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时间:2019-05-14 14:2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第一篇: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1999年9月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质量,确保锅炉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是在用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的定期检验及检验管理的基本通则。

第三条 本规则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的热水锅炉。

本规则不适用于原子能锅炉。

第四条 锅炉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外部检验、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三种:

1、外部检验是指锅炉在运行状态下对锅炉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

2、内部检验是指锅炉在停炉状态下对锅炉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

3、水压试验是指锅炉以水为介质,以规定的试验压力对锅炉受压部件强度和严密性进行的检验。

第五条 锅炉的外部检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一般每二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一般每六年进行一次。对于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应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电站锅炉的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周期可按照电厂大修周期进行适当调整。

只有当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均在合格有效期内,锅炉才能投入运行。

第六条 除进行正常的定期检验外,锅炉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还应进行下述的检验。

外部检验:

1、移装锅炉开始投运时;

2、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时;

3、锅炉的燃烧方式和安全自控系统有改动后。

内部检验:

1、新安装的锅炉在运行一年后;

2、移装锅炉投运前;

3、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前;

4、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及重新运行一年后;

5、根据上次内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6、根据外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水压试验:

1、移装锅炉投运前;

2、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

第七条 当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在同期进行时,应依次进行内部检验、水压试验和外部检验。

第八条 从事锅炉检验工作的单位和检验人员应按照国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有关规定取得相应项目和级别的资格。

第九条 锅炉的使用单位、检验单位应认真执行本规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本规则的执行。

第十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在规定的锅炉定期检验日期前向检验单位提交锅炉定期检验申请。检验单位综合各使用单位锅炉的检验日期制订出检验计划,并通知锅炉使用单位。

第二章 内部检验 第一节 工业锅炉内部检验

第十一条 工业锅炉是指以向工业生产或生活用途提供蒸汽、热水的锅炉,一般是指额定工作压力小于等于2.5MPa的锅炉。第十二条 检验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准备好有关技术资料,包括锅炉制造和安装的技术资料、锅炉技术登记资料、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修理和改造记录、事故记录及历次检验资料等;

2、提前停炉,放净锅炉内的水,打开锅炉上的人孔、头孔、手孔、检查孔和灰门等一切门孔装置,使锅炉内部得到充分冷却,并通风换气;

3、采取可靠措施隔断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蒸汽、给水、排污等管道及烟、风道并切断电源,对于燃油、燃气的锅炉还须可靠地隔断油、气来源并进行通风置换;

4、清理锅炉内的垢渣、炉渣、烟灰等污物;

5、拆除妨碍检查的汽水挡板、分离装置及给水、排污装置等锅筒内件,并准备好用于照明的安全电源;

6、对于需要登高检验作业(离地面或固定平面3m以上)的部位,应搭脚手架。

第十三条 检验人员应首先对锅炉的技术资料进行查阅。对于首次检验的锅炉,应对技术资料做全面审查;对于非首次检验的锅炉,重点审核新增加和有变更的部分。

重点及要求如下:

1、应有完整的锅炉建档登记资料;

2、与锅炉安全有关的出厂、安装、修理和改造等技术资料应齐全,并与实物相符;

3、查阅锅炉运行记录和水质化验记录中是否有异常情况的记载;

4、查阅历次检验资料,特别是上次检验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已解决或已有防范措施;

5、对现场的准备工作应进行检查确认。

第十四条 检验人员应根据待检锅炉的具体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于额定蒸发量大于20t/h的蒸汽锅炉或额定热功率大于14MW的热水锅炉,检验人员还应制订检验方案。

第十五条 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应派锅炉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监护工作和配合工作,并按检验员的要求拆除保温或其它部件。

第十六条 内部检验的承压部件是:锅筒(壳)、封头、管板、炉胆、回燃室、水冷壁、烟管、对流管束、集箱、过热器、省煤器、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导汽管、下降管、下脚圈、冲天管和锅炉范围内的管道等部件;分汽(水)缸原则上应跟随一台锅炉进行同周期的检验。

第十七条 内部检验主要是检验锅炉承压部件是否在运行中出现裂纹、起槽、过热、变形、泄漏、腐蚀、磨损、水垢等影响安全的缺陷。

第十八条 内部检验的重点:

1、历次检验有缺陷的部位,应采用同样的检验方法或增加相应的检验方法对存有缺陷或缺陷修复的部位进行重点复检复测;

2、锅筒(壳)、封头、管板、炉胆,回燃室和集箱:

(1)内、外表面和对接焊缝及热影响区有无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采用表面探伤或其它探伤方法;

(2)拉撑件、人孔圈、手孔圈、下降管、立式锅炉的炉门圈、喉管、进水管等处的角焊缝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采用表面探伤;

(3)部件扳边区有无裂纹、沟槽,高温烟区管板有无泄漏和裂纹,必要时应彩表面探伤;

(4)是否有严重的腐蚀、磨损减薄和结垢,特别是锅筒底部、管孔区、水位线附近、进水管或排污管与锅筒集箱连接处、炉胆的内外表面、立式锅炉的下脚圈等部位,必要时应进行厚度测定;从锅筒内部检查水位表、压力表等的连通管是否有堵塞;

(5)受高温辐射和较大应力的部位是否有裂纹和严重的变形;

(6)胀接口是否严密,胀接管口和孔桥是无裂纹和苛性脆化,必要时应采用表面探伤方法或附加金相分析;

3、管子:

(1)是否有严重的腐蚀和磨损,重点是烟管、对流管束、沸腾炉埋管、吹灰口附近等受烟气高速冲刷部位和易受低温腐蚀的尾部烟道管束,必要时应进行厚度测定;

(2)是否有严重的变形,重点是高温部位,必要时应对变形量进行定量测量;

(3)管子表面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检查;

4、对于采用T形接头的焊缝,应检验其是否有变形和焊缝的表面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和超声波探伤;

5、承受锅炉本身重量的主要支撑件是否有过热、过烧、变形等现象;

6、燃烧设备(如:燃烧器、炉排等)是否有烧损、变形;炉拱、保温是否有脱落;炉排是否有卡死;燃油、燃气锅炉是否有漏油、气现象。

7、成型件和阀体(如:水位示控装置、安全阀、排污阀、主蒸汽阀等)的外部是否有裂纹、泄漏等缺陷。

8、安全附件是否有明显缺陷。

第十九条 检验人员对在内部检验中发现的缺陷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1、对于上次的缺陷经检测有较严重的扩展,或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同一类缺陷,应查明产生缺陷的原因后再进行修理;

2、对于承压部件上发现的所有裂纹应进行消除,必要时进行补焊,但对于下述裂纹只能采用挖补或更换;

(1)炉胆或封头扳边圆弧的环向裂纹长度超过周长的25%;

(2)多条裂纹取集在一起的密集裂纹;

(3)管板上呈封闭状的裂纹;

(4)管孔向外呈辐射状的裂纹;

(5)连续穿过四个以上孔桥的裂纹;

(6)管板上连续穿过最外围二个以上孔桥的裂纹,或最外一排孔桥向外延伸的裂纹;

(7)立式锅炉喉管如有较深环向裂纹或纵向裂纹长度超过喉管长度的50%;

(8)因苛性脆化产生的裂纹;

(9)因疲劳产生的裂纹。

3、承压部件的变形不超过下述规定时可予以保留监控,变形超过规定时一般应进行修理(复位、挖补、更换):

(1)筒体变形高度不超过原直径的1.5%,且不大于20mm;

(2)管板变形高度不超过管板直径的1.5%,且不大于25mm;

(3)炭钢管子直径胀粗量不超过原直径的3.5%。合金钢管子直径胀粗量不超过原直径的2.5%,且局部鼓包高度不大于3mm;;

(4)水管管子直段弯曲变形量不超过其长度的2%或管子直径;

(5)烟管管子直段变曲变形量不超过其直径;

4、承压部件的材质发生过烧,应判定其范围,必要时进行挖补或更换;

5、承压部件内部拉撑件的裂纹和开裂应进行更换;

6、承压部件由于严重腐蚀或磨损减薄,应进行强度校核计算,若实测壁厚低于强度计算值,应进行修复(堆焊后磨平、挖补、更换);

7、承压部件上的渗漏部位应修理;

8、锅炉内部的水垢,应根据水垢的情况按照《锅炉化学清洗规则》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对受压元件进行重大修理、改造后,检验人员应对修理、改造部位进行检验,确认修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节 电站锅炉内部检验

第二十一条 电站锅炉是指以发电或热、电联产为主要目的的锅炉,一般是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的锅炉。

第二十二条 电站锅炉在进行内部检验之前,锅炉的使用单位应向检验单位提供锅炉定期检验计划、大修计划,并与检验单位协商有关检验的准备工作、辅助工作、检验条件、检验期限、安全保护措施等事宜。

第二十三条 检验人员应首先对锅炉的技术资料进行查阅。对于首次检验的锅炉,应对技术资料做全面审查;对于非首次检验的锅炉,重点审核新增加和有变更的部分;主要资料包括:

1、锅炉设计、制造质量资料:

(1)锅炉竣工图,包括总图、承压部件图、热膨胀图和基础荷重图等;

(2)承压部件强度计算书或汇总表;

(3)锅炉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4)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

(5)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计算书;(6)安全阀排量计算书;

(7)锅炉质量证明书;

2、锅炉安装、高度资料;

3、修理、改造及变更的图纸和资料;

(1)修理、改造或变更方案及审批文件;

(2)设计图样、计算资料;

(3)质量检验和验收报告。

4、记录及档案资料:

(1)锅炉技术登录簿和使用登记证;

(2)历次定期检验计划及报告;

(3)运行记录,事故、故障记录,超温超压记录;

(4)承压部件损坏记录和缺陷处理记录;

(5)检修记录,质量验收卡,大修技术总结;

(6)金属监督、化学监督技术资料档案;

(7)安全阀校验及仪表、保护装置的整定、校验记录。

5、检验人员认为需要查阅的其它资料。

第二十四条 在对技术资料初步审核的基础上,检验人员应根据被检锅炉的实际情况和电厂提供的大修计划编制检验方案,并征求锅炉使用单位的意见。对于运行进行超过10万小时的锅炉,在确定检验方案时应增加检验项目,重点检查材质变化状况。

第二十五条 在进行锅炉内部检验之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做好下述准备工作:

1、设备的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必须可靠隔断;

2、根据检验需要搭设必要的脚手架;

3、检验部位的人孔门、手孔盖全部打开,并经通风换气冷却;

4、炉膛及后部受热面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5、拆除受检部位的保温材料和妨碍检验的锅内部件;

6、准备好安全照明和工作电源;

7、进入锅筒、炉膛、烟道等进行检验时,应有可靠通风和专人监护。

第二十六条 锅筒的检验重点:

1、检验内表面是否有裂纹、腐蚀等缺陷,必要时应进行测厚、无损探伤、腐蚀产物及垢样分析;

2、检查下降管孔、给水套管及管孔、加药管孔、再循环管孔、安全阀管座等有无裂纹、腐蚀、冲刷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探伤检查;

3、内部预埋件的焊缝有无裂纹,必要时进行表面探伤检查;

4、水位计的汽水连通管、压力表连通管、蒸汽加热管、汽水取样管、连续排污管等是否完好、畅通,加强型管座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5、锅筒与吊挂装置接触是否良好,90度内圆弧应吻合,吊杆装置牢固,受力均匀;支座的预留膨胀间隙足够,方向正确;

6、对于运行进行超过5万小时的锅炉锅筒还应增加以下的无损探伤检验;

(1)对内表面纵、环焊缝及热影响区应进行不少于25%的表面探伤(应包括所有的T字焊缝);

(2)对纵、环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探伤抽查,探伤比例一般为:纵缝25%,环缝10%(应包括所有的T字焊口);

(3)对集中下降管、给水管角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查;

(4)对安全阀、对空排气阀、引入管、引出管等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探伤抽查,发现裂纹时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复查。

第二十七条 水冷壁的检验重点:

1、应定点监测管壁厚度和胀粗情况;

2、热负荷较高或水循环流速较低区域水冷壁管是否有过热、变形、鼓包、磨损、高温腐蚀、胀粗、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增加测厚、胀粗量、变形量、割管和金相检查;

