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标说教材(六语)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教材
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下面我就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进行研说,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它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居第三学段,基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下面我重点说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第三学段从五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9.诵读优秀诗文
10.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
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课件)
本册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除去第六组,其余七组教材体例雷同,每组由‚导课‛,‚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展‛穿插安排。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的识字量,本册只要求会写120个字,教材后附有生字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教材中这几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加强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此外,本册教材和五年级教材相互联系,体现了遵循规律、螺旋上升的特点。
(三)、编写意图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在编排的过程中,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些新的探索,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了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如上承五年级上册以人物为对象的专题‚走进毛泽东‛,本册教材编排了第五组‚初识鲁迅‛,专题性质相同,但学习目标不同。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根据语文学习目标,即对人文内涵给予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学习方法,力争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
(四)、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
1、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学习内容包括认识鲁迅、感受鲁迅,四篇文章只有一篇《少年鲁迅》是鲁迅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
本单元知识方面的目标是:(课件)能力方面的目标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
2、本组教材的编排结构是:它由导课、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会写12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力方面: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品质
(五)、教学建议
1、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2、初读课文时,可先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课文时,引导学生根据‚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它们是因果关系。
4、要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的揣摩,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如谈《水浒传》一段‚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伯父动作的品味,感受伯父的慈爱宽厚,和小周晔一起走进那段茶余饭后的惬意时光。
5、本课适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饱和丰富的感情,要注意体会,第三部分可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要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6、本课的四字词语,成语,熟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运用,完成后相互读读,纠正不当。
(五)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这一单元,一要注重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搜集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二是开展拓展性阅读,可以拓展鲁迅的《故乡》,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感情》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三是进行适当的小练笔。这几组文章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的崇高形象,依照这一写法,刻画一个熟悉的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四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鲁迅的精神,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使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让我从初始年级带到毕业班,我会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教材中的每一个栏目,甚至插图,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全面准确的把握语文课标,充分、灵活地运用教材资源。‚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吃透教材,研究教材,为构建崭新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我将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第二篇:六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朱冬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说课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总目标共有十条,我做了以下简单归纳:
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学会倾听,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了总目标,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更要铭记于心。
(二)学段目标
六年级属第三学段,本学段目标我做了以下提炼: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用硬笔和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
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在口语交际方面,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与人交流时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在习作方面,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素材,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
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第二、说教材。
明确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我们再一起走进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例、编写特点两方面去研读、把握教材。
(一)教材的编排体例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学生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单元,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
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此外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北京的春节》《跨越百年的美丽》等。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更好地落实了整体性目标。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
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它们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
法,本册教材,希望能够通过比较系统的导学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说建议
我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入第三个环节。
首先,说教学建议
高年级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读写结合。必须回归扎实的“识”“悟”“读”“写”。
识:识字上,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不仅掌握“音、形、义”,更要体会“情、境”,养成独立识字能力。
悟: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品读语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开展讨论,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感悟文本。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是重点。
读:《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适当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写: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如《北
京的春节》学完后,布置学生简单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这组课文学完后,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民风民俗社会调查活动,想想哪方面民风民俗自己最感兴趣,试着用学到的方法仿写一篇习作,写完之后互相交流、修改,在激励学生反复修改的基础上编写一本民俗作品集。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校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评价学生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善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既要肯定又要委婉地提出新要求,还要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使其产生更高的需求,教师要通过评价促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2、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对学生日常语文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具体使用的是咱们学校的学科评价表格。
3、加强主体评价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在质疑环节,我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1)读了课题,我有什么问题?
(2)我提的问题有价值吗?(3)我提的问题自己能弄懂吗?(4)我能提出一两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吗?
