费用参考指标》以及其他同类项目,并根据本项目自身情况确定费用取值,经测算,本项目年运营成本285.65万元(详见附件一: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表以及附件十:项目运营成本测算说明)。

(4)第三方收入:政府按照测算核定价格(或最终竞争价格)付给项目公司的服务费收入。本项目为完全政府付费项目,第三方收入全部属于社会资本方收入,由于政府承担全部付费责任,为便于分析,将政府付费金额作为政府第三方收入为负值计算。

(5)其他成本:本项目不存在其他成本。3.2.4竞争性中立调整值

竞争性中立调整值是为了消除政府传统采购模式下公共部门相对社会资本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政府比社会资本少支出的土地费用、行政审批费用、所得税等有关税费。本项目是政府付费的市政公用设施在建项目,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主要为营业税金和所得税,传统模式下,政府拨付项目运营费用,不产生营业税金和企业所得税,采用PPP模式项目公司取得收入应按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产生利润要缴纳所得税。

税金及附加=项目生产量*付费单价*税率 =3650万吨×0.2599元/吨×3.36%=31.87万元;

所得税=(项目收入-运营成本-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率 =(3650万吨×0.2599元/吨-285.65万元-31.87万元)×25%=157.78万元

竞争性中立调整值=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31.87+157.78=189.65万元 3.2.5风险承担成本

由于项目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值难以预测,因此风险承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可转移风险、可分担风险以

及不可转移分担风险进行分类,采用分类比例法进行测算。

第一类可转移风险包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组织机构、施工技术、工程、投资估算、资金、市场、财务等风险,项目公司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后,大部分风险可以有效转移,风险承担成本按项目建设成本的5%考虑,即400万元,其中自留风险占20%为80万元,可转移风险占80%为320万元。

第二类可分担风险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法规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等,需要政府和项目公司共担的风险,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的1%考虑为80万元,项目公司和政府各分担50%;

第三类不可转移风险包括:主要项目运营期间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影响可能发生的价格调整和利润率对运营补贴支出风险责任,不可转移和分担,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经测算为14.28万元,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影响成本增长超过5%时,可以按照程序申请调整服务费价格,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

3.2.6折现率

4%。3.2.7测算结果

经测算,本项目初始PSC值、PSC值和PSC现值如下:(详见附表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经测算本项目PPPs值和PPP现值如下:,(详见附件三:项目PPPs值测算分析表),计算得到项目全生,3.5物有所值评价结论,根据物有所值评价要求,当物有所值评价量值和指数为,说明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本项目为全额政府付费项目,金流支撑能力,四、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本项目是东区污水厂升级改造的配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安阳市发改委(安发改城市[20

初始PSC值=14,169.95万元; PSC值=20,860.44万元; PSC现值=15,393.64万元。

(详见附表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3.3 PPPs值计算

经测算本项目PPPs值和PPP现值如下: PPPs值=18,341.77万元 PPP现值=11,031.50万元

(详见附件三:项目PPPs值测算分析表)。3.4 计算结果

综合上述PSC值和PPPs值的分析,计算得到项目全生

命周期PSC值和PPPs值,并进行分析比较。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 物有所值指标分析表 3.5 物有所值评价结论

根据物有所值评价要求,当物有所值评价量值和指数为

正的,说明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否则不宜采用PPP模式。物有所值量值和指数越大,说明PPP模式替代传统采购模式实现的价值越大。

本项目为全额政府付费项目,费价机制透明合理、有现

金流支撑能力,物有所值量值和指数均为正,适宜采用PPP模式。

四、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地技术,建设湿地面积约为43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提升泵站1座、输配水管线6.87公里、湿地工程、植物种植、河道修复、河道清淤、绿化景观、橡皮坝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地址位于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沿茶店坡沟河道两侧规划绿化用地向东至文白棉路,全长约6.5公里。采用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安阳市发改委(安发改城市[2013]15号)复批,工艺技术方案可行性。项目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400万元。

项目投资估算1.28亿元,市住建局争取环保部“三河、三湖”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2500万元已经到位,地方配套资金未落实,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项目实际投资

10500万元,其中:未完工程估算约8000万元。为加快和推进项目建设,拟采用BOT模式完成建设并运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社会投资者进行特许经营权合作,由社会投资者成立项目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完成建设并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营与管理。

本项目PPP的实施机构为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5年5月24日作为安阳市PPP项目正式对外发布推介; 项目物有所值评估已经完成,为了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并为PPP项目财政预算管理提供依据,需要对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能够清晰识别和测算。

4.1责任识别

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应政府承担不同 的义务,财政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4.1.1股权投资支出

股权投资支出责任是指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项

目公司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股权投资责任。本项目采取社会资本全资方式组建项目公司,因此,项目不存在政府股权投资支出。

4.1.2政府承担运营补贴支出

运营补贴支出责任是指在项目运营期间,政府承担的直 接付费责任。不同付费模式下,政府承担的运营补贴支出责 任不同。

本项目采用政府付费模式,项目运营期间,政府承担全部直接付费责任,政府每年直接付费数额包括: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年均建设成本(折算成各现值)、运营成本和合理利润。

风险承担支出

风险承担支出责任是指由政府承担风险带来的财政或有支出责任。本项目由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运作,因此政府不需要按照所出资比例承担项目风险。由于项目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值难以预测,因此风险承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可转移风险、可分担风险以及不可转移分担风险进行分类,采用分类比例法进行测算。

