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宣传手册

时间:2019-05-14 14:3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宣传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宣传手册》。

第一篇: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宣传手册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宣传手册

北京市石景山区国家税务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汇算清缴提示事项……………………………………(1)第二部分 2011第三部分 2011第四部分

年企业所得税新政策的主要变化…………………(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宣传资料…………………………………………………(20)

汇算清缴相关表格下载及政策查询……………………(24)

第一部分 汇算清缴提示事项

一、各项工作时限

2011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限:自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 2011年度减免税备案时限:2012年3月31日前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退税时限: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

2012年度办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时限: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2011年度清单申报扣除资产损失时限:随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一并申报 2011年度专项申报扣除资产损失时限: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前

二、年度纳税申报报送资料

企业在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在汇算清缴期内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㈠ 查帐征收企业应报送的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及其附表一式两份(第一税务所、企业各留存一份)(对于没有发生的附表或项目,也须在附表内填‚零‛随同主表一并上报);

2、财务报表一式一份(第一税务所留存);

企业应报送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事业单位应报送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收支支出表‡);

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区县级(含)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在报送上述报表的同时,还应同时报送年度的†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备案事项相关资料一式一份(主管税务所留存);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一式一份(主管税务所留存);

5、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情况申报表一式一份;

6、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一式一份;

7、非金融企业因向非金融企业借款,按照合同要求在2011年度内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的,应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

说明‛ 一式一份;

8、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㈡ 核定征收企业应报送的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一式两份(企业、第一税务所各留存一份);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企业年度收入总额申报表‡一式一份(第一税务所留存)

3、企业发生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应报送国债利息收入证明复印件一式一份(第一税务所留存);

4、企业发生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应报送⒈投资合同、协议复印件一式一份;⒉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有关证明复印件一式一份(第一税务所留存);

5、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对于报送税务机关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纳税人应审核无误后加盖公章(并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一致)。

三、申报程序

2011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采取先审核后申报流程即征前审核的方式,对于符合减免税审批及备案条件的应在汇算清缴申报前办理减免税审批及备案后方可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具体流程如下:

1、纳税人应于年度申报前持申报资料到主管税务所进行初步评估。

2、各主管税务所对纳税人递交的申报资料的逻辑关系和申报表完整性进行初步评估。

3、初步评估合格后纳税人持申报资料至第一税务所完成汇算清缴申报。

四、申报扣除资产损失的报送要求 ㈠ 清单申报扣除资产损失的报送要求

1、采取电子申报(经CA认证)方式的企业清单申报扣除资产损失的报送要求: 对采取电子申报(含IC卡和网上申报,下同)并经CA认证的企业,在申报系统中填写†企业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扣除情况表‡(以下简称†清单申报表‡),上传确认后即为已申报成功。

因经CA认证的电子申报具有法律效力且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因此不需再向税务机关报送纸质†清单申报表‡。

2、采取电子申报(未经CA认证)方式的企业清单申报扣除资产损失的报送要求: 对采取电子申报但未经CA认证的企业,在申报系统中填写†清单申报表‡,上传确认后,仍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纸质†清单申报表‡(一式两份)。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员受理后,在†清单申报表‡‚接收人‛处签字后,将其中一份返还申报企业,作为税务机关已受理的凭据。

3、采取纸质申报方式的企业清单申报扣除资产损失的报送要求

采用纸质申报的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纸质†清单申报表‡(一式两份)。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员受理后,在†清单申报表‡‚接收人‛处签字后,将其中一份返还申报企业,作为税务机关已受理的凭据。

㈡ 专项申报扣除资产损失的报送要求

采取电子申报方式的企业和采取纸质申报方式的企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纸质†企业资产损失专项申报扣除情况表‡(以下简称†专项申报表‡)、†申请报告‡、†提交资料清单‡和损失证据资料等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员受理后,在†专项申报表‡‚接收人‛处签字后,将其中一份返还申报企业,作为税务机关已受理的凭据。

五、汇算清缴申报前完成的重要事项

下列事项应在汇算清缴申报前完成,未按规定办理的,将不能享受相应税收政策: ㈠ 特殊性重组业务备案

㈡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 ㈢ 享受税收优惠审批(备案)事项

1、享受税收优惠审批事项 支持和促进就业减免税

2、享受税收优惠事先备案事项

(1)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减免企业所得税(2)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减免税

(3)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减免税(4)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减免税(5)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得减免税

(6)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7)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8)安臵残疾人员支付工资加计扣除

(9)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10)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免税(1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减免税(12)经认定的动漫企业减免税

(13)新办软件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减免税(14)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减免税

(15)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减免税

(16)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减免税

(17)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18)企业购臵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抵免税额(19)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20)企业外购软件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

(21)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所得减免税(22)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的企业减免税

3、享受税收优惠事后报送相关资料事项(1)小型微利企业(2)国债利息收入

(3)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5)证券投资基金分配收入(6)证券投资基金及管理人收益(7)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8)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9)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

(10)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品完工年度报送资料

以预售方式销售开发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完工年度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除按现行税法规定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等申报资料外,还应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发产品(成本对象)完工情况表‡、开发产品实际毛利额与预计毛利额之间差异调整情

况报告。

七、重点纳税申报事项的提示

㈠ 根据†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的通知‡(京国税发[2008]323号)第八条的规定‚纳税人申报年度所得税时要成套报送年度申报表,且要全面填写纳税申报表各栏次内容,对没有发生相关业务的,要填写‘0’,不能空项或空表。‛企业在进行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全面填写纳税申报表(主表和附表)各栏次内容,对没有发生相关业务的,要填写‘0’,不能空项或空表。

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以下简称附表三)各项均为零或为空的企业,请确认是否发生了纳税调整事项。若确实无纳税调整事项,也应按实际发生额填报第1列‚帐载金额‛,按政策规定填报第2列‚税收金额‛。

㈢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第三条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附表三第14行第4列>0,且第38行第3列=0或为空的企业,请对此项数额填报的合规性进行确认。

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对附表三第26行第1列>0,且第3列=0或为空的企业,请对此项数额填报的合规性进行确认。

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㈠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㈡企业所得税税款;㈢税收滞纳金;㈣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㈤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㈥赞助支出;㈦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㈧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对附表三第31、32、33、37行之中任意行第1列>0,且第3列=0或为空的企业,请对此项数额填报的合规性进行确认。

㈥ 附表三的‚帐载金额‛如大于‚税收金额‛,原则上第3列‚调增金额‛应大于0,对附表三第22、23、24、25、26、28、29、30、34、35、36、42、48、49、50行之中任意行

第1列>第2列,且第3列=0的企业,请对此项数额填报的合规性进行确认。

第二部分 2011年企业所得税新政策的主要变化

第一章 综合性政策规定

一、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㈠ 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臵、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下简称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臵、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以下简称法定资产损失)。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㈡ 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作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一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

㈢ 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㈣ 除清单申报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公告‡(公告“2011”16号)

二、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

煤矿企业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支出和高危行业企业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6号)

三、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

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

四、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确定问题

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鉴于目前我国对金融企业利率要求的具体情况,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五、企业员工服饰费用支出扣除问题

企业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给予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六、航空企业空勤训练费扣除问题

航空企业实际发生的飞行员养成费、飞行训练费、乘务训练费、空中保卫员训练费等空勤训练费用,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可以作为航空企业运输成本在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七、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改扩建的税务处理问题

企业对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的,如属于推倒重臵的,该资产原值减除提取折旧后的净值,应并入重臵后的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并在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一并计提折旧;如属于提升功能、增加面积的,该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并入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并从改扩建完工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重新按税法规定的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如该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的,可以按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

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九、企业提供有效凭证时间问题

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十、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 ㈠ 纳税义务人的范围界定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三条的规定,转让限售股取得收入的企业(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㈡ 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限售股征税问题

因股权分臵改革造成原由个人出资而由企业代持有的限售股,企业在转让时按以下规定处理:

1.企业转让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2.依法院判决、裁定等原因,通过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企业将其代持的个人限售股直接变更到实际所有人名下的,不视同转让限售股。

㈢ 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转让限售股征税问题

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将其持有的限售股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以下简称受让方),其企业所得税问题按以下规定处理:

1.企业应按减持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限售股取得的全部收入,计入企业当年度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2.企业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业持有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依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纳税后,其余额转付给受让方的,受让方不再纳税。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9号)

十一、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适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

以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总收入、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指标申请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其来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境外抵免限额时,可按照15%的优惠税率计算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适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47号)

十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口径问题 ㈠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免申报口径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与15%计算的乘积,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附件1的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4行‚

(一)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㈡ 查增应纳税所得额申报口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规定,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填报国税发“2008”101号文件附件1的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第2列‚盈利或亏损额‛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所属年度行次。

㈢ 利息和保费减计收入申报口径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4号)规定,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以及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按10%计算的部分,填报国税发“2008”101号文件附件1的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8行‚

2、其他‛。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9号)

十三、税务师事务所公告栏有关问题

㈠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业务文件中,凡涉及‚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字样的,统一解释为‚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

㈡ 凡经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告的税务师事务所,跨省开展涉税鉴证业务不受地域限制;其出具的涉税鉴证业务报告,各地税务机关应当受理。

㈢ 未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告的其他中介机构,一律不得承办涉税鉴证业务;对其出具的涉税鉴证业务报告,各地税务机关不予受理。

㈣ 其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如果从事涉税鉴证业务,必须具备注册税务师执业资质,成立税务师事务所,加入注册税务师协会,纳入税务机关和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督管理。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师事务所公告栏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7号)

十四、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有关问题

㈠ 报送报表的纳税人范围

下列纳税人,无论有无应税收入、所得和其他应税项目,或者在减免税期间,均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按照本公告规定的时限和格式,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企业所得税由国税机关负责征收,且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不含分支机构,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应报送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范围相对应的财务会计报表)。

㈡ 报表报送的期限和种类

纳税人应按年度分别报送不同种类的财务会计报表。具体报送期限和种类是:

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报送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区县级(含)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在报送上述报表的同时,还应同时报送年度的†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企业所得税不在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征收的,按照上述规定的期限和种类报送。㈢ 报表报送格式

纳税人按照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分别报送对应格式的财务会计报表,报表格式的适用范围为:

1、商业银行以及各类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填报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报表;

2、保险公司以及各类担保公司应填报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证券公司以及各类资产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应填报证券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4、除上述类型以外的其他企业,均应填报一般企业财务会计报表。㈣ 报表报送方式

纳税人采取以下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电子数据:

1、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的纳税人,使用网上申报纳税人端软件,通过互联网向税务机关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2、采用IC卡申报方式的纳税人,使用IC卡申报纳税人端软件,持卡在办税服务厅前台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3、未采用电子申报方式的纳税人,应按照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直接到税务机关报送纸质报表;

4、采用电子申报方式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无另行要求的,可不再报送纸质报表。

㈤ 法律责任

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公告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财务会计报表,未按规定报送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纳税人有违反本公告规定行为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改正。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5天。

2、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报送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不符合规定且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补正的,由主管税务机关依照†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3、纳税人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拒绝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由主管税务机关依照†征管法‡第七十条以及†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㈥ 本公告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京国税发“2005”162号)同时废止。

政策依据:†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有关问题的公告‡(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15号)

十五、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其配套政策,现将国家税务总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及其填报说明,予以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同时废止。

㈠ 查帐征收季度申报表(A类)申报表主要变化

1、保留原据实预缴、按上年度预缴、其他方法等三种情况分类,第1行‚据实预缴‛改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

2、明确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利润额×税率,其中实际利润额=利润总额+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3、增加第14行:‚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

4、增加第16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

5、增加第29行:‚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第30行‚总机构已撤销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

㈡ 查帐征收季度申报表(A类)申报表填报行次

1、一般企业填报第1行至第24行。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

——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2、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

3、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㈢ 填报第14行:‚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

1、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填入此行。

2、建筑企业总机构在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时,应附送其所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税款的完税证明。

㈣ 第16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

1、暂不填列,在录入报表时通过软件设定不能编辑录入。

2、上年度汇算清缴如存在多缴税款,按汇算退税程序操作。㈤ 核定征收季度申报表(B类)主要变化

1、区分‚

一、以下由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与‚

二、以下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两大类型。

2、取消原‚按经费支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

3、明确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其中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4、取消原‚减免所得税额‛。

第二章 税收优惠政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期间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应在资格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在通过复审之前,在其高新技术

企业资格有效期内,其当年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期间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号)

二、实施农 林 牧 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

㈠ 企业从事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的享受税收优惠的农、林、牧、渔业项目,除另有规定外,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规定标准执行。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凡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中限制和淘汰类的项目,不得享受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的优惠政策。

㈡ 猪、兔的饲养,按‚牲畜、家禽的饲养‛项目处理;饲养牲畜、家禽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按‚牲畜、家禽的饲养‛项目处理;观赏性作物的种植,按‚花卉、茶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项目处理;‚牲畜、家禽的饲养‛以外的生物养殖项目,按‚海水养殖、内陆养殖‛项目处理。

㈢ 企业根据委托合同,受托对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财税“2011”26号)规定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服务,其所收取的加工费,可以按照农产品初加工的免税项目处理。

㈣ 对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远洋渔业企业,从事远洋捕捞业务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㈤ 企业将购入的农、林、牧、渔产品,在自有或租用的场地进行育肥、育秧等再种植、养殖,经过一定的生长周期,使其生物形态发生变化,且并非由于本环节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而明显增加了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可视为农产品的种植、养殖项目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农 林 牧 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8号)

三、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

㈠ 对灾区损失严重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8月8日起,对灾区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取得的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款项和物资,以及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批准的减免税金及附加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灾区农村信用社免征企业所得税。

㈡ 自2010年8月8日起,对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

部门向灾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和当年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㈢ 灾区的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中,招用当地因灾失去工作的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按实际招用人数和实际工作时间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07号)

四、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㈠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㈡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以及与其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的用能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

2、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用能企业从节能服务公司接受有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应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3、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有关资产的权属转移时,用能企业已支付的资产价款,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

五、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4号)

六、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技术转让,是指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

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规定的小麦初加工产品还包括麸皮、麦糠、麦仁;稻米初加工产品还包括稻糠(砻糠、米糠和统糠);薯类初加工产品还包括变性淀粉以外的薯类淀粉;杂粮还包括大麦、糯米、青稞、芝麻、核桃;相应的初加工产品还包括大麦芽、糯米粉、青稞粉、芝麻粉、核桃粉;新鲜水果包括番茄;粮食副产品还包括玉米胚芽、小麦胚芽;甜菊又名甜叶菊;麻类作物还包括芦苇;蚕包括蚕茧,生丝包括厂丝;肉类初加工产品还包括火腿等风干肉、猪牛羊杂骨。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财税[2011]26号)

八、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

㈠ 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另行发布。

㈡ 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政策依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

九、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

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的债券。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6号)

十、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政策

对企业持有2011—2013年发行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是指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以铁道部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的债券。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99号)

第三部分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

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宣传资料

第一章 201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应报送的资料及申报程序

一、报送对象

所有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必须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二、报送时限

201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申报时限: 自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

三、报送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四、申报程序

今年采取先审核后申报流程即征前审核的形式,具体流程如下:

1、纳税人应于年度申报前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到各主管税务所进行初评,建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一起进行初审。

2、对经初评无问题的由评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封面‚受理人员‛处签字,并在封面右下角签上‚已初评,可申报‛字样,同时填写封面上的‚联系电话‛、‚受理日期‛。

3、对于初评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企业联系,进行约谈,弄清原因,需要调整报表的,应告知纳税人进行调整,需重新填写申报表的要重新填写;初评审核的重点见第三章。

4、纳税人持已通过初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到第一税务所进行年度申报。

5、第一税务所受理人员对经初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进行申报录入工作,在录入时要特别关注关联关系表(表一)是否填写,以及是否有管理员签字,如没有,应要求纳税人先行进行初审,方可申报。

6、第一税务所在受理申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封面‚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受理专用章)‛处加盖申报受理章。

第二章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相关政策及重要文件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14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6号)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居民企业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发股息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97号)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我国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8”955号)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判定中国居民股东控制外国企业所在国实际税负的通知‡(国税函“2009”37号)

第三章 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时的注意事项

一、填报关联报告表的业务要求

㈠ 关于†关联关系表(表一)‡的填写要求

1、†关联关系表(表一)‡是申报必填的,因为每一个企业都至少有一个投资方或出资人,填报说明中列明的八种关联关系,企业肯定会有一种,所以该表不能为空。该表至少填写一行,其中关联关系类型只能填写字母A至H中的一种或几种。

2、对于关联方为个人的,关联方名称栏填写该个人的姓名;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该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法定代表人栏填写该个人的姓名。

3、境外关联方名称为英文的,直接填写英文名称,不用翻译为中文;无纳税人识别号的,可不填。

4、如果申报企业属于某集团公司的成员,关联方众多,但是所属年度只与个别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则在表一中只填报集团总公司和与其有关联交易的企业。

㈡ 关于†关联交易汇总表(表二)‡的填写要求 该表中的以下三个选项企业必须填写:

1、本年度是否按要求准备同期资料:是□ 否□ 2.本年度免除准备同期资料□;

3.本年度是否签订成本分摊协议:是□ 否□ 对于选项1、2和3,由企业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对于选项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有关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可免于准备同期资料:

1、年度发生的关联购销金额(来料加工业务按年度进出口报关价格计算)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且其他关联交易金额(关联融通资金按利息收付金额计算)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下,上述金额不包括企业在年度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或预约定价安排所涉及的关联交易金额;

2、关联交易属于执行预约定价安排所涉及的范围;

3、外资股份低于50%且仅与境内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

各税务所通过审核关联报表的表二至表七,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可以免除准备同期资料的条件。

㈢ 关于购销表(表三)的填写要求

与关联方不存在购销业务的,此表填‚0‛即可。㈣ 关于劳务表(表四)的填写要求

与关联方不存在提供劳务业务的,此表填‚0‛即可。㈤ 关于无形资产表(表五)的填写要求

与关联方不存在受让与出让无形资产的,此表填‚0‛即可。㈥ 关于固定资产表(表六)的填写要求

与关联方不存在受让与出让固定资产的,此表填‚0‛即可。㈦ 关于融通资金表(表七)的填写要求

由企业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没有发生相关业务的,填‚0‛。㈧ 关于对外投资情况表(表八)的填写要求

1、如果纳税人不存在对外投资的情况,该表无需填写。

2、凡是纳税人向境外(包括港、澳、台)投资的,都应填报对外投资情况表(表八)。⑴ 纳税人向境外投资多个企业的,按被投资外国企业分别填列。

⑵ 对外投资情况表(表八)第三项选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判定中国居民股东控制外国企业所在国实际税负的通知‡(国税函“2009”37号)列明的内容填写。

㈨ 关于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表九)的填写要求

1、如果纳税人不存在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该表无需填写。

2、凡是纳税人向境外(包括港、澳、台)支付款项的,无论是关联交易还是非关联交易,都应填报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表九)。

第四部分 汇算清缴相关表格下载及政策查询

根据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规定,纳税人需要报送纸质申报表的可到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或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站下载打印。

下载及政策查询地址如下:

国家税务总局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宣传辅导手册范文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宣传辅导手册

一、适用税率相关规定:

(一)适用税率

1、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25%。

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133号、财税[2011]4号)

4、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5、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2-5项属于税收优惠,应当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登记,详见本手册“

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相关规定”部分。

(二)过渡性优惠税率

1、企业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行政法规效力文件规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以下办法实施过渡:

⑴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

⑵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优惠期限从2008起计算。

享受上述过渡优惠政策的企业,是指2007年3月16日以前经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登记设立的企业;实施过渡优惠政策的项目和范围按•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表‣执行。

⑶企业在2007年3月16日之前设立的分支机构单独依据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优惠规定已享受有关税收优惠的,凡符合•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所列政策条件的,该分支机构可以单独享受国发[2007]39号规定的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财税[2009]69号)

2、对按照国发[2007]39号文件有关规定适用15%企业所得税率并享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半优惠过渡的企业,应一律按照过渡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即2008年按18%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09年按20%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10年按22%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11年按24%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12年及以后按25%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

3、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在2008年1月1日(含)之后完成登记注册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新设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取得的所得,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 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计税依据和计算公式相关规定

1、企业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税依据又叫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

2、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3、不征税收入的有关规定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作为不征税收入的财政拨款,原则上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对企业拨付的各种价格补贴、税收返还等财政性资金

财税[2008]151号、财税„2009‟87号文件中规定:

(一)财政性资金

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

(1)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2)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3)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①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 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 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 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②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 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关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1)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由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缴纳的不符合上述审批管理权限设立的基金、收费,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3)对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并上缴财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三)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注意问题:软件企业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款扩大生产而购进设备,能否计提折旧?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如果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则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综上所述,软件企业将即征即退的税款用于扩大生产而购进设备,不能计提折旧。(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 2009年11月09日)

