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

时间:2019-05-14 15:0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

第一篇: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

地质灾害基本类型及防治报告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主要是针对各种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环境污染等)。他跟地质灾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导致的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总称(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他们研究的内容都是为了减轻和防止各种地质因素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的损失。

地质灾害按诱发原因可分成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和自然因素地质灾害灾害,常见的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有诱发地震,由于工程建设造成的滑坡,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通常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二,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也开始出现,下面说说几种地质灾害中的几种新技术。滑坡地质灾害的TDR监测技术研究:TDR技术是一种远程遥感测试技术 广泛应用于物体形态检测和空间定位 具有快速安全等特点,近年来TDR受到地质滑坡研究人员的重视 利用其实时监测滑坡位移量并进行灾害预警,(1)TDR基本原理:其基本工作原理为 利用电磁波发生器向同轴电缆发送极窄的电脉冲信号 信号在同轴电缆中向前传播如果同轴电缆在某处有变形或者断裂此现象 其电缆特性随之发生变化 在此处电脉冲信号会进行反射 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就会改变 通过分析计算将反射信号与发射信号比较 可以确定电缆特性发生变化的位置及类型

(2)同轴电缆信号传输原理:在TDR监测系统中 同轴电缆作电磁波信号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由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四分组成,可以有效地就爱那个传输信号与外部的电磁信号隔离。(3)TDR滑坡监测方法:TDR 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如下图所示,首先确定需要进行监测的边坡的监测点,然后在监测点位置进行钻孔,用于安放同轴电缆,安装时完成后用砂浆填补缝隙以保证同轴电缆与孔壁间紧密接触,以便能保证准确反映坡体的变形.滑坡地质灾害远程实时监测预报技术与工程应用: 该方法主要是对边坡进行力学性质分析,应用遥感实时监测,并通过计算来确定是否会发生滑坡。工作原理如图2,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时段:

图2 工作原理

(1)开挖诱发型滑坡过程及其监测预报(2)降雨诱发型滑坡过程及其监测预报

(3)

开挖和降雨联合诱发型滑坡过程及其监测预报 3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综述:

地震,泥石流,其他种类还涉及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各种工业污水排放导致的灾害,地下水位降低或采矿导致地下塌陷等,其中少数小地震为人工修建各种工程如水坝等为人工诱发,很多导致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多为自然因素诱发,很多地质灾害都有人为因素的参与,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的这门课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及其一些防备措施,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做些简单的介绍。

首先说说由于降雨发生的地质灾害,2011年贵州省望谟县“6·6”山洪泥石流灾害是典型的小流域突发性特大暴雨诱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过程,呈现突发性能量集中、冲击力强、破坏性大的特点。

一、地形地貌条件是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望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落差大。一旦小流域上游地区出现强降水,下游地区河流水位上涨,引发山洪等灾害。望谟县境内河流交错,境内河流多为山区河流,河床深切,险滩急流较多,洪水陡涨陡落的特征明显。望谟特殊的地形、地貌是此次洪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

二、短时强降水是灾害直接诱因2011年6月5日夜间到6日凌晨,受低空急流和南支槽的共同影响,望谟县3小时内有8个乡镇出现了暴雨,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物源条件也是泥石流发生的必备条件之一望谟县境内的土壤多为红壤,地表岩性多为页岩和泥质岩,山高坡陡、河床深切,一旦发生山洪,泥沙就会被洪水裹挟,进而引发泥石流

四、人河争地是导致灾害的成因

防治措施:

一、建立了适应本级和本地灾害发生特点的综合防灾体制机制

二、“气象要素-灾害预警-预警处置”的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对望谟县山洪灾害防御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该工作方式确定了乡镇准备转移、立即转移的本地降雨量预警指标。然后,结合预警模型指标确定预警等级,当监测站雨情达到响应临界值时,产生预警,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置措施。

三,气象信息传播特征

四、智力决策的特征

五、传播预警信息

六、进一步提高突发性暴雨的预报预警能力

七、进一步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

第二点说说构造 地貌和气候对汶川地震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 以龙门山北段通口河流域为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此次地震引发龙门山地区大范围的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2 - 4 通口河作为穿过龙门山北段的一条河流 在该河流流域内也发生大量的同震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以北川县最为严重 根据震后在通口河流域的实地考察结果发现 汶川地震驱动的崩塌 滑坡和泥石流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并具有群发性的特点 危害性极大将严重影响震后灾区的自然环境和地居民的生产建设 人身安全 那么 这些同震及震后大范围爆发的崩塌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受哪些因素的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控制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的? 3 地貌因素对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的 控制作用

通过对通口河流域同震地质灾害分布和地貌的对

比分析 同震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沿河谷分布的特征 非常明显 图3 见彩插一 此外 同震地质灾害主要分 布在海拔2000m以下区域 即分布在通口河流域的东 南部 岷山东麓超过2000m的地区同震地质灾害极少 2 构造因素对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的 控制作用

通口河由岷山东麓流向南东方向 穿过北川 映秀 地震之后 地质灾害专家在对地震灾区崩滑体数量

进行统计和遥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 对汶川地震引发的 崩塌 滑坡数量进行的估算表明 汶川地震在10×10 4 km2 的范围内 触发约3.5万处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 3 地貌因素对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的 控制作用

通过对通口河流域同震地质灾害分布和地貌的对

比分析 同震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沿河谷分布的特征 非常明显 图3 见彩插一 此外 同震地质灾害主要分 布在海拔2000m以下区域 即分布在通口河流域的东 南部 岷山东麓超过2000m的地区同震地质灾害极少 4 气候因素对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的 控制作用

对震后灾区的多次野外实地考察发现 泥石流是震

后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2008年9月24日北川县暴 雨导致通口河流域区域性泥石流发生 对这次 9 24 洪水和泥石流灾害的应急调查发现 此次暴雨诱发的泥 石流共有72处6 实地考察发现此次区域性泥石流的 物源主要为汶川地震引发的同震崩塌 滑坡形成的松散 堆积物 北川老县城至陈家坝一线河流以西的山谷中大 量同震崩塌 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物为此次区域性泥石

流提供了物源5 讨论与结论1 构造因素 汶川地震 是导致通口河流域同震地 质灾害的根本原因 并控制了松散堆积物的空间分布

为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提供物质来源2 地貌因素是导致通口河流域同震地质灾害的次级 因素 并为震后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3 通口河流域震后地质灾害类型以泥石流为主 在

同震地质灾害提供丰富物源的情况下 气候因素 以降雨 为主 是导致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因 4 为了保证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必须

更加精确地刻画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 并加 强对地震灾区降水的监测

山区城镇规划建设勘察过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以某旧城改造工程为例1 山区地基的工程地质特点 1.1 地形 地貌条件复杂