通过设置这些问题,坚持引导学生用这些问题来评价自己的问题,甚至是老师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明白提问题质疑要抓住关键,把握本质。
3、体现多元化评价
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立足课本,挖掘语文资源
我将拓展阅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阅读资料,巧用课文中插图使探究立体化,挖掘文本创新点改编、续写故事,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合理地利用学校、教室等场地,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有人说:“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每个人在小学这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尝试推开语文
这扇门,才能体会语文知识的丰富多彩,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为此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力争为学生打造一个创新、高效的课堂。
第三篇:说课标说教材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第一方面:说课标(20分)
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个维度来呈现的,全面而富有新意。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要学生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的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1、学段目标(即教材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把语文分成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第三学段的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
第三学段的目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
(1)识字与写字:本册要求学生准确认读207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33个。硬笔书写楷书行宽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2)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还要学会浏览以扩大知识面。(3)写作方面: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表达自己需要,分段表述并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4)口语交际方面: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5)综合性学习方面:对自己身边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单元目标 教材共安排了七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意义。围绕本册目标,第一单元主题“友情、爱”确定的内容标准是:(1)识字与写字 : 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2)阅读 :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②
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认识健康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热爱学生的蔡芸芝老师,在生活重压下仍旧照料妈妈、制作小橘灯的小姑娘。(3)习作: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印象深刻的老师”刻画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4)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述老师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5)综合性学习: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汇报交流中提高总结及口语能力,在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对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与老师之间的爱产生情感共鸣。
3.本课学习目标:
第二方面:说教材(20分)
1.简介抽取文本的教材内容、单元地位、前后知识技能的连贯性
(1)教材内容
(2)单元地位
(3)前后知识技能的连贯性(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①知识的横向整合本单元教材以友情、爱为主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学习内容与口语交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诠释着、实践者这个主题。
②知识的纵向整合友情、爱这个主题的落脚点是本册第五单元“革命传统教育”和第六单元“情感”,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只要学生稳扎在友情和爱这个丰富的情感世界里,还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让学生深切感受纯真美好的情感,并能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2.教材编写体例及目的本册教科书以学习版块的形式组元。全册共七个单元,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具有整体性。精读课文课后有生字,课后习题;略读课文
课前有“阅读提示”,课后有生字,没有课后习题选读课文没有课前提示,生字,课后题,供教学时选读。
课后题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词语的理解和积累;精读、略读课文课文后安排了“我的词语库”,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有些课文后还安排了“信息窗”,提供有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作者。
语文乐园分三大板块,“词海拾贝”重点放在本单元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与训练;“古诗诵读”意在增加古诗文阅读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语文生活”尽可能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整合在一起,活动设计丰富多样,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3.教学设计:(要有板书设计)
第三方面:说建议(40分)注意:根据教材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训练措施(针对这一课)
1、说教学建议(要具体)
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要:
(1)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如通过课本剧、诵读、演讲、讲故事比赛等对教材稳扎稳打。上册教材在学生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我组织学生以课本剧形式再现课文内容,并体会雨来、鬼子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2)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预习,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针对本单元内容来说,课前搜集并阅读一些鲁迅的短篇小说和冰心的散文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课堂效果。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在资料的帮助下思考一些东西。
(3)理解课文内容时,以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以读为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如《我的老师》一文中,要注重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尤其是4个生活片段中的话“(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
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画线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可以采用读思结合法,研读课文进行交流,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说评价建议(要具体)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型的评价。
(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尤其中是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佳词佳句采用加分制,激励学生推敲文字。更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佳句。
3、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如文本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多媒体资源、社会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语文课堂,学好语文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2)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于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如本册教材在学习《古诗二首》和《词二首》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作者内心变化和抒发的情感;在学习《黄果树听瀑》和《迷人的青海湖》时,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震撼;在学习《景阳冈》和《黛玉初进荣国府》时,通过视频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反映的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和必然崩溃的封建社会。
总之,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这几句话:
语文就像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像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像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像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语文又犹如我们的母亲,让我们从启蒙懵懂到如今长大懂事。
东马营中学张佳
第四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东一学校
苑丽萍
大家好,我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程标准: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第三阶段目标要求,结合本册教材内容,制定本单元目标要求如下:
1、认识生字23个,会写18个,正确读写新词,能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抄写指定段落。
2、能用钢笔写楷书,行款整齐;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快速默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4、阅读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把商品清楚地介绍给顾客,能认真聆听别人的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初步体验推销带来的快乐。
7、能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法,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8、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内容:
本组专题“说明性文章”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主旨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法,掌握说明文用语的严密、精确。
二、说教材:
本组专题内容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1、导语:本组导语分为两个自然段,语言叙述平实,除激发学习兴趣、点名本组主题外,还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
2、课例: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科技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突出重点,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特点,例如《鲸》第3题、《新型玻璃》第 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另外,在第9课后安排有“小练笔”、“资料袋”,第11课后安排有“选做题”、“资料袋”。“小练笔”和“选做题”是让学生体会到说明文用语的严格要求后,现学现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资料袋”栏目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帮助理解,增加阅读量。这四篇课文是以前说明文的延伸与发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口语交际:本组口语交际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尝试让学生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对商品进行推销。让学生初步体验商品推销成功到来的快乐。
