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管护师讲义习题 完整版
第六篇护理健康教学
第一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教育
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①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③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一)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1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2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3医院健康教育——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4社区健康教育——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
(二)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分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二、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
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2)创造支持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同承担。
3、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一、1、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了著名的S-O-R行为表示式。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
2、行为的构成要素:1)行为主体—-人。2)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3)行为环境——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4)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及所应用的工具。5)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的影响。
3、人类行为的分类:1)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2)社会行为: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其造就机构来自社会环境。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确立的。
4、人类行为的特性1)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性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2)可塑性:通过不断地学习、环境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就是人类行为的可塑性。一般而言,年纪越小,其可塑性越大。工作者应抓紧人们社会化关键期教育。3)差异性: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5、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有六种,即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和应激。1)反射: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称反射,最基本的反射与本能行为相联系。如看到突然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的躲避行为。反射为人类的适应行为奠定了基础。2)自我控制:当某种行为可导致正负两方面的结果时,个体常常对自己的部分行为进行控制,以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3)调试: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方式和过程。调试一般发生在协调矛盾、解决冲突的过程中。4)顺应:指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如根据医嘱,按时服药-顺应的适应性行为)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5)应对:指个体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以适应目前或长远的需要。6)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
6、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1)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2)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如5岁问为什么。3)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4)巩固发展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
7、影响行为的因素 :人类行为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即受遗传、环境及学习因素的影响。1)遗传因素: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2)环境因素: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教育环境、制度与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意外事件等是人类行为发展的外在大环境3)学习因素:学习是行为发展的促进条件。人类一般通过3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通过无意模仿获得日常生活行为;通过有意模仿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如演员的举止等;通过强迫模仿获得规定行为,如队列训练
二、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行为。分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1、促进健康行为:简称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一)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1.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吸烟。2.规律性—行为规律有恒,而不是偶然行为。如定时定量进餐。3.和谐性—行为与所处环境相和谐。4.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一致。5.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控制二)促进健康行为的类型1.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2.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等。3.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4.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事故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等。5.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行为。
2、危害健康行为
简称危险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一)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1.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2.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3.习得性—行为多为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二)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2.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3.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4.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
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KABP或KAP)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
”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以戒烟过程为例。为改变一个人的吸烟行为,使其戒烟,首先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从而使吸烟者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念,产生自觉、自愿戒烟的积极态度;最终才可能产生戒烟的行为
(二)健康信念模式(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认识:1.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1)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2.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1)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3.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到达预期结果。健康信念模式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其次,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第三章
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
一、1、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2、传播的要素1)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2)受传者: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同样,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3)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具体信息。讯息是一种信息,通过讯息,传授双方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4)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5)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3、传播的分类:
按照传播的规模,可分为5种类型。1)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2)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3)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4)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现代社会中,组织传播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公共关系学。5)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4、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具有以下4个特点:1)传递的是健康信息 2)具有明确的目的性3)传播的过程具有复合性
4)对传播者有特殊素质要求
二、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个体之间相互沟通。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最基本传播形式。特点:1.是全身心的传播:多感官传递接收信息2.以个体化信息为主:情感信息交流占重要地位。3.反馈及时。健康教育中常用人际传播形式1.咨询—针对前来咨询者的健康问题,答疑解难,帮助其澄清观念,做出决策。2.交谈—通过与教育对象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递健康信息和健康知识,帮助其改变相关态度。3.劝服—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说服其改变不正确的健康态度、信念及行为习惯。4.指导—通过向健康教育对象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使其学习、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
3、人际传播的技巧一)谈话技巧1.内容明确:一次谈话围绕一个主题2.重点突出:重点内容应适当重复,以加强理解和记忆。3.语速适当:给对象思考、提问的机会。4.注意反馈二)提问技巧1.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比较具体,对方用简短、确切的语言即可做出回答,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2.开放式提问:开放性提问的问题比较笼统,旨在诱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觉、认识、态度和想法。适用于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3.探索式提问:又称探究式提问。探索式提问的问题为探索究竟、追究原因的问题,如”为什么“,以了解对方某一问题、认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的深人了解。4.偏向式提问:又称诱导式提问。偏向式提问的问题中包含者提问者的观点,以暗示对方做出提问者想要得到的答案.适用于提示对方注意某事的场合。5.复合式提问:复合式提问的问题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此种提问易使回答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故应避免使用。三)倾听技巧1.集中精力2.及时反馈
四)反馈技巧1.肯定性反馈—对对方的正确言行表示赞同和支持时,应适时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或点头、微笑等非语言形式予以肯定,以鼓舞对方。2.否定性反馈—当发现对方不正确的言行或存在的问题时,应先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的所在,使对方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评和建议。3.模糊性反馈—当需要暂时回避对方某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可做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五)非语言传播技巧1.动态体语—即通过无言的动作传情达意。如以注视对方的眼神表示专心倾听;以点头的表情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和同情;以手势强调某事的重要性等。2.仪表形象—即通过适当的仪表服饰、体态、姿势,表示举止稳重,有助于对方的信任、接近。3.同类语言—即通过适度地变化语音、语调、节奏及鼻音、喉音等辅助性发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或调节气氛4.时空语-即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
三、群体传播一)特点1.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2.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3.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4.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二)小组讨论:是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一组人围绕主题进行座谈讨论。选择适当主持人、做好准备、掌握讨论技巧、是确保讨论效果的关键。
(一)小组讨论的步骤1.明确讨论主题:讨论前先拟定提纲。提纲包括目的、问题、内容及预期目标。2.组成小组:人数一般以6~10人为宜。3.选择时间和地点:讨论时间一般掌握在1小时左右;地点舒适、方便为宜。4.排列座位:座位的排列同样是保证小组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圆圈式或马蹄形。
(二)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1.热情接待:提前到场、表示欢迎 2.说好开场白:通俗易懂、简单明了3.建立融洽的关系 4.鼓励发言:给予适当肯定5.打破僵局 6.控制局面:及时提醒、婉转引导7.结束讨论:小结、感谢。
四、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一)传播者:是主体,对信息具有收集、制作、传递、处理、评价等职能。应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良好的形象2.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3.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生动、易懂、适用。4.根据受者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5.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行为。二)信息:健康信息是指与人健康有关的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知识、技术、观念和行为模式。健康信息是健康传播者传递的内容,同样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健康信息应具有以下特点:1.符号通用、易懂——即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必须是通用的、易懂的,以避免传而不通。2.科学性——科学性是健康信息的生命,是取得健康传播效果的根本保证。3.针对性——健康信息的选择、制作、传递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特点。4.指导性——健康信息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告诉受者如何运用健康知识、技能,使受者自愿采纳三)传播途径:是指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
(一)常用的健康传播途径1.口头传播——如演讲、报告、座谈、咨询等。2.文字传播——如报刊、杂志、书籍、传单等。3.形象传播——如图片、标本、食物、模型等。4.电子媒介传播——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幻灯、投影等。
