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免抵退汇总表关联分析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免抵退汇总表关联分析
免抵退企业与一般的增值税纳税人不同,在填写增值税申报表时还受到退免税相关文件的约束,具体表现为增值税申报表与免抵退申报汇总表存在一定的关联。对于免抵退纳税人,在填写增值税申报表时应与免抵退申报汇总表进行关联分析。
同期报表差额分析
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出现差额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计税金额”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计税金额”以前不会出现差额,现在一般都会出现差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规定,“企业当月出口的货物须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免抵退税相关申报及消费税免税申报。”依据该文件申报时不会出现“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计税金额”的表差。
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调整了免抵退税相关申报及消费税免税申报的规定,对增值税纳税申报未作调整,导致免抵退税相关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口径不一致,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是单证信息齐全了后填写,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是实行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填写。从而“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计税金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形成差额是必然的,所以对于“免抵退出口货物劳务计税金额”出现的差额属于正常事项。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般不允许出现差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规定,生产企业应根据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即单证信息收齐出口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栏(第18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第25栏),故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免抵退税出口额”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一般不会出现差额。
如果出现差额做如下分析
1.该差额是当期申报时未遵循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61号公告产生的,企业应注意申报流程,进行更正申报。
举例说明:生产企业要进行所属期201407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且也要进行所属期201407的免抵退税申报,该企业应先去主管税务部门进行免抵退税申报预审,如果单证信息齐全即进行出口明细录入,生成明细数据、汇总数据;其次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按照免抵退税汇总表上的第25栏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18栏;最后去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如此操作,该企业免抵退税对审时出错率会较低。
2.该差额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企业应进行数据追溯,分析具体的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例如,所属期2014年6月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出现差额,说明增值税申报时进项转出过多或过少了,而该转出应进入企业生产成本,故应在2014年7月进行账务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并将该差额在所属期2014年7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2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进行调整。
跨期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15栏“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不是系统自动生成,需要填入,按照主管税务部门审核确认的上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填报。举例:企业审核通过的所属期201406的免抵退税申报资料应退税额60万元,企业于8月15日前进行所属期201407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免抵退税货物应退税额”填写所属期201406的免抵退税汇总表上的当期应退税额60万元。所以,在进行所属期201407增值税申报时,企业应将上月审核通过的免抵退申报汇总表作为增值税申报表的附带资料。
第二篇:2015增值税纳税申报表(xiexiebang推荐)
附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税款所属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纳税人名称:(公章)金额单位:元至角分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项目及栏次销项销项销项销项(应纳)销售额(应纳)销售额(应纳)销售额(应纳)税额税额税额税额2345678销售额扣除后应税服务扣除项目销项(应价税合本期实际含税(免扣除金额税)销售额销项(应纳)税额纳)税额计14=13÷(100%+税13=11-12率或征收率)×税率或征收率合计1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全部征13%税率税项目11%税率6%税率其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应税服务6%征收率5%征收率4%征收率
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3%征收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项目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预征率 %预征率 %预征率 %其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应税服务
三、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抵退税应税服务
四、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税应税服务***13a13b13c14***=1+3+510=2+4+11=9+10+76+812————————————————
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填写说明
(一)“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主表。
(二)各列说明
1.第1至2列“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反映本期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情况。
2.第3至4列“开具其他发票”:反映除上述三种发票以外本期开具的其他发票的情况。3.第5至6列“未开具发票”:反映本期未开具发票的销售情况。4.第7至8列“纳税检查调整”:反映经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在本期调整的销售情况。5.第9至11列“合计”:按照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第1至11列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征(免)税销售额、销项(应纳)税额和价税合计额。6.第12列“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附列资料
(三)》第5列对应各行次数据填写;应税服务无扣除项目的,本列填写“0”。其他纳税人不填写。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当期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填入本列第13行。7.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列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2列对应各行次。其他纳税人不填写。
8.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以下要求填写本列,其他纳税人不填写。(1)应税服务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本列各行次=第13列÷(100%+对应行次税率)×对应行次税率
本列第7行“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即征即退应税服务”不按本列的说明填写。具体填写要求见“各行说明”第2条第(2)项第③点的说明。
(2)应税服务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本列各行次=第13列÷(100%+对应行次征收率)×对应行次征收率
本列第13行“预征率 %”不按本列的说明填写。具体填写要求见“各行说明”第4条第(2)项。(3)应税服务实行免抵退税或免税的,本列不填写。
(三)各行说明
1.第1至5行“
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各行:按不同税率和项目分别填写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全部征税项目。有即征即退征税项目的纳税人,本部分数据中既包括即征即退征税项目,又包括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一般征税项目。
2.第6至7行“
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照税法规定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部征税项目的其中数。
(1)第6行“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本行不包括应税服务的内容。
①本行第9列“合计”“销售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销项税额。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2)第7行“即征即退应税服务”: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本行不包括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内容。
