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T运维系统标准篇---桌面管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现在,随着电脑在企业中的普及,大部分企业的硬件和网络环境已初具规模,企业中的联网电脑多则数百上千台,这些电脑往往运行着从办公系统到业务系统的各种前端应用,它们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性能等方面的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着电脑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对整个企业的IT应用效率和管理成本以及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在桌面和设备管理领域,通常遇到什么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呢?电脑感染病毒、被安装木马,有些不明程序不断抢占IP地址造成其他机器无法正常工作,还有部分员工使用BT、电驴等下载工具时有发生。如果同时有多台计算机感染网络病毒或者进行非法操作,非常容易导致网络阻塞,从而致使其他正常网络业务无法使用。企业桌面管理解决方面已经成为企业网络运行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网管人员和企业领导的普遍重视。
概括起来,这些问题即是IT资产的统计和追踪、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安装、日常维护、安全监控和管理、应用监控等。由于桌面设备经常更新,对企业到底有多少设备,每台设备的配置情况如何,各台设备是否按规定安装了安全产品、是否及时打上了补丁?对这些信息很难有一个实时的掌握,致使IT管理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桌面管理软件得到解决。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标准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可以相互高集成度、支持多种平台、支持异构网络、功能完善、易于部署,应用灵活、方便,从而能够帮助企业用户实现桌面设备配置和安全管理。支持多级级联安全设计,采用“集中管理、分布部署”方式,可以支持大规模客户端的统一管理,确保安全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分布式部署体系满足了大型企业用户服务的需求。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不仅能够自动显示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信息以及软硬件信息,而且能够将这些信息与组织人事信息合理组合在一起,从而方便网络中的所有资源得到统一管理和配置。另外,桌面管理平台能够通过控制管理客户端用户安装的软件以及运行的程序来对其行为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一个网络和主机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力度。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可以提供了客户很方便的像可执行程序、MSI安装包或者文档数据文件自动下发与安装的功能。支持参数方式增加软件分发时安装选项,可以使得IT管理员很方便快速部署软件,极大地降低了IT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按照部署范围进行分发,不会影响企业整体网络带宽。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具有完备的IT资产管理、员工行为审计、桌面终端安全管理、终端网络准入控制等主要功能,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非常高的性能价格比,同时能实现对企业所有终端设备的远程支持及软件分发,不仅大幅度减少了IT人员现场支持的次数,同时能够确保软件和应用升级的顺利进行。桌面管理平台采用WEB方式,自动补丁模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按照即定的策略对桌面终端进行补丁的自动检测、服务器对所需的补丁下载和自动安装。
http://www.xiexiebang.com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是为企业管理者量身定做的联网桌面终端综合管理平台,其在设计时就遵循了ITIL/ITSM规范及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等原则,定位桌面管理系统的架构、性能、功能和管理界面。因此,桌面管理解决平台方案具有符合国内企业IT架构和管理模式,且真正适合用户最迫切需求的桌面系统管理平台。
新一代桌面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采集到桌面电脑固定的软硬件配置信息,跟踪软硬件配置变动信息,而且能够进一步获取桌面电脑的网络连接信息、用户信息。IT资产管理不应该是孤零零的设备管理,而应该是结合人的管理。帮助企业建立IT资产台帐管理机制,从IT资产采购、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可控。
桌面管理平台可以解决企业大量的桌面安全管理问题,提升IT服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解决大部分手工操作工作,对员工行为操作做审计并规范。终端桌面安全管理技术的兴起是伴随着网络管理事务密集度的增加,作为网络管理技术的边缘产物而衍生的,它同传统安全防御体系的缺陷相关联,是传统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补充,也是未来网络安全防范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终端桌面安全管理技术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都应当归入基础网络安全产品体系之列。
Broadaview广通桌面管理套件是一个完全集成的、跨平台的模块化桌面管理平台解决方案,能够在单一的控制台上对管辖范围内各种终端设备的桌面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方便地对企业复杂而易变的桌面设备资产进行高效跟踪和统计,远程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帮助企业解决桌面管理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使IT管理人员从大量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