(二)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健康传播者应因人、因地、因时地选择传播途径,以保证传播的效果。遵循以下四项原则:1.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至受者。2.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受者、具体情况,选择传播途径。3.速度快原则——力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受者。4.经济性原则——准确、有针对性、快速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减少传播者与受者的经济负担。四)受者 是指信息通过传播途径所到达并被接受的个人或群体,大量的受者也称为受众。健康传播的受众是社会人群,他们因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健康信息、传播途径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健康传播者在制定传播信息、选择传播途径时,应重点考虑受者的心理特点及动机。
(一)受者的心理特点:受者普遍存在着”四求“的心理。1.求真—信息真实可信。2.求新—信息新颖引人。3.求短—信息短小精悍,简单明了。4.求近—信息在生活、地域、情感、认识、知识等方面贴近受者。
(二)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1.选择性接受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
(三)受者的动机 包括:消遣、填充时间、寻找情报、解决疑难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五)环境:健康传播的效果还受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自然环境—如传播活动的地点、场所、距离、光线、温度、环境布置等。2.社会环境—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社会规范、政策法规等。
以上五种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播者和受者的心理与行为,从而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第四章健康教育的步骤
一、健康教育诊断
1、定义:是指在面对人群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2、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六个方面进行诊断。
(一)社会诊断
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入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1.社会环境:包括(1)经济指标(2)文化指标(3)卫生服务指标(4)社会政策(5)社区资源2.生活质量:测量指标包括主观和客观指标两个方面。(1)主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2)客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疾病等状况。
(二)流行病学诊断
主要任务是要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回答以下五个问题:1.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2.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3.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4.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上有何规律?5.对那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
(三)行为诊断
主要目的是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任务包括:1.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分析导致已知疾病或健康问题因素是否为行为因素;2.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原则1行为与疾病或健康问题密切相关2经常发生的行为3.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所谓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某行为发生定向改变的难易程度。具体标准为:高可变性行为是(1)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2)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3)在其它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4)社会不赞成的行为。低可变性行为是1)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2)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的行为;3)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行为
(四)环境诊断
是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五)教育诊断
主要分析三类因素。1.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诱发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2.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3.强化因素—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六)管理与政策诊断:的核心内容是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组织评估包括组织内分析和组织间分析两个方面;资源评估则是对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资源进行分析。组织内分析系指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部的分析,组织间分析系指主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组织外部环境,分析外环境对计划执行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健康教育计划与干预
1、确定优先项目
应遵循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1.重要性原则——优先考虑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社区稳定影响较大的健康问题2.有效性原则——优先考虑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的健康问题。
2、确定计划目标:目的和目标是计划存在与效果评价的依据。目的是指在执行某项计划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目的是宏观性、远期性,一般用文字表述。目标是目的的具体体现,用指标描述,具有可测量性。
(一)计划目的—是健康教育项目最终利益的阐述。
(二)计划目标—是在计划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对象、时间、内容或程度等问题。1.总体目标 由三个”W“和两个”H"组成,1)Who—对象2)What—实现什么变化3)When—实现变化的期限
4)How much—变化的程度 5)How to measure—测量的方法
2.具体目标:可分解为各方面、各阶段、各层次的具体目标。
3、确定干预方案 内容应包括:目标人群、干预策略、干预活动的内容、方法、日程及人员培训、评价计划等。
三、健康教育评价
1、定义;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它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旨在确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的价值,为健康教育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和以后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2、目的1.确定计划的先进性和合理性;2.确定计划的执行情况3.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及持续性,4.总结健康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3、健康教育评价的种类与内容
(一)形成评价 是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评价活动,包括评价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实际的情况。1具体内容:(1)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2)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3)教育材料发放系统,包括生产、储存、批发、零售及发放渠道;(4)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2.方法:有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等。
(二)过程评价
起始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1.内容(1)针对个体的评价内容(2)针对组织的评价内容
(3)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2.方法 有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和现场观察三种。
(三)效应评价
健康教育是通过改变目标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来实现其目的。效应评价正是对目标人群因健康教育项目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评价。与健康结局相比,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本身较早发生改变,故效应评价又称近中期效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倾向因素——目标人群的卫生保健知识、健康价值观、态度、对自身易感性、疾病潜在威胁的认识等。2.促成因素——卫生服务或实行健康行为的资源的可及性。3.强化因素——目标人群采纳健康相关行为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及采纳该行为前后自身的感受。4.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四)结局评价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结局评价正是着眼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所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五)总结评价
是指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和结局评价的综合及对各方面资料做出总结性概括。
4、影响评价的因素:常见的偏倚因素有以下五种:
(一)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如公共政策颁布、生活条件改变、自然、社会灾害。
(二)测试或观察因素1.测量者因素(1)暗示效应(2)测量者成熟性(3)评定错误2.测量工具因素:包括问卷、仪器、试剂。3.测量对象因素(1)测量对象成熟性(2)霍桑效应:人们在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而表现出的行为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在健康教育项目评价中,霍桑效应也可能影响对项目效果的客观反映。
(三)回归因素: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又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四)选择因素
(五)失访:目标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中断被干预或评价。失访超过10%可造成偏倚。
第五章 医院健康教育
一、1、定义: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2、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心理治疗、消除致病因素、密切医患关系、降低医疗成本二、患者健康教育
1、分类及内容一)门诊教育 是指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季节、地域,侧重于常见疾病的防治教育。主要包括:1.候诊教育—指在患者候诊期间,针对候诊知识及该科的常见性疾病的防治所进行的健康教育。2.随诊教育—指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3.咨询教育—指医护人员对门诊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4.健康教育—处方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行为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二)住院教育
是指在住院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入院教育—指医护人员在患者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教育。2.病房教育—指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3.出院教育—主要包括医疗效果、病情现状、继续用药、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
2、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程序
(一)评估教育需求
评估教育需求是患者健康教育程序的第一步骤。1.评估内容1)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2)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3)患者的学习能力;4)患者的环境因素。2.评估方法:(1)直接评估—通过与患者的接触、谈话直接获得(2)间接评估—通过阅读患者的病历、分析病史及其健康影响因素获得。
(二)确定教育目标
即明确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目标。
(三)制定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教育时间—从患者进入院到离开医院期间2.教育场所—应在适宜的场所进行。3.教育内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确保其针对性。4.教育人员—医院内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5.教育方法及工具—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工具。
(四)实施教育计划
应特别注意以下四点:1.注重信息的双向传播;2.适当重复重点内容;3.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和方式;4.注重教育者的态度。
(五)评价教育效果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及时修正原有计划,改进工作。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1.评价教育需求 2.评价教学方法 3.评价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七篇 医院感染护理学
一、绪论:内源性感染:来自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抵抗力下降或者是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菌群失调,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
二、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正常菌群作用:1.营养2.免疫调节3.定制抵抗力4.生物屏障。5其他:降低胆固醇、血氨,抗衰老。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细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G+(15%的人长期携带)2.铜绿假单胞菌G-(泌尿道、伤口、皮肤)3.大肠埃希菌G-(是肠道的正常菌群,是条件致病菌,泌尿道、腹腔、胆道、血液)4.肺炎克雷白杆菌G-(肠道和上呼吸道,是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定植的条件:1.必须具有粘附力
2.必须有适宜的环境 3.必须有相当的数量
三、医院感染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1.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2.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7%、8%和10%;3.Ⅰ类切口感染率低于1%、0.5%和0.5%。医院感染1.发病率: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频率。2.罹患率:短时间和小范围内感染的爆发或者流行情况。3.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通常高于发生率。医院感染爆发:1.应在12小时内报告的: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人以医院感染暴发2应在2小时内报告:10例以上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四、消毒与灭菌1灭菌水平方法: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化学灭菌方法。
2、高水平消毒: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热力、电离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
3、中水平消毒:是细菌芽胞以外的。方法: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附、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方法: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5医用物品的危险性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2)中度危险性物品3)低度危险性物品,6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1)压力蒸汽灭菌:用于耐热耐湿器械物品1)下排气式:温度121度,压力102.9KPA,器械灭菌时间20分钟,辅料30分钟。包体积≤30*30*25CM32)预排气:温度132~134度,压力205.8KPa,灭菌时间4分钟。金属重量不超过7KG,布不超过5KG,容积≤90%,金属放下层,织物放上层,包体积≤30*30*50.3)快速。(2)干热灭菌: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通物品。如玻璃金属、油类粉剂:150度150分钟,160度120分,170度60分,180度30分,包体积≤10*10*20CM3.(3)紫外线消毒:电压220V,相对湿度为60%,湿度20度,253.7强度。灯距地1.8~2.2M,灯数量至少1.5W/M3,照射时间至少30分钟,灯表面每周用70%~80%乙醇擦拭一次,灯管表面有灰尘及时擦拭(4)化学消毒剂1)过氧乙酸:现配现用,不超过24小时。灭菌剂浓度为16%~20%,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浸泡法:一般物体表面0.1%(1000mg/L)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灭菌时,浸泡30分钟、耐腐蚀器械0.5%冲洗10分钟;擦拭法:喷洒法;喷雾法;熏蒸法。2)过氧化氢:外科伤口、皮肤黏膜消毒用3%冲洗、擦拭3~5分钟;室内空气消毒用气溶胶喷雾器3%,20~30ml/m3,60分钟。3)含氯消毒剂:用于物品体表分泌物排泄物消毒:使用时限不超过24小时,对金属有腐蚀性,粉剂稳定,水剂不稳定4)戊二醛:最多使用14天:不耐热器械物品,2%作用10小时。5)邻苯二甲醛:最多使用14天:5~12分钟。6)醇类、碘类、氯己定,季铵盐类-不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合用。(5)清洗: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7、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压力蒸气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1)物理监测2)化学监测3).生物监测每周一次,4)B-D测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前。(2)干热灭菌的监测1).物理监测每锅进行。2.)化学监测每天、每包监测3)生物监测每月进行。(3)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1).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00μW/cm2。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m。3)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4).物品和空气中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杀灭率道道99.99%。(4)化学消毒剂的监测1)生物监测: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100CFU/ml.2)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至少一次。
