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

时间:2019-05-14 14: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

第一篇: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

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

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 天灾无情,人有情,税收政策也不例外。为便于大家了解在诸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的纳税人能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今晨特进行了归集,权当表达本草根税官对灾区人民的关注之心。税收征管程序方面纳税申报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的期限内办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第四十一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所称特殊困难: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二)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参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批准权限,审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很多纳税资料可能丢失,难以按期申报和缴纳税款。根据灾情的程度有两种处理方式:灾情严重的,省级税务机关往往会出台单项的延期申报政策,方便纳税人办税。如果税务机关专门发布通知调整申报纳税期限,则受灾纳税人不用申请,即可自动享受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的权利。如果只是少数纳税人遭受灾害,税务机关没有发布通知调整申报纳税期限,则需要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享受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的权利。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事项:由于灾区部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损毁丢失,不能按照规定期限办理正常的报税和认证,导致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正常抵扣。受灾地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和劳务,接受应税服务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未能在开票之日起180天内认证的,可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逐级上报至税务总局,税务总局进行逾期认证、稽核无误的,可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0号)规定:

一、增值税扣税凭证已认证或已采集上报信息,但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已认证或已采集上报信息但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抵扣;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及实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稽核比对结果相符但未按规定期限申报抵扣,属于发生真实交易且属客观原因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允许纳税人继续申报抵扣其进项税额。

二、增值税扣税凭证未认证或未采集上报信息,且逾期即超期申报扣税凭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真实交易但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逐级上报,由国家税务总局认证、稽核比对后,对比对相符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允许纳税人继续抵扣其进项税额。

上述所称客观原因即包括因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未按期申报抵扣和逾期申报扣税凭证。税款征收实体政策方面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中不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因此,纳税人自然灾害损失不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有利于减轻受灾纳税人的负担。资源税:《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课税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课税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及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纳税困难的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给予定期减征或免征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六条 除本条例第五条规定者外,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七条 除本条例第六条规定外,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县以上地方税务机关批准。车船税:《车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已完税的车船被盗抢、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以凭有关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完税证明,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被盗抢、报废、灭失月份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企业所得税:

(一)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对遭受自然灾害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损失,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二)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相关优惠政策需提交资料对于资产损失,应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

一、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部分项目的确认 1.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1)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2)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3)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4)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5)属于债务人死亡、失踪的,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6)属于债务重组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7)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2.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1)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2)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3)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4)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3.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2)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3)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4)涉及责任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的说明;(5)损失金额较大的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4.在建工程停建、报废损失,为其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1)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确定依据;(2)工程项目停建原因说明及相关材料;(3)因质量原因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和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应出具专业技术鉴定意见和责任认定、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5.工程物资发生损失,可比照存货损失的规定确认。

6.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应依据投资的原始凭证、合同或协议、会计核算资料等相关证据材料确认。下列情况债权投资损失的,还应出具相关证据材料:

(1)债务人或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被解散或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失踪或者死亡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无法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且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的,或债权投资(包括信用卡透支和助学贷款)余额在三百万元以下的,应出具对应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破产、关闭、解散证明、撤销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或查询证明以及追索记录等(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

(2)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企业对其资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应出具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等;

(3)债务人因承担法律责任,其资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的,应出具法院裁定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

(4)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或仲裁的,经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的,应出具人民法院裁定文书;

(5)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后被驳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的,或经仲裁机构裁决免除(或部分免除)债务人责任,经追偿后无法收回的债权,应提交法院驳回起诉的证明,或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证明,或仲裁机构裁决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文书;

二、纳税人在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时,须附送以下资料: 1.接受捐赠或办理转赠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的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证明材料; 2.由具有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和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出具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票据; 3.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篇:浅谈用税收优惠政策应对金融危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大多数国家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出台相关政策,以抵御和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宏观上和微观上面对这场危机。税收是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着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现就如何运用税收优惠政

