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时间:2019-05-14 16:0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第一篇: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 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保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2006年2月)

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及市、县区劳动保障、劳促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市扶贫系统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抓经济的思想,先后投入扶贫资金53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330万元,整合资金200万元),累计完成扶贫劳务培训输出28960人,其中有序向省外输出13000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扶贫劳务输出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一些贫困乡村已逐步成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一、把扶贫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层层落实责任制。

开展扶贫劳务输出工作,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贫困群众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的重要措施。“九五”期间,市扶贫办就开始探索开展扶贫劳务输出的路子,结合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3120人。2001年的“十五”易地扶贫规划,将500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作为主要内容之一。2003年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扶贫劳务输出列为全市扶贫开发四项重

-1-点工作之一,市扶贫办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来抓,成立了由主任负总责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保山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扶贫劳务输出任务作为部门、系统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构建了市、县区、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把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县、乡、村,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责任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市扶贫办主任、副主任先后参加和带领有关人员,到华东、华南等地实地考察,联系用工企业,选择合作伙伴,市扶贫办直接协助县区组织劳务输出,办领导到会作动员和培训。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部门牵头、中介运作”的成功路子,形成了在政府的引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抓扶贫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项目资金支持扶贫劳务输出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广播、电视、报刊、会议、标语、召开各级干部会和群众会等各种形式,共张贴、悬挂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的大幅标语400幅,小幅标语12000幅,印发传单15万份,大张旗鼓地宣传扶贫劳务输出。把扶贫劳务输出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下乡检查工作时,与村组干部和贫困农户面对面地进行交谈,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激发外出务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为每一批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会,市县扶贫办的领导亲临送行,为他们鼓劲加

-2-油。深入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收入及所在企业情况,尤其是打工致富的典型事例,制作出真实直观的宣传专题片,大力营造了“与其在家受穷,不如外出务工”扶贫劳务输出氛围。

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是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直接用于培训和输出。另一方面是扶贫劳务输出跟着其他扶贫项目走,结合易地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的实施,把劳务输出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要求有条件的农户每户必须输出1人外出务工,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向转移培训对象提供贷款,帮助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前的费用问题。再一方面是积极协调挂钩扶贫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扶贫劳务输出,尽力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路费补助,隆阳区挂钩扶贫单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资金补助已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

三是规范项目管理。第一,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对县区扶贫办进行考核 ;第二,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建立劳动力培训转移台账,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明确扶持内容和标准,瞄准贫困农户,主要扶持向市外、省外有序输出的农村劳动力,扶持标准是输出到国内省外的补助路费200元/人,省内市外的补助路费50—100元/人;第四,加强与劳动保障、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统一办公,-3-方便务工人员;第五,着力构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网络,先后与8个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由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把务工人员护送到企业,并指定驻场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扶贫办对每批外出务工人员都发放电话联系卡,安排专人、专线对劳工进行输后跟踪;第六,对各县区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认真开展培训输出,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提高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择业能力,增加务工收入,是扶贫劳务输出的方向和目标。通过积极争取,2005年省扶贫办认定市技工学校和昌宁县职教中心作为保山市第一批扶贫劳务输出培训示范基地,每年每个基地补助资金20万元,培训输出400人。为搞好示范基地培训输出工作,我办研究制定了《保山市扶贫办2005年度扶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项目以市县区扶贫办牵头组织,加强与培训学校及劳务输出中介的协作,开展订单培训,集招生培训、输出服务、跟踪管理为一体,开创了我市扶贫劳务培训输出的新途径。

四、积极争取,力争2006年再创佳绩。

2003年以来,全市共累计培训输出务工人员2896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3664万元,随着贫困地区外出务工队伍不断壮大,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扶贫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昌宁

-4-县漭水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50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7%,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1600多万元,劳务经济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达500多元,不少人利用务工收入修建了新房,购臵了家电和家具,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的效应下,全市的扶贫劳务输出工作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搞好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转移,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扶贫办作为动员、组织、协调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主要部门,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切实加强对扶贫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劳务输出的新方式、新方法,壮大培训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和效益。2006年,争取施甸、龙陵、腾冲县3个扶贫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得到省扶贫办的扶持、启动实施,实现全年培训输出21000人的目标,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的扶贫作用,为加快全市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作出贡献。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