3、燃烧器周围、各门孔两侧、水冷壁底部、沸腾炉的埋管、液态除渣炉的出渣口及炉底耐火混凝土与水冷壁管交界处等处是否有碰伤、砸扁、磨损、开裂、腐蚀等缺陷,必要时应增加测厚和变形量测量;

4、顶棚水冷壁管是否有过热、变形、胀粗、磨损等缺陷;

5、折焰角处水冷壁管是否有过热、变形、胀粗、磨损等缺陷;

6、防渣管是否有过热、胀粗、变形、鼓包和疲劳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增加测厚或表面探伤检查;

7、吹灰器附近和炉膛出口窗的水冷壁管是否有磨损减薄,必要时应附加测厚检查;

8、膜式水冷壁是否有开裂和严重变形,固定件是否有损坏、脱落现象。

第二十八条 水冷壁上下集箱的检验重点:

1、抽查集箱内外表面有无严重腐蚀,必要时应测厚;

2、管座角焊缝有无超标缺陷、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

3、对于内部有挡板的集箱,应用内窥镜检查挡板是否完好、有无开裂,连通管是否被堵,水冷壁入口节流圈有无脱落、结垢、磨损;

4、集箱支座接触是否良好,吊耳与集箱焊缝有无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

5、对于已运行10万小时或调峰机组的锅炉,应对集箱封头焊缝、孔桥部位、管座角焊缝、环形集箱弯头对接焊缝进行表面探伤,探伤比例应不少于25%,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探伤。

第二十九条 省煤器的检验重点:

1、定点检测每组上部管排、弯头附近管子和烟气走廊管子的壁厚;

2、整体管排有无变形、磨损;支吊架、管卡、阻流板、防磨瓦等有无烧坏、脱落、磨损;

3、低温省煤器管排处有无严重积灰和低温腐蚀;

4、膜式省煤器膜片焊缝两端有无裂纹;

5、对于已运行5万小时的锅炉,应检查入口端管子内部的氧腐蚀情况,必要时应进行割管抽样检查。

第三十条 省煤器进出口集箱的检验重点:

1、抽查集箱内部是否有腐蚀和水渣、泥垢;

2、检查省煤器入口集箱内部的氧腐蚀情况;

3、集箱短管角焊缝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

4、集箱支座接触是否良好,吊耳或吊挂管与集箱焊缝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

5、对于已运行10万小时的集箱,应对集箱封头焊缝进行表面探伤,探伤比例应不少于25%。

第三十一条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检验重点:

1、对高温出口段管子的外径和金相进行定点监测,并计算蠕胀值;

2、过热器、再热器管是否有磨损、腐蚀、氧化、变形、鼓包等缺陷;

3、过热器、再热器管排间距是否均匀,有无变形、移位;

4、过热器、再热器管穿墙和烟气走廊部分以及包墙管过热器有无磨损;

5、过热器、再热器管束的悬吊结构件、固定卡、管卡、阻流板、防磨板等是否有烧坏、脱落、变形、移位、磨损等情况;

6、吹灰器附近的管子是否有严重磨损,必要时应进行测厚;

7、抽查过热器、再热器管弯头是否有裂纹和蠕变;

8、对运行进行已达10万小时的,与不锈钢连接的异种钢接头进行无损探伤抽查,必要时可进行割管检查。第三十二条 过热器、再热器集箱和集汽集箱的检验重点:

1、抽查表面有无严重氧化、腐蚀情况;

2、环焊缝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探伤;

3、吊耳、支座与集箱和管座角焊缝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

4、与集箱连接的大直径管等焊缝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探伤;

5、集箱筒体是否能自由膨胀;

6、对运行进行已达5万小时的,应对集箱外表面的主焊缝和角焊缝进行表面探伤检查,探伤比例应不少于25%,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探伤;

7、检查炉顶各集箱有无由于炉顶漏烟而产生集箱及板梁的永久变形;

8、对出口集箱引入管孔桥部位宜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内部裂纹;

9、对于使用时间超过10万小时的,应增加硬度和金相检查,同时应检查集汽集箱有无胀粗、变形情况,特别是孔桥部位。

第三十三条 减温器的检验重点:

1、筒体表面有无严重氧化、腐蚀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测厚、硬功夫度和金相检查;

2、筒体环焊缝、封头焊缝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探伤;

3、吊耳、支座与集箱和管座角焊缝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探伤;

4、对于混合式减温器应用内窥镜检查内衬套及喷嘴,是否有裂纹;喷口是否有磨损;内壁是否有腐蚀、裂纹等缺陷;

5、对于面式减温器应进行抽芯抽查,内壁和管板是否有腐蚀、裂纹等缺陷;对于运行5万小时的,应对不少于50%的芯管进行不低于1.2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

6、筒体是否能自由膨胀;

7、对运行进行已达5万小时的,应对筒体外表面的主焊缝和角焊缝进行表面探伤检查,探伤比例应不少于25%,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探伤。

第三十四条 外置式分离器、集中下降管及分配管的检验重点:

1、表面是否有腐蚀、裂纹、变形等缺陷,必要时应进行测厚和无损探伤;

2、固定装置是否完好。

第三十五条 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检验重点:

1、导汽管、主蒸汽管、再热蒸气管、给水管、旁路管等有否有腐蚀、裂纹等缺陷,抽查弯头厚度;应用无损探伤检查是否有裂纹或其它缺陷;对于运行进行已达10万小时的主蒸气管和再热蒸汽管,还应对弯曲部位等进行硬度、蠕变裂纹和金相检查;

2、其它承压管道是否有腐蚀、裂纹、变形等缺陷,必要时应进行测厚和无损探伤;

3、管道支吊装置是否完好牢固。

第三十六条 炉顶密封结构是否完好;炉墙保温有无开裂、凸鼓、漏烟现象;冷灰斗、后竖井炉墙密封是否完好,能否自由膨胀。

第三十七条 膨胀指示装置和主要承重部件检验重点:

1、对于首次进行检验的锅炉,检验所有膨胀指示装置是否安装指示正确;检验大板梁挠度,应不大于1/850,无明显变形;

2、检验大板梁焊缝,是否有裂纹等缺陷;

3、各承力柱及梁的表面是否有腐蚀,油漆是否完好;

第三十八条 成型件和阀体(如:水位示控装置、安全阀、排污阀、主蒸汽阀等)的外部是否有裂纹、泄漏等缺陷。

第三十九条 对于高温承压部件金属监督的范围和技术要求应参照DL438《水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进行。

第四十条 检验人员对在内部检验中发现的缺陷问题,应进行分析,必要时应增加相应的检验项目以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对于下列情况应进行更换:

1、管子减薄较大,应进行强度校核计算,对于已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到下一次大修时的;

2、受热面炭钢管胀粗量超过公称直径的3.5%或合金钢管胀粗量超过公称直径的2.5%时;集箱、管道胀粗量超过公称直径的1%时;

3、集箱、管子腐蚀点深度大于壁厚的30%时;

4、炭钢、钳钢的石墨化程度参照《炭钢石墨化检验及评级标准》达四级以上时;

5、高温过热器管和高温再热器管表面氧化皮厚度超过0.6mm,且晶界氧化裂纹深度超过3-5晶粒时;

6、已产生蠕变裂纹或疲劳裂纹时。

第三节 检验结论

第四十一条 现场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检验情况出具检验报告、做出下述检验结论;

1、允许运行;

2、整改后运行;应注明须修理缺陷的性质、部位;

3、限制条件运行;检验员提出缩短检验周期的应注明原因,对于需降压运行的应附加强度校核计算书;

4、停止运行;应注明原因。

第四十二条 检验结论依据:

1、允许运行:内部检验合格,未发现缺陷或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的缺陷;

2、整改后运行:发现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缺陷,必须对缺陷部位进行处理;

3、限制条件运行:不能保证锅炉在原额定参数下安全运行,或需缩短检验周期;

4、停止运行:锅炉损坏严重,不能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第三章 外部检验

第四十三条 外部检验包括锅炉管理检查、锅炉本体检验、安全附件、自控调节及保护装置检验、辅机和附件检验、水质管理和水处理设备检验等方面;检验方法以宏观检验为主,并配合对一些安全装置、设备的功能确认,但不得因检验而出现不安全因素。

第四十四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做好检验的准备工作:

1、锅炉外部的清理工作;

2、准备好锅炉的技术档案资料;

3、准备好司炉人员和水质化验人员的资格证件;

4、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的锅炉管理人员和司炉班长应到场配合,协助检验工作,并提供检验员需要的其它资料。

第四十五条 检验人员应首先全面了解被检锅炉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认真查阅锅炉的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和管理资料。

第四十六条 锅炉管理方面的主要检查内容:

1、上次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已解决;

2、在岗司炉人员是否持证操作,其类别是否与所操作的设备相适应,人员数量和持证司炉人员总数是否满足设备运行需要;

3、锅炉房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要求,各种记录是否齐全、真实;

4、对于电站锅炉还应查核金属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5、锅炉周围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6、电站锅炉必要的系统图是否齐全、符合实际并醒目挂放;

7、各种照明是否满足操作要求并是否完好;

8、防火、防雷、防风、防雨、防冻、防腐等设施是否完好。

第四十七条 锅炉本体检验的主要内容:

1、从窥视孔、门孔等观察受压部件可见部位是否有变形、泄漏、结焦、积灰,而火砌筑或卫燃带是否有破损、脱落;

2、管接头可见部位、阀门、法兰及人孔、手孔、头孔、检查孔、汽水取样孔周围是否有腐蚀、渗漏;

3、装有膨胀指示器的锅炉,膨胀指示器是否完好,其指示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炉顶、炉墙、保温是否密封良好,有无漏烟现象,是否有开裂、凸鼓、脱落等缺陷;

5、承重结构和支、吊架等是否有过热、变形、裂纹、腐蚀、卡死。第四十八条 安全附件、自控调节及保护装置检验的主要内容:

1、安全阀:

(1)安全阀的安装、数量、规格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2)对安全阀进行自动排放试验对其进行校验,其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密封性等检验结果应记入锅炉档案,并对安全阀加锁或铅封;若安全阀仍在校验有效期内(查看校验记录),可在不低于75%的工作压力下进行手动排放试验,检验安全阀阀芯是否锈死和密封性;

(3)对于控制式安全阀,除进行上述自动排放试验外还应检验其控制源和控制回路等是否完好、可靠;

(4)检验阀体和法兰是否有泄漏,排汽、疏水是否畅通,排汽管、放水管是否引到安全地点。

2、压力表:

(1)压力表的数量、安装、表盘直径、量程、精度等是否符合《规程》要求;(2)压力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有无铅封;

(3)蒸汽空间的压力表与锅铜或集箱之间是否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与压力表之间有无三通阀门。吹洗压力表的连接管,检查压力表的连接管是否畅通;

(4)同一部件内各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一致、正确。

3、水位表:

(1)水位表的数量、安装等是否满足《规程》要求;

(2)水位表上是否有最低、最高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是否清晰可见,玻璃管水位表是否有防护罩,照明是否良好,事故照明电源是否完好;

(3)两只水位表显示的水位是否一致;同一水位检测系统中,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显示的水位是否一致;

(4)在检验员的观察下,由司炉工冲洗水位表,检验汽、水连管是否畅通。

4、水位示控装置:检验锅炉水位示控装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其功能(高、低水位报警,自动进水、低水位联锁保护)是否齐全;在检验员的指导下,由司炉工进行模拟功能试验,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5、温度仪表:温度仪表的安装位置、量程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温度仪表是否在经法定计量单位的校验有效期内;

6、超温报警和联锁装置:检验超温报警装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在检验员的指导下,由司炉工进行功能试验,或查询有关超温报警记录,以证实报警装置灵敏、可靠;

7、超压报警和联锁装置:检验超压报警装置和联锁装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在检验员的指导下,由司炉工进行功能试验,检查报警和联锁压力值是否正确;

8、点火程序、熄火保护装置:检查燃油、燃气、燃煤粉锅炉是否有点火程序及熄火保护装置;在检验员的指导下,由司炉工进行功能试验,检查其是否灵敏、可靠;

