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社区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3:1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阳区社区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阳区社区调研报告》。

第一篇:朝阳区社区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6年4月19日 星期三

调查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南沙滩社区居委会 调查人员:刘世伟、邱宗彬、吴彦昆 调查方式:访谈 南沙滩社区概况: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奥运村社区位于北三环,是一个老旧结合的社区,辖区内分为八个大院,2个新建不久的商品楼区以及6个老国企的职工住宅区,住户约有3700户。生活水平不一,商品楼区生活水平较高,企业宿舍区较低,有不少低保和下岗人员。

调查内容:

在居委会办公室里,尚玉兰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对我们的提问作了详细的回答。根据访谈记录整理得出南沙滩社区垃圾的管理现状如下:

在2006年1月1日前,社区的垃圾管理比较混乱,有的院是该院的产权单位管理,有的院是物业管理,有的院则由社区管理。虽然管理者不同,但每个住户需交纳卫生管理费都统一是3元/月。由于管理比较乱,存在较多的卫生死角。

2006年1月1日开始,社区的垃圾管理开始变得有序了。其中的两个商品楼的垃圾由物业管理,其余的6个院的垃圾管理则外包给了绿色天地保洁公司。引进保洁公司后,社区的卫生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洁公司比较负责,服务很好,效率也很高。其中的公共绿地也由保洁公司负责了,绿地上积累了多年的树枝等垃圾得到了彻底的清理。每天都有人清理垃圾筒1-2次,楼道也有专人打扫了。垃圾收集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对于垃圾桶集中起来的垃圾,由原来的三轮车收集改成了卡车收集。

对于装修垃圾,由装修公司直接负责,或者装修户外包给绿色天地保洁公司。楼门长都会严格的监督装修的住户,防止其乱堆放装修垃圾影响社区卫生环境。

为了提高社区的卫生水平,居委会还不定期举行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居民对此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非常高。

对于垃圾分类和废气物回收的问题:尚主任谈道原来也尝试过一段时间,但是总是做不起来,并不是居民的素质不高,而是缺乏硬件设施,如果有足够的分类垃圾桶的话是可以坚持下去的。但是,这个配备需要很大的资金,而因缺乏经费所以做不起来。

社区里的每个院都设有废品回收站,回收物一般是纸类、易拉罐和啤酒瓶。因为所居住的居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中下等,其倾倒的垃圾基本为厨房垃圾,一些其他可以回收处理的废弃物品由居民本身在家收集到一定量后,卖于回收废品的回收点或一些流动的收废品的小商贩。对于废旧电池则缺乏相应的回收措施,虽然很多居民都意识到了它们的危害性,也提出要有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地,但回收后却没有最终的处置场所,常常是堆积在院子里没有专门的处置,最后没办法还是当普通垃圾处理了。

关于房屋装修产生的装修垃圾的处理由两类,一种是自己将装修垃圾拉走自行处理,另一种则是付给保洁公司一定的费用,由保洁公司进行处理。

区内的塑料垃圾也比较多,主要来自家庭蔬菜购买和超市购物时的塑料包装袋,为了减少这类垃圾尚主任提出了用方便兜代替塑料袋的建议。

调研总结:

北京市朝阳区的南沙滩奥运村小区应该是北京市的大部分小区的缩影,既有较高档的商品楼住宅区又有老旧的楼盘,管理模式也不相同。每户每月需交纳卫生管理费3元。由调研可知不同的生活水平导致了不同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商品楼区由物业管理,不准小商贩的进入进行废旧物资的买卖,并且由于居民的生活水平较高,一些可以在现在进行买卖的废旧物品大都交给物业收集处理了;而居住在企业宿舍的居民,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对这些能买卖的物品较为重视,基本上是个人收集进行卖钱,有些人为了找到这些物品还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翻拣,造成垃圾辐射问题。

而我们所要提倡的一些想法例如垃圾分类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宣传教育,大家对于垃圾分类都有认识也赞同垃圾分类。但限于居委会的精力和财力限制,要进行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如垃圾分类所需要的不同的垃圾桶就要政府的进行拨款配备。

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6年4月19日 星期三 调查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科学园居委会 调查人员:刘世伟、邱宗彬、吴彦昆 调查方式:访谈

科学园社区概况:科学园社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附近,南临安翔北路,北靠大屯路,西接京昌路,东林奥运村主会场,是1997年新建的居住型社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社区是一个较完整相对独立的现代居住型社区,绿化覆盖率56%,由5个小区组成,现住居民3048户,人口10000余人。因为所居住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在中科院工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学历层次较高。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力都较高。

调查内容:

