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2019-05-14 15:5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篇: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中粮总部通过“6S”管理体系,从业务战略、管理报告、全面预算、内部审计、业绩评价和经理人考核的角度实现对下属业务板块的协调、管理。

集团人力资源部以“做员工成长的促进者”为使命,紧扣人才发展主线。

人力资源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为人才发展部、激励报酬部、培训部和员工关系部: 注重校园招聘,培养内部人才

集团强调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集团的招聘重点仍然放在校园招聘上,大约80%的知识型人才都是通过校园招聘的。这样的定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企业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同时也相对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才配比结构。

集团总部集中招聘,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加强了对集团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合,各经营中心和业务单元逐步建立人力资源部门,并将用人需求提交给集团人力资源部,由集团统一组织实施。这种可以形象称之为“集团搭台,单元唱戏”的招聘模式,一方面可以依靠总部更专业的甄选水平严格把握招聘质量,从而提高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统一对外的招聘形象和宣传方案,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品牌的知名度,展现集团文化理念和专业水平,为下属各经营中心和业务单元招聘到与需求岗位相匹配、综合素质优秀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也让这些优秀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在集团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了组织支持和渠道保障。宣传重于招聘本身,高校选择有的放矢

3.1根据集团“宣传重于招聘”的原则,为了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了解集团,集团人力资源部通过一届一届的校园宣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对加盟团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比如,2005年以来,中粮集团开始跟XX进行校园招聘合作,招聘的岗位逐年增加,从50个增加到120个,每年收到的简历也接近3万份。

3.2集团招聘时对于专业、能力跟岗位匹配度的考核非常注重,根据不同业务单元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HR部门会选择不同的高校进行相应的校园招聘。

3.3笔试重在综合素质,面试追求高效公平收到的简历经过初选之后,大约会有二十分之一的学生进入笔试阶段。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个性特质、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潜质。

3.4笔试过后,大约会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下一步的面试,面试着重考察学生的性格态度、外在形象、反应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面试小组成员为5~7人,面试时以用人部门为主,人力资源部门为辅。面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另一部分是专业知识考察。面试时用的方式是采取集体面试.3.5KAAPP评价体系,锤炼职业经理人

集团下设九大业务板块,总部有8个职能部门,按照集团的战略指导思想,集团实行了“6S”管理,“6S”实际上是6个体系(System)的简称,即:业务战略体系、全面预算体系、财务管理报告体系、内部审计体系、业绩评价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

3.6集团召开高层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粮行业战略、地域战略、组织战略、财务战略、经理人标准及评价、业务单元竞争战略以及企业使命和愿景进行了反思和研讨。其中,经理人的评价标准成为这次会议的一个讨论焦点。

3.7

KAAPP:全面的评价指标

集团最初对于经理人的评价完全依据业绩,更重视结果。由于业绩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影响,因而无法完全用业绩反映一名经理人的贡献。后来集团采用了“KAAPP体系”

K指知识(Knowledge),通过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第一个A指能力(Ability),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A指态度(Attitude),是否愿意投入并认真对待工作; 第一个P指个性(Personality),对待工作中的挑战和职业生涯能够成熟地面对; 第二个P指代业绩(Performance),工作所应该达到的阶段性成果。3.8集团确定了经理人评价框架后,对于知识(K)、能力(A)、态度(A)和个性(P)四个方面的评价,采取专家决策的方法。高层经理人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人力资源部提出的知识、能力、态度、个性四个维度共120个要素的指标库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0个具体指标。集团人力资源部首先对讨论出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并对不同的要素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首先,对于知识要素的评测,一般管理人员采取考试、测验的方式,而对中高层经理人,则主要采取上级评价的方法。其次,对于能力和态度的10 个要素评价,主要采用360度评价,通过上级、平级、下级和自我对同一个指标进行评分,就会得到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数。其中,上级、平级、下级权重分别为5、2、3。第三,对于个性评价中的6个指标,最初是采用心理测量的方式进行,后来又逐步跟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于业绩(P)的评价,则来源于每年业绩考核结果,业绩的评价重点在于基于战略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有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ROE)、现金流等指标。

3.9 KAAPP体系采用量化的方式解释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对知识、能力、态度、个性的分级描述,分权赋分,统一了大家对于各评价要素和标准的理解,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KAAPP评价报告通过关键事件和事例进行描述,使报告阅读者能够通过案例发现和了解被评价者的特点。KAAPP体系从五个角度切入,多维度考虑经理人的贡献程度,不仅考虑业绩达成的结果,还着重考虑了达成业绩的过程和经理人发展的潜力。

4、科学的评价操作程序

4.1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将评价标准细化,分别建立了不同级别的KAAPP评价标准,逐步将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经理人评价标准分别进行了细化。在具体的评价环节当中,企业引入“分位”的概念,将每个要素、维度的得分都用“分位”表示出来,这样通过清晰表达被评价者在全体经理人中所处的位置,比较出各要素之间得分的差异,最终能够清楚地发现经理人的优势和不足。

4.2在实际运用360度评价时,企业发现有的被评价者没有平级或者下级,那么最早制定的上级、平级、下级所占权重就形同虚设,于是将其改变为全面的评价者权重分布矩阵,对参加各级评价人员的权重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4.3 KAAPP 体系要想顺利实施就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经过与信息部门的通力合作,集团人力资源部开发出符合集团特色的信息化评价系统,不但便于评价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同时还提高了数据录入和分析的准确性,推动了经理人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5、评价与经理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5.1 KAAPP评价体系的实施,对于集团经理人队伍的晋升、薪酬、培训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经理人任用时,需要综合考虑KAAPP五个方面,其中知识和个性是前提条件,只有这两个项目符合经理人的要求才能够纳入候选人范围。在年度评价中,业绩优秀,而且能力、态度优秀者才能够获得晋升;能力、态度优秀,而每年的业绩都没有出色表现者,企业会对其进行岗位调整;对于业绩优秀,而能力态度平平者,参考知识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知识、能力和态度,从而保持高业绩;对于业绩、能力和态度评价均相对较弱者,给予降级或淘汰。