Broadaview广通桌面管理套件采用模块组件化设计,主要功能模块是全独立,可以分离、可以集成。完全按照用户的网络现状、实际信息化管理需求进行选择组合,真正做到按客户所需提供合适服务。广通桌面管理套件参考BS7799的资产分级管理要求,可以实现非常灵活的资产分组、分级,对不同组别的资产,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策略,切实保护用户IT投资,提高IT运维效率。
第二篇:运维管理标准
运维管理标准
概述
运维是管理的核心和重点部分,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主要用于运维部门内部日常运营管理,涉及的对象分成两大部分,即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其管理内容又可细分为七个子系统:
第一、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
第二、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 第三、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 第四、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
第五、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
第六、信息安全管理:该部分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
第七、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
第一章 总则
1.为加强公司各个项目后期的系统运维管理,确保系统能够平稳、可靠地运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管理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2.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故障性维护为辅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性维护都应遵循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
3.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维规范,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并不断提高运维质量。
4.本规定适用所有进入运维环节的项目。
5.运维人员应根据授权,处理本规定中所涉及的业务事项。
第二章 主机、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的运维管理
1.根据应用需求,主机、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的配备和安装、以及系统资源的使用等由公司项目实施部统一规划。
2.应指定专人作为系统管理员(系统工程师)和数据库管理员,对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安全负责,并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3.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定期的健康性检查,分析系统运行和资源使用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和修正,及时消除隐患。如系统设置发生变化,或重新安装系统,或安装了新软件,应在此后15个工作日内对系统进行密切跟踪。
4.及时解决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和软硬件故障,并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系统资源和数据资源。
5.对于重大软硬件系统故障,应立即通知部门领导,协调服务商,使系统尽快得以恢复运行;对于应用系统引发的系统异常或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协同解决处理。
6.每季度应对系统主机/服务器/数据库进行一次停运维护,其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其他非正常性停运(故障引发的除外),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业务操作带来的影响。
7.具有系统操作或管理权限的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或离职,应立即从系统中删除该用户;如该人员掌握超级用户口令,应立即更换口令。
第三章 软件系统的运维管理
1.避免在用户工作时间进行软件版本升级工作,以免由于人为失误造成业务中断。2.软件系统的安装、升级等操作应保留完整的实施记录。
3.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补丁,应首先进行相关的测试,并在确认无误后实施。
4.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补丁,或进行系统的重新安装等操作,应在实施前对原有系统及数据进行备份。
5.变更系统配置,修改配置文件、参数文件时,应对原始配置数据(或文件)进行保留。
6.软件进行版本升级时,对于不影响业务的升级工作,须以书面形式详细将计划、方案、措施等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对于影响业务的升级工作,必须提前两周向上级通信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详细报告计划、方案、措施等,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7.维护人员应定期跟踪所使用系统的软件升级情况和升级后的新功能,必要时提出升级建议。
第四章 数据库的运维管理
1.对于数据库的变更必须有记录,可以回滚。2.无用表和字段要及时清理。
3.从数据库删除数据一定要先备份再删除。
4.定期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自动备份,以便在故障发生后尽快恢复最新的数据。定期检查备份的执行情况,确保备份操作正确执行。5.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恢复性试验。
1、严格操作原则:在系统上进行可能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设置、更改和维护等操作时,须有2人以上在场进行监护和确认,并作好详细的操作记录;
2、提前沟通确认原则:软件进行版本升级时,对于不影响业务的升级工作,必须提前与客户方进行沟通,避免操作中人为失误造成业务中断;对于影响业务的升级工作,须提前与客户方进行确认,达成一致后方可实施。
3、遵守保密原则:对被运维系统单位的网络、主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的密码、核心参数、业务数据等负有保密责任,不得随意复制和传播。