第一类可转移风险包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组织机构、施工技术、工程、投资估算、资金、市场、财务等风险,项目公司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后,大部分风险可以有效转移,风险承担成本按项目建设成本的5%考虑,即400万元,其中自留风险占20%为80万元,可转移风险占80%为320万元。

第二类可分担风险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法规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等,需要政府和项目公司共担的风险,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的1%考虑为80万元,项目公司和政府各分担50%;

第三类不可转移风险包括:主要项目运营期间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影响可能发生的价格调整和利润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包括土地征收和整理、建设部分项目配套设施、完成项目与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本项目配套投入支出责任主要指建设用土地实物投入和已完工程投资,为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支出,减少财政负担,不作为项目资本,项目占地采用无偿划拨方式,项目建成完工后,依据审定结果

率对运营补贴支出风险责任,不可转移和分担,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经测算为14.28万元,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影响成本增长超过5%时,可以按照程序申请调整服务费价格,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4.1.4配套投入支出

配套投入支出责任是指政府承诺将提供的配套工程等其他投入责任,包括土地征收和整理、建设部分项目配套设施、完成项目与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对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

程未完部分实施BOT建设完成并整体运营,为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支出,减少财政负担,已经到位的中央专项资金和政府配套土地投入,不作为项目资本,故不考虑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项目占地采用无偿划拨方式,项目建成完工后,由政府审计部门进行投资审定,依据审定结果编制项目财务竣工决算报告和完整的项目资产清单(含土地数量及手续),作为合同附件,用于界定社会资本实际完成投资额和项目资产运营、维护、管理的依据,合同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完整无偿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指定机构。4.2支出测算 4.2.1股权投资支出

本项目由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运作,政府不在项目公司占有股权,故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为零。4.2.2风险承担支出

由于项目风险支出数额和概率难以准确测算,按照项目的全部建设成本和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营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风险承担支出。

(1)可转移风险成本=项目建设投资×风险比例×自留风险比例×政府股权比例 =8000×5%×20%×0=0,即由项目公司全部承担;

(2)分担风险成本=项目建设投资×风险比例×政府分担比例 =8000×1%×50%=40万元

(3)不可分担转移风险=运营成本×风险比例 =285.65×5%=14.28万元,由政府风险承担成本

=承担的可转移风险成本+分担风险成本+不可分担转移风险成本 =0+40+14.28=54.28万元(年均)。4.2.3测算结果(1)政府支出

在项目分析生命周期25年内,经测算政府共需支出19,600.80万元,考虑到在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具体时间,采用4%的折现率,政府累计支出现值为11,951.34万元。(具体计算结果见附表四:项目财政支付能力测算分析表);

(2)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不含风险支出)

={[8000×(1+8%)×(1+4%)n]/23}+运营成本×(1+8%)=14305.81/23+308.5 =621.99+308.50 =930.49万元(平均值)。

经测算,项目运营期23年内各运营补贴支出现值合计21,401.36万元,平均每年930.49万元(具体每年运营补贴支出现值情况,参见附表五:运营补贴支出测算分析表)。

价格调整机制对政府补贴支出的影响

主要指价格调整和利润率对运营补贴支出责任影响,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因素影响,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测算为14.28万元,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如果运营期内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因素影响成本增长超过5%时,可以按照程序申

请调整服务费价格,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4.3财政支出基数

安阳市市本级财政预算收支测算分析表

单位:(亿元)该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而目前安阳市仅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本项目政府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运营期付费支出和风险承担支出,安阳市已经实施和拟实施的PPP项目总支出1.46亿元,在财政承受能力范围内,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建议项目PPP实施模式为BOT,合同期限为25年,附件一: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表附件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附件三:项目PPPs,4.4.4补贴支出比例

4.5行业和领域均衡性分析评估

该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是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的行业和领域范围。随着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垃圾处理、污泥处置、供水、供热、供气、城市景观等均可适应PPP模式建设,而目前安阳市仅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整个公共服务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6论证结论

本项目政府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运营期付费支出和风险承担支出,从上述表列数据可以看出,安阳市已经实施和拟实施的PPP项目总支出1.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2亿元的2.59%,在财政承受能力范围内,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建议项目PPP实施模式为BOT,合同期限为25年。

附件一: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表 附件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 附件三:项目PPPs值测算分析表 附件四:项目财政支付能力测算表 附件五:运营补贴支出测算分析表 附件六: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表 附件七:项目经营利润测算分析表 附件八:项目分析主要参数取值依据 附件九:项目财务分析方案筛选说明 附件十: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说明 附件十一: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表 附件十二:项目咨询机构基本信息证照

第五篇:养老院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养老院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养老院项目基本情况

(一)养老院项目背景

(二)养老院项目名称

(三)养老院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养老院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养老院项目实施进度

(六)养老院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养老院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养老院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养老院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养老院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养老院项目收入 第二章 养老院项目运作方式

一、养老院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养老院项目运作方式

三、养老院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政府付费的内容(1)可用性付费(2)运营服务费

(二)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养老院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1)组织机构风险(2)技术风险(3)工程风险(4)投资估算风险(5)资金风险(6)市场风险(7)政策风险(8)财务风险(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养老院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养老院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5、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

关联报告:

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老院项目建议书 养老院项目申请报告 养老院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养老院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养老院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养老院项目商业计划书 养老院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养老院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养老院项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下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