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在西藏发展论坛上的致词时间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在西藏发展论坛上的致词时间:2009-10-24 08:18来源:口译网 作者:口译网 点击:442次
中国西藏文化和中国美术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在西藏发展论坛上的致词
2009年10月22日 意大利罗马
Opening Speech of Feng Yuan: Tibetan Culture in China and Chinese Fine Arts
Rome, Italy, October 22, 2009
首先,我对“第二届西藏发展论坛”在罗马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论坛结束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意中基金会还将在罗马和米兰举办“雪域高原-中国绘画作品展”。绘画展与论坛都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warn congratulations to the second Forum on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 held in Rome!After the forum,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will hold the “Snow-Covered Plateau—Chinese Painting Works Exhibition” in Rome and Milan with Fondazione Italia Cina(Italy-China Foundation).The painting works exhibition and the forum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Italy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among peoples of the two nations.西藏文化是中国藏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植根于青藏高原,繁茂于与汉族等兄弟民族长达千余年历史的文化交往和融合之中。长期以来,藏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化共生性和互补性,成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Tibetan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al formation developed by China's Tibetan ethnic group during the long history.Based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ibetan cultur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dur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brotherly ethnics groups like Han for more than 1,000 years.For a long term, Tibetan culture and Han culture promo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serv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ng-lasting, colorful and glorious Chinese culture.以西藏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是在这种藏汉文化共生互补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展而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经历了从农奴制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一批又一批的藏汉画家深入西藏腹地,通过他们的亲历与各自的心灵与艺术眼光,运用画笔描绘了这一伟大历程。通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开创并奠基了丰厚的西藏美术主题的艺术创作传统,使得西藏美术主题不光衍化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众多美术家热衷表现的题材。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inting works on Tibet is initi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ibetan and Han cultures promoting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form.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ibet has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and fundamental change from serf society to the society with modern civilization.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ibetan and Han artists in China go deep into the hinterland of Tibet and describe the great progress with their painting brushes through their own experiences, inspiration and artistic vision.The efforts of artis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have initiated and laid solid basis for the art tradition of painting works on Tibet.Thus, fine arts works on Tibet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fine arts creation and Tibet is now the theme widely presented in the works of many artists.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许多藏汉中青年画家所创作的优秀作品,体现了改革开放后西藏地区的新变化、新面貌和新气象,成为反映当代中国多民族生活的生动艺术画卷。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excellent works created by many middle-aged and young artists of Tibetan and Han embody the new changes, new appearances and new atmosphere in Tibet reg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vividly presenting the life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China in modern age.借此机会,我想介绍一下将于23日和26日分别在罗马和米兰举办的“雪域高原-中国绘画作品展”情况。此次将展出的西藏题材美术作品,是从为数众多的西藏题材美术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代表着不同时期西藏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价值,这些作品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和里程碑的非凡意义。此次展出的数十位中国藏汉杰出中青年画家的精品力作,无论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风格特征。从艺术史的各个维度相互对照来看,我们还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感觉到西藏题材美术创作的衍生发展和变化轨迹,以及各个画种对这一题材的表现所呈现出的多样面貌及其特色。我认为,本次展览所包含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相信这些作品将给意大利人民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On this occasion,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he “Snow-Covered Plateau—Chinese Painting Works Exhibition” held in Rome and Milan on the 23rd and 26th this month respectively.The works for the exhibition were selected from a large number of paintings on Tibet, representing the important values in fine arts works production on Tibet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with epoch-making and milestone significances.These masterpieces of several dozens of the middle-aged and young artists of Tibetan and Han ethnic groups have irreplaceable styles in terms of artistic and ideological contents.By comparing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art history, we can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fine arts creation on Tibet from these works and the d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painting varieties on this theme.The artistic connotation and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of the exhibition is self-evident and I believe these works will bring visual beauty and spiritual pleasure to Italian people.谢谢大家!
Thank you!
