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禁毒知识竞赛参考答案
禁毒知识竞赛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3、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
4、复吸的一律强制隔离戒毒。(×)
5、种植毒品原植物,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6、经强制隔离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构成吸食毒品罪。(×)
7、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可由各地政府视财政情况自行规定。(×)
8、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9、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10、所有的毒品都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11、“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主要说明毒品所造成的生理依赖持久性。(×)
12、按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3、苯丙胺因其纯品无色透明,像冰一样,故俗称“冰毒”。(×)
14、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15、对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应一律进行治安拘留等行政处罚,并予以强制隔离戒毒。(×)
16、经强制隔离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实行劳动改造,并在劳改中戒除毒瘾。(×)
17、擅自开办戒毒脱瘾治疗业务的,由卫生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有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18、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型的禁毒宣传活动。(√)
19、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20、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2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制度。(√)
22、教育部门应编写禁毒教材,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专门开设禁毒教育课,将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
23、凡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必须设立禁毒委员会。(×)
24、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实行管制。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
25、禁止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
26、对依法查获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除去资金,其它都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27、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28、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做广告。(√)
29、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30、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于(B)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A.2006年12月29日 B.2007年12月29日
C.2008年1月29日 D.2008年2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C)起施行。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6月1日 D.2008年6月26日
3、禁毒工作由(A)负责。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C.司法行政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禁毒是(D)的共同责任。
A.各级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司法行政部门
D.全社会
5、禁毒经费主要来源于(B)。
A.戒毒所收入
B.政府财政预算
C.查禁毒资返还
D.行政罚款
6、“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D)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柬埔寨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D.泰国、老挝、缅甸 7、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的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确定将每年的(D)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A.12月7日
B.6月17日
C.12月19日
D.6月26日
8、对涉嫌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和戒毒人员的尿检由(A)负责。
A.公安机关
B.医疗机构
C.卫生部门
D.防疫部门
9、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一般为(B)。
A.一年
B.二年
C.三至六个月
D.九个月
10、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期限为(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九个月
11、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人员,强制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意见,报原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延长强制戒毒期限,但实际执行的期限连续计算不得超过(A)。
A.三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12、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送达后应在(C)内将决定书内容通知戒毒人员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
A.3天
B.7日内
C.24小时
D.48小时
13、生产经营国家规定的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C)备案,领取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备案证明。
A.卫生局
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D.经贸局
14、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的行为,属于(D)。
A.不构成犯罪,也不用行政处罚
B.应行政处罚
C.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
D.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
1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BCD)。
A.种植罂粟三百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B.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C.抗拒铲除的
D.非法种植原植物数量较大,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16、(A)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乡级
17、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或者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等警戒区域的,由警戒人员责令其立即离开,拒不离开的,(C)。
A.直接行政拘留 B.直接刑事拘留
C.强行带离现场 D.视为犯罪
18、娱乐场所应当建立(C),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A.登记制度 B.询问制度
C.巡查制度 D.搜查制度
19、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A)。
A.强制检测 B.强制拘留
C.强制搜查 D.强制隔离戒毒
20、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的机关是(B)。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B.公安机关
C.卫生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1、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D)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
A.行政拘留 B.刑事拘留
C.警告处分 D.治安管理
2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B)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措施。
A.患有严重残疾 B.患有传染病