(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财税[2008]136号、国税函„2009‟173号)

(1)对社保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社保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证券投资基金红利收入,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产业投资基金收益、信托投资收益等其他投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

(2)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托管人从事社保基金管理活动取得的收入,依照税法的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从证券市场取得的收入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在香港上市的境内居民企业派发股息时,可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确定的社保基金所持H股证明,不予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在香港以外上市的境内居民企业向境外派发股息时,可凭有关证券结算公司确定的社保基金所持股证明,不予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在境外上市的境内居民企业向其他经批准对股息不征企业所得税的机构派发股息时,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五)不征税收入申报填报口径(国税函„2010‟148号)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36 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规定,企业符合上述文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第14行“

13、不征税收入”对应列次。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和资产,不得税前扣除或折旧、摊销,作相应纳税调整。其中,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填报该表第38行“不征税收入用于所支出形成的费用;其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填报该表第41行项目下对应行次。

4、免税收入的具体规定

居民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3)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税[2009]123号文件中对规定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需要同时满足的九个条件、免税资格申请、需报送的材料、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限、取消资格的情形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深财法„2010‟5号文件根据财税„2009‟123号和财税„2009‟122号的文件精神,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及免税手续备案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具体包括免税资格条件、需提交申请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受理时限、受理程序、免税备案办理及免税手续备案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的资料。

财税[2009]122号文件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范围予以明确。

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 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 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关于免税收入所对应的费用扣除问题

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国税函[2010]79号)

免税收入申报填报口径:(国税函„2010‟148号)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8号)规定,确认为免税收入的期货保障基金公司取得的相关收入,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

一、免税收入”第5行“

4、其他”。

5、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6、亏损弥补的相关规定

(1)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2)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3)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4)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七条)。境外所得可以弥补境内亏损的数额。

7、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8、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9、应纳税额的相关规定

(1)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2)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3)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内,用每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 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 5个,是指从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经在中国境外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纳税。(4)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直接控制,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

间接控制,是指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5)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抵免企业所得 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的有关纳税凭证。

三、收入方面相关规定: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 确认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的原则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都作为收入总额。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取得的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 销售货物收入及提供劳务收入

(一)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2、符合上款收入确认条件,采取下列商品销售方式的,应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时间:

(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3、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

4、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5、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 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6、对于承租方以融资为目的将资产出售给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后,又将该项资产从该融资租赁企业租回的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承租方出售资产时,资产所有权以及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完全转移。承租人出售资产的行为,不确认为销售收入,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提折旧。租赁期间,承租人支付的属于融资利息的部分,作为企业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

7、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企业开发产品销售收入的范围为销售开发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全部价款,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其他经济利益。企业代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费用和附加等,凡纳入开发产品价内或由企业开具发票的,应按规定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未纳入开发产品价内并由企业之外的其他收取部门、单位开具发票的,可作为代收代缴款项进行管理。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国税发„2009‟31号):

(二)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1)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③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2)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选用下列方法:

①已完工作的测量;

②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

③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3)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总额,根据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为当期劳务成本。

(4)下列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规定确认收入:

①安装费。应根据安装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

②宣传媒介的收费。应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应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③软件费。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应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④服务费。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收入。

⑤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

⑥会员费。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 都要另行收费的,在取得该会员费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后,会员在会员期内不再付费就可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该会员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⑦特许权费。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⑧劳务费。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三)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国税函[2008]875号)

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确认 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 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 视同销售收入的确认

(一)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企业发生下列情形的处臵资产,除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由于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可作为内部处臵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1、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

2、改变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

3、改变资产用途(如,自建商品房转为自用或经营);

4、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

5、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形的混合;

6、其他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三)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臵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2、用于交际应酬;

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4、用于股息分配;

5、用于对外捐赠;

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四)企业发生视同销售情形时,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国税函[2008]828号)企业处臵资产确认问题(国税函„2010‟148号)企业处臵外购资产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处臵该项资产不是以销售为目的,而是具有替代职工福利等费用支出性质,且购买后一般在一个纳税内处臵。

(五)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行为,应视同销售,于开发产品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或于实际取得利益权利时确认收入(或利润)的实现。(国税发„2009‟31号)

 转让财产收入

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1.关于债务重组收入确认问题(国税函[2010]79号)

企业发生债务重组,应在债务重组合同或协议生效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2.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国税函[2010]79号)

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企业重组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具体处理问题有关规定详见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3.关于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9号)

企业取得财产(包括各类资产、股权、债权等)转让收入、债务重组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无法偿付的应付款收入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体现,除另有规定外,均应一次性计入确认收入的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2010年10月27日)30日后施行。2008年1月1日至本公告施行前,各地就上述收入计算的所得,已分5年平均计入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的,在本公告发布后,对尚未计算纳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一次性作为本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关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收入确认问题(国税函[2010]79号)

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

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2008年1月1日以后,居民企业之间分配属于2007及以前的累积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理。(财税[2009]69号)

 租金收入

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关于租金收入确认问题(国税函[2010]79号)

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 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交易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收入。

出租方如为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采取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的非居民企业,也按本条规定执行。

 利息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关于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等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确认(国税函„2009‟98号)

新税法实施前已按其他方式计入当期收入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新税法实施后,凡与按合同约定支付时间确认的收入额发生变化的,应将该收入额减去以前已按照其它方式确认的收入额后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收入

 接受捐赠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政策性搬迁或处臵收入

国税函[2009]118号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和处臵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一)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臵收入购臵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臵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臵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臵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臵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臵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没有重臵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臵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臵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臵收入购臵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臵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

 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国税发„2009‟31号)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第52行第三列“调增金额”填报从事房地产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第52行第四列“调减金额”填报本期将预售收入转为销售收入,其结转的预售收入已按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转回数。

 企业所得以外币计算的相关规定

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终 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纳税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

四、扣除方面相关规定

 基本原则: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相关性和合理性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条件。支出税前扣除的相关性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支出税前扣除的合理性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四)实性原则。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不得扣除或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 成本扣除:

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2、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费用扣除:

1、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2、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1)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国税函[2009]3号)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①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②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③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④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⑤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2)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国税函[2009]3号)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职工福利费用: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1)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国税函[2009]3号)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①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②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③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2)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国税函[2009]3号)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臵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臵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3)关于以前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国税函„2009‟98号)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的规定,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使用。企业2008年以前节余的职工福利费,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4、工会经费: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

5、职工教育经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1)软件生产企业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8]1号)规定,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前提是应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出,对于不能准确划分的,以及准确划分后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职工培训费用的余额,一律按照•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比例扣除。(国税函[2009]202号)

(2)财税[2009]63号文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其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3)关于以前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国税函„2009‟98号) 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继续使用。

6、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财税„2009‟27号)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7、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且扣除总额全年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1)关于销售(营业)收入基数的确定问题(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包括•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

(2)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业务招待费计算问题(国税函[2010]79号)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每一纳税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应合并计算,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行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72号)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

(1)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下同)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2)对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饮料制造企业,饮料品牌使用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以在本企业扣除,也可以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归集至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由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 理方作为销售费用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在计算本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时,可将饮料品牌使用方归集至本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剔除。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应当将上述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单独核算,并将品牌使用方当年销售(营业)收入数据资料以及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证明材料专案保存以备检查。

前款所称饮料企业特许经营模式指由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授权品牌使用方在指定地区生产及销售其产成品,并将可以由双方共同为该品牌产品承担的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用统一归集至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承担的营业模式。

(3)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关于以前未扣除的广告费的处理(国税函„2009‟98号) 企业在2008年以前按照原政策规定已发生但尚未扣除的广告费,2008年实行新税法后,其尚未扣除的余额,加上当新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后,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比例计算扣除。

(5)关于销售(营业)收入基数的确定问题(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包括•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

9、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规定:

(1)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①.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②.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2)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

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3)企业不得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计入回扣、业务提成、返利、进场费等费用。

(4)企业已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5)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

(6)企业应当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手续费及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并依法取得合法真实凭证。

(7)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新税法实施之日至本通知印发之日前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所得税税前扣除事项按本通知规定处理。

10、公益性捐赠支出: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会计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规定:

(1)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纳税人发生的不符合税收规定的捐赠支出,不得税前列支。

(2)个人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国家机关均指县级(含县级,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4)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接受捐赠时,应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别使用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印制的公益性捐赠票据,并加盖本单位的印章;对个人索取捐赠票据的,应予以开具。

财税[2010]45号就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进行了补充规定:

(1)企业或个人通过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不需要认定。

(2)在财税[2008]160号文件下发之前已经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重新提出申请,通过认定后才能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符合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同时向财政、税务、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分别报送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七条规定的材料。

民政部门负责对公益性社会团体资格进行初步审查,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

(3)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民政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和民政部门每年分别联合公布名单。名单应当包括当年继续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新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内向名单内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4)2008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基金会,在首次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后,原始基金的捐赠人在基金会首次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当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5)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或个人应提供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方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照财 政、税务、民政部门联合公布的名单予以办理,即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位于名单内的,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向名单内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在名单内,或虽在名单内但企业或个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属于名单所属的,不得扣除。

(6)对已经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其检查连续两年基本合格视同为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十条规定的检查不合格,应取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7)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现其不再符合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条件之一,或存在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十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自发现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可暂时明确其获得资格的次年内企业或个人向该公益性社会团体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同时,提请审核确认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财政、税务、民政部门明确其获得资格的次年不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再符合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条件之一,或存在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十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按上述规定处理。

关于特定事项捐赠的税前扣除问题(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发生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特定事项的捐赠,按照•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0号)等相关规定,可以据实全额扣除。企业发生的其他捐赠,应按•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及•实施条例‣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条的规定计算扣除。

•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59号)

自2010年4月14日起,对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和当年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以上税收优惠政策,凡未注明具体期限的,一律执行至2012年12月31日。

•关于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07号)

自2010年8月8日起,对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灾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和当年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以上税收优惠政策,凡未注明具体期限的,一律执行至2012年12月31日。

11、借款费用及利息支出: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为购臵、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臵、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

(2)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①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②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3)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

①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其中企业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包括:i关联方通过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债权性投资;ii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由关联方担保且负有连带责任的债权性投资;iii其他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具有负债实质的债权性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权益性投资,是指企业接受的不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拥有所有权的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九条)

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扣除。(财税[2008]121号)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下一条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

i金融企业,为5:1; ii其他企业,为2:1。

③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④企业同时从事金融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其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没有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的,一律按本通知第一条有关其他企业的比例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⑤企业自关联方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收入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4)非金融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国税函[2009]777号)

