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社会主义观毛概论文
我 的 社 会 主 义 观
姓名:班级:学号:
我的社会主义观
从小学到中学的政治课上的老师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主体,按市场机制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实行按劳分配,由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民主管理国家,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高效运行的社会主义形态和制度体系;他是一种包括理论、运动、制度等形式在内,摒弃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行根本性改造的世界历史进程式。社会主义观这一内容,详细揭示了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揭示了社会主义优于高于资本主义的根源,从理论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现在我们会产生疑问,世事变迁的的时代社会主义是如何发展的。在东欧聚变和苏联解体之后,不少人认为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彻底失败,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为此而欢呼雀跃,我们得以保留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陷入迷惘,群众当中的思想混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社会主义没有失败,一种模式的终结不仅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而且更加促使它的信仰者们继续探索前行,继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继续以新的实践形式开拓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历史提出了要求,我们也按照要求这样做了,中国的发展不管走过了多少弯路,但始终都保留着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而且不断地向社会主义的方向迈进,而没有按照西方精英们开出的药方照单抓药,走向新自由主义的埋伏;按西方逻辑走路的落后国家落伍了,而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尽管曲折盘旋,但它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绝不是失败了!
有些人在看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实施环节或是监督能力都没有体现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甚至是有一些蚁虫在这个浩大的堤坝下坑蚀,买下祸患,让人民感觉到变了味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和国家明显减少了,可并不代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也不代表其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加,有些社会主义的国家的失败恰恰是因为它们背离的社会主义的精神,而那些繁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吸收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所以我们不应该期望资本主义社会的停滞,而应该欢迎它的高速运转,只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的成熟。环顾今日的世界,传统样式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断遭到世人的抛弃,越是发达的国家这种趋势越明显,与之对应的现代资本主义难道不是逐渐偏离资本主义的精神,而逐渐接近社会主义的原则吗?社会主义并没有退场。
现如今仍然有资产阶级哲学家还想从人性论角度证明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是无稽之谈的主义。就目前阶段来讲,这个问题还是一个难以用实践证实的理论争议;也许因为社会主义的早产或者资本主义的社会的巨大容纳能力,列宁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被怀疑了,帝国主义没有像他设想的那样很快走向灭亡,而社会主义的政权却发生了令他担忧的事情,所以今天的世界就变成了这样子,不管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现实毕竟就是现实。我们可以就此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共产主义目前还只能是一种信仰和理想,不能胡来乱搞;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也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上呢?答案是否定的——社会主义已经经受了历史风霜的考验而具有了实践性。在这里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的是:社会主义不是什么无稽之谈,理想主义,社会主义有他的文化多元化,政治生活的公开化,民主精神的真实化,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的有益之处。在近几年甚至是再以后的时间里,一些发达国家的知识精英欢呼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崩溃时,却不来反思一下真正的社会主义精神已经悄然在他们内部滋长起来了。当中国的一些知识份子反思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会蓦然发现社会主义原则的丧失才是失误的主要来源,而不像当初的那样反对社会主义了。
现在并不是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新式社会主义仍然将继续磅礴发展于全世界。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社会主义却是一个现实,不仅是形式上的现实,更是本质上的现实。因此,现在只是社会主义初级实践阶段,我认为社会主义会继续按他的道路持续发展,并会展现给人民一个幸福、安康、繁荣的家园。
第二篇:社会主义荣辱观(毛概论文)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内容提要】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和谐社会
【 正 文】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
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褒贬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分精辟,寓意深刻。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二、是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升华
荣辱观与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 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我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认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此后,古人又提出了不少有关荣辱的格言,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立大志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这充分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同样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因此,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迫求。公忠体国、为民立命的志士仁人,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贫民百姓,他们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在国家危亡的战争时代,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者为荣,贪生怕死、苟且偷生者为耻: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能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者为荣,道德缺失、麻木不仁、见利忘义者为耻;和平时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能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勇于创新者为荣,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不思进取者为耻。正是这些深刻体现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知荣明耻荣辱观,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衰、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倍加珍重,认真继承,大力弘扬。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在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精华的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障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
耻辱。”江泽民同志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辱”,就是要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努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落实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篇:毛概论文我的社会主义情怀2000字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论文
日期
2015年10月21日
我的社会主义情怀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顾名思义,社会主义就是建立社会公有制,将原本被社会实际掌握的生产资料交给社会真正占有。从我国决心走社会主义到今天,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从1956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失误,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要破除长期形成的僵化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接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的方向作为我国前进的大体方向,在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所谓的“特色”就体现在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融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我国的发展路线,这样以来就可以充分考虑中国现有的国情,目前经济,文化以及生产力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来更好地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证明了这个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且给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自强予人之路,是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之路,因此它的成功不但造福国人而且惠及世界。至此,我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一段话:“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就是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和13亿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现实选择。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类虽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自由地选择社会形式,但在一个大的社会形态中,人类社会为最终迈向共产主义创造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和极为丰富的物质条件的道路却是多选的:它可以选择资本主义,也可以选择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谁的生产关系能够最终地和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所必须经过的一个大的社会形态。它存在着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贯通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它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现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同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毛概论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内容提要: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道德建设,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且颇具特色
部分就是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全党、全社会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全党、全社会的认识是当前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
关键词: 道德 传统美德 道德建设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
特点,是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被称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典的《大学》,开宗明义地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孔子更是主张
以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主要手段。几千年来道德主义被作为调控政治统治和调适