C.可能发生自残 D.可能发生自伤
23、“K粉”的化学名称是(B)。
A.甲基苯丙胺 B.氯胺酮
C.氯化铵 D.美沙酮
2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B)规定。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公安部 D.卫生及经贸部
25、(C)应当依法加强对进出口岸的人员、物品、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检查,防止走私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A.商业部 B.外交部
C.海关 D.公安部缉私局
26、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加强对(B)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仓库 B.邮件 C.邮政车辆 D.邮递员
27、我国《禁毒法》施行后,戒毒体系中不包括(D)。
A.强制隔离戒毒 B.自愿戒毒
C.劳教戒毒 D.社区戒毒
28、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D)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家属
B.予以强制戒毒人员所在社区
C.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单位
D.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
29、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B)工作。
A.自愿戒毒 B.社区戒毒
C.强制隔离戒毒 D.戒毒康复
30、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施行,(A)同时废止。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办法》
C.《强制戒毒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禁毒竞赛题库第1组
1、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犯罪者,又是受害者。(错)
2、有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如有检举、揭发其他毒品违法犯罪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
3、“摇头丸”的主要成份是甲基苯丙胺。(对)
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2005年8月25日通过的。(错)
5、非法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或者用化学方法加工、配置毒品的行为叫运输毒品。(错)
第2组
1、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对)
2、强制戒毒在毒品预防教育中具有次要作用。(错)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开办娱乐场所,参与或者变相参与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错)
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对)
5、复吸是导致吸毒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
第3组
1、大麻属于阿片类的麻醉药品。(错)
2、美沙酮是合成麻醉性镇痛药,它主要控制古柯类的戒断症状。(错)
3、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对)
4、复吸的客观判断标准应当是再次产生药物依赖性。(对)
5、设立娱乐场所申请人可以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错)
第4组
1、毒品的违法性是毒品的后果特征。(错)
2、毒品的生理依赖比毒品的心理依赖令戒毒者更难以忍受。(错)
3、与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亲属,不可以开办娱乐场所,参与或者变相参与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对)
4、新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的。(错)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对)第5组
1、阿片类毒品属于精神药品。(错)
2、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主要有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对)
3、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第三十八号主席令分布的。(对)
4、歌舞娱乐场所播放的曲目和屏幕画面以及游艺娱乐场所的电子游戏机内的游戏项目,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歌舞娱乐场所使用的歌曲点播系统可以与境外的曲库联接。(错)
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娱乐场所内有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行为的,有权向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等有关部门举报。(对)
第6组
1、服用“摇头丸”对大脑中枢神经危害很大。(对)
2、吸毒者初次吸毒的诱因多种多样,如好奇、无知等,但吸毒者一旦成瘾而继续反复吸毒,其原因只有两个,即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对)
3、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错)
4、禁毒工作由各地禁毒部门负责,公安机关为主要职能机关。(错)
5、国家倡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禁止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教唆犯罪的。(对)
第7组
1、罂粟壳中吗啡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对)
2、对吸毒成瘾者的戒毒治疗只能解决其生理依赖性,而不能彻底解决其心理依赖性。(对)
3、国际上对海洛因即定性又定号,所以海洛因称“4号”。(错)
4、外国投资者可以与中国投资者依法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对)
5、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不受宪法、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限制。(错)
第8组
1、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对)
2、《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为3—6个月,自入所之日计算。(对)
3、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营利可以为客人提供吸毒工具。(错)
4、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可以有内锁装置。(错)
5、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如海洛因、大麻、冰毒及摇头丸等,它们在临床上不具有任何药用价值,仅有毒品单一的属性。(对)
第9组
1、罂粟壳目前没有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可以当火锅调料。(错)2、1874年,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经人工合成海洛因。(对)
3、海洛因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对)
4、世界毒源地“银三角”主产鸦片,地处南美地区。(错)
5、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对)
分数最低的两组被淘汰,剩下5组进行下一轮比赛。
第10组
1、大麻植物干品俗称什么?
大麻烟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诏令是什么时间颁布,它标志着中国禁烟历史的开端。
1729年(雍正七年)
3、我市最近发现的毒品“可乐”主要成分是那种物质?可卡因
4、长期吸食大麻可诱发什么症状?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
5、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几类几种? 7类118种
第二轮抢答题主持人说“开始”以后,举手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或犯规扣10分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6月26日
2、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其中青少年占总数的多少?74%
3、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谁签发?胡锦涛
4、强制戒毒所主要有什么部门实行管理?公安机关
5、急性生理脱毒一般在几天内可以完成?7—15天
6、复吸主要指什么类药物的重新使用?阿片类
7、罂粟是几年生的草本植物?2年
8、抱着“毒品是什么样子、试一试有什么作用”的想法去尝试毒品,反映了吸毒人员的什么心理?好奇心理
9、提供场所让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称为罪?容留吸毒罪
10、吸食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几倍?10倍
11、服用什么毒品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摇头丸
12、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哪两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3、娱乐场所什么时间不得营业?