5.2 为了进一步使经理人重视能力、态度的锻炼和培养,集团还将二者的评价结果跟年度奖金分配挂钩,年度奖金的发放根据业绩、能 1 力和态度评价的结果,权重为7:2:1。薪酬调整对于优秀员工、良好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调整比例差距会很大。

5.3 “评价不是为了惩罚过错,而是为了追求完美。”KAAPP评价结果向被评价人反馈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反馈谈话通常由被评价人的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参加,这是直接上级向被评价者提出期望和建议的最好时机,也是每年经理人评价结束后一项重要的核心工作。评价反馈机制改变了原有经理人评价结果仅仅由人力资源部和部门集团领导掌握,而被评价者并不知道的缺憾,通过反馈渠道,经理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促进其自我改进和优化,这也将原有经理人的自我成长逐步转变为企业帮助经理人成长。5.4 通过构建的KAAPP体系,集团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经理人的状况,同时能够将晋升、激励、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与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系统的核心关键作用。6

让培训成为员工发展的核动力

6.1集团的培训体系一定要跟经理人评价体系相结合,虽然在业务发展方面各个业务单元相对独立,但围绕着“人才发展主线”,集团人力资源部要起到主导作用。

6.2培训,重在统一思想、融炼团队 集团的培训是将培训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引入到组织和团队建设中来。培训师跟传统意义上老师的职责应该不一样,并不单纯是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是要通过培训来促进组织的发展,促进团队的建设,启迪大家的思维,挖掘大家的潜力,最后达成共识,培训的过程也就成为统一思想、融炼团队的过程。

6.3董事长会亲自参加。培训现场非常活跃,大家分成小组进行研讨,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培训效果。有了集团领导的有力支持,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体系的时候,更容易打通各个业务单元的沟通渠道。

6.4集团的培训既重培训结果,也重培训流程,培训之前人力资源部培训部会先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培训目的,清楚培训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集团各个业务单元和经营中心提出培训需求之后,由培训部跟业务单元一起设计完成培训日程和培训内容。对于初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首先会介绍一些关于研讨式学习的方法,比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解决问题的六步法”等。如果是跨业务单元的培训,还会首先安排一些拓展训练,使得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相互融合,在开展讨论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团队意识,效果更好。7《企业忠良》和“忠良书院”

7.1集团有一本非常出色的内刊——《企业忠良》,这本内刊也可以说是集团的一种独特培训方式。集团的各种培训,员工的思想活动以及对企业发展的看法,都会在内刊上有所展现。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董事长对内刊格外重视,甚至在内刊开设了专栏,每期都会抽出时间来写文章。他的文章语言平实,往往从生活小事说起,但最后都会落到跟集团发展相关的问题上,折射出深刻的管理哲学。依托于这本刊物,集团的培训达到了课堂培训方式起不到的效果。

7.2集团正在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忠良书院”,目前已经在集团原来的培训中心xx建立了具有深厚集团文化特色的校区。关于软件建设方面,第一步就是要建设适合集团经理人发展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和知识信息管理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围绕着员工的职业生涯和企业战略的发展要求来设立的。在不远的将来,集团各级经理人的培育和成长都要通过“忠良书院”进行,“忠良书院”将成为集团经理人的摇篮,成为集团思想的发源地。

8、薪酬绩效逐步与市场接轨 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注重公平

8.1集团业务都处于竞争性领域,人才自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绩效体系,关系到能否吸引到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集团总的薪酬体系架构所遵从的原则就是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尽管各个业务单元分属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别,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整个薪酬体系设计要报集团总部审批,总部则会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三个方面的平衡:一是外部平衡。按市场、行业特点建立薪酬体系,以便更好地招聘选拔人才;二是内部平衡。根据各个业务单元贡献大小来评定岗位的价值,对岗不对人。随着人员岗位调整,级别也要调整,以避免过去能上不能下,“背着级别跑”的现象;三是自我平衡。鼓励员工发挥积极性,每人每年的贡献不一样,评价也会各不相同。

8.2业绩评价纵横兼顾

集团除了以历史比较作为纵向标准外,还在横向上寻找参照坐标,开始对标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业绩数据。比如,如果中粮集团某个业务单元的增长率是30%,但是竞争对手或者所在行业内的平均增长率是50%,那么这个业务单元的业绩增长就是达不到集团要求的。最终,集团的业绩评价体系采用了自身历史数据和行业内数据相结合,纵向评价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做到了既关注自身发展状况,又进一步与市场接轨。

9、充满阳光的企业文化 阳光文化下的主人翁精神

9.1集团内部在积极倡导“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在集团内工作,讲求的是“感恩”、“欣赏”、“信仰”。不会对环境总是抱怨不休 ”;“用欣赏的眼光看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家人的时候,会觉得他们特别美,甚至缺点都是美的,人会变得很大度。德鲁克的《旁观者》前言里写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当我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的时候,世界变得非常美好。对同事,你要尽量用欣赏的眼光看他,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的长处,让他去成长,这是我们组织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要为善,你要助人,你要爱你的家庭,你要对这个社会做个好的公民。从我们来讲,要有为社会、为公司做贡献而不只是索取的思想”。

9.2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就是保留大家都有“主人翁”的感觉,也就形成了员工普遍热爱企业、忠诚企业的组织文化。很多去国外留学的员工,即使是自费留学,学成回国后还是愿意继续在集团服务,类似这样的文化恰恰是外资企业所缺少的。

10.客户导向,追求完美

集团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来建立资本运营机制,同时人力资源部也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愿景、战略和具体工作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更加注重流程:一是客户导向流程,要求HR在工作中要把员工当成客户来对待;二是内部工作导向流程,倡导工作过程的“透明、公开、阳光”。比如,经理人评价体系并不是为了惩罚过错,而是围绕着员工成长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追求完美。

