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最新版本】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安全制度
中国石化版权所有2018 2018最新版《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油站的防雷和防静电工作,针对油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防雷防静电制度:
1、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2、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地上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站内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6、加油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
7、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中国石化版权所有2018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第二篇:17、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制度
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制度
1、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2、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地上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站内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6、加油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
7、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第三篇:加油站防雷防静电管理
2.4.1消防安全
加油站就是销售油品的场所,所以防火时安全管理的首要职责,所以员工要熟悉灭火的基本方法还有灭火器的使用。灭火方法如下:
a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是使燃烧物质隔断氧的助燃而使或熄灭的方法。b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的方法。
c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d化学抑制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就是向火焰喷射化学灭火剂,借助化学灭火剂的被破坏、抑制活性基因的产生和存在,以阻止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停止,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2.4.2加油站防雷防静电管理
按要求每年定期向政府有关管理单位申请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处理,取得“防雷防静电检测合格证”。
2.4.2.1静电的预防
a卸油钱连接好静电接地线。b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c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金属屏蔽线和机体之间的静电连接。d杜绝向塑料容器内直接加注汽油。e作业人员要穿防静电工作服。
2.4.2.2雷电的预防
a加油站的防雷电接地装置必须保证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设计和施工符合所有安全防范的标准。b每年雨季之前,必须对防雷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c检查防雷电设备的外观、连接程度,发现断裂、损坏、松动等情况应及时修复。d用专用仪表对防雷电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上报,请专业部门进行修复。e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低压架空电线及用金属线悬挂彩旗等。f雷电天气时应严禁接卸油品或对外加油,强雷电天气时应关闭加油机电源、罩棚照明灯,以防万一。
第四篇:防雷防静电安全
防雷防静电安全责任书
为了全面落实防雷防静电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全园区防雷防静电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总体要求,园区管委会特提出如下任务要求:
一、各村和各单位一把手要对防雷防静电工作负总责,并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防雷防静电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气象部门要积极行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全面开展防雷防静电检查、检测,以及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图纸审核和竣工验收等工作,加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SPD业务。
三、各类新建建筑物必须先通过气象部门的图纸审核,住建部门方可办理开工许可证。工程完工后,必须经气象部门竣工验收后方可办理使用许可证。已建成的建(构)筑物必须到气象部门补办竣工验收手续后方可办理房产证,并积极接受防雷年检。
四、对拒不接受防雷安全年检的企业以及易燃易爆场所,园区将联合安监部门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甚至关闭。同时,在办理有关安全手续时,要严格把关,对无防雷年检 合格证书的,不予办理安全许可手续。
五、工商、质监部门将加强对生产和销售各种防雷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质监部门将重点加强对各种建筑施工设施(塔吊、电梯)等的监督。
七、饭店、小卖部等人员聚集场所和烟花爆竹存储、销售企业在无防雷设施或防雷年检报告时,消防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并责令其整改。
八、医院、学校、信用社等行业一定要搞好自身防雷,自觉接受气象部门的防雷检测和整改意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的工作,及时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九、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扛死责任、严格把关,认真做好防雷防静电安全各项工作,对把关不严、滥用职权或失职渎职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防雷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防雷防静电管理制度
气体销售有限公司 防爆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部门的重要指导精神,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和静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防雷防静电管理制度。
一、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防雷电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有关防雷防静电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3、各二级单位应针对分管工作特点进行防雷防静电安全教育培训。
4、对防雷防静电装置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分管企业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明火、特种作业的项目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雷防静电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防雷电安全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3、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各单位各部门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针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五、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各企业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六、电气设备安全隐患的防静电检查和管理制度
1、公司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