五、手、皮肤的清洁和消毒1外科手消毒:范围: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1.)手套破损应重新进行消毒。2.)双手、前臂、上臂下1/3,揉搓2-6分钟。2皮肤消毒1.)穿刺部位:2%碘酊2遍,作用1~3分钟,再用75%乙醇。0.5%碘伏2遍,静脉注射用75%酒精脱碘。2.)消毒范围:不小于5cm*5cm。3手术切口消毒1.)手术野及其外15cm以上,由内向外擦拭。4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消毒,碘伏0.5%擦拭作用那个3-5分钟,或用乙醇、异丙醇、醋酸氯已定作用3-5分钟,也用氧化电位水冲洗;肥皂流动水冲洗干净,用卫生手消毒法。
六、医院环境的消毒,1空气消毒 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如骨髓移植病房-层流通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细菌总数≤10CFU/m3,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细菌总数≤200CFU/m3,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化验、普通病室和房间。(细菌总数≤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细菌总数≤500CFU/m3,4.)Ⅳ类指传染科和病房。
七、隔离和保护1隔离区域物品处理:1.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受感染后,用后应以黄色包装袋包装隔离,经灭菌后使用。(如医疗仪器、器械、衣服和床单)2.体温计高水平消毒。3.血压及诊疗器同病原菌感染者共同使用。4.不接待探视。2特殊感染预防1)对经空气传播(飞沫核<5μm,如结核、水痘、麻疹),肺结核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空气隔离预防,呼吸道隔离 2)对经飞沫传播:无条件时,同种疾病病人同住一室。(飞沫核>5μm,如细菌性脑膜炎、白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3)对经接触传播:皮肤白喉、大面积烧伤以及多重耐药细菌(MRSA、VRE、艰难梭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病人的隔离等。乙脑-昆虫隔离;脊髓灰质炎、甲肝-消化道隔离;大面积烧伤病人-保护性隔离,房间为正压;慢性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2.损伤细胞膜-抗真菌类药物3.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4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严格抗生素联合的指征:1)单一药品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腹腔脏器穿孔、复杂创伤感染、吸入性肺炎),2)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3)减少毒性反应。4)需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炎)5).混合感染。
3、注意抗生素的疗程1.急性感染 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2.败血症 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3.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疗程可达4~8周。4.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 确属抗生素选择不当,在48~72小时后改用其他抗生素药物。
4、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1)连续给药与间歇给药的合理选择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间依赖性药物):间歇给药。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吉他霉素等)及多烯抗生素(两性霉毒B)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防止水3)氨基苷类抗生素(浓度依赖性药物)采用间歇性给药,也可分次静脉滴注,不宜静脉推注,也不宜与β-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
5、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清洁手术通常不需用;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需用;一般在术前0.5~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手术超过4小时可术中加用一次量;择期的结直肠手术前手术前24小时开始给予不吸收的口服抗菌药物共3次;高危破宫产脐带夹后、全髋置换、移植术。
6、四环素-葡萄球菌结肠炎-二重感染;磺胺类药物-紫癜-血液系统的毒性;利福平-黄疸-对肝脏的毒性;链霉素-尿蛋白(++)-肾脏毒性反应,最主要毒性反应时听神经损害;青霉素-皮肤瘙痒、腹痛-过敏反应;妊娠合并肝炎不宜用的抗生素是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抗生素毒性增强。
九、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1、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1)加强口腔护理。2)吸痰技术。3)胃口逆向定植及误吸。4)有效咳嗽训练。
2、血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1)接受注射者安全2)注射操作着安全3)环境安全。
3、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近期用或正在用药,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状改变或见斑块条索状荚膜,合并以下之一:发热超过38度;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4、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于术后30天内发生;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3)器官或腔隙感染:同2)
十、特殊病原菌的感染途径及消毒
1、甲肝戊肝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消毒方法煮沸30分钟,或者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3.废弃物焚烧。
2、乙、丙、丁型肝炎经血液传播。消毒方法:含氯消毒剂等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新生儿乙肝主要垂直传播;预防乙肝最佳措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预防肠绦虫病的紧急措施是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不游离于血清中的是HBcAg,游离于血清中,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的是HBeAg。
3、艾滋病1.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消毒方法:含氯消毒剂溶液(含有效氯l000mg/L)或0.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分钟。
4、淋病和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淋病病原体淋病奈瑟氏菌,低效消毒剂即可。
梅毒病原体苍白螺旋体,低效消毒剂即可。初期、二期传染性强。消毒方法:特别是马桶,用0.2%过氧乙酸
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4、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为汉坦病毒,传染源:鼠。鼠咬或蚊叮传播,也可垂直传播、呼吸道、消化道、伤口接触传播。可用含氯消毒剂及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中低效消毒剂3开展杀虫灭鼠,火焚或者掩埋地下。
5、炭疽:1.传染源是病畜(羊、牛、马、骡、猪等)和感染的病员。通过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传播。2.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过氧乙酸熏蒸)猪舍等(过氧乙酸,或者含氯石灰)病畜粪尿(一份含氯石灰+5粉粪尿,深埋2m以下)污染皮毛(环氧乙烷熏蒸)、炭疽杆菌可形成芽孢,不可使用中低效消毒剂。开展灭蝇灭鼠。肺炭疽空气消毒3g/M3过氧乙酸熏蒸1~2小时。物表餐具用2000~5000mg/l有效氯浸泡。
6、结核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有人、牛、非典型。可通过呼吸道(最多)、消化道等传播,含氯消毒剂级过氧乙酸浸泡。焚烧,或者1%过氧乙酸作用30~60分钟进行消毒。不耐热,60度15分钟或70度3分钟可杀灭.结核杆菌细胞壁含大量脂类,对消毒剂抵抗力强,只能用高、中消消毒剂。飞沫传播,空气隔离预防。
第八篇护理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具有普遍性和共性(2)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艺术性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
3、管理的对象1)人 是管理的最主要因素,是管理的核心。2)财 遵守的原则是:开源、节流、注重投资效益。3)物:是指设备、材料、仪器、能源等。应遵循原则是保证供应、合理配置、物尽其用、检验维修、监督使用、资源共享。4)时间 是最珍贵的资源5)信息 是管理活动的媒介。包括广泛地收集信息;精确地加工和提取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利用和开发信息。
4、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 是最基本、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指挥下属工作而实现管理目标。优点①使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的统一;②有利于对常规问题的处理,也可以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例外问题;③集中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保证整个系统计划、目标的实现。缺点①管理效果受决策者水平的限制;②不利于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③传递信息缓慢,工作效率不高;④易犯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2)经济方法 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优点①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②促使组织员工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关注组织目标的实现;③促使主管人员减少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提高行政效果。缺点容易导致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倾向。3)法律方法
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令、条规进行管理的方法(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4)思想教育方法
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按照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进行教育,运用沟通、宣传、说服、鼓励等方式来预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方法。5)社会心理学方法:指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按群体和个人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管理的方法。
5、管理的职能 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1计划职能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中心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2组织职能
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①设计组织结构;②明确相应的职责、任务和权力;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3人员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职能4领导职能:用手段和方法对个人、集体施加影响力。5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的关键职能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二、护理管理学
1、护理管理学 是护理管理者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协调人及其他资源,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过程。
2、护理管理的意义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的特点1.广泛性 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参与护理管理的人员包括护理管理者以及各个部门各个班次的护理人员。2.综合性:既要综合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又要考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独特性
3、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无多元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合理化: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管理人才的专业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自动化 /信息化、护理管理的内容趋向合理化
第二章
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社会管理思想 如《论语》、《管子》中的“君子不器”,儒家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2.系统管理思想: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3.战略管理思想 孙武的《孙子兵法》 4.用人思想 有“知人善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学阶段(19世纪末~1930年)、行为科学阶段(1940~1960年)和科学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一)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1)概述:泰勒首次提出科学管理的概念,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2)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主要内容是:①使工作方法、劳动工具、工作环境标准化;②确定合理的工作量;③挑选和培训工人,使其掌握标准工作方法;④实行差别工资制;⑤实行职能工长制。
2.管理过程理论(1)法国人法约尔1925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后人把他称为“管理过程之父”。(2)主要内容:法约尔提出,管理活动包含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且他给出了十四条一般管理原则,包括有分工、职权与职责相适应、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3.行政组织理论(1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2)特点:①明确的组织分工②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③合理地任用人员④建立职业的管理人员制度⑤建立严格的、不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规则和纪律⑥建立理性的行动准则。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行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人际关系学说,后期行为科学。1.人际关系学说 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霍桑实验”。他发现决定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和安全感,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①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其工作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②劳动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人际关系;③职工中的非正式小群体更能影响职工的情绪,甚至左右职工的行为;④科学的领导者应善于和职工沟通与倾听。2.人性理论—X理论与Y理论 美国的麦格雷戈1957年提出X理论与Y理论。X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不喜欢工作,在严密监督下才能有效地工作。而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是负责的,能够自我控制和管理。而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当根据员工的特点,综合运用上述两种理论。3.群体力学理论 德心理学家卢因1944年提出,重点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主要内容是:①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力场”;②群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力的结合,这种“力场”可修正个人的行为;③群体的内聚力可以用每个成员对群体忠诚、责任感、对外攻击的防御、友谊等态度来说明。