第二篇:三一集团人力资源管理

三一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注册资本241 070.04万元,集团成员公司包括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上海精机有限公司、三一电气有限公司。二十年来,三一集团以“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为愿景,以“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的“三一精神”为理想,在全公司推广“品质改变世界”的企业使命,以“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为基本经营理念,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三一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制造商、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的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

三一集团在海外拥有30家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多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00名营销和服务人员常年在海外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其中近300名外籍员工逐渐成长为三一国际化进程的中坚力量,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集团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三一人的不懈努力,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三一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三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浅析

薪酬

三一的薪酬由四部分组成:固定工资、年终奖金、专项奖励和股票期权。在固定工资部分,三一集团按员工学历对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区别设置,本科生3000元/月,硕士生6000元/月,体现了三一集团对于知识的尊重;同时三一集团针对不同职位特点,对于结果型导向的员工如营销人员、技术支持工程师采取“底薪+提成”的方式,这种工资设计有利于更好的激励员工。关于年终奖金,三一集团在一个结束后,根据员工一年来的绩效表现同时结合公司本年盈利状况,为员工提供的绩效奖金,绩效奖金直接体现对员工绩效贡献的激励。三一的奖金具有极强的弹性,管理人员在设置奖金时依据公司本年的营业状况,这种设计方式能使员工切身感受到公司一年的发展,激励优秀员工不断努力,以获取更多的奖励。同时由于是综合一年表现进行的评估,可以避免陷入很多绩效考评误区,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表明三一集团人力资源政策引导员工行为,勤勤恳恳、一如既往。专项奖励,三一集团对于在内表现优秀的员工和工作团队,提供各项专项奖励,以体现对于员工个人和团队的认可和奖励。同时三一集团对于有志于在公司长期发展,并且绩效表现持续优秀的骨干员工提供公司股票期权,旨在让员工分享业绩增长,使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降低核心员工离职率,起到长期激励作用,只有将优秀人才由企业的雇员转换为企业的所有者,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海外国际服务人员薪酬绩效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长驻国外和临时(服务时长2个月以内)从事产品服务的服务工程师、安装工程师、配件工程师及服务经理、服务主任等服务管理者。

海外人员薪酬由职等工资、业绩工资、海外工作津贴三部分构成,对于不同类型工作人员的薪酬进行区别设计:安装工程师薪酬=职等工资×月度绩效系数+海外工作津贴×国外天数/当月考勤天数,服务工程师及配件工程师薪酬=(职等工资+业绩工资)×月度绩效系数+海外工作津贴×国外天数/当月考勤天数,服务管理者薪酬=(职等工资+业绩工资)×月度绩效系数+海外工作津贴×国外天数/当月考勤天数。

职等工资是依据技能等级及行政级别确定的。服务工程师及服务管理者和配件工程师的业绩工资由于其职务内容不同又有所差异,服务工程师及服务管理者业绩工资=(保底业绩工资×国外天数/当与考勤天数)×调整系数,配件工程师业绩工资=保底业绩工资×国外天数/当月考勤天数+仓库绩效工资。保底业绩工资为1000元/月,调整系数是对因服务工程师、服务主任及服务经理管辖国家或区域内设备量不同而造成业绩工资差异的调整。海外工作津贴是由所在国家安全级别、疾病及艰苦水平决定的。

纵观整个海外国际服务人员薪酬设置,可以看出三一海外服务人员的薪酬制度采用的是资金平衡法(The Balance Sheet Approach),即外派人员工资与相对的本国工资结构挂钩。对于三一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来说,采取这一薪酬制度其优点是: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同一

个外派人员在不同的派遣区间待遇差距不会太大,相同国籍的外派人员之间待遇平等,便于外派人员归国之后的薪酬管理。缺点是:外派人员与所在国人员之间待遇差距过大,会导致管理复杂。

福利

公司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并根据其自身业务特点,对驻外人员办理人身意外险。另外,三一集团保证员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节假日、“三一节”;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员工还可以享受5—10天的休假福利;每年节假日会为员工发放节日物资;并且会在员工生日时送上精美的生日礼物。

培训

三一为新员工提供系统的入职培训,帮助新员工了解行业背景、公司情况、业务流程、企业文化及相关制度等等,使新员工可以迅速成长,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融入公司。

三一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员工培训。三一集团拥可同时容纳10000人培训学习的三一工学院和实习车间。同时又与名校合作开班,让员工在工作的同时获得更高学历。

集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形成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也有利于满足员工自身发展需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职业发展

三一集团为员工提供了两大序列(管理和专业)三个方向(管

理纵向、专业纵向、专业横向)十六大系(干部、研发工艺、制造质量、市场营销、服务、商务、物流、IT、基建、财务投资、人力资源、行政、法务、审计监察、办公营运、一般文职)的职业发展通道。管理通道:新员工-主管-科长-部长-总监-总裁助理及以上(公司领导),专业通道:新员工-初级-中级-高级-专家-资深专家。

三一集团实行轮岗转岗制度,以满足员工职业需要,使员工找到最为适合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员工可以通过内部竞争,内部任职资格评定、职务轮换和副职挂职的形式实现自我提升、发展。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会为其提供带薪学习的机会,帮助员工进一步提升知识水平。

三、总结

就三一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而言,三一集团极为重视员工的知识和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努力建设一个不断创新,拥有自主科研能力的三一,保持企业活力,用知识竞争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篇:中粮集团:新国企,新人力资源管理

中粮集团:新国企,新人力资源管理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拥有50余年的国际贸易经验,是中国粮油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出口的主渠道。中粮集团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拥有“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知名品牌;中粮集团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国食品0506”“中粮控股0606”是中粮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屯河600737”、“吉生化600893”、“丰原生化000930”等4家上市公司。

