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职称评聘文件
渠教科发„2015‟
号
渠县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
各中小学:
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各校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对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进行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确保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评聘推荐工作做到“五公开”,即:政策规定公开、岗位设臵公开、成绩成果公开、考核推荐公开、评聘结果公开,按照《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精神,在总结各校过去设定推荐程序、经验的基础上,现就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评聘推荐工作予以进一步规范。
评审推荐工作的意见
2先予上报材料,待调查结论作出后,再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是否继续推荐上报。
三、评职基本条件
严格按照川人办发[2005] 57 号和川人办发[2005]290号文件执行。小学(含幼儿园、电教、教研部门)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除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外,必须取得达州市市级骨干教师结业证书或市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称号。任职年限的计算从聘任之日起至报送材料当年的12月31日止。
(一)思想政治条件
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必须达到《试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育人观、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师德修养,遵纪守法,其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必须在“合格”(称职)及以上。
(二)任职年限
截止当年12月31日,中级任满5周年可申报高级;中学二级任满4周年可申报中学一级;小学一级任满5周年可申报小学高级。期间,如有转评或确认的可连续计算。
(三)学历条件
高中教师应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其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四)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
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C级合格证书;晋升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D级合格证书。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
(2)在少数民族县和内地县以下(不含县)区、乡、镇工作的;
(3)按川职改(91)8号文件规定,初定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
(五)继续教育要求
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每年应完成继续教育80学时;同时,还应坚持自学,并经学校考核合格。
(六)基层支教工作要求
从2004年起,凡2000年及以后在大中城市城区(我县不涉及)中小学任教二年以上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一般要有一年及以上到艰苦边远地区或乡镇学校支教的经历,才能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
(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
任现职以来,要有二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含学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经历,且考核应在“合格”及以上。其他科任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历可视为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在申报材料中必须要有相关证明。
(八)普通话等级要求
6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每年深入学校听课、评课达到80个学时以上;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在市(州)及以上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辅导、培训讲座;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研究任务,其科研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4)电教馆(站)的教师
申报中学—级或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较强的电化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电化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具有主持、指导电化教育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发现和解决电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电教教材建设中积极探索,做出较好成绩;承担过电化教育研究项目或者研究任务,其电化教育研究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2、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乡、镇中学教师,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无严重违纪现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业绩在本县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列,学生巩固率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并在县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内刊上发表;或 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县城中学(含三州的省级示范中学)教师,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无严重违纪现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好,教学业绩在本市、州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茅,学生巩固率高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并在县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和内刊上发表(一篇公开,一篇内刊);或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国家级示范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教师,应在市(州)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主持或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教科所(室)教师,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有较高造诣,至少有三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学术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有论著出版;每年应深入学校听课、评课达到100学时及以上;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并在市(州)及以上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辅导、培训讲座;主持或独立承担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电教馆(站)教师,具有主持和指导电化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从事中小学电化教育教学研究有较高造诣,至少有三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学术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电化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有论著出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电教教材建设中积极探索,做出显著成绩;主持或独立承担的电化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10分摊计算。