4、行为科学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①在护理管理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和管理。②强调护理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维持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③护理管理者要丰富工作内容,以提高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现代管理理论与原则
1、系统原理与原则
(一)系统原理1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系统功能大于各个体功效之和2)目的性 3)相关性 4)层次性5)环境适应性。3系统分析方法 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计算的方法。
4、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要求护理管理者运用整体观点、相关观点、有序观点、动态的观点、开放的观点
(二)对应的原则 1整分合原则2反馈原则
2、人本原理与原则
(一)人本原理 :梅奥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管理者要注意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是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二)对应的原则 1能级原则内容:①建立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②不同的能级主体应授予不同的权力,完成不同的职责。③不同能级的主体应给予与之相应的岗位。2动力原则 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是指物质待遇及经济效益。精神动力主要有理想、道德、信念、荣誉。信息包括消息、情报、指令等。3参与管理原则
3、动态原理与原则
(一)动态原理 认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共同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弹性原则:是指在动态管理中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及时调整,完成预期的目标。
4、效益原理与原则
(一)效益原理:是指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注意讲究实效
(二)价值原则:是指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效益为中心,科学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和时间,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第三章 计划工作
1、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2计划工作实质就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要做好计划工作,必须解决“5W1H问题”,即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论证为什么要做(why)、确定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2、计划工作的重要性(无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控制工作
3、计划的类型
(一)按计划的时间划分1.长期计划 又称为规划,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制定。2.中期计划 介于长期和短期计划之间,一般为1~5年。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制定。3.短期计划 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由基层管理者制定。
(二)按计划的规模划分1.战略性计划:指着眼于组织整体目标和方向的计划。2.战术性计划 指针对组织内部具体工作问题,在较小范围内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如护理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等。
(三)按计划的内容划分:分为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
(四)按计划表现形式划分1.目的或任务如规定护士在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2.目标如经过培训的测试,护士正确给药率达到100%,3.策略4.政策5.规程6.规则如护理技术规范 7.规划8.预算 又称“数字化的计划”,是用具体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4、计划工作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要从组织系统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系统中各构成部分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2重点原则: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全局,又要分清主次轻重,抓住关键及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全局的问题。3创新原则 4.弹性原则留有一定调节余地5可考核性原则
二、计划的步骤一)评估形势:内容包括:①市场:社会需求;②社会竞争;③服务对象的需求;④组织资源: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二)确定目标:目标应包括时间、空间、数量三要素。三)考虑制定计划的前提条件:指计划工作的假设条件-预期环境 四)发展可选方案 五)比较各种方案
六)选定方案 七)制定辅助计划八)编制预算: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和完成程度的重要标准,是控制的工具。
三、目标管理:
1、又称成果管理,一种管理方法。
2、特点:1.员工参与管理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3.强调自我评价4重视成果
3、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阶段:1.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组织整体目标。2.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3.确定下级和个人的分目标4.协议授权
(二)执行阶段 :1.咨询指导2.调节平衡3.反馈控制
(三)检查评价:1.考评成果2.奖惩兑现 3.总结经验4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应用实例:目标制订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2)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宣传教育2.目标明确、恰当3.有指导及咨询管理体系4严格控制
四、时间管理: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
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时间管理的基本程序:1.评估2.计划 制
定具体工作目标及重点②选择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与策略③列出时间安排表。3.实施 ①
集中精力②学会“一次性处理”或“即时处理”③关注他时间④有效控制干扰⑤提高沟通
技巧⑥处理好书面工作。4.评价
3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ABC时间管理法:由莱金提出,他建议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每个人都需要确定今后5年、今后半年及现阶段要达到的
目标。人们应该将其各阶段目标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最重要且必须完成的目标,B级
为较重要很想完成的目标。C级为不太重要可暂时搁置的目标。ABC时间管理的步骤如下:
1.列出目标2.目标分类3.排列顺序:根据工作的重要性、紧急程度确定ABC顺序。4.分配
时间5.实施 集中精力完成A类工作,效果满意,再转向B类工作。对于C类工作,在时间精力充沛的情况下,可自己完成,但应大胆减少C类工作,尽可能委派他人执行,以节省时间。6.记录7.总结
(二)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事情分成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按重要性排序,另一方面是按紧迫性排序,然后把所有事情纳人四个象限,按照四个象限的顺序灵活而有序地安排工作。
(三)记录统计法
通过记录和总结每日的时间消耗情况,以判断时间耗费的整体情况和浪费状况,分析时间浪费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节约时间。
(四)拟定时间进度表
(五)区域管理法:将时间分为整体、阶段、瞬时三种情况进行管理的时间管理方法。4时间管理的策略1.消耗时间的计划化、标准化及定量化 2.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工作时间 3.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4.学会授权5.学会拒绝 6.善于应用助手
五、1、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从确定行动目标到拟定、论证、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整个活动过程。
2、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1)战略决策:指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2)战术决策: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2.按决策的重复性划分1)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是指对经常出现的活动的决策。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一般指涉及面广、偶然性大、不定因素多、无先例可循、无既定程序可依的决策。3.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划分 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以及风险型决策。4.根据决策的主体不同划分 可分为个人决策与团体决策。
3、决策的步骤1.确立问题 是决策的前提,是确定目标的基础。2.确定目标 目标是决策的方向,决策目标确定后,可依据价值准则来对目标进行判定。常用的价值指标有三类: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拟订方案: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经验,二是创造。4.方案评估 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有:①方案实施的可行性;②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③方案实施的风险性。5.方案选择 “满意”的决策应当符合三个标准:①全局性标准;②适宜性标准;③经济性标准。挑选方案 的方法:①经验判断法;②研究和分析;③模拟实验法。6.方案实施7.追踪评价
4、团体决策:是指由两个人以上的群体完成的决策方式。方法:1.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一种简单方
法。原则是鼓励一切有创见的思想,禁止任何批评。2.名义集体决策法:是指参加集体决
策的成员面对面地接触3.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4.是电子会议法:利用现代计算机 技术改善群体决策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组织工作
1、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多层次、多岗位以及具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职、责、权、利四位一体的机构。含义①组织有共同的目标②组织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协作③组织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2、组织的类型:1.正式组织2.非正式组织
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组织内部不设参谋部门。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又称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吸收了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设置两套系统,一套是直线指挥系统,另一套是参谋系统。优点:①直线主管人员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②可满足现代组织活动所需的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责任制的要求。缺点:①部门间沟通少,协调工作较多;②容易发生直线领导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职权冲突;③整个组织的适应性较差,反应不灵敏。
(四)分部制组织结构:又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在高层管理者之下,按地区或特征设置若干分部,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集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优点:①有利于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搞好全局及战略决策;②有利于发挥事业部管理的主动权。缺点:①职能机构重叠;②分权不当容易导致各分部闹独立,损伤组织整体利益;③各分部横向联系和协调较难。
(五)委员会
委员会是组织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执行某方面管理职能并以集体活动为主要特征
(六)其他组织结构如团队结构、网络结构、无边界组织等。
二、组织设计是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2、组织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1)目标统一的原则2)分工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4)最少层次的原则,从高层领导到基层领导以2~4个层次为宜。5)责权一致的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7)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组织设计的要求1.精简2.统一3.高效
3、组织设计的步骤1.确立组织目标2.划分业务工作3.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按组织设计要求,决定组织的层次及部门结构,形成层次化的组织管理系统。4.确定职责和权限5.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联系方式的设计;管理规范的设计,确定工作程序;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无岗位职责)6.决定人员配备7.形成组织结构8.调整组织结构
4、组织设计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结构。模式可用以下方式来表示。1.组织图:组织我树,用图形表示2.职位说明书:说明组织内部的某一特定职位的责任、义务、权力及其工作关系的书面文件。3.组织手册:是组织图与职位说明书的综合。
三、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群体意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属于管理的软件范围。特点:1.文化性 是组织文化区别于组织其他内容的根本点,也是最明显、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综合性3.整合性4.自觉性 5.实践性
3、护理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护理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4、护理组织文化的建设(特性)1.易接受性2.群众性3.针对性。4.独特性
四、临床护理组织方式:
1、个案护理
也称为特别护理或专人护理,是由一名护理人员在其当班期间承担一名病人所需要的全部护理。其组织形式是一对一的关系,主要用在ICU、CCU病房及危重、大手术后的病人,由于病情复杂、严重,需护士24小时进行观察、护理。
二、功能制护理: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护理方式,护士长按照护理工作的内容分配护理人员,每1~2名护士负责其中一个特定任务,各班护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病人所需的全部护理,护士长监督所有工作。对于一个护理人力不足的医院,护士长只能选择的护理工作方式。
三、小组护理:是将护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位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任组长,在组长的策划和组员的参与下,为一组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四、责任制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由一位责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其所管病人从人院到出院提供连续的、全面的、整体的护理组织方式。
五、综合护理:综合护理集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优点于一体,由一组护理人员(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病人的护理工作。
第五章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员管理:也称人员配备,或称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聘、培训和考评。意义:可以发现、选聘、使用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达到人尽其才、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同时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基本原则1职务要求明确原则2责权利一致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用人之长原则5系统管理原则
二、护理人员编设的原则1.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 病人的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的主要依据。2.合理结构原则3.优化组合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使不同年龄阶段、个性、特长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4.经济效能原则:护理管理者在编设和使用护理人员时,应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5.动态调整原则