地形地貌特征是地球内外应力作用结果 在地壳

上升区 受外力侵蚀切割 风化 侵蚀等 作用 使得地表 高低起伏大 沟壑纵横 形成了山地 丘陵 山间盆地 河 谷等复杂的山区微地貌形态 使得同一建筑场地可能会 跨越几个地貌单元1.2 岩土性质和组成成分复杂多变 受地形影响 山区基岩起伏变化大 上覆土层复杂

多变 在山坡 山麓缓坡地段以残 坡积土为主 在山前 地段或较大的沟口及其附近分布有冲 洪积土 在沟谷 或某些低洼地带分布有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山洪等山区 地质灾害搬运和堆积的淤积软土 局部场地中甚至可能 存在有大孤石 这种由搬运到堆积的过程就导致了山区 土层结构 性质和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3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山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层孔隙水 基岩裂隙水和岩 溶水等类型 一般山坡 山麓的地表浅部的残坡积层 强风化层透水性大 厚度薄 水量较小 洼地的软弱夹层 透水性较弱 含水量变化大 深部残坡积层和强风化层 内的承压水水量大 断层构造带如贯通可能会成为地下 水运移的通道 因此其补给与排泄条件复杂 水量变化 大 直接影响着山区建设的稳定 1.4 地质构造条件复杂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山区地层会形成各种断裂 褶 皱 节理裂隙和破碎带等复杂的构造形迹 这些地质构 造破坏了原有岩体的整体性 降低工程岩体的强度 同 时地质构造还决定着岩层在地面的出露情况及表面覆 盖层的分布 所有这些均对山区工程建设带来极为不利 的影响

1.5 不良地质作用发育

由于山区微地貌类型多 地质条件复杂 沟壑纵横 不良地质现象较为发育 其主要灾害是边坡问题 滑 坡 崩塌 泥石流 冲沟 断层 土洞 岩溶等 这些不良 地质现象的存在 对山区建筑构成了直接的或潜在的威 2 某旧城改造工程的地质环境背景

拟建工程傍山而建 场地内堆积有大量建筑垃圾

靠近山体一侧局部有基岩露头 地形起伏较大 高差达 63m 属残积坡积区地貌单3 岩土工程问题与分析

区域稳定性评价

该场地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地台之下的扬子台坳和 江南台隆 次级构造位黄山褶断束 为查明拟建场地内 是否有断层分布 我们做了高密度电法物理勘探 共3 条剖面线 根据物探成果3条测线上均未发现明显的低 阻区域 因此可判断拟建场地内无断层通过

根据场地附近区域工程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地质调 查结果 该场地内第四纪覆盖层未受切割破坏 第四纪 以来无断层活动迹象 因此判定拟建场地属稳定的建筑 场地

2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地基土的均匀性是选择基础持力层的重要依据

山区地基土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 其成因及组成成分非

常复杂 既有残坡积物又有冲洪积物 在评价其均匀性时 主要从工程角度出发 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

第二篇:地质灾害防治报告程序

地质灾害防治报告程序

发生一般地质灾害,应及时向市国土资源局上报;发生较大级地质灾害,应当于48小时内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发生重大级地质灾害,应当于48小时内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发生特大级地质灾害,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地质灾害等级划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大级。

一、一般级

未发生人员死亡且直接经济损失l00万元以下,社会影响不大者。

二、较大级

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社会影响较大者。

三、重大级

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l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社会影响严重者。

四、特大级

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含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社会影响极大者。

以上报灾情一定要将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财产损失、威胁人员形成书面报过来。

第三篇: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试题汇总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题库

一、单选题

1、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自()起施行。

A.2004 年 3 月 1 日

B.2010 年 3 月 1 日

C.2003 年 11 月 19 日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A.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B.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C.指导与管理相结合

3、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A.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

B.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C.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4、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A.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

B.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天气条件

C.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和降雨条件

5、地质灾害的发生源于两方面因素: 第一方面是()造成的,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第二方面是()引发的,如采矿、兴建水利工程、架桥、修路引发的地质灾害(滑坡、塌陷等)。

A.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人为建设活动 B.自然因素、工程建设

C.自然灾害、人类活动

6、发生滑坡、崩塌时应尽快向()跑离危险区。

A.两侧

B.沿滑坡、崩塌主方向上方

C.沿滑坡、崩塌主方向下方

7、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内的泥土及痰、血等。

A.口、鼻、咽喉

B.口、耳、咽喉

C.口、眼、咽喉

8、受地质灾害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元以下的,为小型地质灾害。

A.100 人(含),500 万元以下

B.200 人(含),300 万元以下

C.500 人(含),100 万元以下

9、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组织治理并承担治理所需经费;造成他人损失的,责任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A.责任人

B.当地人民政府

C.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10、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市)、乡 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前兆和动态进行(),实现对灾害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

A.检查、巡逻和简易监测

B.调查、巡查和简易监测

C.检查、巡查和详细监测。

11、下列哪一灾情情况属于中型地质灾害?()

A.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500~1000 人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0.5~1 亿

B.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0 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1 亿以上

C.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500 人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500~5000 万元

12、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崩塌产生的前兆?()A.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 B.主河流水位上涨 C.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13、下列哪种不是泥石流产生的 3 个必备条件之一()。

A.乱砍滥伐

B.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便于集水、集物

C.丰富的松散物质

14、下列哪种不是诱发地面塌陷产生的直接原因?()A.采矿形成采空区

B.抽水

C.乱砍滥伐

15、“新标准”中新增加的地质说明书是(C)。A.采区地质说明书

B.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C.揭煤地质说明书

D.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6、“新标准”要求,工作面结束后,要按规定在(A)月进行采后总结。A.1

B.2

C.3

D.6

17、“新标准”要求,采区结束后,要按规定在(D)月进行采后总结。A.1

B.2

C.3

D.6

18、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B)、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A.灾后建设

B.预测预报

C.地质灾害监测

D.地质灾害控制

19、划分煤矿地质类型,出现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地质条件变化时,在(A)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A.1年内

B.2年内

C.半年内

D.3个月内

20、有满足不同生产阶段要求的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生产地质报告、(C),要按期修编,并按要求审批,每缺1项扣3分。

A.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B.水文地质报告 C.地质报告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D.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21、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前,按时提交由(D)批准的相关地质说明书。A.安全副矿长 B.生产副矿长 C.矿长 D.总工程师

22、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前,按时提交经批准的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及(B)。A.盘区地质说明书 B.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C.矿井地质说明书 D.补勘地质说明书