①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②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i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ii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5)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国税函[2009]312号)

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6)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利息支出(国税发„2009‟31号)

①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归集和分配,其中属于财务费用性质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在税前扣除。

②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借入方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可以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的分摊利息费用,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

12、财产保险支出: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13、劳动保护支出及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专项资金税前列支: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4、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1)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2)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15、汇兑损失: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16、企业间支付的管理费、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利息: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17、准备金调整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

(1)2008年1月1日以前计提的各类准备金余额处理问题(国税函[2009]202号)

根据•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计提的准备金可以税前扣除外,其他行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 备金均不得税前扣除。

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的各类准备金,2008年1月1日以后,未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企业以后实际发生的相应损失,应先冲减各项准备金余额。

企业按规定计提的下列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六类准备金支出,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准予税前扣除。

①财税[2009]33号规定,证券行业按规定提取的证券类准备金和期货类准备金

②财税[2009]48号规定,保险公司按照规定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未决赔偿准备金等

③财税[2009]62号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规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

④财税[2009]64号规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城乡信用社等国家允许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⑤财税[2009]110号规定,保险公司提取的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

⑥财税[2009]99号规定,金融企业提取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

⑦财税[2010]25号规定,中国银联提取的符合条件的特别风险准备金 准备金税前扣除申报的填报口径: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各类准备金,填报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0行“20、其他”第4列“调减金额”。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填报口径不变。(国税函„2010‟148号)

 税金扣除

可以税前列支的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 损失扣除

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资产损失税前列支的相关政策依据:

•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关于企业以前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号。

(一)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1、下列资产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①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②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③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④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⑤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⑥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

2、审批扣除的资产损失

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属于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凡无法准确辨别是否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可向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

(二)审批程序

申请――受理――审批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按规定须经有关税务机关审批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及时申报和审批。税务机关受理企业当年的资产损失审批申请的截止日为本终了后的第45日。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照申请审批的,经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请。

(三)企业以前未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第三条规定的精神,企业以前(包括2008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前)发生,按当时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符合资产损失确认条件的损失,在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扣除的,不能结转在以后扣除;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追补确认在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扣除,而不能改变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所属。

2、企业因以前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审批确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缴,抵缴不足的,可以在以后递延抵缴。

3、企业资产损失发生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如出现亏损,首先应调整资产损失发生的亏损额,然后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前款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四)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填报口径(国税函„2010‟148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前未扣除的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号)规定,企业资产损失发生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如出现亏损,应调整资产损失发生的亏损额,并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对应亏损的相应行次。

 其他支出扣除:

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五、资产税务处理相关规定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者损失,相关资产应当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计税基础。

 固定资产税务处理相关政策

1、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4)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臵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5)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6)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7)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计税基础确定问题(国税函[2010]79号) 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2、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折旧方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财税[2009]49号文对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矿产资源油气企业(以下简称油气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摊销、折旧方法进行明确。

3、固定资产折旧及处臵的规定

⑴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⑵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①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③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④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⑤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⑥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⑦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⑶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⑷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⑸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①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②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⑹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⑺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六条所称资产的净值和第十九条所称财产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⑻关于已购臵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处理问题(国税函„2009‟98号)

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新税法实施后,对此类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 无形资产税务处理相关政策

1、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2、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3、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4、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2)自创商誉;

(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4)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 生产性生物资产税务处理相关政策

1、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3、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 存货税务处理相关政策

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1)存货的计税基础

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以产出或者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成本。

(2)存货的扣除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 长期待摊费用税务处理相关政策

(1)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①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②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③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④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2)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上述两项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①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②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该项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5)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国税函„2009‟98号)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企业筹办期间不计算为亏损问题(国税函[2010]79号) 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

 投资资产税务处理相关政策

投资资产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形成的资产。(1)计税基础

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成本扣除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转让或者处臵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3)投资损失扣除申报填报口径(国税函„2010‟148号)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的规定,企业发生的投资(转让)损失应按实际确认或发生的当期扣除,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相关行次,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损失,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投资损失补充资料”的相关内容不再填报。

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相关规定

(一)纳税人如发生需审批、备案的事项,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纳税人发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255号)及•关于更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深国税函[2010]49号)中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报批、备案事项,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或提请备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确认或登记备案后,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纳税人未按规定申请或虽申请但未经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以及未按规定备案的,不得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需要审批、备案的税收优惠事项具体包括:

1、报批类税收优惠事项:

⑴国务院明确的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

⑵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⑶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备案类税收优惠事项: 1)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 2)经济特区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 3)软件及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 4)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5)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分流安臵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

6)动漫企业税收优惠

7)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优惠 8)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 9)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10)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11)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12)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13)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14)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15)安臵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 16)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

17)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 18)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19)购进软件加速折旧 20)国债利息收入

2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22)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二)纳税人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三)享受企业所得税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应按照新税法和实施条例中有关收入和扣除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规定计算享受税收优惠。

(四)企业所得税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与新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的优惠政策存在交叉的,由企业选择最优惠的政策执行,不得叠加享受,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

(五)•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第三条所称不得叠加享受,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的税收优惠情形,限于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定期减免税和减低税率类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

(六)备案管理的具体方式分为事先备案和事后报送相关资料两种。具体划分除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列入事先备案的税收优惠,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执行。对需要事先向税务机关备案而未按规定备案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经税务机关审核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税务机关应书面通知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列入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的税收优惠,纳税人应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有 关税收规定,在纳税申报时附报相关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如发现其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应取消其自行享受的税收优惠,并相应追缴税款。

(七)今后国家制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凡未明确为审批事项的,均实行备案管理。

(八)税收优惠申报填报口径(国税函„2010‟148号):

对企业取得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不得弥补当期及以前应税项目亏损;当期形成亏损的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也不得用当期和以后纳税应税项目所得抵补。 税收优惠政策依据

1、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

(1)业务概述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条例第九十三条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高新技术企业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d、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经济特区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

(1)业务概述

对经济特区内在2008年1月1日(含)之后完成登记注册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新设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特区内取得的所得,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条例第九十三条

•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国发„2007‟40号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d、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证明材料; e、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软件及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

(1)业务概述

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自获利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比照国发18号文件享受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优惠政策,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起计算优惠期,并享受至期满为止。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与企业所得税其他优惠政策存在交叉的,由企业选择一项最优惠政策执行,不叠加享受。

(2)主要政策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软件企业应报送省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d、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应报送信息产业部委托认定机构认定的证书、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e、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证明和重点软件企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f、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4、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1)业务概述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财税[2009]69号)

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

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 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待遇,应适用于具备建账核算自身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不具备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条件前,暂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财税[2009]69号)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条例第九十二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

•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3)主表及附报资料

纳税人在申报时填写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的对应项目,视同备案。由综合征管系统从主、附表采集相关数据生成“小型微利企业备案清册”。

5、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分流安臵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

(1)业务概述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臵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以下除外: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商贸企业中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2)主要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08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

•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6]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由财政部门出具的•“三类资产”认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b、由经贸部门出具的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c、由经贸部门出具的•产权结构证明‣(或•产权变更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对中央企业兴办的经济实体,上述三项是指由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具的批复意见和集团公司(总公司)出具的认定证明及有关 部门出具的改制批复及经批准的改制方案;

d、由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经济实体安臵富余人员认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e、经济实体职工花名册原件及复印件;

f、原企业与安臵的富余人员劳动关系的变更协议及经济实体与富余人员签订的新的劳动合同(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g、经济实体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原件及复印件; h、经济实体为所安臵的富余人员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原件及复印件。

6、动漫企业税收优惠

(1)业务概述

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主要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

•文化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产发[2009]18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动漫企业证书;

d、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7、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优惠

(1)业务概述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2)主要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关于转制文化企业名单及认定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05号)

•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转制方案批复函; d、企业工商营业执照;

e、整体转制前已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需提供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的证明;

f、同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证明; g、引入非公有资本和境外资本、变更资本结构的,需出具相关部门的批准 函;

h、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8、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

(1)业务概述

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主要政策依据

•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证书;

d、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9、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1)业务概述

a、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①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②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③中药材的种植;④林木的培育和种植;⑤牲畜、家禽的饲养;⑥林产品的采集;⑦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⑧远洋捕捞。

b、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②海水养殖、内陆养殖。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向农户提供畜禽苗、饲料、兽药及疫苗等(所有权†产权‡仍属于公司),农户将畜禽养大成为成品后交付公司回收。对此类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生产的企业,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的有关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八十六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850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相关部门核发的证书、批准证明文件或其他可证明从事减免项目生产经营的资料;

d、远洋渔业企业应报送农业部颁发的“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渔业企业应报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e、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0、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1)业务概述

企业从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八十七条、条例第八十九条 •关于执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0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批准证明文件; d、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证明材料; e、项目完工验收报告复印件; f、项目投资额验资报告复印件;

g、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1、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1)业务概述

企业从事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八十八条、条例第八十九条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证明材料;

d、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所列举项目需具备的条件相关说明和证明材料;

e、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2、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1)业务概述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发生技术转让,应在纳税终了后至报送纳税申报表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

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商务部、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进行审查。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九十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

•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

(3)计算公式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应按以下方法计算: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4)主表及附报资料

①企业发生境内技术转让,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b)申请报告;

(c)技术转让合同(副本);

(d)省级以上科技部门出具的技术合同登记证明;(e)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32(f)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g)开具的发票原件、复印件;

(h)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②企业向境外转让技术,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b)申请报告;

(c)技术转让合同(副本);

(d)省级以上商务部门出具的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书或技术出口许可证;(e)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f)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g)开具的发票原件、复印件;

(h)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3、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1)业务概述

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前款所称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条例第九十九条

•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85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相关部门对资源综合产品的认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d、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检验报告; e、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4、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1)业务概述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应在终了进行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前向税务机关备案。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条例第九十五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从事的研究开发活动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规定项目的说明);

c、中介机构鉴证报告;

d、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

e、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f、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g、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h、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

i、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j、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5、安臵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

(1)业务概述

企业安臵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条例第九十六条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臵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已安臵残疾职工名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复印件;

d、与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复印件;

e、为安臵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记录;

f、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的不低于企业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g、具备安臵残疾人上岗工作基本设施的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 h、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6、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

