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

时间:2019-05-14 16:4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

第一篇: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

家乡三十年变化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内蒙古乌海市,一块传说中人们骑马放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神奇土壤。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乌海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要说我家乡的三十年变化,首先要谈谈她的历史由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这里一直是荒凉的戈壁滩和人迹罕至的丘陵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乌海作为资源富集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尤其是煤炭资源。其时,正值全民总动员“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年代,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黄河西岸,桌子山下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建设场面。1961年7月9日,国务院第111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乌达市建立后,将阿拉善左旗的宗别立、乌素图、巴音木仁3个牧区人民公社划入乌达市。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竖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自此,乌海市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跃上版图,开始了寻求腾飞的历程。1978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后,阵阵春雷响彻大江两岸,乌海也从一个地处西北的默默小城,到如今世人瞩目的工业新城,经历着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说说乌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经济。乌海的成立始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因而乌海的经济发展初期主要是建立在煤矿资源开发的。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乌海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煤炭开采,到改革开放时即三十多年前,其煤炭产业已初具规模,1959至1970年陆续新建或改扩建平沟煤矿、旧洞沟煤矿、老石旦煤矿、公务素煤矿、公务素露天煤矿、设计能力277万吨,1975年实产原煤125万吨。此外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均为县级市)还新建或改建红旗煤矿和摩尔沟煤矿。与煤炭资源大开发同时进行的其它企业建设项目也在进行之中。乌海地区相继兴建起了海勃湾民用陶瓷厂、海勃湾市砖瓦厂、灰砂砖厂、乌达砖瓦厂、乌达耐火材料厂、海勃湾建陶厂、乌达市水泥厂等一批建材企业和一批能生产轻型武器的军工企业。当年,伴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兴建的这些企业,成为乌海建市前的工业雏形。也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出现,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管理上的协调,1976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乌达和海勃湾合并建立乌海市。乌海市的成立对乌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年人口不过20万的乌达和海勃湾地区,经过建市的以后近30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座初具规模、工业基础完备的新兴城市。这座40多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型产业。推行市场经济以后,尽管这里当年创办的一批中小型企业先后破产转型,被甚至兼并或重组改造,但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一批以资源转换为重点的载能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乌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乌海的工业产值实现130多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 亿大关,是建市初期的10 多倍。1975年,我市的工农业总产值才达到32882.84万元;1980年突破5亿元,为54004万元。而按照现行的生产总值(GDP)统计,以1990年不变价这样一个可比口径对照,1980年我市的GDP才是35227万元。199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990年不变价)达到73060万元;1995年,GDP 达到179907万元;2000年,GDP达到383620万元。2005年,GDP超过120亿元。财政收入方面,1992年,突破亿元;2000年,突破4亿元;2005年,超过18亿元。到2005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人均财政收入超过4000元。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乌海正以自己独特的经济优势,优惠的配套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国内外的企业家前来这里投资兴业。目前,乌达工业园区、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区和海南西来峰工业园区,入住的上百家企业中,有60%以上是外地投资者。这些企业借助乌海煤电资源充足的能源优势,生产煤炭深加工产品,为延伸资源产业链大胆实践着。乌海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实现着工业强市的宏伟蓝图。

接着就说说乌海的文化发展。乌海的文化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城市的建立而发展兴盛起来的。因此,与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相比,乌海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移民文化和新兴的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色彩。从大文化的范畴审视乌海,这里最具特点的文化是企业文化。经济中占绝对比重的工业,遍布全市的大中小型企业以及从业者一半以上的企业职工,使得当地的文化构成上,企业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承包、转制、兼并、破产、重组形成的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特色鲜明,并且逐渐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共有的一种企业精神:创业、争先、奉献。

乌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创业安居,给这里带来了原居住地的文化和习俗,也带来了新的观念。因此,乌海尽管没有自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也没有自己普遍使用的方言,甚至没有固有的地域性传统习俗,但文化融合能力却非常强大,不保守,不排外,不墨守成规;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在这里生根开花,任何新观念都可以在这里被接受。由此带来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没有地域局限,不受传统束缚的文化特征--勇于创新,善于吸收,多元并存。