在内刊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及相关学科专业类报、期刊(正刊)发表的教育教学类研究文章(论文)等,按内刊每篇1.5分,公开发行的报、期刊(正刊)每篇2分计算。合著的按人均分计算。新闻报道、消息、寄语、图片、文摘、文艺作品等不纳入加分范围。
教育主管部门呈报或批准的课题成果奖的主研人员,按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10分、7.5分、5分,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7.5分、5分、3.5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5分、4分、3分,县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4分、3分、2分;研究人员加2分。
教育及相关学科类专著,按每部著作20分计算。如系合著,按人均分计算。
教育教学研究文章(论文)、课题成果、专著等,每人最多共计按2篇(项、部)加分,对发表的文章(论文)同时被评奖的按发表文章(论文)计分。
同一内容的优质课(含示范课等)、文章(论文)等只能按最高级别加分计分一次,不得重复累计计分。
县级及以上优质课(含示范课等)和教育教学类研究文章(论文)等的评奖单位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教育学会(含所属学科专委会)与教育行政部门同时评奖的。
8.表彰奖励:任现职以来获得国家、省、市、县、乡(镇)、校表彰的优秀(模范)教师、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班主任、中小学校长、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及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按照国家、省、市、县、乡(镇)、校级分别加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每人加分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
9.教师职业技能等级按五级、四级、三级分别加分1分、2分、3分,按就高加分。
10.被安排到灾区支灾或藏区援藏的按一年5分进行加分;县内城区学校到薄弱学校支教的按一年3分进行加分。
11.辅导学生参赛获奖:2分 12.学校自主设立项目:10分
辅导学生参赛获奖、学校自主项目计分办法(第11、12项)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领导小组拟定方案(总分不得超过以上规定),教代会通过后实施。凡是涉及自己子女为本班学生可以计分,非本班学生不予计算。
五、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参加评审推荐
1.任现职与学校层次、类别不一致,转评时间未满一年者; 2.到中学任教未满一年评聘中学教师职务或到小学任教未满一年评聘小学教师职务者;
3.借调脱离教学岗位或脱产进修或病休一年以上,在学校开展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时尚未回校任教者;
4.伪造学历、资历或谎报成果、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 5.不承担组织分配的任务,无故不服从工作调动和擅离职守,目无组织纪律,影响恶劣者;
314-
第二篇:(331号)规范职称评聘文件
达县教育局文件
达教发〔2008〕331号
达县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
评聘推荐工作的意见(试行)
各中小学:
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开展二十年来,各校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对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进行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确保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评聘推荐工作做到“五公开”,即:政策规定公开、岗位设置公开、成绩成果公开、考核推荐公开、评聘结果公开,按照《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精神,在总结各校过去设定推荐程序、经验的基础上,现就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评聘推荐工作予以进一步规范。
2分。脱产进修或病、事假累计超过6个月的等,其任职时间应予以扣减。
4.近5年考核:按优秀、合格(称职)等次次数计分,1个优秀等次计2分,1个合格(称职)等次计1分。
5.班主任工作:按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计算,1年计0.5分,一个班设两个班主任的各0.25分,最高不超过10分。
6.中层及以上干部: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校级干部工作量计算按1/3教学、2/3管理,中层干部按2/3教学、1/3管理纳入考核。按干部实际履职时间计算,中层干部1年计0.5分,校级干部1年计1分,最高不超过5分。担任中层及以上干部的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该段工作时间按本意见第5、6条之规定就高计算。
7.村小学任教:现在村小学任教的教师,按任现职以来在村小学实际工作时间计算,1年计1分(不足1年的,按每工作1个月计0.1分);现不在村小学任教,但任现职以来有村小学任教经历的教师,按在村小学实际工作时间计算,1年计0.5分,最高不超过10分。
8.教研教改(任现职以来)
(1)参加学区(校)及以上层次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或观摩课等,每课次按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8分、6分、4分、3分,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6分、4分、3分、2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4分、3分、2分、1分,县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3分、2分、1分、0.5分,片区(含原区教办)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2分、1.5分、1分、0.3分,乡(镇)、学区、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1.5分、1分、0.5分、0.2分。每人最多按2项次计分。
(2)教育教学研究获奖文章(论文)等,每篇按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8分、6分、4分、3分,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6分、4分、3分、2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4分、3分、2分、1分,县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3分、2分、1分、0.5分,片区(含原区教办)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2分、1.5分、1分、0.3分,乡(镇)、学区、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分1.5分、1分、0.5分、0.2分。合著的按人均分计算。
在内刊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及相关学科专业类报、期刊(正刊)发表的教育教学类研究文章(论文)等,按内刊每篇1.5分,公开发行的报、期刊(正刊)每篇2分计算。合著的按人均分计算。新闻报道、消息、图片、文摘、文艺作品等不纳入加分范围。
课题成果奖的主研人员,按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20分、15分、10分,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15分、10分、7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10分、8分、6分,县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分8分、6分、4分;研究人员加2分。
十一、其他相关事项
1.教育事业单位、幼儿园教师高、中级职务评聘推荐工作参照执行。
2.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点负责指导、督查片区内学校的教师职务评聘推荐工作。
3.各校在试行本意见中有何建议,请及时报告我局政工人事股。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教育
印发
教师职务评聘
实施意见
通知 抄送:达州市教育局,县人事局,各直属事业单位,各片区
教育工作联络点。达县教育局办公室
2008年11月17日印
(共印180份)
第三篇:职称评聘
吉人联字[2004]67号文件
发表日期:2011年5月4日【编辑录入:】
吉人联字[2004]67号
关于印发《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人事局、教育局,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处:
现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吉林省中小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附: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成人中等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及省、市、县教研室、电化教育、校外教育和其它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评审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中学高级等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评审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中学二级、小学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中学二级、小学一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大学本科毕业5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三)在高中任教,1993年底以前大学专科毕业且现在己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在初中、小学任教,大学专科毕业7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四)中等师范学校毕业9年以上,在小学任教,取得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后,受聘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二、评审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教师职务1年以
上;或获得硕士学位6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
(二)大学本科毕业10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20年以上;或中专毕业25年以上且现在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
(三)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大学本科毕业10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20年以上或中师(幼师)毕业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25年以上,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后,受聘小学高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
第四条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
一、评审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所教学科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能熟练担任1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备课认真,教案完整,教学经验比较丰富。
(三)贯彻教学大纲要求,独立掌握所教学科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二、评审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水平高、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深厚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整合能力,教学成绩优秀。
(二)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能熟练担任1门以上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满量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兼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教师及兼职从事校办产业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其授课时数不得少于本学校专业课教师标准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三)认真贯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教学目的任务,熟练掌握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手段,并能很好地运用于教学之中。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业务培训或传授教育教学经验活动,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第五条学术(技术)成果条件
一、评审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教研文章在县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书面交流1次并获得好评;或乡镇级以下学校教师在乡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书面交流2次并获得好评。
(二)参加乡镇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示范、观摩教学课1次以上,获得好评;或在乡镇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大奖赛中获一等奖1次以上。
(三)在县以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
(四)受聘参加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乡土教材、进修教材、活动课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编写的教材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或正式出版。
(五)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或结合教学实际,参加本地经济、教育社会调查,写出有一定价值的科研报告或调查报告,受到乡镇以上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
(六)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
(七)从事艺术、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1次。
(八)能结合教学特点,自制教具,加强直观教学,取得明显教学效果,受县以上教研部门的肯定。
(九)在农村连续任教15年以上的骨干教师。
二、评审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参加县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示范或观摩教学课1次,并获得较好的效果;或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大奖赛中获一等奖1次;或获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次。
(二)因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获市州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称号。
(三)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
(四)受聘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乡土教材、选修教材、活动课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编写的教材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正式出版。
(五)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学会、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获得奖励为:省级三等奖及以上1次;或市级二等奖及以上1次;或县级及以上一等奖1次。
(六)在乡镇以下中小学连续任教2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并获县级以上教研奖励1次以上。
第六条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学历,取得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取得了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在具备第四,五条规定的正常评审条件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任务,效果显著,成绩突出,得到承认。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两项:
(一)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二)所培养的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科技活动获奖,本人获省级以上指导教师奖1次以上。