中粮之变

2004年12月28日,原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从中粮集团老董事长周明臣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出任新董事长。

2005年4月,以“承先启后,创新中粮”为主题的“2005年中粮经理人年会”在北京举行,而过去中粮年会一直保持的说法是“中粮中层干部大会”,从“中层干部”到“经理人”的细微转变却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变化,中粮由此开始了“新国企”背景下整体战略和发展的大转型。

在此,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中粮集团的发展史。1952年9月,中粮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在北京组建,主要经营粮食、油脂等大宗农产品以及食品的出口业务。1953年1月,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与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1961年1月,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与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中粮接下来数十年的发展中,公司先后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1965)、“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1998)、“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4)、“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007)。

1987年底,中国外贸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同中粮总公司脱钩,中粮集团开始逐步由管理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原来的中粮集团控制着全国粮油出口的计划、销售等关键环节,其他各地粮油公司只是负责供货。与中粮总公司脱钩后,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独立开展业务,与总公司形成了竞争关系。而总公司也不再具有原来的管理身份,其业务运营也都要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而今,中粮集团在“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业务覆盖粮油食品贸易及物流、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生物化工业、酒与饮料制造业、房地产业、酒店与旅游业、零售业、金融业、包装业,用宁高宁的话说,“中粮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在粮食的加工产业里面,做到了从贸易、流通、生产、销售到食品的全价值链”。中粮总部通过“6S”管理体系,从业务战略、管理报告、全面预算、内部审计、业绩评价和经理人考核的角度实现对下属业务板块的协调、管理。

中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也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下的组织人事管理”、“市场经济初期的人事管理”到现在的“新国企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集团人力资源部以“做员工成长的促进者”为使命,紧扣人才发展主线,整合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逻辑和管理体系,致力于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迅速增值,并积极推动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也由原来的干部人才部、薪酬激励部、培训部、劳动人事部,相应地转变为人才发展部、激励报酬部、培训部和员工关系部。

目前,国资委确定了10家企业(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各5家)作为2007年典型国企宣传,中粮集团便是5家中央企业之一。那么,新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怎样的呢?在对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迟京涛的采访中,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的选、育、用、留体系逐渐在记者脑海中清晰了起来„„

注重校园招聘,培养内部人才

中粮集团强调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所以,目前中粮集团的招聘重点仍然放在校园招聘上,大约80%的知识型人才都是通过校园招聘的。这样的定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企业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同时也相对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才配比结构。

集团总部集中招聘,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过去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范围相对较窄,特别是招聘方面,仅仅限于集团总部的人员招募。最近几年,人力资源部加强了对集团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合,各经营中心和业务单元逐步建立人力资源部门,并将用人需求提交给集团人力资源部,由集团统一组织实施。这种可以形象称之为“集团搭台,单元唱戏”的招聘模式,一方面可以依靠总部更专业的甄选水平严格把握招聘质量,从而提高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统一对外的招聘形象和宣传方案,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品牌的知名度,展现集团文化理念和专业水平,为下属各经营中心和业务单元招聘到与需求岗位相匹配、综合素质优秀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也让这些优秀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在中粮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了组织支持和渠道保障。

宣传重于招聘本身,高校选择有的放矢

对于中粮集团来说,招聘人才一直不是什么难题。由于企业自身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增强的影响力,中粮集团对于优秀人才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吸引力,根据集团“宣传重于招聘”的原则,为了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了解新国企背景下的中粮,打破其对传统国企的旧有印象,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通过一届一届的校园宣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对加盟中粮集团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比如,2005年以来,中粮集团开始跟中华英才网进行校园招聘合作,招聘的岗位逐年增加,从50个增加到120个,每年收到的简历也接近3万份。

中粮集团招聘时对于专业、能力跟岗位匹配度的考核非常注重,根据不同业务单元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HR部门会选择不同的高校进行相应的校园招聘。比如对于中文、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偏重于去中国人民大学或北京大学招聘,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偏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而地产建筑类的人才则会偏重去清华或同济大学招聘。

笔试重在综合素质,面试追求高效公平

收到的简历经过初选之后,大约会有二十分之一的学生进入笔试阶段。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个性特质、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潜质。与其他公司不同,中粮集团在笔试中没有安排英语考试,只要求提供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中粮认为,筛选进入笔试的学生均为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本身英语素质不错;而且英语作为一门工具,重点在于运用,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有机会获得锻炼和提高。

笔试过后,大约会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下一步的面试,面试着重考察学生的性格态度、外在形象、反应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面试小组成员为5~7人,面试时以用人部门为主,人力资源部门为辅。面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另一部分是专业知识考察。过去面试时常用的方式是面试小组对应聘人一个一个地单独面试,在招聘岗位候选人较多的时候,面试的效率不仅不高,而且容易混淆对不同学生的印象,也容易使部分应聘者产生公司存在“暗箱操作”的误解。而现在则采取集体面试的方式,面试小组对几个候选人一起进行面试。集体面试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整个面试的公平性。

KAAPP评价体系,锤炼职业经理人

中粮集团下设九大业务板块,总部有8个职能部门,按照“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如何管理好集团有限相关的多元化产业和分布在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理人队伍,给中粮集团的管理层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粮集团实行了“6S”管理,“6S”实际上是6个体系(System)的简称,即:业务战略体系、全面预算体系、财务管理报告体系、内部审计体系、业绩评价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

2005年4月,中粮第一期高层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粮行业战略、地域战略、组织战略、财务战略、经理人标准及评价、业务单元竞争战略以及企业使命和愿景等进行了反思和研讨。其中,中粮经理人的评价标准成为这次会议的一个讨论焦点。