9、防爆门:对于有防爆门的锅炉,应检验防爆门是否完好。

第四十九条 辅机和附件检验的主要内容:

1、排污装置:排污阀与排污管道是否有渗漏;在检验员的指导下,由司炉工进行排污试验,检查排污管是否畅通,排污时是否有振动;

2、给水系统:给水设备、阀门是否能保证可靠地向锅炉供水;

3、循环泵:循环泵和备用循环泵是否完好、正常;

4、吹灰器:检查吹灰器的运转是否正常、冷却是否良好,吹嘴及角度是否正常;

5、燃烧系统:检查燃烧设备、燃料供应设备及管道、除渣机、鼓、引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6、热水锅炉的附加检验:集、排气装置、除污器、定压和循环水的膨胀装置等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第五十条 对分汽(水)缸和锅炉范围内的管道及支吊架应检查其是否有变形、泄漏、保温脱落等现象。

第五十一条 水质管理和水处理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1、水质化验员是否持证操作;

2、汽水取样装置及取样点设置是否符合规定,化验记录和化验项目是否齐全,汽水品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水处理设置是否满足制水量的需要;

4、水处理设备运转或实施情况是否正常;

5、对于电站锅炉还应查核化学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6、必要时可现场取汽水样分析。

第五十二条 现场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检验情况出具检验报告、做出下述检验结论;

1、允许运行;

2、监督运行;检验员应注明须解决的缺陷问题和期限;

3、停止运行;检验员应注明原因,并提出进行内部检验、进行修理或其它进一步的要求。

第五十三条 检验结论依据:

1、允许运行:未发现或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的缺陷问题;

2、监督运行:发现一般缺陷问题,经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3、停止运行:发现严重的缺陷问题,不能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第四章 水压试验 第五十四条 水压试验前检验人员与锅炉使用单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检验员应认真查阅锅炉的技术资料,尤其是本次内部检验或修理、改造后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2、清除受压部件表面的烟灰和污物,对于需要重点进行检查的部位还应拆除炉墙和保温层,以利于观察;

3、对不参加水压试验的连通部件(如锅炉范围内外的管路、安全阀等)应采取可靠的隔断措施;

4、锅炉应装两只在校验合格期内的压力表,其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5-3倍,精度应不低于1.5级;

5、调试试压泵,使之能确保压力按照规定的速率缓慢上升;

6、水压试验时,周围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度,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7、水压试验的用水应防止对锅炉材料有腐蚀,对奥氏体材料的受压部位,水中的氯离子浓度不得超过35mg/L,否则应有相应的措施;

8、水压试验的用水温度应不低于大气的露点温度,一般选取20-70度;对合金材料的受压部件,水温应高于所用钢种的脆性转变温度或按照锅炉制造厂规定的数据控制;

9、水压试验加压前,参加试验的各个部件内都应上满水,不得残留气体;

10、水压试验时,锅炉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到场。

第五十五条 水压试验应在锅炉内部检验合格后进行;

锅筒(锅壳)工作压力(p)

测试压力

<0.8MPa

1.5p但不小于0.2MPa 0.8~1.6MPa

p+0.4MPa >1.6MPa

1.25p

承压部件有较大减薄时应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保证试验时承压部件薄膜应力不超过材料在试验温度下屈服点的90%。

第五十六条 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再热器(再热器管道除外)的水压试验压力为1.5p1(p1为再热器的工作压力);

2、直流锅炉本体的水压试验压力为介质出口压力的1.25倍,且不小于省煤器进口压力的1.1倍。

第五十七条 当锅炉实际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低于额定工作压力时,试验压力也可以按实际经确定的最高工作压力计算;当使用单位若提高锅炉使用压力(但不得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时,应以提高后的工作压力为基础重新进行水压试验。

第五十八条 水压试验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下列步骤:

1、缓慢升压至工作压力,升压速率应不超过每分钟0.5MPa;

2、暂停升压,检查是否有泄漏或异常现象;

3、继续程式压至试验压力,升压速率应不超过每分钟0.2MPa,并注意防止超压;

4、在试验压力下至少保持20分钟,保压期间压降应满足:

(1)对于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在保压期间不允许有压力下降现象;

(2)对于其它锅炉,在保压期间的压力下降值[图标]一般应满足下述要求:

锅筒(壳)工作压力(p)

允许压力 △p p<0.8MPa

△p≤0.05MPa 0.8MPa≤p≤1.6MPa

△p≤0.1MPa 1.6MPa<p<3.8MPa

△p≤0.15MPa 3.8MPa≤p<9.8MPa

△p≤0.3MPa p≥9.8MPa

△p≤0.5MPa

5、缓慢降压至工作压力;

6、在工作压力下,检查所有参加水压试验的承压部件表面、焊缝、胀口等处是否有渗漏、变形,以及管道、阀门、仪表等连接部位是否有渗漏;

7、缓慢泄压;

8、检查所有参加水压试验的承压部件是否有残余变形。

第五十九条 检查结果符合下列情况时判定为合格:

1、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

2、当降到工作压力后胀口处不滴水珠;

3、铸铁锅炉锅片的密封处在降到额定出水压力后不滴水珠;

4、水压试验后,没有明显残余变形。

第六十条 水压试验不合格的锅炉不得投入运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锅炉检验后,检验员应及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详见附录1、2、3、4)。检验报告应及时送给锅炉使用单位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第六十二条 对于检验结论为停止运行的锅炉检验报告应上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第六十三条 有机热载体炉的定期检验可参照本规则的相应条款执行。

第六十四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五条 本规则自2000年1月1日起实行。

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1、总则

1.1为了统一在用锅炉检验程序内容,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有关规程的规,特制订本规范。

1.2本规范不适用于发电锅炉、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和核能蒸汽发生器。

1.3本规范所指的在用压力定期检验包括锅炉经正常运行或因事故后的停炉状态的安全性能检验、水压试验检验及运行状态下的外部检验。

本规范不包括新装锅炉、锅炉修理、锅炉改造等监督检验。

1.4本规范与《条例》、《规程》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文件不符时,应以上述法规文件规定为准。

2、检验依据

2.1《条例》及《细则》。

2.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2.3《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锅则》)。

2.4《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水规》)。2.5有关的部标和专业技术标准。

2.6国家有关锅炉安全技术方面的文件和规定。

3、检验人员资格和要求

3.1独立承担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的锅炉检验员证(即锅炉检验员或检验师)。3.2凡参加半年以上锅炉检验并经本所评定或考核合格人员可协助持证检验员从事检验工作。3.3检验人员必须履行岗位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4、检验前的准备

4.1锅炉使用单位的准备

4.1.1使用单位应准备好受检锅炉有关资料:锅炉登记表、锅炉运行记录、上年度检验报告等。4.1.2受检单位必须完成《规则》第二章第12条、第15条、第三章第44条的准备工作。4.1.3拆除有关安全附件,提前进行校验或检修后待验。4.2检验人员的准备

4.2.1认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锅炉结构、使用情况和管理中的问题。4.2.2认真检查锅炉使用单位的准备情况。

4.2.3检验人员进入检验现场应采取有效的自身防护措施,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5、定期检验:包括停炉内外部检验和点火升压时的检验。

5.1定期检验工作程序(见本所制定的《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程序》)。

5.2停炉时内部检验,以检验锅炉本体为主,其检验重点同《规则》第二章18条规定。

5.3停炉时外部检验,重点检查安全附件规格、数量,必要的保护装置及附属设备是否齐全、正常,安装是否准确,计量是否有效,保养是否完好、记录是否准确,制度是否执行等。

5.4点火升压时的检验,重点是验证安全附件的灵敏和可靠性、完好、齐全情况,并对外部状态进一步检查,对有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验证。检验的重点同《规则》第三章第46条规定。

6、外部检验

6.1锅炉运行状态的检验是在停炉检验合格基础上进行。6.2安全附件检验

6.2.1校验安全阀的始启压力,回座压力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铅封。

6.2.2检查水位表指示是否清晰,两侧水位表指示是否一致;汽水考克处玻璃管(板)有无渗漏、冒汽现象。如是双色水位表,显色是否正常等。

6.2.3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正确,校验有效期是否超过,装置是否正确。

6.2.4校验高、低水位警报装置和低水位连锁保护装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6.2.5校验超压报警和超压连锁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6.2.6检查指示器动作是否正常。

6.3检查给水、排污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6.4查看人孔、法兰、考克、阀门等及其他连接管道接头处,有无渗漏;不同用汽参数管道上的阀门等附件是否使用正确,辅机和附属设备是否正常。

6.5查看钢架有无变形、烧红;炉墙有无漏烟、喷火或损坏。烟道、烟囱是否异常。6.6所装的热工仪表是否准确。

6.7查看锅炉水质是否符合标准,化验分析是否正确,水处理措施是否有效。6.8查看运行记录是否完整真实和制度执行情况。

7、水压试验检查

7.1有关下列情况之一的锅炉,需要进行水压试验。7.1.1上次水压试验后已达到6年者。7.1.2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的锅炉。7.1.3检验员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

7.2水压试验要符合《蒸规》和《水规》中有关规定。7.3水压试验的要求和程序

水压试验应在停炉检验合格后进行,必要时应做强度校核(例如运行多年受压部件有严重缺陷时),不能用水压试验方法确定锅炉运行压力,其程序和要求见《规则》第四章规定。7.4水压试验合格标准:符合《蒸规》第199条和《水规》第155条规定。

8、事故检验

8.1当在用锅炉发生严重缺水、渗漏、变形、爆管、裂纹、爆炸等事故时应进行事故检验。8.2锅炉事故检验程序 事故单位 检验室 检验员 现场检验 盖章发送 所负责人审批 事故检验意见书 所技术负责人审批 存档

专业检验技术责任人审核 事故检验报告

8.3事故检验时,首先应观察事故现场现象,听取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然后确定事故检验方案和项目。8.4事故检验后,首先应及时出具检验意见书,然后再出具检验报告。

8.5锅炉事故检验报告应有损坏情况和事故原因分析处理意见和检验结论,并按报告审签程序办理。8.6锅炉事故检验后本体部分须修理的,修复后的检验按修理监检程序进行。

9、缺陷处理

按照《规则》第19条缺陷处理规定处理。

10、检验记录

在用锅炉检验情况应及时记录。检验结论要有充分依据,且能便于用户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或修理改造。

11、报告签发:按本所《检验报告、检验意见书、安装质量监检证书审签规定》程序。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通用规范

1、总则

1.1为确保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加强检验,保证检验质量,服务于用户,特制订本规范。1.2本规范适用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适用范围内的在用压力容器。不包括气瓶、溶解乙炔气瓶、槽车、球形贮罐等。

1.3本规范所定的检验内容,项目和要求,均遵照《容规》、《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4压力容器检验后,检验员根据检查内容逐台出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报告书应明确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允许使用参数、监控条件、检验周期、判废依据等结论,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1.5检验员在检验中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受检单位发出《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意见书》,提请该单位采取安全措施,限期解决或停止其运行,意见书应抄送锅炉科和有关部门,本所留一份存档。

2、检验程序:见本所的《在用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程序》和《检规》第四章检验有关规定。

3、检验人员资格:凡独立承担在用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检验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的检验员证(即检验员或检验师证)。

4、检验准备

4.1受检单位应报设备检验计划或申请。

4.2受检单位必须提供受检容器的完整资料,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安全附件合格证及调试资料;监检证书,用户单位的使用、检修、操作规程等记录和有关资料,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等。4.3检验员应向受检单位说明《检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说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项》(一般在协议中说明)和本所《检验安全工作制度》有关规定。

4.4凡批量检验或对大型或特殊容器检验前,检验项目负责人应于受检单位签定协议,明确有关事项和要求。

4.5若受检单位准备工作或安全工作不落实,检验员有权柜检。

5、容器检验

5.1根据《容规》要求和容器的实际工作情况,定期检验分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5.2内部检验 5.2.1资料审查:应审查的资料内容必须符合《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第三章中第10条的规定内容。5.2.2审查图纸、强度计算书,了解容器的结构型式、技术特性等。