23、采掘工作面距保护边缘不足(C)前,编制发放临近未保护区通知单,按规定揭露煤层及断层,探测设计及探测报告及时无误。A.10m B.30m C.50m D.100m

24、井巷揭煤前,探明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及顶底板等地质条件,编制(C)

A.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B.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C.揭煤地质说明书 D.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25、突出矿井及高瓦斯矿井(A)编制并至少更新1次各主采煤层瓦斯地质图。A.每年

B.每半年

C.6个月

D.3个月

26、“新标准”要求,地质观测与资料编录、综合分析要按(A)要求进行。A.《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B.《煤矿防治水规定》 C.《煤矿安全规程》

D.《矿山安全检查条例》

27、“新标准”要求,基础资料中的原始记录要使用专用原始记录本,记录本要分档按(A)保存;

A.时间顺序 B.人员姓名排序 C.观测地点分类 D.时间逆序

28、“新标准”要求,在不同生产阶段,要按期完成各类地质报告修编、提交、(D)等基础工作。

A.会审 B.修改 C.批复 D.审批

29、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执行(B),掌握本岗位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

A.部门工作规定

B.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现场安监工指令

D.跟班人员指令

30、煤矿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D)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31、地质预报经(C)审查签字后生效。A.上一级安监部门负责人 B.矿长 C.矿井总工程师 D.安全副矿长

32、岩巷素描图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或岩巷沿同一层位掘进时,每隔(D)米编录一个迎头断面,遇地质构造时加密。A.10~20 B.20~30 C.20~40 D.20~50

33、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B)天内整理完毕,并反映在相关图件或台账、素描等地质文档中。A.1 B.2 C.3 D.一周

34、构造综合分析应包括其组合特征、形成机制、(C)和预测方法。A.产状 B.空间变化情况 C.展布规律 D.穿层情况

35、综合分析成果应反映在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及(A)。A.各类地质图件 B.矿区构造纲要图 C.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D.矿井瓦斯地质图

36、下列不是诱发崩塌产生的主要因素的是()A、采矿 B、工程开挖边坡和强烈振动 C、暴雨 D、太阳暴晒

37、因灾害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属于()地质灾害。

A、特大型 B、大 型 C、中 型 D、小 型

38、下列哪一灾情情况属于中型地质灾害()A、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1000人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0.5~1亿

B、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C、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以上

D、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500人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5000万元

39、下列哪种地质灾害不是贵州省常见的地质灾害()A、滑坡 B、地面沉降 C、崩塌 D、泥石流 40、下列哪一种不是泥石流活动的特点()A、高速 B、周期复活 C、缓慢 D、突发

41、下列哪种因素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在地质灾害的首要因素()A、降雨 B、爆破振动 C、开挖切坡 D、堆渣弃土

42、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是()A、谁引发、谁治理 B、指导与管理相结合

C、法制建设与行政管理相配套 D、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43、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崩塌产生的前兆()A、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 B、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 C、主河流水位上涨

D、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44、下列哪种不是泥石流产生的3个必备条件之一()A、乱砍滥伐

B、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便于集水、集物 C、大暴雨或充足的水源 D、丰富的松散物质

45、下列哪种不是诱发地面塌陷产生的直接原因()A、采矿形成采空区 B、抽水

C、近河岸、湖岸水体掏蚀 D、乱砍滥伐(二)多项选择题

1、滑坡产生的识别特征有()A、圈椅状地形

B、岩、土体扰动松脱 C、坡脚成排水流溢出

D、坡脚被挤出或凸起

2、诱发滑坡产生的因素是()A、暴雨

B、开挖坡脚 C、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D、地表水、河流的冲刷、浸泡

3、滑坡裂缝的简易监测方法应包括()A、埋桩法 B、上漆法 C、贴片法 D、埋钉法

4、哪些因素会诱发泥石流()A、不合理开挖 B、滥砍乱垦 C、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 D、放炮振动

5、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法有哪些()A、堵填法 B、灌注法 C、控制抽排水强度法 D、截引地表水

6、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A、林业、农业措施 B、排导工程 C、拦挡工程 D、控制抽排水

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A、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B、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C、有相应的技术装备

D、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条件

8、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B、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C、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以及其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D、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以及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等应急行动方案

9、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具体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B、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 C、重点防护期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D、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10、下列哪些是滑坡、崩塌应急抢险处置措施()A、及时封堵裂缝、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B、在滑坡、崩塌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 C、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 D、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崩塌的下滑力

11、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及时采取下列哪些必要的避灾措施()A、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 B、立即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 C、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

D、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等灾害发生的危险

12、发现灾害前兆时,躲避地质灾害应做好下列哪些方面的准备()A、选定临时避灾场地

B、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C、落实公布责任人 D、做好必备的物资储备

1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下列哪几个方面组成()A、县、乡、村三级网络 B、群测群防点 C、信息传输渠道 D、必要的管理制度

14、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有哪些要求()A、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

B、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一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

C、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以及其监测、临灾抢险救灾措施 D、明确标注村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

15、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有哪些()A、沟内有异常轰鸣声 B、主河流水上涨 C、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D、动物异常

16、在选择新址时,为了避免人为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需要作下列哪些工作()A、了解修路、采矿等在沟谷中弃渣 B、了解斜坡后缘堆载或前缘开挖切脚

C、了解农业灌溉、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废水排放等 D、了解沟谷和斜坡随意堆弃渣土和垃圾

17、崩塌发生在危岩体或危险土体区,通常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坡度大于45°,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B、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垂直或平行斜坡方向的陡裂缝十分发育,裂隙、裂缝即将贯通

C、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 D、崩塌发育

18、古(老)滑坡识别标志有哪些()A、圈椅状地形、“大肚子”斜坡

B、大块孤石堆积或大段孤立岩体掩覆在新地层上 C、古墓或古建筑变形

D、斜坡前部地下水呈线状出露、古树被掩埋

19、村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A、根据隐患点具体情况安排、管理各隐患点的监测人员

B、落实临灾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准备预警器具、填写避灾明白卡并发放

C、按要求做好隐患点的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 D、按照上级命令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避灾 20、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哪些内容()A、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B、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C、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D、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防治措施

21、下列关于地质灾害危险区表述正确的是()。

A.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其边界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B.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可以从事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关的爆破、削坡、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C.地质灾害险情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撤销原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者转移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下列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表述正确的是()。

A.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新建工程或者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要求的改建、扩建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B.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后委托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C.改建或者扩建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 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委托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D.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由委托人承担;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村民住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予以补助

23、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A.不必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B.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C.配套建设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D.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不要求同时进行

24、防灾避险明白卡应当载明哪些内容?()A.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范围和受威胁对象

B.预警信号

C.人员撤离和转移路线

D.避灾安置场所和应急联系方式

25、下列违反《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的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的有()。