第五章 巡检管理
定期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系统日常运行的基础数据记录,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避免隐患,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保证系统运行质量。
1.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巡检,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巡检工作包括例
行巡检、节假日和重要事件前的巡检
2.维护人员应根据工作计划,对维护的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性巡视检查,巡查过程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注意处在恶劣环境下、存在潜在质量故障的设备,巡查要认真做记录。
3.巡检过程中发现告警应立即进入处理流程,判定为故障的要立即进入故障处理流程
4.所有的巡检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巡检情况和责任人,并应在巡检纪录卡上签字。
第六章 网络管理规范
关键业务流程
对以下业务系统流程监控,对业务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各项具体参数指标是否超标等进行掌控,避免或降低业务系统故障的发生率。
1、单位内部的关键业务流程。
2、网络吞吐量大的业务流程。
3、对系统造成大的压力,频繁使用数据库的业务流程
4、同其它系统集成的业务流程,这些集成会提高应用失败的风险。 用户体验同系统性能指标相关联
将网络中的所有网络基础架构都进行集中监测,包括对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监控,收集网络运行信息,将性能数据同单位内部用户的体验相结合来分析网络的性能状况,诊断系统瓶颈。
建立网络运行基准指标并观察趋势
长期监测并通过对网络运行的观察,分析网络性能的变化和流量等指标的运行趋势;及时发现网络偏离系统基准模型时的异常状况,分析故障,达到预警的目的,防止更严重问题的发生。 设计报警策略,避免警报泛滥
配置报警的依据是根据信息服务管理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目标,报警设置的原则:
1、对影响网络和业务的重要指标设置报警;
2、消除误报和重复报警;
3、报警应该以多种方式及时发送给相应的负责人。 创建自动化、规范化事件处理程序
信息服务网络运维,日常处理事务较多,需要在网络、链路和系统运行出现问题时能够有自动化、规范化的处理问题程序,快速处理各种潜在故障并且分配到相应的负责人,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将工程师长期积累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系统化和固化,达到快速定位故障的目的。
网络服务质量SLA的量化管理 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设立量化指标,将其作为整个网络运维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信息服务管理网网络性能管理的总体目标包括网络和设备、业务的可用性、网络的吞吐量、带宽使用百分比、网络延时、CPU和MEMORY的负载,对于不同的网络指标还要根据网络的上下级连接关系分解到每一个子指标,作为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性能管理的依据。
制定网络的升级和改进策略
网络的升级和改进应该以对现有网络和系统性能数据的测量为前提,以对网络整体运行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为依据。通过对单一网络系统和整体网络系统性能数据的比较、单一网络组件和其它网络组件的数据比较、系统负载量最大时的性能数据和一般负载时的性能数据的比较等,判断是否需要对系统的局部或者整体进行升级,发现网络系统性能的瓶颈,提出网络系统改进的方法。 日常规范
1.每天两次进行业务系统、网络运行状况、业务流量及对外服务器服务状况监控巡查;
2.按照规定的时段巡统计并汇总运维表单。(流量统计、事件统计、问题统计、手里投诉统计等)按照规定的时段查看路由、防火墙等关键系统运行情况,包括网络流量、带宽占用率等,重点检测关键设施,并记录;
3.处理产品组网络问题应做完整、详细记录,快速响应,及时确定原因,积极组织处理,同时记录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问题解决后应及时回复;
4.对网络资源调配管理(ip资源分配、设备端口划分、链路传输、负载均衡等)、核心和汇聚层等核心网络运维的调试,做好汇报申请并记录。
5.故障分析及处理,网络拓扑更新及网络优化。网络安全方案实施部署,更新维护录入知识库。
6.处理各种网络故障,并作记录,保障网络正常运行。7.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时,通知相关人员或及时汇报,并记录;
8.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巡查时应注意发现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
第七章 请示报告制度
为加强相关信息处理和反馈管理,有效的控制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规范的请示报告流程,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效率。
例行性请示报告
1.按照规程和制度规定的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2.系统升级、交接和重大数据变更请示报告。3.各类专项请示报告和合理化建议。紧急性请示报告
1.各种事故、严重设备故障、严重电路故障、系统运行异常等情况。2.各项工作中发现的严重泄密、安全性事故报告 3.客户要求的其他紧急性报告。
第三篇:运维管理系统建设
ITIL提升中国电信运维管理系统建设
ZDNet CIO频道 更新时间:2008-01-25 作者: 来源:CSDN 本文关键词: 中国电信 ITIL 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是电信运营商主要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之一。运维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信运营的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近两年来,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对现有的运维系统进行改造。