2、影响护理人员编设因素: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工作量要受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等因素影响;人员素质;人员比例和管理水平;工作条件;政策法规;社会因素。
3、护理人员编设的计算法一)按实际工作量计算法:确定依据:实际工作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班次、出勤率(无床位使用率)。应编护士数=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平均护理时数/每名护士每日工作时间+机动数(一般按17%~25%)。二)比例定员计算法
医院高级、中级、初级员工的比例:一级医院为1:2:8~9;二级医院为1:3:8;三级医院为1;3:6。1.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①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按1:1.30~1:1.40计算;②300~500张床位的,按1:1.40~1:1.50计算;③500张床位以上的,按1:1.60~1:1.70计算。2.各类人员的比例 ①卫生技术人员占医院总编设的70%~72%,其中护理人员占50%,医师占25%,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25%;②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占总编设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总编设的8%~10%。
4、护理人员的排班一)排班的基本原则 1以病人需要为中心,确保24小时连续护理2掌握工作规律,保持各班工作量均衡3人员结构合理,确保病人安全4.保持公平原则,适当照顾人员的特殊需求
5.有效运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二)排班的类型1.集权式排班 排班者为护理部或科护士长,主要由护理管理者决定排班方案。优点:为管理者掌握全部护理人力,可依各部门工作需要,灵活调配合适人员;缺点 是对护理人员的个别需要照顾少,会降低工作满意度。2.分权式排班 排班者为病区护士长。优点 是管理者能根据本部门的人力需求状况进行有效安排,并能照顾护士的个别需要;缺点 是无法调派其他病区的人力,且排班花费的时间较多。3.自我排班 由病区护理人员自己排班,可激励护理人员的自主性,提高工作满意度。优点:①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②促团体凝聚力提高③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关系融洽④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缺点 与分权式排班类似。三)影响排班因素1医院政策2人员素质3护理分工方式4部门的特殊需求5工作时段的特点6排班方法 四)排班的方法1每日三班制
按早班、小夜、大夜等进行安排,每班工作8小时,一般由7~8名护士进行轮班。(1)单人三班制:每班只安排一个护士,早、晚配备帮班主要适用于病人数量和危重程度变化不大、夜班工作量较少的病区。优点是:①上班与休息时间集中;②夜班轮换少;③节约人力。缺点是:①夜间病区有紧急情况或工作量大时,一位护士顾及不周;②夜班工作时间长,护士较疲劳。(2)双人三班制:每班安排2位护士,主要适用于危重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专科性强(如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脑外科等)的病区。优点是:①24小时均有2个护士值班,且保证大小夜班护理工作量较大或抢救病人时有2位护士相互分工与协作②新老护士搭配上班,有利于新护士的成长;③夜班有一段休息时间,护士乐于接受。缺点是需要的人力多。
2.每日二班制排班法 将一日的24小时分为二个基本班次,按白班、夜班排班,主要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室等。优点:①上班与休息时间集中,便于路途较远的护士上下班,也便于护士参加学习;②节约人力。缺点是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易出现精力不充沛的现象。
三、护理人员的培训一)新护士的岗前培训1.岗前培训的内容 包括公共部分与专科部分2.岗前培训的方式、方法(1)培训方式:主要包括集中式、分散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2)培训方法:①讲授;②视听:通过运用光盘、录像带、幻灯片等教具进行介绍与教育;③练习:如护理文书的书写、急救技术等;④实地参观;⑤临床带教。三)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四)护理人才的培养
1、人才的类型:包括管理人才、护理教育人才、临床护理专家三种不同类型,分普通、优秀、杰出三层次。
2、护理人才的结构 1.个体结构 ①品德结构:包括思想品德、伦理道德和心理品质三方面;②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哲学知识以及各类知识的相互联系;③智能结构: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智力结构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实践能力五大基本要素构成 2.群体结构:指某系统内构成群体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①专业结构②能级结构③年龄结构④智能结构 第六章 领导工作
一、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①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追随者;②领导者应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而达到组织的目标。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四个要素组成2、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
二、领导权力 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权2.决策权3.指挥权 4.经济权5.奖罚权。二)领导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1)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因素有:(1)传统因素(2)职位因素(3)资历因素2)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主要因素有:(1)品格因素:2)才能因素(3)知识因素(4)感情因素。3)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1)权力性影响力:①对下属的影响具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②下属被动地服从,激励作用有限③不稳定,随地位的变化而改变④靠奖惩等附加条件起作用。(2)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力持久,可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下属信服、尊敬,激励作用大;③ 比较稳定,不随地位而变化
④对下属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3、领导工作的原理1.指明目标原理-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重要组成部分2.协调目标原理3.命令一致性原理 4.直接管理原理5.沟通联络原理6.激励原理-上级应能够了解下级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合理满足,以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对领导工作的要求:1.不断鼓舞下属的士气;2.了解人们的工作期望;3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4.进行合理安排5.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方法。
4、领导理论及应用一)领导作风理论1.专权型 又叫命令型、权威型、独裁型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其特点是:权力定位于领导者,很少听取下属的意见。2.民主参与型 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要求每个人各尽所能,各施其长,分工合作。3.自由放任型 是指领导者给予每个成员高度的自主权,只对下属提出工作目标,但对下属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的活动不加干涉,除非下属要求,不做主动的指导。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又称情景领导理论,它认为最有效的领导风格应随着员工“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领导的行为应按下列程序逐步推移:高工作与低关系(对不成熟的下属,刚参加工作新护士)→高工作与高关系(初步成熟的)→低工作与高关系(比较成熟的)→低工作与低关系(成熟的,非常有经验的护士)。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工作行为与领导行为构成了四个阶段。
二、授权是指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有一定的自主权,去完成被授予的任务。原则(无完全授权):1.视能授权-最根本的一条准则 2.合理合法-坚持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的原则 3.监督控制-领导者在下授权力的同时不能逃避责任,领导者给予被授权人必要的监督控制4.权责对等 授权步骤1.分析、确定什么工作需要授权 2.选择授权对象 3.明确授权的内容4.为被授权者排除工作障碍5.形成上下沟通渠道6.评价授权效果
三、激励指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
2、激励的作用: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这一公式表明,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
3、激励的过程:(1.洞察需要:是激励的源头
2.明确动机 这是激励机制的前提。3.满足需要 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4.激励与反馈、约束相互补充)
4、激励理论及应用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来的1.生理需要:包括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123是基础需要,45是高层次需要。2)激励-保健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弗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他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1.保健因素 是指与人们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如组织的政策、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又称为“维持因素”。2.激励因素 是指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包括:工作再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如领导赏识。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①提供充分的保健因素,以消除不满;②提供充分的激励因素是激发积极性的有效途径。3)行为改造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它研究如何通过外界刺激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控制。一)强化理论(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根据强化的目的,强化分为正强化(肯定、表扬、晋升等)和负强化(批评、处分、降级等)两种。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①要针对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②分阶段设立目标,及时给予强化;③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但应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泉。二)归因理论(由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认为人的行为的发生或多或少与自身内部原因和外界环境因素有关。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将成功与失败归因为四种可能性:①能力;②努力;③任务的难度;④机遇。基本启示是:①了解与分析护理人员对行为的不同归因,掌握其态度与行为方向②引导护理人员将成功归因于个人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③改变护理人员对失败的消极归因,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4)公平理论(由美国的斯塔西·亚当斯提出),也称社会比
第二篇: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汇总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1)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下列麻醉药中属于吸入性全麻药,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大的是
A.羟丁酸钠
B.麻醉乙醚
C.普鲁卡因
D.利多卡因
E.盐酸氯胺酮
标准答案: b
2、苯巴比妥的化学结构为
标准答案: c
3、作用时间最长的巴比妥类药物其C5位取代基是
A.饱和烷烃基
B.带支链烃基
C.环烯烃基
D.乙烯基
E.丙烯基 标准答案: a
4、含哌啶环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苯巴比妥
C.别嘌醇
D.哌替啶
E.艾司唑仑 标准答案: d
5、从巴比妥类药物结构推测,它们应是
A.强酸性
B.弱碱性
C.弱酸性
D.中性
E.强碱性 标准答案: c
6、下列哪一药物脂溶性最高
A.苯巴比妥
B.戊巴比妥
C.异戊巴比妥
D.司可巴比妥
E.硫喷妥钠 标准答案: e
7、盐酸利多卡因的化学名称是
A.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
B.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盐酸盐 C.2-溴-2-氯-1、1、1-三氟乙烷
D.4-羟基丁酸钠 E.2-二乙氨基-N-(2、6二甲基苯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 标准答案: e
8、下列药物中哪一个不具旋光性
A.莨菪碱
B.葡萄糖
C.麻黄碱
D.普鲁卡因
E.青霉素 标准答案: d
9、利多卡因比普鲁卡因作用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卡因有芳香第一胺结构
B.普鲁卡因有酯基
C.利比卡因有酰胺结构 D.利多卡因的中间部分较普鲁卡因短
E.酰胺键比酯键不易水解 标准答案: e
10、与盐酸普鲁卡因性质不符的是
A.对光敏感,需避光保存
B.水溶液显碱性
C.PH3~3.5时本品水溶液最稳定
D.易被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
E.具重氮化-偶合反应
标准答案: b
11、艾司唑仑化学结构中的母核为
A.1,4-苯并二氮卓环
B.1,5-苯并二氮卓环
C.二苯并氮杂卓环
D.苯并硫氮杂卓环
E.1,4-二氮卓环
标准答案: a
12、具有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A.氟西汀
B.阿米替林
C.氟哌啶醇
D.卡马西平
E.氯丙嗪
标准答案: b
13、盐酸氯丙嗪在体内代谢中一般不进行的反应类型为
A.N-氧化
B.硫原子氧化
C.苯环羟基化
D.脱氯原子
E.侧链去N-甲基
标准答案: d
14、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影响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强弱和快慢的因素()
A.pKa
B.脂溶性
C.5—取代基
D.5—取代基碳数目超过10个
E.直链酰脲
标准答案: e
15、不属于丁卡因作用特点的是
A.作用及毒性比普鲁卡因强约10倍 B.亲脂性及穿透力强 C.作用较持久
D.作用快
E.毒性小
标准答案: e
16、普鲁卡因不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亲脂性高、穿透力强,可用于各种局部麻醉方法
B.局部麻醉作用较其他常用局部麻醉药为最弱 C.还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
D.其代谢产物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E.有过敏史患者慎用
标准答案: a
17、关于普鲁卡因描述错误的是
A.易氧化变质
B.水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中性碱性条件下水解速度加快
C.可发生重氮化-偶联反应
D.氧化性
E.穿透力差
标准答案: d
18、从中药水提液中提取皂苷常用
A.乙醇
B.乙醚
C.乙酸乙酯
D.正丁醇
E.氯仿
标准答案: d
19、鉴别甾体皂苷和甲型强心苷的反应:
A.Lieberman Burchard反应
B.Molish反应
C.Kedde反应
D.1%明胶反应
E.三氯化铁反应
标准答案: c
20、下列生物碱水溶性最大的是:
A.氧化苦参碱
B.吗啡
C.乌头碱
D.马钱子碱
E.莨菪碱
标准答案: a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2)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起体温调定点作用的温度敏感神元位于:
A.延髓化学敏感区 B.下丘脑后部乳头区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下丘脑后部
E.基底神经节
标准答案: c
2、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仅限于:
A.集合管
B.髓袢升支
C.髓袢降低
D.远曲小管
E.近球小管 标准答案: e
3、下列各段小管对水不易通透,但能主动重吸Na+、Cl-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升支粗段
D.外髓部集合管
E.内髓部集合管 标准答案: c 解
析: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Cl-离子。
4、天气炎热能引起:
A.皮肤血管收缩
B.散热减少
C.汗腺活动减弱
D.代谢降低
E.肌肉紧张度降低
标准答案: e
5、温热性发汗中枢主要位于:
A.脊髓
B.延髓
C.下丘脑
D.小脑
E.大脑皮层
标准答案: c
6、下列影响ADH分泌的最有效的刺激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寒冷
标准答案: b
7、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升高,引起ADH分泌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ADH分泌
C.交感神经兴奋,引起ADH分泌
D.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
标准答案: a
8、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腱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
D.状态反射
E.肌紧张反射
标准答案: e
9、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之间兴奋性化学传递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单向传播
B.不衰减
C.中枢延搁
