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以虚假清算报告申请注销 实际控制人和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企业以虚假清算报告申请注销
实际控制人和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编者按】
企业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成立,自注销登记之日起消亡。像企业设立需要提供企业章程、股东情况等资料办理登记手续一样,企业要依法消亡也须履行法定程序,即先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资产等进行清算,然后向企业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现实中,很多企业运营发生困难歇业,或者因其他原因停业,出资人、实际控制人不重视法人单位的清算程序,放置企业于不理,甚至提供虚假的清算报告办理注销登记。如此处理将会导致出资人、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风险。浙江腾智律师事务所公司部侯二朋律师前不久办理一起因企业提供虚假清算报告申请注销,法院判决实际控制人和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例。在此予以梳理,以为镜鉴。本文中的“企业”是指企业法人。【案件回顾】
2007年12月21日,王某与富阳某纸业公司签订了《短期借款合同》,约定由王某出借80万元给某纸业公司。当天杭州某进出口公司与王某签订了借款保证合同,为该笔借款提供保证担保。王某随即向富阳某纸业公司支付了该笔借款。但是借款到期后,富阳某纸业公司无力偿还借款及利息。2009年1月,侯律师代理王某就该笔借款向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富阳某纸业公司偿还借款,杭州某进出口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诉讼过程中,王某应侯律师建议,及时申请了诉讼财产保全。正式这一纸申请为日后王某能要回借款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城法院裁定冻结了杭州某进出口公司的银行账户。杭州某进出口公司以富阳某实业公司提供担保为由要求法院解除对其账户的冻结。下城法院经过听证程序裁定解除对杭州某进出口公司银行账户的冻结。2010年5月,下城法院判决支持了王某的全部诉讼请求。杭州某进出口公司不服下城法院判决提起上诉,后因未依法缴纳诉讼费,被法院裁定视为撤诉。
2010年10月,王某向下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侯律师及时提供的财产保全中知晓的线索,但是调查发现富阳某实业公司名下只有一块集体土地及上面非常破旧的厂房,且该公司早已歇业。此后侯律师多次陪同执行法官到富阳查询其他财产线索,一直毫无进展。2012年3月,侯律师代表王某向下城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裁定追加富阳某实业公司为被执行人。下城法院经过听证程序,支持了王某的申请。
2014年,侯律师在网络上查询富阳某实业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时发现其已被注销。随后侯律师及时赶到富阳市工商局,查阅并复制了富阳某实业公司的注销登记资料,发现该公司的注销过程中隐瞒了王某的债权,以公司无债权债务为由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经过法律论证,并征询王某意见,侯律师代表王某以富阳某实业公司的出资人某公办中学和实际控制人沈某为被告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近日富阳法院作出判决,支持了王某的全部诉讼请求。【争议焦点】
六年前,王某就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委托侯二朋律师办理,不成想竟演变成了一起企业清算责任纠纷。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1)沈某是否为富阳某实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责任主体如何确定。
对此侯律师认为:
一、沈某是富阳某实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沈某在就王某民间借贷执行案件中回答执行法官的询问时,明确表示当时杭州某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拿着财产保全担保书找他盖章,他是同意提供担保的。这表明沈某对公司的决策具有决定性的权力。
2、根据出资人某公办中学提供的其与沈某间签订的协议,约定沈某是富阳某实业公司的实际出资人,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亦由沈某掌控,某公办中学无权干涉。这可以直接证明沈某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某公办中学与沈某应对王某的债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某公办中学虽未对富阳某实业公司出资,也没有参与经营,但是根据其与沈某签订的协议,可以每年从富阳某实业公司取得1万元的回报。据此可以认定沈某控制的该公司与某公办中学形成了挂靠关系。而且在富阳某实业公司提交的虚假清算报告中,该中学亦加盖了印章。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该公办中学与沈某对以虚假的清算报告办理公司注销登记具有共同的过错,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判决结果】
富阳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支持了王某的全部诉讼请求,并认为:
一、在工商登记资料中,富阳某实业公司虽然名义上系公办中学投资设立的校办集体企业,但1999年沈某与公办中学签订的协议明确表明,沈某与公办中学之间名为承包经营,实为挂靠经营,沈某作为该公司的实际出资人,该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亦由沈某掌控,公办中学无权干涉。故法院认定沈某系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根据已生效的下城区法院裁定书,富阳某实业公司应在保证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支付给王某80万元。该公司在上述裁定生效后未积极履行相关法律义务,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沈某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故其对上述债务应承担赔偿责任。公办中学作为该公司的名义出资人和挂靠单位,应对沈某所应承担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律师评述】
