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开题报告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
课题申请开题报告
申报课题类别
B一般课题
课 题 名 称广东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探究活动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丁 湘 萍
主持人所在单位 海 滨 中 学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对于中小学思想品德综合探究活动的研究,美国是做得最好的其中一个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思想源头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杜威认为,儿童只有在“做”的过程当中,才能掌握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美国并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但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视思想品德,其中较有特色的要属 “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是在世界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下出现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真实的服务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服务体验中学习知识、反思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在美国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由于服务学习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组织形式多样、规模不
一、内容各异的学习项目,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实效性等众多优点,所以得到了各国教育者的大力推崇。多年的实践己经证明“服务学习”不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公民教育方法。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性、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确定学生未来的职业兴趣、改善校园环境等思想品德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探究活动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在课堂上采取的各种有效教学手段。例如短剧表演、观看视频、故事续编、辩论会、故事会、讨论法等,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达到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教师运用综合探究活动,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产生思想意识的创造体验,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愉悦,达到在探究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教师必须尽可 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总之,探究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过负责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长的体验。倡导探究活动式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成长提供机会。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同时,通过该课题研究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及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发现“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找到各类综合探究课的异同点,并进行科学的分类,提出操作性和针对性极强的分类教学策略;同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综合探究课教学案例,使教师能正确把握这一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重视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将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新课程课堂充满“探究”“活动”的气息。另外,通过课题研究,还能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提高学科教科研的水平,同时使思品探究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
1.主要研究有关美国的思想品德综合探究活动课程,把切实可行的办法运用于我国目前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来。
2.使初中思想品德的每一具体课程都有一个可供参考并行之有效的探究活动。
(四)完成研究的有利条件
1.该课题主持人是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的研究生,英语过六级,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可以直接阅读国外的主要文献。对外国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对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
2.海滨中学的思想品德科组人员素质较高,一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学思想品德综合探究活动的研究课题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问题、难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了解更多有关国外的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探究活动并把操作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较好的方式和方法作为具体课程活动的借鉴。
2.通过课题研究,发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及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发现“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找到各类综合探究课的异同点,并进行科学的分类,提出操作性和针对性极强的分类教学策略;同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综合探究课教学案例,使教师能正确把握这一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重视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将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新课程课堂充满“探究”“活动”的气息,同时提高学科教科研的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素养的未来公民。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初中思想品德的综合探究活动课程,主要的难点在于初中思品教师的教学一般只在课室内举行,目前国内对于探究活动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囿于课堂教学空间的有限性,这种探究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只能部分或很难在课堂内实现。因此,该课题力求协调综合探究活动与一般教学只局限在课室的矛盾,使综合探究活动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三)研究方法
关于综合探究题的课题研究将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边教学、边指导、边研究,在教学、指导和研究中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注意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以保证完成预期成果。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课标区政治高考试卷及相关材料进行学习,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做题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
4、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对个体开展研究,以寻求有效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本课题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5月~2012年1月,理论研究和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完成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2年2月~2014年7月,实验研究阶段。通过研究,形成探究活动教学的策略,并完成初一~初三年级思想品德课探究性活动设计的资源库建设。
