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中国的食品安全
国贸2010—1班 徐慧
100681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与营养,食品卫生和安全成为备受争议的热门话题。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食品频频爆出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度关注,也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关键字:食品安全,改善,监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constantly rising.And people are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Nowadays,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has become a hot and controversial issue.However,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frequent disclosure of vicious problem of food safety is drawing people’s much attention to accidents on food safety and reminding us to reevaluate the issue of food safety and strengthen the efforts of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Key words: food safety, improvement, supervision.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故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大家的关注,但是近年来,我国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将中国食品业的整顿世风推向了高潮。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应该算是第一个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这却不是我国的第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早在2003 年,就爆出了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事件,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 “大头娃娃”事件又被爆出,此外还有2005年的碘超标雀巢奶粉,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时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劣质奶粉事件后来又演化成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也改头换面成了“双汇”瘦肉精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4年的劣质奶粉事件时,三鹿的名字就赫然在列,而后却以工作人员弄错,误把三鹿添至黑名单为名,使三鹿免除惩治,今天看来,不知道真是失误还是别有隐情了。
毫无疑问,近几年是我国安全事故的频发期,回首2011年,不难发现食品安全事件并没有减少,反而如“百花齐放”一样,以各种形式被曝光在大家面前。如:双汇瘦肉精事件、雨润烤鸭问题、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进口奶粉死虫活虫、染色馒头、假血燕、全聚德无证驴肉、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等多达20余种。这只是2011年曝光在大众面前的问题,再加上别的年份,还有未被曝光的安全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管不力。中国的食品监管采用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 “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即重复执法或相互推脱。这就给某些不法商贩制造、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大多致力于提高食品生产的卫生状况,未能上升到“安全”的高度,使得中国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
2、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给非法或者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发展创造了生存空间。不难发现,我国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还存在有严重的漏洞,如免检产品的颁发,只需在抽查3次且都合格的情况下便给与免检资格,这样的规定或许是出于督促公司提高质量,但在免检之后的质量问题便成了忧患,三鹿集团、双汇便是最好的例子。另外,这些法律规定和标准体系还存在严重滞后、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规定偏低等问题。2012年初爆出的毒胶囊事件时,记得修正药业的辟谣说辞是当时国家并没有关于铬的含量的标准,显然这并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与原谅。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提供了可乘之机。
3、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消费者没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为非法厂商的欺骗性销售提供了机会,在非法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既然没有人管,消费者也不会发觉,那么低劣、假的原材料给他们带来的利润便成了最大的诱惑。消费者应该是食品监督的最大也是最有力的群体。中国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甚至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的购买表现,为不合格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而,更严重的是,对食物中毒表现的不了解,纵容了非法谋取暴利的厂商。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由上所述,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很多需要几步的地方,针对以上几点食品问题频发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建立、健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加大对非法企业的惩治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意味着低劣的商贩将被拒绝于市场之外,为市场整体素质、安全的提高做了初步的保障。实现食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保证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2、为商家颁发不同等级的质量、安全标志,并适时检查,以备升级或者降级。这样,不止起到了督促生产者生产的目的,也可以杜绝类似“免检”弊端的发生。
3、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才处理的现象,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真正从源头抓起,实现食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保证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4、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使非法的、不安全的食品生产者无处可逃。国家应从宏观上调控,由专门食品安全部门负责,实行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级的方式,切实做到落实到每一家企业、每一种产品。
5、普及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从大众着手,加强宣传和领导,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实现全民参与、全民监督,让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没有存活的可能。
6、优化有关食品的安全标准。为生产者做好带头作用,严格遵循安全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出厂,从源头杜绝不安全食品的市场流通。
7、生产者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角色,加强对企业的思想道德教育,用温总理的话说就是“要怀着道德的血液”,摒除唯利是图的格局。
四、结论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中国菜在国外也是广受欢迎,而如今各种指标都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竟然容不下一张平静的餐桌。幸运的是,国家与人民都已经注意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让人民大众看到了希望。或许我们应该感谢非法商贩,虽然给很多人带来了生命健康上的危害,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改革。餐桌保卫战,还在继续。
第二篇: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对 食 品 安 全 问 题 的 思 考
09电气2班
黄凯0967130226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食品安全,你伤不起!