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E.易疲劳
标准答案: b
10、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时:
A.蛋白质合成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B.蛋白质合成减少,出现正氮平衡
C.蛋白质分解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D.蛋白质分解减少,出现正氮平衡
E.蛋白质代谢无明显变化
标准答案: c
11、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稳定因素
A.氢键、盐键、疏水键和二硫键
B.S形
C.加热
D.双曲线
E.α-螺旋
标准答案: a
12、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缬氨酸
B.苏氨酸
C.赖氨酸
D.蛋氨酸
E.谷氨酸
标准答案: e
13、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
A.Km 减小,Vmax 减小
B.Km 增大,Vmax 增大
C.Km 减小,Vmax 增大
D.Km 增大,Vmax 不变
E.Km 不变,Vmax 减小
标准答案: d
解
析:竞争性抑制存在时Vmax 不变,而Km 增大。因此应选D。
14、有关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正确的是
A.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的必需基团
B.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基团组成
C.在与底物结合时不应发生构象改变
D.没有或不能形成活性中心的蛋白质不是酶
E.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也参与对底物的催化作用
标准答案: e
15、辅酶和辅基的差别在于
E.应激
A.辅酶为小分子有机物,辅基常为无机物
B.辅酶与酶共价结合,辅基则不能
C.经透析方法可使辅酶与酶蛋白分离,辅基则不能
D.辅酶参与酶反应,辅基则不参与 E.辅酶含有维生素成分,辅基则不含 标准答案: c
16、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过程是:
A.肌糖原分解
B.肝糖原分解
C.糖类食物消化吸收
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作用
标准答案: a
解
析: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都可以产生糖补充血糖的作用,糖类消化吸收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也可以补充血糖,只有肌糖原分解是供机体能量的,所以它不能补充血糖的。
17、糖异生途径的限速酶是: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激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已糖激酶
标准答案: a
18、关于三羧酸循环(T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
B.乙酰CoA进入TCA后只能被氧化
C.生糖氨基酸可通过TCA的反应转变成葡萄糖
D.乙酰CoA经TCA氧化时,可生成3分子NADH+H+和1分子的FADH2
E.TCA还有合成功能,可为其他代谢提供小分子原料
标准答案: b
19、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肝脏有: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已糖激酶
标准答案: a
20、氨基酸生成糖的途径是下列哪一种
A.糖酵解
B.糖原分解
C.糖原生成D.糖原异生作用
E.上列四种都不是
标准答案: d
解
析:从乳酸,甘油和氨基酸等非糖类前体形成葡萄糖称为葡萄糖异生作用。酵解过程中葡萄糖(或糖原)被裂解成丙酮酸和乳酸。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分别与糖原的降解和合成有关。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3)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下列物质中通过单纯扩散机制通过细胞膜的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氯离子
E.氧气
标准答案: e
2、激素、酶、神经递质等从细胞内分泌的过程,称为:
A.单纯扩散
B.载体转运
C.通道转运
D.主动转运
E.出胞作用
标准答案: e
3、关于钠泵主动转运的论述,错误的是:
A.逆化学浓度和电位梯度转运
B.分解ATP供能
C.其化学本质是Na+、K +依赖式ATP酶
D.使Na+转运入膜内,K +转运出膜外
E.使Na+转运膜外,K+转运入膜内
标准答案: d
解
析:钠泵主动转运中可将3个Na+移出膜外,2个K+移入膜内。因此D是错误的。
4、阻碍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物质是
A.肌球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的I亚基
D.肌钙蛋白的T亚基
E.肌钙蛋白的C亚基
标准答案: b
5、当神经纤维的细胞外液中K+浓度增加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标准答案: c
6、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动物电位
B.肌肉收缩
C.阈电位
D.静息电位
E.阈强度
标准答案: e
7、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血液粘滞性
B.参与血液凝固
C.调节体温
D.运输O2及CO
2E.形成渗透压
标准答案: d
8、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心的作用是
A.心率减慢
B.心内传导减慢 C.心肌收缩力减弱 D.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血压下降
标准答案: d
9、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肺本身的舒缩活动
C.肺内压的变化
D.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
E.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标准答案: d 解
析:肺通气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压差越大,动力越大。
10、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min,该人的肺通气量为()A.3000ml
B.4000m
1C.5000ml
D.6000ml
E.7000ml 标准答案: e 解
析: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11、肺泡通气量是指:
A.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B.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通气量
C.每分钟进出肺的通气量
D.补吸气量
E.深吸气量
标准答案: b
12、心输出量:
A.通常表示每分钟左、右两心室输出量的总和。
B.在心率增加时必然增加
C.当人从站立位转变为卧位时会增加
D.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无关
E.与体重成正比
标准答案: c
13、下列哪项PH值对胃蛋白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
A.4.0—5.0
B.6.0—7.0
C.8.0—9.0
D.1.0—1.5E.2.0—3.0 标准答案: e
14、胃液头期分泌的特点是
A.分泌量很少,消化力弱
B.酸度及胃蛋白酶含量都低
C.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尤其低
D.酸度低,胃蛋白酶含量尤其高
E.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尤其高
标准答案: e
15、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呼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隔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隔肌和肋肌外肌舒张
E.呼气时胸骨和肋肌回复原位
标准答案: c
16、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减非弹性阻力
B.气压加跨肺压
C.肺内压加跨胸壁压
D.大气压减肺回缩力
E.大气压加肺回缩力
标准答案: d
17、下面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纯净胃液中,绝大部分是游离酸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C.壁细胞分泌盐酸
D.内因子由胃腺壁细胞分泌
E.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标准答案: b
18、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是
A.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
B.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C.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D.参与胃黏膜屏障
E.激活胃蛋白酶原
标准答案: c
19、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水多,酶含量少 B.水多,酶含量多 C.水少,酶含量少 D.水少,酶含量多
E.以上都有可能
标准答案: a 20、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加肺活量
B.潮气量加机能余气量
C.机能余气量加肺活量
D.余气量加肺活量
E.余气量加补吸气量加补呼气量
标准答案: d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4)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下列溶剂极性最弱的是
A、乙醚
B、乙醇
C、水
D、甲醇
E、丙酮
标准答案: a
2、两相溶剂分配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是
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
E、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小
标准答案: b
3、不属于单糖的是
A、木糖
B、阿拉伯糖
C、葡萄糖
D、蔗糖
E、鼠李糖
标准答案: d
4、从植物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的方法为
A、醇-丙酮法
B、醇-水法
C、醇-醚法
D、水-醇法
E、酸-碱法
标准答案: d
解析:因为多糖、蛋白质难溶于醇,所以在水提取液中加入乙醇达到30%以上,多糖、蛋白质会逐步沉淀析出。
5、叶绿素、油脂等易溶解在()溶剂中
A、水
B、甲醇
C、丙酮
D、石油醚
E、盐酸溶液
标准答案: d
6、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N-苷的是
A、山慈菇苷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芦荟苷
E、苦杏仁苷
标准答案: c
7、水解β-葡萄糖苷键应选
A、0.5%盐酸
B、4%氢氧化钠
C、苦杏仁酶
D、麦芽糖酶
E、NaBH4
标准答案: c
8、不属于亲水性成分的是
A、蛋白质
B、树脂
C、粘液质
D、淀粉
E、氨基酸
标准答案: b
9、白芥子苷属于
A、氮苷
B、硫苷
C、碳苷
D、氧苷
E、氰苷
标准答案: b
10、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化合物是
A、生物碱
B、黄酮
C、苷类
D、皂苷
E、挥发油
标准答案: e
11、麻黄碱不具有的性质是
A.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
B.可溶于氯仿
C.具有碱性D.可溶于水
E.与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标准答案: e
12、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根据
A.盐酸盐溶解度不同
B.硫酸盐溶解度不同
C.草酸盐溶解度不同
D.游离碱溶解度不同
E.醋酸盐溶解度不同
标准答案: c
13、检识鞣质常用的试剂是
A.明胶
B.ALCL
3C.ZrOCL2/枸橼酸
D.Ba(OH)
2E.盐酸-镁粉
标准答案: a
14、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弱的是
A.小檗碱
B.麻黄碱
C.番木鳖碱
D.新番木鳖碱
E.秋水仙碱
标准答案: e
15、可待因的结构类型属于
A、苯丙胺类
B、苄基异喹啉
C、双苄基异喹啉
D、吗啡烷类
E、莨菪烷类
标准答案: d
16、属于两性生物碱的是
A、麻黄碱
B、苦参碱
C、吗啡
D、卡待因
E、莨菪碱
标准答案: c
17、具有双缩脲反应的化合物是
A、多糖
B、皂苷
C、鞣质
D、黄酮
E、蛋白质
标准答案: e
18、《中国药典》将药筛按筛号分成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E.10种
标准答案: d
19、下列要求在21℃±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的是
A.泡腾片
B.分散片
C.口含片
D.普通片
E.溶液片
标准答案: b
20、主要用于片剂的黏合剂的是
A.羧甲基淀粉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干淀粉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标准答案: b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5)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脂酸在肝脏进行β氧化时不能生成
A.NADH
B.脂酰CoA
C.FADH
2D.H2O
E.乙酰CoA
标准答案: d
2、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A.肾
B.肝
C.小肠
D.脑
E.胆
标准答案: b
3、参与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1B.6-磷酸果糖激酶-1
C.HMGCoA还原酶
D.磷酸化酶
E.HMGCoA合成酶
标准答案: c
4、胆固醇不能转化成
A.胆汁酸
B.维生素D
3C.睾丸酮
D.雌二醇
E.胆红素
标准答案: e
5、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缬氨酸
B.苏氨酸
C.赖氨酸
D.蛋氨酸
E.谷氨酸
标准答案: e
6、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酸酐
D.尿酸
E.β-丙氨酸
标准答案: d
7、别嘌呤醇通过抑制下列哪种酶以治疗痛风:
A.黄嘌呤氧化酶
B.腺苷脱氨酶
C.核苷酸酶
D.核苷磷酸化酶
E.鸟嘌呤酶
标准答案: a
8、下述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甘氨酸
B.组氨酸
C.苏氨酸
D.脯氨酸
E.丝氨酸
标准答案: c
9、不属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直接原料的是
A.CO
2B.谷氨酸
C.甘氨酸
D.天冬氨酸
E.一碳单位
标准答案: b
10、嘌呤碱在体内分解的终产物是:
A.次黄嘌呤
B.黄嘌呤
C.别嘌呤醇
D.氨、CO2和有机酸
E.尿酸
标准答案: e
11、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内因
E.疾病的外因
标准答案: a
12、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标准答案: e
1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跨细胞液
D.体液
E.血浆
标准答案: a
14、高热患者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标准答案: a
15、AG升高反映体内发生了:
A.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血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D.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E.高血氯性呼吸性碱中毒
标准答案: b 解
析:AG增高可以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除含氯以外的代谢性酸中毒。
16、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pH值
B.血液温度
C.血氧分压
D.血液CO
2E.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标准答案: c 解析: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此外还与血液的pH、温度、CO2分压和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有关。
17、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标准答案: a
18、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人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压增高
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标准答案: c
19、发热的发生机制************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
A.外致热原
B.5-羟色胺
C.前列腺素
D.内生致热原
E.环磷酸腺苷
标准答案: d 解
析:发热的发生机制************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内生致热原(EP)。
20、应激时急性期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
A.促进凝血
B.抑制纤溶
C.消除自由基
D.抑制蛋白酶作用
E.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标准答案: b 解
析:急性期蛋白具有促进凝血和纤溶、清除自由基、抑制蛋白酶、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等作用,但无抑制纤溶的作用。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6)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cm
B.mm
C.um
D.nm
E.pm 标准答案: c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标准答案: a
3、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A.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都有很强抵抗抗力
B.具有毒素活性
C.耐热性
D.粘附性 E.侵袭性
标准答案: c
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核质
E.细胞膜
标准答案: c
5、噬菌体:
A.严格宿主特异性 B.可用细菌滤器除去
C.含DNA和RNA D.抵抗力比细菌强
E.以上都对
标准答案: a
6、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A.分离单个菌落
B.鉴别菌种
C.观察细菌运动能力
D.增菌
E.检测细菌毒素
标准答案: d
7、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A.类毒素
B.卡介苗
C.抗毒素
D.活疫苗
E.死疫苗
标准答案: c
8、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反应蛋白
B.自溶酶
C.荚膜
D.外毒素
E.内毒素
标准答案: c 解