这个案件的办理前后长达六年,终使王某的债权得以实现,其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一、企业应当依法清算后办理注销登记手续,这是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防范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风险的唯一有效途径。企业依法而生,也要依法而死。设立企业是出资人、实际控制人的权利,但同时保障企业债权人的利益也是其义务。一旦其行为损害了债权人对企业的债权,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债权人要实现债权,应当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持之以恒努力争取。本案中如果没有律师在处理民间借贷时申请财产保全,就不会有富阳某实业公司的担保,没有该公司的担保,也就不会发生此后的企业清算责任纠纷案件,王某的债权也就无法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律师帮助王某及时发现该公司被注销,王某还陷入在债权无法实现的苦恼之中。
第二篇:2018.1.8公安部关于转发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涉及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的
2018.1.8公安部关于转发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涉及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的...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及相关评析
1、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林某某等诉浙江钻豹电动车有限公司一案二审民事判决案例2015年7月1日晚,徐海涛驾驶电动自行车沿奉化溪口镇浒溪线北往南行驶,20时20分许,当车行驶至浒溪线与××交叉口地方,车头与前面行走的行人孙芳身体发生碰撞,造成孙芳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并于当月10日死亡的交通事故。2015年7月3日,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根据奉化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的委托对该两轮车辆车型进行鉴定,鉴定分析认为该车辆质量达到101.2kg,不符合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于机动车的相关定义,鉴定结论为该两轮车辆为二轮摩托车,属于机动车。2015年7月17日,奉化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为徐海涛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二轮摩托车在道路上盲目行驶,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其过错行为是导致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判决
一、浙江钻豹电动车有限公司赔偿给林信均、林某某、焦改惠、孙凤英经济损失1250565.5元范围内的20%即250113.1元;
二、驳回林信均、林某某、焦改惠、孙凤英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评析超标电动车实为机动车和存在警示缺陷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乃至加大了车辆的不合理危险,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害扩大的风险,所以超标电动自行车的生产者应当对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被告的产品存在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与事故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故其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原告的产品责任诉讼完全可以成立。但考虑产品超标属于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故法院酌情确定被告只需要承担20%的赔偿责任。
2、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卢某某诉临海市美尼特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一案二审民事判决案例2012年11月10日19时30分许,卢全奇驾驶电动自行车沿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盟光路自南往北行驶至云锦四季小区附近路段,与同方向前方行人邹海阳发生碰撞,造成邹海阳受伤经医院救治无效于当日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后,卢全奇向120电话报警,后离开现场,于次日中午向公安机关投案。经公安机关委托检验,宁波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出具检验报告显示,卢全奇驾驶的“可人”牌电动车,最高车速和整车重量分别为35km/h和91kg,均不符合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标准》规定的标准要求,该车被认定为两轮轻便摩托车。公安机关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为卢全奇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车辆,对前方交通情况注意不足造成事故后驾车逃逸,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其过错是导致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应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判决
一、美尼特公司应赔偿卢全奇经济损失525164元的25%计131291元;