5.2.3审查《质量证明书》中材质报告,核对材质是否符合《容规》第二章的有关规定;无损探伤应符合《容规》第四章的有关规定。

5.2.4上述资料审查中,若资料不全或存在疑问,检验员均应查明情况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5.2.5容器外观检查

5.2.5.1产品铭牌必须符合《容规》要求,铭牌上至少应载明制造单位名称、制造年月、容器名称、产品编号、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及容器总重等,编号是否出与资料一致,有保温层的容器铭牌必须外露。5.2.5.2外部检查内容应符合《检规》第22条规定。

5.2.5.3肉眼检查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质量,若有怀疑,可用放大镜及无损探伤检查。用焊缝检测规测量咬边深度,焊缝余高等数据。

5.2.5.4容器焊缝不允许有十字焊缝结构,相邻之间的焊缝距离须大于三倍筒体厚度,且不小于100mm。5.2.5.5对封头及筒体进行测厚时,每节筒体不少于2点,多板拼成的每板不少于2点,记录在《壁厚测定报告》中,并在测厚位置图上标出最小值点的相对位置尺寸。

5.2.5.6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筒体的主轴中心线。接管法兰螺栓通孔应均匀分布,若有特殊要求,应在图样上说明。若对螺纹接头有怀疑,可拆开核对有效螺纹长度,并注意螺栓质量。

5.2.5.7内径小于1000mm的反应,贮运容器,应开设检查孔;内径大于等于1000mm的容器,如不能利用其他可拆装置进行内部检查时,应开设人孔、检查孔,人孔尺寸应符合有关规定。5.2.6安全附件检查

5.2.6.1压力表核对容器所装压力表数量,确认表盘直径,刻度范围、精度等是否符合《容规》第七章规定,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及是否铅封。

5.2.6.2安全阀(或爆破片)核对铭牌、标志、合格证,查看安全阀是否铅封和完整,是否有校验报告;爆破片的实验数据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按规定定期更换。5.2.6.3安全附件安装的位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6、定期检验的一般要求

6.1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应遵照《容规》第六章《定期检验》的规定。6.2检验的一般程序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一般程序是检验工作的常规要求,检验员可遵照《检规》第20条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并在保证提供对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评定的充分依据的前提下,确定检验项目(必要时应先制定检验方案),并进行检验工作。

6.3检验的基本要求见《检规》第21条规定。

6.4外部检查内容见《检规》第22条规定和本所检验程序规定。

6.5内外部检验内容见《检规》第23条规定和本所检验工作程序规定。6.6强度校核

遵照《检规》第24条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6.7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6.7.1耐压试验应遵守《容规》和本所《压力试验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6.7.2气密性试验应遵守《容规》,符合《检规》中《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安全规则》和本所《压力试验操作规程》的规定。

7、检验报告

7.1检验员根据所进行的项目,认真、准确、及时填写《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

7.2检验员应认真分析研究有关资料和检验结果,准确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出具检验报告,并按本所检验报告审签盖章,发送和归档。

7.3检验员应认真执行本所制订的《检验报告管理制度》。压力试验操作规程

1、压力试验包括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耐压试验包括液压和气压试验。

2、压力试验必须在外观、探伤等检验合格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必须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除设计图样要求外,不得采用气压试验。

3、制造、安装或修理的锅炉压力容器如焊后需热处理,压力试验必须在热处理后进行。

4、压力容器不能随意进行,应严格遵守《锅规》、《容规》等有关规定,被检可疑点应外露,必要时要拆除遮掩物。

5、试验系统必须安装二只压力表,其中一只应装在设备易观察的部位(气压试验时应装在设备的最高部位),并以此表为准观察。压力表盘的直径不小于100mm,最大刻度值为试验压力的1.5-3倍,压力表要在校验有效期内,并铅封完备。

6、设备上除安压力表及进压管孔外,其他管孔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盲板或堵头封闭,确保试验稳定。

7、试压前应对工作现场、设备、管路、接头、阀门等进行认真检查,各零部件、紧固件要齐全,紧固可靠;水压机的润滑油要充足,水面、油面要正常,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要做好各种安全防护工作。

8、压力试验的压力应符合《容规》第94条、《锅规》第207条规定,或根据实际最高工作压力和强度计算(校核)结果确定。

9、压力试验的升压程序及介质环境温度等要求应符合《容规》第95、96、97、98条,《锅规》第208条及《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第四章的有关规定。

10、在耐压试验压力下,任何人不得接近设备,等降到设计压力后,方可进行各种检查,锅炉或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对主要受压元件进行修理或紧固工作。

11、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发现有异常响声、压力下降、油漆剥落或加压装置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试验,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升压试验,液压试验时,设备及表(计)内不得残留空气。

12、锅炉、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符合《锅规》第209条、《容规》第99条规定的为合格。

13、压力试验后应缓慢降压,并将容器内的积水排除干净,冬天应采取防冻措施。

14、做好压力试验记录、待交存档。

15、水压试验程序方框图 O

工作压力

经检查无异常

试验压力

锅炉20min

压力容器30min O 检查

锅炉:工作压力保压足够的检查时间

缓慢升压 缓慢升压

降压

容器:80%的试验压力

缓慢降压

16、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应遵守《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安全规则》的规定。

造纸铸铁烘缸定期检验细则

1、检验项目 1.1带人孔烘缸 1.1.1内表面裂纹、腐蚀、划伤等检查、内表面圆角过渡半径测量,每九年打一次端盖(视实际情况而定)。1.1.2缸体、缸盖表面硬度检查。

1.1.3缸体测厚:资料齐全时可不测,无资料,第一次检验时测厚。

1.1.4水压试验:当缸体经修理、浅裂纹消除、或有大面积划伤时,应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1.1.5安全阀、压力表检验:检查安全阀校验报告、压力表使用有效期。1.1.6端盖轴与端盖过渡处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必要是做表面探伤。1.2无人孔烘缸

1.2.1第一次打开端盖检查内外表面裂纹、腐蚀、划伤等,内表面圆角过渡半径测量,其后只做外表面检查,每九年打开一次端盖。

1.2.2缸体、缸盖外表面硬度检查。

1.2.3缸体测厚:资料齐全时可不测,无资料在第一次检验时测厚。

1.2.4水压试验:当缸体经修理、有浅裂纹或有大面积划伤时,应做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每3年一次,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

2、检验前的准备

2.1首先到现场检查产品铭牌、注册标牌、容器编号(或注册编号)等情况。2.2使用单位提供产品质量说明书、竣工图、运行和维修记录、上次检验报告等。2.3用盲板隔断与该烘缸蒸汽管道,并作明显标记。2.4对无人孔烘缸第一次检查时,应打开端盖检查,对设备完好、资料齐全的烘缸一般九年打开一次端盖,对于烘缸内部未进行加工或加工圆角不符合现行图纸要求的,应三年打开一次端盖或由检验员确定检验周期。

2.5检验前,打开端盖和不打端盖都应清理内部,并进行通风,准备好安全照明设备,检验工具及检验表格。

3、检验工作

3.1内外表面检验时,一般用5-10倍放大镜,对裂纹、机械损伤、腐蚀等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借助于表面探伤。

3.1.1不允许任何裂纹存在,裂纹消除后还应检查,检验员会同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确定下次检验日期。3.1.2机械损伤、腐蚀、铸造缺陷允许深度,以满足允许工作压力的最小厚度为限,而最小允许厚度可通过强度计算确定。

3.1.3烘缸外表面因铸造缺陷允许补孔,但补孔直径不得大于8mm,补孔深度不得大于12mm,任意100×1002面积内不得超过10个,其中,直径8mm补孔不得超过2个,且补孔距离应大于补孔直径,不允许焊接补孔。

3.2首次检验时用手提硬度计在距烘缸一端50mm以内检查缸体外表面硬度,一般沿圆周在两侧各测两点,求出平均H值,此值大于170为合格。当低于170时,烘缸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其安全状况等级、检验周期视实际情况而定。3.3用半径尺检查缸体圆角过渡半径,一般应在15-20mm范围内,并仔细检查其裂纹等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烘缸应采取缩短检验周期等措施。

3.4安全阀、压力表、主蒸汽控制阀,应装在锅炉减压阀后通到烘缸的管道或集气包上,不允许蒸汽由锅炉直接通入烘缸。检查压力表、安全阀的检验报告和使用有效日期的证书,以及铅封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更正。

3.5水压试验:下列几种情况均应做水压试验 3.5.1对无人孔烘缸第一次检验和每三年检验时; 3.5.2对于内外部检验缺陷较多,又经修理的烘缸; 3.5.3对第九年检验的烘缸。

水压试验时要支撑好缸体,使轴承不受力或卸下来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3.6检验员应及时填写检验报告,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及时出具检验报告。

4、本细则依据是《造纸机械用烘缸技术条件》、《灰铁铸铁分类验收技术条件》及《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等规程标准。

液化石油气储罐定期检验细则

1、资料审查

1.1原始技术资料

1.1.1设计单位资格、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1.1.2制造单位资格、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监检证等。1.1.3安装、验收有关文件和资料。1.2使用技术资料

1.2.1运行记录、运行参数、介质成分,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1.2.2修理、改造的有关文件和资料。1.2.3历次检验有关资料。1.2.4使用登记证等。

2、准备工作 2.1蒸煮

2.1.1排尽罐内残余液体后,向罐内进水至罐高的1/3左右停止进水。

2.1.2通过排污管向罐内进水蒸汽,水沸腾后再蒸煮6-8小时,蒸煮中、后期打开放空阀。2.1.3蒸煮完毕,排尽罐内液体,打开人孔。2.2安全防护和罐内清理

2.2.1对罐内进行含氧量测定,合格后人员方可进罐。2.2.2拆除所有罐体与管道连接的第一个阀门。2.2.3切断与罐体有关的电源。

2.2.4进罐清理或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2.2.5罐内搭设脚手架,并清理罐内铁锈、残渣等。

2.3拆除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蒸煮前拆除)、安全阀压力表送有关部门校验。

3、内外部检验 3.1外部检查

3.1.1设备铭牌是否完好,与出厂资料是否相符。

3.1.2罐体、接管部位和焊接头有无裂纹、变形、泄漏及其它不正常现象。3.1.3安全附件是否齐全。

3.1.4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3.1.5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3.2结构检查、检查以下内容是否合理 3.2.1封头型式

3.2.2筒体与封头的连接型式。3.2.3开孔及补强。3.2.4焊缝布置。3.2.5支座形式。3.2.6法兰形式。3.2.7排污口。

3.3几何尺寸检查测定以下数据,并记录 3.3.1纵、环缝对口错量,棱角度。

3.3.2焊缝余高、角焊缝的焊缝厚度和焊脚高度。3.3.3同一断面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

3.3.4检查内表面焊缝和近缝区有无表面裂纹,重点检查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和补焊部位。3.4内表面缺陷检查

3.4.1罐体内表面、开孔接管等处有无介质腐蚀和冲刷磨损等。3.4.2焊缝咬边及其尺寸测定。3.4.3变形及变形尺寸测定。

3.4.4检查内表面焊缝和近缝区有无表面裂纹,重点检查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和补焊部位。

4、壁厚测定

4.1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壁厚测定,如液位波动部位、易腐蚀、冲蚀部位、变形部位、制造时减薄部位和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

4.2壁厚测定后标图记录,并标注最小值的相对位置尺寸。

5、无损探伤

5.1表面探伤(着色、磁粉)

对内焊缝和近缝区做表面探伤抽查,抽查比例为焊缝总长的20%,如发现裂纹,则扩大探伤比例10%,如仍有缺陷,则100%表面探伤。5.2超声波探伤

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抽查,抽查比例20%,如发现缺陷,根据情况确定扩大抽查比例或100%探伤。

6、强度校核

根据检验情况,进行强度校核。

7、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检查

检查液位计、紧急切断阀、各截止阀、止回阀、排污阀、喷淋装置是否正常。

8、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每两个检验周期至少一次,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

9、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无泄漏、无异常为合格。

10、抽真空

真空度650mmHG以上(即-0.084MPa)即为合格。本细则所依据的标准和规程: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3、《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工业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程序

1、检验依据

1.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1.2《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水规》)1.3《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1.4有关的专业技术标准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泵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本程序不适用于原子能锅炉。