-5-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6-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

-7-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

-8-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

-9-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 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保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06年2月)

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及市、县区劳动保障、劳促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市扶贫系统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抓经济的思想,先后投入扶贫资金53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330万元,整合资金200万元),累计完成扶贫劳务培训输出28960人,其中有序向省外输出13000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扶贫劳务输出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一些贫困乡村已逐步成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一、把扶贫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层层落实责任制。

开展扶贫劳务输出工作,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贫困群众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的重要措施。“九五”期间,市扶贫办就开始探索开展扶贫劳务输出的路子,结合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3120人。2001年的“十五”易地扶贫规划,将500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作为主要内容之一。2003年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扶贫劳务输出列为全市扶贫开发四项重-1-

点工作之一,市扶贫办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来抓,成立了由主任负总责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保山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扶贫劳务输出任务作为部门、系统考核的重点内容,构建了市、县区、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把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县、乡、村,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责任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市扶贫办主任、副主任先后参加和带领有关人员,到华东、华南等地实地考察,联系用工企业,选择合作伙伴,市扶贫办直接协助县区组织劳务输出,办领导到会作动员和培训。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部门牵头、中介运作”的成功路子,形成了在政府的引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抓扶贫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项目资金支持扶贫劳务输出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广播、电视、报刊、会议、标语、召开各级干部会和群众会等各种形式,共张贴、悬挂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的大幅标语400幅,小幅标语12000幅,印发传单15万份,大张旗鼓地宣传扶贫劳务输出。把扶贫劳务输出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下乡检查工作时,与村组干部和贫困农户面对面地进行交谈,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激发外出务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为每一批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会,市县扶贫办的领导亲临送行,为他们鼓劲加

油。深入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收入及所在企业情况,尤其是打工致富的典型事例,制作出真实直观的宣传专题片,大力营造了“与其在家受穷,不如外出务工”扶贫劳务输出氛围。

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是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直接用于培训和输出。另一方面是扶贫劳务输出跟着其他扶贫项目走,结合易地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的实施,把劳务输出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要求有条件的农户每户必须输出1人外出务工,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向转移培训对象提供贷款,帮助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前的费用问题。再一方面是积极协调挂钩扶贫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扶贫劳务输出,尽力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路费补助,隆阳区挂钩扶贫单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资金补助已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

三是规范项目管理。第一,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对县区扶贫办进行考核 ;第二,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建立劳动力培训转移台账,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明确扶持内容和标准,瞄准贫困农户,主要扶持向市外、省外有序输出的农村劳动力,扶持标准是输出到国内省外的补助路费200元/人,省内市外的补助路费50—100元/人;第四,加强与劳动保障、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统一办公,方便务工人员;第五,着力构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网络,先后与8个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由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把务工人员护送到企业,并指定驻场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扶贫办对每批外出务工人员都发放电话联系卡,安排专人、专线对劳工进行输后跟踪;第六,对各县区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认真开展培训输出,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提高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择业能力,增加务工收入,是扶贫劳务输出的方向和目标。通过积极争取,2005年省扶贫办认定市技工学校和昌宁县职教中心作为保山市第一批扶贫劳务输出培训示范基地,每年每个基地补助资金20万元,培训输出400人。为搞好示范基地培训输出工作,我办研究制定了《保山市扶贫办2005扶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项目以市县区扶贫办牵头组织,加强与培训学校及劳务输出中介的协作,开展订单培训,集招生培训、输出服务、跟踪管理为一体,开创了我市扶贫劳务培训输出的新途径。

四、积极争取,力争2006年再创佳绩。

2003年以来,全市共累计培训输出务工人员2896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3664万元,随着贫困地区外出务工队伍不断壮大,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扶贫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昌宁