①本行第9列“合计”“销售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的不含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填写。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前的销项税额填写。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③本行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实际应计提的销项税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填写;应税服务无扣除项目的,按本行第10列填写。该栏不按第14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3.第8至12行“
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各行:按不同征收率和项目分别填写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全部征税项目。有即征即退征税项目的纳税人,本部分数据中既包括即征即退项目,也包括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一般征税项目。
4.第13行“
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预征率 %”:反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预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增值税应纳税额。
第13a行“预征率%”适用于所有实行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试点纳税人;第13b、13c行“预征率%”适用于部分实行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铁路运输试点纳税人。?
(1)本行第1至6列按照销售额和销项税额的实际发生数填写。
(2)本行第14列,纳税人按“应预征缴纳的增值税=应预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率”公式计算后据实填写。5.第14至15行“
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照税法规定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部征税项目的其中数。
(1)第14行“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本行不包括应税服务的内容。
①本行第9列“合计”“销售额”栏: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应纳税额。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2)第15行“即征即退应税服务”: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本行不包括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内容。
①本行第9列“合计”“销售额”栏: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的不含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填写。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的应纳税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前的应纳税额填写。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③本行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实际应计提的应纳税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后的应纳税额填写;应税服务无扣除项目的,按本行第10列填写。
6.第16行“
三、免抵退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反映适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7.第17行“
三、免抵退税”“应税服务”:反映适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应税服务。8.第18行“
四、免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反映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和适用零税率的出口货物及劳务,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及劳务。
9.第19行“
四、免税”“应税服务”:反映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和适用零税率的应税服务,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税服务。
第三篇:财务报告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比对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讲稿
财务报表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比对分析
石 玮
第一教研部税收稽查教研室
Tel:***
Email:rei_ayanamy@163.com
一、增值税申报表
(一)增值税申报表概述
增值税申报表是记录和反应企业当期增值税销项、进项、当期应纳及本期已纳税额的重要载体和依据,也是税源管理部门进行纳税评估的基础数据来源,对增值税申报表进行相关的比对和分析,不仅可以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还可以帮助纳税人发现和纠正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错漏,矫正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提高纳税人的履行纳税义务能力。
为配合2009年增值税全面转型,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事项进行了调整,并正式发布了《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1075号),明确了增值税转型后的增值税款的申报事项。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国税发[2003]53号)文件规定的增值税申报表相比,调整后的新表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删除了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三)、(表四),新增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2.根据修订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销售情况明细表中第1、8、15栏,“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应包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第2、9栏“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再填写。
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5、28栏项目名称由“17%税率”调整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第6、29栏项目名称由“13%税率及扣除率”调整为“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 第7栏项目名称由“10%扣除率”调整为“废旧物资发票”,自2009年5月1日起,该栏不再填写;第8、31栏项目名称由“7%扣除率”调整为“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第11栏项目名称由“期初已征税款”调整为“外 2 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其“税额”栏填写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第15栏项目名称由“非应税项目用”调整为“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填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转出的进项税额;第21栏增加为“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
5.《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本月数”调整为“本期数”;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其不含税销售额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第4栏,其利用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在第5栏。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分析 1.逻辑结构分析
增值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由一张主表和三张附表组成,三张附表分别体现了销项、进项和固定资产进项的计算过程,为主表销售额和税款计算提供了原始数据,因此也与主表的各列保持着应有的逻辑关系。
(1)主表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从主表的横向来看,主表由销售额的计算、税款计算和税款缴纳三个部分构成,从纵向来看,主表由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两部分构成。横向体现了增值税的计算过程,纵向体现了增值税的课税对象。
在销售额的构成中,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分别体现为第一栏和第八栏,也为税款计算中销项税额的计算提供了基数;国内销售额和出口销售额分别体现为第一栏和第七栏,为税款计算中销项税额和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提供了计算基数;适用税率销售额和简易办法征收的销售额分别体现为第一栏和第五栏,因为简易办法征收的特殊性。
在税款计算栏中,本期应当交纳的增值税=适用税率当期应当缴纳的增值税额+简易办法当期应当交纳的增值税额;适用税率当期应当交纳的增值税额=当期销售-当期实际抵扣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抵-进项转出-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在税款缴纳栏中,第二十五栏期初未缴税额体现为上期应纳税额,一般情况下,应当与第二十七栏本期已缴税额相等。第三十二栏期末未缴税额一般情况下应与第二十四栏应纳税额合计应当相等。