第三阶段:2014年8月~2015年5月,结题阶段。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赵立芹.从做中学美国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期刊网,2005.2.张文周、王浩等.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案例[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3.黄忠杰.我看综合探究课[M],试教通讯,2004年/3-4合刊.4.傅道春、齐晓东编著.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5.施福荣。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探究[M]人民教育出版,2004年.6.周家亮主编.思想品德教学研究与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第二篇:思想品德学科子课题开题报告
积极心理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影响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适逢十二五继续教育阶段,我校有了新的领导班子和办学思路,学校两支队伍的管理当中着重强调“制度管理、制度约束”的重要性,因此当制度层层落实到学生的身上时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知道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及意义所在,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问题,因此在教育方面就急需相关柔性的,充满智慧的心理干预,让学生在内心能够认同学校的管理和各种规章制度。在教学方面,本校学生生源质量一直较差,已经在区内形成普遍共识,长期的被动学习,批评教育已经在他们的身上形成了一些定势,因此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学生水平下滑,同时也避免一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放弃努力放弃更高的学习机会,及时的进行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教学引导肯定鼓励,让得到认可,看到希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至关重要。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工作,随着上一轮课改工作的深入和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容生活性、实践性、思维性的思想品德学科和以鼓励肯定为主的教学的开展大大加快了新课改目标的达成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如果再遵循以往传统的“念、背、打”私塾式教育或“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都不能符合今天教育的要求,因为那些教育更多的强调外因的作用,在今天看来过于“被”动。而今天思想品德学科更加强调学生主体性,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起到的只是主导作用,类似于主持人,而真正的表演者则是学生。积极心理引导后的课堂,作为表演者的学生有了生气,有了灵气,更提高了效率,因为那是积极的主动的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想法。
因此如何更好在教育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当中深度落实积极心理的调试,至关重要,将为更加民主和开放的课堂,更加实效和高效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评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上世纪末最先兴起于美国,最早的代表人物是Seligman(塞里格曼)和Csikzentmihlyi(奇克森米海)。积极心理学基本确立自身的研究体系和研究对象,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通过对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组织为研究三大部分。一批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著作问世,如斯奈德和洛佩兹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塞里格曼的《真实的幸福》、阿斯宾袄和道斯金格《人类积极力量的心理学》等,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日益成熟。
2、国内研究评述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本与国外同步,比如中央教科所的孟万金教授在十一五期间对积极心理的健康教育作了系统的研究,比如任俊教授的著作《积极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学作了系统介绍,介绍积极心理与学生生活的书籍的则更多。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也较多,如庞维国的著作《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许月良、张思明的著作《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20个细节》,王绍祥的著作《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等,但对问题化自主学习的讨论不多,而对自主学习中积极心理引导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3、课题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可以丰富“自主式学习”“主动性学习”的内涵。对于思想品德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教学实践中,教学环境、学习氛围的改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标下的创新实践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核心概念 1.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概念是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的。谢尔顿和劳拉.金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如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支柱分别是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
2、积极心态
什么是积极心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绪表现为两种姿势:一种是积极姿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姿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会处于亢奋状态;另一种是消极姿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姿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会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接受新事物,接受学习的进行。“建构学生的积极心态”正是基于这一心理学原理而提出的。
五、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思想品德学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开展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性学习的有效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丰富和完善思想品德主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的内涵,尝试积极心理学和学科主动性探究教学的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思品学科课程——“愉快的思想品德课”。(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对目前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对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六、研究内容
(1)思想品德主动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主要涉及: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主动性学习,包括教学设计的形式,效果。(2)积极心理学对于教学实施的影响研究
主要涉及:积极个性特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积极情绪体验对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积极组织对于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积极心理学丰富学科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调查法(3)行动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做课研究法
八、研究重点 积极心理学对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积极心理学对于思想品德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对于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愉快学习”、“成功学习”对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1.研究思路:
(1)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本课题研究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强调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提倡进行开放性教学。
(2)认真学习现代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研究、把握国内外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确保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规范、科学、优良。
(3)组织一支精干的课题研究队伍,并发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研究计划,通过扎实的制度和具体措施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九、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
(2013年6月)配合完成学校总课题的开题报告(2013年9—10月)结合研究方法进行细化研究(2013年底)完成课题相关中期评审(2014年3—4月)继续深化研究
(2014年—结题)完成研究,形成终期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第三篇:初中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初中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组张梅梅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初中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是经沂南县教育局教科室批准的科研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教学环境单一固定,教学媒介单调乏味。在这种老师一味教学生一味受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变成教师倾倒知识的对象,在老师的教学秀中充当着配角甚至是观众,由于应试等原因,在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台上唱主角戏,只顾乏味空洞说教,气氛沉闷。老师教,学生就学,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基本上学生听命于老师,鲜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者,自然而然,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乐趣、主动动手能力得不到发挥。其结果是:学生在学习上强烈地依赖老师,学习效率低,厌学情绪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根本得不到发挥。当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会终身学习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和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被动地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活动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和兴趣,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全面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将在很大程度决定学习爱好的培养和能力素质的形成,甚至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状况。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新课改将促进教学策略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学生“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将教育的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已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观念问题
改变教师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学习践行《新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问题
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和时间,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己学,主动学,乐于学。
3.师生关系问题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
4.教师发展的问题
教师要不断学习,用自己的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拥护,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而乐于追逐实现教师的要求,身正为范,在实现学生成长的同时促进自己的成长,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进步。
三、课题研究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是指较少地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进行有效地学习。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是学习者众多学习能力的综合“自主”是相对于“被动”、“机械”而言。自学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自学的活动中培养。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它应当包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自主学习的方法与途径、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从规范学生的课前预习、落实课堂活动和课后巩固等方式着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力的挖掘和发挥高质量地完成以上几项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强化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手操作,最终形成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日常课前预习检查,课堂表现,作业巩固,课后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的内涵以及其养成方法途径的探究。
3.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五、研究目标 1.全面了解并掌握当前本校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现状并得出结论。
2.通过本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在应试学习状态下的学习状态,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尝试构建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六、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学生思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教学教研方法综合运用,因而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生来灵活设计,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既不能一种方式一蹴而就,也不能没有头绪杂乱无章。
七、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方法不是单一不变的。主要方法有:①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相关的理论资料,结合当前现有的理论信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一个全方位的界定,使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科学。②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教师各项措施的反应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研究计划进行修正。
八、本课题研究成果
1、发表研究论文。
2、形成规范而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
九.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课题研究主要阶段:2014、2——2014、121、准备时间2013、12——2014、1组织课题研究人员,统一思想及认识,选定课题。
2、申请课题立项2014、1 填写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申请课题立项
3、课题研究过程(2014、2——2015、10)
2014年2月——2014年7月理论知识搜集研究阶段
① 以学期为单位,制订计划,小结等。
②以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为重点,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提高。2014年8月——2014年10月方案实施阶段研究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实施研究方案,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缺陷,共同探讨,使之逐渐规范化,程序化和实效化。