县漭水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50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7%,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1600多万元,劳务经济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达500多元,不少人利用务工收入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电和家具,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的效应下,全市的扶贫劳务输出工作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搞好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转移,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扶贫办作为动员、组织、协调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主要部门,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切实加强对扶贫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劳务输出的新方式、新方法,壮大培训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和效益。2006年,争取施甸、龙陵、腾冲县3个扶贫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得到省扶贫办的扶持、启动实施,实现全年培训输出21000人的目标,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的扶贫作用,为加快全市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作出贡献。

第三篇: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10日)

尹宝山

今天我们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省州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通过现场观摩相互交流经验、正视差距不足、督促改进工作,确保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县委、县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做了较长时间的准备,之所以决定现场观摩的形式来召开,主要考虑是一方面对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估,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

今天上午我们观摩了坪沟乡和杨塔乡2个村的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情况,下午观摩了徐顶乡久长沟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情况。刚才,还观看了其它9个整村推进及综合扶贫开发村专题片,听了乡镇负责同志的汇报。虽然观摩点比较分散、路途也远,一路颠簸,大家比较辛苦,但通过实地观摩,大家在“看、听、比、评、议”中进一步启迪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方向。

综合平时掌握和这次观摩的情况,总的感到,各乡镇、各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认真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的意见》,谋划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这样几点启示和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认识决定高度。往往工作搞得好的乡镇和部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谋划和推动工作思路清晰、领导重视、行动迅速,反之,搞得不好的或者行动迟缓的,都存在对最大政治任务还认识不到位、勇于担当的行为不够等共性问题。坪沟乡通过成立项目指挥部派驻干部蹲点驻村抓落实,目前已开工项目17个,建设场面热火朝天,充分说明任何事事在人为,关键在干。

二是状态决定成效。精神状态是战胜贫困的力量源泉。坪沟、杨塔、关山、徐顶等乡镇对认准的事,敢于动真碰硬,不等不靠,想尽一切办法先干起来,工作抓得实、干得实、落得实,既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这种对老百姓的真情、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正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三是细节决定成败。精准扶贫贵在“精”、重在细。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干部要坚决摒弃粗放式、简单化的工作模式,凡事都要从细处着想、从实处着手,把思路、规划、方法、资源配臵、监督检查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精细化运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这几点启示给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有所裨益。刚才,祥友同志简要传达了州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12个整村推进及综合扶贫开发村督查情况,指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准确到位、切中要害,自贤同志最后还要专门部署要求。希望大家一定要深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州上的会议精神和自贤、祥友同志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把资源和精力聚焦到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上来,努力把学习观摩成果消化、吸收和运用到具体工作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自我加压,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决心、更实的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下面,我就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特别是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讲四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打赢扶贫攻坚决战的信心和决心

我县8490户、3.27万贫困群众主要集中在东西山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在2019年基本消除贫困、实现全县整体脱贫,难度大,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总书记强调:“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只要全县上下始终咬定目标不放松,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和优势,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扬“弱鸟先飞”、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就一定能最终打赢这场攻坚硬仗。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气魄和信心。

这个信心源于党中央对扶贫开发的重视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把扶贫开发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中之重来抓。总书记多次调研都以扶贫开发为主题,先后多次主持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并反复强调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为我们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攻坚高度重视、对贫困群众极大关怀和对贫困地区发展给予的巨大支持。

这个信心源于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前所未有的投入和支持。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等省领导带头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带头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1+17”方案,据测算涉及财政资金1563亿元,撬动银行信贷资金近3400亿元,带动群众自筹和其他社会资金1400多亿元。省州县乡四级联动,派出40万干部蹲点帮助指导,开展无缝隙、全覆盖对接帮扶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可以说,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决战决心前所未有。

这个信心还源于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和良好的干部队伍。国家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我县一直都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历届县委、县政府面对条件严酷、环境恶劣的扶贫现状,始终坚持目标不移、奋斗不止,一届接着一届干,在实践中形成了“修梯田、挖水窖、兴科技、调结构、输劳务、搞移民”、“吃读书饭、种科技田、发养殖财、谋加工利、挣劳务钱、往好处搬”等一系列扶贫开发思路,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特别是旱作农业、农村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等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实现了贫困群众梦寐以求的夙愿,为今后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锻炼了一批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干部队伍。只要我们把这些信心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二、需要把握和遵循的几个重大问题