凌晨2时至上午8时
14、不满几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十四周岁
15、娱乐场所取得营业执照后,应当在几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公安部门备案?15日
16、下列那种是致幻剂?(B)A、阿片 B、冰毒 C、大麻
17、下列那种是兴奋剂?(A)
A、苯丙胺类(冰毒)B、安定类 C、巴比妥类
18、治安案件的管辖由。(C)
A、文化主管部门规定 B、人民政府规定 C、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19、什么是无毒社区?“无毒社区”是指: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的小型社区。20、1987年6月,在哪个城市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决定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21、有一种毒品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因此,它被称为“毒品之王”。它是哪种毒品?冰毒
22、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哪几类?(C)A、四 B、五 C、六
23、根据《刑法》第349条规定,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处几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A、3 B、5 C、7
24、我国劳教戒毒人员的数量近年来呈何种趋势?(B)A、迅速减少 B、迅速增长 C、保持平稳
25、贩毒海洛因多少克以上的,依情节可判处无期徒刑直至死刑。50克(鸦片1000克)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2、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什么?
四禁并举(禁吸、禁贩、禁种、禁制)、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4、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1)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3)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4)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5)非法走私、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的违法行为。
5、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6、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别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侵袭,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易受到毒品的侵袭。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7、大麻。
大麻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分株,原产亚洲中部,现遍及全球,有野生、有栽培。大麻的变种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大麻的茎、杆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作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THC)。
8、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9、“摇头丸”。
“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类衍生物,是亚甲基二氧甲基安非他明的片剂,属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摇头丸”是其俗称,意为会摇头的药丸。
“摇头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
1、毒品分类表述正确的(ABCD)
A、根据相关规定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根据来源和生产方法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C、根据对人体作用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D、根据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2、吸毒严重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毒品会对人体的(ABCD)等产生危害。
A.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
C.消化系统
D.免疫系统
3、长期吸食海洛因者的外表特征是(ABD)。
A、吸毒者爱倦睡
B、情绪不稳定,说话含糊不清
C、瞳孔扩大、哈欠连天
D、瞳孔缩小、畏光
4、吸毒对家庭的危害主要有(ABCD)
A.对家庭经济和吸毒者工作的影响
B.促发家庭暴力
C.家庭社会形象受到损害
D.直接伤害家庭未成年人
5、著名演员濮存昕同时是(ABD)。
A、国家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B、国家艾滋病防治宣传形象大使
C、国家残疾人事业宣传形象大使
D、国家无偿献血宣传形象大使
6、现行的戒毒模式有(ABD)
A.强制戒毒
B.自愿戒毒
C.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
D.劳教戒毒
7、吸毒的客观原因包括(ABCD)
A.国际毒品犯罪活动的影响
B.不良交际环境的影响
C.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D.吸贩毒人员的引诱、教唆
8、心理治疗的原则主要有(AC)
A.心理治疗环境的良好性原则
B.心理治疗关系的强制性原则
C.心理治疗关系的正确性原则
D.心理治疗方法的单一化原则
9、下列属于行为治疗的有(AB)
A.厌恶疗法
B.放松训练
C.合理性情绪疗法 D.韩氏戒毒仪治疗法
10、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ABC)
A、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毒品问题可诱发抢劫、偷盗等其他违法犯罪
C、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D、毒品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但对经济损失影响不大。
11、《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对下列违法行为要依刑法给予处罚的是:(A.吸食、注射毒品的人
B.引诱、教唆、欺骗或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人 C.非法种植罂粟并抗拒铲除的人
D.种植罂粟收获后用于制造鸦片及其它毒品或出售毒品的人
12、云南省在禁毒斗争中总结出的“三禁”指的是(ACE)A.禁吸 B.禁服 C.禁贩 D.禁运 E.禁种
BCD)
第二篇:禁毒知识竞赛
禁毒知识大赛答题
一、是非题:
1、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病人,又是受害者。(√)
2、“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
3、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主要有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4、服用“摇头丸”对大脑中枢神经危害很大。(√)
5、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
6、国家倡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禁止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7、吸毒人员是病人,不是犯人。(√)
8、吸毒者初次吸毒的诱因多种多样,如好奇、无知等,但吸毒者一旦成瘾而继续反复吸毒,其原因只有一个,即心理依赖。(√)
9、《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为3—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
10、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的。(√)
11、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获取较多的营利,可以适当向客人提供吸毒工具。(×)
12、罂粟壳目前没有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可以当火锅调料用,使味道更香浓。(×)
13、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不受宪法、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限制。(×)
14、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可以安装内锁装置。(×)
15、吸毒是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16、新型毒品又称“化学合成毒品”。(√)
17、摇头丸又称“俱乐部毒品”或“休闲毒品”。(√)
18、吸鸦片被称之为“慢性自杀”(√)
19、我国吸毒人群中青少年的比率占到三分之二。(√)20、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
21、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死亡的药品,因此又称为毒品。(×)
22、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不会通过胎盘、哺乳,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24、毒品指滥用后易形成瘾癖性,因而是被国家依法管制的精神药物和麻醉药品。(√)
25、毒品最早出现于中国清朝时期。(×)
26、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
27、不论被强迫的人吸食、注射毒品是否成瘾,不影响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成立。(√)