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日本核辐射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表示毫无压力。因为吃着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长大的中国人民早已百毒不侵,区区辐射无足挂齿。看似无厘头的调侃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国人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强烈不安与不满。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连称“惭愧”。他表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是长期的,日常生活食品的保障能否做到像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一样,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正是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困境,才有了王岐山副总理的“惭愧”之言。“民以食为天”,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任何人也“伤不起”。
食品安全的警钟
长久以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一次次刺激着国人本已脆弱的神经。2011年1月,《小康》杂志发布的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近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再一次将食品安全这一严峻课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11日,上海超市曝“染色馒头”事件,第二天,该市启动了全市范围内的“馒头大检查”。随后,内蒙古、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多个城市都展开了针对馒头市场的专项整治。
类似的“彻查风暴”已经屡见不鲜。每当媒体曝光一地的问题食品后,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就会立即做出严厉批示,立即成立由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监管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着手调查,肇事企业也很快会得到处理,事态就这样毫无悬念地得到平息。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三聚氰胺”问题解决了,“瘦肉精”事件又爆发了,“染色馒头”事件解决了,鱼肉注水银又出现了。这种救火式的处理方式,总是无法彻底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在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形势复杂严峻。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落后,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源头分散,政府监管难。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44.8万家,其中80%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经营主体约323万家,有证餐饮单位约210万家,无证照的小作坊、小摊贩和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农业生产更为分散,种植养殖环节还主要依靠2亿多农民散户生产,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小、散、乱的特点突出。
三聚氰胺事件就是食品产业落后生产发展方式的客观反映。事件发生时,全国有乳制品生产企业1500多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40多家、奶站20393个,奶牛规模化养殖率仅19.8%,市场集中度过低。企业缺乏规模直接导致恶性竞争,忽视奶源基地建设,促发奶源大战,给部分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另外,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源自行业“潜规则”。上海有关监管机构就透露,超市把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退还给生产商,过期食品被生产企业重新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此乃行业“潜规则”——既已明知是行业“潜规则”,监管机构如何能多年视而不见?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无良企业自然难逃其咎,但行政监管缺失与混乱才是根源,甚或如“瘦肉精”事件中,某些监管者与不法企业、商家结成利益同盟、监守自盗,几令食品安全防线沦陷。
行政监管积弊不除,食品安全的承诺即是一句空话。而行政体制内积弊是不可能依靠自查、自检就可以破解的,需要来自外界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发生后,无良生产企业迅速被吊销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但对监管机构的司法问责将何时启动呢?渴求食品安全的消费者,同样期待司法之剑挥向这些领域,追问这本应确保公民安全的“最后防线”是如何崩塌的。
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让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实保障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短短数天内,如此密集的曝光,说明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印证了日前温总理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食品生产的确是个良心活。无论现代化的流水线,还是传统的小作坊,生产过程都可谓“天知地知良心知”,而消费者只能“眼不见为净”。因此,一个社会如果道德滑坡,食品安全往往是重灾区;反过来讲,提升食品安全指数,道德重建是重要一步。
道德对于市场经济的意义,无需多言。而如何拯救道德,却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善行义举的弘扬、苦口婆心的劝说固然重要;另一方面,也要警醒:那些有毒食品制造者,往往也曾是高喊“社会责任”的企业。这也说明,良心的盾牌并非总是可靠,道德的血液并不总能自我生成,尤其是对企业来说。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以股东利益和利润最大化的组织那里,公众健康永远不是一个首要的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食品生产者很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
市场经济既是“诚信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可以提倡企业流淌道德血液,却必须正视企业逐利的现实;我们可以提倡企业的道德自律,却并不能把“宝”全部压在良心上面。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法律站稳了阵脚,道德才不至于在利益面前无限后退。事实上,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或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或是因为执法者的失守推诿,或是由于问责的过于温柔。近年来,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但倾家荡产的商家却十分罕见,监管渎职者被严肃问责的也少之又少。既然总是打不疼、打不死,既然笃定的收益远远大于预想的风险,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就会发生,不闯红灯就会落后的“红灯效应”就会被放大,避免食品生产企业的“道德风险”也就无从谈起。