该社区是中科院住宅区,居民素质和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社区内的卫生管理很有秩序。社区环境卫生由科学院专辟的物业公司负责,实行16小时保洁制,并对每个清洁员划分责任区。物业公司的员工每日对垃圾桶进行两次清理,每周对垃圾桶进行清洁。每幢楼前放置灰、黄、绿、兰四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箱,对有毒、有害、可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社区里还有完善的垃圾清理设备。每个月每户的卫生费是5元。对于废旧电池也有妥善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由物业统一收集,积累到30公斤以上后再送去专门的处理工厂处置。

单户的装修垃圾基本上物业公司不进行处理,由装修户自行解决。这个社区垃圾收集的工具也标准的三轮车。其物业收费中的环境卫生费用为每月每户5元。

对可回收的物品,一般也由物业回收。在每幢楼前的垃圾箱观察后,发现他们的分类处理确实做得比较好,厨余等不可回收的垃圾和可回收的垃圾分装得很清楚。但是,对于可回收的垃圾的分类并不明确了,纸质废品、塑料废品甚至玻璃废品都有掺杂在一起的现象。垃圾桶的密集度很大,约50米设置一个,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垃圾的投放,对提高环境卫生有很大的促进作。调研总结

这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比较成熟的社区,物业公司也是中科院的一个下属企业,管理规范。特别是他们还联系到了一个专门处理废旧电池的协会,如果他们收集的废旧电池达到30公斤就可以通知协会来车拉走处理。这样就解决了一些社区收集了废旧电池,但不知道收集之后怎么办、放置地点的问题,关于垃圾分类问题,由于文化水平层次比较高,他们对垃圾分类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社区内设置灰、黄、绿、兰四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箱,对有毒、有害、可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会议报告

时间: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办事处

会议主题: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再生资源体系的建设

主要出席人:朝阳区商务局赵书记,再生资源协会田主任,麦子店街道办事处书记、主任,长城咨询所代表,麦子店各社区负责人

会议内容:

一、会议首先讨论了在麦子店试点建设再生资源体系的可能性

领导支持:区工委王毅主任、区街办谢主任、商务局刘春成主任、北京市领导的尤其是副市长的关注与支持

技术支持:再生资源协会,交大物流所,长城咨询所

二、思路

采用试点的办法,然后逐步推广。麦子店属于国际化社区,面积6.8平方公里,而朝阳公园占了3.2平方公里,住房集中,容易管理。所以选择麦子店作试点。

三、现状与对策

1.现状:目前没有规范的回收网络,区内的各种可回收资源几乎都由流动小商贩蹬三轮平板车流窜收集。小商贩带来的问题是,他们经常非法活动导致区内的秩序混乱,影响市容,由于小商贩人员复杂给社区的治安也带来一定的威胁;他们对回收物掺水加沙,破坏了回收利用性;导致区内的可回收物不能积累到一定的量而由正规公司规模化经营。

对策:联合城管、公安局、环卫部门彻底打掉这些小商贩。

问题:小商贩流动打游击战,这里严打就跑到别的区流窜活动,这样一放松就返回来继续活动;其活动手段越来越隐秘,常揣着个袋子以探亲事由进入社区而把车停在外社区范围外;他们多结成帮派,各个帮派分地盘负责收集;牵涉到一系列利益关系,这些小商贩给社区里的机关领导送礼,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

2.现状:只有农展区有一个回收亭,回收亭周围有“垃圾辐射现象”,即周围洒落有很多垃圾,影响环境。对策:增设固定回收点,提高管理水平。问题:没有增设固定回收点的空间。

3.现状:回收物的分类状况不好,只是在交易时根据“价格分类”(因为不同的回收物有不同的回收价格,如包装纸和报纸价格不同,所以分类交易),而交易结束后再中途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又杂混在一起了。

对策:实施“一条龙”化管理,从源头到中途到最终处置,都分类处置。靠宣传提高公民素质,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问题:设施的资金问题。公民对分类的知识问题——公民只能从外观上大体分类,因为缺乏对产品的组成的认识而不能从回收品的形状上详细分类。

建议:由国家颁布分类标准和设置分类标识,生产商必须在产品上标注分类标识。

四、讨论的初步结论

取缔“流动小商贩”,设置正规的回收网络;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招标的方式引入回收公司;利用奥运建设契机,争取国家和市里的专项资金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由专门的回收公司经营管理,居委会合街道办事处行政机关协调和监督。

回收公司规模化经营问题的提出:运送的回收物不能进入市区的交通管制的问题。

交通管制问题的解决:设置有特殊标识的运输车,街道办事处出面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通行。

建议:可参考引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送,甚至可以学习德国的经验,采用地下管道运送的方式——这样可以节省空间,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在途加工处理,难点是投入成本和技术的问题。

