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村卫生室管理办法的通知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基层力量,在农村防病治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负责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还承担着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职能。加强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净化农村医疗市场,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切实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条 为了切实做好村卫生室各项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三条 村卫生室实行“村办院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接受辖区卫生院和村委会双重领导,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日常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由辖区卫生院负责。
第四条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由村委会和卫生院共同研究确定,由政
治思想好、业务水平
高、职业道德优的同志担任。负责卫生室的日常工作及其管理。第三章 机构设置
第五条 村卫生室必须坚持集体办医,原则上由村委会举办,有特别困难的村国家安排了大学生村医。
第六条 村卫生室设置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
第七条 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必须具有执业资格,实行严格执业准入。其人员按所辖村总人口的1.5‰配备。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遵循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卫生院和村委会择优聘用,聘期为一年。以后每年考评一次,合格者续聘,落聘或解聘人员凡具备执业资格可申请办理村级个体医疗机构。村级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均不得从事家庭接生。
第八条 村卫生室建设必须做到房屋、人员、设备、资金、管理“五配套”。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和药房分开设置,且标牌醒目,布局合理;必须具备有10种以上基本设备和与所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即:诊查床、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出诊箱、50具以上各种规格一次性注射器、药品柜、、消毒高压消毒锅、紫外线消毒设施、污物桶、资料柜、健康宣传栏);至少配备150种以上基本药物;有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农村常见多发病诊疗操作规程齐全;有到位的5000元以上的注册资金。第四章 工作职责
第九条 村卫生室必须承担所辖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工作任务。按要求协助卫生院做好计划免疫相关工作,做好法定传染病的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
第十条 协助卫生院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做好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婴幼儿系统管理,做好住院分娩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 认真做好农村常见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的防治、康复工作,做好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及时转诊危重病人,确保农民群众有病能得到及时诊治。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基础性服务工作。第十二条 积极协助村委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农民群众自我保健能力。第十三条 积极参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活动。
第十四条 当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积极主动地协助上级卫生部门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第十五条 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乡村医生职责,为村民健康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第五章 业务管理
第十六条 村卫生室实行“六统一”管理。即:机构统一设置(第三章第6条)、人员统一管理(第三章第7条)、药品统一配送、财务统一监管、工作统一考核、制度统一上墙。
第十七条 村卫生室开展诊疗、预防保健等业务活动,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努力提高医疗、预防保健工作质量,遏制、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必须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疫情有报告、预防保健工作有帐卡。第十八条 乡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以行政管理为保证,以药品管理为基础,以财务监管为重点,以业务质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完善乡村医生业务技术、医德医风档案。实行乡村医生月例会制,例会内容主要是总结、布置工作,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沟通、交流思想,相互提供信息。
第十九条 村卫生室所属药品器械统一由卫生院采购配送。严禁从其他途径购买药品,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村卫生室,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第二十条 建立村卫生室与卫生院的双向转诊制度,鼓励村卫生机构开展纵向业务合作。村卫生室处理不了的病人,必须及时向卫生院转诊,因转诊不及时所造成的医疗纠纷、事故,除承担一切费用外,卫生行政部门还将视情节给予行政处罚。
在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病人,也可转至村卫生室进行康复治疗。第二十一条 村卫生室必须主动接受区疾控中心的消毒指导和消毒效果监测,监测频率每年一次,每次监测10选4项目,(如工作台、小型器械刀、剪、镊、钳、听诊器、血压计、止血带、床单、医护人员手套等)。消毒监测费按有关规定收取。
第二十二条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应在近四年内积极参加执业考试。到2015年,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必须停止执业。第六章 考核及奖惩
第二十三条 对村卫生室的工作考核由辖区卫生院组织实施。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细则由各卫生院制订。
第二十四条 凡模范遵守本管理办法,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应及时给予表彰;凡不按本管理办法执业、各项工作任务不能完成的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应提出批评或限期整改意见,直至取消其执业资格;凡违反诊疗操作规程,导致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由当事乡村医生承担一切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本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安徽省村卫生室管理办法
安徽省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村卫生室管理。
第三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卫生室管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四条
村卫生室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规范,坚持预防为主,全心全意为村民搞好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章
性质及任务
第五条
村卫生室是由集体或其他形式兴办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条
村卫生室履行下列职责:
(1)坚持预防为主,以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为主要任务。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依法开展农村疾病预防控制,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管理;及时处理并协助处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负责本村内的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协助乡镇防保站做好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等工作;
(2)做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
(3)积极支持、宣传并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制度;
(4)积极推动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大力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促进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和保健能力;
(5)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方法和适宜技术,并因地制宜自种、自采、自用中药,为当地群众服务;