二、驳回卢全奇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评析生产者生产的电动车存在警示说明缺陷,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对受害人损失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电动车厂商生产的电动车产品超重、超速但未告知、明示消费者,可以认定为警示说明缺陷。由于电动车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交通工具,关系社会大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在判断该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不仅应考虑纯粹的法律逻辑,更应考量法律政策、价值导向,促使企业负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3、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某某等诉宁波捷鑫一家车辆有限公司、宁波捷鑫派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一案二审民事判决案例2013年11月5日李邦奎向宁波市鄞州集士港鸿鑫电动车店购买了菲利普王子牌电动车一辆。2013年12月12日,李邦奎驾驶该电动车从集士港驶往高桥方向,20时05分许,当其驾车沿甬金连接线由南往北行驶至9KM+625M附近路段时,车辆碰撞公交车站,造成李邦奎受伤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2013年12月13日死亡、车辆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李邦奎经医院抢救花去医药费1640.72元。事故发生后,经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甬(公)鄞交认字(2013)第3302272013A0009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该事故系李邦奎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后驾驶轻便摩托车上路行驶且未戴安全头盔造成,李邦奎应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经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委托宁波市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对涉案菲利普王子牌电动车的车辆属性、制动系、转向系及前灯光的技术状况进行鉴定,该车整车重量为98kg,最高时速为37km/h,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60v,不符合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关于车速、整车重量及蓄电池标称电压的规定,该车属电驱动轻便摩托车类型,即属于机动车范畴,制动系、转向系及前灯光正常。判决
一、捷鑫一家公司、捷鑫派公司赔偿刘秀琼、李中华经济损失50000元;
二、驳回刘秀琼、李中华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评析电动车超标又缺乏明确的警示和说明的,属于存在产品缺陷使其具有了不合理的危险,因此造成损害的,生产者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生产者生产的电动车与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明示的技术参数不符,被认定为机动车中的电驱动轻便摩托车,又缺乏明确的警示和说明,故涉案电动车存在的产品缺陷使其具有了不合理的危险,且这种危险危及到人身和他人财产的安全。故驾驶人因此死亡的,产品生产者应当对于其亲属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某等诉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一案二审民事判决案例2010年9月,原告张金信在被告闫福政经营的台铃电动自行车专卖店购买了电动车一辆。2011年4月4日,原告张金信妻子张光荣骑该电动车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经鉴定该电动车为机动车,致使受害人不能认定为工伤,直接损失8万元;交通事故对方少赔偿195562.46元。该两项损失均是由于被告生产销售的电动车不合格造成的,要求被告赔偿原告损失28万元。判决
一、被告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和被告闫福政共同赔偿原告张金信、原告张顺德、原告付桂兰因张光荣死亡造成的损失97781.23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
二、驳回原告张金信、原告张顺德、原告付桂兰其他诉讼请求。如果两被告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5、安徽省南陵县人民法院对江某某等诉湖南正华残疾人辅助器具有限公司一案一审民事判决案例2012年5月31日,原告之父江厚周购买了被告生产的温心牌助残机动四轮车一辆,该车整车合格证上载明“四轮助残代步车”,购车三包维修协议书上注明“系残疾人代步车,购车者要凭当地残联办理的本人《残疾证》,身份证或残疾有效证明购买”,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四轮助残车”。2014年2月11日,原告之父江厚周驾驶该车由安庆市前往芜湖市,行驶至s320线7km加600m路处,车辆驶出路外,碰撞路边树木,造成江厚周当场死亡,其妻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车内人员受伤。2014年2月13日,受南陵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委托,安徽全诚司法鉴定中心对涉案无号牌车辆进行鉴定,并出具皖全诚司法鉴定中心车检(2014)车鉴字第0464号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意见书,其中分析说明:涉案无号牌车辆“不属于残疾人专用汽车”,“不属于机动轮椅车”,属于“机动车”类的“微型轿车”范畴。南陵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证明该车合格证各参数均不在公安部安全目录范围,无法办理注册登记业务。2014年3月3日,南陵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析江厚周驾驶与其驾驶证准驾不符的机动车上路行驶,且行驶时措施不当,致车辆驶出路外,碰撞路边树木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认定江厚周应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判决
一、被告湖南正华残疾人辅助器具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江贻进、江贻送、江华各项损失合计405079元;
二、驳回原告江贻进、江贻送、江华的其他诉讼请求。评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本案中,经营者销售的“残疾人代步车”,经鉴定该车“不属于残疾人专用汽车”,“不属于机动轮椅车”,属于“机动车”类的“微型轿车”范畴。但经营者未如实向费者告知该情况,反而以残疾人代步车名义销售机动车,误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致购买该车的残疾人,购车后上不了牌照,不能上路行驶,也不能购买车辆保险,发生交通事故后无法得到赔偿,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故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