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

调查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办事处农展南里社区 调查人员: 刘世伟、邱宗彬、吴彦昆 调查方式:访谈 社区概况: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麦子店街道办事处辖区东起东四环,西至东三环,南临朝阳公园南路,北接机场高速,位于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的延伸带---燕莎商圈,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包括霞光里、枣营北里、枣营南里、农展南里、朝阳公园五个社区;常住人口3万余人,社会单位高达4300余家。

农展南里社区是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的一个分社区,该区位于农展南路,农展馆附近。现有一千八百余户,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调查内容:

此社区的生活水平较高,有3个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比较规范,小区内的垃圾处理基本由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小区内用垃圾桶来装垃圾,大多也是一些生活垃圾,物业公司的清洁员一日两次对垃圾桶进行清理。分为上、下午,并且清理垃圾桶。装垃圾的工作也是一些小三轮,清洁员装完垃圾后直接运送到18号楼附近的市政垃圾站。小区门口有区政府设立的一个回收亭,专门回收一些废旧报纸之类的物资,因此居民的这类废弃物基本都是出售给了回收亭。

调研总结

这个小区也是一个管理比较规范的小区,附近都是会馆,因此18号楼附近的垃圾站只处理这个小区产生的垃圾。对于电池问题由于多为7号电池、钮扣电池和锂电池,因此即使收集很长时间也难以达到30公斤。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去解决。另外清洁员在收集垃圾时会将垃圾袋与垃圾进行剥离,减少塑料袋的污染。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第二篇:朝阳区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建设情况介绍

作者: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时间:2009-2-11来源:阅读量:

63次

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省民政厅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围绕区常委会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初期要按“试点先行、达到标准、追求实效、按时完成”的建设要求,通过合理设置服务项目,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服务,使建设农村社区工作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我区全面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我区农村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现有2镇1街、23个行政村、119个自然屯,有农业人口54200多人,村规模大小不一,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5473元,大多数村集体都没有其它经济收入,工作运转基本上只靠国家每年拨付的3.8万元转移支付维持,在建设农村社区归类中属于欠发达的纯农村型社区,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的城区经济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区情实际与上级精神相结合,确定总体思路和操作步骤

按照吉林省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区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朝阳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立足当前、注重实效、先急后缓、着眼长远”的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要求,确立了“统筹规划、试点先行、适度超前、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先启动、后规范,先硬件、后软件,先简单、后丰富”的具体操作规程。

(二)明确社区定位,构建服务网络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将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定位在区、镇、村三级。就是依托区“三农”服务中心建立区级农村社区建设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制定各项服务政策,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人员管理机制,检查督导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人员主要由现有的“三农”服务中心人员和从各单位抽调的社区建设业务骨干组成;依托“两镇一街”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立镇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负责承接区级指导中心和村级社区之间的联系,指导和督促村级社区的整体建设,人员主要由各镇(街)农村社区建设相关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其他富余人员组成;以现有的行政村为载体,采取“一行政村为一社区”的方式,在23个行政村建立23个农村社区,人员主要由现有的村“两委”成员为骨干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组成,以各类协会为辅助开展工作。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参照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模式,将研究招聘劳动、低保、代理代办等各类专职公益性岗位人员。从而在全区形成了区、镇(街)、村三级联动的1-3-23三级农村社区服务网络。

(三)多方参与,保障有力

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兴办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为使在硬件上打造一流农村社区,我们区、镇(街)两级今年计划投资300万元进行农村社区硬件建设,现已完成投入220万元对部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用房进行了重建或改建,对部分硬件设施进行了维护和更新, 高标准完成了7个试点社区的硬件设施建设。为尽快全面推开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区机关部门和试点农村社区之间、城市先进社区与试点农村社区之间建立“二对一”帮扶措施,要求区财政、建设、文体、农业、卫生、劳动、民政等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在财力、物力上对农村社区给予支持;要求城市先进社区重点在提供成熟先进社区建设经验和业务指导上下功夫对农村社区进行帮扶、指导,这样就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目前,各包扶部门对试点社区已投入财、物合计资金已达到62.5万元,使试点社区的服务大厅、活动室、图书室、健身路径等硬件设施建设上得到了更新和加强,做到了“一厅两栏六室六有五统一”,这样就为农村社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基础。

(四)以农民迫切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社区功能

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和途径,征集农民意见。特别是印发了“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专门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了解他们对社区的服务需求,公布了社区服务电话,使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社区正在向他们走近,走入他们的生活。结合征集意见情况,我区将农村社区建设初始阶段的功能暂定设置为代理代办、农业生产、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四项基本功能。

(五)扎实工作,真正有效发挥社区作用

为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实,把实事办好,我们要求各试点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并把这些需求分类整理,到相关部门办理,在服务与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并做到所负责的工作基础资料完备,档案齐全。