(2)主表和附表逻辑关系分析
附表一和附表二分别展现了主表中当期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过程,是主表中各项数据的基数和来源。
附表一中,第七栏销售额的合计数应当与主表中第一栏中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合计数;第十七栏销项税额合计数应当与主表中第十一栏中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销项税额合计数相等;第十四栏简易办法销售额合计数应当与主表第五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本月合计数相等;第十四栏简易办法应纳税额合计数应当与第二十一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本月合计数相等。
附表二中,第十二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数应当和主表中第十二栏一般货物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进项税额合计数相等;第十三栏本期进项税额转出额应当与主表中第十四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进项税额转出合计数相等。
2.增值税申报表中特别注意事项
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业务中,如果适用按简易办法征收,可以减半的税额应当填列在主表第二十三栏应纳税额减征额中。
简易办法征收销售额不作为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减证税额、免抵退限额的基数,在申报中就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单独计算和反应。
在增值税检查中,账务处理中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其反应每个纳税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调整的金额,其借方余额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其贷方余额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差额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如果差额为负数则冲减);而在增值税申报表中,4 应当对当期申报表中第十三栏“上期留抵税额”进行调整。
(三)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分析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计税销售额,二是计算的税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增值税普通发票一窗式票表比对准备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5]141号)的相关规定,“商业零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税控收款机开具普通发票”,因此申报表中第三、第五、第七、第九栏出现“税控器具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销售额”。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适用税率为2%,且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其简易征收的销售额和税额分别填列在第四栏“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第五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中。
二、财务报表与增值税申报表
(一)财务报表的逻辑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第一张报表体现时点数,后两张报表体现时期数,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和期初数之间的差额应当反映利润表中的期间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遵循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遵循收付实现制。
三张报表之间既存在表内的勾稽关系,也存在表间的勾稽关系,如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中体现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表中直接法下计算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当等于间接法下计算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未进行现金股利的分配时,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当等于利润表的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
(二)财务报表和增值税申报表关系分析 1.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和增值税申报表关系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等于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上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在判断增值税的应税收入及缴纳的增值税的合计数与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关系时,不能直接使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而应当将增值税应税收入及缴纳的增值税的合计数与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相比较,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应当相等,或者前者和合计数大于应收和预收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数。
在资产负债表中,比较固定资产(原值)项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如果期末数小于期初数,说明企业当期有固定资产报废或处置业务,应当从固定资产的明细账中查明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属于增值税申报表中的简易办法征收项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工程物资项目反映企业购进用于在建工程的相关材料和物资,而在建工程反映企业当期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工程项目,应当关注工程物资的名称和在建工程项目的名称,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购进物资抵扣后用于不动产的相关工程项目而未作进项税额转出。如果企业存在不动产的在建工程项目,应当关注在建工程耗用的相关水电是否已经抵扣而未作进项税额转出,从而和增值税申报表的附表二中“进项税额”转出项目进行相关比较。如果在建工程明细账中有领用资产货物的情形,应当对照领用月份的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中第四栏“未开具发票”栏中是否有对应金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项目等于预收账款的贷方余额与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合计数,对于企业的预收账款项目,应当关注企业预收账款时间和性质,判断企业是否有长期挂账而未发出货物的情形,如果存在相关的经济合同,可以从合同判断预收账款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明细账中,还应当关注企业是否有将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的情形。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应当支付给员工的相关报酬,包括企业发放的福利,应当关注应付职工薪酬中是否存在实物发放福利的情形,如果是外购货物发放福利,应当关注购进相关货物时,其进项税额是否已经抵扣,如果进行抵扣,在发放当月的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中第十五栏中是否有相关的数据。
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应当收取和应当支付的与经营无关的相关项目,比如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但是一些企业将与个人的经营业务往来款项也掺杂进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中,对于此类项目,应根据明细账中的相关摘要项目进行判断。
2.利润表相关项目和增值税申报表关系分析
利润表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部分是营业利润,另一部分是营业外利润,前者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利润,后者反应的是利得和损失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1)利润表指标和申报表指标对比分析
在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将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数据与增值税申报表主表中的销售额合计数对比,以初步判断企业是否如实申报。
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销售额
进项税额变动率=(本期进项税额-上年同期进项税额)/上年同期进项税额×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 价格差异率=(本期平均销售价格-同类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同类产品平均销售价格×100%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由于销售额受销售数量和企业每个月的增值税税负率波动不足为奇,但年增值税税负率应当与企业当年的毛利率有一定逻辑关系,可以用毛利率倒推企业当年的增值税税负率,并与企业实际的增值税税负率相比较。虽然每个月的进项税额无法准确判断,但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应当与每个月的销项税额同比例变动,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应当与每年销项税额的增长率同比例变动。
某项目抵扣变动率=本期进项税额抵扣比率-上年同期进项税额抵扣比率 本项指标主要通过抵扣项目的增减变化,分析是否存在虚假抵扣现象。
流动资产损失变动率=(本期流动资产损失金额-上年同期流动资产损失金额)/上 7 年同期流动资产损失金额×100% 本项指标主要分析非正常损失是否作进项税额转出。