A.截留、挪用、移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B.未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或者拒绝提供查询服务的 C.未及时划定、公告地质灾害危险区,并设置警示标志的

D.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报告后,立即派人进行现场调查或者采取有效措施,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26、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从事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关的爆破、削坡、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违法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对单位处()的罚款,对个人处()的罚款;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下

27、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会诱发地质灾害。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A.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等

B.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工业废水排放,农业灌溉等

C.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

D.劈山开矿的爆破、山坡上乱砍乱伐等。

28、地质灾害发生之前,都能显示出一定的前兆特征,滑坡产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A.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

B.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异常

C.移观测资料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D.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

29、发生地质灾害前应采取()等应急措施。

A.选定临时避灾场地

B.规定预警信号

C.选定撤离路线

D.做好财产评估

30、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A.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B.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C.上树逃生

D.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

31、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及时采取()避灾措施。

A.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 B.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

C.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D.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

32、农村建房选址应如何预防地质灾害?()A.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进行建房

B.紧挨着陡坡坡脚、有危岩的石山坡脚建房

C.避免在山区的冲沟底部及冲沟口附近建房

D.在缓坡上或其坡脚切坡建房,房屋与后面的陡坡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33、避灾场所的选定,一定要选取绝对安全的地方,绝不能选在()。

A.滑坡的主滑方向

B.陡坡有危岩体的坡脚下

C.泥石流沟沟口

D.距离原住地较近的开阔地

34、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结束后,应及时编制地质灾害排查报告,并将报告主要内容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报告内容主要是()。

A.地质灾害隐患点(区)位置

B.地质灾害引发因素、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及范围

C.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基本特征 D.防治措施及建议

35、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报告。其他部门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人民政府。

A.公安机关

B.当地人民政府

C.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36、斜坡包括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有()情况之一者,应视为潜在不稳定斜坡。

A.斜坡丘缘已产生拦裂缝

B.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

C.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

D.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

37、村级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承担的主要职责有()。

A.向点上群众介绍隐患点规模、类型和受威胁对象

B.宣传防灾避险知识,说明本隐患点临灾报警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避灾安置地点

C.开展日常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险情或灾情立即发出警报

D.险情或灾情发生后,要协助村委会、乡 镇(街道)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工作

38、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必须做到工作认真,严守岗位,热心公益事业,同时应知()。

A.辖区内灾害点数量、具体地点、灾害规模、影响户数与人数

B.各灾点的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

C.发生变化时如何上报 D.各监测阶段的时间与次数

39、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危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母体的崩落现象,是高山峡谷地区普遍发育的地质灾害之一。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还有一些其它因素。

A.地震

B.岩土类型

C.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D.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40、崩塌的简易监测方法是()。A.斜(边)坡裂缝木桩测量法 B.斜(边)坡掉落土块或沙土剥落目测法 C.拉线测量 D.仪器测量

41、诱发滑坡产生的因素有()

A.暴雨

B.开挖坡脚

C.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D.地表水、河流的冲刷、浸泡

42、滑坡裂缝的简易监测方法()

A.埋桩法

B.上漆法

C.贴片法

D.埋钉法

43、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法有()

A.堵填法

B.灌注法

C.控制抽排水强度法

D.截引地表水

44、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A.林业、农业措施

B.排导工程

C.拦挡工程

D.控制抽排水

三、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工程选址中,应尽量避开已有或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2、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避免因开挖、弃土、排水而诱发崩塌、滑坡。()

3、当发现斜坡开裂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接到临滑警报后,应组织危险区居民及财产疏散搬迁、划定警戒区、制定警报信号和设专人值班。()

4、崩塌发生的前兆有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5、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6、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7、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是:井、泉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水色浑浊、翻砂、冒气;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下沉或鼓起现象;()

8、躲避泥石流逃生时不要顺着沟谷向上游或下游跑,应向沟谷两侧山坡跑,不要停留在看不到上游的凹坡处。()

9、滑坡多发生在残坡积粘性土覆盖层较厚的斜坡地带、软质岩层分布区和基岩顺层斜坡地带。()

10、按诱发因素划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

11、新选场址首先应选在常年水位以上一定高度的平缓平地。()

12、分布在平缓的地带的土体稳定性较好,不会产生严重的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

13、在斜坡地带修建房屋时,一般选在反向斜坡的坡上、坡下。()

14、降雨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15、乱挖乱填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16、人为改变河道路径不会引发山洪与泥石流地质灾害。()

17、随意兴建池塘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18、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19、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20、在古、老滑坡体上修建房屋、筑路、场地整平、挖沙采石和取土等活动,可以开挖滑坡体坡脚。()

21、工程开挖切坡后,无须对边坡进行支挡。()

22、破坏和盗窃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是违法犯罪行为。()

23、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当地主管部门应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

24、地质灾害发生前,应预先在危险区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

25、避灾撤离路线、预警信号,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后选定和设定的。()

26、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总负责人。()

27、暴雨期间,夜晚可以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高危险区留宿。()

28、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时,就不用将灾情向政府报告。()

29、地质灾害发生后,就可以取消危险区警戒线,并允许人员进入。()30、地质灾害发生后,应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等灾害发生的危险。()

31、灾害发生后,就不用再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地质灾害。()

32、灾害发生后,应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

33、当滑坡、崩塌体尚未稳定,或者后山斜坡仍存在滑坡、崩塌危险时,可以视情况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

34、滑坡后缘或中部出现裂缝时,应及时进行回填或封堵处理,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35、斜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可以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

36、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时,可以在滑坡后缘拆除房屋、清除部分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

37、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38、修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不用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39、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不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40、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

41、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42、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可以从事爆破、削坡以及其他工程建设活动。()

4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可以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44、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的或经验收不合格者,主体工程也可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45、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的,并构成违法犯罪行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6、未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生产、施工或者使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47、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属于大型地质灾害。()

48、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49、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损失的地区。()50、地面塌陷按其成因可分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而后者分布广、数量多、频率高,诱发因素多,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

第四篇: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制度

内蒙古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煤矿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制度汇编

制:李泽和

日期:2018.1.2

目录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4 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6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8 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销毁制度.................9 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2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16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1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单位管理制度:

第一条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矿长)副组长:XXX(总工程师)

成员:技术科、调度室、安检科等生产科室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技术科科长担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对本矿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处理因采矿引起地质灾害的纠纷工作;

4、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三)各科门负责

1、技术科: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2、矿长办公室:负责牵头开展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 工作,牵头处理因采矿引起的纠纷工作。

3、调度室:负责接受传递隐患,协调有关各科门的工作。

4、其他科室: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组的分配,配合有关工作。

第二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每年10月至第二年6月(非汛期)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汛期(每年7月至9月)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每月对回采的地面区进行巡查一次。