析:肺炎链球菌荚膜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它具有抗吞噬功能。
9、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为Gˉ杆菌
B.均为条件致病菌
C.鉴别依据生化反应
D.鉴别依据抗原构造
E.均含有菌体(O)抗原
标准答案: b
10、某患者脚被锈钉扎后,为预防破伤风注射
A.破伤风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破伤风类毒素
D.胎盘球蛋白
E.抗生素
标准答案: a
11、引起脓胸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肠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标准答案: e
12、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患者可诊断为
A.结核性脑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
标准答案: c
13、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肠毒素
E.内毒素
标准答案: c
14、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A.肺炎链球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肺炎支原体
D.新生隐球菌
E.钩端螺旋体
标准答案: c
15、裸露病毒体的结构中不包括:
A.DNA
B.RNA
C.衣壳
D.包膜
E.核衣壳
标准答案: d
16、肺炎球菌可形成:
A.荚膜
B.芽胞
C.鞭毛
D.菌毛
E.异染颗粒
标准答案: a
17、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Dane颗粒抗体
B.抗-HBc
C.抗-HBs
D.DNA多聚酶
E.e抗原
标准答案: c
18、不属于甲肝病毒特点的是
A.属于小DNA病毒
B.主要经粪-口传播
C.传染源为患者
D.病后可获体液免疫
E.可用减毒活疫苗预防
标准答案: a
解
析:甲肝病毒属于小RNA病毒,所以A是错误的。
19、最易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毒是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标准答案: c
20、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脑病毒
E.甲肝病毒
标准答案: b 2018年中级主管护师《基础知识》精选习题(7)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DIC时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表现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液凝固性降低
C.血液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D.血液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E.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降低同时发生
标准答案: c
2、在DIC的原发病中,下列哪种疾病最为常见:
A.胎盘早期剥离
B.外伤
C.过敏性疾病
D.组织损伤
E.感染性疾病
标准答案: e
解析:在引起DIC的原发疾病中,常以感染性疾病占第一位,约占到DIC原发疾病的三分之一。
3、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指:
A.直捷通路
B.迂回通路
C.营养通路
D.动—静脉短路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 a
4、以下那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
B.急性心肌炎
C.心脏压塞
D.严重心率紊乱
E.充血性心力衰竭
标准答案: e
5、成年人急性失血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并可能危及生命: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标准答案: b 解析:慢性少量失血机体往往可以代偿,但急性大量失血,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30%能引起失血性休克(约1500ml)。
6、下列哪一类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
A.失血
B.烧伤
C.挤压伤
D.感染
E.脱水
标准答案: d
7、休克Ⅰ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D.少灌少流,摄多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标准答案: b
8、再灌注损伤不会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
A.冠脉搭桥术后
B.体外循环后
C.器官移植后
D.心肺复苏后
E.心肌梗塞后
标准答案: e
解析:心肌梗塞是心肌长期严重缺血的后果,如不进行手术或溶栓治疗,不可能恢复血流灌注而产生再灌注损伤。
9、休克I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标准答案: d
10、下列哪一种因素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最重要机制:
A.钙超载
B.自由基作用
C.白细胞作用
D.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
E.无复流现象
标准答案: b
11、下列体液因子不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的是
A.儿茶酚胺
B.5-羟色胺
C.内皮素
D.心房利钠肽
E.血管紧张素II
标准答案: d
12、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A.心泵功能衰竭
B.急生心力衰竭
C.慢性左心衰竭
D.以心脏扩大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E.以血容量、组织间液增多为特征的心力衰渴
标准答案: e
13、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是:
A.高血压
B.室间隔缺损
C.甲亢
D.动静脉瘘
E.慢性贫血
标准答案: a
14、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反应已失去代偿意义的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肌源性扩张
D.红细胞增多
E.血流重分布
标准答案: b
15、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A.内呼吸功能障碍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C.血液携带、运输氧障碍
D.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
E.呼吸系统病变造成机体缺氧
标准答案: b
解
析: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过程、内呼吸过程和血液携带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呼吸衰竭通常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16、呼吸功能不全是由于:
A.通气障碍所致
B.换气障碍所致
C.V/Q比例失调所致
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
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
标准答案: d
17、有关呼吸衰竭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伴有PaCO2增加的病理过程
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
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I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Ⅱ型)
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降低
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标准答案: d
18、肝性脑病的正确概念应是:
A.肝脏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B.肝功能衰竭并发脑水肿
C.肝功能衰竭所致的昏迷
D.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E.肝功能衰渴所致的精神神经综合征
标准答案: e
19、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原尿回漏入间质
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C.肾小管阻塞
D.肾细胞肿胀
E.DIC
标准答案: b
20、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标准答案: c
第三篇:2012主管护师
2012主管护师《专业实践技能》(外科专业)全真模拟试卷(2)
一、在以下每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物理降温后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A.红点红虚线 B.蓝点蓝虚线 C.红圈红虚线 D.蓝圈蓝虚线 E.红圈蓝虚线
答案; 第2题 牵引患者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头 B.牵引针孔的血痂应及时清除 C.患肢上方覆盖被子以保暖 D.肢体纵轴应与牵引力线平行 E.牵引物应着地,以免过度牵引
答案;
第3题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呈现板状腹是由于
A.幽门螺杆菌引起 B.化脓菌引起
C.胃酸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 D.出血刺激 E.胆汁刺激
答案;
【连题】(4~7题共用备选答案)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昆虫为媒介传播 D.皮肤传播 E.空气飞沫
第4题 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
第5题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第6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第7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第8题 患者,女性,35岁,左肾结核无功能,右肾轻度积水,功能尚可,膀胱容量正常,上肺浸润性肺结核。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是 A.抗结核治疗 B.左肾部分切除 C.左肾切除 D.左肾造瘘
E.右肾造瘘
答案;
第9题 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有
A.每日两次清洁鼻前庭或外耳道 B.用湿棉球清洁鼻腔及外耳道 C.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 D.禁止经鼻腔放置胃管
E.禁止鼻腔吸痰及鼻导管给氧
第10题 护理程序的最后步骤是
A.评价 B.计划 C.诊断 D.评估 E.实施
第11题 乳房后脓肿切开术的切口位置应在
A.乳房两侧对应切口 B.自乳头呈放射状切口 C.在乳房中部横行切口 D.沿乳房下皱褶处弧形切口 E.以上均可
第12题 体克患者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提示 A.心功能不全 B.血管过度收缩 C.血容量相对不足 D.血容量相对过多 E.血容量严重不足
第13题 关于GCS记分法的概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总分最高15,最低3分 B.总分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重 C.总分越高则预后越好
D.总分在8分以下表示已有昏迷
E.总分由低分向高分转化说明病情在好转中
第14题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A.胆道畸形 B.胆管炎性狭窄 C.结石 D.胆管癌 E.胰头癌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2
第15题 好发胃癌的危险因素是 A.长期进食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食品 B.胃溃疡患者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腺瘤性胃息肉 E.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16题 颈椎病中神经根型的发病率为 A.20%一30% B.31%~39% C.40%~50% D.51%一60% E.75%~85%
第17题 开放性损伤患者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剂量为 A.1500 U B.500 U C.800 U D.1000 U E.300 U
【连题】(18~19题共用备选答案)A.将牵引力直接加于皮肤,间接牵拉骨骼
B.在骨骼上穿针将牵引力直接加于骨骼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第18题平衡牵引 第19题 固定牵引
第20题 为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 A.1—2 Cm B.2—3 Cm C.3~4 Cm D.4~5 Cm E.大于6 Cm
第21题 患者,男性,43岁,膀胱全切结肠代膀胱术后,代膀胱内引流管A.关闭
B.4小时开放一次 C.6小时开放一次 D.接无菌瓶 E.接负压吸引
第22题 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措施是 A.静脉注射溴苄胺 B.胸外心脏按压
C.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 D.非同步电击复律 E.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第23题 引起患者全身各处出现转移性脓肿的是 A.败血症 B.脓血症 C.菌血症 D.毒血症
E.以上都不是
第24题 诊断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A.波氏试验 B.Pratt试验 C.曲氏试验 D.下肢静脉造影 E.电阻抗血流试验
【连题】(25~27题共用备选答案)A.“手掌试验”
B.Thomas征阳性
C.Dugas征阳性
D.股骨粗隆上移征象
E.“餐叉样”畸形
第25题 髋关节结核可表现为 纠错 第26题 Colles骨折可表现为 第27题 髋关节脱位可表现为
第28题 全关节结核组织受累是指 A.构成关节的骨端+软骨面+滑膜 B.构成关节的骨端+肌肉+韧带 C.构成关节的骨端+软骨面+韧带 D.滑膜+构成关节的骨端+韧带 E.软骨面+滑膜+肌肉+韧带
第29题 青年男性,胸部手术后,如切口无感染,其拆线时间为 A.2—3天 B.4~6天 C.7~9天 D.10~12天 E.14天以上
第30题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对下列哪项最重要 A.减轻腹胀 B.避免呕吐
C.防止胃内容物外漏 D.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E.防止出血
【连题】(31~32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60岁,2个月来上腹部疼痛,尤以空腹和夜间为重,进食可缓解。第31题 若为患者行胃肠钡餐检查,检查准备错误的为 A.检查前3天禁服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B.禁食10小时以上
C.有幽门梗阻的患者于检查前应先抽出胃内容物 D.检查前3天禁服含铋、镁的药物 E.禁食6小时以上纠错
第32题 钡餐检查日患者突然腹痛剧烈,继而意识不清,应需为患者进行的检查是 A.心电图 B.腹部超声 C.CT D.脑血管造影
E.腹部x线检查纠错
第33题 用来衡量某一时间内某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病危险性大小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流行率
C.某病发病率 D.死亡率 E.病死率
第34题 患者,男性,51岁,肾结核术后出院。医嘱定期来院行泌尿系统造影检查时间是
A.每月查l次 B.每月查2次
C.每2个月查1次 D.每3—6个月查1次 E.每年查一次
第35题 腰部最易损伤的韧带是 A.椎间韧带 B.棘上韧带 C.后纵韧带 D.前纵韧带 E.黄韧带 第36题 一侧瞳孔散大、固定,常提示 A.氯丙嗪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颅内压增高 D.小脑幕裂孔疝 E.颠茄类药物中毒
第37题 患者,女性,55岁,膀胱肿瘤。今日拟行全膀胱切除术肠道代膀胱。今早护士做了如下护理,错误的是 A.排空膀胱 B.清洗阴道 C.留置尿管 D.留置肛管 E.清洁灌肠
第38题 护理骨牵引时,定时测量肢体长度是 A.防止过牵 B.防止侧方移位 C.防止肢体变位 D.防止成角畸形 E.以上都不对
第39题 溃疡病幽门梗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A.夜间或下午呕吐大量宿食 B.腹胀伴肠型 C.消瘦
D.阵发性腹痛 E.食量减少
第40题 外科腹痛的特点是 A.腹痛及压痛点不固定、不明确 B.先发热后腹痛 C.常有腹膜刺激征 D.腹痛位于下腹、盆部 E.常伴有白带增多
第41题 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是 A.骨肉瘤 B.骨癌
C.软骨母细胞瘤 D.骨髓瘤 E.骨软骨瘤
第42题 急性腹膜炎术后腹腔安置引流管的护理,错误的是 A.妥善固定
B.术后6小时接通引流管
C.保持通畅
D.观察引流液性状 E.记出入量
第43题 患者,女性,40岁,雪天外出腕背伸向后摔倒,手掌着地,伤后伤手腕肿胀,畸形似餐叉,初步诊断为 A.尺桡骨骨折 B.Colles骨折 C.Smith骨折 D.掌骨骨折 E.腕骨骨折
第44题 绞窄性肠梗阻腹痛特点是 A.隐痛 B.胀痛
C.持续性腹痛 D.阵发性绞痛
E.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
第45题 诊断颅内占位病变,目前最有价值的无损伤性检查方法是A.脑电图 B.颅脑超声波 C.同位素扫描 D.头颅x线摄片 E.CT或MRI 第46题 脾切除术 A.消除脾功能亢进 B.降低门静脉压力
C.防止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出血 D.减轻腹水
E.减少门静脉供血
第47题 控制破伤风患者痉挛发作最主要的措施是 A.鼻饲饮食 B.保持环境安静 C.避免强光照射 D.按时使用镇静剂
E.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第48题 下列属于骨折早期并发症的是 A.关节僵硬
B.骨化性肌炎 C.血管损伤 D.愈合障碍 E.缺血性骨坏死
第49题 患者,男性,20岁,近半年来出现食欲减退,消瘦,盗汗,髋关节疼痛、发僵,并逐渐发生跛行,疑患有髋关节结核,体检时进行托马斯试验检查是为了检查髋关节的 A.外展功能 B.内收功能 C.屈曲功能 D.外旋功能 E.内旋功能
第50题 无痛性便血患者强调做直肠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或确诊 A.肛裂 B.肛瘘
C.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D.内痔 E.直肠癌
第51题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易发生坏死穿孔是由于 A.宫内胎动刺激
B.子宫长大压迫阑尾,供血障碍 C.阑尾壁薄 D.阑尾太脆
E.阑尾病理变化快
第52题 下列关于纵隔扑动正确的是 A.吸气时,健侧胸膜腔负压降低 B.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增大 C.吸气时,纵隔向患侧移位 D.纵隔位置随呼吸左右摆动 E.呼气时,纵隔移回健侧
第53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A.晨僵 B.关节畸形 C.关节肿 D.关节痛
E.关节功能障碍 第54题 石膏固定的患者血液循环障碍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感觉异常 B.疼痛 C.苍白 D.体温下降 E.发绀