28、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29、摇头丸不是毒品,而是一种“娱乐性”食品,吃了以后没有多大危害,对身体没有影响,不会成瘾。(×)30、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31、吸鸦片,被称之为“慢性自杀”。(√)
3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应当负刑事责任。(√)
33、邮寄少量摇头丸不构成犯罪。(×)
34、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会使人成瘾。(×)
35、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只能劝阻,不能处以拘留或罚款。(×)
36、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二、单选题
1、(B)是致幻剂。A、阿片 B、冰毒 C、大麻 2、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将(A)定为国际禁毒日。
A、6月26日 B、6月20日 C、12月4日
3、(B)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因此,它被称为“毒品之王”。
A、K粉B、冰毒 C、摇头丸
4、根据《刑法》第349条规定,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2 B、3 C、4
5、(B)的检查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A、X光 B、血液 C、尿液
6、冰毒由(B)的一位化学家合制而成,在二战期间成为士兵的抗疲劳剂。A、美国 B、日本 C、韩国
7、(A)是新型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A、青少年 B、中年人 C、老年人
8、吸食新型毒品是(A)。
A、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非法行为
9、(B)不是戒毒的主要模式。A、自愿戒毒 B、强迫戒毒 C、社区戒毒
10、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A)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A、3 B、7 C、10
11、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处(A)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A、3 B、7 C、10
1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B)。A、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C、不负刑事责任
13、世界上第一个禁烟令颁布的时期是清朝(B)。A、康熙七年 B、雍正七年 C、乾隆七年
14、世界艾滋病日又称为(C)日。
A、世界防艾滋病 B、世界艾滋病防治 C、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
15、毒品原植物是指罂粟、(A)和古柯树。A、大麻 B、黄杨 C、凤仙
16、强制戒毒期限为(B),自入所之日起计算。A、1至3个月B、3至6个月C、3至9个月
17、海洛因,俗称(B)、白面。A、大烟 B、白粉 C、冰
18、目前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B)。A、未成年人 B、青壮年 C、中年人
19、世界上主要的大麻和可卡因产区在(A)。A、拉丁美洲 B、北美洲 C、南亚 20、(C)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A、泰国 B、老挝 C、缅甸
21、(A),是吸毒人群中初次吸毒比例最高的原因。A、好奇心驱使 B、他人引诱 C、取乐解闷
22、西方国家吸食的最普遍的毒品是(B)。A、吗啡 B、大麻 C、杜冷丁 D、海洛因
23、高某曾因服食摇头丸被公安机关处以7天拘留和1000元罚款,由于高某没有断绝毒瘾,再次被公安机关抓获,根据有关规定,高某应(B)。
A、治安拘留15天,并处罚款2000元 B、强制戒毒 C、限期戒毒 D、劳动教养
24、长期使用冰毒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并伴有精神分裂,从而产生(D)。A、抑郁 B、暴力行为 C、自闭 D、自杀
25、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是(B)。A、中国 B、美国 C、日本
26、大麻最早用于(A)活动,最后成了滥用成瘾的毒品。A、宗教 B、医疗 C、科研
27、注射毒品者用过的注射器不容易消毒的原因是(C)。A、注射器中有游离的艾滋病病毒 B、注射器中有白细胞 C、注射器中有血凝块
第三篇:禁毒知识竞赛
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年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2、()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规定。
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卫生部 D 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 海关 B 公安机关 C 边防 D 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 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 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 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戒毒。A 居住地 B 户籍所在地 C 抓获地 D 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
安派出所。
A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
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 户籍地公安机关
B 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 居住地公安机关
D 案发地公安机关
1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规定。
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1、()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 公安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药监部门 D 禁毒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A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 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
A 看护 B约束 C 隔离 D 治疗
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 非法持有毒品的;
B 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D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4、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制度。
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 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 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 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 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A 国民经济发展 B 社会文明发展 C 社会发展
D 道德教育
7、对依法查获的()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A 毒品 B 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 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8、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 来往人员 B 物品 C 货物 D 交通工具
9、《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的制造方法。A 制毒工具 B 麻醉药品 C 精神药品 D 易制毒化学品
10、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 怀孕的妇女 B 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 年龄超过60周岁的 D 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填空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和。
2、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
3、海洛因(Heroin)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为。
4、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 “ ”、“ ”、“ ”。
5、毒品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6、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 性的精神药品。
7、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 和。
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9、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和。
10、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 毒品和 毒品。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毒品?