2、矿井开始生产时,对开采区地面的地貌、建筑、公路等拍照留存,一边对比和观测。

3、工作面开始回采后,进行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进行巡查。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拍照、观测。

第三条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制度

1、发现地质隐患后,根据技术科划定的危险区,由矿长办公室牵头要书面通知村民,设置警示标志,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

2、矿长办公室要在危险区边缘显著的位置,设置避险明白卡,注明危险区域、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引起的后果。

第四条地质灾害隐患值班报告制度

1、矿值班调度员为地质灾害隐患值班员,实行24h值班。

2、值班期间,调度员接到矿区任何地方的地质灾害汇报(出现建筑裂缝、地表崩塌滑坡等),要及时通知技术科长并同时汇报矿长、总工程师,由技术科及时组织有关科门进行核查情况。12h内向有关科门汇报。

3、技术科根据核查的情况,确定是否可能立即发生险情,对于可能发生险情的地区,由调度室协调、通知危险区的所有人员撤离先去,妥善安置,并同时向上级主管科门及政府有关科门汇报。

4、对于日常的巡查及监测,技术科汛期每周将新增隐患、原地质灾害隐患的变化,危险区的警示标志情况、受危险区的人群掌握表现情况等进行总结,书面汇报矿长、总工程师,并发放至安检科。安检科要根据情况组织制定防治措施,并将情况上报至上级有关科门。

第五条地质灾害治理

1、对于因采矿引起的可能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地质灾害,有矿长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进行立即治理,不得影响群众的生活。

2、技术科要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按照边生产、边治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规定向国土科门进行上报。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为了更好地配合安全生产,预测采、掘工程前方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提前采取措施,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配备专职地质人员,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均由地质技术员负责编制,编制前地质人员要根据矿井地质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所施工井巷揭露资料,掌握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内容准确、重点突出,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采、掘地质构造带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时提前向有关职能部室进行通报,各职能部室必须在采、掘前做出相应的措施,经会审后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2、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分为年报、月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

3、在提交地质说明书的基础上,地质技术员要紧跟采掘工程进度,不断收集、整理、分析新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为矿井施工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4、工作面存在强富水区、导水断层或有采空区存在积水、未解放带等隐患时,地质技术员有权建议提前疏放水、加强支护或停掘,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预防突水、瓦 斯等事故,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5、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应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夹矸、断层、薄基岩等地质条件均有详细描述。

6、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完成后首先经技术部长审批,然后报总工程师审批,审批签字后下发执行。

7、地质技术员要全面收集所在矿井勘探以来各阶段的地质报告,并按规程要求建立各种基础台帐,同时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观测各类已揭露的地质资料,并将观测的地质资料及时整理并上图。

8、地质技术员要及时与施工方技术人员沟通,了解矿井生产变化情况,分析采掘范围内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9、及时对上次预报做出验证总结,分析预报效果,进一步掌握地质变化规律,提高预报质量。

10、地质技术员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与技术负责人共同分析、研究水患等地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地测科每月于矿安全办公会议之后次日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会议时间顺延一天。

2、地测安全办公会议由科长主持,地测科全体人员参加,特殊情况下如会议研究的事项部门无法解决时,应邀请矿级领导参加。

3、安全办公会议的主要内容:

①传达矿安全办公会议精神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要求。

②总结汇报一月地测安全管理情况,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当前矿井存在的地测安全隐患问题,确定下月的安全工作重点。

③研究确定下月安全计划、工作重点及完成本月工作所应采取的对策以及需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

④分析研究当前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缺点,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改进的办法内容。

⑤表彰奖励先进人物,批评教育违章人员,对地测事故责任人和“三违”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4、安全办公会议必须做到:

①会议实行点名考勤制度,凡无故不参加安全办公会议的人员第一次提出警告,写出书面检查,第二次罚款100元,第三次调离本部,凡参会迟到,无正当理由者,每次罚款50元。

②会议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会议记录,并由记录人保管。

③会议记录必须详实、准确,原则上记录完毕后应由发言人审查签字。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1、测量成果必须有两人上计算、校对、保证资料准确无误。

2、地测资料提供完毕后,必须经编制,绘图,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部长签字后再经矿总工程师审阅同意后方能使用。

3、凡技术部提交本矿使用的图纸、资料,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提供。

4、地测图纸资料必须设专人保管,建立借阅、转抄、复制登记。

5、各科摘引资料必须严格检查、校对后方可使用。

6、凡上报的地测资料,包括:图表文件等必须经部长审核同意后,矿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报出。

7、凡属交换性质的图件,需以旧换新,不交旧的,停发新的,特殊情况经技术部长同意后方可发放,为防止图纸外流,对丢失图纸者追究责任。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销毁制度

矿技术科的各类图纸资料是全体测绘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国家的财富,同时也是我矿各级领导指挥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使各类图纸资料准确无误,不断完善,防止资料丢失,规范图纸的审批、发放、借阅、回收、移交、销毁等程序,特作如下规定:

1.技术科建立填图、打印、审批、发放、借阅、回收、移交、保管、销毁等台帐,认真记录,规范程序。

2.图纸审核是保障矿图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种矿图、各专业成果图成图后,要按照规程、图例的要求,由专业组技术负责人审查,根据不同报送对象和用途,经技术科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盖章后,方能供生产单位使用、对外提供。3.各类图纸资料将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同性质的图纸进行定期审查,不断充实积累完善各类图纸和资料,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技术科内科所有图纸的打印需经技术科长同意后方可打印,并做图纸打印记录。

5.各单位打印图纸时必须首先向技术科长联系,并写图纸打印申请单,经科长同意后打印,在图纸打印记录上登记图纸打印名称、数量、使用单位等。

6.所有工作人员未经技术科长批准,不得随意答复或将图纸发放、借给他人使用,图纸的发放要建立发放记录。7.各单位(包括矿级领导)索取或借阅图纸资料必须首先和技术科长联系,然后由科长通知资料保管人员或有关业务人员,准备所需相关图纸资料的名称、数量和使用时间,才可提供资料。索取资料人员事先必须本人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后才可带图纸资料出室。

8.外科单位来我矿索取图纸资料时,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调阅抄录名称、范围、用途,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经技术科长同意签字后,方可借阅,否则一律拒借。9.矿图必须设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图纸存放在金属橱柜内保管,防止资料受潮发霉,保管室内配备防火器材,以保证图纸资料的安全。

10.基本矿图、技术报告附图、科研项目附图每年应移交矿档案室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