3、制订检验计划,安排检验任务

检验室综合各方面情况制定检验计划,向有关单位发检验通知书。

4、检验前的准备

检验员和使用单位根据安排的计划时间,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4.1受检单位准备

锅炉使用单位在规定检验日期前,应按检验计划通知上《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以待检验。4.2检验员准备

认真查阅规程、标准和有关资料,了解锅炉使用管理情况。根据受检锅炉的特点准备好检验工具、护具、记录本等。

5、资料审查

按《规则》第13.45.46条进行。

6、查看检验条件

按4.1条受检单位准备,认真检验使用单位准备情况,对没有达到检验要求的锅炉,督促使用单位重新做好准备。

7、外部检验

7.1检查锅炉的管理状况

7.1.1检查锅炉技术资料,包括:图纸、登记表、历年检验报告、运行记录、水处理记录、检修记录、交接班记录等。重点了解上一个检验期以来出现的问题。

7.1.2了解锅炉房有关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检查司炉工有无操作证;了解锅炉的运行情况。7.1.3检查锅炉房内照明、通风、排水及设备布置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7.2锅炉本体外部检验

7.2.1检查锅炉是否在限定的参数下运行。

7.2.2检查锅炉受压部件的可见部分有否腐蚀、泄漏或变形,如有异状,可拆除保温层进一步检查,发现焊缝或管板有渗漏时,应立即停炉,并查清原因和部位。7.2.3检查各手孔、人孔是否严密,有无因泄漏造成的腐蚀。

7.2.4检查炉墙和钢架等外表是否有异常情况。燃油、燃气锅炉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7.2.5检查锅炉平台、扶梯是否牢固、安全。7.2.6各膨胀指示器是否正常。7.3安全附件检查

7.3.1安全阀的规格、型号、数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锅规》要求,其参数应与锅炉运行参数相适应。7.3.2安全阀应有排放管和疏水管,排放管应尽量直通室外安全位置;安全阀应按规定校验始启压力、回座压力和铅封,必要时,可做手动或自动排汽试验。

7.3.3锅炉降压使用或经改造出力提高后,必须对安全阀的总排放量重新核算、定压铅封,并记录。7.3.4压力表的数量应符合要求,应装有三通旋塞和存水弯管。7.3.5压力表的精度等级、量程应与锅炉额定工作压力相适应。

7.3.6压力表应定期校验,并在刻度盘上划红线标出工作压力,应确保压力指示正确。

7.3.7水位表的数量和防护装置应符合要求;安装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和冲洗;水位指示应清晰。7.3.8水位表应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的明显标志。7.3.9检验汽水旋塞处有无渗漏现象,操作是否灵活。7.4检查排污装置 7.4.1检查排污阀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和连接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出口要接到室外安全地点。排污管道应尽量取直,且便于检查和修理。

7.4.2检查排污阀是否泄漏、排污管道是否腐蚀,是否定期排污等情况。7.4.3排污膨胀是否合理,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7.5检查汽水管道系统

7.5.1检查所有阀门铭牌参数是否与实际工作参数相适应。

7.5.2所有的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要求,便于操作,并标明开关和介质流动方向。

7.5.3工作压力相同的锅炉并联时,分支蒸汽管道上应装隔离阀;工作压力不相同的锅炉并联时,较高压力蒸汽管道上必须装自动减压装置以及防止低压侧超压的安全装置;紧急排汽阀应符合要求。7.5.4通向各处的蒸汽管道必须从分汽缸接出,并应按要求保湿;分汽缸必须装在便于司炉人员操作的地方。分汽缸的资料必须符合压力容器要求,并应齐全。

7.5.5各种管道布置应力求整齐、美观、合理,热力管道尚须考虑热膨胀补偿,直径大于159mm的蒸汽管道应装设膨胀指示器。7.6检查其它安全装置

7.6.1水位警报讯号及联锁装置动作应灵敏、可靠。7.6.2水处理设施应保证锅炉给水、炉水符合国标规定。7.6.3超压报警和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7.6.4熄火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8、内部检验

8.1外部检验的全部项目。8.2锅炉本体内部检验

8.2.1检查锅筒、炉胆、封头、管板、对接焊缝及热影响区有无裂纹。8.2.2检查拉撑件部位有无裂纹等情况。

8.2.3检查孔桥、人孔、进水管等与锅筒连接出及管座等部位有无裂纹等情况。8.2.4检查锅筒水位线附近、烟管、锅筒底部、排污管口附近腐蚀情况。

8.2.5检查主要受热面、压力表、水位表、汽水连管、安全阀出口、进水管、排污管等处水垢厚度、水渣、污物堆积和堵塞程度。

8.2.6检查锅筒内分离、排污等装置完好状况,炉胆变形腐蚀情况。8.3集箱(立式炉U型下脚圈)等的检查。8.3.1检查手孔附近的渗透及腐蚀情况。8.3.2检查集箱内腐蚀及结垢情况。8.3.3检查集箱变形裂纹情况。

8.3.4检查U型下脚圈腐蚀及结垢情况。8.3.5检查防集箱磨损情况。8.4炉膛及尾部受热面检查

8.4.1检查锅筒底部及炉胆火侧有无变形及裂纹情况。

8.4.2检查水冷壁管(包括顶棚管、后棚管等)及膜式壁鳍片焊缝有无变形、裂纹渗漏等情况。8.4.3检查集箱、下降管、排污管等绝热情况、腐蚀情况。8.4.4检查炉门圈、小烟室、喉管有无裂纹、渗漏情况。

8.4.5检查锅壳式锅炉高温烟气入口处管口及孔桥裂纹渗漏情况。8.4.6检查对流管束有无变形、磨损、裂纹情况。8.4.7检查沸腾管、埋管的磨损、腐蚀情况。

8.4.8检查过热器、减温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有无磨损、腐蚀、变形、裂纹、渗漏等情况。

9、水压试验

按《规则》第四章及本所“压力试验操作规程”进行。

10、检验报告

10.1检验员根据检验记录及检验结果填写《锅炉定期检验报告书》一式二份。报告应填写准确、完整、签字盖章。

10.2对检验发现的锅炉缺陷要向用户指出,并提出整改措施,对有严重缺陷要立即整改和修理的应填写《锅炉检验意见书》通知用户。

10.3检验报告按本所“检验报告审签规定”办理。

11、报告按本所规定进行归档、分送。

12、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程序方框图 外部检验 内部检验 检验计划 检验前准备

用户准备 检验员准备 资料审查

检查管理状况 外部检验全部项目 本体外部检查 锅筒内部及其装置检查 安全阀检查

集箱、下脚圈检查 水位表检查 炉膛及尾部检查 排污装置检查

汽水管道系统检查 水压试验 其他安全装置检查

出具报告、审批、分送、归档

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的压力容器

1.1最高工作压力(PW)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1.2内直径(非圆球截面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等于0.025m3。1.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本检验程序,不适用于核能容器、船舶上的专用容器,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容器及液化气体槽车,球形贮罐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定期检验。

2、检验程序方框图 内部检查 内外部检查

所内检验前准备工作 用户检验前准备工作 资料审查

防腐保温及铭牌检查 外部检查项目 外表面宏观检查 内外表面腐蚀检查 泄漏检查

内外表面宏观裂纹检查

安全附件检查 表面裂纹检查 紧固件、基础检查 焊缝无损探伤检查 材质确认或分析 衬里检查 厚度测定

强度校核及测厚 检验报告 紧固件检查

报告审批 硬度及金相检查 报告归档、分送 压力试验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审批 报告归档、分送

3、检验程序

3.1外部检查: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测厚、壁温检查和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等。

3.1.1用户检验前准备工作:按《检规》第三章有关要求做好准备,若需表面探伤,还须做好探伤表面的除锈和打磨。

3.1.2所内检验前准备工作:检验仪器、设备、技术准备;若需表面探伤,探伤表面须验收合格。3.1.3资料审查:审查制造、安装、运行及前次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

3.1.4检查压力容器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的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是否存在。3.1.5检查外表面的腐蚀情况。

3.1.6检查防腐层、保温层破损、脱落、潮湿、跑冷现象是否存在。3.1.7检漏孔、信号孔的漏液、漏气是否正常,检漏管是否疏通等。3.1.8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构件是否有异常振动、响声和摩擦。3.1.9按《检规》第六章要求检查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3.1.10检查支承或支座是否损坏,基础下沉、倾斜、开裂等异常情况是否存在,紧固件是否完好。3.1.11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3.1.12对运行情况或对4级容器监控情况的检查。

3.1.13测厚:壁厚测定位置应有代表性,并有足够的测定点数。测定后应标图记录,并标出最小值点的相对位置尺寸。

3.1.13.1液位经常波动部位测厚。3.1.13.2易腐蚀、冲蚀部位测厚。

3.1.13.3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产生变形部位测厚。3.1.13.4表面检查时,发现可疑部位测厚。3.1.14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

3.1.15检验报告审批:按本所《检验报告签审规定》办理。

3.1.16报告分送:检验报告按签审程序审查合格后盖章交综合室转用户一份,本所存档一份。3.1.17报告存档:按“技术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存档。3.2内外部检验

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为主,必要时可采用表面探伤、射线、超声探伤、硬度测定、金相试验、应力测定、声发射检测和压力试验等方法检验。3.2.1用户检验前准备工作:同3.1.1。3.2.2所内检验前准备工作:同3.1.2。3.2.3资料审查:同3.1.3。

3.2.4外部检验项目:同3.14-3.1.13。3.2.5结构检查。3.2.6几何尺寸检查:检验员先审查资料,然后检查核对并记录。3.2.7表面缺陷检验。

3.2.7.1腐蚀与机械损伤测定并标图记录。

3.2.7.2表面裂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表面探伤和探伤比例。3.2.7.3焊缝咬边检查。

3.2.7.4变形及变形尺寸测定。根据测定情况分析变形原因和可能伴生的其他缺陷。3.2.8材质检查。

3.2.8.1主要受压元件材质的种类和牌号一般应查明。材质不明者,对于无特殊要求的钢制压力容器,允许按钢号A3材料强度的下限值进行强度校核;对于槽车、罐车和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必须查明材质。3.2.8.2材质劣化检查。

主要受压元件材质是否劣化,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化学分析硬度测定、光谱分析或金相检验等方法 予以确定。

3.2.9根据使用工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确定是否拆除覆盖层;衬里根据检查是否完好决定是否拆除。3.2.10焊缝埋藏缺陷检查。

根据制造资料审查情况(返修两次以上),使用过程中已补焊缝过的部位,表面裂纹情况;错边量和棱角度超标的焊缝情况;焊缝渗漏等情况之一者,一般应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抽查。必要时复验,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或检验员确定。3.2.11紧固件检查

对高压螺栓逐个清洗,检查其受损和裂纹情况,必要时进行表面探伤,应重点检查罗纹及过渡部位有无环向裂纹。

3.3强度校核,按《检规》第24条规定进行。3.4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按《检规》第25条规定和本所压力试验操作规程进行。其中气密性试验应按图纸要求进行。3.5检验报告:同3.1.14 3.6检验报告审批:同3.1.15 3.7检验报告分送、存档:同3.1.16和3.1.17。

检验工作程序原则依据是《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本所的有关规范和制度。

锅炉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程序

1、检验依据:

1.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1.2《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水规》)1.3《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其他有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各类固定式承压锅炉。

3、安排检验计划

根据用户和安装单位提出的申请,由检验室安排监检日期。

4、检验程序框图

5、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5.1安装单位应做好如下工作:

提交安装工程施工计划,有关图纸、技术资料以及安装前设备验收记录,每次检验前已安装部分自检记录等。

5.2检验员的准备工作:

审查安装单位技术条件和提供资料是否安全,是否符合要求,根据被检炉型审阅有关规程条款和专业标准;准备检验工具及记录表格。

6、分段验收(散装锅炉按已确定好的停止点进行监检)。

6.1安装分段验收是由建设单位(甲方)和安装单位(乙方)自己进行,自检记录必须有双方代表签字,否则无效。监检是在自检合格基础上进行复检和抽查。主要是对安装安全质量进行监督检验。6.2锅炉安装监检,着重审查以下几方面: 6.2.1锅炉基础及其基准线标志移值记录。