(三)受聘参加市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乡土教材、选修教材、活动课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本人撰写4万字以上),经省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并在市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并正式出版。
(四)公开出版4万字以上学术专著1部,或本人撰写4万字以上的学术合著1部。
(五)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六)从事艺术、体育教育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省级专业汇演、汇展成果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次以上。
第七条附则
一、省级论文: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高等院校学报、省级各有关部门主管或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文章。
二、市级论文:公开出版发行的市级有关部门主管或市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文章。
三、论著:指公开出版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和教材。
四、各种奖项:
(一)各级政府奖励项目。
(二)各级教育,科研等行政部门奖励项目。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教育学会(不含专业委员会)、教科院(所)、教育研究室(不含下设部、室)的奖励项目。
以上奖励项目应为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内的项目。
第四篇:职称评聘工作意见
职称评聘工作意见
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0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鲁人社„2010‟44号)要求,结合山东省煤炭工业局2010全省煤炭系统职称评聘工作会议精神和集团公司实际,经研究,对2010职称评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政策依据
今年职称评聘工作的政策依据以鲁人社„2010‟4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文件未提及的,按以前的文件规定执行。
二、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根据工作需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整组建了2010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并且规定省管国有企业直接负责本企业申报人员的资格审查、推荐和呈报工作。今年,依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精神和省煤炭工业局会议要求,集团公司只组建工程技术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其它各系列和级别的申报材料由集团公司和各评委会办事机构联系后,由集团公司直接报各评委会办事机构。
三、严格标准条件
(一)严格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标准条件组织申报。在符合标准条件的基础上,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公正、公平和综合评价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申报的 主要依据,突出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申报的重要依据,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先得到培养和重用。申报和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必须符合《教师法》对学历方面的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申报和评审。
(二)认真执行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规定。根据国家规定和要求,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须取得规定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应考科目(模块)合格证。对符合《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2)9号)第六、七条暂不参加考试或免考部分科目(模块)规定的人员,须由设区的市人事局或省直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人事处出具《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暂不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免试部分科目(模块)审核表》。其中属免考部分科目(模块)的人员,须将免考部分科目(模块)审核表、考试科目(模块)的合格证同时上报。符合《关于海外留学回国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免于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鲁人发„2006‟7号)中暂不参加考试或免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规定的,应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政策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和要求,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有外语要求的,须取得国家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单或合格证后方可申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各语种、类别、级别的成绩,全国通用标准 为6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依据鲁人社办[2010]2号文件的通知精神,2010山东省使用标准执行全国通用标准(即60分)。并规定,达到全国通用标准的,外语考试成绩有效期至评审通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为止。符合《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7‟19号)中放宽外语成绩要求规定的,职称外语考试成绩要求放宽至50分,当年有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答复,鲁人发„2007‟19号文件第二部分第(三)项中的1、2两条所涉及的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的规定,我集团公司不在其范围内。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通知》(人发„1998‟54号)规定,从事理工、卫生类专业技术工作,职称外语考试选择英语的,应分别提供符合要求的理工、卫生类职称外语考试成绩通知书。
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外语考试成绩应达到全国通用标准;符合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的,当年可申报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达不到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的,不允许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关于外语免试或放宽成绩要求的办理。有关具体政策按照省人事厅《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7‟19号)规定执行。符合免于职称外语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供《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免于职称外语考试审核表》;符合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的,须提供外语考试成绩单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审核表》,由集团 公司业务部门负责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备案。
(五)为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任职年限,但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并符合《山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指导条件(试行)》(鲁人发„2005‟15号)的专业技术人员,允许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时,破格申报人员须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高评委办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测试或答辩后,单独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四、认真做好申报呈报工作