1.要求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要做好工作衔接,近期要努力为农民排忧解难,定期到双残户、空巢老人家中服务,帮助解决困难;执行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织扶贫协会开展工作;下半年为群众办实事20件以上。

2.要求劳动就业服务项目工作人员,要与相关部门做好工作衔接。要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使有就业意愿人员充分就业,为农民务工提供保障;组织劳动就业协会开展工作,下半年为社区居民办实事20件以上。

3.要求代理代办服务项目工作人员, 要与相关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到有困难的社区居民家里主动开展工作,如为老人献爱心、给老人过生日、理发、打扫卫生,为单身青年婚姻介绍,办理各类证照,信访受理,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组织代理代办协会下半年为群众办实事20件以上。

4.要求农业生产服务项目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社区农民做好咨询解答。联系涉农部门对社区内农民进行培训,营造社区学习氛围;做好农情统计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协调好农户间土地承包经营、分割、流转等纠纷和矛盾;督促村容村貌和家居环境卫生的改善,组织涉农协会开展工作,下半年组织大的活动3次以上。

(六)规范各类组织,建立各项制度

为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我们规范了各类专业协会,由社区各项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负责这

些协会的工作,使这些协会成为农村社区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研究制定了朝阳区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妇女工作、环境卫生工作、文体活动、民事调解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努力构建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有效机制,使我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在规范有序的框架内健康发展。

(七)开展各种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社区活动是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重要载体,是满足社区群众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们以“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为主题,举办了“朝阳区建设农村和谐社区文艺汇演”;以“我快乐、我参与”为主题举办了全区农村社区体育运动会;在全区农村社区范围内开展了“好公婆、好儿媳、尊老爱老孝子、教子有方家长、模范好邻居”等典型评选活动;表彰了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勇跃捐款的社区农民群众中的突出代表;组织了一千多名社区的种植、养殖业户到长春农博会参观。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了各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破除了陋习,树立了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使社区由过去单一的、临时的活动,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经常性的文体活动。通过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凝聚了社区人气。通过参观农业新科技,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这样就有力地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进程,使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

三、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社区各服务项目工作人员中,原村里“两委”人员兼职的居多,人员素质不是很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由于这些人忙于生计,治穷致富,现在又增加了很大工作量,但待遇没有提高,导致社区工作无法更好地深入开展。

(二)领导工作方式转变不够,社区运行效果不平衡。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工作存在差距,镇、村领导重视程度有差异,对社区的指导和服务不够到位,镇干部没能很好地担负起责任,对民政局有较强的依赖性,有少数试点社区存在工作不规范、服务职责不到位、发挥作用不够好等问题。

(三)社区与村委会之间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

(四)相关行政部门上下联动、协调力度不够,工作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

四、建设农村社区的几点体会

(一)建设农村社区必须因地制宜,稳步推行

通过前一阶段的运作,我们感觉到,建设农村社区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来进行,要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决定是否适宜建设社区,不能盲目冒进,更不能搞名誉工程和花架子。比如现在外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几百万元,建设农村社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很好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但对于象我们这样农村经济社会不发达地区而言,这种“建设模式”是“好是好,就是学不了”,因为不发达地区大多数村集体经济空白,并且有不在少数的村还负债累累,自我发展及管理服务功能相当薄弱,有心无力搞服务,在这些地方组建社区,引入发达地区社区建设模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只会引起群众反感,最后事与愿违。所以现阶段建设农村社区,由于各地农村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建议农村社区建设不要一下全面铺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情况,从实际出发,优先选择能满足农民生

活、生产需求具备条件的地方做试点、建社区,在服务功能选择上要因地而异,选一些易于操作不花钱或少花钱容易见成效的项目,并要鼓励各地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实践,培育独具特色、功能各异的新型农村社区,走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社区的发展路子。

(二)建设农村社区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建设农村社区要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摆花架子,满足于修房、装修装饰等外在方面,必须把为民办实事摆在首要位置,并要杜绝在原有行政村的基础上,把村委会简单地翻牌了事,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不好的影响。要使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要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实实在在地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认真做好群众迫切需要办、又有能力办好的事,让群众满意,使农村社区不但建起来而且活起来。

(三)建设农村社区必须抓好社区队伍建设

建设农村社区为各类服务的开展搭建了平台,要这个平台发挥作用,社区干部的素质高低是社区工作能否开展起来的关键。要让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就应允许多渠道选聘优秀人才,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选拔社区工作人员,充实到农村社区,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统一工作标准,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实绩与考核内容对照,兑现奖惩,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干,这样就使社区这个服务平台的功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只有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建设农村社区才有坚实的基础