面对这一非常紧迫而又现实的新任务,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把吃透政策精神与把握县情实际统一起来、把大胆探索创新与精准定向施策结合起来,在凝聚共识、创新举措、严明作风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应把握好“六个力戒、六个切实”: 一是力戒学用严重脱节,切实研究掌握政策。中央和省州相继出台了一揽子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各乡镇、县直各涉农部门普遍对上级政策部署缺乏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对政策实质和要点没有深入地领会和把握,导致政策落实出现“两张皮”;有些乡镇还没有从旧有的思维和观念中走出来,习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做到有的放矢;有的乡镇党委书记、部门负责人没有真正静下心来一门心思研究工作,对省、州、县的工作部署只是以会议或文件安排落实,喜欢坐在办公室“瞎指挥”,当“甩手掌柜”,缺乏深入村社和农户“解剖麻雀”,工作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还有极个别乡镇干部对主管和分管的工作不上心、不研究,一问三不知,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还有的心中无数、脑中无策,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时,只当“传声筒”,甚至“歪嘴喇嘛念歪经”,等等。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研究政策特别是吃透弄懂精准扶贫各项决策部署作为一门必修课,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策水平,争做精准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把政策精准宣讲到广大贫困群众中,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和答复,做到把政策讲清、讲透、讲明白。县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带头学习研究政策、熟练运用政策,制定好具体落实办法,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打折。

二是力戒假大空,切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准扶贫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客观的看,近几年我们也有不少教训,有些扶贫项目由于调研不充分、论证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致使项目因“水土不服”,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和强烈;有些乡镇在群众选择到户扶持项目时缺乏有效引导,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和群众自身情况,致使群众选择的扶持项目比较单一;有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甚至汇报假情况;还有些乡镇不考虑实际和群众意愿,盲目上扶贫项目,造成了扶贫资金的浪费。全县各级干部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扶真贫、真扶贫,不喊空口号,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盲目攀比,踏踏实实把精准扶贫这件实事办实办好。今后,各乡镇在实施扶贫项目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全方位科学论证,凡不切合实际、群众不支持、效益不明显的项目一律不能上。每个贫困村村情千差万别,群众的发展愿望又不尽相同,关键要把工作做细,把问题和原因搞清楚,加强分类指导,精准细致落实扶贫措施,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在面上要突出整体联动、统筹推进,点上要突出特色优势,尊重市场规律,因村因户施策,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确保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确保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是力戒资源摆布不优,切实用好资金。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打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决战的一项重要举措。省上资金整合方面的力度很大,同时也对县一级整合使用资金给了政策。对这项工作县上态度也很明确,并反复强调和要求。但有些部门大局意识不强,各自为政,没有从全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有些部门瞻前顾后,态度不明确,还讲了一大堆条件,前怕狼后怕虎,在这项工作上就是不主动、不行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现在,我们既面临繁重的扶贫攻坚任务,也存在资金匮乏的实际困难,破解之道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整合捆绑使用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因此,各相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分忧解难,为百姓着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想藩篱,主动融入工作大局,绝不能打部门自己的“小算盘”、“小九九”,确保资金整合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强调的是,今后若有哪个部门在这个问题上还不主动、不积极,将严肃处理。同时,个别乡镇政策宣传不到位、组织和发动群众不充分,群众误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自我发展的信心不足。各乡镇要充分发挥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广辟门路,多措并举,最大限度的吸纳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上项目、搞建设,切实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四是力戒盲目跟风蛮干,切实稳妥有序推进。今年要完成2291户、9400人的脱贫目标,完成9个整村推进项目村、3个综合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任务,用一个方子不行,搞一个模式、齐步走也不行,必须要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切诊把脉,对症下药,打好集中定点脱贫战。但根据了解的情况,有些乡镇在实施扶贫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乡镇实际和群众个体情况,存在盲目模仿其它乡镇的做法。比如,有的贫困户住房属危房,应考虑先进行危房改造后再实施土墙换砖墙,但有些乡镇在工作中不顾群众实际,只对外墙进行改造,导致外面是砖墙,房屋却是土墙甚至是危房的问题;具体到工程建设上,个别乡镇工作不细致,对项目监管不到位,等等。为此,各乡镇要坚持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需的事情做起,先办有条件办、有能力办的事,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行动,对一时难以完成的要列出清单,有计划的逐步解决,决不能赶急图快。当前,12个项目村正在按照规划方案实施项目,对具体项目县上不做硬性要求、不下硬性指标,但一定要严格按标准保质保量实施好,不得盲目照搬、一哄而上,留下包袱和欠账,真正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成效一片。