习作紧紧围绕本组专题设计。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练习写说明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4、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对本组课文的重点进行小结,归纳说明方法。“日积月累”侧重阅读,积累词句。
“课外书屋”是本册的机动栏目,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展眼界,教学时以自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说建议:
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应注意:
(一)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要放手:识字都识随课文安排,我们应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对多音字、易混字、难读字作指导(例如:“肺”字右半部分不是“市”,一竖要从顶头开始),并运用一些识字的方法,结合语境推知生字的大意(例如:《新型玻璃》中“恙”文中写道“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碎片仍粘在一起,不会伤人。”说明“恙”的意思。)
记忆生字时,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识记,随时抄写,根据“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及时听写检测,结合钢笔字帖的教材,纠正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2、阅读教学重在引导:本组专题是“说明性文章”,不要求有感情的朗读,但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抓住重点句、段,指导学生朗读,加深多文本的理解。例如:教学《鲸》时,让学生结合课后“思考练习1: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多读课文内容,围绕问题抓住重点词句认真品析;然后,在反复朗读地基础上结合“思考练习2”,感知不同说明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结合“思考练习3”,对比朗读,体会说明文章用词的精确、严密,调动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引导归纳总结、梳理整合才能完成好这项任务。
3、口语交际、习作要适时指导:教学时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倾听和应对能力。
这部分教学课前准备必不可少,本组口语交际主题是“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要在学生了解商品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学习第11课《新型玻璃》时,结合课后选做题就布置了搜集有关商品说明书等活动,为口语交际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教学时先示范演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推荐技巧和情态表达,然后再开展活动,并及时指导存在问题。
习作是介绍一种物品,范围广泛,教学前让学生选择好物品,通过观、查、读、访等方式对物品进行细致了解,掌握相关资料,教学时根据所选物品分组,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明确介绍物品的哪些方面,然后引导学生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会用到哪些说明方法,最后才是动手写作。
4、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在积累。机动栏目《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科普名著,利用这次机会,可以举办一次读书会或读书知识竞赛,促进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
(二)评价建议:
1、对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评价、互评、教师监督为主,并做好详细记实,以周为单位,每周五公布一次结果,对完成任务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不达标的令其周日加工,下周补上,再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使其尽快达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阅读、朗读理解方面:课堂教师随机评价,多是引导鼓励、适时点拨、学生补充,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口语交际、习作以学生自评、教师点拨、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多鼓励,促交流,善归总,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听、说、写的习惯。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晨读读课文、名著,语文课上开辟3---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
2、利用黑板报、学习专栏等资源,展示学生中写的好的习作,摘录来的美词佳句进行鉴赏,及时积累,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及时提取,学以致用。
3、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乡情民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综合性学习。
第五篇:说课标说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
(二)说课标说教材
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三里庄小学
尊敬的领导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由此,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对教材提出了要求。总体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 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第二学段目标
在课程目标中,尽管“阶段目标”是分四个学段提出来的,每一个学段都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但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4-6年级处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第二学段,以下是对第二学段学段目标的阐述。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历数据的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经整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课标不但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索,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 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二)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图形与几何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 小。
统计与概率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实践与综合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通过调查搜集信息,根据影响身高的因素和预测身高的计算公式,大致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
(三)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除了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方面对知识技能提出要求外,对数学思考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及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对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是: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其他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对情感与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 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由于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改进认识分数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二)教材的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以新颖的编排,引人入胜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境,鲜活真实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迫切地想与教材对话、交流。
本册教材内容分四个模块进行学习,分散在七个单元里,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个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包含大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学习。
“合作探究”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信息窗后的卡通问号和合作探究后的问题口袋,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表达的兴趣。
自主练习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填一填、算一算等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共安排七个单元。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模块。
1、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 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
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内容包括正、负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正、负数。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内容包括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内容包括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和比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即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包括数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复式统计图》,主要内容包括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4、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我能长多高,有趣的溶解现象两个实践活动。
逻辑关系 前面知识学习是以后知识学习的基础,体现了知识学习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
每一步的学习既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延伸和完善,更是对后面学习的一个铺垫和准备。
三、说建议
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学建议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本单元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信息窗
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如在讲倍数与因数时,用学校运动会排队引入,从而引出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结合本阶段学生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住特征,区分概念。
本单元的概念特别多,学生不容易进行区分,所以在教学时,老师要有意地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 区别,从而区分这些概念。如奇数和偶数、质数与合数,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可以出一组数进行判断。最后总结出根据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与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与合数三类。
4、注重小组合作进行探究与学习。
本单元设计了许多学习活动,在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比如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分组圈出100以内数中3的倍数,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后,以集体智慧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评价建议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5、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三)评价建议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作用,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