2、什么是毒品犯罪?
3、走私毒品罪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五、问答题 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第四篇: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答题及其答案
中学生禁毒知识竞赛答题
一、单选题
1、(b)是致幻剂。
a、阿片 b、冰毒 c、大麻
2、(a)是兴奋剂。
a、苯丙胺类 b、安定类 c、巴比妥类 4、1987年6月,在(a)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将 6月26日 定为国际禁毒日。
a、奥地利维也纳 b、意大利都灵 c、法国巴黎
5、(b)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因此,它被称为“毒品之王”。
a、k粉b、冰毒 c、摇头丸
6、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c)类。
a、4 b、5c、6
7、根据《刑法》第349条规定,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2 b、3 c、4
8、(b)的检查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a、x光 b、血液 c、尿液
9、冰毒由(b)的一位化学家合制而成,在二战期间成为士兵的抗疲劳剂。
a、美国 b、日本 c、韩国
10、(a)是新型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
a、青少年 b、中年人 c、老年人
11、(b)不是戒毒的主要模式。
a、自愿戒毒 b、强迫戒毒 c、社区戒毒
12、吸食新型毒品是(a)。
a、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非法行为
13、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b)倍。
a、10 b、15 c、20
14、针对易染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和其他易染人群进行教育是(a)毒品预防教育。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15、对已经处于吸毒的初期阶段,但还未产生依赖性的人群有针对性加强教育是第(b)毒品预防教育。a、一级 b、二级 c、三级
16、(c)预防的对象是成瘾者,他们对毒品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和躯体依赖性,即已成瘾。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17、冰毒属于(b)类药物。
a、迷幻 b、安非他明 c、兴奋剂
18、上海市(c)区已成立了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机构。
a、普陀 b、静安 c、长宁
1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a)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a、3 b、7 c、10
20、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处(a)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a、3 b、7 c、10
21、非法种植罂粟500株以上不满3000株或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抗拒铲除的,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a、3 b、5 c、7
22、非法种植罂粟(a)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a、3000 b、5000 c、7000
2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b)。
a、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c、不负刑事责任
2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b)。
a、应当从重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应当处罚
25、世界上第一个禁烟令颁布的时期是清朝(b)。
a、康熙七年 b、雍正七年 c、乾隆七年
26、世界艾滋病日又称为(c)日。
a、世界防艾滋病 b、世界艾滋病防治 c、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
27、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是指非法持有鸦片不满,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不满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b)
a、300克,50克 b、200克,10克 c、100克,10克
28、毒品原植物是指罂粟、(a)和古柯树。
a、大麻 b、黄杨 c、凤仙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所指的海洛因是指海洛因的含量在(c)以上的。
a、75% b、50% c、25%
3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 200克 以上不满 1000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10以上不满 50克 或者其他数量较大的,处(b)年以上有期期徒刑,并处罚金。
a、3 b、7 c、15
31、如果机场缉毒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后,经过严格检查,最终查明其走私鸦片,那么走私()克以上的海洛因、(a)克以上甲基苯丙胺
或者其他数量大的毒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妇女应当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a、1000;50 b、500;10 c、50;1
32、强制戒毒期限为(b),自入所之日起计算。
a、1至3个月b、3至6个月c、3至9个月
33、海洛因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通称为(c)号毒品。
a、1 b、2、3 c、3、4
34、海洛因,俗称(b)、白面。
a、大烟 b、白粉 c、冰
35、可卡因长期大量使用,易造成(a)。
a、类精神分裂症 b、免疫功能下降 c、产生幻觉
52、吗啡、海洛因,如果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每次使用 0.1克,(b)即可上瘾。a、1至2天 b、2至3天 c、3至4天
36、一般情况下,(a)冰毒就能置人死地。
a、1克 b、2克 c、3克
37、海洛因吸食者月均消费(b)。
a、4500元左右 b、6000元左右 c、8000元左右
38、吗啡、海洛因是从(a)中提取的。
a、鸦片 b、可卡因 c、大麻
39、目前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b)。
a、未成年人 b、青壮年 c、中年人
40、世界上主要的大麻和可卡因产区在(a)。
a、拉丁美洲 b、北美洲 c、南亚
41、(c)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
a、泰国 b、老挝 c、缅甸
42、(a),是吸毒人群中初次吸毒比例最高的原因。
a、好奇心驱使 b、他人引诱 c、取乐解闷
43、境外传入的摇头丸,是一种新型的(c)类毒品,属于冰毒的衍生物。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苯丙胺
44、西方国家吸食的最普遍的毒品是(b)。
a、吗啡 b、大麻 c、杜冷丁 d、海洛因
45、我国在地理上毗邻世界毒品两大主要产地“金三角”和(c)。
a、哥伦比亚b、银三角 c、金新月 d、贝卡谷地
46、陈某把 2克 高纯度4号海洛因掺入 10克 淀粉中,在贩卖时被公安部门人赃俱获。按照有关规定应如何计算陈某贩毒的数量?(d)a、2克 b、8克 c、10克 d、12克
47、(a)能产生镇咳效果,但因毒性反应严重、成瘾性大,在临床上早已不再用于镇咳。
a、吗啡 b、冰毒 c、海洛因
48、高某曾因服食摇头丸被公安机关处以7天拘留和1000元罚款,由于高某没有断绝毒瘾,再次被公安机关抓获,根据有关规定,高某应(b)。
a、治安拘留15天,并处罚款2000元 b、强制戒毒
c、限期戒毒 d、劳动教养
49、长期使用冰毒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并伴有精神分裂,从而产生(d)。
a、抑郁 b、暴力行为 c、自闭 d、自杀