(一)继续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申报推荐办法。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民主推荐、资格审查力度,加强职业道德等方面考核,严格按照标准条件组织申报推荐。集团公司在组织申报推荐时,成立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7人以上),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推荐意见。根据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推荐意见,综合考虑申报人的品德、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情况,确定推荐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推荐上报。
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要认真履行审查、审核职责,严格把关,明确填写有关意见,并按要求签名、盖章。
各级人事部门要严格把关,未经人事部门审核的材料,不得呈报。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对呈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不符合标准条件和规定要求的材料不得受理。凡 评审通过后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标准条件和申报评审程序的,一律取消资格。
(二)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岗位调整需要改系列(专业)申报评审与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同等级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须在现聘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的,方可申报,未按规定取得相应系列(专业)资格的,不得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非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交流或聘用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或者事业单位中由管理岗位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的,方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四)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报表仍延续使用2004年山东省人事厅印制的统一规范表格(式样见http://www.xiexiebang.com/的“职称专家”栏),申报人不得对各种规范的申报表做格式或内容上的修改。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的报送仍按《关于报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鲁人职字„2004‟6号)规定办理。
(五)继续实行申报人诚信承诺制。专业技术人员要强化诚信意识,实事求是地填写申报材料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中“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或个人总结)”栏的最后由本人填写如下承诺语:“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 和证明材料真实准确,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 并签名。并且,任现职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受奖情况须提交科研成果鉴定证书、公布文件、公报或光荣册原件。
(六)继续推行网络化申报和评审,使用统一规范的表格及申报材料。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从2006年起,山东省人事厅要求所有高级评审委员会全部实行网络化申报和评审。各单位在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材料时,去年已实行网络化评审的系列继续按网络化评审的要求上报材料,去年未实行网络化评审的系列,按照上级要求另行通知。
五、应呈报的有关材料和要求
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报送200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规定的呈报要求,结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权组建的各高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和省煤炭工业局2010职称评聘工作会议精神,为方便工作,现将各级评审委员会要求呈报的材料明确如下:
(一)《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一式1份(A3纸正反面打印或复印后,用优质胶水粘贴为A4幅面并成册,不得装订,原件);
(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A4纸型,正反面打印或复印,原件);
(三)《一览表》一式21份(A3纸型打印,其中原件3份,其余可为复印件;晋升副高以上的还需报系统生成的上报文件数据版1份,并请申报人备份好个人的上报数据);
(四)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
(五)代表性著作、论文、作品,成果及受奖情况等(原件);
(六)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
(七)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单位公布聘任文件或聘书(原件);
(八)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原件);
(九)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有效证明(原件);
(十)《“六公开”监督卡》1份;
(十一)属破格晋升的,破格申报审核表1份;破格推荐报告1份;
(十二)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指同级别的),须呈报《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一式4份,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或《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原件)1份,并报送反映其工作变动后业务水平、业绩情况等证明材料。
关于呈报单位的填写,工程技术初级的申报材料各呈报单位填写本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
上述材料为省人事厅要求各评委会办事机构收取的材料,各评委会办事机构根据人事厅要求,为方便评审,对上述材料有所调整,具体上报材料时,各系列以各评委会办事机构的要求为准。
六、关于聘任工作
(一)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省人事厅《关于全面推行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通知》(鲁人职(1998)38号)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科学合理设臵专业技术岗位,严格按程序推行竞争聘任,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干部处《关于做 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通知》((2000)肥矿集团干5号)要求加强聘后管理,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自2006年开始,集团公司不再统一调整设岗方案,各基层单位以集团公司下达的2005年专业技术职务设岗方案为基数,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在2005年设岗方案的基础上,自行调整本单位设岗方案,报集团公司干部处审核备案后实施。
(二)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岗位专业与原来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不相符合的专业人员,自离开原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时间算起,超过一年的转岗期未能取得与现岗位专业相符合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各单位要行文解聘其原专业技术职务。涉及工资待遇调整的,按照集团公司有关工资政策执行。请各单位认真对待,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政策规定。
(三)集团公司公布资格后,原则上于一个月之内完成聘任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属集团公司统一行文聘任的,由各单位报聘任申请由集团公司业务部门审核,符合聘任条件的予以聘任。对于通过各类考试取得资格的,各单位要根据专业技术职务有关政策的规定,对申请聘任人员的任职条件进行审核,要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要报送申请材料。