策应对金融危机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

从世界经济大国的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到2008年7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9月初,美国政府出巨资接管“两房”,但,随后不到1个月,美国多家重量级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局势不可收拾,每况愈下,从而蔓延到许多国家,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全面的金融危机。目前,这种蔓延势头仍然在扩大。具体表现在:许多新兴经济体制遭遇外资撤出,市场信心顿失,股票市场暴跌,进出口贸易受到重创,投资、消费、就业全面疲软,债券市场明显下跌,资本市场严重缩水,一些国家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因这场危机引发负面影响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给多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一)面对席卷而来的金融危机,大多数国家已出手

“救市”,客观上起着助推我国采取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应对金融危机。随着这场波动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展,已经引起了多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此场危机的冲击,多国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有效救援措施、“救市”政策。

1、美国:联邦政府首先提出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获国会批准。2008年10月24日,美国又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5%下调到1%,此举旨在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拉动经济增长。

2、欧盟:在2008年11月出台了一项内容广泛的经济复苏方案,以严防金融危机升级为经济危机。具体的措施有四个方面:一是尽力减轻金融危机对就业、消费和公众福利的冲击;二是建议成员国充分利用灵活性和变通空间,动用货币和财政(税收)政策等,减轻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包括借助欧洲投资银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四是致力于加强与国际合作。

3、英国:利用5000亿英镑用于“救市”,同时,还计划为银行机构提供数千亿英镑的短期贷款。

4、法国:在10月中旬拿出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同时还着力成立一个新的机构,负责直接投资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

5、德国:通过了高达50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其中4000亿用于银行同业拆借提供担保,1000亿元用于政府注资金融机构。这5000亿相当于德国政府一年的税收收入。

6、西班牙:政府通过1000亿欧元的金融援助计划,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担保。

7、匈牙利:已经争取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251亿美元的援助资金。

8、日本:政府在10月底公布了一揽子总额26.9万亿日元(合27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防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的进一步负面冲击。

9、韩国:在10月27日宣布,第二次开始下调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5%下调到4.25%,以稳定本国金融市场并防止经济严重萎缩。

10、俄罗斯:成立了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随后,又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补充计划。其中,从联邦预算中划拔上千亿卢布注入国有储蓄保险公司,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本国实体经济发展。

11、还有西欧、东欧、中欧、南美、亚洲等其他一些国家也都根据本国实际,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应对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形势。与此同时,在2008年11月8日-9日举行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年会上,专门就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这些国家出台的“救市”方案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客观上起着助推我们有必要采取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二)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我国政府沉着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运用税收政策已经摆上议程,并已经出台、已经执行,成效已经凸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因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已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这些金融机构在国外的投资资产虽与机构本身的总资产相比,数额不大,所占比例很小,但因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造成的损失却不小,所占的损失总量很大;其二,我国境外的有关上市公司的市值有大幅下降趋势,从而给这些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带来了严重影响;其三,我国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情况受到降低;其四,因金融危机对全球性的冲

击,产生了世界各国对需求的萎缩,从而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对外出口;其五,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流动性收缩,影响了一些企业款项支付能力,使来自境外的欠款、赖账现象日益增多,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国有涉外业务的企业的收益,资金想抽回本国较难;其六,从下一步金融危机发展情况来看,还将冲击和破坏我国的实体经济。

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对我国

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政府在保持沉着、冷静的同时,及时采取措施,出台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相关政策,以全力应对这场影响较大的危机。从应对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税收政策已经显现出成效,并产生了调控作用的效果。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有关会议,分析、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部署防范、促进经济发展应对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1月28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相当严峻,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些,坚定信心,统筹国内国际大局。同时还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他在11月2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又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我们更要牢牢把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12月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在会上研究确定了九大项政策措施,其中,涉及“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贷款规模1000亿元。优化出口退税流程,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等。

二是涉及金融政策,投资扩大内需政策不断出台。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4万亿元投资计划,随即,国家发改委安排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工作。12月初,我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等8家银行拟扩大信贷约4千亿元。11月12日,国务院又提出扩大内需措施,核准近2000亿元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国家多次下调贷款利率,以刺激信贷经济发展,改善信贷环境。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抵御金融危机冲击,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我国通过加大“四大工程”建设力度,来拉动和扩大内需经济增长。这“四大工程”是:京沪高铁,总投资2209.4亿元,总工期为5年左右,今年内完成500亿元投资;西气东输二线,总投资1422亿元,东段工程年底开工,总投资930亿元;广东阳江、浙江秦山核电扩建项目,阳江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700亿元,首台机组年底动工,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工程将于2014年完成,年内也将正式开工;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将进入新阶段,截至10月底,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34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