KAAPP:全面的评价指标

中粮集团最初对于经理人的评价完全依据业绩,更重视结果。由于业绩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影响,因而无法完全用业绩反映一名经理人的贡献。后来中粮集团采用了“KAAPP体系”,它是在董事长宁高宁的亲自参与下,高层经理人经过研讨共同得出的一套体系。K指知识(Knowledge),通过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第一个A指能力(Ability),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A指态度(Attitude),是否愿意投入并认真对待工作;第一个P指个性(Personality),对待工作中的挑战和职业生涯能够成熟地面对;第二个P指代业绩(Performance),工作所应该达到的阶段性成果。

中粮集团确定了经理人评价框架后,对于知识(K)、能力(A)、态度(A)和个性(P)四个方面的评价,采取专家决策的方法。高层经理人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人力资源部提出的知识、能力、态度、个性四个维度共120个要素的指标库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0个具体指标。

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首先对讨论出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并对不同的要素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首先,对于知识要素的评测,一般管理人员采取考试、测验的方式,而对中高层经理人,则主要采取上级评价的方法。其次,对于能力和态度的10 个要素评价,主要采用360度评价,通过上级、平级、下级和自我对同一个指标进行评分,就会得到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数。其中,上级、平级、下级权重分别为5、2、3。第三,对于个性评价中的6个指标,最初是采用心理测量的方式进行,后来又逐步跟他人评价相结合。

除了前四个字母“KAAP”之外,对于业绩(P)的评价,则来源于每年业绩考核结果,业绩的评价重点在于基于战略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有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ROE)、现金流等指标。

KAAPP体系采用量化的方式解释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对知识、能力、态度、个性的分级描述,分权赋分,统一了大家对于各评价要素和标准的理解,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KAAPP评价报告通过关键事件和事例进行描述,使报告阅读者能够通过案例发现和了解被评价者的特点。

KAAPP体系从五个角度切入,多维度考虑经理人的贡献程度,不仅考虑业绩达成的结果,还着重考虑了达成业绩的过程和经理人发展的潜力。

科学的评价操作程序

中粮集团从2006年开始运用“KAAPP体系”对全体中高层经理人进行评价,累计超过80%以上的人员接受过KAAPP评价,评价结果为集团高层领导了解、评价和任用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有效地改进了原来经理人使用开发中“重学历、看身份、凭印象”的方式,逐步形成了适应“新国企”变革转型需要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KAAPP体系在制定和操作执行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经理人评价实施初期,中粮集团在对所有经理人采用同样的行为标准进行评价时,发现一把手在许多项目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副职,其实企业对一把手的要求和副职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都按相同的标准评价,一把手自然会占有优势,这样就缺乏公平性。基于这样的分析和思考,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将评价标准细化,分别建立了不同级别的KAAPP评价标准,逐步将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经理人评价标准分别进行了细化。

在具体的评价环节当中,中粮集团一开始使用的是“均值”和“标准差”的概念,但由于原始得分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划分,故在分析结果和汇报时不易清晰表述。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最终引入“分位”的概念,将每个要素、维度的得分都用“分位”表示出来,这样通过清晰表达被评价者在全体中粮经理人中所处的位置,比较出各要素之间得分的差异,最终能够清楚地发现经理人的优势和不足。

在实际运用360度评价时,企业发现有的被评价者没有平级或者下级,那么最早制定的上级、平级、下级所占权重就形同虚设,于是将其改变为全面的评价者权重分布矩阵,对参加各级评价人员的权重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于像中粮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被评价人员数量众多,信息的录入、分析成为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KAAPP 体系要想顺利实施就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经过与信息部门的通力合作,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开发出符合中粮特色的信息化评价系统,不但便于评价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同时还提高了数据录入和分析的准确性,推动了经理人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评价与经理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KAAPP评价体系的实施,对于中粮集团经理人队伍的晋升、薪酬、培训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经理人任用时,需要综合考虑KAAPP五个方面,其中知识和个性是前提条件,只有这两个项目符合经理人的要求才能够纳入候选人范围。在评价中,业绩优秀,而且能力、态度优秀者才能够获得晋升;能力、态度优秀,而每年的业绩都没有出色表现者,企业会对其进行岗位调整;对于业绩优秀,而能力态度平平者,参考知识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知识、能力和态度,从而保持高业绩;对于业绩、能力和态度评价均相对较弱者,给予降级或淘汰。

为了进一步使经理人重视能力、态度的锻炼和培养,中粮集团还将二者的评价结果跟奖金分配挂钩,奖金的发放根据业绩、能力和态度评价的结果,权重为7:2:1。薪酬调整对于优秀员工、良好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调整比例差距会很大。

“评价不是为了惩罚过错,而是为了追求完美。”KAAPP评价结果向被评价人反馈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反馈谈话通常由被评价人的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参加,这是直接上级向被评价者提出期望和建议的最好时机,也是每年经理人评价结束后一项重要的核心工作。评价反馈机制改变了原有经理人评价结果仅仅由人力资源部和部门集团领导掌握,而被评价者并不知道的缺憾,通过反馈渠道,经理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促进其自我改进和优化,这也将原有经理人的自我成长逐步转变为企业帮助经理人成长。

中粮集团构建的KAAPP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修正和完善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KAAPP体系将中粮对于经理人各方面的评价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与集成,通过这个平台,集团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经理人的状况,同时能够将晋升、激励、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与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系统的核心关键作用。

让培训成为员工发展的核动力

在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迟京涛看来,中粮的培训体系一定要跟经理人评价体系相结合,虽然在业务发展方面各个业务单元相对独立,但围绕着“人才发展主线”,集团人力资源部要起到主导作用。

培训,重在统一思想、融炼团队

中粮集团的培训不是传统意义上请老师讲课,学员在台下听,而是将培训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引入到组织和团队建设中来。董事长宁高宁认为,培训师跟传统意义上老师的职责应该不一样,并不单纯是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是要通过培训来促进组织的发展,促进团队的建设,启迪大家的思维,挖掘大家的潜力,最后达成共识,培训的过程也就成为统一思想、融炼团队的过程。现在中粮的很多培训课,宁高宁都会亲自参加。培训现场非常活跃,大家分成小组进行研讨,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培训效果。有了集团领导的有力支持,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体系的时候,更容易打通各个业务单元的沟通渠道。