(1)业务概述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

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实施条例第九十七条所称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包括发生在2008年1月1日以前满2年的投资;所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且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从业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其中2007年底前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在其规定有效期内不需重新认定。(财税[2009]69号)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条例第九十七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7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深圳市创业投资企业备案证书(复印件)及经备案管理部门核实后出具的年检合格通知书(副本);

d、关于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情况的说明;

e、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合同或章程的复印件、实际所投资金验资报告等相关材料;

f、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年销售(营业)额、资产总额等)说明;

g、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出具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

h、审计报告;

i、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7、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

(1)业务概述

企业购臵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购臵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包括承租方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并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设备所有权转移给承租方企业,且符合规定条件的上述专用设备。凡融资租赁期届满后租赁设备所有权未转移至承租方企业的,承租方企业应停止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财税[2009]69号)

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专用设备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在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第二条规定进行税额抵免时,如增值税进项税额

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不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如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应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企业购买专用设备取得普通发票的,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为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国税函[2010]256号)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条例第一百条

•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5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8号)

•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 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56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设备供货合同、发票复印件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d、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8、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1)业务概述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①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②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的各类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60%。

企业确需对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方法的,应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条例第九十八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固定资产的功能、预计使用年限短于•实施条例‣规定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c、被替代的旧固定资产的功能、使用及处臵等情况的说明; d、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拟采用的方法和折旧额的说明; e、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19、购进软件加速折旧

(1)业务概述

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2)主要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购进软件申请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d、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20、国债利息收入

(1)业务概述

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条例第八十二条(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及取得利息的相关证明; c、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1)业务概述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2008年1月1日以后,居民企业之间分配属于2007及以前的累积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理。(财税[2009]69号)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条例第八十三条(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的相关证明资料; c、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2、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1)业务概述

经认定获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符合条件的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主要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条例第八十四条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

•关于落实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深财法„2010‟5号)•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问题的补充通知‣(深财法„2010‟21号)(3)主表及附报资料

a、•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b、申请报告;

c、非营利组织登记相关证明; d、免税资格认定证明和相关资料; e、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七、亏损结转相关规定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关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形成的亏损的处理(国税函„2009‟98号) 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亏损,可以用以后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亏损处理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

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

本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以前(含2008之前)没有处理的事项,按本规定执行。

弥补亏损申报填报口径(国税函„2010‟148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总机构弥补分支机构2007年及以前尚未弥补完的亏损时,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第三列“合并分立企业转入可弥补亏损额”对应行次。

八、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简介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请表分为A类和 B类,分别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方式申报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税人。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请表(A类)由1张主表和11张附表组成。采用的是以间接法为基础的表样设计,包括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三部分。在编制时,以利润表为起点,将会计利润按税法规定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应纳税所得税额。具体步骤是:

1、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亏损=应纳税所得额;

2、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所得税额;

3、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应纳税额;

4、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5、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附表一•收入明细表‣、附表二•成本费用明细表‣,为主表的一级附表。按照纳税人执行不同会计制度,附表

一、附表二又分别设计了三个附表,纳税人按照一般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等分别填报不同的附表,主要反映会计核算中收入、成本费用的主要项目,以及税收规定的视同销售收入、不征收入项目。

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为主表的一级附表。本表分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准备金、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利润、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其他七大项分别进行调整,并设“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四列计算调整额。数据取自于附表

七、附表

八、附表

九、附表

十、附表十一,并直接计算填写。

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为主表的一级附表。本表填写纳税人以前的亏损弥补、本可弥补以及可结转以后弥补亏损情况。

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本表将新税法和实施条理中规定的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分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减免所得额、抵免所得额、加计扣除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和其他分别列示。

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本表填写纳税人境外所得确认、应纳税额、应抵税额以及可结转以后抵免税额的计算过程。

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填写纳税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期初和期末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纳税调整额,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相关行次。

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纳税调整表‣,填写纳税人生产经营中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其会计核算与税法的差异,进行纳税调整的计算过程,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相关行次。

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计算纳税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在折旧和摊销时产生的税法与会计的差异,据以填写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相关行次。

附表十•资产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填写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准备及纳税调整额,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相关行次。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填写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股权投资持有、转让处臵所得(损失)情况及纳税调整情况,据以填写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相关行次。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主表和附表对应关系

序号 主表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附表八 附表九 附表十 报表名称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收入明细表 成本费用明细表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弥补亏损明细表 税收优惠明细表

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 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

对应关系

附表

一、附表

二、附表

三、附表

四、附表

五、附表六 主表、附表三 主表、附表三

主表、附表

一、附表

二、附表

五、附表

六、附表

七、附表

八、附表

九、附表

十、附表十一 主表 主表、附表三 主表、附表三 附表三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调整表 附表三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

附表三 附表三 附表三 附表十一 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

九、汇算清缴相关规定

(一)汇算清缴范围:

 凡属我局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查账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2010内,无论盈利、亏损,或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均应办理2010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由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各分支机构,以及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二)汇算清缴时间:

 纳税人自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三)纳税申报方式和流程

2010企业所得税申报及汇算清缴实行网上申报方式。

纳税人使用200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查账征收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及十一张附

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纳税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类)。

纳税人应在规定的汇算清缴时限内,通过我局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分别填写和报送所适用的申报表,并结清税款。同时,通过我局门户网站“财务会计报表申报模块”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内发现纳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汇算清缴期内重新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此时,必须重新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到主管税务机关征收前台进行更正申报。在原申报表上进行涂改的申报表,税务机关不予受理。更正后的申报表(整套、一式三份)由征收前台交纳税人、税源管理科、数据处理中心。

我局在办税大厅设立了“自助报税服务区”,提供给纳税人进行“自助式”申报。

(四)汇算清缴应报送的资料

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申报时,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1.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从网上打印,一式两份、并加盖单位公章);

2.财务报表;

3.备案事项相关资料(包括事先备案涉税事项的结果通知书,及事后报送相关资料);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5.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6.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7.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各分支机构,应将分支机构的营业收支等情况在报总机构统一汇算清缴前报送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及其所属机构的营业收支纳入总机构汇算清缴等情况报送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8.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需提供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复印件(全年各月份)、营业税完税凭证复印件;

9.纳税人凡发生下列事项,必须附送有关中介机构的审核鉴证报告:(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规定需要附送有关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核事项;

(2)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完工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收入毛利额与预售收入毛利额之间差异调整情况的审核事项;

(3)纳税人发生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费用,需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

10.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五)中介机构汇算清缴鉴证报告

为了提高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准确率,规范征纳行为,我局在2010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继续积极倡导纳税人委托有鉴证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涉税鉴证业务,并在汇算清缴申报时提供相关鉴证报告。

(六)违章处理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进行汇算清缴,或者未报送有关资料以及偷税的,税务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七)其它事项

1.企业所得税网上纳税申报、汇算清缴有关政策规定及具体操作事宜请登陆深圳市国家税务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或拨打服务热线123661查询。

2.如国家税务总局在2010汇算清缴结束之前下发新的规定,按新的规定办理。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

第三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基本流程

张老师

第一节近年来会计继续教育有关所得税讲解的回顾

 2007年 第二章《企业会计准则》第9节所得税(准则18号----所得税)背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 2008年 第二编讲解《企业所得税法》讲解 全面解读(新旧税法对比)背景:2007年3月16日 人大颁发《企业所得税法》

 2009年 第三编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

 2010年 第二编 税收实务操作指南 第4章 企业所得税税收实务操作指南 精读背景:2008年11月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

 2011年 第二编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 操作实务指导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

(一)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二)需掌握的要点:

凡在纳税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1.特定主体 查帐征收 A表

核定征收:定率 B表 定额 不进行汇算清缴

参考国税发[2008]30号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包括核定定额征收和核定定率征收, 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2.期限:在规定的期限内:

正常经营:终了5个月内(一般有效期:1月15日~5月15日)终止经营:终止经营之日起60日内 *清算所得:办理注销登记前 参考财税[2009]60号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计算。纳税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在一个纳税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

“ 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 企业应当自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3.程序: 计算 申报 结清税款

纳税人在纳税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实务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无条件申报:无论盈亏均要申报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 企业在纳税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2.自行申报:

3.申报的有效期: 一般有效期:1月15日~5月15日 4.错误能否更改:

申报期内发现错误,可更改

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内发现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汇算清缴期内重新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 申报期外:少缴或漏缴 《税收征管法》52条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多缴

《税收征管法》51条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5、延期申报

纳税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在汇算清缴期内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或备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办理延期纳税申报,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纳税人应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纳税结算。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在汇算清缴期内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依法办理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手续。即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当提供的资料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税发 [ 2009 ] 79号)第八条 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1、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2、财务报表;

3、备案事项相关材料;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5、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6、涉及关联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应按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五)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备案与报批事项(37分10秒)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按项目分为报批类和备案类。各主管税务机关受理报批类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管理规程(试行)》规定的期限和权限办理,并以《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结果通知书》形式告知申请人;各主管税务机关受理备案类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工作,并以《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结果通知书》形式告知申请人。

1、备案类税收优惠项目

目前,上海实行备案管理的税收优惠项目如下:

(1)企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

(3)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加计扣除100%);

(4)企事业单位购买软件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

(5)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缩短生产设备折旧年限;

(6)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取得的收入减免税;

(7)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获得分配的收入减免税;

(8)创业投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创业投资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在满2年的当年以投资额的70%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结转以后抵扣)

2、报批类税收优惠项目

目前,上海实行报批管理的税收优惠项目如下:

(1)综合利用资源企业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取得的收入减计(减按90%计入收入);

(2)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登记(费用化部分、资本化部分);(3)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享受20%优惠税率;

(4)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

(5)浦东新区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

(6)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享受10%优惠税率;

(7)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

(8)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减免税;

(9)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所得减免税;

(10)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减免税;

(11)新办软件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减免税(获利起,两免三减半);

(12)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减免税;

(13)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的投资者再投资退税(以40%或80%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纳企业所得税)。

3、备案项目提交的资料

(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提交的材料 ①《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申请表》

②被投资单位出具的股东名册和持股比例

③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提供有关记账凭证的复印件

④本市被投资企业《境内企业利润分配通知单》,外省市被投资企业董事会、股东大会利润分配决议、完税凭证或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减免税批文复印件。若分配利润比重与被投资单位公司章程规定不一致的,还需要提供被投资单位的公司章程。

(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提交的材料 ①《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申请表》

②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1年以上(含1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复印件(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企业公章)

③企业按省级政府部门规定的比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复印件(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企业公章)

④定期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的不低于企业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清单

⑤安置残疾职工名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复印件(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企业公章)⑥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三节、申报表的结构及填报(45分28秒)