伴随着乌海市的成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各种文化开始孕育、发展,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结合了乌海的地方特点在去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而这几年兴起的社区文化、老年文化、群众性的演唱文化又渐成时尚,并且打着鲜明的乌海烙印。企业文化、移民文化、城市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的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地文化。比如乌海独树一帜的书法文化,就是这一特征的最好体现。发端于煤矿企业,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书法文化,经过20多年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乌海闻名区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甚至外地人一提起乌海,首先想到的是这里的书法文化。从未到过乌海的著名作家张贤亮,对乌海的书法艺术有着很高的评价。目前,乌海拥有10多位中国书法协会会员,100多位内蒙古书协会员,近4000名书法爱好者,这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也是少见的。书法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能在乌海这样一个建市不过30年的城市里得到普及和提高,决非偶然。她与煤炭企业职工豪放的性格,移民人口文化上的多元融合和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书法之外,在文学艺术的其它方面,如文学、绘画、摄影等方面,乌海也自己城市的特点。

始于60年代煤炭资源开发,兴盛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乌海文学事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在他们勤奋工作的同时,也在文学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煤矿工人作家、教师作家、领导干部作家。他们以诗歌、散文、小说、随笔等文学形式,呕歌生活;刻画人生。他们是建设者,同时也是文学的爱好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乔树澍的小说、尹君的诗歌、张志升的儿童文学、孙甲的杂文、郑达的文艺评论风格独特,哙炙人口,在当地乃至自治区都较有影响,是乌海老一代作家的代表。而近些年涌现出的文学新人更是成果斐然。其中,青年女作家包丽英创作的功史长篇小说《纵马天下--我的祖先成吉思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乌海的文学创作树立了新的高度。

与文学创作同样繁荣的是乌海的绘画和摄影艺术。这两个艺术门类爱好者众多,其中不乏造诣深厚的本地名家,国画家靳文艺、王章

一、李福祥、白占荣,油画家党祥、张德育等自成风格,不断有新作问世。其中,王章一去年夏天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成为乌海第一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的唯一一位乌海籍画家。他的作品,风格隽永,富予创新,题材均取自乌海和西北地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称为最耗费财力的贵族艺术的摄影艺术,近些年在乌海迅速普及。目前,全市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3人,内蒙摄协15人,乌海摄协40余人。爱好者估计有1000多人。其中邱志远、明钢、金解放、康小林、杨慧远等人的摄影艺术功力深厚,风格各有所长,摄影协会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展览。此外,乌海的传媒文化近年也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市有日报、晚报、电视报、海勃湾矿工报等四家平面媒体;有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台各一家,广播电台和调频立体声广播各一家。这些传媒逐渐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作文章,成为引领全市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

乌海的城市环境三十年来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前的乌海是个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煤炭开采直接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另外煤炭开采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 被排出,这些矿井水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污染。那是的乌海可以说是吸不到干净的空气,看不见碧绿的蓝天,见不到清洁的路面。现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发现这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丝毫不见烟火,进入厂房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据乌海政府介绍,近年来,乌海市把生态环境和公园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已经有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工厂被关闭。公园、广场、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主干道基本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多彩绿化长廊。另外乌海市还将书法文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近年来,乌海市结合城区主要街路临街建筑物立面改造、商业牌匾整治以及楼体亮化美化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原则,以白、灰、黑为主色调,多形式融入书法元素,普及书法艺术。

如今的乌海已是经济繁荣昌盛,城市整洁美丽,文化多元并存,“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拥有26个民族,近48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三十年对于人生来说,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漫长岁月。而对于历经千年的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来说,足以产生可以改写历史的巨变与辉煌。

三十年前的今天,贫穷与落后的窘况令吕梁人汗颜。“马路不平,路灯不明,晴天满街扬灰,雨天道路泥泞”是当时街道的真实状况。“土坯房,破窖洞,房间不大,住着憋气”是当时居民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

有多少土特产品,养在深闺无人知?有多少企业厂矿因为供电不足、出路不畅而倒闭或者选择离开?离省会城市太原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到首都北京只有600公里的吕梁,被巨人般的山脉将我们与整个世界隔离,没有出路、缺乏电力、通讯落后,吕梁人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吕梁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各项基础事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条条纵横城乡的公路蜿蜒伸展;一座座电厂拔地而起,电话、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一个崭新的吕梁犹如初生的婴儿茁壮成长。