中粮集团的培训既重培训结果,也重培训流程,培训之前人力资源部培训部会先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培训目的,清楚培训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中粮集团各个业务单元和经营中心提出培训需求之后,由培训部跟业务单元一起设计完成培训日程和培训内容。对于初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首先会介绍一些关于研讨式学习的方法,比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解决问题的六步法”等。如果是跨业务单元的培训,还会首先安排一些拓展训练,使得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相互融合,在开展讨论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团队意识,效果更好。

《企业忠良》和“忠良书院”

中粮集团有一本非常出色的内刊——《企业忠良》,这本内刊也可以说是中粮集团的一种独特培训方式。中粮集团的各种培训,员工的思想活动以及对企业发展的看法,都会在内刊上有所展现。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董事长宁高宁对内刊格外重视,甚至在内刊开设了专栏,每期都会抽出时间来写文章。他的文章语言平实,往往从生活小事说起,但最后都会落到跟中粮发展相关的问题上,折射出深刻的管理哲学。依托于这本刊物,中粮的培训达到了课堂培训方式起不到的效果。

现在,中粮集团正在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忠良书院”,目前已经在中粮原来的培训中心龙泉山庄建立了具有深厚中粮文化特色的校区。关于软件建设方面,第一步就是要建设适合中粮经理人发展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和知识信息管理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围绕着员工的职业生涯和企业战略的发展要求来设立的。在不远的将来,中粮集团各级经理人的培育和成长都要通过“忠良书院”进行,“忠良书院”将成为中粮经理人的摇篮,成为中粮思想的发源地。

薪酬绩效逐步与市场接轨

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注重公平

中粮集团虽然是一个国企,但其业务都处于竞争性领域,人才自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绩效体系,关系到能否吸引到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中粮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粮集团总的薪酬体系架构所遵从的原则就是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尽管各个业务单元分属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别,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整个薪酬体系设计要报集团总部审批,总部则会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三个方面的平衡:一是外部平衡。按市场、行业特点建立薪酬体系,以便更好地招聘选拔人才;二是内部平衡。根据各个业务单元贡献大小来评定岗位的价值,对岗不对人。随着人员岗位调整,级别也要调整,以避免过去能上不能下,“背着级别跑”的现象;三是自我平衡。鼓励员工发挥积极性,每人每年的贡献不一样,评价也会各不相同。

业绩评价纵横兼顾

过去中粮集团在进行业绩评价时,主要是将实际完成情况与年初的预算进行比较,这使得每年的预算会成为“吵架的预算”:总部倾向于为单元制定一个较高的预算目标,而单元为了在年终业绩评价获得高分,倾向于将预算压低。每年的预算其实是在一个总部与单元的博弈中达成。现在由于业绩评价中,预算在评价中的权重仅占20%,而更多是强调与历史值的比较,更加强调业务的成长,而并非与预算的比较。

中粮集团目前除了以历史比较作为纵向标准外,还在横向上寻找参照坐标,开始对标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业绩数据。比如,如果中粮集团某个业务单元的增长率是30%,但是竞争对手或者所在行业内的平均增长率是50%,那么这个业务单元的业绩增长就是达不到集团要求的。

最终,中粮集团的业绩评价体系采用了自身历史数据和行业内数据相结合,纵向评价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做到了既关注自身发展状况,又进一步与市场接轨。

充满阳光的“新国企”文化

阳光文化下的主人翁精神

现在中粮集团的员工,只要是在上班时间打他们的手机,首先就会在手机中听到一首《阳光》的歌曲,歌曲由高晓松作曲,董事长宁高宁作词,这首歌是中粮集团正在积极建设和推广“阳光下的企业文化”一个方面的反映。过去传统国企的文化特点之一就是人际关系复杂,但目前中粮集团内部在积极倡导“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

在集团内工作,讲求的是“感恩”、“欣赏”、“信仰”。就像宁高宁在文章《高境界》中提到的,“ 永远用感恩的心态看待你的周围,就不会特别地挑剔别人,也不会对环境总是抱怨不休 ”;“用欣赏的眼光看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家人的时候,会觉得他们特别美,甚至缺点都是美的,人会变得很大度。德鲁克的《旁观者》前言里写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当我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的时候,世界变得非常美好。对同事,你要尽量用欣赏的眼光看他,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的长处,让他去成长,这是我们组织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要为善,你要助人,你要爱你的家庭,你要对这个社会做个好的公民。从我们来讲,要有为社会、为公司做贡献而不只是索取的思想”。

“新国企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就是保留国有企业人事组织化管理优点的基础上,加入外资和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市场化机制。比如在国有企业人事组织化管理当中,大家都有“主人翁”的感觉,也就形成了员工普遍热爱企业、忠诚企业的组织文化。很多去国外留学的员工,即使是自费留学,学成回国后还是愿意继续在中粮服务,类似这样的文化恰恰是外资企业所缺少的。

客户导向,追求完美

在宁高宁上任之后,中粮集团开始完全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来建立资本运营机制,同时人力资源部也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愿景、战略和具体工作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更加注重流程:一是客户导向流程,要求HR在工作中要把员工当成客户来对待;二是内部工作导向流程,倡导工作过程的“透明、公开、阳光”。比如,经理人评价体系并不是为了惩罚过错,而是围绕着员工成长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追求完美。

第四篇:中粮集团发展战略

中粮集团的发展战略

摘 要:中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地产酒店、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3家内地上市公司。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臵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关键字:中粮集团 发展战略 协同多元化 集团化