三是涉税政策频频出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具体包括: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开始,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规定,从即日起,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也比照储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2008年10月下旬,财政部千亿元规模减税方案上报国务院获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在本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决定从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总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同时取消部分钢材、化工产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在购房方面,国务院决定,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在增值税方面,国家对《增值税条例》进行了修订,扩大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允许购置固定资产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将工业和商业两档税率统一降低至3%;在燃油税费改革方面,2008年11月26日,国务院审议开征“燃油税”方案,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待最后审定通过,将于2009年实施。

从上述金融危机的形势来看,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来看,从已经运用的税收政策来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运用税收政策来进行干预、调控,更有必要运用税收的优惠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来促进、刺激经济发展,来防止出现新的经济萎缩现象。

二、对应对金融危机需采取的具体涉税优惠政策的设想和建议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业、经济发展、实体企业经营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和负面冲击。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以调控、加以引导,以扭转不利局面,使之变不利为有利,变困难为机遇,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因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具体的设想和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运用好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对现有的涉税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到促进、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疏理一下,汇总一下,编印成册,向金融业进行宣传,向纳税企业宣传,让他们认真运用好(包括已出台的或早已出台的)现有的税收政策。比如,已实行的对个人储蓄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的规定。又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规定: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可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再如,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借款方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和票据等抵充贷款本息的,免征资产公司销售转让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票据以及利用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对保险公司开展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等等,这些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务必要执行好、运用好、落实好,使之面对、应对金融危机所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效益。

2、及时调整或出台新的税收政策。要根据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新近出台的具体金融政策,并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有关税收政策,或出台新的税收政策,以与之相适应,配合国家金融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出台这类税收政策要注重实用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比如,国家可尽快出台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国民购买商品房可暂免征收税收,或实行部分(或全额)退税政策,以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惠及于全体国民。

3、可出台涉及存、贷款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这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的重要方面,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存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在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实行暂免征收“利息税”的同时,可扩大对其他类型(比如各类企业、公司的存款)的存款取得的利息所得,也实行给予免征“利息税”照顾。这样,可以进一步积累储蓄资金,会吸收更多的各类储户参与储蓄。对贷款业务取得的收入,可实行低税政策,通过降低税率,扩大贷款范围,拓展贷款业务,便于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发展经济、应对金融危机。

4、可出台促进融资业务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在这方面,国家可扩大相关税收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融资业务可享受免税的领域。如:对于民间相互的投资、融资业务,可以在放宽政策的同时,在其不违反国家金融法规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给予宽松的税收政策,予以减免税收政策。比如,给予三年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的照顾,以活跃民间借贷、融资市场。

5、可出台稳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进一步稳定金融业发展,促进金融业发展,国家在这方面可以出台相关涉税优惠政策,以保护、鼓励金融业发展。比如:在金融危机期间,对于金融机构,可在给予相应的其他政策基础上,可给予一至三年的相关免税照顾,即可免征或减半征收金融机构取得所得收入的所得税。

6、可出台更多的关系国计民生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消费、扩大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方面,给予税收优惠,将直接使国民受惠,对于稳定民心,复苏经济,刺激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的出口退税率,扩大出口退税范围和项目,扩大“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等。对开展公益项目建设,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样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7、可出台进一步扩大就业、放宽就业渠道的税收优惠政策。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率上升和对就业面的冲击,国家可出台进一步扩大就业、放宽就业、鼓励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防止失业、避免失业、扩大失业保险保障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最大限度避免因金融危机给社会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以避免因此产生失业率上升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局面发生。比如:在金融危机发生的二年内,对于所有自谋职业者实行税收减免,对于所有扩大就业工程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对于开展失业保障项目实行进一步的税收减免等。