辉煌成就

(一)经济体制改革使发展动力逐渐加大

昔日的吕梁是全国十三个集中联片贫困地区之一,197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2元,财政收入仅有5311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因地制宜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围绕发展城市经济,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分配领域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使吕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达到500.1亿元,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全省第7位前进到了2007年的第5位。占全省比重由1978年的6.5%上升到2007年的8.8%。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32元提升到2007年的14028元。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1亿元,是1978年0.53亿的198倍。财政收入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全省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使优势产业日益壮大

30年来,吕梁各级、各界面向外界市场需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全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的方针,按照“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科学发展”的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做强新兴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及各类经济比例关系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三次产业在调整中结构趋于优化。1978年至1983年,农业占据主导地位。1983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2.5:40.2:27.3。工农业产值比例为41.1:58.9。种养殖是农业经济及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社会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例为77:6:17。

农业经济在内部产业调整中不断成长。30年来,通过拍卖“四荒”、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举措,突出抓粮食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三大战略重点和科技兴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两项关键,积极推进农业一体化建设,使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从而克服了集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工业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持续壮大。到2007年末,全市工业已拥有29个大类,67个中类,79个小类。占整体工业39个大类、204个中类、549个小类的74.4%、32.8%、14.4%。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煤焦钢铁、煤焦化、煤电建材、酿造产业等多产业链条,为构建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3个,工业产值是1978年的229倍,资产是1978年的294倍,产品销售收入是1978年317倍,利润总额是1978年250倍,利税总额是1978年273倍。

(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使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

30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吕梁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发展战略,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项目投资原则,使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1亿元,是1978年8044万元的37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2.7%。新增固定资产163.8亿元,是1978年的293倍。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2007年达到14468公里,是1978年的4.8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到192公里。公路密度从1978年15公里(旧口径)提高到69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56公里。旅客周转量153833万人公里,是1978年的90.8倍。货物周转量313675万吨公里,是1978年的38倍。

水利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大批水利工程陆续完工达效。大型水利工程--引文入川水利工程、横泉水库主体工程竣工,一批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加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将得到缓解。

电力供应能力日益增强。2007年电力企业完成产值4.7亿元,约是1978年产值的100倍。规模较大的柳林电厂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已形成14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输变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生产、生活用电目前可基本得到满足。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吕梁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原离石县城4平方公里扩展到17平方公里。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从无到有相继建成。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2%,污水处理率达到40%,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2.3%。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3.25%。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城市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初步形成。

(四)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改革开放的30年不仅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30年,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30年。30年来,伴随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及家庭财产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582元,是1978年550元的35.6倍。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36元,是1978年的56.8倍;人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是1978年的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778元,是1978年62元的44.8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是1978年的1170倍。我们的生活顺利地完成了向小康型的全面过渡。

(五)教育文化事业重点发展

“科教兴市”深入人心,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据统计,吕梁建成省级科技示范园区1个、市级科技示范园区7个,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完善。2007年,全市卫生机构数574个,是1978年的6倍;卫生技术人员11256人,是1978年的2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强;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民间文化艺术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和邮政通讯事业长足发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宝贵经验

30年改革开放建设家园的艰苦历程为老区今后的健康发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30年来,全市遵循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确保了农业等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要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主要农产品肉蛋奶产量、牛猪羊存栏实现显著增长,必须将特色化种养业由分散型、经验型、家庭型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要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务工渠道;三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入实施农村生态富民工程,使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全力掀起招商引资高潮

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要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后来居上,发挥后发优势,必须要充分放大国家、省对革命老区的开放政策效应,不断掀起招商引资高潮,配合“引智”政策,着力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牵动的成效。

(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一是要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规模化进程。利用市场带动、行政推动和外力拉动三方面的力量,使区域支柱产业项目的启动和扩大,不断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

二是要继续强化主导产业园区式聚集。在充分利用并不断开拓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大对园区的规范化管理力度,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是要着力推动优势资源循环利用。要立足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比如煤炭产业,企业要循环式生产,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潜力产业,确保循环经济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轨道。