(6)协助开展村级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促进卫生村镇建设;
(7)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本村卫生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工作;
(8)完成疫情、出生及死亡等各种村级卫生统计信息的记录、收集、整理和上报;
(9)协助开展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10)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村卫生室设置 第七条
村卫生室应当纳入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设置。
第八条
村卫生室的设置,由村民委员会或有资质的个人提出申请,乡镇卫生院审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经村民委员会同意由乡镇卫生院直接设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村卫生室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第九条
要按照方便群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设置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一所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服务范围以步行30分钟能达到为宜。偏远地区和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也可适当增设服务网点。建制乡镇(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以不设卫生室,人口少的临近行政村可以联合设置卫生室。
可采取村民委员会办、乡镇卫生院办、乡村联办、社会承办或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承办等多种形式举办村卫生室。
第十条
村卫生室应按《安徽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建设。
第四章
业务管理
第十一条 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在行政、业务、药品、财务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要积极参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第十二条
鼓励县乡村卫生机构开展纵向业务合作。第十三条 建立乡村医生例会制度,乡镇卫生院每月召开1至2次乡村医生业务例会,例会内容主要是总结、布置工作,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沟通、交流思想,相互提供信息。第十四条
村卫生室应当在许可的执业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不得设置手术室、制剂室、产房及病房,不得开展医学检验、放射及功能检查、家庭接生。
第十五条
村卫生室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程,必须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票据、进药有凭证、转诊有记录,制度职责、业务范围、收费标准上墙。
第十六条
村卫生室应严格按照《安徽省乡村医生基本药物目录》(待下发)购进和使用药物,不得擅自扩大用药范围。
村卫生室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必须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按要求对药品进行储存、养护。
村卫生室严禁使用过期、失效、霉烂、虫蛀、变质的药品,严禁使用剧毒药品、毒麻精神药品。
第十七条
不具备抢救条件(无供氧设备、急救药品和观察床)的村卫生室不得进行输液和青霉素注射,并实行输液许可证制度。第十八条
村卫生室应坚持合理、安全用药,不得滥用抗菌素。
第五章
人员、财务管理
第十九条
乡村医生实行执业注册制度。
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未经注册的不得从事乡村医生工作。
第二十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辖区内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至少每2年对乡村医生开展1次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00学时,培训时间可以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培训内容应包含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第二十一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乡村医生的考核工作,对乡村医生的考核每2年组织1次,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执业情况、村民对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工作质量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乡村医生培训情况等。
第二十二条
村卫生室应有专兼职防保人员负责本村的疫情监测、报告及应急处理等防保工作。
第二十三条
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十四条
村卫生室应当建立健全收费、财务等项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第二十五条
乡村医生的报酬从医疗服务收入中支付。村卫生室或乡村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所需经费,由乡镇卫生院等按其承担的具体任务核定,在县级财政安排的公共卫生经费中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六章 奖
惩
第二十六条
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工作成绩突出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报请人民政府等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诊疗活动超出许可范围或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卫生厅负责解释。安徽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
一、科室设置:至少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观察室、资料室(健康教育室)、值班室,六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布局合理。
二、人员配备:乡村医生按所辖农业人口的1-1.5‰配备(其中有1名女医生、1名中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并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三、基础设施:业务用房面积在80-120平方米。占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供水、厕所、宣传栏等配套设施齐全。
四、基本设备:
(一)诊断室:有诊断床、候诊椅、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出诊箱、身高体重计、有盖污物桶等器械等。
(二)治疗室(处置室):有治疗台、急救药品柜、消毒盛器、有盖方盘、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氧气袋、治疗盘、紫外线消毒灯(或车)、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
(三)观察室:观察床2-4张,配有床头柜、输液架等。
(四)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
(五)其它:配有电话,根据需要配备高压消毒容器、健康教育设备(电视机、DVD机),有条件的可配备电脑、冰箱、空调等。
五、药品:严格执行《安徽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待下发)。
六、管理规范:
(一)卫生室医务人员应具备符合要求的执业资格。
(二)规章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登记记录完整。在醒目位置张贴村卫生室职责任务、工作制度、服务公约和便民措施,公开预防保健、急救处理、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健康教育、传染病登记报告、处方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消毒、医疗废物处置等各类制度。公开电话号码,与辖区居民能够随时保持联系。
(三)有诊疗技术规范与医疗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四)建立较为齐全的基础资料。规范登记诊疗、转诊、健康咨询、上门服务、老年保健、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残疾康复、合作医疗、药品进销及传染病管理等资料。
(五)设施设备专人保管、专物专用。
(六)规范药品管理。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索取合法票据,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设专册登记;药柜由专人负责,按要求对药品进行储存、养护。
(七)财务管理做到基本台账齐全,记录真实,收费合理。
(八)规范卫生服务行为。以保护居民健康为目标,以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为主要任务,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规范操作,尽心履行职责,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村民提供优质卫生服务。
第三篇:《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明确村卫生室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行政村设置的卫生室(所、站)。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村卫生室人员,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含乡镇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和护士等人员。