三、在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中务必要坚持的原则

在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以确保优惠政策执行到位、贯彻到位、落实到位。

第一,要坚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的原则。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一定要进行周密研究,通盘考虑,同时要做到统筹规划,避免出台的政策片面性、单一性,防止因缺乏细致的考虑,仓促制订政策,导致决策失误,适得其反。

第二,要坚持深入调查、稳妥实施的原则。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前,一定要深入调查,深入调研,深入走访,在充分了解情况和听取、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稳妥地制订相应政策,并要做到稳妥实施,稳步实施。

第三,要坚持认真执行、全面落实的原则。一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涉及的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执行,切实贯彻,全面落实,不能片面执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流于形式,要本着对国家、对企业、对纳税人、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扎扎实实地落实好。

第四,要坚持督促检查、确保实效的原则。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后,一定要注重督促检查,纠正偏差,避免走过场,执行不力、不到位,确保严格执行,正确执行,使之通过严格执行、正确执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篇:税收优惠政策

互联网企业可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收集日期:2013-07-23【编辑录入:】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渝府发(2013)47号)文件规定互联网企业可享受以税收下优惠政策,(一)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认定,通过认定的互联网企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积极开展互联网企业认定试点工作,经认定的互联网企业,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全额征收3%的营业税。具体认定管理办法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地税局另行制定。

(三)经认定的互联网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四)对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互联网企业,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

第四篇: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汇编

(九)—促进残疾人就业30条

索 引

KC038-K1200-2008-009

号:

文件编

号:

生成日

2008-2-

2期:

公开日

2008-2-

5期:

发文机

仪征市地方税务局 构:

仪征市地方税务局税收优惠政策汇编

(九)—促进残疾人就业30条

1、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财税[2007]9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三条)

2、对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劳动所得,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减征幅度和期限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注:财税[2007]9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四条)

3、残疾人的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减征幅度根据残疾程度分别确定:基本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残疾程度为中度以上(一、二、三级肢残,一、二级盲残,一级低视力,一、二、三级智力残,一、二、三级精神残)的残疾人;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的转业、复员、退伍的革命伤残军人,其全年应纳税所得税额不超过2000元的,减征比例为100%;超过2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减征比例为50%;超过10000元的部分,减征比例为0%。

(注:苏政办函[2003]9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个人所得税减征有关规定的复函》)

4、残疾人的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减征幅度根据残疾程度分别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残疾程度为轻度(四级肢残,二级低视力,一、二、三、四级听力语言残,四级智力残,四级精神残)的残疾人;二等乙级以下(不含二等乙级)的转业、复员、退伍的革命伤残军人,其其全年应纳税所得税额不超过2000元的,减征比例为50%;超过2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减征比例为25%;超过10000元的部分,减征比例为0%。

(注:苏政办函[2003]9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个人所得税减征有关规定的复函》)

5、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注:财税字[1999]27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6、安置残疾人的单位,提供营业税“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每人每年3.5万元限额减征营业税。

(注:“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享受条件:①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②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③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④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⑤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注:财税[2007]9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条)

7、兼营财税[2007]92号文件规定享受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单位,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内不得变更。

(注:财税[2007]9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条)

8、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注:财税[2007]9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条)

9、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

10、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项所称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项所称企业安置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六条)

11、特殊教育学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享受财税[2007]92号文件规定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享受条件: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或者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25%(含25%)但高于1.5%(含1.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可以享受财税[2007]92号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不得享受第一条规定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注:财税[2007]92号第六条第(二)项)

12、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未达从业人员总数1.5%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城乡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均应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单位应缴保障金=(上年末单位从业人数*1.5%-已安排从业残疾人数)*本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

(注:扬地税发[2007]196号《扬州市地方税务局 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转发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关于印发江苏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五篇:突发自然灾害及其应对

我国突发环境灾害事件及其应对问题思考

摘要 人类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灾害相伴随前进,与自然环境灾害不断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的环境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自然生态带来重大破坏。本文主要分析了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初步思考,以期带来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 灾害 环境事件 开县井喷 政策应对

一 突发环境事件相关概念概述

研究环境灾害事件,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概念涵义,如灾害、环境灾害、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等。