总结阶段(2014、10)
①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②撰写结题报告,报请上级科研机构评估鉴定。4、2014、10申请结题阶段5、2015、3后续研究阶段
参考文献:
《实施“自主学习与发展计划”操作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8期
《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激导”》[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4期
《让小组活动促进自主学习》[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快乐阅读;2011年17期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第四篇: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经聊城市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为聊城市基础教育专项课题。根据聊城市教育规划办的要求,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老师提指正、审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写作时代。
2、基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习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3、基于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的思考,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习作教学,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些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改革农村小学习作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目的: 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方法的多样性;注重研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从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及自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2)有助于促进教师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形成丰富的评价体系,建构起教师的自我教学特色;
(3)有助于促进民主、学生个性鲜明教学新课堂的生成,从而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鲜活力。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理论,通过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获得更加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从而使写作教学有一套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2)有助于丰富个性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促使学生在个性化写作中成为有个性的学生,使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成为有个性的教师,从而进一步完善个性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方法的多样性;
3、促进教师语文习作教学水平的提高;
4、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成员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针对学生现有习作水平、教师习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进行分析,找出对策。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3、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4、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通过教育实践诊断矫正教师的习作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5、总结法: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习作能力培养的成功做法,进行必要的筛选和归类,并将经验升华到理性高度。
五、课题实施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语文课应当是课堂、活动、生活三位一体的形式,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语文意识,让学生亲近文本,跟着学生走,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习作。
2、积累性原则
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3、合作性原则
习作也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对话,更提倡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这个过程就是同伴协作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共同对话中共同求知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5月)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研究内容,具体开展活动; 2.设计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活动行事历;
3.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4.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对策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6月—2015年7月):
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等,使语文习作教学提高小学各学段学生写作能力,完善习作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1.开展学生 “自主习作交流会”。
2.展示学生的作文和习作心得体会,并作分析总结。
3.进行“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4.课例搜集,撰写论文、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总结经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收集总结材料,将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学生作品等汇编成册。汇编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研究组织机构的保证:建立学校课题组。学校课题组成员,年轻富有活力,较好的具备了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合理,教学业务水平高。所有成员均为学校教学骨干,是一支具有研究能力、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更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成员队伍。
2、制度保证:我校已建立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制度来确保本课题的开展,使教科研各项活动制度化,我校还出台了一些有关教科研工作的奖励制度,以此来鼓励那些在教科研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教师的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八、课题小组 课题主题主持人:刘秀娥 主持全面研究工作
刘春婷习作课教学实验 张婷婷 语文课程理论指导 宋瑞敏 语文课程理论指导 宋玉焕 语文课程理论指导
刘秀娥:负责课题的总设计;统筹课题的运作;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编制课题的管理方案;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等。
刘春婷:负责实验课题各阶段的计划、总结;负责相关的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课件制作的指导等。
张婷婷:负责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撰写工作经验总结及教学案例;课题活动记录,资料分析,课题资料收集、整理、汇编等。
宋瑞敏:负责课件制作指导,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撰写工作经验总结及教学案例。
宋玉焕:负责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撰写工作经验总结及教学案例;课题会议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课题取得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业得到了联校教研室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我们课题组成员有信心克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妹冢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3年12月10日