第四条
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各地要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支持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和正常运转。
第五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指导各地制订村卫生室的设置规划,并负责全国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等工作。省、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制订本行政区域内村卫生室的设置规划,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卫生室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稳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机构设置规划与建设、人员准入与执业管理、业务、药械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强对村卫生室的规范管理。
第二章 功能任务
第七条
村卫生室承担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
(一)承担、参与或协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参与或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三)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布置的其他公共卫生任务。
第九条
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包括:
(一)疾病的初步诊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以及康复指导、护理服务;
(二)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服务;
(三)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人的转诊;
(四)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基本医疗服务。
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小伤口处置外,村卫生室原则上不得提供以下服务:
(一)手术、住院和分娩服务;
(二)与其功能不相适应的医疗服务;
(三)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明确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医疗服务。
第十条
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卫生计生政策和知识宣传,信息收集上报,协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和筹资等工作。
第十一条
村卫生室应当提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及计生药具药品服务。
第三章 机构设置与审批
第十二条
村卫生室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二)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服务人口、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方便群众就医;
(三)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四)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
第十三条
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
第十四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村卫生室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等有关事项。
第十五条
村卫生室登记的诊疗科目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和中医科(民族医学科)。村卫生室原则上不得登记其他诊疗科目。
第十六条
村卫生室的命名原则是:乡镇名+行政村名+卫生室(所、站)。如一个行政村设立多个村卫生室,可在村卫生室前增加识别名。村卫生室不得使用或加挂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名称。第十七条
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规模不低于60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应当适当调增建筑面积。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开展静脉给药服务项目的增设观察室,根据需要设立值班室,鼓励有条件的设立康复室。
村卫生室不得设置手术室、制剂室、产房和住院病床。第十八条
村卫生室设备配置要按照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原则,根据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予以配备。
第十九条
村卫生室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校验管理的相关规定定期向登记机关申请校验。
第四章 人员配备与管理
第二十条
根据辖区服务人口、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1名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人员。具体标准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
第二十一条
在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第二十二条
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要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聘用职业道德好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到村卫生室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由乡镇卫生院派驻医师到村卫生室执业。
第二十三条
建立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制度。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制订村卫生室人员培训规划。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对口帮扶等多种方式,保证村卫生室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两次免费岗位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低于两周,培训内容应当与村卫生室日常工作相适应。
第二十四条
鼓励在岗村卫生室人员接受医学学历继续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有条件的地方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并对其进行业务培训。
第二十五条
探索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卫生计生、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从本地选拔综合素质好、具有培养潜质的青年后备人员到医学院校定向培养,也可选拔、招聘符合条件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直接接受毕业后培训,取得相应执业资格后到村卫生室执业。
第二十六条
村卫生室人员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第二十七条
村卫生室要有明显禁烟标识,室内禁止吸烟。服务标识规范、醒目,就医环境美化、绿化、整洁、温馨。村卫生室人员着装规范,主动、热情、周到、文明服务。
第二十八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定期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相应的财政补助资金发放、人员奖惩和村卫生室人员执业再注册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
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村卫生室人员考核工作的开展,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逐步建立村卫生室人员的到龄退出和考核不合格退出机制。
第五章 业务管理
第三十条
村卫生室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等技术规范,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人员岗位责任、定期在岗培训、门诊登记、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食源性疾病或疑似病例信息报告、医疗废物管理、医源性感染管理、免疫规划工作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妇幼保健工作管理以及财务、药品、档案、信息管理等有关规章制度。第三十二条
村卫生室在许可的执业范围内,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按规定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得超范围执业。鼓励村卫生室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防治疾病。
第三十三条
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内的村卫生室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销、验收记录。
第三十四条
村卫生室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并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提供静脉给药服务:
(一)具备独立的静脉给药观察室及观察床;
(二)配备常用的抢救药品、设备及供氧设施;