6.2.2钢架、锅筒(汽包)安装记录及实物情况。锅炉安装安全质量监检程序框图 检验前准备

散装锅炉安装质量检验 快装锅炉安装质量检验

审查安装单位对设备检查记录 锅炉基础及基准线标记检查 钢架安装质量

汽包集箱安装质量 锅炉定位质量 锅炉管子焊接质量 锅炉管子胀接质量

管道、阀门附件安装检验 辅机、附属装置安装检验 水压试验 筑炉质量检验 热态总体验收

检验记录、检验报告

报告审批、监检证签发、分送、归档 6.2.3试胀工艺确定及胀接施工记录。

6.2.4受热面安装记录、焊接质量检查记录。6.2.5通球试验记录。6.2.6炉排组装记录。

6.2.7过热器、省煤器、空气予热器、减温器、除氧器、水处理设备安装记录。6.2.8检查筑墙质量记录。

6.2.9检查各汽水管道系统布置安装记录。6.2.10检查各主要汽水阀门安装记录。

6.2.11检查送、引风和烟风道布置等安装记录。

6.3在审查自检记录的基础上对重点及有疑异的部位和部件进行检验。6.3.1检查基础位置与锅炉房平面布置图及产品出厂图纸尺寸是否相符;基准线及其标志移值是否符合要求。

6.3.2检查主要承重钢架的安装质量,如垫铁是否符合要求,各立柱相对间距、中心距、垂直度、标高是否与图纸相符;横梁水平度、标高是否符合要求。6.3.3检查锅筒(汽包)中心距、水平度是否超标。

6.3.4立式锅炉和快装(整装)锅炉安装,检查立式锅炉的垂直和固定情况,检查整装锅炉锅筒的左右水平度、前后倾斜度是否符合要求。

6.3.5检查集箱的安装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6.3.6检查受热面管件的装配质量,如蒸汽上升管标高水平度、炉膛四周水冷壁管的平直度,顶棚管的倾斜度是否符合要求。

6.3.7检查过热器的装配情况,如蛇行管间距是否均匀,吹灰器喷口位置是否符合规定。6.3.8检查减温器的安装质量。

6.3.9检查省煤器、空气予热器装配质量。

6.3.10检查炉排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传动轴水平度、传动装置的装配质量。6.3.11检查重要管件及部位的焊接质量,焊工资格及其焊工钢印。

6.3.12检查胀接质量:如管道伸出尺寸,板边角度是否符合要求;胀管胀接部位表面状况及胀管记录。6.4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作出评定,对必须改进的安全缺陷出具“检验意见书”,应改的安装缺陷,必须改进后才能进行下阶段安装。

7、水压试验

按《蒸规》、《水规》及本所“压力试验操作规程”进行 7.1检查水压实验现场条件及准备工作

检查现场室温、采光、压力表的数量、精度、量程、有效期、安装位置以及试压泵的运转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阀是否用盲板堵住等。7.2水压试验操作过程

按《蒸规》第207、208和《规则》58条规定升压,并进行检查。7.3水压试验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

7.3.1符合《蒸规》第209条和《规则》59条规定。

8、检查筑炉质量

8.1检查砖拱吊挂质量,如挂砖质量,砖拱角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膨胀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8.2检查砖缝尺寸灰浆饱满程度、耐火砖墙与红砖墙的拉撑、透气与图纸技术要求是否符合;炉墙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规定;密封垫料布置,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折烟墙安装是否符合要求。8.3检查砖墙的膨胀间隙。

8.4检查汽包、集箱、下降管、过热器管与炉墙、炉顶接触处的膨胀措施。

9、检查各汽水管的布置、疏水、排气、膨胀措施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0、检查各汽水阀门的数量、规格、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电动阀门控制开关位置与阀门开度是否一致;汽动阀门调节机构是否正常。

11、检查烟、风道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泄漏,膨胀措施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2、对检查结果须详细记录,对必须改进的部位出具“检验意见书”建设单位及时改进,并双方验收签字,必要时,还要通知监检员到场见证。

13、总体验收

13.1锅炉总体验收应在整装锅炉试运行48小时,散装锅炉试运行72小时正常后运行。试运行必须带不小于85%额定负荷且稳定运行才算正常。

13.2审查安装记录、烘炉、煮炉记录(中间应检查);试运行记录及安全阀校验、定压、铅封记录。13.3检查锅炉受压部件可见部位、砖墙、钢架、平台经试运行后有无异常。13.4检查辅机及附属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13.5检查锅炉及管道的保温、涂色是否符合国家规定。13.6了解用户对锅炉安装质量的意见及对监检工作的要求。13.7检查分段监检所提出问题的改进情况。

14、检验方法

采用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现场检查原则上按安装单位的检测方法和工具进行重点抽查,其目的是验证其记录数据是否真实。偏差大小和检测方法、工具是否才用正确,从而对安装质量进行评价。

15、检验结论及检验报告、监检证书。

15.1监检员对检验结果按《锅规》及专业标准规范和本所要求作出检验结论。

15.2根据安装单位提供的《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和本所检验员检验记录,填写《锅炉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报告书》一式二份。(即初检报告),按本所检验报告审签规定程序,经审核签字盖章后送用户,本所存档一份。

15.3对不符合要求的重大安装安全质量问题(包括各阶段发给检验意见提出的严重又未改进的问题)或事故,应报告当地监察机构。

15.4对总体验收合格后,发给《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用户取此证后,再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使用许可证方可使用。

锅炉修理、改造安全质量监检工作程序

1、检验依据:

1.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1.2《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水规》)1.3《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1.4设计、制造原始技术资料 1.5有关专业技术标准

2、适用范围

2.1规程范围内锅炉受压部件修理质量的检验。2.2锅炉结构及规程范围内锅炉改造质量的检验。

3、检验工作程序 3.1检验计划拟定

施工单位按用户要求提出报检计划包我所检验室,由检验室与施工单位确定日期检验。检验计划

修理、改造前检验 修理、改造质量监检 检验室准备 用户准备 检验员准备 资料审查 确定检验项目 检验 水压实验 试运行

出具报告或检验意见书 报告审签、分送、归档

修理、改造质量检验工作程序方框图 3.2修理、改造前的检验

3.2.1锅炉修理、改造前,应经我所详细检验,确定损坏情况,分析损坏原因或改造内容。3.2.2修理、改造前检验按定期检验程序进行。

3.2.3根据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并提出需修理的锅炉部件及修理或改造方法的意见、建议,供有关部门编写,审批修理或改造方案时参考。3.2.4修理改造后的质量监检。3.3.1施工单位的准备工作。3.3.1.1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施工单位的资格条件、人员的有关证件;(2)经批准的修理改造施工方案、图样和进度表;(3)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结果;(4)胀接工艺规程;(5)筑炉工艺要求(尤其是前后拱修理改造工艺技术条件);

(6)修理、改造质量证明书(包括材质证明书、自检报告、必要的探伤报告和强度计算书等资料);(7)重大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及计算资料;

3.3.1.2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3.3.2检验员准备工作。

(1)认真查阅规程、标准及有关资料,了解受检锅炉特点和修理改造情况,准备好检验工具、护具和记录本或记录表格。(2)审查资料

检验员在检修前参照相应专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施工单位提供的全部技术资料认真详细地审查。(3)确定检验项目

检验员根据施工方案和审查资料发现的可疑问题确定检验项目,重大的技术检验项目还要拟定检验方案,按本所的《重大技术问题处理规定》审批后,进行检验。3.3.3检验

3.3.3.1根据规程及有关专业标准对各有关确定的项目进行检验。3.3.3.2验证修理、改造的部位及方法是否与所批“方案”相符。

3.3.3.3检查修理部件外观,了解工艺过程,检查其修理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3.3.3.4对重大自检项目作必要的验证性抽查,对不符合的项目按规定进行处理,严重者应发《检验意见书》。

3.3.4水压试验

按《蒸规》第207、208、209条或《水规》第153、154、155条及本所《压力试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结束后按有关标准评定作出结论。3.3.5试运行

(1)根据核定的锅炉工作压力校验安全阀并定压铅封;(2)调整和校验相应的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

(3)锅炉改造后,应进行热负荷、锅炉参数测试工作,以确定改造后锅炉性能及安全状况。测试工作必须有科学依据,共资料存入锅炉档案。

3.3.6填写检验报告一式二份,按本所《检验报告审签规定》审批分送、归档。

4、修理、改造质量检验工作程序方框图如下页:

磁粉探伤操作程序

1、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

2、记录被探伤件的规格、材质、编号、用途等参数以及探伤机型号、灵敏度试片型号等。

3、对被探伤件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一般采用砂纸打磨后,用洗涤剂清洗。

4、接好电源并对仪器进行预热,预热时间要求10分钟以上。

5、配制磁悬液,并将配制好的磁悬液滴出几滴在工件上,看其浓度及润湿性是否合适,若不合适,磁悬液需重新配制。

6、检查探伤机的提升力是否符合要求。

7、校验灵敏度:将灵敏度试片用洗涤剂清洗,用胶水把试片紧贴在工件上,再对工件进行磁化,同时施加磁悬液。观察试片上各个方向的磁度是否显示出来,并以此确定磁化次数。

8、对工件进行探伤,并注意对同部位需要垂直交叉磁化,以及要有复查间距,探伤后关掉电源。

9、观察磁痕显示,进行磁痕解释、定性、定位及记录磁痕。

10、取下试片擦洗、涂上防锈油,放回原处。

11、整理、清点设备、出具报告。(6)着色探伤的操作程序

1、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

2、到现场后,应检查工作场地的通风条件及有无火原等。

3、记录被探伤件的规格、材质、编号、用途等参数,以及探伤剂型号及灵敏度试块型号。

4、对被探伤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去除氧化皮、铁锈等。

5、对工件和试块进行预清洗,一般采用丙酮或清洗剂,然后进行自然干燥。

6、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施加渗透剂,喷嘴应距工件和试块表面20-30mm。

7、渗透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15-30分钟,这期间应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

8、渗透后,清洗掉多余的渗透剂,注意不要造成清洗不足或过清洗。

9、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均匀的喷洒显象剂,在施显象剂之前,应用力摇晃显象剂,使其呈雾状喷出。并注意喷嘴应距探伤表面300-400mm。

10、显象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15-30分钟。

11、显象时间过后,观察、记录、评定结果。

12、进行后清洗、试块放回原处。

13、清点、整理设备,出具报告。

超声波探伤操作程序

1、对探伤仪器进行预热5分钟。

2、打磨探伤面、清除氧化皮,锈蚀和油污。

3、调节仪器,使时基扫描线清晰明亮,并与水平刻度线重合。

4、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K值。

5、调节扫描速度并绘制距离——波幅曲线。

6、测耦合和材质损失。

7、调节探伤灵敏度。

8、扫描探测工件并对缺陷进行定位、定量和记录。

9、整理探伤场地。

10、出具检测报告。

X射线探伤操作程序

1、在开启X射线机的电源之前,应检查X射线机与操作台的连接是否良好,电源插头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2、插上电源插头,开启操作台上电源开关,预热灯丝5分钟。

3、检查曝光室或安全示警范围内是否有人停留,防护措施是否落实。一切均安全后方可开启高压开关。

4、X射线管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应同时施加,同步稳定提高到所选参数,不得先上高压后上电流。

5、X射线机在正常操作中,操作人员密切注意电压、电流表的变化,不得擅自离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电流、电压表的指针来回摆动等),应立即降低电压,关闭电源。

6、当X射线机搁置2天以上,重新启用时,若使用的管电压超过X射线机额定管电压50%时,应严格进行训机,训机以额定管电压50%开始,每隔5分钟电压上升5-10KV,开启时间也是5分钟,训机中管电流也应逐步增加,不得一开始就用额定值,一旦指针急剧摆动,就应降KV,降电流,重新训机。多次训不上则应送去修理。

7、使用完毕,关闭高压后,待冷却15分钟后再切断电源,随后擦净X射线机及辅件,放于规定地方。

8、任何没有射线探伤技术等级证书资格的人员不得开启X射线机。

9、不可随意去除或短路X射线机的保护系统,工作中若保护系统自发启动,不可反复强行送电,应找出保护系统启动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