其实,发达国家也经历过食品安全危机,如美国的“肮脏食品加工厂”,欧洲的疯牛病,日本的毒大米。推动各国走出危机的最大启示,是用系统的制度呵护良心,用严苛的法律捍卫道德。美国法律规定,无论金额大小,只要有制假或售假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日本对农产品实施严格的“身份证”制度,建立了可追溯管理模式。这也正如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的,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让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
食品安全,需要思考
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对相关企业的司法追责做到了雷厉风行,但对失职、渎职的监管者的司法问责远未到位
回顾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对犯罪企业,尤其是中小民企的司法追责已基本到位,但是,对失职、渎职的监管者的司法问责却远没有到位。今年3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刚刚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从司法层面加大对国家公职人员在食品安全失职、渎职犯罪的查处,明确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者和执法者要有司法问责。人们普遍认为,这将极为有效地提高监管效力,从而遏制食品领域里的不法行为。花样百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挑战着消费者的想象力;监管的无序和失措,则挑战着管理者的信用和权威。种种食品安全事件再度敲响食品安全警钟,警钟为谁而鸣,值得每个人深思。
针对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带给我们的反思,以下是我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1.制定和完善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有关标准,将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2.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长期化
3.加强对剧毒农药的管理,堵住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
4.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建设和治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5.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护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举。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而正常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主要来源于经营者的诚信兴商,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推进国家依法执政的重要保证。在社会范畴中,不安全食品不仅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也给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惧和心理障碍,并且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执政党的公信力。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国际形象的重大举措。对外出口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全面接轨是我国的战略任务,然而当前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我们要从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角度进行反思,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牢牢把好食品质量关,这才是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国际形象的务实之举。
四、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我国应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职能,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2、整合资源实行统一监管,提高执法效率。
针对我国国情,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同时加大各相关机构间的协调力度,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职能交错造成的管理体系混乱。
3、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目前,我国食品相关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共四级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有1000余项。当前,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偏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存在着交叉、矛盾或重复,重要标准短缺,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部分企业标准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部分标准的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
4、发挥舆论引导与监督作用,强化安全意识。
我国首先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切实加强食品加工、制售企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守法经营意识;其次要强化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及部门网站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有计划报道食品安全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有步骤地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不断增强其辨别食品质量优劣和真假的能力;最后要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举报、揭发食品安全领域的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违法行为,提高公众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参与度,营造维护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四、参考文献 [1]张永建:《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太原科技,2009年,
第四篇: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论文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打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地沟油的张狂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与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问题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绿色食品、现状、原因、对策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近年来接二连三的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甚至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劣质奶粉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能致死;2005年,碘含量超标的雀巢奶粉,食用后将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市场上出现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导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被曝光,使用此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可导致死亡等等。这些肮脏的事件背后,是无数个可能因此付出生命代价的无辜受害者。