中国在电信领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GDP增长的速度。正是电信快速的增长,推动了运维系统的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运营维护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是目前各大运营商面临的普遍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电信在运营维护方面,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建设新一代中国电信运维管理系统,成为解决目前运维管理问题的唯一方案。
根据我们长期在电信领域的实践,下面的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在中国电信运维系统的建设中更加关注。
一、采用ITIL作为运维系统的方法论
IT基础架构库(ITIL-ITInfrastructureLibrary),被誉为IT服务管理的圣经,其中包含了总结国际大公司在IT服务管理中的经验并得到证明的IT服务计划和运营的最佳实践框架。
ITIL已经为《财富》500强的一些企业所采用,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加特纳(Gartner)和国际数据集团(IDC)等世界权威研究机构的调查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在IT部门实施最佳服务管理实践,将因重复呼叫、不当的变更等引起的延误时间减少了79%,每年每个终端用户平均节约800美元的成本,同时每项新服务推出的时间也缩短一半。
要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就要吸取国际一流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借鉴其管理手段。因此,中国电信在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应确立ITIL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方法论地位,吸取ITIL中的成功经验。
作为众多国际大型企业成功实践的积累,ITIL使我们找到了解决运维流程规范的方式和方法。可是,如何更好地运用ITIL这一经典的方法论呢?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两点:
1)ITIL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精髓,不是僵化的教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去运用ITIL,建立更加适合中国电信的流程规范,而不是照抄照搬。
2)由于ITIL理论博大精深,不可能在短期内在企业中全面实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实施重点,逐步实施,逐步完善。
在中国电信运维系统建设中,应该深入理解ITIL的核心理念,结合电信运维的现状,解决核心和关键问题,逐步实现对运维的科学管理。
二、ITIL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工作流程细节的设计和优化,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理顺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是新运维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工作流程的制定过程中,容易陷入以下两个极端。
1.盲目照搬流程。作为方法论的ITIL,本身含有大量的成功实践框架。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ITIL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精髓,不是僵化的教条,盲目照搬,只能使得工作流程不切合实际,并流于形式,对系统的贯彻和执行产生不好的影响。
2.完全遵照现有流程,实现其电子化。虽然这样更符合目前的工作习惯,可能容易为运维人员所接受,但是,仍然解决不了目前运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在项目实施中曾遇到“工单在部门之间的重派”的问题。在当前手工作业的工作模式中,各单位将不属于本单位处理范围的工单,或部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工单,均提交给故障处理的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向其他单位进行转派和重派。这种处理方式,主要便于手工作业条件下负责人及时了解项目处理状况。在建立运维系统后,负责人可以通过运维系统随时了解到故障的处理状况,每次重派和转派之前,对负责人的回复变成了一种无效的工作,大大降低了事件的处理效率。如果仅仅将目前的手工作业电子化,那么故障处理的效率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因此,将ITIL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工作流程细节的设计和优化,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三、树立主动服务观念
在现行的运维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运维部门疲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加班加点处理各种重复事件,工作繁重,身心疲惫;一方面是客户代表不断抱怨和投诉“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太低”。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新运维系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运维方式给人的印象是:故障发生前,维护人员似乎无所事事;故障发生后,则是手忙脚乱。这就是被动服务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运维人员是在被动地等待故障的发生。在新的运维系统中,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运维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在主动服务模式下,运维人员主动地监控系统的变化,对日常工作及故障处理完成后主动进行问题分析,对系统的变更风险进行评估。在新系统中,可以通过种种技术措施,使得运维工作从被动服务转移到主动服务,如:增加变更管理流程以防范变更风险。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变更工作是在所难免的。例如,新的系统安全漏洞被公布,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就需要安全系统补丁,而这种变更给系统带来的风险则是难以估计的。例如在安装补丁后,有时会产生大量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已经可以说明,如果没有很好的风险防范手段,系统变更将给我们的日常运维工作带来大量的问题,后果往往是难以想象的。在新系统中,我们可增加变更管理流程。在变更管理流程中,变更方案需提交变更经理,由变更经理组织由专家组成的变更顾问委员会(CAB)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估,在评估通过后才能够进入变更的实施过程。变更管理是防范变更风险的最好办法。