五是力戒消极怠慢不为,切实尽职尽责尽心。精准扶贫脱贫是一项等不起、误不起、也耗不起的重大任务,面对千钧重担,有些乡镇和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县上已经安排的项目和工作总是讲条件、打折扣,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是不从自身找问题。比如,在整村推进项目上,极个别乡镇工作疲疲沓沓,已经确定的项目迟迟开不了工,有的进展十分缓慢,进度严重滞后;有些领导干部心思不在工作上,整天想着自由消遣,在其位不谋其政,慵懒散漫、消极应付,一推一动、不推不动,致使工作进展极不平衡;还有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能绕则绕、能推则推,实在不行就上交,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作风和士气,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之所以把观摩点安排在这几个乡镇,一方面是对工作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在全县树立一个导向,再难的工作只要敢做敢为,效果就会不一样,希望工作滞后的乡镇深刻反思、有所警醒、迎头赶上。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极个别干部把工作滞后的原因归咎于规定严了、约束多了,总害怕违规出问题,我看有这种想法的干部实质上就是群众感情淡薄,没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全县各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在岗一天就要把该尽的责任尽到,该担的事担起来,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六是力戒作风不严不实,切实苦干实干。事业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搞扶贫工作接触最多的是条件艰苦的偏远农村、生活清贫的贫困群众,必须做好苦干的准备,但有些干部害怕吃苦,怕脚下沾泥土,进村入户不够,有些帮联干部还没有到自己联系的贫困户,没有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有些干部光说不干,重安排部署、轻检查落实,虚功多、实功少、效果差;有些干部不会抓、也不会干,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等。如果不及时克服和纠正这些问题,恐怕如期脱贫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也会拖全省全州的后腿。我们一定要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和精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努力营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抓落实、干到位、求实效。各分管领导和项目村联系县级干部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蹲点调研、督查落实、指导解决问题上;相关业务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三、以务实的思路和举措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今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12个整村推进及综合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到户产业扶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等工作任务,实现9400人的脱贫目标。

