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6:4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

第一篇: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

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

中心主任周平红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用不断的探索与奋进构筑事业的巅峰,撑起行业的一片天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胃镜或肠镜无非是一种检查手段,通过内镜检查,能够提高早期癌病的发现诊断率。而在周平红主任的手里,它却可以成为一把无比灵活的手术刀,通过娴熟的内镜操作来判断病灶是不是肿瘤,继而直接切除可疑病灶,也就免去了患者开胸破腹之痛。

成功的背后,却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中山医院普外科一名普通医生,周平红开始接触内镜诊疗技术。尽管当时业内普遍不重视内镜手术,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于2000年首次赴日学习超声内镜技术。学成归来后,由于国内内镜外科起步晚,设备缺乏,他便自己动手做了一把内镜针刀应对。在此后的五六年间,他利用空闲时间,看各种日本、欧美等国家内镜医生的手术录像。2006年,周平红找到了突破口:胃肠道早期肿瘤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这一新手术的推广初期,周平红承受了来自国内外同行及学界权威的各种质疑压力,他并未因此退缩,因为他在实践操作中找到了腔道壁穿孔的应对方法,他发现黏膜下内镜剥离有一套专门手术方法可以避免穿孔,随着手术成功病例的不断积累,一年之后,周平红又独创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他利用“挖穿”胃肠壁组织,全层切除肿瘤,再用3-5只金属夹将“洞口”补上。此手术可将深达全层胃壁、状如鸡蛋大小的平滑肌瘤“一锅端”,成为清除胃深部肿瘤的利器。

几百台内镜手术成功之后,周平红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2012年,作为中国代表,他被邀请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14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这次在世界专业舞台上的亮相,周平红展示了中国医生在内镜手术方面的速度,质量和技法,并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的领先地位。2016年7月8日-10日,两年一度的第三届雅典国际消化道肿瘤会议在希腊雅典召开。此次会议大牌云集,聚集了当今欧洲消化内镜届最著名专家以及来自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的顶级专家,来自25个国家的400余人参加会议,周平红受邀参加会议,现场演示手术的同时,还用流利的英文介绍手术步骤,并解答来自观众的问题,因技术娴熟,周平红仅花了25分钟的时间便完美地完成了一台POEM手术,获得了国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此次会议中,周平红所在的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也因是世界上一年内完成消化内镜诊疗例数101856例,成为诊疗例数最多的医疗科室,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016年,作为医学界的代表人物,周平红的事迹被收入由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采制的8集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面对种种荣誉,周平红却始终不忘作为医生的使命,那就是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病变,能够在内镜下面得到解决,能够进行内镜下的微创切除治疗,使内镜变成另外一把外科手术刀。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他的一个梦想和一辈子追求的目标。周平红主任展示大匠精神周平红教授参与雅典第三届国际消化会议手术演示

刘斌博士与苏桢董事长参加雅典国际消化会议 外国专家盛赞周平红教授外国专家盛赞周平红教授 周平红教授使用erbe海博刀做手术视频回顾:

JS捷祥医疗市场技术部

下载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匠心巧筑 医者仁心-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