建设农村社区着眼点在于服务农民,农民即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通过培育群众的社区归属感和共同意识,共同确定社区的服务内容,充分体现他们自己的特长,使他们愿意反映自己的心事,愿意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愿意为社区贡献自己的时间、能力,并且通过经常性的互动接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社区成员之间认同感。让广大农村居民真正关心自己的社区,融入自己的社区,建设自己的社区,让居民业余时间总爱往社区跑,享受社区建设带来的实惠。这样就把干部的良好愿望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全民参与使农村社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活共同体。

(五)建设农村社区要有经费保障

农村社区运行成本较大,多数地方存在工作经费不足、社区干部待遇偏低、基础设施较差的状况。要使农村社区工作正常运转,就需要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如果本来村自身运转都有困难,再建设社区,那么日常工作的开展都会成问题了,就是挂牌了也是空架子,并且社区建立后工作人员数量也要相应增加,干部工资补贴也成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破除城市就应比农村优越的思想,象前几年重视城市社区建设那样重视农村社区建设,本着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也为农村社区“花钱买服务”,把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每年都有一定财政资金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并逐年加大投入,解决有钱办事问题,这是确保农村社区今后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六)建设农村社区必须各部门相互协调

农村社区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不是单靠一两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必须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调动

全社会的积极性,必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责无旁贷,但仅有民政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说我们设定的劳动就业服务,社区劳动就业工作人员把社区内有就业申请人员名单收集上来以后,就需劳动行政部门的参与,通过和他们掌握的全区大量就业信息相结合,这项服务就能较好的开展起来。反之,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由于社区本身和企业、服务行业联系少,各类就业信息来源匮乏、面窄,导致需要就业的人员不能及时工作,影响社区群众收入。所以就需要相关部门有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形成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协作,合力建设农村社区的工作机制。

五、下步工作打算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样就为明年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农村社区是否能够像城市社区一样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是农村发展能否与城市发展并驾齐驱的关键。为使我区农村社区工作明年能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更好地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政府和群众关系上发挥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作用,使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明年我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上要实现三个目标、完成七项重点工

作:

三个目标是:

一是继续加强办公用房建设、健全配齐各类设施。在巩固现有的7个试点村的基础上明年再新增5个村进行社区建设,努力争取各方面提供帮助新建、扩建办公用房,配齐办公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等相关设施,力争为1-2个社区配备为农服务车,深入到户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

二是实现农村社区有专职工作人员办公。拿出1-2个社区作试点,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敞开大门,谁优用谁,招聘一批年纪轻、文化高、有干劲的工作人员,使农村社区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

三是解决农村社区经费来源问题,使社区有固定的经费。努力争取把农村社区各项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管理,确保农村社区工作经费有稳定的来源渠道。这些经费一方面用于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另一方面用于办公经费,包括笔墨、纸张、宣传、会议、材料印刷、交通费用等,确保社区工作正常运转。

七项重点工作是:

一是召开农村社区建设交流、表彰现场会。组织我区各镇、村负责人实地参观我区示范社区,树立标杆,总结表彰社区建设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放以奖代补资金。

二是培训农村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要有高质量的服务,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我们将利用区农村社区指导中心这个培训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在理论和业务方面进行集中培训和归口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初步确定为各服务项目办理的工作流程、办理程序;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使用;相关政策、法规等,全面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是继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主要从社区工作服务内容的广度、深度和解决问题的力度三方面进行拓展,提高破解难题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在现有主要四项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增加其它服务功能,让教育、计生、司法、治安、信访、文体、家政等服务进农村社区。

四是继续转变观念,把握工作关键环节。更新工作理念,变畏难为克难,变过去在社区办公室等群众来办事、被动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方式为有针对性地主动深入到农户找事办,全力把握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这个关键环节。通过抓住这个关键环节,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建设社区后所发生的变化,使更多的人主动地加入到社区建设中,有了更多群众的参与,社区各服务项目就会充满活力。

五是理顺管理体制。体制顺畅是推进农村社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积极探索、理顺镇村与相关行政部门对社区的条块管理工作关系,避免出现难以协调的情况,明确管理主体,建立与我区农村社区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制,提升农村社区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六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工作人员激励制度和督办制度,实行服务项目限期办结制和办理情况回访测评制,并根据服务责任制落实情况、限期办结情况、回访测评满意率进行评比,与补贴挂钩,拉开工作人员补贴档次,让付出能得到合理的回报,确保社区服务质量和效果。

七是继续活跃社区生活,繁荣社区文化。在各社区继续开展“爱心好父母、贴心好婆媳、孝心好女儿、好邻居、各类农业示范户”等的评选活动。成立树新风协会,努力移风易俗,革除传统陋习,树立群众身边好的典型,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组织举办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拿出1-2个基础条件好的社区建设高标准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协调文化部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设施和服务,指导文化大院开展小型演出、游艺、读书竞赛等活动,增强社区活力,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缩小拉近在文化方面和城市之间存在的差距,满足农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社区。