原文链接:http://
第二篇: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致词
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致词
何秉孟
2013-1-9 19:26:06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4期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5)04-0004-01
尊敬的俄总统副全权代表普罗斯佳科夫先生,尊敬的俄罗斯联邦各位州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参加论坛的两国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讲以下四点想法和意见:
第一,发展中俄区域合作的政治意义不可低估。中 俄两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边境接壤4 000多公里的相邻大国、经济结构上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大国、具有共同根本利益的战略协作关系大国,两国发展区域合作对于巩固中俄传统友谊、实现互利互惠、促进加快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政治意义。尤其是两国都面临超级大国和霸权主义的威胁,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也面临本国犯罪问题的困扰,我们在区域合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加强在国家层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可或缺。对此,中俄两国各界有识之士都应在思想上有战略高度的认同,在行动上只争朝夕,积极推动中俄区域合作。
第二,发展中俄区域合作的经济前景非常广阔。有两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第一组数字是:2004年,中俄两国双边贸易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增幅超过30%,其中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达到38亿美元,占中国对俄贸易总额近1/5。这些数字说明,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贸易的第一大省,是中俄区域合作的第一大省。第二组数字是: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而中俄双边贸易总额所占比重不到2%,占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不到10%。这同中俄两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同中俄两国经济实力极不相称,也同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随着中俄东部地区边界的最后划定,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睦邻友好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展现出中俄两国区域之间的合作不仅将高于两国GDP的增长,也将高于对其他国家合作的增长的更加光明的前景。这也应该成为两国有眼光的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共识。
第三,发展中俄区域合作的模式创新至关重要。中俄两国区域合作要取得重大突破,关键是学习借鉴世界多国经验建立创新的合作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出口加工区的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的模式以及保税区、免税区的模式,等等。中俄两国要在国家层面上扩大合作,建立全方位、高层次、多领域的战略合作,就应该借鉴世界一切行之有效的地区合作模式,首先在中俄远东和东北区域之间进行大胆试验,取得经验,再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和扩展;我们应从中俄两国区域合作的实际出发,创造出有中俄区域合作特色的新模式。
第四,发展中俄区域合作的理论支撑亟待加强。中俄区域合作的光明前景与巨大潜力,既为两国企业家发展合作创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两国专家学者理论研究搭建了巨大的舞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现有1 500多名高级研究人员,拥有学科齐全、学风优良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我们愿意围绕发展中俄区域合作这一主题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联合与协作,愿意与中国地方一流社科研究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加强科研合作,也愿意与俄罗斯有志于中俄区域合作的专家学者共同进行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为发展中俄区域合作,为黑龙江省实施对俄合作战略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建议。
如果说,俄罗斯的繁荣有赖于西伯利亚,西伯利亚的繁荣有赖于同中国的合作;也可以说,中国的振兴寄希望于东北,而东北的振兴寄希望于同俄罗斯的合作。总之,中俄区域合作是一篇互利双赢的大文章,也是一篇丰富多彩的大课题,更是一座亟待开发的理论“宝库”。我想,做好大文章、完成大课题,开发“大宝库”,正是举办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根本宗旨之所在。因此,我祝愿这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希望论坛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
(何秉孟: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慕冰在第四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重点支持村镇银行发展
--在第四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慕冰
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尊敬的张肖行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
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村镇银行论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试点工作到现在已经四年的时间了,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四年多前,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试点四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银监会全力推进,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踊跃参与,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丰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探索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渠道;三是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和市场合理的建设;四是引导创新的农村金融的商业模式和特色产品;五是科学构建了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有效监管模式。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共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2家,其中开业448家,筹建104家。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占40%,中西部占60%。在已开业的44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400家,占89%;贷款公司9家,占2%;农村资金互助社39家,占9%。同时,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2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3亿元,83.4%的贷款均投向了农户和小企业,整体加权资本充足率30.5%,不良贷款率0.12%。总体上运行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新型农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当地原有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经济结构中最大的问题,“三农”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市场机制的发展关键是要顺畅两