(三)具备静脉药品配置的条件;
(四)开展静脉给药服务的村卫生室人员应当具备预防和处理输液反应的救护措施和急救能力;
(五)开展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业务的,应当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
第三十五条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国家有关规定,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为预防接种单位的村卫生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村卫生室人员经过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三)自觉接受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的督导、人员培训和对冷链设备使用管理的指导。
第三十六条
建立健全例会制度,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组织辖区内村卫生室人员召开一次例会,包括以下内容:
(一)村卫生室人员汇报本村卫生室上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情况,报送相关信息报表,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二)乡镇卫生院汇总各村卫生室工作情况,对村卫生室人员反映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必要时向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开展业务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培训;
(四)乡镇卫生院传达有关卫生政策,并部署当月工作。第三十七条
村卫生室医疗废物、污水处理设施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第三十八条
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支持村卫生室以信息化技术管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接受远程医学教育、开展远程医疗咨询、进行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用即时结报、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等工作。
第三十九条
村卫生室与村计生专干、乡镇卫生院、乡镇计生办之间要及时通报人口出生、妊娠、避孕等个案信息。
第六章
财务管理
第四十条
在乡镇卫生院指导下,村卫生室应当做好医疗业务收支记录以及资产登记等工作。
第四十一条
在不增加农村居民个人负担的基础上,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合理制订村卫生室的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标准和管理办法。
第四十二条
村卫生室要主动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并将药品品种和购销价格在村卫生室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三条
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村卫生室补偿经费和建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严禁任何部门以任何名义向村卫生室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
第四十四条
建立健全村卫生室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村卫生室人员的合理待遇:
(一)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明确应当由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并合理核定其任务量,考核后按其实际工作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
(二)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
(三)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各地要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村卫生室人员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具体补偿政策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制订;
(四)鼓励各地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村卫生室人员的补助水平。
上述经费应当在每年年初预拨一定比例,绩效考核合格后结算。
第四十五条
各地应当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配套设施等方面对村卫生室建设给予支持。由政府或集体建设的村卫生室,建设用地应当由当地政府无偿划拨,村卫生室建成后由村委会或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管理。
第四十六条 支持村卫生室人员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规定领取养老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适当提高村卫生室人员养老待遇。
第四十七条
各地要将完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村卫生室人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村卫生室及其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县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四十九条 村卫生室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五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负责解释。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办法
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办法
一、科学规划,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进程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纳入乡镇、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建设任务。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根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际建设需要,将建设补助资金统一列入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资金。
三是完成网点建设。
二、建章立制,规范村卫生室运行职责
一是建立规范制度。
二是配备医护人员。
三是明确功能定位。
三、强化保障,确保村卫生室长效运行
一是健全保障机制。结合“全民社保”政策,积极落实乡村医生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将乡村医生分类纳入养老保险,有关费用从村卫生室运行经费中支出,初步实现全县260余名乡村医生养老保障100%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
二是推行绩效考核。出台了《浦江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其所承担的服务总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科学确定,考核分超过90分为优秀、超过70分为合格、低于70分确定为不合格。对考核优秀、合格的村卫生室,按规定全额拨付各项经费;对考核不合格的,要相应扣减拨付经费。同时,考核结果与乡村医生的奖惩及补助挂钩,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和定额补助经费的60%按月由乡镇(街道)卫生院发放,其余40%部分必须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三是实现长效管理。按照“五个统一”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基层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持续发展。加强村卫生室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保证村卫生室的良性长效运行。
第五篇:宝丰县村卫生室设备管理办法
宝丰县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保证配备到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发挥最大社会效益,根据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宝丰县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管理法。
一、配备到每个村卫生室的电脑等医疗设备,属国有财产,村卫生室有使用权但无所有权,可以无偿使用,不得转借或变卖。
二、配备到每个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由辖区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逐村建立村卫生室设备管理台帐。
三、村卫生室要充分利用所配备的医疗设备,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卫生局在督查时若发现有将投入设备闲置的卫生室,县卫生局将有权收回予以重新调配。
四、村卫生室村医停止执业活动或调整岗位时,必须向乡镇卫生院如数移交配发设备,办理退还手续。如不移交设备,由乡镇卫生院按设备价格如数收回,重新购置。接交村医按程序重新办理使用手续。
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财产登记制度、财产移交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严禁私自转移用途,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和人为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