在使用税负对比分析法在判断企业交纳的增值税是否存在问题时,可以结合投入产出法、能耗测算法、工时耗用法和设备生产能力中的任何一种,综合判断企业申报缴纳的增值税是否真实、准确。
(2)利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
在利润表中,应当关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明细账中是否存在贷方发生额,有些企业将残料和废旧物资处置的收益及向销货方收取的部分款项直接冲减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在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对增值税申报表的影响可以结合现金流量表中“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考虑是否存在简易办法征收的固定资产处置业务。
第四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表填表说明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
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一)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四)本表“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小类行业填写。
(五)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六)本表“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七)本表“注册地址”栏,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八)本表“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九)本表“开户银行及帐号”栏,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
(十)本表“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十一)本表“电话号码”栏,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
(十二)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
(十三)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
(十四)本表第1项“
(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十五)本表第2项“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货物”中17%税率“销售额”与13%税率“销售额”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十六)本表第3项“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十七)本表第4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6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十八)本表第5项“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4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十九)本表第6项“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本表第7项“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一)本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二)本表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货物”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三)本表第10项“免税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四)本表第11项“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项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五)本表第12项“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2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六)本表第13项“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
(二十七)本表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3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八)本表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九)本表第16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本表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三十一)本表第18项“实际抵扣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二)本表第19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三)本表第20项“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
(三十四)本表第21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2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五)本表第22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六)本表第23项“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七)本表第24项“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三十八)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
(三十九)本表第26项“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栏不填写。
(四十)本表第27项“本期已缴税额”栏数据,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一)本表第28项“①分次预缴税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
(四十二)本表第29项“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栏不填写。
(四十三)本表第30项“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包括缴纳上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提的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四)本表第31项“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五)本表第32项“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四十六)本表第33项“其中:欠缴税额(≥0)”栏数据,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四十七)本表第34项“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
(四十八)本表第35项“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九)本表第36项“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上末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数。
(五十)本表第37项“本期入库查补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款,包括:
1、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
2、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五十一)本表第38项“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32项“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填表说明
(一)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
(二)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
(四)本表“
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
和“
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普通发票”、“未开具发票”各栏数据均应包括销货退回或折让、视同销售货物、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适用零税率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出口执行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以及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调整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1.第1、8、15栏包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2.第2、9栏不填写。
(五)本表“
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和“
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纳税检查调整”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六)本表“
三、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数据,填写本期因销售免税货物而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份数、销售额和税额,包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销售的免税粮食,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等。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
(一)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