通,一是商品流通;一是资金融通。流通创造价值,融通提升资金,二者合理助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目的就是要建立城市资本回流农村的渠道,建立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渠道,以此平衡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了落实这项利农、惠农的政策,核心是要坚持质量为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们认为,坚持质量为先重点
是要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市场定位上要重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管是城市资本还是农村资本,不管是初始投资意图还是开业后市场业务运作,都要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己任。要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原则,面向三农,面向社区,不断探索灵活、便利的信贷管理和服务模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今后银监会将继续加强对村镇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的监管,防止借服务“三农”之名行抢市场、铺摊子之实。第二,今后认识上要优先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的难点在于与当地经济契合度的建设,在于机构自身稳健经营理念与专业化的建设。四年多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是商业银行,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供专业人才、金融产品、资金清算以及后续培训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有效渗透本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有利于新组建机构较快拓展社会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为此在机构的培育上,银监会将重点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第三,区域分布上,将优先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县域倾斜。我国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问题交集在于中西部欠发达、不发达农村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这些地区金融机构少,竞争不充分,服务满足程度比较低。引导国内资本这些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不仅会带来资金,也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对提高当地的金融市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要始终坚持布局合理、适度竞争、增强活力等目标,重点向中西部不发达、欠发达的县域和农村地区倾斜,同时要兼顾政策导向和商业可持续问题,进一步深化东西挂钩,发达与不发达地区挂钩的积极政策,促进、优化城乡
和区域金融资源配置。
第四,培育进度上,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金融是把“双刃剑”,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搞得好就是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搞得不好就会危及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历史上,我们有过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惨痛教训。前一段时间个别国家也发现了农村微贷机构的严重危机。我国改革发展的今天,绝不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事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底线。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以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数量总量和结构的把握,密切关注农村金融市场机构布局的合理
性,不冒进,不搞运动,成熟一家培育组建一家。
第五,培育方式上,要优先支持批量化的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地域分散,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探索创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机构自身首先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否则支持服务三农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风险控制,有利于放大创新效益。要通过区域性管理总部,使银行等方式加
快探索批量化组建和集约化管理的有效方式。
第六,经营体制上,要重点发挥法人机构,独立自主权。要处理好总发起人帮扶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独立自主权问题重点体现在决策机制的保障上,微型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贴近市场,决策变化短。为此主发起人要切实承担发起人的职责,在风险管理、清算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更不能将其作为规避监管政策,实施监管套利的通道和载体。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和运营初期,发起人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和智力支持,这是必要的。在机构发展步入正道,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加强以后,发起人应当把重点
放在运营方向的指导和风险的控制上,充分合理授权,包括人权、事
权、财权。推动建立适合小发行特点的考核激励机制。第七,风险防范上要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以资本监管为核心,加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监管,要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股股东的监管,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对于甩贷款、甩票据、甩理财产品,规避金融监管和利益输送的行为,要迅速反应,果断处置,严肃追究责任。要防范对贷款投向,贷款集中度的监管。鼓励面向三农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确保资金用于三农、支持三农。
第八,政策扶持上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缺失的问题,既有金融面的问题也有经济面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经济面。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投资收益相对较低,多数资本倾向于在东部的发达县市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主动到中西部地区投资。解决这个问题不要靠政策引导,不能靠行政强制,要进一步完善中央财税、货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且长期规范化,合理引导投资预期。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当在信用环境建设、资金奖励、办公用房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促进实现金