50、现有吸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的占(d)。
a、1.40% b、2.2% c、3.8% d、9.5%
51、三唑仑药效比普通安定强(d)倍。
a、5至10 b、10至 20 c、30至60 d、45至100
52、注射毒品者用过的注射器不容易消毒的原因是(c)。
a、注射器中有游离的艾滋病病毒 b、注射器中有白细胞
c、注射器中有血凝块
53、如果一位孕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她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的可能性是(b)。
a、5%10% b、15%30% c、50%70%d、100%
5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是(b)。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55、大麻最早用于(a)活动,最后成了滥用成瘾的毒品。
a、宗教 b、医疗 c、科研
二、是非题:
1、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病人,又是受害者。(√)
2、有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如有检举、揭发其他毒品违法犯罪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摇头丸”的主要成份是甲基苯丙胺。(√)
4、“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
5、复吸的客观判断标准应当是再次产生药物依赖性。(√)
6、毒品的生理依赖比毒品的心理依赖令戒毒者更难以忍受。(×)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8、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主要有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9、服用“摇头丸”对大脑中枢神经危害很大。(√)
10、吸毒者初次吸毒的诱因多种多样,如好奇、无知等,但吸毒者一旦成瘾而继续反复吸毒,其原因只有一个,即心理依赖。(√)
11、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
12、国家倡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禁止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13、罂粟壳中吗啡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
14、对吸毒成瘾者的戒毒治疗既能解决其生理依赖性,又能彻底解决其心理依赖性。(×)
15、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不受宪法、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限制。(×)
16、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
17、《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为3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
18、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获取较多的营利,可以适当向客人提供吸毒工具。(×)
19、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可以安装内锁装置。(×)
20、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的。(√)
21、罂粟壳目前没有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可以当火锅调料用,使味道更香浓。(×)
22、海洛因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
23、世界毒源地“银三角”主产鸦片,地处南美地区。(×)
24、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
25、摇头丸又称“俱乐部毒品”或“休闲毒品”。(√)
26、新型毒品又称“化学合成毒品”。(√)
27、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不会通过胎盘、哺乳,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28、吸毒人员是病人,不是犯人。(√)
29、冰毒又称苯丙胺。(×)
30、k粉呈白色结晶粉末状,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
31、“心瘾”不是导致复吸毒品的根本原因。(×)
32、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
33、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
34、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5、毒品最早出现于中国清朝时期。(×)
36、想把戒毒成功的希望寄托于“特效药”是不现实的,戒毒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本人戒毒意志。(√)
37、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38、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死亡的药品,因此又称为毒品。(×)
39、毒品指滥用后易形成瘾癖性,因而是被国家依法管制的精神药物和麻醉药品。(√)
40、吸鸦片被称之为“慢性自杀”(√)41、1954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
42、种植罂粟300株是犯罪行为。(×)
43、不论被强迫的人吸食、注射毒品是否成瘾,不影响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成立。(√)
44、吸毒是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4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46、强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
47、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的生活费和治疗费由本人或者其家属承担。(√)
48、新型毒品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49、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50、2004年,是国家禁毒委部署在全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一年。(×)
51、身理脱毒的阶段要持续三个月的时间。(×)
52、我国吸毒人群中青少年的比率占到三分之二。(√)
53、针筒注射吸毒方式是艾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
54、安定也是一种新型毒品。(√)
55、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56、摇头丸不是毒品,而是一种“娱乐性”食品,吃了以后没有多大危害,对身体没有影响,不会成瘾。(×)
57、美沙酮维持治疗治标而非治本,不是根治的治疗方法。(√)
58、大烟就是海洛因。(×)
59、吸鸦片,被称之为“慢性自杀”。(√)60、劳动教养最长时间可以为5年。(×)61、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62、乙醚是一种易制毒化学品。(√)63、海洛因成瘾是慢性复发性脑疾病。(√)
64、对经街道(乡镇)医院连续三年尿样检测,其结果均为阴性的戒毒人员,可视为解除毒瘾。(√)
65、禁毒社工是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专门为社区中的戒毒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
66、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应当负刑事责任。(√)
67、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68、海洛因根据其统一纯度不同分为1号、2号、3号、4号,号码越大纯度越低。(×)
69、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无论是否获利,均以贩卖毒品罪的共犯论处。(√)70、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只能劝阻,不能处以拘留或罚款。(×)71、邮寄少量摇头丸不构成犯罪。(×)