11.对经常使用图纸的单位采取以旧换新的方法及时回收图纸,应当收回的图纸一律收回,不能收回的做好登记,注明原因。对公司反馈来的交换图、矿领导退下来的旧图纸,建立登记记录。收回的图纸确实没有利用价值的,经技术科长批准用合理的方法及时销毁。

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地测资料是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践,提出了一些加强地测技术资料的分析、收集、整理、提供和保管的制度。

从地质测量图中可以了解煤炭资源地质状况,分析资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地质测量图是编制矿井设计、制定生产计划、指导采掘生产及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等的主要依据。从设计图中可以了解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方案、煤炭生产环节及生产工艺,分析煤炭开发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矿井设计图是煤炭建设的基础,是指导矿井建设和生产的纲领;从生产管理图中可以了解矿井生产现状、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矿井生产管理图是科学地管理和指挥生产,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制定灾害防止措施和方案的必备资料。所以,一套完整的矿图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潜力。矿图也是展示一个煤炭企业形象的窗口,是一个煤炭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资料。做好地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对保证安全生产和使用功能,提高安全生产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搞好地测技术资料管理的一些方法。必须及时做好地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

地测技术资料是对安全生产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 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生产进度及时收集、整理。随时做好经纬仪导线记录及测算,地质水文资料、地质编录台帐的整理,等等。使资料的整理与生产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做好地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技术内业资料必须完整

不完整的技术内业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作的质量状况。做好资料整理、归档

作为兼职档案员的工作标准:⑴在科里负责领导下,负责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业务上接受企业档案部门指导、监督;⑵做好本科室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工作;⑶在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做好文件材料的预立卷和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向档案部门移交;⑷保管好科室应归档的案卷,并编制案卷目录;⑸及时反映科室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的意见和要求,向档案部门提供本科室档案利用效果情况;⑹检查本科室档案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5 遵守要害部位保密守则

⑴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⑵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⑶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⑷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⑸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⑹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⑺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秘密;⑻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资料;⑼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⑽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

档案是我矿的宝贵财富,档案的借阅对各部门信息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地测防治水资料是矿井发展的总结,是矿井设计的依据,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为加强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特作如下规定:

⑴所有存档资料都必须有编制者、审核、科长、总工程师签字收,存档后要及时登记资料台帐;⑵矿各业务科室借阅资料必须本人签字认可,并写清资料名称、数目、用途、借阅日期,借阅者归还后要及时由档案员签收;⑶矿无关业务科室及矿外人员不准借阅资料,如果矿内人员借阅需经科领导同意,矿外人员借阅需经总工程师同意;⑷资料借阅周期一般为一周,特殊情况可延长至两周,如果需长期借阅要及时办理续借手续,逾期借阅的档案员要及时收回。⑸重要资料原则上不准外借,可以在资料室查看,如果外借需经科 长或总工程师同意;⑹借阅者要保证借阅资料清洁完整,凡造成档案资料污损、丢失,每一页罚款50~100元,并由专业人员及时修复。⑺资料借阅者不准复制资料、转借他人,并严格保密;⑻档案员要遵守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地测技术资料是供今后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时查阅的。资料的整理要系统,装订要整齐,保管要加强,使后人能方便查阅。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

2、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范围: 1)地表防洪灾害的排查

①相关科室对矿内及矿区周边的地表径流、塌陷裂隙区渗水情况、暴雨过后地表塌陷裂隙区积水情况巡查、井田范围内农业引水渠沟进行详细的排查勘测并在本矿相关图纸上及时准确的绘制出具体的位置。

②相关科门对矿周围的防洪排水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及时清理防洪沟,保证防洪沟内的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复,保证防洪排水沟的完好。

③在雨季期间加强防洪沟的巡查工作,对井口较低位置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止强降雨期间,积水涌入井筒内,发生事故。

2)井下隐蔽致灾因素排查

1)采空区

①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每月对全矿范围内采空区的监控检查,负责协调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对矿山重点科位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科位的监测资料整理,圈定地表及井下采空区范围,并做好相关图件的归 档工作。

②坚持经常对新旧采空区进行实测,并及时准确的绘制当前采空区位置实测图,对在实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③根据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保安煤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我矿当前监测重点。

④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

⑤编写地质预报时要结合相关资料与矿山施工单位负责对矿山内地表塌陷区、错动区进行监测预报。

⑥推广应用在采空区监测地质灾害预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负责研究采空区变化,并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与技术的论证并采取相关措施。

⑦确定的采空区影响范围,圈定并标识通知相关人员,防止人员误入。

⑧在回采过程中,对地表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现场观测,对塌陷情况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制定出采空区塌陷超前情况或者老顶空顶面积大未垮落情况的相关技术措施。

2)废弃井巷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①对矿区内及矿区周边的可能影响本矿的老窑及废弃 井巷进行摸底,并在本矿的相关图纸资料上绘制出具体位置,并定期进行观测及排查。

②对井下已采完的工作面的防火密闭进行观测,并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

③定期了解相邻矿井的回采情况,调查清楚其废弃井巷是否对本矿有采动影响

④井筒、工业广场及附近汇水沟每年雨季前要清理附近杂物,疏通排水通道。

⑤在井下发现下矿水量有变化时或降特大暴雨、地表水体变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对井筒周边水位进行测量。

⑥在工作面采掘工程接近钻孔之前,必须对钻孔资料进行查阅,全面了解钻孔的封闭情况,编制采掘工程过钻孔设计方案。

⑦对于钻孔资料不详、模糊的钻孔,必须以“封闭不良钻孔”对待,在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提出来,要留足防隔水煤柱,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作为视在安全隐患来处理。

⑧在设计中明确告知施工单位,所要揭露的钻孔数量及位置,以及钻孔的封闭情况,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3)断层、裂隙、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地质构造普查 ①建立年预报、月分析的地质构造预报制度,年初按照采掘工程计划,对采掘工程可能遇到的断层、裂隙、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每月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和井下采掘巷道揭露情况对各掘进头面,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准确分析巷道层位关系,对可能穿层巷道、或过老空老巷、断层、底鼓等地质构造要提前通知生产区队,提出建议,并督促区队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②建立钻孔资料分析制度,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③建立井下采掘活动先探后掘制度,对掘进巷道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方法,探明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并且保证20m超前探测距离。

④建立井下收集地质资料制度,岩巷工作面每掘进10m收集地质资料一次,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岩层倾斜角度和巷道正前走向角度,如发现地质层位变化及时分析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煤巷掘进工作面每掘进20m收集一次,收集煤层倾斜角度和巷道正前走向角度外,还应收集煤层厚度情况和顶底板岩性,煤层破碎情况。