安全阀校验程序

1、外观检查

1.1检查安全阀的铭牌;

1.2检查安全阀外观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齐全; 1.3填写安全阀校验登记单。

2、定压和校验

2.1严格按照空压机及校验台的操作规程操作; 2.2按用户提供的工作压力调整安全阀压力; 2.3调定压力后进行校验,试验次数不少于三次; 2.4校验合格后进行铅封; 2.5填写安全阀校验记录。

3、修理

3.1经校验不合格的阀门,应进行修理;

3.2解体并拆洗安全阀、检查阀芯、阀座之密合面及弹簧等。3.2.1若密合面有脏物或有磨损,研磨密合面至其密合; 3.2.2若弹簧老化或失去弹性,更换弹簧。

4、安全阀校验铅封后,及时出具校验报告。

第二篇:《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1999]217号文件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5-7-12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1999]217号文件

关于颁布《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劳动(劳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解放军总后勤部;

1993年11月17日原劳动部颁布的《锅炉水处理管理规则》(试行)对防止和减少由于水处理不当而导致锅炉发生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际工作情况的变化,原规则已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为此,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规则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予以公布。新规则自2000年3月1日起执行,原《锅炉水处理管理规则》(试行)同时废止。在该规则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映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附件: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锅炉水处理工作,防止和减少由于结垢或腐蚀而造成的事故,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责,制订本规则。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锅炉(以下简称锅炉),不适用于原子能锅炉。

第三条 锅炉及不处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的单位,锅炉水处理药剂、树脂的生产单位,锅炉房设计单位,锅炉水质监测单位、锅炉水处理技术服务单位及锅炉清洗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规则。第四条 进口锅炉水处理设备及药剂、树脂或国内生产企业(含我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按照国外标准产且在国内使用的锅炉水处理设备及药剂、树脂也应符合本规则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 各级锅炉压务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本规则的实施。第六条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负责锅炉水处理检验工作。第二章 一般要求

第七条 锅炉水处理应能保证锅炉水质符合GB 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和GB 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水质标准)。第八条 安全监察机构应有专人负责锅炉水处理监察工作。

第九条 锅炉水处一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不应以化学清洗代替正常的水处理工作。

第十条 生产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和树脂的单位,须取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后,才能生产。

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和树脂的注册登记办法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另行制定。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和树脂在注册登记时,应通过省级以上(含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进行的性能测试。钢制水处理设备应符合JB 2932《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的规定;非钢制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药剂、树脂均应符合有标准和规定。

第十一条 未经注册登记的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和树脂,不得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第三章 设 计 制 造

第十二条 设计单位设计锅炉房时,应根据水质标准和本规则的规定,应因炉、因水选择合 理有效的锅炉水处理设计方案(包括水处理方法、主要设备及系统选型)。

第十三条 新设计、制造的锅炉应在锅炉上设取样点。对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应设锅水取样装置对于蒸汽品质有要求时,还应有蒸汽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和取样点应保证取出的水汽样品具有代表性。

第十四条 锅炉水和理设备出厂时,至少应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1. 水处理设备图样(总图、管道系统图等); 2. 设计计算书; 3. 产品质量证明书; 4. 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5. 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第十五条 水处理药剂、树脂出厂时,至少应提供下列资料: 1. 产品合格证; 2. 使用说明书; 3. 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第四章 安装调试

第十六条 采用水处理设备的锅炉,水处理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后,均应由使用单位和安装

单位共同调试,或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调试,并应将施工技术记录和调试报告存入锅炉技术档案。第五章 使用管理

第十七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应包括水处理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制度等)。

第十八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的数量、参数、水源情况和水处理方式,配备专(兼)职水处理管理操作人员。

第十九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参数和汽水品质的要求,对锅炉的原水、给水、锅水回水的水质及蒸汽品质定期进行分析。每次化验分析的时间、项目、数据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均应详细填写在水质化验记录表上。第二十条 对备用或停用的锅炉及水处理设备,必须做好保养工作,防止锅炉和水处理设备引起严重腐蚀以树脂中毒。

第五章 水质监测单位

第二十一条 锅炉水质监测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的授权,才能从事锅炉水质监测工作。锅炉水质监测单位的条件应符合《锅炉水质监测单位必备条件》见附录1)。锅炉水质监测授权证书的级别分类如下表:

第二十二条 锅炉水质监测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监测设备,并有完善的质保体系和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条 锅炉水质监测单位应履行以下职责:

1. 至少每半年一次到授权范围内的锅炉使用单位抽样化验锅炉水质并出具监测报告。2. 对水处理不合格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应及时书面报告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3. 熟悉授予权区域水源水质情况及所监测单位的锅炉水处理方法和水质合格率。4. 第半年向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书面报告锅炉水质监测情况。第六章 化学清洗单位

第二十四条 锅炉化学清洗时,应按照,锅炉化学清洗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锅炉清洗单位必须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的资格认可,才能从事相应级别的锅炉清洗工作。

锅炉化学清洗单位的条件应符合《锅炉化学清洗单位必备条件》(见附录2)锅炉化学清洗资格认可有效期为五年,资格的级别分类如下表:

第二十六条 锅炉化学清洗单位应对其清洗工作质量负责,并应接受清洗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第七章 水处理人员

第二十七条 锅炉水处理人员是指下列人员: 1. 锅炉水处理检验人员;

2. 锅炉使用单位的水处理管理操作人员; 3. 锅炉化学清洗单位的清洗操作人员。

第二十八条 锅炉水处理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水处理工作。水处理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前须办理换证手续。

第二十九条 锅炉水处理人员资格证书类别、允许工作范围及考核发证机构按下表实行: 第三十条 锅炉水处理人员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身体健康,无色盲;

2. 从事第二十九条表中Ⅰ至Ⅲ类锅炉水处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Ⅵ类锅炉水处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第三十一条 锅炉水处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应符合《锅炉水处理人员技术培训考核大钢》(见附录3)。第三十二条 持证锅炉水处理人员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应对其承担的工作质量负责。第八章 监督与检验

第三十三条 安全监察机构在审查锅炉房平面图和锅炉安装改造方案时,应同时审查水处理设计或改造方案。第三十四条 锅炉水处理系统安装收是锅炉总体验收的组成部分,安全监察机构派出人员在参加锅炉安装总体验收时,应同时审查水处理设备和系统的安装技术资料和调试报告,检查其安装质量和水质。水质验收不合格的不发锅炉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五条 安全监察机构对锅炉使用单位的水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水质不合格造成严重结垢或腐蚀的锅炉使用单位,市、地级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要求限期改正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则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安全监察机构有权经予通报批评、限期改进,暂扣直至吊销资格(对持证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理。

1. 未经注册登记生产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树脂的; 2. 无证单位清洗锅炉的; 3. 与无证的单位或个人联营的; 4. 涂改、伪造和转让资格证书的; 5. 因水处理不当造成严重锅炉事故的。

第三十七条 锅炉水处理的检验一般应结合锅炉定期检验进行。检验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善以及设备的运行操作、管理等情况。

第三十八条 对锅炉受热面结生严重水垢的锅炉,由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清洗建议,并出具《锅炉除垢通知书》(见附录4)。由使用单位请有资格的化学清洗单位对锅炉进行清洗。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对锅炉水质进行监测时,可按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有关收费标准收费。第四十条 本规则中规定的证书、证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制。第四十一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规则自2000年3月1日起实施。第四十三条 附录1 锅炉水质监测单位必备条件 锅炉水质监测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具有法人资格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2. 有与所承担的水处理监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承担SA级锅炉水质监测的单位至少应有1名化学专业大专毕业高级技术人员,2名中级技术人员;

承担SB级锅炉水质监测的单位至少有2名中级技术人员(其中1名应是化学专业大专比业),2各初级技术人员。3. 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4. 具有水垢定量分析能力和与所申请的级别相适应的水质分析能力; 5. 持证人员应占该单位人员的50%以上。附录2 锅炉化学清洗单位必备条件 锅炉化学清洗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具有法人资格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2. 有与所承担的化学清洗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承担A级锅炉的清洗单位至少应有2名高级技术人员(其中1名应是化学专业大专毕业),2名中级技术人员; 承担B级锅炉的洗涤单位至少应有2名中级技术人员(其中1名应是化学专业大专毕业),2名初级技术人员;承担C级锅炉的清洗单位至少应有1名中级技术人员,1名初级技术人员; 承担D级锅炉的清洗单位至少应有2名初级技术人员。3. 具有与申请级别相适应的清洗设备和分析手段; 4.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制订有安全操作规程。附录3 锅炉水处理人员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一、考核内容

(一)化学基础知识 1. 物质的组成及其性能 2. 物质的量的定义及计算

3. 酸、碱、盐和各类氧化物的定义及主要化学性质

4.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缓冲溶液、溶解度、浓度积)5. 水的离子积常数及pH值的概念

6. 溶液浓度的定义、浓度的基本计算及相互间的换算

(二)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及锅炉水质标准 7. 锅炉给水处理的目的及意义

8. 天然水中的杂质种类及锅炉设备的危害 9. 锅炉用水的主要指标

10. 锅炉水质标准的主要内容(GB12145、GB1576)11. 锅炉水质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控制意义 12. 锅炉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及水质要求

(三)水质处理(1)锅内水处理

13. 锅内水处理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14. 加碱性药剂进行水处理的原理及加碱量的计算 15. 加磷酸盐进行处理的原理及加药量的计算 16. 加综合药剂进行处理的原理及加药量的计算 17. 锅炉排污的目的、方式、要求和排污量的计算(2)锅外水处理

18. 原水预处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19.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20. 交换树脂的装填量及工作交换容量、再生剂用量的计算 21. 离子交换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22. 离子交换水处理的主要方式及选用原则 23. 钠离子交换软化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方法 24. 部分钠离子交换软化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方法 25. 氢一钠离子交换软化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方法 26. 固定床离子交换器逆流、顺流再生的原理、操作步骤 27. 浮动床的原理、操作步骤

28.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的原理和调试方法 29. 交换剂失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0. 离子交换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消除方法 31. 水的化不除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四)锅炉水垢的结生和消除 32. 水垢的形成及危害

33. 水垢的种类、性质及鉴别方法 34. 常用的除垢方法

35. 碱法除垢的原理、应用条件及操作方法 36. 酸洗除垢的原理、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五)锅炉设备的腐蚀及防止

37. 腐蚀的定义、种类及主要损坏形式 38. 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及防止的主要措施 39. 常用的除氧方法及原理

40. 锅炉停炉保养的方法、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六)水质分析

41. 水质分析中常用的标准试剂及蒸馏水的要求 42. 常规化验中所需试剂、指示剂的配制方法 43. 给水、锅水、蒸汽取样的方法及要求 44. 水质标准中重要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45. 二氧化硅、钠离子的测定方法

46. 水质分析中所需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药剂的管理

(七)锅炉基本知识及水质管理制度 47. 锅炉的分类、结构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 48. 锅炉燃烧、传热的基本知识及水处理的关系 49. 锅炉的连续排污与定期排污的管道及阀门位置 50. 锅内加药器的设置及加药方法

51. 锅炉取水(汽)样点的位置的位置及取样冷却器的设置

52.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和《锅炉化学清洗规则》的主要要求

二、考核方法及评定

(一)考核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1. 理论知识部分考试(占总分40%)锅炉基本知识、水质标准及管理制度(8%); 化学基础知识(5%); 锅内、锅外水处理(20%); 锅炉防腐、防垢技术(7%)。2. 实际操作部分考试(占总分60%)

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除氧器操作、锅内加药(30%); 水质化验(30%)。

(二)考核方法

理论知识部分采用闭卷考试,一般用2小时;实际操作部分由考核人员对学员现场考核,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口试。

(三)考核评定

理论知识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考试,总分达70分以上者评为合格。附录4 锅炉除垢通知书

注:此通知书一式4份,市(地)级锅炉安全监察机构、检验单位、清洗单位、用户各存1份。

第三篇: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

2001-4-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的规定,我们制定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贯彻。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报告。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令),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详见附一)的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改造和检验等单位必须执行本规则。

