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周恩来逝世37周年
用辉煌人生谱写壮丽诗篇
——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37周年
革命前驱辅弼才,巨里隐翳五洲哀。奔腾泪浪滔滔涌,吊唁人涛滚滚来。盛德在民长不没,丰功垂世久弥恢。忠诚与日同耀辉,天不能死地难埋。
这首诗是郭沫若在1976年1月9日,周总理去世的第二天写到:
周恩来——让每一位喊出他名字的人,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沧海横流,他于枪林弹雨中展现出大将之姿; 和平钟声,他在经纶治世时闪烁着伟人风采;
光绪二十四年十三日,在淮安的一个平凡的家庭诞生了一个平凡的孩子,但谁能预测几十年后这个人却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奠基了中国外交原则,在1966年的文革中力挽狂澜;苦挥危局,而成为了民族危之时的中流砥柱!
他过继叔父时不满一周岁;
家庭败落时不满九周岁;
两个母亲相继过世时不满十周岁;
这颗尚还稚嫩的心灵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并没有因此消沉,因此颓废,而是这渐坚强,逐渐刚毅,逐渐产生了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的激情。
1910年春天,日本吞并朝鲜,虎视眈眈,直逼中国边境,年幼的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到达奉天,面对满目疮痍,想到日俄战争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经行,愤怒的周恩来挥泪写下“忆甲辰年兮神往,想日俄战兮心酸”。这一年,周恩来12岁!
七年后,带着一颗富民强国梦,周恩来渡船远去日本留学,面对滔滔江水,滚滚东去,想到要向一个侵略自己国家的民族寻找强国梦,周恩来在日记中写到: 大歌唱罢调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蹈覆海亦英雄。
有无奈,也有雄心。
1917年——1928年的中国风云变幻,动荡不安,内乱外辱,战争绵延,曾经如虎如龙的中华民族仿佛是虎睡了,龙潜了,全国上下,死气沉沉,任凭饿殍满野,政府的懦弱,帝国的无耻激起了一批批知识分子的愤怒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了,远在日本的周恩来得知消息后,毅然返回祖国。投入这场对帝对封的战争中,并逐渐成熟。
1927年的8月1日,这一天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美国作家肖姆在《传记》中写到:“此时的周恩来权利到达顶峰,跟随他的有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骁勇战将,他完全有资本划地为王,成为中国第一大军阀”。可以说,他正站在天使与魔鬼之间,要么武装起义,将中国带进光明,要么自封为王,将中国推入黑暗。
但周恩来却毅然领导着中国这支拥有着最精英的部队打响了南昌起义的枪声。无论胜利与否,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是1927年的周恩来闪烁着理性之光和爱国情怀,那种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人格让每一个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也说明了在1976年那场疯狂的“文化大革命”中他为何如一面旗帜,无论旁人怎么诽谤怎么离间,总有人为他辩解;只因为那种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怀使人觉得他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像他那样,为了一个他服务的国家和人民废寝忘食,鞠躬尽瘁,……
前半生的周恩来是为战斗,而来的;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五次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重庆谈判……他一次次的战斗,打击一个旧的世界;
后半生的周恩来是为创建而来的,整顿经济,建立外交,十六国访问,文化大革命,万隆会议,乒乓外交……他一路的奔波,创建者一个新的社会。
无论前半生亦或后半生,都便显得是一种爱,一种崇高而无私的爱,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1976年的1月8日,巨星陨落,肃穆的长街上,周恩来走完了他完美的一生,五洲同泣,群山哀鸣,联合国为纪念他出色的外交原则极高上的人格修养降半旗以示哀悼,英国作家威尔逊在《周传》写到:
“他很穷,没有孩子,没有家,没有一块土地,他逝世时将自己的骨灰洒向五湖四海;可是他又很富有,中国四万万同胞都是他的孩子,九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他的家。他自己私有的几乎没有,但他与国家共有的却富甲天下……
第二篇:“纪念贺龙元帅逝世四十二周年”主题团课策划书
“纪念贺龙元帅逝世四十二周年”主题团课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1969年,六月九日,贺龙元帅含冤逝世。为纪念贺龙元帅逝世四十二周年,本班特此举办此次团课。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元帅逝世四十二周年的纪念活动,让同学们对元帅产生更深入的了解,缅怀烈士。
三、活动宗旨
“缅怀烈士 弘扬爱国”
四、活动主题
“纪念贺龙元帅逝世四十二周年”
五、活动形式
主题团课
六、活动时间
2011年6月14号晚7:40
七、活动地点
主教楼403教室
八、组织者:贺瑞环
九、主持人:贺瑞环
十、参加人员:计控07全体同学
十一、前期工作
1、申报团课时间和场地
2、准备团课材料
3、制定活动策划书
4、做好宣传活动
5、主持人做好准备工作
6、购买礼品