(四)扭住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好交通问题,使道路畅通,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提升旧城、开发新城、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的思路,不断丰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味。同时,要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引深城市管理,真正使城市成为“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辐射增强”的宜居宝地。

(五)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

要高起点、大布局,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和产业的投资力度。要积极应用国家的免、补政策,使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此类行业的投资力度。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到教育政策的优惠、科技进步的便利、文化建设的成果及医疗卫生的保健。

(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推进城乡低保、社会经济、优抚安置、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染性项目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加大对高污染项目、企业的关停整顿力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在可承受合理水平。同时,要积极推广“蓝天碧水”工程和“一企一矿绿化一山一沟”治理模式,加大造林绿化的进度。

要高度重视法制工作,引深“扫黑除恶”,确保安全生产,健全信访稳定长效机制,确保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使全市各行各业发展有和谐的良好环境。

回顾历史,乘改革开放春风,吕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望未来,走和谐发展之路,老区将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汝城新貌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振奋人心的那一幕仿佛还在人们的记忆中,岁月如梭,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

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汝城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2年)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全县辖23个乡镇,其中有5个少数民族乡镇,309个行政村,总面积240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8万人。汝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同时也为共和国培养了汝城籍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等老一辈将军。这里物华天宝,人文鼎盛,神农在郴州汝城耒山制作农耕耒耜。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任县令时,著有《爱莲说》。至今,明、清时期的一大批古建筑仍熠熠生辉。

改革开放以来,汝城县充分利用毗邻粤、琼和港、澳、台胞较多的优势,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效地促进了汝城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汝城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开明开放、诚实守信的汝城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小水电开发全省县级第一。汝城地处湘南边陲,山高坡陡,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全县水能可开发量达到19.8万千瓦。在奔腾于汝城县东北部的沤江和淇江上,如珍珠般散落着宝沙、扶竹洲、九节带、万年桥、两江口等一批装机80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这些电站所生产的强大电力不仅照亮了整个汝城,而且外输到了广东电网。山区的许多人们因此告别了燃薪的传统,用上了两毛八的廉价电力新能源。汝城县被确定为全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现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开发,汝城县已经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水电开发新模式,水电产业得到了超常规、超速度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的水电装机总量达到15.1万千瓦,成为了全省小水电装机最大的县,年创利税9000多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强。水电的发展带动整个汝城的经济发展,也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汝城现有两个工业经济园区,即三江口开发区和三星工业小区,三江口开发区筹建于1992年是湖南省较早批准设立的县级经济开发区之一,位于汝城与广东省韶关市相邻,素有湘南第一镇的美称。这些年,汝城始终把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为推动我县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来抓,通过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园区对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三星工业小区落户企业达15家,引进资金2.4亿元,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1300万元;三江口开发区2007年新引进企业10家,合同引资1.5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23亿元,上交税金1.14亿元。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以矿产、水电、化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硕果累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了农村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订单农业快速发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跑市场、找商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订单农业面积达6.3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体系逐渐形成。通过扶强扶大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县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形成了水果、蔬菜、优质稻、茶叶、竹木、香料、禽肉等农产品加工体系。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积极鼓励和引导干部、经济能人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在文明小水果、盈洞西瓜、田庄早季节蔬菜、马桥花豆、大坪荷兰豆、暖水巴西菇、热水南竹等种植业基地初具规模、远近闻名。生猪种苗、瘦肉型商品猪、牛、羊、鹅、华南竹狸、桑蚕等养殖业基地不断做大。初步形成了水果、林业、瓜菜、优质粮食、制种、养殖、茶叶等7大特色农业,产品畅销粤、港、奥。如今的汝城已成为了广东沿海一带的“菜园子”、“果园子”。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多年来,汝城一直把“小城镇大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狠抓城镇规划、经营、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经济占全县经济的比重、城镇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城镇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按照创建“省级文