总体要求是:项目村基础条件、村容村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产业发展有所提高,群众收入显著增加,着力将项目村建设成民富、人和、村美的精准扶贫示范样板村。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础设施与村容村貌要融合推进。基础建设滞后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最大瓶颈。要把基础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按照“巷道水泥化、民居砖混砖木化、村庄园林化、环境整洁化”的要求,大力实施水、电、路、网、讯“五通”工程,全力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今年在12个项目村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近5000万元,有关乡镇要把这些来之不易的资金用到点子上,力争年底使项目村村社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自来水实现适宜区全覆盖、有条件的村通互联网。要把基础建设同美丽乡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拆除改造废弃塌陷、破旧凌乱、影响村容村貌的房屋和圈舍,有条件的村要动员群众翻新改造住宅墙院,消除土坯房和危旧房。要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配套的要求,统筹建设好项目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排洪排污、绿化带、路灯等设施,营造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产业扶持与富民增收要融合推进。看群众是否脱贫,关键要看有没有稳定的致富门路和殷实的“钱袋子”。为扶持群众增收,县上拿出扶贫专项资金3640万元,按户均1万元的标准全部投向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各乡镇和驻村干部要在如何发挥资金的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既要通过足额落实扶持资金,因地制宜的把贫困群众增收产业理清楚、培育好,也要教育引导群众转变坐等政府扶持的观念,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切实树立依靠自己勤劳和智慧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土地撂荒闲臵利用不够的实际,要大胆探索,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群众跟着致富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思路,通过流转闲臵土地、以地入股、招商引资等措施,扶持能人大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龙头企业,既带动群众利用闲臵土地分红收益,又增加务工收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要统筹用好到户资金、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产业互助社资金,使资金在群众增收中发挥最大效益。“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把智力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运用项目补助、订单定向培训等举措,大力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程,使贫困户户均掌握一门致富技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三是危房改造与易地搬迁要融合推进。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立足实际、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结合上级政策精神和近几年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这样几点需要认真把握:首先,政策要灵活。各乡镇要认真调查摸底、充分尊重民意,确定合适的安臵方式。对居住条件差且不愿搬迁的贫困户,通过落实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就地就近插花型安臵;对基础条件差、10户以下、扶贫难以奏效、搬迁愿望强烈的贫困群众,实施乡镇内集中安臵或跨乡镇异地安臵;对在县城务工、子女在县城上学需购房的群众,结合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城镇搬迁,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灵活扶持政策。其次,标准要适度。对集中统一安臵的易地搬迁点,县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和相关乡镇要密切配合,对房屋建设标准、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统一设计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对插花型安臵,要统筹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和居住习惯,采取差异化扶持政策,合理确定建房标准,不能增加群众经济负担,造成新的贫困。第三,后续要保障。要统筹考虑搬迁后的后续发展问题,既要选择与小集镇、县城相对靠近的区域进行安臵,充分依托安臵区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切实能提高农民收入的产业,也要保证足够的宅基地、庭院和土地,使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四是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要融合推进。公共服务滞后、精神文化缺失、道德法制“空心”是我县山区群众致贫的根源,必须要把破解这一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切实抓紧抓好。村级阵地是一个村的中心,要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本着集中集聚、便民利民、适度适中的原则,将村委会、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惠民项目进行统筹整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要不仅建好,还要想办法管好用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要充分依托村级阵地平台,大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村、传统美德进农家、村规民约入民心活动,引导村民自觉摒弃恶风陋习,积极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农村社会新风尚和正能量。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通过健全激励关爱帮扶机制,保障其生活不出问题。同时,要紧盯贫困弱势群体,发挥好医疗救助、城乡低保、新农保等政策兜底保障作用,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建立完善强力推动工作落实的保障机制 任务已经明确,现在关键就是狠抓落实。全县上下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工作落实年”活动为抓手,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以强有力的工作执行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一是切实狠抓责任落实。这项工作总的由自贤县长和祥友主席牵头负责。各联系乡镇县级干部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督促指导好联系乡镇的精准扶贫工作。12个项目村联系县级领导要靠前指挥,全程负责,驻村蹲点,现场指导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向县委、县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报告。乡镇是工作的主体,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每一项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并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促使每一个干部扛起担子、带着责任、用心用情抓好工作落实,真正使上级的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县扶贫办要认真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精准指导各乡镇开展好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是切实加强监督监管。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将随时抽查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适时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督查,重点对乡镇和部门落实省州精准扶贫政策情况、人员到位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乡镇和单位要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乡镇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全程监管,严格落实资金报账制、公示制和拨付制,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县纪委、审计等部门要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三是切实夯实基层组织。贫困村要发展、要脱贫,离不开上级的支持,更需要有一个好支部、一个好党支部书记。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同基层党建创新结合起来,抓好村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积极选派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兼任第一书记,将致富能手、典型大户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提高村级组织致富带富能力。对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要坚决进行整顿调整,真正让那些有能力、有品行、能干事的党员有位子、有平台。

四是切实强化考核考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以扶贫开发识别干部、培养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的导向,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在下安排扶贫资金时优先考虑、适当倾斜,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和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或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班子不得评为“好班子”,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干部”,并按照“一岗双责”,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如期脱贫是我们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我们沿着绘就的美好蓝图,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努力为打好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决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接精准扶贫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word格式文档
下载确立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地位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