第五篇:开题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年产二十万吨醋酸生产工艺设计
课 题 类 型: 设计 论文□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教 学 单 位:
指 导 教 师: 沈凤翠 讲师 开 题 时 间: 2011年3月12日
201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1.1内容
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1],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62 °F),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2],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
本设计采用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1.2研究意义
醋酸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对苯二甲酸、醋酐/醋酸纤维素、醋酸酯等。据估计[3],我国醋酸产量逐年上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国已有醋酸装置90多套,总生产能力达115万吨/年。随着现代化工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醋酸生产装置趋于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醋酸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常伴有易燃、易爆、腐蚀等不安全因素,为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最优化地运行,深入研究醋酸生产机理,建立醋酸装置数学模型,对醋酸生产工艺条件和装置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乙醛氧化反应选择性、醋酸收率,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国内醋酸生产现状及生产方法
目前我国醋酸生产厂约30家[4],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约占世界的15%,产量约占世界的14.3%,达到97万吨左右。其中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约占醋酸总销售量的20%,对苯二甲酸约占18%,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腈等占15%,燃料占14%,醋酐占8%,医药占10%,其它占15%。
我国醋酸生产始于1953 年[5],至 2009年醋酸实际生产能力已达100万t/a ,产量为64万t/a。其中 ,甲醇羰基合成法生产能力 20万t/a ,占总生产能力的 20.0%;乙烯氧化法为 40万t/a ,占总生产能力的 40.0%;乙醇乙醛法30万t/a ,占总生产能力的 30.0 %。生产厂家50 余家 ,其中规模在10万t/a 以上的生产厂家有10多家。本设计采用以重金属醋酸盐为催化剂,乙醛在常压下与氧气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的工艺生产方法。
国内生产醋酸的主要生产方法是以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的甲醇羰化法,甲醛羰化又分为高压法(反应压力65~70MPa)和低压法(反应压力为1.3~4.0MPa)两种工艺。在本设计中只讨论甲醇低压羰化法生产醋酸,低压法的特点是:原料甲醇和一氧化碳来源广泛、价格低,反应条件缓和,反应选择性高达99%,副产物生成极少,产品收率高、纯度高。2.1.2国外醋酸生产现状及生产方法
目前醋酸在全世界的生产能力已近900万吨[6],产量约700万吨,其中羰基合成法占60%,醋酸的消费量约为620万吨。届时全球醋酸的需求量约780万吨左右。
从全球看,亚洲是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北美378.3万吨/年,其中美国376.3万吨/年、墨西哥2万吨/年;南美7.2万吨/年;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亚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将继续成为世界醋酸发展的热点地区。
国外醋酸工业生产工艺主要有甲醇羰基合成法、乙醛氧化法、丁烷(轻油)液相氧化法。甲醇羰基合成法中较为典型的生产工艺有Monsanto/BP和Halcon/ Eastman两种。近年来又出现两种新工艺,即Celanese的AOPlus工艺(酸优化工艺)和BP Chemicals基于铱催化剂的Cativa工艺。
2.2醋酸的主要用途及发展趋势 2.2.1主要用途
醋酸在有机化学工业中的地位与无机化学工业中的硫酸一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它的动态常常会反映出整个有机化学工业的面貌。其在有机化学工业中的用途,大致可分成如下几个方面。
(1)醋酸乙烯酯:可用于生产聚合物,如生产聚乙酸乙烯乳胶,聚乙烯醇及其乙酰化的衍生物、聚乙烯基缩丁醛。少量乙酸乙烯酯与氯乙烯酯与氯乙烯的共聚物有许多工业用途。
(2)溶剂:有许多工业有机化学反应中,要用乙酸为溶剂。据估计用于溶剂的乙酸会有所增长。
(3)乙酸酯的合成:惭酸的低级烷基酯,如甲酯、乙酯、异丙酯、丁酯、叔丁酯、异丁酯和戊酯都是很好的廉价溶剂,其中以乙酯和戊酸最为重要。
(4)乙酸盐:乙酸能形成各种盐类,如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盐、贵金属盐和过渡金属盐,在工业上都有重要的用途,尤其是钠盐和铵盐。
(5)杀菌剂:乙酸和乙酸钠常用于控制面包生产中由真菌引起的发粘现象。最近还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谷物的保藏。
(6)合成卤代乙酸:乙酸的卤代反应可制得氟、氯、溴、碘四种不同取代基的罗代乙酸,其中用途最广的是氯乙酸。2.2.2发展趋势
近年来,采用石油产品作为醋酸原料中间体由于原油资源供不应求、国际石油投机商炒作引起价格猛涨使生产醋酸的成本日益增加。相对而言,煤或天然气价格优势愈来愈明显从而使采用煤或天然气产品作为醋酸原料中间体的比重愈来愈高,见表1[7]。
表1醋酸原料中间体来源一览表
Table 1 List of Source of Acetic Acid Feedstock’s Medium
乙炔/乙醇 乙烯/乙醛 丁烷/石脑油
甲醇 1950年以前 100 0 0 0
1970年代
0 50 35 15
1980年代
0 35 25 40
1990年代
0 20 10 70
2000年 0 4 8 88
2006年 0 1 5 94
比较几种不同工艺流程的醋酸原料中间体来源以及所占份额的变化趋势可知:原料中间体乙炔或乙醇法已被淘汰,原料中间体甲醇羰基合成法已占绝对统治地位。
综合比较可知:乙醛法生产醋酸技术成熟、工艺流程简单、工程建设投资费用较低。而上世纪70一80年代以来开发的高压和低压甲醇羰基合成工艺流程,尤其是低压甲醇羰基合成法的醋酸产品收率高、中间体和公用工程消耗较低,是Cl化学工艺技术的一次突出成就。
三、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
3.1 研究方案 查阅相关资料,并写出开题报告一篇,翻译外文文献一篇。并写出简要的设计方案。拟定基本设计方案。根据方案第一步设计醋酸生产流程以及过程中催化剂、温度、氧醇比、停留时间和空间速度、压力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理论分析。3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计算依据,绘制出工艺流程图。5 主要设备设计及设备参数确定。3.2 工作计划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拟订的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1)、通过查阅各种参考文献,首先确定一套可行的年产20万吨的醋酸的工艺方法。(2)、根据所学知识,且通过对所查资料的学习统筹掌握要做的设计的具体内容。
(3)、在上面基础上写好完整的工艺流程,接着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并对主要设备进行选型和计算,最后用AUTO-CAD画出工艺流程图、车间设备布置图、主体设备图。
详细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3.1~4.5: 翻译一篇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英文文献 3.10~4.20:准备设计材料,完成工艺流程的设计
4.21~5.18:根据所选方案对设计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和塔设备的计算。
5.19~6.1: 撰写设计说明书,作好工艺流程、设备设计的CAD图形。6.2~6.8: 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优化设计,完善设计过程。6.5~6.18: 提交毕业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张爱娟.醋酸生产综述[J].乙醛醋酸及其衍生物.2001,14(2):22~24 [2] 李方伟,迟克棚,王桂芝等.醋酸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应用化工,2001,30(4):3~6.[3]李正西,秦旭东,宋洪强,等.甲醇羰基合成制醋酸及市场分析[J].化工设计,2008,18(3):47·51.
[4] 杨松清.醋酸生产技术综述[J].江苏化工,2001,30(1):14~1.[5]刘冲,司徒玉莲,申人志,等.石油化工手册(第三分册)基本有机原料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 987:240.246.
[6] 王富平.国外合成醋酸综述[J].石油化工,1993,3(2):45~47.[7]李正西,秦旭东,宋洪强,等.羰基化乙酸合成技术评价及乙酸的市场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8,24(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