明卫生县城”的目标要求,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聘请省内外专家编制了环城西路、环路北路、交通广场、九塘江观光带、城北果菜批发市场等重点城建项目的详细规划,并充分考虑产业的发展,把城镇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城镇要发展,项目支撑是关键。通过项目建设,县城建成区4.9平方公里,全县建制镇规划建成区8.1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2.01%。新建了滨河路、环城北路,延伸、拓宽了文化路、劳动路、东西正街,新建扩宽重点桥梁6座,兴建了城关农贸市场、新世纪商贸城、一中运动场、东线、南线停车场和交通广场,开发了九塘江住宅小区,启动了城市引水工程,完成了烈士公园配套设施和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增强了城镇的整体服务功能。同时,把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方式引入城建工作上来,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鼓励社会力量按“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参与城镇建设。采取项目业主制、股份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千方百计吸引、聚集资金,着力化解城镇发展中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多元并举的投资格局,实现了以地聚资、存量活资和增量注资,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如今一座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等文明县城正在湘南逐步崛起。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汝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山、水、石、竹、树、泉于一身,融特、奇、险、幽、秀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汝城八景”(即君子朝阳、大官夕照、苏山春霁、桂岭秋香、长湖鱼唱、古寺钟声、热水灵泉、寿江奇石)远近闻名;汝城奇洞异石景色别致,白石岩、水通岩、清风岩、连珠岩、厚坊岩等洞深岩高,怪石嶙峋;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0%;人文景观众多,座落在县城内或县城周边的文塔、绣衣坊、八角楼、庐阳城址、上古寨遗址、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明太保第、太保墓、烈士塔、濂溪书院、云头书院、白石书院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5个瑶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5.8万,民族文化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尤其是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汝城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是湖南省最大的天然温泉,也是我国华南地区四大热田之一。温泉水含硅、钠、钙、锂、锶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具有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对治疗各种风湿病、皮肤病等有显著疗效,非常适合旅游疗养、度假、观光农业等开发利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汝城县确定了“旅游活县”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列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切实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景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热水温泉景区为龙头,三江风景区、罗泉温泉景区、天仙(白石岩)风景区、县城人文景观区相互映衬的五大旅游景区。2006年成功参加广东第二届国际旅游文化节,打造了粤-汝-资精品旅游线,新建的景点福泉山庄升格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九龙江森林园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汝城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慕名而来的游客落驿不绝,2007年全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的30年,是汝城面貌变化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30年,同时也汝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人们已从那缺衣少食的短缺经济时代逐步走向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如今走在乡村的农家路上,当年肩挑背杠的农村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载着人搭着贷的摩托车或小卡车从脚下的水泥上擦而过,阵阵音乐和歌声从各个贴着瓷砖的的农家小院传入我的耳中。路过一座座崭新的农家院落,不时地可以听见电话铃声在响起。如今的农民不但不用上税,而且还吃上了“皇粮”。“农村低保”,“农村医保”,“农村养老院”这一切,都主要由国家财政来买单。农民不但不上农业税,还能通过“低保”吃上财政,也能通过看病的发票间接地到财政那儿去报销,如今正在兴建的农村养老院,让农民感觉到了“养儿防老”还不如靠政府养老来得可靠和实惠。所有这一切,是远至几千年,近到几年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这些事却接二连三地变成了现实。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观家乡变化有感

改革开放给安徽芜湖带来了变化

安徽安徽芜湖是我的家乡。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全国的经济、文化、教育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的家乡不例外。三十多年来,我家乡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我的家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飞速,从城市建设就体现了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和变化。以前我的家乡安徽芜湖的步行街是一片低矮的砖瓦平房,道路也很狭窄,往往有一些车辆经过道路就会变的拥挤不堪。经过前几年的重新建设之后,低矮的平房被一座座六、七层高的商品房所取代,道路也拓宽了,好几辆汽车通行也毫无阻碍,道路两旁不像以前只有卖杂货的小店铺了,出现了服装店、酒店等各式各样的商店,如今的步行街,已经是县城的一条商业街了。走到现在的荷花滩十字路口那已经很少看到行人了,是县城一个偏僻所在,现在的步行街不但是一条商业街,也是市民饭后散步逛街爱去的场所,一天到晚都显的很热闹。经过荷花滩桥头,那里在十几二十年前是一片菜地,现在不但兴建了新广场和篮球馆,还有农民新村和近几年新建的工业园和别墅区,市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在城市规划中,将许多处于老县城郊区的地段都规划建设新的花园型居民小区,出现了如今崭新的新县城的风貌,就在前几年县里还举办了:“常家庄园中国老电影文化节”召开前我们在安徽芜湖小聚”,通过这次电影文化盛会更多的人了解了安徽芜湖,因为有交流才会有发展,通过经贸、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家乡就会越变越美好。