72、一剂70毫克的纯可卡因,可致使70千克体重者立即丧命。(√)73、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会使人成瘾。(×)
第五篇:2016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及答案
2016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及答案
判断题(90题)
1、禁毒是国家的责任。(错,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禁毒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对)
3、禁毒工作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错,政府统一领导)
4、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错,广泛)
5、公安部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错,国务院)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应当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错,可以)
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
8、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但不给予税收优惠。(错,依法给予)
9、国家组织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错,鼓励)
10、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
11、国家鼓励公民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错,志愿人员)
12、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错,教育、教学内容)
13、地方各级共青团组织应当对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服务工作的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错,人民政府)
14、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错,人民政府)
1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对)
1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末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对)
17、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以及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目标。(错,重点警戒目标)
18、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或者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等警戒区域的,由警戒人员责令其立即离开;拒不离开的,强行带离现场。(对)
19、娱乐场所应当建立报告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错,巡查)
20、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卫生部规定。(错,国务院)
21、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查验制度(错,许可)
22、国家允许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错,禁止非法)
23、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进出口岸的人员、物品、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检查,防止走私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错,海关)
24、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加强对可疑毒品犯罪资金的监测。(错,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
25、司法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错,公安机关)
26、对拒绝接受检测的涉嫌吸毒人员,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对)
27、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强制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错,社区戒毒)
28、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二年。(错,三年)。
29、戒毒人员应当在经常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
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错,户籍所在地)
30、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对)
31、吸毒人员不能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错,可以)
32、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生活费。(错,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33、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收费。(错,可以收费)
34、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可以做广告。(错,不得)
35、医疗机构根据戒毒治疗的需要,可以对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所携带物品的检查,只能由公安机关进行。(错,医疗机构可以对身体及所携带物品进行检查)。
36、医疗机构不得对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进行身体和所携带物品的检查,但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错,医疗机构根据戒毒治疗的需要,可以对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进行身体和所携带物品的检查。)
37、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对)
38、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对)
39、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错,十六)
40、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作出决定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错,送达)
41、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只能依法申请行政复议。(错,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2、戒毒人员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时,应当接受对其身体和所携带物品的检查。(对)
43、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错,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44、根据戒毒的需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组织戒毒人员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可以不支付劳动报酬。(错,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