⑤定期对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修改施工巷道附近煤层底板等高线,掘进巷道岩层层位变化情况,若为穿层巷道及时根据第一手资料分析巷道可能出现的提前或延后穿层情况;水文地质方面要及时分析巷道顶底板滴渗水情况及水量变化趋势、充水来源等资料,若物探、钻探显示的地质构造变化区域要及时分析构造变化带附近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情况,对中型以上断层,超过5m³/h以上的新增出水点要及时上报有关相关科门,并申请上级科门进行补充探测和论证。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生产技术科科长岗位责任制

1、主持技术科的全面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及监督检查。

2、明确本科室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并抓好工作的落实情况。

3、负责本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工作。

4、负责与设计科门进行业务联系,提供设计所需资料,反馈沟通设计思路。

5、参加对设计科门提交资料的会审、对外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会审,参加技术交底会和工程例会。

6、负责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图纸。

7、主持本单位施工作业规程及重大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工作。

8、根据公司的规划,负责主持对新开发区域进行资料收集、开发论证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

9、负责在许可的权限内,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工程设计、设计修改。

10、负责召开技术会议。

11、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展、规程措施的落实情况,配合有关科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12、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测量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1、负责建立测量井上、下平面高程控制网,按设计要求标定各类工程的几何关系,延挂中腰线和实测各类巷道,及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

2、负责编制重大工程和施工技术措施,并经科长签字,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负责实施,并做好贯通后的总结工作。

3、负责填绘基本矿图和日常用图,保证图纸精度和图面的整洁美观。

4、根据生产安排和采掘进度,将有关测量工作方面和不安全因素,用书面形式提前通知有关单位。

5、负责测量原始资料的编录、整理工作,做到成册、成图,便于保管使用。

6、按照生产计划和长远规划,及时提供测量资料和图纸。

7、负责仪器定期检验、校对工作,经常检查仪器,工具使用保管工作,保证完好。

8、认真学习业务,积极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地质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1、在科长领导下,负责地质技术工作,掌握地质构造变化规律,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地质问题。

2、严格执行国家矿井地质工作等有关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充分利用和开发煤炭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3、按规程要求及时提供生产单位所需的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经科长审核签字后,方可发到生产单位。

4、深入现场及时收集现场地质资料,准确填绘和修改各种地质图纸,正确反应地质构造现象,并进行地质预报工作。

5、按规定编制和提供各种地质资料和图纸。

6、因地质构造影响回采,掘进须变更的工作面,要及时提出更改建议,提出前进方向,以促进安全生产。

7、努力学习技术,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推广应用各种先进新技术,协技术负责人做好地质工作。

采掘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煤炭企业技术政策。

2、做好矿井计划的施工安排,及工作面接替工作。

3、严格按照《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及《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搞好工作面设计。

4、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掌握生产动态,搞好采掘管理。对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5、加强工作面技术管理,严格按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及时汇报。

6、负责搞好组内材料档案器材管理。

7、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8、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一切任务。

探放水队队长岗位责任制

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2、负责全矿采掘工作面探放水的安全工作,合理安排探水队员的探放水作业程序,及时快速保质保量完成物探、钻探及各项工作任务。负责对探放水设备及配套的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具体负责井下各巷道超前探放水钻孔施工的安全工作,是探放水队安全第一责任者。

3、应做到熟悉现场,认真组织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制止违章作业,杜绝违章指挥。

4、负责探水工、钻机司机等特殊工种的技术培训,抓好职工的班前学习和安全教育。

5、负责落实本队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实施,负责探放水设计、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执行和兑现。

6、负责设备的检查、检修、保养的现场管理工作,保持探放水设备正常运行的良好状态。

7、负责组织对探放水事故的追查、处理工作。

8、负责与其他科门联系、沟通,预防探放水事故发 生。

9、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临时任务。

钻探工岗位责任制

1、熟悉本岗位危险源、不安全行为,懂得管控措施,会辨识新危险源。

2、知钻机结构、知钻机性能、知钻机安全设施的作用原理;会操作钻机、会维修钻机、会排除钻机故障。

3、严禁消极怠工,脱岗,井下睡岗。

4、班长操作钻机、指挥施工,负责本班员工安全,严禁违章指挥,钻机工服从班长领导,完成班长交代的工作任务。

5、严格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做到手拉手交接班,并且交接清楚上班存在的问题及下班的注意事项。

6、设备点检到位,定期进行注油、检修、维护,严禁钻机带病运行,检修记录填写准确,字迹工整。

7、必须配备工具套、活口扳手、克丝钳、螺丝刀等常用工具。

8、登高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9、顶杠、加长杆支撑竖直稳固,使用保险链将顶杠、加长链连接到顶板可靠。

10、移钻机时,钻机操作司机必须站在防护栏内,钻机前后10m严禁有人,禁止挤压电缆、损坏设备、碰坏设施或撞坏帮锚、帮网。

11、操作司机离开钻机必须停电;钻机、照明综保等不 使用时,必须停电上锁。

12、钻孔施工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技术措施执行,工程质量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施工记录填写真实,不得涂改,字迹工整,并按规定及时报送。

13、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搞好每班工程质量和文明卫生。

1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安全隐患、工程事故等应立即汇报钻探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5、封孔质量由班长或专人进行监督,并将有关事项、问题及时汇报钻探队。

16、认真执行煤矿“三大规程”及相关管理制度,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掌握本工种存在的危险源及管理标准和控制措施。

第五篇: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探讨

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探讨

关键字:矿山 地质灾害 防治

我国现阶段矿山地质灾害呈上升态势,种类多,损失惨重,严重制约着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诱发因素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矿产资源的强有力支撑,矿产资源的开发主体是矿山企业,目前,我国各类大中型矿山已达9000余座,资源开采规模居世界第3位。矿业的开发为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及能源物质基础。长久以来,矿业开采一直被认为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很少注意到其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日益严峻的矿山环境与凸显的一系列灾害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给予关注和重视。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00亿元。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为业内人士所共识。1 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概述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人类采矿生产活动而引发的一种破坏地质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它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开采开山弃石,加速水土流失,引发地表塌陷、山体滑坡;矿山抽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矿区周围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开采诱发地震、岩爆、冒顶片帮突水、瓦斯爆炸、地面开裂及沉陷等;矿山剥离堆土、尾矿废渣堆积引起地表环境污染,露天尾矿库漏塌、排土扬失稳滑移造成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等,凡此种种,均是矿山地质灾害的具体表现。我国是个矿业大国,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年消耗量很大。多年的粗放式的矿业开发,导致大部分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严峻,部分矿区呈现加速恶化势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市场经济对国有矿山企业带来很大冲击,部分矿山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安全和环保意识淡化,加之开采技术及生产设备的相对落后及矿区周边大量无序的民采等多重因素的干扰,导致矿山多年开采积聚的灾害隐患爆发,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近几年,非煤矿山的灾害事故不断,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频发的冒顶、突水、地表塌陷、滑坡、泥石流及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不仅给矿山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制约着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特点及诱因分析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矿山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据初步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有180多处,塌陷坑1600个,塌陷面积1150km2。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25个。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侵占的土地已达1·4~2·0万km2,并以每年200km2的速度增加。