以前,我的家乡还是一个偏远小县城,改革开放之后,安徽芜湖通过发展自身优势,经济的到了迅速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人了解了安徽,了解了芜湖。近年来,随着我国好的政策大力推动,我的家乡不但在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不断的吸取新思想新思维,秉着改革创新的思维,以先进理念建设着家乡,在文化生活方面,人们的知识面拓宽了,视野更加开阔了,以前的进城道路坑坑洼洼,现在我的家乡已经修建了通往邻近县市的六车道柏油公路,还修建了通往苏皖浙的高速公路等,不但吸引了外地客商来芜湖投资办厂,还令人们的思想更加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和新的潮流,更加能够了解新的时代内涵。就像今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老一辈人为了记念这个日子,纷纷拿出在7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还保存着的饭票布票肉票以及当时拍的一些比如车站和如今修建的新车站的对比照片,都说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明显提高了,现在买东西,商场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自由挑选;高楼大厦替代了以前的低矮平房,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城市在发展,人民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进步和与时俱进。

家乡的变化实在是翻天覆地说几个实际的例子“多彩动漫,创意无限”我的家乡今年举办的安徽芜湖动漫节,让我记忆深刻。由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广电总局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在10月23日-26日在芜湖市举办。本届交易会以“多彩动漫、创意无限”为主题,旨在搭建动漫创意产业原创产品产权交易和相关行业的投资合作平台。本届动漫交易会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由国家三部委共同主办的动漫展会。目前,已确定前来参展的单位阵容十分强大,其中包括央视动画、上海文广、北京卡酷等播出机构;北京、深圳、杭州、南京、郑州等城市的动漫(动画)基地;深圳环球数码、北京其欣然、杭州中南卡通等原创机构;中国美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奥鹏等教育培训机构;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等出版机构;巨人、上海久游等网游公司;港嘉国际科技、香港多莱宝、香港美奇扭蛋、日本阿波罗集团、日本Wacom中国公司、日本讲谈社、美国Feric公司、苹果电脑公司等境外机构。本次交易会,得到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高扬文明 旗帜——芜湖县积极争创安徽省第二届文明县城。从高空俯视芜湖县广袤的大地,山青水秀,风光无限!从城市到乡村,从开发区到中心镇,到处蕴藏着生机,释放着活力,蓄积着力量,到处奔涌着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在争创全省第二届文明县城、建设经济强县的征程上,芜湖县正昂首挺胸,奋力崛起,高歌猛进!

芜湖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上溯千年,鸠兹先民在这片沃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芜湖文化。时至今岁,芜湖县人民怀着“创新、进取、协作、奉献”的发展精神,努力开创强县崛起、文明县城的历史先河。

我们从:——抓网络,健全创建机制。——抓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抓延伸,推进创建领域。——抓活动,拓展创建广度。——抓投入,夯实创建基础。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积极实施畅通工程、安居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靓化工程、文化休闲工程抓起。

上面的例子足以说明家乡的变化是多么的大,这么大的变化都取决于我国的所有领导人和全中国所有人民心连心的团结,还有感谢那些科技人才为国家无私的奉献,才让我们的国家更辉煌,让人民过上好的小康生活,在这里自己要更加努力向上,争取为国家、人民,奉献出一份贡献。相信在将来的日子里,家乡的发展还会更快,人民的生活也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第五篇:家乡三十年变化 毛概论文