建设农村社区是新生事物,必然要经过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过程。我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正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拿不准、吃不透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和省厅请示沟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树立高标准,追求高水平,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第三篇: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初稿)

社区的存在问题

(一)、社区办公经费不足

一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除了社区自身水费、电费、电话费、宽带费及制作有关制度上墙费用开支都由街道统一解决外,但社区各项工作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每年也需要不少的开支。小到一只笔芯社区都要到街道领用,申请购物、统一采购,既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又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更有晒口社区还未配备打印机,每次打印、复印材料都要花上十多分钟街道社区来回跑。

二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少。当前形势下社区要做好治安、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环境等工作,都需要必要的经费保障,否则难以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每年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总是由于节目经费、少量补贴问题难以顺利完成。

(二)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部门职能不到位

1、社区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功能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治性、自主性没能得到体现。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据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执行,使得社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自治组织作用被行政化覆盖,社区已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

2、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都将工作延伸到社区,形成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谢部门习惯把社区当作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而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服务职能;没有使社区工作人员系统的了解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总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3、企业对社区居委会认识不足

自社区从企业剥离后,有关社区工作有的企业不配合、门难进、工作开展受阻。表现在外来务工、流动人员的管理上,派出所有办暂住证记录还好,但企业招雇用大多数人员没有办暂住证,造成双查、有关责任书签订难以完成。

(三)党建工作不完善,支部文化生活难开展 一是有的社区尚未建立支部,党支部关系想转进社区,社区却没有支部,只能转入邻居社区居委会;二是有建支部的,却名存实亡,社区支部文化生活无开展;三是有自己的支部,可每年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不足。

(四)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不齐

一是社区工作性质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社区大小,肩负着同样繁、重、杂的事务,不仅对下要居民满意,对上还要领导放心;二是社区工作量上。人员数量不变,工作量在变。人员的不足,给有的社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五)社区租赁场所办公,经费好似“充公” 经走访各社区,了解到各社区的办公场所均为租赁,这给街道对社区建设的经费预算又增添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六)一居一本“难念经“

一、房屋的修破不漏(碓下社区);

二、人车混杂的道路交通(晒口社区);

三、枯树带来安全隐患,欲自费解决无权(云屏社区);

四、往返街道社区车费无补贴(下沙、洒溪桥社区);

五、区划尚未正式下文,工作量大(云屏社区);

六、人力、物力跟不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难开展(通病)。

建议和意见

(一)开立账户,办公经费下拨

为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对街道的依赖性,街道将采取“婴儿学步”的方式,逐步实现办公经费、工作人员、管理模式的独立。首先,社区代码证尽快办理下来,让社区都有自己的独立账户,一改社区“有赞助,无账户”的问题;其次,街道将从社区居民人口数、社区工作量两方面综合考虑下拨必要的办公经费,让社区对办公经费有独立的自主权,无需“一申购,二审批,三采购”的级级上报的繁琐程序,促进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性。

(二)组织社区管理、部门业务培训

一、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但社区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还一成不变。街道将适时组织社区人员到好的社区参观、学习,有机会将组织社区人员培训新理念新管理模式。

二、理顺部与居的职责和权限,不再每做一件事都左请示右汇报,一改“只做事,无权势”的现状,同时,基于各部门都是专职专事专人负责,部门工作又都需要社区协助,街道将定期、系统的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参加部门业务的培训,一改过去“部门有任务口头传、电话联,不明再询问”的工作方式;再有,规定社区主任定期对社区成员进行社区各项工作的讲解、培训,使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除自身负责的工作外,对其他工作的程序、方针、政策也有所了解,一改社区事务“专事找专人,专人不在只等待”的局面;三有,街道将对话企业,积极沟通,让企业对社区居委会有深层的了解,促进居企和谐发展。

(三)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丰富社区党员生活 街道根据各社区当前的党建情况,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采取下派或重选社区支部书记的方式,给社区党建注入新的血液,从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

(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多而繁琐,街道将根据各社区的工作量、目前人员的配备情况,逐步完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五)争取用房,变租为主

为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问题,街道已积极于有关部门、企业协商,争取办公场所的所有权归各社区所有,从而使租赁费能用于社区其他建设中去。

(六)“六将”解决“难念经”

1、将以社区名义写一份报告向氨厂留守处反映情况,由街道出面协商解决修破不漏问题;

2、将与辖区企业协商,就道路问题拿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快解决人车混杂问题;

3、将向市林业局及有关单位反映,解决枯树安全隐患问题;

4、将采取实报实销,下拨综合补贴方式,解决车费问题;