除了这些被新闻媒体大肆曝光披露的“著名”事件外,我国食品安全仍存在着巨大的隐患。食品添加剂一直是颇受争议的话题。离开了食品添加剂,食物确是新鲜了,但我们依赖的超市大概便不复存在了。因为没有了食品添加剂,零食、肉类等便没有了那么长的保质期,甚至第二天便会变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若是继续让添加剂在食品界徘徊,又会出现添加剂使用不当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市场上利用食品添加剂造假已不再是稀罕事,但是广大消费者却缺少辨别知识,从而上当受骗。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视频的安全。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些远远不够,不足以打消人民心中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
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演越烈。问题食品的实际面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走向食品内部,从物理走向化学……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严重伤害。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产生食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东西促使在现今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从上述种种事件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
(1)国家食品监管部门与食品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由于监管工作成本高并需要人力资源,目前我国的食品监管系统并不完,对食品企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的监管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会有漏洞,被不法分子抓住机会造假。并且,不少龙头企业,财大势大,拉大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当地居民就业,从而直接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留下安全隐患。国家监管机制处于被动状态,对企业信息的掌握不全面,弱化了监管的有效性。
(2)消费者与食品企业之间消息不对称
消费者除了通过食品标签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外,很难真正的去考证食品企业的生产链的安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国家监管部门,寄托于企业的良心经营,新闻媒体的曝光披露,无法真正的捍卫自己的权益。
2.经济利益驱使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当下,企业之间竞争压力大,一不小心便可能宣告破产,并吞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在价格战中胜出,被巨大的利益驱使,背离了良心经营的初衷,急于求成,违反法律法规,触及社会道德的底线,损害消费的利益。
3.企业管理漏洞
偌大的一个企业,想要良好的运行离不开完善、有效的管理系统。大企业的组织结构极为复杂,往往有多层次、分布广的特点。随着集团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信息量急剧膨胀。面对大量信息,最高层往往是从宏观着手,子公司的问题可能一直积压,直至最后问题爆发。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监管环节的疏漏,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
4.相关政府部门失灵
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一直是中国的大问题并且一直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其中之一的弊端便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体现了出来。不法商户、企业常常通过不法渠道低价获得一些劣质产品,经过二次加工再高价售出。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与政府官员拉上关系,最多的往往是以金钱为媒介,从而在政府的质检关卡中轻松过关,打上合格的标签,在市场上售出,危害消费者的利益。而政府部门在此环节中,不仅没有做到严格的监管,反而另一种意义上纵容了不法企业的违法行为。
5.没有良好、完善的监督体系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主要是因为监管体系不完善,不仅是政府监管,也有企业内部监管,消费者对企业、政府的监管。如果不能够将这三者的监管做好且紧密联系在一起,食品安全问题便不易得到解决。
从时间层面,监管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然而,在许多地区往往都是在发现问题以后的事后监管,无异于马后炮,事前和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从空间上看,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部门的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部的监管,消费者的监管,并没有实现紧密结合,没有形成有效的层层监管体系。表现为,政府机构监管的滞后性,行业,企业监管的不自觉性,消费者监管的困难性,新闻媒体监管的局限性等。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1)政府对人民负责,强化信息披露。对企业的产品定期做抽样调查,并 将抽查的结果公布于众。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惩罚力度,对于食品行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给予严惩。
(2)企业对消费者负责,产品信息公开。消费者有对产品的知情权,消费 者有权知晓食品中添加的成分,企业也有义务披露。企业不得做虚假广告,产品包装袋上标志内容要全面反映产品的特性。
2.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成是一种责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社会利益。正确认识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即必须把经济绩效和道德方面做出全面的考核。
3.完善公司组织结构
(1)成立监事会以及公司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理日常的质量监管工作。各个子公司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歌机构成员不对子公司负责,而是直接对母公司的董事会负责。当发现子公司出现比如质量问题,成员有权直接向母校公司反映情况。
(2)提高员工和整个公司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设立一个信息处理部门,把大量的信息分门别类,分清主次,对质量方面的信息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4.完善政府职能