(二)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
(四)本表“
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1.第1栏“
(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等于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与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数据之和。
2.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与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减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的数据相等。
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由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专用发票、核查结果中允许抵扣的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份数、金额、税额。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4.第4栏“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具体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等于第5至8栏之和。
5.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情况。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份数、金额、税额。6.第7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
7.第8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1)“金额”栏:填写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金额”栏数据、《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
(2)“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
①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②《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第8栏填写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份数、金额、税额。8.第9栏“6%征收率”和 第10栏“4%征收率”,不填写。
9.第11栏“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税额”栏填写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10.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应等于第1栏、第4栏、第11栏之和。
(五)本表“
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部分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明细情况。
1.第13栏“本期进项税转出额”,填写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该栏等于第14栏至第21栏之和。
2.第14栏“免税货物用”,填写免征增值税项目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3.第15栏“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填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接受试点纳税人旅客运输服务取得的进项税额,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4.第16栏“非正常损失”,填写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与非正常损失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
5.第17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填写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6.第21栏“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中“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税额。
(六)本表“
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1.第22至26栏数据包括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2.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但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结存至本期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初余额数。该项应与上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栏数据相等。
3.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但因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企业购进供出口的货物。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4.第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规定仍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末余额数。
5.第26栏“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填写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只能作为出口退税凭证或应列入成本、资产等项目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出口企业用于出口而采购货物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6.第28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7.第30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
8.第31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1)“金额”栏:填写《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
(2)“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
①《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②《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9.第32栏“6%征收率”和第33栏“4%征收率”,不填写。
(七)本表“
四、其他”部分
1.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全部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2.第36栏“期初已征税款挂帐额”和第37栏“期初已征税款余额”,不填写。3.第38栏“代扣代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扣缴的增值税额。
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填表说明
本表填写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明细情况。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免税货物或提供免税劳务的,也使用本表。
二、具体项目填写说明:
(一)本表“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四)本表第1项“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含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征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
(五)本表第2项“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合计。
(六)本表第3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七)本表第4项 “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目录中所列的应按照2%征收率增值税的应税固定资产的不含税销售额。
(八)本表第5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九)本表第6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
(十)本表第7项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
(十一)本表第8项“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出口免税货物的销售额。
(十二)本表第9项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出口免税货物的普通发票金额。
(十三)本表第10项“本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本期按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应纳税额。
(十四)本表第11项“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数据是根据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额。
(十五)本表第13项“本期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稽查补缴的应纳增值税额。
第五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常见问题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常见问题 ?(2008-11-04 20:02:36)转载▼ 标签:? 财经分类:?会计实务 一、一般纳税人
(一)辅导期一般纳税人
1、辅导期第一个月,当月认证的专用发票数怎么填报?
认证的专用发票数填在表二的第24、25待抵扣进项税额、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中。
2、辅导期第一个月比对的结果出来了,在报表上怎么填报?