灾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耳闻的词汇,大家对此并不陌生,灾害可以说是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灾害的认识也一直在进步,防范灾害的方法也很多。但是对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是有难度的。对于灾害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都给予了一定的回答,其中国内学者的论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灾害是由某种不可控制或未予控制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过本地区防救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群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第二,有的学者把灾害的含义衍生,包括自然发生或认为产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灾害性后果的所有事件与现象,尤其是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带来较大危害的,甚至是毁灭性危害的自然或社会事件。第三,是将生态与环境的危害包含在内,是指某一地区,由内部演化或外部作用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以致超过该地区承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想象。本文采用张雨萍、张妙仙所编著的《环境灾害学》中对灾害所下的定义,即灾害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由地球内部演化、外部自然和人为作用所引起的,突发的或通过累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超过承灾能力的,致使当地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的自然-社会现象。①

环境问题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环境的恶化表现在江河湖海、动植物等各方面,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关①张雨萍、张妙仙.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页.于环境灾害的内涵而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环境灾害是指自然环境中蕴藏的对其自身有威胁作用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累积超过一定临界度,致使自然环境系统的功能结构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进而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导致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狭义的环境灾害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超越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环境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违背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以至于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与人类的功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和环境破坏,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并因此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本文更多的是涉及到狭义的环境灾害。

突发性的环境灾害对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有巨大危害,它本质上是人类行为带来的环境风险向现实危害的转化。②突发环境灾害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产生、衍生的环境灾害。突发环境灾害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和核辐射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河流水域、化学烟雾、海上泄露等事件,它具有影响长远并难以消除的特点。它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生命财产健康的损失,并且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包括人类对生物物种的大量猎杀等行为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核辐射污染更容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最近的事例如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事件。

二 具体案例的分析之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一)开县井喷事件经过、应对措施及影响危害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井喷发生在罗家16号井。罗家16号井隶属于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在23日钻探过程中井底突然发生溢流,并迅速造成井喷失控,具体时间为21时55分。井喷发生之时,来势特别凶猛,失控的有毒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扩散,使受灾面积迅速扩大。② 廖建凯.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分担[J].行政与法 2008,(04)第22-25页.23日22:30分左右,钻井队在组织井控无效的情况下,开始组织撤离井口周围居民;22:45分,井队向高桥镇政府通报情况,并要求紧急疏散井口周围3-5千米的居民。23时左右,经四川、重庆安监部门的通报,重庆开县政府开始组织抢险救灾,至24日16时井口抢险套压成功,事态得到控制。信息 发布,救援措施,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24日上午,重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2•23”抢险指挥部,科学组织救灾和安置。首先,确定有毒气体的扩散方向和浓度状况,将处于危险范围内的群众全部转移。群众疏散分为四个方向,设置了十五个集中救助点,各救助点在医疗、后勤等方面组织力量全部到位。此次事件共转移6.5余万人,规模相当之大。其次,进行受灾群众的搜救和安置工作。组织搜救队对井口以及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逐一排查,尽最大限度救出滞留群众。同时从各大医院抽调医务人员赶赴灾区救援,开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在井喷得到控制之后,有序组织灾民返乡。在27日控制井喷后,指挥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灾民返乡。整个过程按照先后顺序,第一步组织五公里以外的灾民返家,第二步组织事故重灾区灾民返家。最后,在灾民返家之后,工作重心开始放在稳定灾民情绪、进行灾后理赔等方面。在这次救灾抢险过程中,政府科学决策,有效组织,依靠人民的力量,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井喷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救灾抢险做了重要指示,对于事故原因,国务院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国务院调查小组的努力,最终确认此次事件为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并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确定为以下七点:第一,有关人员对罗家16H 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第二,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第三,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第四,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第五,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第六,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第七,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除了这些直接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影响范围。例如,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少想用的事故应急预案;开采之前没有对周围群众进行安全告知,没有让群众知道天然气的开采具有危险性;居民缺乏安全防范知识,没能

正确及时的选择逃生;决策失误等。

开县特大井喷事件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影响。事件造成9.3万人受灾,241人遇难,同时有大量人员和牲畜家禽等伤亡。井喷事件对当地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万余元,更重要的是对灾区民众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此外,这是继“非典”事件之后又一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卫生事件。