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结合,推动多层监管体系的建设。国家应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企业有一个硬性的约束。监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事前监管,事中监督。新闻媒体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广大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我权利。
5.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确保食品安全有法可依。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是保障。
鉴于我国食品安全立法落后的情况,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建议改变现在这种“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段监管原则,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集中统管原则,将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应深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企业自身的道德建设额,完善组织机构,早日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第五篇:分析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解决办法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食品卫生与安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我们一起探讨和解决。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遭遇有害健康的作假食品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敌敌畏泡过的火腿、福尔马林泡出的干货、硫磺熏白的蘑菇、病死猪肉做的肉松、孔雀石绿处理的水产品、加了漂白剂的米粉和粉丝„„因为配方奶粉 有问题而导致婴儿死亡的,也不是新闻,早在 2004 年就有十几名婴儿因为服用劣质奶粉而死亡。往饲料、大豆制品、奶制品中掺三聚氰胺(美其名曰“蛋白精”)冒充蛋白质,做为一项公开的行业秘 密,在国内已盛行数年,推销“蛋白精”的“生物技术”公司遍地开花,可见这个市场之大.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关于食品安全 问题的事件:
1、双汇瘦肉精事件
2、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 毒事件
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
5、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 色
6、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
7、染色馒头事件
8、沈阳毒豆芽事件
9、宜昌毒生姜事件
10、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
11、合肥染色蛋糕事件
12、北京 多家影院爆米花桶被曝或含荧光增白剂 存致癌因素
13、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 事件
14、广东中山查获 1325 公斤“墨汁粉条”
15、重庆一公司购 26 吨三聚氰胺 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
16、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浸泡多次仍掉色
17、珍珠奶茶 吃珍珠等于吃塑料。
这些年,因食品安全问题屡亮红灯,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市场忧 心忡忡,买肉类怕有“疯牛病”和病死猪,买鸡鸭鱼类怕有“禽流感” 和含激素,买果蔬担心“转基因”和“农药残留”,买米面怕用了抛 光矿物油或掺有增白 剂; 还有吊白块、苏丹红、“陈化粮”、“地沟油”、“工业盐”,以及孔雀石绿、福寿螺、有毒多宝鱼、红心鸭蛋、瘦肉 精„„媒体曝光的新闻几乎涉及人们需要吃的各种东西,让不少人陷 入食品安全恐慌之中。社会现象 苏丹红:3 月 4 日,北京有关方面检测出亨氏中国某批号的辣椒酱中 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此后,国家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紧急 布置彻查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追查“苏丹红一号”的源头,肯德基 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受冲击。超碘奶:5 月 25 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 质量抽检报告,“雀巢”金装版成长 3+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北京等地又相继发现碘超标奶粉,很多地方责令企业收回超碘产品。变质奶:6 月 7 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变质光明牛奶 返厂加工再销售” 的做法被河南电视台曝光。月 10 日,6 《都市快报》 报道称杭州出现光明“早产奶” 月 13 日,;6 《中国经营报》报道称 上海市出现光明“早产奶”,光明牛奶陷入困境。孔雀石绿:7 月,用于水产品养殖、可导致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 的化学制剂———孔雀石绿在国内市场被发现。农业部下发了《关于 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兽医和渔业行 政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三聚氰胺:10 月,一种被非法加入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化工原料,在中国至少另 600 余名婴儿致病,4 名死亡。
2011年10月,山东利津县被媒体曝出在肉羊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事件。在利津县盐窝镇黄河三角洲畜产品大市场,工作人员在推运加工后的肉羊(10月26日)。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事件随即引起广泛关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的玉米馒头中,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柠檬黄”,向超市卖场销售并从中牟利。执法人员在查封上海盛禄公司库房里发现尚未销售的“染色馒头”(4月12日)。新华社发 就在“地沟油”人人喊打之际,另一种问题油——“潲水油”浮出水面。2011年重庆九龙坡区破获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喂牲口的“潲水”提炼成食用油,除了肮脏不堪外,还有和“地沟油”一样的问题——其多项指标竟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重庆市渝北区警方查获一生产、销售“潲水油”的窝点(5月21日)。新华社发
以上这些事件是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这些足以说明:我们现在面临着食品安全的问题,必须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来源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3.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