第55题 患者,男性,24岁。胃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6天,出现发热,寒战,右上腹疼痛,伴有呃逆。首先考虑 A.膈下脓肿 B.切口感染 C.门静脉炎 D.肝脓肿
E.肠粘连
第56题 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健康指导,以下哪项最重要
A.继续功能锻炼 B.加强营养 C.经常自查 D.参加体育活动 E.5年内避免妊娠
【连题】(57~58题共用备选答案)A.低渗性脱水
B.低钾血症
C.高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高钾血症
第57题 急性大量丧失消化液后,脉搏细数、肢端湿冷、血压下降 纠错
第58题 急性胰腺炎患者,长期禁食、胃肠减压,每日通过静脉补液,四肢无力,严重腹胀
【连题】(59~61题共用题干)一男性,68岁,午餐时进食鲜肉水饺约半斤,不久即感上腹不适,胸闷,大汗,心前区压迫样疼痛,来院急诊。
第59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A.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消失 B.面色苍白,烦躁不安
C.BP 10.7/6.8 kPa(81/45 mmHg)D.端坐呼吸,发绀 E.上腹胀,呃逆
第60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A.ST段弓背向上 B.ST段弓背向下 C.T波倒置 D.T波平坦 E.病理性Q波
第61题 对上述患者,急诊护士所采取的不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师 B.更换汗湿衣服
C.安慰患者静心休息 D.氧气吸入
E.心电监护纠错
第62题 患者,男性,33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入院接受牵引治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床尾抬高20—25 Cm B.应采用骨盆悬吊牵引 C.牵引总重量为3~4 k D.牵引位置固定后全身制动
E.牵引带全部在髂嵴以上的腰部
第63题 有脑脊液漏的患者禁做腰穿和冲洗外耳道的原因是 A.防止脑疝 B.防止颅压增高
C.防止压力降低后头痛 D.防颅内感染
E.防止脑脊液外流更多
第64题 肾损伤恢复后多少时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A.1年内 B.6个月以内 C.2—3个月 D.2年内 E.2周内
第65题 患者,男性,60岁,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气囊导尿管拔除的时间是术后 A.5天 B.7天 C.10天 D.15天 E.20天
第66题 腹部x线片检查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 A.肝破裂 B.胃肠穿孔 C.脾破裂 D.气胸 E.膀胱破裂
第67题 肝癌术后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 A.早期下床活动
B.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C.主要靠静脉营养 D.常规吸氧 E.专人护理
第68题 一名烧伤患者,体重50 kg,其烧伤面积1度10%,11度30%,11度10%,输液时除生理需要量外,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晶液体约 A.2500 ml B.3000 ml C.3500 ml D.4000 ml E.4500 ml
第69题 患者,女性,50岁,右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活动受限。护士指导其患侧肢体康复锻炼,应达到的目的是 A.手能摸到同侧耳朵 B.肩能平举 C.肘能屈伸
D.手摸到对侧肩部 E.手经头摸到对侧耳朵
【连题】(70~72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46岁。手指被铁钉刺伤后数天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症状,体。温38.8C,血压145/100 mmHg。第70题 此时考虑患者可能出现 A.脓性指头炎 B.破伤风 C.甲沟炎
D.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E.急性化脓性滑膜炎
第71题 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克雷伯杆菌 E.白色念珠菌
第72题 该病最初受影响的肌群为 A.咀嚼肌 B.面肌 C.腓肠肌 D.膈肌 E.肋间肌
第73题 影响热疗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用热的方式 B.用热的温度
C.不同的机体状态
D.用热的时间
E.患者局部组织的情况
第74题 患者,男性,61岁,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返回ICU,耻骨上膀胱造口管 A.关闭
B.连接于密闭式冲洗装置 C.4小时开放一次 D.6小时开放一次 E.拔除
第75题 颅内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 A.脑膜瘤 B.垂体瘤 C.胶质瘤 D.转移瘤
E.神经鞘及神经纤维瘤
第76题 溃疡急性穿孔非手术治疗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胃肠减压 B.补液
C.应用抗生素 D.半卧位
E.全身支持治疗
第77题 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 A.腹水 B.脾大 C.肝大 D.呕血
E.交通支扩张
第78题 出院患者希望得到疾病的预后、用药、功能锻炼等方面的信息是属于 A.健康指导的需求 B.尊重的需求 C.生理的需求 D.安全的需求 E.爱的需求
第79题 患者,男性,23岁,在工地上被铁钉扎伤来院就诊,医嘱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皮试结果阳性,拟进行脱敏注射,方法为 A.分2次肌内注射 B.分4次肌内注射
C.分2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 D.分4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 E.分4次逐渐增量稀释肌内注射
第80题 患者,女性,45岁,创伤后左上肢Colles骨折,整复后小夹板固定,为防止绷带过紧,应使绷带向上下能移动 A.0.5 cm B.1 cm C.1.5 cm D.2 cm E.2.5 cm
第81题 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扩张时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大小合适的探子 B.遇有阻力时稍用力送入 C.避免出血 D.注意无菌操作 E.定期扩张
【连题】(82~84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67岁,有长期吸烟史,脊柱手术后卧床2周。出现右腿小腿疼痛、紧束感,并逐渐出现下肢水肿。
第82题 护士应考虑到患者可能出现了 A.肌肉萎缩
B.水、电解质紊乱 C.关节炎 D.切口感染
E.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83题 在护理患者时,应注意要禁止 A.抬高患肢 B.热敷 C.理疗 D.按摩患肢 E.应用抗菌药
第84题 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护理措施是 A.早期进行床上活动 B.定时观察,早期发现 C.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D.抬高患肢 E.热敷、理疗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病例。每个病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85题 胫骨骨折后因局部血运差,易造成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部位是 A.胫骨上端骨折 B.胫骨平台骨折 C.胫骨中段骨折 D.胫骨中下1/3骨折 E.踝上骨折
【连题】(86~8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7岁,不慎跌倒时以手掌撑地,倒地后自觉右肘上部剧烈疼痛,大哭,被立即送往医院。体检可见上臂成角畸形,轻度肿胀,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不敢用右手取物。第86题 该患者最可能出现
A.肘关节脱位 B.桡骨上端骨折 C.耻骨上端骨折 D.肱骨髁上骨折 E.肘部软组织挫伤
第87题 除了x线片外,作出骨折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局部剧烈疼痛 B.上臂成角畸形 C.肘部轻度肿胀 D.不敢用右手取物 E.跌倒时以手掌撑地
第88题 对该患儿的观察重点为是否合并 A.伤口感染 B.皮肤划伤 C.肌腱断裂 D.软组织损伤 E.肱动脉损伤
第89题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 A.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 B.风湿症
C.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D.颈动脉受压 E.高血压
第90题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首先应 A.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B.输氧、输血、抗休克 C.气管切开
D.立即排气解除胸膜腔的高压状态 E.剖胸探查
【连题】(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A.降温、脱水
B.纠正低血压、强心
C.常规给氧
D.高压氧舱治疗 E.纠正酸中毒
第91题 心肺复苏后脑缺氧应
第92题 心肺复苏后循环功能不足应
第93题 双腔气囊导管有两个气囊,一为引流腔,一为注气腔,向注气腔内可注入的气体和液体为
A.10—20 ml B.20~30 ml C.30~40 ml D.40~50 ml E.以上都不是
第94题 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3 1/分,Fi02是 A.0.24 B.O.28 C.0.32 D.0.36 E.0.40
第95题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哪些征象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A.呼吸深而慢
B.血压升高,脉压增大 C.出现脑膜刺激征
D.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E.腰穿抽出血性脑脊液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第96题 胃癌常向下列哪处淋巴结转移
A.颈部淋巴结 B.左腋下淋巴结 C.左锁骨上淋巴结 D.左锁骨下淋巴结 E.左腹股沟淋巴结
第97题 开放性气胸现场急救下述哪项正确 A.立即清创 B.吸氧
C.迅速封闭伤口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给予抗生素
第98题 女性,40岁,车祸左髋脱位,麻醉下复位,固定的位置是A.伸直中立位 B.伸直外展中立位 C.伸直内收位 D.屈曲内收位 E.屈曲外展位
第99题 下列外科围术期消化道常规准备不恰当的是 A.术前12小时禁食 B.术前4—6小时禁饮水 C.术前1—2日进流食 D.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E.术前3日进流食
第100题 膀胱切除术后第l天的饮食是 A.禁食 B.半流食 C.低盐流食 D.无渣软饭 E.普食
第四篇:主管护师年终工作总结
主管护师年终工作总结
主管护师年终工作总结1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加入到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已经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领导、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和关怀下,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并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
过去的一年中,虽然有过很多挫折和辛酸的体会,可是,更多的是成功和收获。在学习和工作各方面,获得病员的一致称赞,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顺利完成了x年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思想认识方面:端正、贯彻、遵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我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首先必须端正思想,不断改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都坚持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职责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医疗护理实践过程中,服从命令,听众指挥。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能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二、工作方面,认真、勤恳、创新
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我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课件下载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我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期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三、学习方面:刻苦、钻石、明确
新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机遇和挑战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必须认真学习。为此,我严格要求自我,凭着对成为一名国优国标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四、生活方面,诚信、简朴、热情
多年来,我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严以律己,从不奢侈不浪费,使生活充实而有条理。并且,在对生活中的人或同事方面,做到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我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我的阅历。今后的目标:我决心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强个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克服自我存在的问题,做到:
(1)扎实抓好理论学习,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
(2)在院领导、科主任的关心和指导下,顺利完成医疗护理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
(3)以科室为家,工作积极主动,对待病员热情、耐心,满足病人的需求。
护理工作是一个平凡的岗位,而我更是一名平凡的护理人员。可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充满了活力,我能坚持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旧的一年过去了,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距领导的目标和病人的要求,肯定是还不够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会继续加强学习,勤恳敬业,积极投身护理事业,为实现心中的梦想,促进医院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而不断努力。
主管护师年终工作总结2
时光如白驹过隙,年末又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院领导和护士长的直接领导下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度的工作任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业知识方面:
信息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跟上时代的进步,今年我克服了翻班工作,照料家庭的繁忙,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
1、护理中级职称考试;
2、通过了全科护士培训考试;
3、专科在读;
4、参加医院的各项活动。
二、思想道德方面:
在思想上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养。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提高政治信念、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一直坚信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内心的纯净,言者易,行者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团结协作方面: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埋怨,不指责,当意见有冲突时,先想想自己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空余时间读好书,做好事,工作中分工不分家,为调节医护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做出努力。
四、工作能力方面:
对工作热爱,心不累则身不累,象蚂蚁一样工作,象蝴蝶一样生活,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我院的住院病人以老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主,日常工作中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人们对新生命的`诞生固然充满了喜悦,在经历了一生辛苦劳作,暮年时却又回归了婴儿时期,老人的今天也许就是自己的明天,善待老人,视同亲人,多一声问候,多一点微笑,用自己的爱心陪伴病人共同战胜疾病。同时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要再次感谢院领导、护士长的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同事们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有许多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为了医院的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主管护师职责
主管护师职责
1.对病房护理工作质量负有责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护理质量关。
2.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3.负责指导本科各病房的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对护理业务给予具体指导。
4.负责本科质量督查工作,对各病房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5.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
6.组织护理进修生和护生的临床实习,负责讲课考核和评定成绩。
7.制定本科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科护师、护士开展护理科研工作,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护理论文及科研文章。
8.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