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为例,包括1张主表11张附表,附表一为《收入明细表》,附表二为《成本费用明细表》,附表三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四为《弥补亏损明细表》,附表五至十一为《税收优惠明细表》。附表一至附表四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附表五至十一是计算纳税调整明细的。●整体填表技巧

第一,仔细阅读本表的填报说明,然后再填写相关栏目。第二,本表和相关附表的关系比较密切,应注意保持附表和主表相关数据的一致性。第三,应注意本表和相关附表的填写顺序。第四,不同行业的纳税人所需填报的附表是不同的,”收入明细表“和”成本费用明细表“分为三类: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金融企业纳税人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纳税人根据自己的归类分别填写各自的表格即可。主表结构

” 主表分为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附列资料四大部分。“ 主表是在企业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后,据此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6税1费

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关税(出口)、土地增值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费用:核算4税

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 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 利润总额

”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

“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其中: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 减:减、免税项目所得(以不出现负数为限)“ 减: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以不出现负数为限)

” 加:境外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包括当年和以前亏损)“ 纳税调整后所得

” 减:弥补以前亏损 “ 应纳税所得额

” 第26行 “税率”:填报法定税率25%。“ 第34行 ”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 ”(1)独立纳税企业

“ 填报汇算清缴实际预缴入库的企业所得税。”(2)汇总纳税总机构

“ 填报总机构及其所属分支机构实际预缴入库的企业所得税。”(3)合并缴纳集团企业

“ 填报集团企业及其纳入合并纳税范围的成员企业实际预缴入库的企业所得税。”(4)合并纳税成员企业

“ 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缴比例实际就地预缴入库的企业所得税。” 第40行“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33-34)” “(1)独立纳税企业

” 第40行=第33行-第34行。“(2)汇总纳税总机构 ” 第34行=第35+36+37行; “ 第40行=第33行-第34行。”(3)合并缴纳集团企业 “ 第40行=第33行-第34行。”(4)合并纳税成员企业

“ 第40行=第33行×第38行-第34行

” 【第38行“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 第四部分:附列资料

1.以前多缴的所得税税额在本年抵减额 2.以前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

本市征管系统不采用“以前多缴的所得税税额在本年抵减额”办法。主表只填白色部分,灰色会自动生成,主要填3-9行及34行。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 包括以下:

“(1)收入类调整项目:18项(附表一、五、六、七)”(2)扣除类调整项目:20项(附表二、五、八)“(3)资产类调整项目:9项(附表九、十一)”(4)准备金调整项目:17项(附表十)“(5)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 ”(6)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7)其他

” 第2行“视同销售收入”:第3列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税收上应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金额。

“ 一般工商企业:按附表一【1】第13行金额填报; ” 金融企业:按附表一【2】第38行金额填报;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自行计算填报。

“ 第3行”接受捐赠收入“: ” 第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将接受捐赠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核算、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4行“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填报纳税人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 第8行”特殊重组“ ” 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作为特殊重组处理,导致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 第9行”一般重组“ ” 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作为一般重组处理,导致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应确认的成本。“ 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 ” 条例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23行”职工福利费支出“ ” 条例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 第28行”捐赠支出“ ” 税法第九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特殊情况可以全额扣除。” 第29行“利息支出” :

“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的金额;

”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的利息支出的金额。“ 如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

” 如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

国税发[2009]88号文废止

更新内容: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新的变化:

1.扩大或明确了资产损失的范围

2.将资产损失分为: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 3.改变了扣除方式:

88号文:自行申报(6种情形)与税务机关审批 25号公告:自行申报扣除(税务机关不再审批)

4.统一了资产损失的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减少了税会之间的差异 5.放宽申报期限

88号文:终了45天内(2月15日前)

25号公告:终了5个月内(与所得税汇算清缴同步)6.允许追补申报 88号文:当年

25号公告:不超过5个

第四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总结

篇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现状分析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现状分析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否科学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税源的流失、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商事体制的改革,企业所得税征管户快速增长,新生的经济类型和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征管模式现状分析

(一)税源管控不到位,税基涉嫌侵蚀严重

1、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银行金融等单位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企业所得税实行的是法人税制,及时掌握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等信息是税源监控的基础工作,尽管《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义务将办理注册登记、变更、注销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传递给税务机关,但没有详细规定操作规程及承担责任,使得基层税务机关和工商机关、企业开户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缺乏约束,税务机关不能从源头上对税源进行监控。

2、难以准确地核实企业的各项收入。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财务核算不健全、不规范、账面信息失真实度较高,且存在着大量的现金交易,在实际征管中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掌握企业的资金流、货物流等经营情况,对于做“不真实账”等行为使税务机关很难在日常管理中获取证据,税务机关在与纳税人提供的会计信息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较难以准确核实企业的真实收入。

3、企业虚列成本、扩大费用列支范围等行为,严重侵蚀税基。一方面企业利用假发票、虚列工资等虚列成本;另一方面把私人和家庭消费与生产经营费用相混淆,擅自扩大费用列支扣除范围,提高扣除标准。亏损企业户、零申报户数量较多,存在较多账实不符企业情况。

(二)纳税服务质量有待于提高

1、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亟待提高。企业所得税目前在我国整个税制中是最复杂的税种,包含内容众多和法律规定更新快,这就要求相关税务管理人员须具有丰富的税法、财务会计及相关法律知识。但目前税务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更为重要的是缺乏纳税服务意识,甚至会设槛为难企业,成为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瓶颈。

2、纳税服务渠道、形式单一,与企业之间缺乏互动,不能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在纳税服务中,尽管某些税务机关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却忽视与纳税人沟通渠道的建设,不能准确了解纳税人的需求,服务内容和手段离纳税人的要求还有距离,导致双方对企业所得税某些政策产生不同的理解,沟通渠道长期不是很顺畅。

3、税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管理手段依然落后,难以形成及时动态的征管模式。由于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户数较多,未能及时和动态地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性常常滞后,以至于造成税款缴纳不及时、甚至长期拖欠不清缴或延缴。

(三)企业所得税清算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1、清算程序不规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应在解散事由出现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并向税务机关报告,有未结清税款的,税务机关参加清算。但在实际中却事与愿违,有部分企业不仅没有成立清算组,不及时处理资产、清理有关债权和债务,而且在清算前都不向税务机关报告,注销时也不提供清算报告。

2、税务机关对清算不够重视。税务机关往往只重视正常经营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使很多企业清算不彻底,注销时仍然留有大量实物资产未处理,造成资产在注销后转移时,税务机关不能有效监控,导致税款流失。

3、清算政策法规缺乏操作性。税法只是简单地规定了企业清算所得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及交易相关税费、实收资本,再加上企业债务清偿损益等,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准确获得资产可变现价值。尤其现在新的工商商事改革,公司注册时都不需实缴资本,新的商事改革跟相关税收法规难以同步衔接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清算所得的内容就会有新的变化,给税务机关、企业的实际工作带来操作难度。

(四)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制度不够完善

1、预缴申报不够规范。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预缴方式先按月或按季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次年5月31日前再按纳税汇算清缴,这样造成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方都不重视预缴申报,只重视汇算清缴。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汇算清缴工作还停留在“账面审核,多退少补”阶段,税务机关本身的管理监督辅助等职能却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预缴申报流于形式,最终成为企业短期避税的工具。

2、纳税申报审核工作未能深入开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商事改革公司注册户急增,纳税人数量急剧增长,而我国目前申报表审核还是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申报的错误和疑点。

(五)纳税评估流于形式

1、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在税收征管中到底处在何位置尚不明确,大部分税务部门并没有没立专门的纳税评估机构,一般由税收管理员兼职评估。

2、由于不能全面、准确采集企业申报表、财务报表和其他涉税信息,因此,在此基础分析的纳税评估指标值不能准确反映纳税人的风险状况。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的外部信息少,无法对其申报数据做到深入分析,对本地区的行业税负水平和各项财务指标预警值,掌握不及时,难以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再加上评估人员责任心不强,选案随意性大,缺少统一标准等原因,更是雪上加霜,造成当前纳税评估的成果无非是表到表,走个过场,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3、纳税评估没形成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统一可操作强的规程,让纳税人常认为纳税显失公平,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到税务机关与企业的征纳关系,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当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以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在税制 及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如下:

(一)税制体系建设方面

1、经济性重复征税。新税法延续古典税制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减轻或消除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如,对已分配利润存在重复征税。企业利润被征收企业所得税后,税后利润对个人分配需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收实际负担率高达40%(1×(1—25%)×(1—20%))。又如,对未分配利润存在的重复征税。如果企业对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那么将存在着因利润留存而形成的资本利得被再次征收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可能。很显然,经济性重复征税有悖于经济效率原则,无论对征税主体还是纳税主体,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税种征管范围不明确。征管范围历来是国、地税关注的重点,新所得税税法和实施条例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通知,明确以流转税管理范围确定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意见,延续“同一税种,两家管理”的格局。客观上增加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不利于税务部门树立良好的税务形象;以流转税管理范围确定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无论从所得税制理论还是征收管理看,不利于企业所得税制的长远发展。

3、收入、扣除确认原则欠完善。新所得税法确立了收入确认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新税法明确扣除的四个基本原则,即权责发生制、真实性、相关性和合理性原则;实务中,篇二:市一级国税局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总结范文 关于xx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情况 的报告

xx省国家税务局: 根据《xx省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关于做好xx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所便函[20xx]xx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文件精神,我市认真开展了xx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通过税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xx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汇算清缴基本情况

(一)汇算清缴户管情况。xx全市办理企业所得税税种登记户数324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637户,同比增长24%。开业户数为3234户,同比增加了673户,开业面达99.72%;应参加汇算清缴的户数为3076户,同比增加了672户。不参加汇算清缴的户数为167户,同比减少了35户;实际参加汇算清缴户数为3076户,同比增加了672户。汇算清缴面达100%.通过汇算清缴,企业纳税调整增加额7.83亿元,纳税调整减少额4.21亿元,纳税调整后所得为10.6亿元.弥补以前亏损1亿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2.91亿元,应纳所得税额为3.23亿元,扣除减免税额及抵免所得税额,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为3.11亿元,同比增加1.29亿元,增长率为70.88%;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8亿元,同比增加1.11亿元,增长率为62.71%;应补所得税额0.23亿元,同比增加0.18亿元,增长率为360%。3076户企业在xx营业收入共计421.9亿元,利润总额为6.98亿元,企业通过汇缴共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83亿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21亿元,调整后所得额合计为10.6亿元。我市正确执行税收政策,落实各项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企业所得税0.11亿元,抵免企业所得税0.01亿元。因无企业在境外投资,故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均为0。参加xx汇算清缴的企业应缴企业所得税3.11亿元,已预缴2.88亿元,通过汇算清缴共补缴0.23亿元。