可以抵扣的数填写在表二的第23栏“初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中,同时这个数自动挤到表二的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中。
3、辅导期取得《铁路运输发票》怎么填报?
填写在表二的第8栏“7%扣除率”中。
4、辅导期取得《公路内河运输发票》,已经认证,怎么填报?比对结果出来后怎么填报?
认证的数填写在表二的第31栏“7%扣除率”中。
比对结果出来后,可以抵扣的数填写在表二的第8栏“7%扣除率”中。
5、辅导期取得《废旧物资专用发票》,已经认证,怎么填报?比对结果出来后怎么填报?
废旧物资专用发票比照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
(二)外贸出口企业
1、外贸企业用于出口的进项税额怎么填报?
填写在表二的第24、25、26待抵扣进项税额、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中,不得参与当期抵扣。
2、外贸企业出口的销售收入怎么填报?
出口销售额填写在主表的第9栏“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和表一的第17栏“未开具发票”中。
3、外贸企业因出口征退税率不一致而导致的征退税率差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申报表在哪体现?
由于外贸企业内外销分开核算,用于出口的进项税额不在内销抵扣,所以此部分进项转出在增值税申报表上不体现。
(三)生产型出口企业
1、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和应退税额报表怎么填报?
出口销售额填写在主表的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中,应退税额填写在第15栏“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中,但当期计算的应退税额要在下期申报表中体现。
2、生产型出口企业因征退税率不一致而产生的征退税率差在哪体现?
填写在表二的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中。
3、生产企业来料加工报表怎么填报?
销售额填写在主表的第10栏“免税劳务销售额”和表一的第17栏“未开具发票”中。
(四)查补税款
1、税务机关查补纳税人应计未计的收入,纳税人补税后,当期又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申报表,应该怎么填报?
由于当期开具了专用发票,所以在申报抄税时,与当期的其他销售额一并记在表一第1栏“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再将查补已经补税的销售额在表一第4栏“未开具发票”中填写负数,同时表一的第6栏“纳税检查调整”中要将查补数填入;销售额还要在主表的第4栏体现,税额在主表的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体现。
2、税务机关查补的调减的进项税额,申报表如何体现?
表二填写在第19栏“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中,主表填写在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中。
(五)一般纳税人简易征收办法征税
1、非八大行业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未超原值,按政策免征增值税,报表怎么填报?
主表填写在第9栏“免税货物销售额”中,表一填写在第16栏“开具普通发票”中。
2、非八大行业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超过原值,政策规定应按4%减半征收增值税,报表怎么填报?
表一填写在第10栏的4%项下。主表销售额填写在第5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中,按4%征收的税额填写在第21栏“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按4%减半计算的税额填写在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中。
(六)主要逻辑关系
1、主表第1栏(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表一第7栏(当期+纳税检查调整)
2、主表第2栏(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表一第5栏(应税货物小计)
3、主表第4栏(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表一第6栏(纳税检查调整销售额小计)
4、主表第5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表一第14栏(销售额合计)
5、主表第6栏(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表一第13栏(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合计)
6、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表一第7栏(销项税额合计)
7、主表第12栏(进项税额)=表二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
8、主表第14栏(进项税额转出)=表二第13栏(本期进项税额转出税额)
9、主表第15栏(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填写上月应退税额
10、主表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表一第6栏(纳税检查调整税额合计)+表二第19栏(纳税检查调减的进项税额)
11、主表第21栏(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表一第12栏(应纳税额小计)
12、主表第22栏(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表一第13栏(纳税检查调整税额合计)
13、主表第34栏(本期应补、退税额)=本期实际应入库(或多缴)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
1、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未超原值,免征增值税,报表怎么填报?
销售额填写在第6栏“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中。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超过原值,按4%减半征收,报表怎么填报?
销售额填写在第4栏“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减半计算的税额填写在第11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中。
3、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销售额在哪填报?
销售额填写在第8栏“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