地处偏远的天水,曾经是深受左倾错误之害的重灾区。改革开放前,天水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薄弱,体制僵化,数百万人民群众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特别是历经十年“文革”破坏后,天水万物萧疏、百废待兴。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年沧桑巨变,今天,天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广大人民群众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一个充满魅力和特色的现代文明城市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凡是亲身经历了这30年伟大变革的秦州儿女,无不为我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欣喜;凡是为天水的改革发展贡献了自己力量的秦州儿女,都有理由为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这是我们的机遇和责任,也是我们的福祉与荣光!30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直接见证。曾几何时,“吃饱”依然是天水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愿望,1977年9月,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同志在秦安县召开的一次干部大会上说:“秦安要扭转一年吃四五千万斤回销粮的局面,什么时候秦安不吃回销粮了,我就谢天谢地!”——“吃粮靠回销,穿衣靠救济”,是当时广大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伊始,从大抓粮食生产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调整种植结构到培植优势产业,从兴办乡镇企业到组织劳务输转,渭河川地、关山土塬、秦岭沟峁,勤劳智慧的天水人民 ,让绿染大地,黄土变黄金,昔日荒山老岭,尽显江南水乡泽国风貌,李萘芥姜,藤接中外奇茎,味聚东南之美,农业产业化道路各具形态。万千农民从传统耕作中解放出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从走乡串户到走南闯北,从远走边陲到越洋过海,磨砺出投身市场经济洪流的意志和智慧,告别了饥寒与痛苦,收获了幸福和尊严。

30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显著标志。天水古城,虽历史悠久,传承数代,但始终未脱农业文明范畴的拘谨、保守、因陋就简,上世纪初的工业萌芽和建国后的“三线”企业迁入,虽然给这里注入了现代工业城市的部分元素,但仍然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品格,低矮的民居土屋连绵交错,街道狭窄零乱,布局随意逼仄,总体上是一番小城镇的风貌。短短30年,曾经“闾阎相望,桑麻翳野”陇上荒僻之地,已经是高楼林立,烟井万家。交通干线四通八达,东接秦川,西出阳关,朝发而夕至,陇上东大门的地理优势尽显,独特的地域风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传统韵味和现代品格相结合的西部魅力之城日益彰显其独特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30年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生动象征。物质生活的丰富是改革的直接后果,人性的回归和民众精神的自我解放,人的现代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是改革和发展的终极目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程度,是改革成果的间接指标。改革开放的30年,是羲皇故里重启光华、再焕荣光的新时代,也是天水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精神面貌脱胎换骨的新阶段。文化交往不断扩大,对外宣传日益深化,民间文化推陈出新,各类文艺创作和流行文化生产领域人才辈出,天水文化,作为有底蕴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以独异的精神气质和表现形态,与时代文明积极对话,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形象。

30年漫漫征程,30年栉风沐雨,印证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昨天万众瞩目的变革,今天日新月异的发展,明天更上层楼的憧憬,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改革大业常抓常新,天水,这片丰饶的原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上,天水改革发展的路子必将越来越宽!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近些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牢固树立穷县办大教育的思想,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全社会支持的教育投入机制,使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少年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茁壮成长起来。

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白面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而现在,我们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家乡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境地,只是刚开始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家乡这片热土再次焕发了活力,我们也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迅速蓬勃的三十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位也不断提高,我们家乡在进步,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年沧桑巨变,今天,秦安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秦安人走出家门,走出贫困,务工创业,勤劳致富。如今,劳务输转已成为我县富民富县的一大产业,带动了全民创业的蓬勃兴起,促进了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下载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篇一: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迁调研 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班级 12服3Z学号:12222324姓名:周晶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调研 家乡的蜕变 内......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5篇

    这是参考------------------------------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变化与成就 如 改革开放初期,昆山绝大多数学校的校舍都非常简陋,平房是那个时代教室的主流。然而经过三十年的发......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精神面貌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精神面貌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神州巨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 署 名:汪秋亚 09国贸(1班) 前 言: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振奋人心的那一幕......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小论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论文 我的家乡中国竹乡安吉坐落于浙北地区,历史悠久,山清水秀,欣欣向荣,是个令人向往的生态旅游景区。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毫不放松地加强各项工作,安吉......

    改革开放三十年 喜迎家乡变化-杭州

    改革开放三十年 喜迎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杭州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到处一派新气象。 杭州越来越大了,这个变化太明显了。20年......

    乌海的变化900字(精选合集)

    乌海的变化900字谈到乌海的变化,爸爸说,变化最大的是工业。是的,它已经由一个单一的煤炭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变化,发展成一座拥有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四个支柱的现代化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