(二)汇算清缴行业结构分析。本次实际参加汇算清缴的企业共有3076户,其中:盈利企业2471户,亏损企业196户,零申报企业户数409户。具体参加汇缴行业户数分布如下:农林牧渔业215户,其中:盈利企业123户,亏损企业33户,零申报企业户数59户。采矿业37户,其中:盈利企业32户,亏损企业2户,零申报企业户数3户。制造业1397户,其中:盈利企业1124户,亏损企业80户,零申报企业户数193户。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90户,其中:盈利企业71户,亏损企业13户,零申报企业户数6户。建筑业21户,其中:盈利企业17户,亏损企业0户,零申报企业户数4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3户,其中:盈利企业52户,亏损企业1户,零申报企业户数10户。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6户,其中:盈利企业4户,零申报企业户数2户。批发零售业944户,其中:盈利企业800户,亏损企业35户,零申报企业户数109户。住宿和餐饮业9户,其中:盈利企业6户,亏损企业2户,零申报企业户数1户。金融业19户,其中:盈利企业15户,亏损企业4户。房地产业163户,其中:盈利企业136户,亏损企业16户,零申报企业户数11户。租赁和商业服务业36户,其中:盈利企业32户,亏损企业1户,零申报企业户数3户。技术服务业8户,其中:盈利企业7户,零申报企业户数1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户其中:盈利企业10户,亏损企业3户,零申报企业户数2户。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47户,其中:盈利企业36户,亏损企业6户,零申报企业户数5户。教育业4户,其中:盈利企业4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户,其中:盈利企业2户。

实际税负率:除农、林、牧、渔业22.36%、制造业20.2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4.61%,其它行业实际税负率均为25%。

二、税源构成及增减情况分析

(一)税源构成情况。实际参加汇算清缴的3076户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215户,占总户数的6.98%;采矿业37户,占1.2%;制造业1397户,占45.4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0户,占2.92%;交通运输业63户,占2.05%;批发和零售业944户,占30.69%;房地产业163户,占5.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6户,占 1.1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7户,占1.53%;其它行业则所占比例较小。

3.11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行业主要分布情况为:制造业入库税款0.44亿元,占15.2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入库税款0.1亿元,占3.47%;交通运输业入库税款0.25亿元,占8.68%;批发和零售业入库税款0.89亿元,占30.9%;金融业入库税款0.04亿元,占2.27%;房地产业入库税款1.07亿元,占37.15%。

盈利企业收入及缴纳税款情况:通过汇算清缴,盈利企业为2471户,占应参加汇缴企业户数的80.53%。盈利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39亿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2.91亿元,应纳所得税3.23亿元,减免所得税额0.11亿元,抵免所得税额0.01亿元,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3.11亿元,全年已累计预缴2.85亿元,汇算补缴0.31亿元,应退0.05亿元。

亏损企业销售收入及亏损情况:亏损企业为196户, 占全部应参加汇缴企业户数的6.37%,亏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41亿元,亏损总额2.42亿元。亏损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80户,亏损额为1.26亿元;批发零售业35户,亏损额为0.26亿元;农林牧渔业33户,亏损额为0.15亿元;房地产业16户,亏损额为0.26亿元。亏损企业当预缴税款0.03亿元,应退0.03亿元。

(二)税收增收情况及原因。参加汇算清缴企业入库

2.8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长,增收1.11亿元,增收比例达到62.71%,各行业均出现不同幅度增长的现象。这首先取决于经济环境的转好,企业度过了经济危机,经营状况逐渐改善,同时一些亏损企业也被自然淘汰;其次得益于我市继续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管理工作,特别是“三产”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工作。继xx年我市出台“三产”企业实行预缴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办法并取得良好效果后,xx年继续将工作重点放在主要针对小型企业、长亏不倒企业、零负申报企业和“三产”企业的预缴管理上。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增加。

三、减免税审批、报备情况

xx我市享受免税收入的企业共19户,免税收入0.36亿,较上年增长0.04亿;享受减计收入的企业10户,减计金额0.39亿,较上年减少0.25亿;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13户,扣除金额0.1亿,较上年增长0.04亿;减免所得额合计0.16亿,较上年增长0.11亿;减免税合计0.11亿,较上年减少0.03亿;抵免所得额合计0.01亿,较上年减少0.01亿。

四、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层层落实。我局为切实做好xx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结合总局、省局文件要求,依照“明确主体、规范程序、优化服务、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在3月份专门召开了全市国税系统所得税管理工作会议,布置了xx汇算清缴工作。会议强调:各级税务机关工作重点应放在政策宣传和有关年报填写辅导上,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严格企业涉税事项审核,同时对企业汇算清缴面、时间要求和在汇缴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特别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明确。各县(市、区)局为了切实加强对汇缴工作的组织领导,均成立了以局长或分管业务副局长为组长,税政法规股、税源管理科、农村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汇算清缴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

(二)搞好内外培训,增强宣传力度。针对各县区局普遍反映的部分税务干部素质难以适应所得税管理工作以及企业会计人员对所得税政策不明晰的情况,为确保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市局进一步强化了对税务干部业务培训,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税务人员所得税业务操作技能水平,并及时整理各项所得税相关政策和资料,通过内网传达至各县区局,帮助税务人员正确理解政策精神并掌握操作方法,同时要求各单位做好对纳税人的政策宣传、培训工作。各县(区)局在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的基础上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外宣传。xx县局及直属分局积极整理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及管理措施,结合纳税人日常咨询较多的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编制成册逐户发放,帮助纳税人了解所得税政策,指导纳税人进行汇算清缴工作;xx县局召集各企业法人代表与局领导班子进行座篇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总结报告

西安市碑林区国家税务局二○○六企业所得 税汇算清缴工作总结的报告 西安市国家税务局:

在今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我们碑林区国税局按照“转移主体、明确责任、做好服务、强化评估”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2005]200号))的规定和(陕国税发[2006]572号)及(市国税发

[2006]389号)文件精神,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宣传、电子申报、纳税评估、核定征收和日常检查五个方面,大大地提高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全局干部的大量工作,克服了人员少、业务多、任务重、汇算面宽等具体困难,坚持早动手、早安排、早落实,圆满地完成了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现将2006汇算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开展汇算清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确保汇算清缴工作落到实处

200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第一年,市局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企业所得税申报工作。我局的任务最重,申报量占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左右,市局领导格外关注,多次到我局指导工作,提出具体建议。我局多次召开工作会议,提高认识,统筹安排,成立了汇算清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纵向、横向联系,保证了区局与市局处室之间,科与所之间、各科室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从而形成一股合力,确保了汇算清缴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内外培训,保证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06年企业所得税出台的新政策,申报表的变化、政策的变动等,我局及时做出安排和部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我们首先分期分批对申报大厅操作人员和全局税收管理员进行轮训,一方面培训有关政策,包括:汇算管理办法及工作规程,汇算清缴中涉及的税收政策和税法和会计制度差异,历年汇算清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申报表讲解等,使每个管理员吃透文件精神,掌握政策规定,正确辅导企业填表,正确审核企业报表,提高企业申报表填报质量;另一方面,培训申报软件的操作技能,根据试点测试所得税电子申报的经验,我局制作了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软件操作指南,即“傻瓜流程图”税务版和企业版,并随同下载的总局《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和相关说明一并下发各税源管理部门。税务版中明确税收管理员该如何操作软件的下载,如何安装使用数据的导入和导出,以及如何接收申报数据等。在企业版中告诉纳税人,下载软件后,如何选择和填写税务登记表,如何进行系统激活,怎样生成和创建报表,怎样录入报表,先录什么,后录什么,如何修改,如何生成压缩文件上报税务机关等。使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一看就懂,容易操作。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纳税人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和多方式的培训辅导,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向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纳税服务,采取集中培训、重点辅导等多种形式,从新申报表填写方法、报表间勾稽关系、软件应用、税务审批事项、税收政策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辅导,使纳税人及时掌握新申报表的填报方法,适应新申报表的填报要求,明白如何办理纳税申报手续,正确填制相关报表,准确录入有关数据,从源泉上保证汇算清缴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同时我们以所为单位举行税企恳谈会,印发宣传资料,开通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咨询热线,在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内容等,使广大纳税人明白电子申报的优越性,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电子申报在推行过程中,我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现象,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学习相关操作方法和有关政策,税务人员到企业去现场指导,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在电子申报中的认识和经验,互帮互助,有力的促进了电子申报工作在我局的全面推广和运行,确保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全面完成。

三、积极推行企业所得税多方位纳税申报,有力地保证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今年,我们的汇算工作压力大,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结合”即:

1、汇算清缴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2、汇算清缴与纳税评估相结合;

3、汇算清缴与纳税辅导相结合;

4、汇算清缴与强化监控相结合;

5、汇算清缴与核定征收相结合;

6、汇算清缴与税源分析相结合;制定了200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日程安排表,将2007年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与汇缴合并进行,以汇缴质量的优劣作为所得税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的案源之一,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汇算清缴工作是我们了解管户的基本情况;企业所得税税源结构的分布情况;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及原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

(二)针对我局的实际,制定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申报模式:

1、对重点税源户我们采取重点培训和辅导,申报中开启绿色通道;不管是年报还是季报,保证了重点税源户的及时申报和入库。

2、对一般企业,我们制定了200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日程安排表,进行了统一部署,确保均衡完成汇算清缴工作。我们要求各基层单位一月份申报必须完成企业所得税总管户的20%;二月份必须完成总管户的20%;三月份必须完成总管户的35%;四月份必须全部完成企业所得税申报;季报时,我们对纳税人同样进行了划分申报,保证了申报的及时性。

3、对小型企业和连续亏损企业我们通过核定征收,进行简易申报,截至2007年6月,我局已对2131户企业进行了核定征收管理,从而减少了申报压力。

(三)为解决申报拥挤等现象发生,我们制定了应急预案:

1、在1月20日前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纳税人数进行调查、摸底和分析,确定名单,按时通知纳税人分批进行申报;