一、中粮集团简介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中粮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而后,其延伸至生物质能源发展、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和金融服务等业务领域,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大与全球客户在农产品原料、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乃至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持久地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以此回报股东和所有权益相关者。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地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二、中粮集团的发展战略

中粮从一个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商转型进入了多元化、实业化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和中粮集团的协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一)多元化发展战略简介

所谓多元化,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开发有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它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成长或扩张行为。目前,有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都纷纷的实现了多元化的策略,以实现其企业的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很多优点。首先,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以将多个产业、产品放在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内进行。在这个企业或集团内,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等资源优势,合理配臵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元化经营还可实现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并且将外部非确定性交易契约变成了内部合约,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其次,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实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将资源分散到不同产

品或行业经营中,能够避免经营范围单一造成企业过于依赖某一市场易产生波动的弱点,使企业在遭受某一产品或经营领域的挫折时,通过在其它产品或行业的经营成功而弥补亏损,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尽量减少风险损失。但是,多元化战略并不是完美无缺,它也存在很多缺点和误区。首先,如果一个企业过度地追求多元化的经营,不仅不能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反而会自我扩大财务风险,增大企业资金筹措与配臵的压力。同时,在实行无关联的多元化经营过程当中,企业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不仅会使更多的支柱产业难以建立起来,反而为原有的支柱产业增加了许多负担。此外,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多,促使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导致企业集团总部因管理负荷过重而导致的管理质量下降,往往使无关联企业在兼并之后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会造成管理质量下降。

(二)中粮的协同多元化发展战略

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中粮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开展自身业务,紧密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学习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围绕于客户和社会需求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决定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然而根据中粮集团现任董事长宁高宁的描述,这种多元化是一种“协同多元化”,即“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其有两方面的含义: 1.集团不搞过度多元化,多元化各行业之间要具备相关、协同性,要有逻辑关系,以便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中粮从进出口贸易商转型进入实业化发展阶段以来,目前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有:食品制造业、房地产业、酒店业、金融业、保险业、生物能源等,这些业务之间都是一种协同关系,如根据公司的战略定位及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对公司现有业务及集团相关业务进行评估和检讨,通过内部成长和外部扩张的方式获取长期成长动力,对公司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品牌、渠道、研发、生产、物流、采购以及组织架构等。

例如,在食用油方面,中粮已形成市场的主导,从自主福临门到控股鲁花,到开发高端的滋采,形成了系列化品牌,有效形成了品牌区隔。中粮收购新疆屯河,不仅使中粮集团进入了番茄酱加工和甜菜糖加工产业,实现优势互补,而且通过重组新疆屯河,中粮探索出了一条并购、整合产业的模式,为公司产业化经营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在房产行业,中粮在收购深宝恒完成以后,把优质房地产开发业务注入深宝恒,并利用深宝恒现有土地资源,在宝安区以租赁厂房或其他合适形式,设立粮油食品、包装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把深宝恒发展成为集物流、仓储、贸易、采购、地产物业为一体的上市公司,搭建了中粮在地产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中粮地产也因此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中粮地产业务的品牌价值,同时也为未来的地产业务发展打通了融资平台。此外,中粮重组中谷,加强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优势;进军乙醇和生物能源,既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又有国家对能源战略的支持,其发展空间巨大;利用资本进入保险和地产,通过强大的资本实力来整合产业,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产生了较好的协调效应;等等。

一系列的并购和重组都突出了中粮在资源方面的整合运作,有些是为了拓展产品线、有些是为了控制上游原材料、有些是为了进入成长性的行业,能够与企业的发展形成协同,形成具有协同效益的价值链和供应链整体。

2.集团明确自身定位,发展主营业务核心能力,保证各行业的专业性

首先,企业多元化战略必须以核心能力为依托,企业的相关多元化要围绕这

一核心能力开展。例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 多个市场领域,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以不变应万变,既保证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上的稳定性,又可以通过调整其外部因素,增强企业经营的灵活性。此外,依托核心能力能有效降低多元化经营的风险,让企业能够在进行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过程中,把新老组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抵御市场风险的协同能力,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

在“寻找2006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现场的“责任对话”论坛上,于旭波副总裁强调了中粮是一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公司。综观中粮的业务范围,目前主要是三大主业:食品加工与制造;粮油、食品贸易,粮油糖期货及物流;保险、酒店、房地产开发经营,整个中粮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中粮集团正是以此为核心,开展各方面的业务,这不仅明确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向,更是明确了企业的社会奋斗目标: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人类社会的繁荣。

其次,在商业史上,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有一个专业化—多元化浪潮—向专业化回归的过程。专业化的基本点是将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聚合于某一特定的产业或产品领域。资源的集合意味着企业集团在特定的市场上优势的集中,可将规模经济发挥得淋漓尽致,谋取特定市场的领导地位,而这种领导地位也能使风险系数大大降低。中粮集团就正在经历这一历程。

当宁高宁在2004年由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集团时,他清楚地看到了当时中粮存在的弱点—行业竞争弱,业务发展不够稳定。他这样看这个企业所处的位臵,“国有企业、外贸企业、多元化企业以及转型企业,每一个都存在危险……”。面对这一状况,他一直奉行通用电气公司前CEO韦尔奇的企业成长法则—“要么 2007 [2]《中粮集团创新商业模式 锻造“新国企”》邹陈东 李雁争.上海证券报.上海:新华通讯社,2007

[3] MBA智库百科 wiki.mbalib.com

[4] 凤凰网-财经-企业单位 finance.ifeng.com/company/data/detail

第五篇:加拿大天马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的调查报告

导语

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队伍质量,从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能力的竞争。造就高素质员工已成为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我于2011年4月8日对加拿大天马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的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及问答的方式得到了一些资料,这对我了解我国企业培训现状很有帮助,有利于为制定有效的员工培训政策和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一、加拿大天马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一)职工人数

