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表内及表间关系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表内及表间关系
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B类)主表
A、表内关系: 1、3行=1行×2行,6行= 4行÷(1-5行)×5行 2、7行至10行不可填列 3、12行=3行+11行,6行+11行,或10行+11行,(本行>0,如果上述结果小于0则赋值0)4、14行=12行×13行 5、15行不可填列(因政策规定不可享受税额减免)6、17行=14行-15行-16行(15行因不可填列可赋值0)B、表间关系: 1、1行=核定征收收入明细表1行 2、11行=核定征收收入明细表14行
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附表一(税收优惠明细表)
A、表内关系: 1、1行=2+„+5行
2、填写2行、3行、5行时,必须与机内纳税人减免备案信息比对,没有所得税减免备案信息的,则本行次不允许填写,提示纳税人请先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所得税相关优惠项目备案。根据规定核定征收企业可享受的免税收入优惠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3、4行、6至44行灰化,暂不允许填写。4、45、46、47为必填项目(可填0),不填报系统提示相关行次须填报,否则不能保存。B、表间关系: 无。
三、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附报资料(核定征收收入明细表)
A、填写说明:
1.本表填报对象为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的居民纳税人,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不需填报第1-9行;
2.“核定征收的应税收入额”填报纳税人取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转让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3.“非日常经营性项目收入”填报纳税人取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转让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固定资产除外)取得的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4.“非日常经营性项目对应的成本费用”不包括不征税收入对应的成本费;
5.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变化情况。B、表内关系: 1、1行=2行至9行合计 2、14行=10行-11行-12行-13行,且14行≥0
3、填写12行时,必须与机内纳税人减免备案信息比对,没有所得税减免备案信息的,则本行次不允许填写,(提示纳税人请先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所得税相关优惠项目备案。)
C、表间关系: 1、1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1行,并由1行自动带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1行 2、14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11行,并由14行自动带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11行
第二篇: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适用核定征收企业)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适用核定征收)
一、业务概述
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季度或月份终了后15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对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根据纳税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国税发〔2000〕38号)
三、纳税人应提供主表、份数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核定征收企业)》,2份
四、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无
五、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天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和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对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应当终了后四个月内,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
六、税务机关承诺时限
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符合受理条件的当场办结。
七、工作标准和要求
1.审核、接收资料
(1)审核申报资料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规范、完整。对资料不齐全或内容不正确的,退纳税人更正后再进行纳税申报;
(2)对审核无误的,在CTAIS中录入纳税人申报资料,并核对企业申报的减免税优惠、已预缴税款等信息与系统比对是否一致;
(3)申报表保存成功后,系统产生申报信息和应征信息,产生应征税款的作税款征收处理,在申报表税务机关接收栏签收并加盖“已申报”印戳后,退一份申报表给纳税人。
2.资料归档
第三篇: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适用核定征收)
一、业务概述
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确定的申报内容,在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中间终止经营活动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企业所得税,并办理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二、政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
(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34号)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
(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7号)
(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8号)
(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8号)
(九)《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国税发〔2010〕119号)
三、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纳税申报表(B类、2014年版)》2份;
(二)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率水平的国家(地区)的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填报《受控外国企业信息报告表》。
四、办理流程
(一)受理部门 办税服务厅
(二)承诺时限
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
(三)办理流程
纳税人报送资料种类齐全,填写内容完整,签章齐全规范的,办税服务厅当场受理并办结,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纳税申报表(B类,2014年版)》签字盖章后返还纳税人一份;资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纳税人补正资料。
第四篇: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核定征收企业
所得税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
所得税。
一、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设帐簿的,或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
定应设置但未设置帐薄的;
二、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
出不能准确核算的;
三、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
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
四、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
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
五、帐目设置和核算虽然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帐簿、凭
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
六、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第三条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以及其他合理的办法。
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
人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核定应
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
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第四条 核定征收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分析、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等
情况,为鉴定其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供依据;
二、针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等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帮助、督促其建帐建制,改善经营管理,并积极引导其向自行申报、税务机关查帐征收方式过渡;
三、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要准确,审批要及时;
四、要严格按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审批,严禁
违反规定,扩大范围;
五、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工作要方便纳税人,工作部署要与本
地税收总体工作协调一致。
第五条 纳税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可按下列程序和方法确定:
一、通过填列《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见附表,以下简称鉴
定表),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其征收方式。
二、鉴定表中5个项目均合格的,可实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税务机关
查帐征收的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有一项不合格的,可实行核定征收方式
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鉴定表1、4、5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或者2、3项均不合格的,可实行定额征收的办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2、3项中有一项合格,另一项不合格的,可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办法征收
企业所得税。
三、主管税务机关对鉴定表审核后,应报县(市、区)级税务机关。
县(市、区)级税务机关接到鉴定表后,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分类逐
户及时进行审核确认。
四、《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和县级
税务机关各执一份,另一份送达纳税人。
第六条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时间为当年的1至3月底。
当年新办企业应在领取税务登记证后3个月内鉴定完毕。
第七条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一经确定,如无特殊情况,在一个纳税
内一般不得变更。实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税务机关查实征收方式的,如有第二条规定的情形,一经查实,可随时变更为核定征收的方式。
第八条 对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的行业特点、纳税情况、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利润水平等因素,结合本
地实际情况,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分类逐户核定其应纳税额或应税所
得率。
第九条 实行定额征收办法的,主管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人的有关情况
进行调查研究,分类排队,认真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按年从高直接核定
纳税人的应纳所得税额。
第十条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
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
…………=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
第五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通知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 税种:企业所得税发布时间: 2009-12-21文件类型:规范性文件发文单位:江苏省地方税务
局状态:全文有效点击数:2560
苏地税函〔2009〕283号
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张家港保税区地方税务局,常熟市地方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
范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公平不同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现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几个业务问题明确。
关于核定征收的范围
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得核定征收的企业外,下列企业不得实行核定征收:)集团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对外投资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实际盈利水平高于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所得率上限的企业。
关于核定征收企业取得的非日常经营项目所得征税问题
征收企业取得的非日常经营项目所得,在扣除收入对应的成本费用后,应将所得直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常经营项目所得包括股权转让所得,土地转让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捐赠收入以及补贴收入等。关于征收方式鉴定)企业申请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8]30号)规定要求填写鉴定表。主管税务机关鉴定时,以上一财务核算资料为依据,完成鉴定工作。需改变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税务机关应重新鉴定。未重新鉴定的,仍按上征收方式申报缴纳企业所)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一经确定,如无特殊情况,在一个纳税内一般不得变更。实行查账征收缴纳企业所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第三条规定的情变更为核定征收的方式。)对鉴定为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当不得改为查账征收方式。经主管税务机关鉴定,纳税人具备查账征收业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于次年改变征收方式。
由核定征收方式转为查账征收方式,且主营项目未发生变化的,以后原则上不再鉴定为核定征收方式。)新办企业第一个纳税不得事先鉴定为核定征收方式。
关于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方式时的资产处理
从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方式时,应提供以后允许税前扣除的资产的历史成本资料,并确定计税基础。固定
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应按照正常折旧(摊销)年限扣除已使用年限,计算以后税前可扣除的折旧(摊销)额。
五、关于亏损弥补问题
对以前尚未弥补仍在税法弥补期内的亏损,核定征收企业不得计算亏损弥补额抵减应纳税所得额。查账征收企业弥补以前亏损时,按税法规定年限进行弥补,且核定征收一并计算在内。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