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1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4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大连理工大学 4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束材料改性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评估为差,经整改未摘牌)
浙江大学 10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上海交通大学 6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分室)
吉林大学 6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华中科技大学 4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塑性成形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同济大学 3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分室)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先进机器人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山东大学 2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 2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2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湖南大学 2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重庆大学 2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电子科技大学 1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综合业务网理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火灾科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1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 1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 1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二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1、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吴晓光电 话:010-823042872、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4、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86-10-62041394朱江
5、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任: 王斌副主任:穆穆、李建平、周天军、(行政副主任吴津生电话: 82995299)
6、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主任:何国威 联系电话: 86-10-625618347、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8、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化学分室联系人: 巩玉华女士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Tel:10-62923541 Fax:10-6292354310、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86-010-6266161612、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袁亚湘电 话:010-62545820地 址:北京中关村
南四街甲1号
13、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14、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霖院士(010)64888778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
15、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16、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7、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 主任 徐涛电话:010-6488848618、动物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勇 研究员 010-64807302
副主任:谭铮 研究员 010-64807260 主任助理:杨铁 010-64807319秘书:任爱英 010-6480731319、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东秀珠 实验室主任电话/传真:010-64807429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0、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实验室技术主管冯旻 联系电话:010-6283 6086地址: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21、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登国010-62661716feng@is.iscas.ac.cn22、岩石圈演化重点实验室电话:86-10-8299824实验室主任:朱日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23、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010-64848730陈晓波 技术
24、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高焕 主任电话: 010-64889315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孙九林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主任
庄大方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王劲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英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图学研究室主任
25、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方荣祥 院士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副 主 任: 左建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曹晓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朱玉贤 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联系电话:6487342826、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王道文李振声64854467 64889380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917大楼
第三篇: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实验室第一任主任是现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的马颂德研究员,现任主任为谭铁牛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2人,平均年龄37.8岁,科研骨干均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流动人员包括博士后、在读博士生与硕士生、高级访问学者及客座研究人员。实验室计划发展规模为固定人员25-30人,流动人员100人左右。
实验室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展前瞻性的基础研究;立足国内,面对现实,推进定向性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为发展战略,追求个人事业与集体事业共同协调发展,力争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图形学,口语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模式识别应用与系统等。
实验室目前承担了三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图象、语音、自然语言理解与知识发掘),国家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计划“863”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
实验室成员每年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不少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与国际重要会议上,如IEEE汇刊(PAMI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Automatica, EuroSpeech, ICSLP, ICASSP, ICCV, ICPR, ACCV等。
近年来,实验室已获准和申请发明专利2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其它部委级三等奖3项,国际发明金奖与世界知识产权专项奖各1项。
实验室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实验室借各种机会,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每年一批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地工作的优秀中国留学生,定期到实验室从事短期客座研究,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知名学者到实验室做学术报告达几十人次。实验室通过中科院自动化所和法国国立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INRIA)成立了“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组织的工作,担任许多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以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委员等。
实验室十分重视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组合,促进成果转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主页链接:http://
第四篇: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布 国家直属:
江南大学/南昌大学(2007)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直属:
南昌大学(2002年开放)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2003)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2005)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直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95成立,2002更名)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2002)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2002)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部共建:
中国农业大学(2003)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2003)乳酸菌发酵技术与食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2005)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科技大学(2007)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5强排名
1、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华中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3、江南大学
【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4、南昌大学
【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其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大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是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
本学科在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近5年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奖,发明专利7项。
【毕业生去向】本科生就业率达92%,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8%。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
5、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第一学年末,部分优秀学生可跨学院重新选择专业。
此外,大多数学生可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第7学期,一定比例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硕、博研究生。
目前,学院主持“863”计划项目3项、参与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
6、西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西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
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10省区市)惟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4个本、专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7、华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吸收工科院校食品学科之所长,加强工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既具有多学科交叉并重,又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生产、试验、研究及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食品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8、杭州商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每年选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对方深造。
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食品贸易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饭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营销企业、食品教学和科研单位等。
9、上海水产大学
【专业特色】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前身为吴淞水产学校水产制造科,创建于1912年。
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制药、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现有3个学科(系)、3个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心和1个研究所。
【毕业生去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80.33%以上。
10、沈阳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被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前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科研单位、食品贸易部门、食品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11、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食品工程、烟草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方向,在河南省开办时间最早。
学院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0多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
【毕业去向】在31个食品行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品质控制、科研等工作。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
12、南京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南京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农产品质量控制及加工工艺,注重食品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目前承担国家和部、省级数十项科研项目,主编多本“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五”规划教材。拥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和校内外实践基地。
【毕业生去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升学率约为20%。约有8%的本科生赴美国、法国、荷兰留学。3家大型食品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13、天津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是全国高校轻工、食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工程分委会委员单位;曾被评为“1981-2001中国食品工业20大科研和教学机构”。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科被评为天津市50个重点学科之一,是天津市实力最强的特色学科。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取得了50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市级教学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毕业生去向】大批学子已成为教学、科研、企业的卓越人才,在国有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哈尔滨商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996年被原国内贸易部确认为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近5年获省部级奖11项,其他科研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科研成果转让19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项目5项。
【毕业生去向】该系一次就业率为79%,考研率为21%。
15、华南理工大学
【专业特色】原为华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学校2002年固定资产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6亿元。
第五篇:地质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