集团共有员工330人,其中技术人员 205人,博士14人;硕士48人;集团下属公司共有员工106人,其中技术人员45 人,财务人员8 人,销售人员25人,管理人员13 人,辅助人员15人。

(二)人员结构情况

引进的人员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具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年轻人逐步走上高层管理岗位;

高层管理人员坚持内部培养,这样可以避免动荡和较好地实现文化融合。

(三)集团对员工的培训情况

集团员工每年平均培训天数为0-6天;平均培训次数为1-5次;培训支出为管理费用的3%-6%;公司关键技术人才每年的培养数量为0-13人。集团主要有四种培训方式,分别为内部培训、委托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到加拿大总公司进行短期培训和岗位锻炼。

二、加拿大天马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员工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工作不能完全落实

虽然集团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情况较好,但落实情况不够好,培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每年严格执行集团培训计划的比例只有52.1%,仍然需要按《劳动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集团的培训制度,同时研究制定科学的培训评价指标和开发评价工具。

(二)培训偏重学历教育

集团中存在“学历”导向的用人和评价人的机制,并对员工的晋升发展产生影响,这就有可能忽视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造成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断档和企业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三)培训工作不够规范

集团不够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估,在员工培训中更加关注实效,需要加大对集团培训经费投入产出的评价力度,同时规范集团培训工作。

(四)培训对改善员工工作绩效作用不大

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中认为培训对改善员工工作绩效作用“非常大”的只占30%,这说明集团有待反省现有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减少脱离实际的以及和改善、提高工作技能无关的培训内容。

(五)培训结果不与员工晋升挂钩

集团培训结果对员工晋升没有太大的影响,员工缺乏积极性。集团需要建立起培训与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之间的联系,并朝着法制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企业培训的效率与效果的措施

企业培训是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获得进步的一种手段。既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有规律可循。要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效果,应重点注意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培训作用,纠正领导认识偏差

领导者对于企业培训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效果。企业领导者要重新审视培训职能,纠正培训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并且要身先士卒积极参与提升自身技能与素质的培训。另外,企业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企业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尽管几乎所有公司的管理高层似乎都支持员工培训,但支持和重视还远远不够。

(二)准确把握培训对象的需求

准确、细致的培训需求的分析工作,可为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计划编制、培训体系的建立以及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明确的目标和准则。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形式。各组充分实现团队合作、信息共享,并与其它各组进行比赛竞争,由此培养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成员对团体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沟通方式,进行网络沟通,培养沟通技能,鼓励员工创新、进取,培养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这不仅满足了个人层面的培训需求,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技能,实现了组织、工作、个人三个层面培训需求的相互渗透。

(三)明确培训责任

归口管理、分级负责、专业负责是开展企业培训的基本保证。在员工众多、岗位分工复杂的大型企业,建立健全的培训网,理顺管理流程和明确各级的培训职责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督促实施,要遵循培训规律,整合培训资源,平衡需求和供给,控制规模和速度。培训中心是集中培训的具体实施单位,要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努力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播中心、业务技能的训练中心、学习理念的培育中心、培训信息的交流中心、培训资源的整合中心、人才结构调整的储备中心。

公司是员工每天朝夕相处的地方,员工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实现培训的分级负责可以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灵活开展针对性强的岗位现场培训,有利于公司将绩效差距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培训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员工的学习能力。

(四)理顺企业培训计划与培训方法

系统的培训计划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全面、客观的发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对培训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内容等做出系统安排的活动。培训计划为企业的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培训工作的目标。有了培训计划就可以根据培训目标有效的考核培训效果,从而实现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促进。

在培训方法上应做到重点培训与普及培训兼顾,实施规范化和差异化管理。企业培训要做到重点突出。培训计划要旗帜鲜明地确立几项培训重点,采取集中办班培训的方式,规范办班形式和内容,重点强调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要结合企业发展要求、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和员工素质结构差异,灵活安排各类工种、各种培训层次的培训,并通过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培训具有更大的选择性,点面结合,既保质保量完成必须的、紧要的培训目标,又满足各类人员的培训需要,实现重点培训和普及培训统筹兼顾。

为了提高和改进员工队伍的素质,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员工施加影响,促进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在企业培训中,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引导态度和塑造习惯是四个基本的着力点。传授知识是员工培训的基本方面,包括专业知识与基本知识,通过企业培训传授的知识,结合企业的工作需要进行知识的扩充与强化;技能训练是员工培训的又一基本方面,包括专门技能与一般技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是企业培训的直接任务;引导态度是员工培训的一个重要任务,涉及员工如何处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员工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可以对工作态度发挥积极作用;塑造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也是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分工协作效率,良好工作习惯意味着工作关系的稳定化,而这种稳定化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五)完善培训效果的评估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培训都必须接受效果评估,否则培训将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培训效果评估形成培训管理的一项制度性文件时,必须要明确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规范、职责,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效果评估的有效执行。

四、结束语

通过对加拿大天马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职能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清晰。企业由不重视培训到接受,并开始积极实施培训,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企业的培训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的加以完善和解决。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将企业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将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下载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海天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甘肃海天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是经省人事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人力资源派遣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司注册资金210万,是省内......

    2018年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

    2018年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 依据集团人力资源三年战略规划(2018-2020)的相关内容,围绕构建集团战略管控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目标,2018年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重点开......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初探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初探综言依据集团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以流通带动生产、研发,探索多元化模式,借力省域中药优势资源,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

    人力资源管理之海尔集团

    人力资源管理之海尔集团广告策划1班 郭娅玲20096227一、集团简介: 1、海尔集团的成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

    中粮集团部门职责a

    中粮集团公司部门职责权限及职权关系 一、总裁办公室 直属上级:常务副总裁 下设职位: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老子薪酬专员、信息管理员、行政秘书、信息终端主管、招聘与培训主......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

    【企业背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摘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是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

    建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浅谈

    建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浅谈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两个目标:第一: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做好人力资源深度开发,进行人才战略储备。根据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