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并不遥远,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们有很多的有力条件,但是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服务三农,合理萌发思路,共同扎实工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讲话录音
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第四篇:中国有线总经理沈向军在中国有线电视网络首届“整合、管理、发展”论坛上的致词
中国有线总经理沈向军在中国有线电视网络
首届“整合、管理、发展”论坛上的致词
时间:2009/3/20 9:10:37
各位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有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聚在一起,就中国有线电视网络行业的“整合、管理、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这次论坛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汇报。这次有幸请到了中宣部改革办的领导、广电总局改革办的领导、广电总局规划计财司的领导、广电总局发展中心的领导以及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希望全国各地的网络公司能当面向主管部门领导做一个汇报,让他们了解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管理、发展的现状。特别是要让领导们知道,一些省份实现全省网络整合以后,所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发展的设想。
第二,交流。交流是本次论坛很重要的一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我们和上级领导部门之间的交流;一是各省网络公司之间的交流;还有就是中国有线和各省网络公司之间的交流。
第三,学习。中国有线借这个机会向上级领导学习,向在整合管理各方面取得很大成绩的各省网络公司学习。
这次论坛的发起基于以下原因:有线电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但是这几年在CCBN组委会上,有线电视的声音却越来越小了。我们觉得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单独搞一个论坛或交流会很有必要。所以,今天我们借这个机会,在自己内部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交流讨论。今天,来参加这个论坛的都是有线电视自家人,来的领导也都是关心、关注广电改革,关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管理的领导,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本次会议的安排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请各省网络公司的老总们发言;第二个阶段是交流。大家有什么想法,或领导有什么思考或者是政策的安排,相互交流一下。总之,这个论坛相对来讲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那么,这次论坛,为什么只请了七个省区的网络公司呢?这是因为现在比较完整、彻底地完成整合的有线网络公司大概就是这七家。加上海南,应该是八家。目前,这些完成整合的省份都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总分公司管理,也实现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总之完成整合比较彻底。
目前,全国网络整合的状况大概是这样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已经做得不错,天津还有两个区没有整合,重庆还有一些县市区没有整合,四个直辖市基本上也算完成了整合。还有八个省区,包括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安徽、河南、宁夏,也程度不同地实现了整合,有的已经挂牌,有的没有挂牌,有的是挂牌以后还有个别县市区没有整合进来。还有三个省,包括云南、辽宁、山西,他们已经启动了全省的整合,计划在年内完成。还有五个省一直在积极地搞整合调研,包括四川、甘肃、山东、青海、黑龙江。另外三个省区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包括福建、广东、西藏。其中,西藏整合意义不是太大;福建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整合,但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广东的深圳天威视讯已经上市了,广州市一半归省网管,一半归市网管。目前,以上三省还没有完整的整合计划。
另外,再说一说中广有线。中广有线是一个特殊现象,它是在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之后,第一个实现跨地区经营的广电网络公司。目前已跨5个省、17个地市县。整合后的经营状况也非常好。在和各个省的整合协调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经验,所以这次论坛也请中广有线一起来参加。
目前,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正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999年9月17号,国办的80号文件下发,提出以省为单位整合网络公司,到2004年之前,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真正整合的很少。但自从数字化以后,全国各省的整合力度加大,实现网络整合已经成为全国趋势,各省区都在不同程度地大力推动整合。
二、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大大推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内蒙还是新疆、广西,尽管经济欠发达,但数字化推动非常快。可以看出:数字化的推动,给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反过来,整合又推进了有线电视数字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个逻辑关系相当明显。
三、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之后的管理、发展,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目前,实现了网络整合的省区都不同程度地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外部问题,有的是内部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充分交流。尤其是网络整合以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需要的政策支持、业务经营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和考虑。我们将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些内容,作为今后每届论坛的主题展开广泛、深入地讨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我们的这个论坛变成国家行为、政府行为。这样的话我们在政策方面将会得到更大的支持。
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资源和资产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利用。现在广电的资产是一个巨额资产,在整个巨额资产里面有线电视的资产上千亿人民币,这是一笔巨大的资产。另外,有线电视网络又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这是总局局长、中宣部副部长王太华同志在中国有线成立七周年的贺辞里面给我们的定位。在这个定位下,有线电视该如何发展,确实需要深入的讨论。我们要从产业角度、安全角度、政治高度来认真思考发展的问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