(2)潜在灾害隐患突出。单以采空区为例:广西大厂矿区超过450万m3,铜陵狮子山矿达25万m3,白银厂坝铅锌矿、水口山铅锌矿、湖南锡矿山等都存在此类隐患。据云南有关部门预测,兰坪铅锌矿等20多个矿山极有可能在今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坡、崩塌、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按矿山类别分,煤炭矿山重于非煤矿山,金属矿山重于非金属矿山。一般煤矿规模较大,开采深度和采空区相应也大,致使地层应力失去平衡,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或岩爆等灾害,另外,煤矿的涌水和瓦斯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拿山西来说,煤炭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6·5%,范围遍及85个县,矿井星罗棋布。全省40多个原统配煤矿,有29个因采煤发生过地面坍塌、裂缝变形、突瓦斯、突水等地质灾害,损失十分惨重。而金属矿山虽然多数地处偏僻,灾害影响和后果不如煤矿那么严重,但以地下开采居多,仅矿井涌水和尾矿库对地表水体及植被土壤的污染,就比非金属矿山严重得多。

(4)灾害类型与矿山规模、开采方式、矿产类型及所处地域相关。一般来说,露天矿山灾害类型多为水土流失、排土场(山体)滑坡、泥石流、边坡坍塌等。地下开采受采空区影响,灾害类型多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冒顶、岩爆、突水、瓦斯、地表水土污染、尾矿泥石流以及矿井抽排水导致的近地表水源枯竭等。矿山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各不相同。有些是开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如开采深度的增加,使得地应力相应增大引起冒顶、片帮、脱盘甚至岩爆的严重地压灾害;有的是开采中忽视预防或开采不规范、管理不科学导致的,如采空区不及时充填、废渣废水随意排放、水文地质及构造不了解、巷道偏离、盲目指挥、违章作业、私挖乱采等,非稳定因素积聚到一定限度引发各种灾害;有的矿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为摆脱一时的经营危机,摈弃常规,如采富弃贫、求近避远,结果为后期发展埋下灾害隐患;曾一度泛滥的民采风潮掠夺式的开采活动也对部分国有大中型矿山造成严重干扰和资源、环境破坏,如我公司孝义铝矿就因民采破坏,被缩小克俄矿区境界,浪费储量达230万t。3 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掌握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灾害进行分类,研究其防治措施,建立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科学防灾决策系统,对促进我国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煤炭行业对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过详细的普查与研究,如对地表塌陷灾害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其它行业对地质灾害的研究,至今仍缺乏系统性。只是针对影响矿山生产安全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地表岩移规律研究、地下采场冒顶、片帮、岩爆及露天边坡稳定性研究等,已取得大量成果,为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对而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以下问题:(1)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尚未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研究大多是基于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范围内,只是针对单个或几个问题从技术和安全生产角度给以解决,缺乏系统化。

(2)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灾情没有全面详细普查,尚未建立全国性的矿山地质灾害信息库,更谈不上对灾情的综合分析、评价及预报。(3)多数矿山企业在问题出现时,都很积极地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对灾害进行研究,一旦问题暂时解决,就不再进行深入研究。使得矿山灾害的研究多为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性,以致研究资料不连贯,利用价值不高,形成一种成果虽多,效果不大;经常研究,却问题不断的现象。(4)矿山生产属高危险行业,安全是第一位的。而灾害的防范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却没有直接经济产出,在不发生灾害性事故时,其经济效益往往是看不到的,这就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宁愿灾后治理也不愿预先防范。研究经费的投入自然难以保障,效果也就不会太好,近几年来,国土资源部已加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工作,但由于此项工作刚刚开始,工作程度很低, 50余年矿业开发导致的地质灾害问题现状总体不清,从而严重影响了国家建立与完善矿山环境地质立法、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区生态环保规划、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促进绿色矿业的实施等工作。因而全面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工作,尽快查明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一项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基础性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4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频度、强度及灾害损失均呈显著上升态势,对灾害的全面预防和彻底治理已是刻不容缓。愈演愈烈的矿山灾害、大量潜伏的灾害隐患、日渐恶化的矿山环境说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上升到政府监管的高度,纳入国家防灾减灾工作范畴。应尽快完善资源开发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法规建设,使资源开发和灾害监管有法可依。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矿山环境与灾害源的监管与治理力度,防止新的隐患发生。矿山企业要规范开采行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处理好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管理,将防灾减灾工作始于矿山设计并延续到闭坑之后。注重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将其列入矿业领域的基础性研究,把矿山灾害、环保、安全生产统一起来。灾害研究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采用高新技术,研究灾害的发生机制,建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信息系统。据悉,西安地矿研究所已对我国西北矿山地质灾害展开调查,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以MAPGIS为平台的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可进行灾害动态监测、即时预报。我国煤炭矿山正着手建立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库,涉及灾害的时空分布、强度与频度、数据分析、灾害预报及灾情评估等,为灾害防治提供有效服务。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一部分是排放“三废”造成的。通过贫矿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填沟造地覆土绿化、“废水”闭路循环运用和零排放、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填埋技术等措施,可缓解资源供给与需求压力,防止地质灾害,减轻环境污染,达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灾害的治理要标本兼治,从源头抓起,不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只有防治结合,才能防患于未然。

乡镇及个体小矿点“只开发、不治理”,“只破坏、不恢复”,不仅阻碍其后续发展,还留下巨大的灾害隐患。地方政府应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克服地方保护,给予正确引导,强制监管,对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

下载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质灾害隐患查处防治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查处防治报告 进入以来,因我街道山体较多,土质较酥松,近期辖区内频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年2月17日早6时许,辖区内社区周边山体发生小面积滑坡,自山坡滑落的黄土三十方......

    地质灾害防治结课报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课程结业报告 系部:地质工程系专业:姓名:1 基础工程 林飞举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一、地质灾害的简要介绍 1.1 地质灾害的定义 地质灾......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

    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六盘水市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2‟11号)精神,切实做好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394号 【发布日期】2003-11-24 【生效日期】2004-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地质灾......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相关业务股室的指导和永安乡各部门、各村、单位的支持下,我所在xx年度中,切实按照xxxx号文件精神及要求,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2008-08-21 | 作者: | 来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它主要依据工程地质调查和勘察的结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