5、将采取各社区资源共享,集合各社区优势,共建辖区居民文化生活;

6、将根据辖区分布情况,以促进社区工作积极向上为宗旨,合理区划。

第四篇: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我们凌源调研小组一行5人,对***6个街道32社区和2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凌源民政局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通过听取社区工作人员汇报与实地调研,发现了一些他们在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及其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共有30个乡镇街,其中10个乡;12个镇;8个街道。有6个街道辖城市社区37个,其中5个为村改居社区。452个居民小组,52249户,147818口人,社区居民代表2010名。

社区两委(党支部、居委会)班子成员219人(居委会成员182人)。社区公益岗位人员166人(做社保员、医保员、协理员、微机员等工作)。

37个社区中有17个是自己的拥有办公用房的,12个是租赁用办公用房,8个驻区单位无尝提供。社区办公用房总面积7690平方米,其中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社区9个;100—200平方米的社区13个;200—300平方米的社区11个,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4个。

社区从事工作涉及部门有:人口和计划生育、劳动和社区保障、科教文卫、食品药品安全、物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房屋征收、交通和农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生

产、公共安全管理、工业经济运行、环保、服务业、组织、宣传、应急、公安、司法、维稳、综治、信访、民政、残联、统计等等工作。

二、***社区建设取得成就

几年来,***充分利用开发商缴纳的500余万元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先后为12个社区购置办公用房,分别是:南街街道分局社区、馨王社区、花墙子社区、南门外社区、兴隆社区、;北街街道铁北社区、东环社区;城关街道康柠社区;凌北街道鸿凌社区、凌钢东社区;东城街道高杖子社区、安居社区。同时为社区旧房改造、维修等资金达100余万元。社区办公用房总面积由2005年的398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690平方米,使社区办公环境有所改善。目前,***有3个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和谐社区,15个朝阳市级先进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

三、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办公用房和其保用面积严重不足。一部分社区没有办公用房,只能租用别人的房屋。在城市繁华地段租费又很高,给街道和社区带来了经济负担,还会遇到过一段时间房子又不租给社区。有办公用房的多数使用面积在100—200平米之间,也无法达到一站四室的基本使用要求,多为一屋多用。

2、办公经费不足。2013年政府给社区的经费为3万元,但必须定制的报刊就得花去4000元左右。由于社区与群众、社区与机关联系密切,电话费用平均每人每月在80元左右,社区上放工作费用也较高,在加上电费、水费、网费、组织活动费用、办公耗材等等办公经费无法满足社区工作的需求,报销程序不合理,真正到社区的经费为1.2万元。

3、办公设备不足。社区的电脑配备严重不足多为一个能够使用的电脑。几个工作人员挤在一个电脑上办工,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管理档案和上级工作文件的增多,档案柜、办公桌等办公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工作的需求。

4、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社区工作人员从事30种左右的工作,工作不分昼夜和节假日,工作量大,与所发的工资不成正比。虽然今年年初不同的提高了社区班子人员工资待遇,但其它社区工作人员工资仍没有提高。

5、社区内的小区物业管理难度大。一些的老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处于弃管状态,随意堆放垃圾,严重影响了小区卫生,一些新小区开发商虽承诺对物业负责,一次性收3、4年的物业费,但3、4年之后就没有人管理了。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来制约物业问题。政府又为了征创卫生城市,多数都为社区班子成员求助各门来帮忙解决物业问题。

6、政府对社区都应做什么工作规定不明确。很多个部门

都把工作抛给了社区,无形给社区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任务。社区本应是多为便民服务,却让各部门工作牵涉太多精力。本应由各个部门应开的证明全给了社区,社区的公章成了“万能章”,不开居民不满意,开了社区又没有这种权力和义务。

7、社区管理上访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几乎都为女性,有时需要深夜监视上访人员动向和上外地接回上访人员,无形给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问题。

四、社区建设提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应该协调地方和各部门来共同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能够满足社区一站四室和工作的需要,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2、政府应当将3万元经费直接拨发到社区,满足社区展开各项工作的需要。

3、允许社区进行一些服务类经营,一方面可解决社区经费问题,一方面可以进行便民服务。(例如:超市、药店、门诊、养老、照顾幼童等等)

4、物业管理上应加几名公益岗人员对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卫生进行打扫,搞好卫生,社区在通过其它渠道争取些经费发给这些人员。

5、政府就应确社区工作职责,减少政府部门对社区附加的工作量。

6、社区应多组织活动,拉近社区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区组织的邻里节,每家一道菜,大家坐下来欢唱笑舞,拉近了各自之间的关系),还能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