2、整合窗口业务,调整窗口设臵,开设零申报窗口。设臵专门的应急窗口,必要时启动应急窗口,迅速、快捷受理申报。采取措施疏理申报工作,避免上门申报过度集中,引起混乱。同时成立应急梯队,在正常工作时限之外,根据纳税人排队等候情况,由应急梯队继续受理企业纳税申报,让窗口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必要的休息,同时安排中午值班人员,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按照事件紧急程度我们划分了三个预警等级:绿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四)针对管户多的特点,我局采用有集中到分散的办法,多点申报,合理安排组织安排申报工作,按确定的名单,按时通知纳税人分批进行申报的税务所或申报大厅进行申报,今年67%的管户在基层所解决了申报问题,从而避免申报拥挤等现象的发生。

(五)积极推行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确保汇算清缴工作圆满完成 首先,我们做到提早动手,不等不靠。由于当时所得税年报介质申报怎么做在我省尚无先例,使用什么软件,申报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都是未知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知难而进,积极准备,主动接受测试任务,在市局所得税处、征管处、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我们于2月5日开始对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软件进行了测试运行,筛选了31户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征收方式的企业,在申报的厅进行了电子申报数据企业端录入,和申报数据ctais介质采集测试,逐户审核,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参加测试的企业介质申报成功率达到100%。通过测试,让我们看到了介质申报的快捷和便利,是原来手工录入所需时间的三十分之一,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纳税人的等候时间。随后我们又完成了省局下达的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申报软件测试任务,测试成功后,我们立即进行总结分析,制定了推广方案,于2月下旬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企业所得税介质申报工作,较省局下发申报软件提前了将近1

第五篇:2008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政策规定[推荐]

2008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政策的规定

一、工资薪金支出

(一)纳税人支付给与本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本企业任职或受雇的员工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二)经批准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2008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未计入当年成本费用而冲减了以前效益工资余额(是指以前按批准的工效挂钩办法提取的工资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在纳税申报时已作纳税调增的金额)的部分,允许在年终汇缴申报时作纳税调减。

(三)纳税人当年应发并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税前扣除。对实行“后发薪”制度的纳税人,提取但未发放的12月份工资,允许12月末工资余额保留一个月(下1月份)。

(四)•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1、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 人所得税义务。

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五)•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职工福利费

(一)企业在2008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职工福利费按以下方式进行税务处理:2008年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应冲减其2007年底以前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扣除。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税函„2009‟文件精神,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三、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2008年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冲减其历年职工教育经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的比例进行扣除,四、工会经费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应当在实际向工会拨缴后,凭工会组织开据的专用收据扣除。

五、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费标准

2008年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费按原渠道列支,并按下列标准扣除,超过部分并入工资薪金。

1、防暑降温费自2008年起调整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45元调至67元,发放时间为6、7、8、9四个月。

2、冬季取暖费520元。

六、企业支付给职工一次性补偿金

2008企业与受雇人员解除劳动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准予税前扣除。

七、住房公积金

按天津市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规定,2008年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在不超过2007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8469元)的基数和不超过15%比例的缴存金额,税前扣除。

八、关于劳动保护支出 纳税人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劳动保护支出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安全保护方面所发生的支出。

九、通讯费

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为本企业员工发放的通讯费属于工资薪金支出范畴,应计入工资薪金总额。凡未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而凭相关票据作为费用在本企业报销的,不得在税前扣除。

十、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

1、对于纳税人在新税法以前按照原政策规定已发生但尚未扣除的广告费,可按照原政策规定结转到2008,并与新法实施后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按新法规定合并扣除。

2、除房地产开发企业外,其他企业在新法实施以前发生且未扣除的业务宣传费,不得结转到2008年扣除。对于2006年1月1日后新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第一笔开发产品销售收入之前发生的与建造、销售开发产品相关的业务宣传费,可以向以后结转扣除。

3、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

②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③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4、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为”销售(营业)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的合计数”。

十一、差旅费支出

1、纳税人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结合实际,自行制定本企业的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及标准,并报主管国税机关备案,其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

2、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

十二、租赁交通工具费用

1、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租入其他企业交通运输工具,发生的租赁费及与其相关的合理的油料费、停车费和公路收费,凭租赁合同或协议及合法凭证,准予在税前扣除。租入交通工具的修理费、保险费以及应由出租方负担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2、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向个人租入交通运输工具, 发生的租赁费凭租赁合同或协议及合法凭证,准予在税前扣除。由于有关交通运输工具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难以分清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费用,因此,企业租入个人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除租赁费以外的各项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3、企业为员工报销的油料费、过路费、停车费、洗车费、修理费、保险费等费用,以及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应一律计入企业的工资薪金总额。凡未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而计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的,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

十三、公益性捐赠支出

1.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会计利润。

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应凭公益性社会团体等组织开具的捐赠专用收据税前扣除。

3.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4号)规定,自2008年5月12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对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4.如果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是由企业上级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统一捐赠的,可由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按实际捐赠金额进行分配,凭公益性捐赠专用收据的复印件、分配单、款项支付凭证及其他有关证明,准予税前扣除。

十四、非金融企业之间发生的利息支出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此项支出应凭借款合同或协议、发票等相关凭证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没有发票可到税务机关开具。相关合同或协议应包括借款金额、利 率、利息所属时间、利息金额等内容,并双方加盖财务(合同)专用章。

十五、准备金支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因此,在总局尚未做出明确规定之前,企业提取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十六、关于固定资产年限、残值处理

1.新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最短折旧年限进行了调整,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避免实际工作中因企业调整折旧年限出现税务机关不易监控的问题。对2008年1月1日前已购臵并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仍按原规定执行,在税务处理上不再调整。对2008年1月1日以后购臵并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执行。

2.新税法对固定资产预计残值率没有作具体规定,由企业自行决定,因此,对2008年1月1日前已购臵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不再进行调整,仍按原规定执行。对2008年1月1日以后购臵的固定资产预计残值率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情况自定,残值率一经确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随意改变。

十七、筹办费(开办费)的处理

新法不再将筹办费(开办费)列举为长期待摊费用,与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处理一致,即企业可以从生产经营当期一次性扣 7 除。对于企业在新法实施以前发生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仍按原规定摊销至5年期满为止。

十八、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

内资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臵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权益性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

十九、补充养老保险(年金)

新税法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在总局尚未作出明确规定之前,补充养老保险(年金)暂按天津市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即工资总额8%)。

二十、国产设备的投资抵免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关于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问题的电话通知‣的规定,在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已经审批核准,并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实际购臵国产设备的投资,在2007尚未抵免完的投资额,可在剩余抵免期限继续抵免到期满为止。

二十一、企业财产损失等问题

(一)内资企业财产损失问题

1、在总局尚未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之前,对内资企业2008发生的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家税务总局„2005‟第13号令(津国税所„2006‟4号)规定的的具体审批条件、报送资料、审核程序和审批权限,做好审批工作。同时,纳税人必须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

2.对金融保险企业发生的呆帐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家税务总局„2002‟4号令(津国税所„2002‟142号)具体审批条件、报送资料、审核程序和审批权限,做好审批工作。

3.内资企业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参照国家税务总局„2005‟第13号令(津国税所„2006‟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文件具体审批条件、报送资料和审核程序,做好审批工作。同时,纳税人必须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

4.原则上,纳税人应在2009年3月31日前将有关资料报送主管国税机关。

5.原则上,各分局应在2009年4月30日前将需市局审批的企业财产损失等有关资料上报市局。

(二)外资企业财产损失问题

对外商投资企业2008发生的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参照•关于印发†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取消及下放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若干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津国税外[2004]85号)第二条第(一)项第18款“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规定的企业具体报送资料,做好备案工作。同时,纳税人必须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

二十二、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处理

1、在总局尚未出台新规定之前,对内资企业2008年底以前发生的转让、处臵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暂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和•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 6 号)规定,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额。

2、对外商投资企业2008接受的非货币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货物)捐赠,暂按照市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接受捐赠税务处理的通知‡的通知‣(津国税外[1999]98号)的有关规定掌握执行,即对接受的非货币捐赠资产按照合理价格估价计入有关资产项目,同时作为企业当收益,在弥补企业以前所发生的亏损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若弥补以前亏损后的余额数额较大,企 业一次性纳税有困难的,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外商投资企业接受的货币捐赠,应一次性计入企业当年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十三、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规定,企业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同时必须按照本办法附表的规定项目,准确归集填写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

(二)由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下发较晚,对于企业2008没有实行专账管理但符合国税发„2008‟116号规定的研发费支出,允许企业按文件规定重新归集,并按照本办法附表的规定项目,准确填写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在申报加计扣除时,需附送税务师税务所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

(三)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四)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在中间预缴所得税时,允许据实计算扣除,在终了进行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再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五)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的,可要求企业提供政府科技部门的鉴定意见书。

二十四、非营利组织(机构)

在总局尚未出台非营利组织(机构)认定标准之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机构),可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执行。

1、够提供有关部门发放的非营利组织(机构)证书(证件);

2、有组织章程并按照组织章程开展组织活动;

3、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84条规定条件。二

十五、资源综合利用减计收入

2008年符合税法规定资源综合利用经营项目的企业,在办理减计收入备案时,需附送天津市经济委员会出具的•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表‣和相关认定资料,不能提供以上资料的纳税人,不得享受此项税收优惠。

二十六、实行核定征收纳税人申报问题

实行核定征收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补(退)税额。

二十七、外商投资企业支付境外保险费

外商投资企业2008年直接或间接为其在中国境内工作的雇 员(含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和无住所的雇员)向境外保险机构(包括社会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支付的失业保险费、退休(养老)金、储蓄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等境外商业人身(人寿)保险费和境外社会保险费,作为支付给雇员工资、薪金的,可以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开发国税 二零零九年三月三日

下载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宣传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宣传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程序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等法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应按以下程序进......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 及年度汇缴申报表相关内容讲解 (一)、企业所得税汇缴期限 1、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查账征收)流程? 有详细的所需材料清单吗? 一、汇缴申报程序 1、从上海税务网—“办税服务”—“下载中心”下载《上海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客户端》; 2......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问题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问题解析(一) 1 、问:企业对租用的用于经营的房子进行装修,支付的装修费是否可以一次性进费用? 答: 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发生装修改造支出,对符合固定资产改良......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1、《退税申请书》一式三联,分税种填写,纳税人加盖公章; 2、退税申请。纳税人自行打印,说明退税原因,所退税种,税款实缴、应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练习题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操作指南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下列各项关于销售收入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B.企......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知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知 一、年度申报纳税人可以选择上门申报也可以选择网上办税一体化平台申报,上门申报的纳税人2011年年度申报时间安排如下: 1、核定征收企业所得......

    浅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5篇)

    浅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摘要】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所得税政策准确执行、税收收入足额征收的重要环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