当然,主动服务是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可以定义更多的流程,如问题管理流程,对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挖掘,防患于未然。总之,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在各流程的定义中进行运用,主动地提早发现系统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从平台到业务的全面管理
网络管理是运维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监控也是运维的主要业务之一。以往网管系统实现了对平台的监控,可是在实际运维工作中,平台往往只有少数的几个系统管理员负责,大多数业务人员更多地是面对业务系统。对于业务的监控和管理,是业务人员更加关心的问题。因此,在网管系统中,应加入业务监控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业务是建立在平台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监控中,应强调业务监控与平台监控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业务的角度出发,建立平台与业务的关联关系。在故障发生时,应能够即时描述对业务的影响程度,能够描述故障的影响范围。
例如:采集源的某台交换机产生异常,除了可以看到交换机告警外,我们还应该能够在业务拓扑图中直观看到,采集系统受到影响,同时采集、预处理、分拣等相关业务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其影响程度,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直观地展示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直观而全面地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反映业务的运行情况。能够帮助运维人员在故障发生时,快速修复关键部件,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
五、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多年来,系统的使用和推广问题成为系统能否得到良好运用的一个重要问题。
假设:我们制定了变更管理流程,但是,变更管理没有被很好地执行,而只是流于形式,则风险的防范也只能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空谈。
在运维系统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考核制度,以激励运维人员更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对运维人员的考核,并不能就管理论管理,应该从客户服务的角度出发,以客户满意为前提,进行考核。例如,根据每个部门的服务水平,制定了服务时限。假设,某个用户投诉,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各部门互相推托,虽然工单在各部门的停留时间没有超过部门承诺的时限,而整体处理时间已经超过了运营商对该用户承诺的处理时间。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各部门处理时间的分段计算。计算结果将反映在每月故障处理情况的统计报告中,而这些报告直接与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考核挂钩。
通过这样的考核机制,形成对员工日常工作的科学评价,既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四篇:运维管理系统方案
运维管理系统方案
概述
伴随着企事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事业服务器的增多,企事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事业网络管理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一旦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各种应用出现问题,常常会给企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怎样能7x24小时检测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避免各种故障的发生,改进传统的网络管理方式来适企事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因此,运维管理系统就有他的必要性。一个完备的运维管理系统能够提供7x24小时检测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各种应用系统,及时发现将要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短信、Email、声音报告给运维管理人员。运维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
故障发现与警报;
记录日常运维日志信息; 服务器故障统计;
服务器软硬件信息统计; 服务进程管理;
将数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并使用图形方式直观的展示出来; 权限、密码管理; 将数据生成报表。运维管理系统的特点: 邮件和短信实时故障报警;
B/S结构,能够通过web对远程服务器下达指令;
监控服务器和被监控服务器之间通过python socket来发送信息; 统计日常故障处理,以便下次出现同样故障时能够更快的解决问题; 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自动化监控; 安全管理服务器性能; 操作流程统计与管理。
第五篇:IT桌面运维服务具体工作介绍
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运维管理系统,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运维管理方式来使自己获得运维效益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IT桌面运维服务。