7、社区应多鼓励社会热心人士多参加到社区公益事业中去,帮扶老人、组织活动、开展法律道德生活常识宣传。

8、社区应成立日间照料室,增加一名公益岗人员对没有时间照料的老人进行统一的照顾管理,家属少付一部分费用。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小组深入到社区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并认真听取了基层工作者的汇报,小组成员相互配合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此次调研工作。

第五篇:社区调研报告

xxxx社区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深入开

展“百团进百村、千人访万户”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动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我县社区健康发展,为县委、县政府全面掌握我县村居发展现状,做出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我工作组就社区各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充分听取社区干部和居民不同意见。在此调研基础上,本工作组经过认真归纳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社区简介

xxxx社区居委会地处泗洪县城北,前身为xx村,2002年区划调整改为社区居委会。辖区2.2平方公里,划为4个片区,东起,西至,南起,北至。社会人口14369人,4519户,劳动力9305人;2011年人均收入11392元,村级经济收入以房租为主,集体年收入在42万元。辖区内共有村级卫生院2所,学校6所。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摆脱以土地为主的农业经济建设,在原有的土地上新建集中居住区、加工生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其中“三来一加”项目6个,社区干部创业点9处,优秀党员创业点70余处,个体工商户505户,通过各类公共和经济建设带动社区健康发展。

1、队伍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14名、小区协理员4名,3个

党支部、13个党小组总计113名党员。社区办公场所于2001年建成使用,建成面积400平方米设立:党建、综治、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妇女儿童保障、信访稳定、村建、民兵之家、劳动保障等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

2、所获荣誉

社区多次受到省、市、县级政府表彰。2010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08年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多次被市委授予“文明社区”称号,2010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1年在xx年终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二、调研走访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环境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希望迫切

通过对居民的走访调研,从居民主要反映的问题

来看,对社区内老旧小区的改造最为迫切,辖区内的文明小区由于年限久远,道路破旧、下水道堵塞、垃圾清理、周边菜市场占道经营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四类人员反映需求

大部分的困难居民每月都能从政府领导几百元的低保补助,但是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够多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提供自己能够适应的岗位工作;拆迁户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拆迁补助较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有限,无力承担高额的商品房费用。信访户认为政府信息不公开,特别是涉及经济补偿的如拆迁补助、公平待遇等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有利保障。创业大户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减免税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3、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办公场所环境简朴,14民社区两委干部也只

有4间办公用房,各类硬件没有配套到位,严重制约着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谈不上规模的扩大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叶不完善,警务室、服务大厅、农产品超市不够健全,制约社区居民日常办事。

4、工资待遇有待提高

工作人员日常开展新农保、医疗保险的征收,低

保户、拆迁户、信访户的走访动员,社区卫生环境整治,以及为居民办理各类大小事务,但是一年也只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基层人员的工资待遇有待提高。

三、针对社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管理,改善环境

针对老旧小区的环境问题,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政府加大改造资金投入并对社区内的违法乱建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2、加大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拆迁、信访户的宣传引导

政府一方面通过对困难户的资金补助解决其日常

生活所需,一方面可以购买公益性岗位为其提供就业的机会。针对拆迁户和信访户的问题,首先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其次对其提出的要求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走访调查,满足其合理要求。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民工作平台

上级各相关部门在资金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给

予社区更大的支持。使社区尽早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立“五室一厅一栏一广场”(即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警务调解室、文化图书室、卫生计生室、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公开栏、文体活动广场),充分满足便民服务、居民议事、文化娱乐等功能需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4、加快区划调整,强化社区共建

区域调整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此次调研中xx

社区与三里社区进行区划重组,在重组中应按照便于社区服务管理、社区资源开发和社区自治的原则,充

分考虑社区内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经济等资源的合理配臵,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及驻区单位协作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服务。

5、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辖区居民致富

此次调研中,xx社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

来一加”项目也较少,社区干部和优秀党员应在服务居民的同时,引进大型服务型企业进入社区,创新发展,新建创业项目带动社区人民致富。

6、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政治与经济待遇

组织部门应按照 “两委”干部年龄、工作年限、所作贡献提高其政治待遇,提拔重用有能力的基层工作人员,让其感受到有光明的政治前景,能够更好的服务基层;财政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

下载朝阳区社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阳区社区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调研报告

    AA社区调研报告一、社区基本情况:........二、社区特点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弱,身......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

    社区调研报告

    整合资源 以人为本 ——凉水井社区需加强治理能力 社区即是城市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也是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公共服务承接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围绕“......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

    社区调研报告

    AA社区调研报告 一、社区基本情况: ........ 二、社区特点 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

    社区调研报告

    整合资源 以人为本 ——凉水井社区需加强治理能力 社区即是城市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也是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公共服务承接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围绕“......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

    社区调研报告

    AA社区调研报告 一、社区基本情况: ........ 二、社区特点 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