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而流传下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价
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强化了人们的求利观
念、自主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同时也诱发了一些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和研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建立
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思想道德规范和体系,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
设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具有
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华民主传统道德含义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道”“佛”
等为辅助的道德理念,包括“仁”“礼”“德”等。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的,就是为了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世
纪以来,世界上所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
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人的。西方的现代技术、实业和市场,都是从西方传统文化
背景上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批判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应当是从自身文化传统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
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相统·的历史过程。事实
上,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的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
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虽然在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与优良的文化资
源.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该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家庭道德、职业道
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和“三德”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
联系,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
华。
3、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共
有家园的建设,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者和判断的标准,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提高全党、全社会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全党、全社会的认
识是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
内容。只有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全党思想统一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希望和
可能。党员干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中坚力量。
2、突出加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由党来集中统一
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认真吸取忽视、轻视和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深刻教训,重塑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执政理念,切实加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绝对领导。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摆上
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制定操作性、制约性较强的政策和制度,持之以恒地贯彻下
去。其次,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在培养、使用干部上向这些同志倾斜,要形成聚集从事思想道德工作人才的导向,以促进此项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3、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的体系建设。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经过广泛的调
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反复试点,建成一个既具有权威的指导性,又有便于操作的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切实实施。从整体而言,思想道德建设可分为内容体
系、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部分。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1失信现象泛滥。中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在当领导机关
个别干部钱权交易、买官卖官乱用职权等现象屡禁不止。
2.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十分缺
乏。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3.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家
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为一些
不幸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严重危害。
4.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二唯独缺
少对自己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成为
经济动物。
5.信仰的迷失与危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个人崇拜之风被遏制由此也
带来了人们信仰的危机。信仰已经被世俗的功利弱化出现乏力的症状。
6.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在我国各地逐
渐滋生、抬头、发展并随着一些人“一切向钱看“的口号的提出拜金主义成为一些人追求的行为准则在一些人的现实生活中滋生及逐步蔓延着”及时行
乐“、”玩世不恭”、“奢侈浪费”等享乐主义的现象
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全党、全社会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全党、全社会的认识是
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
只有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全党思想统一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希望和可能。
党员干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中坚力量。
2、加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由党来集中统一领导。
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认真吸取忽视、轻视和
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深刻教训,重塑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执政理念,切实加
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绝对领导。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制定操作性、制约性较强的政策和制度,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其
次,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在培养、使用干部上向这些同志倾斜,要形成聚集从事思想道德工作人才的导向,以促进此项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3、步加强思想道德的体系建设。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经过广泛的调
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反复试点,建成一个既具有权威的指导性,又有便于操作的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切实实施。从整体而言,思想道德建设可分为内容体
系、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部分。
做人要有人品道德,做事要有职业道德,处事要有伦理道德。对于一个人
来说,人品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它关乎一个人的品格、声誉和事业成功与否;对
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道德不仅关系着政治声誉,更关系着政治生命和事业的成功与否;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道德关乎社会风气、文明礼仪及和谐程度。因为道
德不仅是人生的灵魂,一个社会的灵魂。让道德建设成为一种力量!弘扬中华民
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肖文桂·前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J] 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09期。
[2]辛巍巍 李建翠·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J] 2009年 第3期
[3]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 9月 20日
[4] 宋希仁·《道德观通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5]任福全 吴德义 左守秋[M]中央编出版社 2012年3月
第五篇:毛概论文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要深刻认识“八荣八耻”
1.“八荣八耻”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进入新世纪之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同时也为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荣辱观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1)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来说,“八荣八耻”与当代大学生渴望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2)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八荣八耻”为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的道德教育,有利于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有效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也会对教育者本身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更好地发挥教育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作用。
(3)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八荣八耻”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成人成才既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要求有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占领大学的思想文化阵地
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有过重要的论述。最近,江泽民同志根据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指明了方向。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归根结底是由思想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每一次历史性的跨越,都是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先导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之光点燃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熊熊烈火,开创 了近代欧洲的文明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走向新生的划时代开端。历史告诉我们,时代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需要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占领大学的思想文化阵地。先进的理论和优秀的文化,是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轮子。高校要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加强“两课”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高校思想理论阵地,切实做到用先进理论武装人。要注重以“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学笃行、慎思明辨”、“尊师重教”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发挥优秀文化影响人、熏陶人、鼓舞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