目前,许多品牌电脑专业服务商的售后服务部门,正日益摆脱从属厂家的地位,开始走商业利润最大化之路,发展成为专业服务商。部分技术服务公司从大型企业集团客户服务体系(提供售后维修服务等)的成本服务中心成功转型,成为面对各类行业客户的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商,大力开展了IT运维外包业务,这类公司的出现逐渐使硬件厂商把服务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
IT运维服务业务目标介绍
IT 系统服务和运行维护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都是围绕者“技术”、“人”和“业务流程”三个基本元素展开的,这三个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共同决定IT运维服务业务目标的成效。对于IT服务和运行维护业务来说,IT运维服务业务目标是保证IT系统正常、可靠、高效、安全运行,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技术”指各种管理监控系统,“人员”是IT支持部门各级员工,“流程”指IT服务和运行维护的各种业务过程,如报警故障处理流程、设备配置修改流程等等。
IT桌面运维服务,指的是员工在工作场所使用的一系列用于信息处理、通信和计算的设备,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和其他的相关设备,对它们的管理是每个使用IT桌面的单位机构最日常的工作。具体的说,就是办公环境的维护,详细的工作包括:
1.系统初始检查
对于办公环境刚刚建立或准备建立之时,可提供对全局环境的检查,并得出最佳适合于单位的方案或找出不合理性、出现的问题。
2.硬件故障解决
对PC、笔记本、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故障进行定位和处理。
3.硬件扩容升级
升级不满足于办公环境的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换处理。
4.软件系统支持
对系统软件、一般运用软件进行维护,如选型、安装、使用、优化等进行技术指导和处理,并可实现对系统的监控来实现维护的零距离。
5.防病毒系统的支持
进行防病毒安全方面的技术处理,如查杀病毒、防病毒软件的解决方案、病毒防范安全策略等。
6.网络系统的支持
对简单网络状况进行全局的维护,并做出定制的优化和故障处理。
7.日常维护管理
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实现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更加方便的数据交互;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为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
8.咨询服务
对于以上的IT桌面运维服务环节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但在维护合同签署之后依据合同实行。
IT运维管理服务方式介绍
作为IT运维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重视。而对于IT运维管理员来说,必须要掌握IT运维管理服务方式等技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运维系统对企业的作用。
IT运维管理服务方式
1.电话支持
2.网络支持
3.现场服务
4.回访支持
5.专人服务支持
6.定制服务支持
提供多方位、多手段的技术支持,以达到解决客户问题的简化和更佳运维的效率化,另也可根据与用户签订的其它服务承诺,以保证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
响应、服务时间
根据IT运维管理服务方式将服务分为若干级别,以确定具体的服务的时间和响应时间。
服务购买方式
1.按小时购买支持服务
2.按购买支持服务
3.按项目购买支持服务
4.其它方式
(市场已有方式、仅为参考)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有关IT运维管理服务方式等技术。
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IT运维工程师
1、保证服务达到要求的线上标准,如99.9%;保证线上稳定,这是运维工程师的基本责职所在。
2、不断的提升应用的可靠性与健壮性、性能优化、安全提升;这方面非常考验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3、网站各层面监控、统计的覆盖度,软件、硬件、运行状态,能监控的都需要监控统计,避免监控死角、并能实时了解应用的运转情况。
4、通过创新思维解决运维效率问题;目前各公司大部份运维主要工作还是依赖人工操作干预,需要尽可能的解放双手。
5、运维知识的积累与沉淀、文档的完备性,运维是一个经验性非常强的岗位,好的经验与陷阱都需积累下来,避免重复性范错。
6、计划性和执行力;工作有计划,计划后想法设法达到目标,不找借口。
7、自动化运维;能对日常机械化工作进行提炼、设计并开发成工具、系统,能让系统自动完成的尽量依靠系统;让大家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创新思维、做自已喜欢的事情。
以上只是技术上的一些层面,当然个人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补充:
个人素质方面:
1、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运维工作跨部门、跨工种工作很多,需善于沟通、并且团队协作能力要强;这应该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素质要求了,不多说。
2、工作中需胆大心细:胆大才能创新、不走寻常路,特别对于运维这种新的工种,更需创新才能促进发展;心细,运维工程师是网站admin,最高线上权限者,一不小心就会遗憾终生或打入十八层地狱。
3、主动性、执行力、精力旺盛、抗压能力强:由于IT行业的特性,变化快;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运维工作就更突出了,比如国内各大公司服务器往往是全国各地,哪里便宜性价比高,就那往搬,进行大规模服务迁移(牵扯的服务器成百上千台),这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往往时间非常紧迫,如限1周内完成,这种情况下,运维工程师的主动性及执行力就有很高的要求了:计划、方案、服务无缝迁移、机器搬迁上架、环境准备、安全评估、性能评估、基建、各关联部门扯皮,7X24小紧急事故响应等。
4、其它就是一些基本素质了:头脑要灵光、逻辑思维能力强、为人谦虚稳重、亲和力、乐于助人、有大局观。
5、最后一点,做网站运维需要有探索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型思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处于幼年的职业(国外也一样,但比国内起步早点),没有成熟体系或方法论可以借鉴,只能靠大家自已摸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