4.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 量多达十几部。虽然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 于它出台早,要求标准低,以及现实情况的飞速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 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对待严重的食品问题,已经不能有效的规范,合理的操作。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控制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作为一种行政权力,完全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监管权力。改革开放之后,引入市场机制,但是我国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经济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它是不完善的政府和不完善的市场的混合,市场失灵必然导致市场垄断、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所以在食品安全领域,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政府公权力是必须涉入的,运用政府公权力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方面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 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媒体不可能调查、监督、批评国家质检总局。事实上,对整个事 件的报道一开始就在政府宣传主管部门的掌控之中,媒体被要求不能“炒作”、不能对受害者做调查报道。除了三鹿董事长被抓去顶罪,其他企业负责人不必担心被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个人不必担心承受经济损失 ——在闻到风声时,有的企业负责人已经套现脱身。除了蒙受市场损失,肇事企业看来不会受到法律惩罚。律师们已被要求不能代理受害者向企业索赔的案件。受害者以后可能会获得一些国家赔偿,“没有良心”的 企业造成的后果要由没有发言权的纳税人来买单。这种情形与一百年前的美国有些相似。当时的美国也是劣质、假冒、有毒食品药品猖獗,一批被称为“耙 粪者”的记者调查、揭露了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肮脏的肉食品加工场、有毒的食品添加剂和色素、无 用甚至危险的“灵丹妙药”等等,最终导致国会在 1906 年通过纯净食品与药品法,要求食品和药品的标签 不能含有虚假或误导的内容,食品不能隐藏有害健康的成分等。1937 年,田纳西州的一家药厂推出一种 磺胺类儿科新药“万灵丹磺胺”,里面含有有毒的抗冻溶剂二甘醇,毒死了 107 人,其中许多是儿童。全美 舆论大哗,促使已在国会扯皮了几年的新法案——联邦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在第二年通过。有了这两个 里程碑式的立法,美国的食品因此干净、安全得多。但是,要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仅仅靠立法是远远不够的
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及解决办法
1、完善监管体制, 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目前的小 作坊加工点大都扎根在社区与乡村,这部分的食品卫生最易被忽视。乡村这块受到交通的限制,存在监管真空。在当前政府职能部门资金 缺乏,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是个值 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作监管。
2、改变观念,普级食品安全知识新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应随着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增进食品安全知识的内容,不管是消费者还是 食品质量审核部门都应从以前追求产品色香味的外观表现转化到追 求食品营养安全的内在表现。从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 素和其他病理因素,分析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普级 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让消费者正确辨别安全食品,让不安全食品在 食品市场中无立足之地,营造安全食品的大环境,达到扶正祛邪的效 果。
3、完善法制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司法制裁有效衔接 建立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司法制裁有效衔接 的常设机构。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实行高位协调;在市公安局下组建 常设机构。的食品安全执法大队,建立 110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联合执法机 制,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使行政职能部门、与公安、司法部门联合,有的放矢,查办嫌疑食品问题案件。使得食品安全行 政执法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等社会力量与司法制裁有 效衔接起来,确保《食品安全法》在深入贯彻实施。如果说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内部因素,充分发挥技术层面分析能 起到盾牌作用,那么,理顺外部因素,加强执法力度就是利剑了。有 了盾牌与利剑食品安全才能有保障。
4、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保护环境,切实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好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农产品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生 [9] 产,从根本上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另外还应加强对食品污染物 检测以及食源性疾病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加强 食品质量的安全性。
5、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惩罚力度。根据目前食品安全状况尽快出台相对完善 法律,更大范围的涵盖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另外在法律中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 力度,从而真正改变食品安全的现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建立起相对统一,[10] 责权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关键一点,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制 度,让消费者在遭遇不安全食品时能捍卫自己应有的权利。
6、提高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进行高技术的检测,全方面检测食品质量。这 样一方面可以直接控制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质量,可以保证食品的出口以及消费者 的健康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厂家有所顾忌,有所畏惧,减少对不安全食品的 生产,从而也就相应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程度。建立顺畅的食品安全检测信息网络。在实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手段。直接影 响食品的质理和安全。
7、加强商家的诚信,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 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11]可以通过奖惩措施来加强商家诚信,如对 信誉度高的厂予以媒体等方式的赞扬,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如缴税优惠,现金奖 励以及各种形式的政策照顾;对不诚信的厂家在媒体上进行揭露和批评,使社会 公众舆论的矛头指向它,从而让它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致力于安全食品的 生产和自身诚信度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