七、关于改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
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的同时,按集团公司《关于加强过渡时期改制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肥矿发„2007‟20号)的规定执行。
依据集团公司“印发《关于进一步理顺与改制企业关系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肥矿发„2010‟2号)精神,“过渡期”内,“改制企业的员工申报职称,集团公司人事部门可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明确了该项工作的主从关系,现做如下说明意见。
(一)改制企业的员工申报职称,集团公司人事部门只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各改制单位是该项工作的主体,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及呈报等工作。
(二)集团公司组建的工程初级评委会可对改制企业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晋升材料进行评审。
八、加强监督检查
(一)各级人事部门、各评审委员会及办事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按照统一的部署要求组织申报和评审,不得另行制定标准条件和评审程序。
(二)按规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申报前和异议期公示,未经公示的不得上报,公示有异议的要认真调查核实。
(三)严肃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程序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直接责任人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要按照《关于处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政策纪律问题的暂行规定》(鲁人职„1994‟9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严肃查处。
(四)各级人事部门及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按照《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规定》、《关于规范职称信访举报事项调查核实情况的通知》及有关规定要求,认真负责地办理职称方面的信访事项。
九、时间要求及资格公布
10月21日前完成高级晋升人员的统计上报工作(只上报晋升人员数,以便申请购买序列号,但要安排晋升高、中、初级专 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抓紧准备材料,随时按上级要求上报,教育系列中的幼教专业报送申报材料的具体时间会及时通知)。
11月5日前上报晋升工程、技校、档案、党校系列副高级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材料。
11月10日前上报晋升工程正高级、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卫生系列正、副高级和上述未提及的各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材料。
11月20日前上报工程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材料; 2010年1月底前完成各系列专业的评审、审核、备案、公布评审结果及公示等工作。
次年上半年根据山东省、泰安市及肥城市各系列专业评委会的实际公布资格的情况,集团公司负责汇总整理上级及地方的有关文件,及时公布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公司机关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各单位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上级文件,领会好文件精神,严格按照申报标准把关,对申报的材料要进行细致的审核,杜绝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对因工作失误造成的不应有的后果,集团公司将如实反馈信息到本单位党政主要领导。
各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和时间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的政策规定,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顺利完成今年的职称评聘工作。
二OO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职称 评聘 意见
发:公司领导,总经理助理,副总师,各单位、各处室,存档 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2010年10月19日印
共印96份
第五篇:职称评聘实施方案
西秀区蔡官初级中学教师职称评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贯彻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考核、注重实绩、择优聘任的原则,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及西秀区教育局对于中小幼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我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方案。
二、学校职称评聘领导小组
组长:董天智(学校校长)
副组长:孙朝凯(副校长)胡生琼(副校长)董燚(副校长)成员:董登江丁克文陈燚焦龙彭永立娄凌
董登方叶华焦刚董登斌
三、学校职称评聘监督小组
组长:董登明(学校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吴生富(学校工会副主席)
成员:孙朝会(工会委员)陈明(工会委员)范永华(教师代表)
四、职称评聘条件
(一)师德师风
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道德高尚;互帮互促,有团队合作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具有进取精神。
教师职称评聘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二)任职资历
1、申报中学二级教师职务具备相应的评职条件。
1、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应当具有中学二级职务且任职累计满四年的经历。
2、申报中学高级教师需有中学一级职务任职累计满五年的经历。
(三)教育教学能力
申报人员应对任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修养教育、法制教育,教育效果好。
(四)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申报人员具有组织和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
(五)班主任年限
申报中级教师职务的人员应近三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或学校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业务部门专业工作人员、图书室实验室管理人员等连续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六)工作业绩
在教育教学实绩考核量化近年来连续三个学期排列中等水平以上。
五、评聘程序
1、符合基本任职条件的教师向学校职称评聘领导小组提出申请。
2、学校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组织对申报人的师德修养、工作业绩、教育教学能力提出评价意见,决定是否推荐评聘,并在一周内将结果通知申请教师。
3、学校推荐评聘的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材料。
4、学校职称评聘领导小组审核申报材料,填写审核意见,由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并将推评教师名单在校园内公示一周。
5、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在没有收到任何反映或举报,将申报教师材料报送上级职称评审机构。
六、评聘工作的监督
1、学校成立教师职称评聘纪律监督小组(以下简称监督小组)。监督小组由3至5人组成,成员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学校工会委员及教师代表组成。
2、监督小组监督、检查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评聘行为的规范性,保障评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发现违反评聘程序及原则的,有权要求纠正。
3、申报人或其他人员发现在评聘中有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违反评聘程序的,可向监督小组反映、举报,监督小组在接到反映或举报3个工作日内核实情况,反馈监查处理结论。
西秀区蔡官初级中学职称评聘领导小组
201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