(二)开县井喷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2003年12月的这次特大井喷事件留给我们的是惨痛的教训,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事故发生后生产职工和附近居民都是一种慌乱盲目地自逃行为,严重缺乏组织性。由于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关部门没有进行对民众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技能培训。

其次,安全监督力度不到位。天然气开采属于高危高风险行业,在开采之前应当认真评估开采条件和选址要求,在这次事件中恰恰是这些没做到位。中石油公司并没有告知居民关于发生井喷的危害性,中石油在生产中所受到的监督是很缺乏的。生产操作者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进行作业,这种失职所导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在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管理和监督的不到位。

第三,应急机制不健全。目前,就我国的整体情况而言,应急救援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薄弱。在此次事件中,石油公司和政府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致使在应急处理中显得力不从心,当地政府和生产者之间在前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延误了救援时机,扩大了危害。

开县井喷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们以后的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有重要的警示和启示作用。第一,针对高危生产行业,我们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安全同步。第二,做好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及安全教育工作。企业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向居民传达相关危险事项,使居民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和危险防范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建立完善国家级特大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对于特大突发事件应完善国家、地方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实行统一规范的应急救援。

三 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的应对思考

(一).更新观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所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如果我们还仍以对立的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同自身的关系。人类以来自然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代表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破坏自然生态就意味着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要做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③

(二).谋求经济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投入、环境大破坏、灾害事故频生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因而,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负面效应。首先,加强我国产权制度,尤其是主要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设,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实现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再次,调整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而又能节约资源与能源、可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产业领域。

(三).经济发展中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减轻灾害问题,努力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

灾害只有在致灾力源的作用超过作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抗御能力时,才会发生。减灾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灾害源,保护易损性的承灾体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过程。由于灾害的频繁和巨大的破坏力,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类的应付和驾驭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灾害源及其致灾介质,而通过对承灾体的保护,减少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因而,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将减灾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减轻灾害问题做更多的工作,即在经济发展的投入当中应当计入用于减灾的支出,从而使减轻灾害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四).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产业化 ③ 战友.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9页.将减灾工作渗透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均应将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系统计划,并纳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总体计划,大力推行与完善减灾系统工程,发展减灾产业,使各个环节逐步走向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地方政府在灾害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要在保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使减灾成为一项社会公众事业,使公众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减灾的意识和责任,提高全社会合理利用资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防灾抗灾的技术水平,懂得在危急时刻采取相应的自救行动抗御灾害;提高全民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张雨萍、张妙仙.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战友.环境保护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梁茂春.灾害社会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4.陈新,张华东,陈荣光,贾庆良.开县特大井喷事件及严重后果成因与反思[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5.张华东,陈新,潘仲刚,贾庆良.开县特大井喷事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6.张华东,陈新,徐少华.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对灾区环境影响评估[J].现代预防医.2007,34,9.7.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J].安全.2007,03.8.徐继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责任研究[J].探索.2003,03.④ 参见秦启文、李天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新华出版社.

下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政策汇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孟连县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为有效处理我县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

    文教卫生税收优惠政策

    文教卫生税收优惠政策 ( 1 ) 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 : ① 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② 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③ 医院、诊所......

    民办学校税收及优惠政策(2014)

    民办学校的税收政策解析(2014年) (教育部法制办公室) 税收主要是针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民办学校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依法举办的培养人的公益性机构,和......

    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

    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 一、基本规定 1.法定免税项目。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条例第8条) (一)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二)残疾人员......

    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汇总

    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汇总资 源 税一、免税1.加热修井原油免税。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征资源税。(条例第7条) 2.灾害事故减免。纳税人因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

    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增值税优惠政策有: 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 二、增值......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处理 在增值税处理上,一般有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收购他人的农产品销售;销售农产品同时提供养护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等,不同的经营......

    金融业税收优惠政策汇总

    金融业税收优惠政策汇总 衍生金融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转让盈亏可互抵近日,税务人员在南京某信托公司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上个月投资外汇发生净损失19万元,通过转让外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