第三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机构(以下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按照13号令和本规则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的安全监察。

第四条 从事特种设备型式试验、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等监督检验工作的技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和授权。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监督检验机构,必须经同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格认可和授权。

第五条 本规则部分用语的定义:

一、“使用单位”是指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既呵以是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一年以上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者。

二、“大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亦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三、“改造”是指改变原特种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第六条 使用单位新增并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强性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 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使用单位必须持有关资料,到所在区的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下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备案时,使用单位需持以下资料:

一、中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型式试验报告(必要时);

二、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的施工项目合同;

三、项目施工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

四、项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护措施;

五、配套土建基础的技术图样等资料(仅限客运索道与存在配套土建基础的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必须提供);

六、改造项目或者安装客运索道及附二所列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项目,必须提供由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设计审查报告;

七、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安装项目,必须有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批报告;

八、使用单位和安装、大修、改造项目承担者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与负责人的联系电话等通讯资料。

第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接到备案资料后,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准进行审查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资料齐全并符合要求的,发给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格式见附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或者标准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纠正工作完成后,方准许施工。10个工作日内未提出纠正意见的,视为准许施工。

第九条 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后,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准的要求,对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自检合格并出具自检报告后,方能交付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

新增无需现场安装的特种设备,备案后,使用单位即可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

客运索道验收检验前,使用单位应向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运营申请报告,经该机构对客运索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审查合格并填写《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审查表》(格式见附四)后,方能向国家客运索道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

关联资料:关联案例共1部

第十条 使用单位向监督检验机构申情验收检验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

二、改变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记录;

三、试运行记录;

四、施工单位自检报告(新增无需现场安装的除外);

五、配套土建工程的验收证明(仅限客运索道与存在配套土建基础的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必须提供);

六、《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审查表》(仅限客运索道)。

第十一条 监督检验机构收到验收检验申请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安排检工作。完成验收检验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验收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者,发给加盖统一规格钢印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格式见附五,编号见附六)。该标志有效期自签发验收检验或者定期检验报告之日起计算。客运索道经验收检验合格者,还应当发给《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证》(格式见附七)。

对无需现场安装的特种设备,凡有连续5年以上(含5年)验收检验合格记录企业制造的定型产品,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员确认其安全技术性能合格的,可以免于验收检验,但监督检验机构必须在《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和加盖印章,并发给加盖统一规格钢印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该标志有效期目监督检验机构签署免检意见之日起计算。

第十二条 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将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第十三条 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到所在地区的地、市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注册登记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办理注册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裁》(每台2份);

二、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三、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四、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文件,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

五、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或者本单位维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六、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

当由制造企业提供免费维修保养且其期限达到时,必须向注册登记机构补报本条第四款规定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维修保养责任书。

第十四条 收到注册登记申请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查验资料工作,符合13号令及本规则规定的,应在《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上填写有关内容。注册登记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将一份《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交由使用单位存档,另保留一份在本单位存档。厂内机动车辆完成注册登记后,还应当核发厂内机动车辆牌照(格式见附五,编号见附八)。

第十五条 使用单位必须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和证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或者未按照规定张挂《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第十六条 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下称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二、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三、编制常规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四、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五、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六、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必须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全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当包括:

一、各种相关人员的职责;

二、操作人员守则;

三、安全操作规程;

四、常规检查制度;

五、维修保养制度;

六、定期报检制度;

七、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八、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九、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检查可根据本单位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但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一、对在用特种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乘载类特种设备,必要时要进行载荷试验,并按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运行、回转、变帽等机构的安全技术性能检查。

二、月检至少应检查下列项目:

1.各种安全装置或者部件是否有效;

2.动力装置、传动和制动系统是否正常;

3.润滑油量是否足够,冷却系统、备用电源是否正常;

4.绳索、链条及吊辅具等有无超过标准规定的损伤;

5.控制电路与电气元件是否正常。

三、日检至少应检查下列项目:

1.运行、制动等操作指令是否有效;

2.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振动或者噪声;

3.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备易磨损件状况;

4.门联锁开关及安全带等是否完好(当有这些装置时)。

检查应当作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并长期保存使用单位变更时,应随机移送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内容至少包括:

一、《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

二、设备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

三、安装、大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

四、运行使用、维修保养和常规检查的记录;

五、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

六、设备故障与事故的记录。

第二十条 特种设备安装、操作、维修保养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第二十一条 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者的责任,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的人员进行,人员数量应与工作量相适应。本单位没有能力维惨保养的,必须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维修保养。

第二十二条 接受委托的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单位,必须与使用单位签订维修养合同,并对维修保养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使用单位自行承担特种设备维修保养的,维修保养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 在用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使用单位必须格执行定期报检制度,按时申请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

客运索道使用单位在申请3年一次的全面检验前,应向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全监察机构提出运营复审申请报告,经该机构对客运索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状况审查合格并填写《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审查表》后,方能向国家客运索道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全面检验。

客运索道的检验按照13号令的第51条执行。

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产权发生转让时,应当履行以下手续:

一、原产权单位应当持拟转让设备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及有关牌照和证书,到原注册登记机构办理注销变更手续;

二、原产权单位应将特种设备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办理注销变更手续后的原《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2份)、历次检验报告、维修保养和改造记录等关资料及其有关牌照和证书,移交给该设备的产权接收单位;

三、易地重新安装的特种设备,新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分别申请备案、验收检验和注册登记的手续,其《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有效期限重新计算;

四、不需要易地重新安装的,该设备的产权接收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填写《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2份)并到原注册登记机构重新进行注册登记(设编号不变),设备定期检验的期限不变。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产权单位不变但需要易地重新安装的,使用单位应当照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分别申请备案、验收检验和办理注册登记的手续,其《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有效期限重新计算。

第二十六条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特种设备,在使用前,承担维修保养的单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

一、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

二、发生设备事故;

三、停止使用1年以上。

经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完全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后,方可以投入使用。实施大修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大修的有关规定执行。上述工作情况应当详细记录。

第二十七条 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自行决定封停特种设备使用且其期限超1年时,应当报该设备注册登记机构备案,办理停止使用手续。经确认的,在其停止使用期间,不对其进行定期检验。

封停特种设备期限超过1年但未报注册登记机构备案的,或者封停设备期限足1年的,仍按照原期限进行定期检验。停止使用期限达到并拟重新使用时,应当照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履行相应工作。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或者其零部件,达到或者超过执行标准或者技术规程定的寿命期限后应予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当向该设备的注册登记机构报告,办理注销手续。厂内机动车辆报废后,还应将厂内机动车辆牌照交回原注册登记机构。

第二十九条 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应当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或者发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演习情况应当记录备查。

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害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 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除执行13号令和本规则的有要求之外,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等相关规章或者标准中关于防爆安全技术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按本规则规定执行特种设备备案、注册登记等工作的特种设备全监察机构,可将上述工作委托当地的监督检验机构或者下属行政部门办理,但必须对外公告,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第三十三条 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和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必须按照五规定的制作规则,由省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指定的单位统一制作。

第三十四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负责解。

第三十五条 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

一、特种设备分类目录(略)

二、实施设计审查的游艺机和注销设施目录(略)

三、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略)

四、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审查表(略)

五、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制作规则

六、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证》的编号与张挂规则

七、《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证》(格式)

八、厂内机动车辆牌照编号与张挂规则

2001年4月9日

第四篇:农质安发2008[15]号《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农质安发[2008]15号

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

为充分发挥检测机构对认证产品质量把关和技术支撑作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规定,结合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贯彻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中心技术处联系。联系人:廖超子;电话:010-62191436;传真:010-62131995。

二○○八年七月十四日

(此页无正文)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的管理,促进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包括产地环境检测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产地环境检测机构是指受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委托,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备案,承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现状评价工作的检测机构;产品检测机构是指受部中心委托,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

第三条 部中心依据本办法对产品检测机构进行选定、委托和管理。省级工作机构负责对产地环境检测机构的选定、委托和管理。

第四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的选定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委托的原则。鼓励区域性综合农产品检测机构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

第二章 选定程序

第五条 申请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格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委托检测项目和参数通过计量认证或资质认定;

(二)检测能力应满足无公害农产品检测要求;

(三)熟悉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有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检验的专业队伍和工作经验;

第六条 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检测机构,经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向部中心提出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格申请;部委直属检测机构可直接向部中心提出申请。

第七条 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格申请书》;

(二)计量认证或资质认定合格证书及其附表(承检项目或参数);

(三)审查认可证书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

(四)单位法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授权批文;

(五)能力验证材料;

(六)检测项目收费价目表;

(七)省级工作机构推荐意见(部委直属检测机构除外);

(八)其他资质证明材料。

第八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格申请书》格式由部中心制定,检测机构可从部中心领取,也可以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www.xiexiebang.com)下载。

第九条 部中心收到申请材料后,根据工作需要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单位。第十条 申请材料受理后,部中心组织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经审查选定的检测机构,部中心与其签订《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委托协议书》,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上公布;未选定的,部中心书面通知省级工作机构和申请人。

第十一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的申请、审查和选定遵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环境检测管理办法》(农质安发[2003]19号)执行。

第三章 职责任务

第十二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的主要任务:

(一)承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与现状评价工作;

(二)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监督、投诉和仲裁等检验工作;

(三)承担无公害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

(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五)承担相关的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培训和咨询;

(六)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汇总整理、预警和报告工作;

(七)承担县级以上工作机构委托的无公害农产品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接到检测任务后,应根据产品生产季节适时组织抽样和检验,并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部中心的要求出具相应的报告。第十四条 样品的抽取应按照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由检测机构中有资质的人员承担;也可由检测机构委托省地县农业部门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代为抽取。

第十五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应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参数的选定应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全项检测参数或经部中心审定的必检参数执行。

第十六条 受检单位或个人接到报告后,如有异议需复验的,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5日内向检测机构书面提出;逾期未提出异议,视同认可结果。

第十七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对出具的报告负责,保守受检单位或个人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格协议有效期3年。协议期满愿继续保留资格的,应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本办法重新申请。

第十九条 协议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名称、法人代表、检测能力和范围等有重大变动时,应在20日内报部中心审核确认、备案、公告。

第二十条 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在承担任务过程中,不得从事有碍公正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协议期内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定点检测机构资格并予公告:

(一)未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或资质认定的;

(二)依托单位撤销或者法人资格终止的;

(三)委托协议期满未重新申请资格的;

(四)伪造检测结果或出具虚假报告的;

(五)检测工作出现重大事故,严重影响无公害农产品工作质量的;

(六)连续两年综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

(七)其他已不具备检测资格委托条件的。

第二十二条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信息月报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应在每月28日前按规定要求向部中心上报当月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及相关情况,同时抄送省级工作机构。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产品和企业,应及时向部中心报告。

第二十三条 实施工作总结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应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部中心,抄送省级工作机构。

第二十四条 建立检测工作质量评价制度。部中心每年对检测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工作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认证检测、监督检测、信息报告、总结和省级评价意见等方面。部中心及时通报评价结果,对评价优秀的单位,优先安排监督抽检等相关任务。

第二十五条 认证申报时的检测费用由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按照有关收费标准向认证申请人收取。监督抽检费用由任务下达单位支付。

第二十六条 省级工作机构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选定委托管理办法》(农质安发[2003]4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国土资发 (2004) 208 号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概要

国土资发(2004)208 号

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4] 208 号)国土资源部文件 国土资发 [2004] 208 号

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设立科学合理的矿山企业生产建设规模标准,促进企业实行与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开采规模,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我国矿山建设生产规模分类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下发给你们,请在工作中遵照执行。

表中未列矿种的生产建设规模分类参照同行业相近用途的矿种划分。在此之前已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在2004年的年检中按此规定统计,生产规模在小型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上限十分之一以下的,按小矿统计,采矿权人在原发证机关办理开采规模变更手续。新建矿山应达到最低生产建设规模要求,最低生产建设规模与省级规划最低开采规模不一致的,可以按当地规划要求执行。

原地质矿产部《关于下发〈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的通知》(地发[1998]47号 文废止。

附件: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二OO 四年九月三十日 附件: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下载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技监局锅发[1999 ]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