7、各个工作分配:
拍照负责人:贺瑞环
人员签到负责人:胡治中
流程记录者:贺瑞环
现场秩序负责人:胡治中
教室卫生负责人: 陈晓红
十二、活动内容
1、介绍贺龙元帅生平。
2、讲述元帅故事。
3、叙述十大元帅简介
4、讨论红军故事
5、歌唱红歌缅怀烈士
6、总结
十三、注意事项
(1)要维持好活动中的秩序,不得有喧哗声,吃东西等;
(2)保持教室的卫生,同学不得乱扔垃圾;
(3)主题班会结束后各班委留下来整理残物;
十四、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团课,增强了同学们对元帅的了解和崇敬之情,对祖国更加热爱之情。
计控07团支书:贺瑞环
2011/6/8
第三篇:周恩来同志逝世35周年纪念
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明天,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5周年纪念日。特发表这篇《六朝古都南京一瞥 — 梅园新村
纪念馆》,与朋友们一起纪念和缅怀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1898.3.5-1976.1.8),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
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1946年5月至195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
判。南京谈判是重庆谈判的继续。在谈判期间,国民党政府趁和谈之际,调集军队,挑起全
国内战,最后以一党包办的“国大”将谈判大门紧紧关闭。国共南京谈判虽然破裂了,但在
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的领导和推动下,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此起彼伏,加快新民主主义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杨尚昆题写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办事处旧址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园新村陈列馆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2205平方米。它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 筑。由庄重的展厅和典雅的庭院组成。庭院当中屹立着一尊周恩来全身铜像。铜像高3.2 米,重900公斤。
梅园新村陈列馆庭院全景
梅园新村陈列馆大门
进入陈列馆,镌刻周恩来等人物的浮雕首先映入眼帘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当年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主楼楼下设办公室、会议 室、卧室、餐厅等;楼上设有机要科等,当时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周围设立监视站,并派遣流
动特务监事代表团的活动。为防止特务的监视和破坏,代表团将院墙加高,并在传达室和车 库上面加盖了小楼。
梅园新村30号
30号院内的小楼正立面景(局部)
设在一楼的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和办公桌
办公室的里间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卧室
周恩来同志在工作(照片)
周恩来与邓颖超在梅园新村的合影
为了防止特务破坏,加盖了小楼
加盖于车库上面的小楼
从这里上到传达室上面的小楼
1946年11月,国民党一再挑起内战,破坏《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并召开一党包 办的“国大”,隔断了和平商谈的道路,一手关上了谈判的打门。周恩来在返回延安前夕,于11月16日下午,在梅园新村7号大饭厅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对国民党召开“国
大”的严正声明》,回答记者的提问,揭露蒋介石搞假和谈真内战的事实。
这是周恩来在召开记者招待会(照片)
这是根据资料照片制作的记者招待会蜡像
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一方面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独立的政策,彻底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内战、独裁、分裂的政策,使我党赢得了人心,掌握了政治主动权,使内战推迟了半年之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
基础。另一方面,为我党独立自主地把握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反对外国势力和控制和干
涉,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场复杂而艰巨的谈判斗争中,中共代表团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精
神风范,已成为了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尾巴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周恩来在阅读当时的新闻报纸(照片)
周恩来写给司徒雷登的信函
在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等同志乘坐的“别尔克”轿车
这是中共代表团的工作用车,除了周恩来和董必武乘
坐外还经常用它护送地下党和民主人士到达安全地点
中共代表团外事组的工作人员每天把抄收的延安新华社电讯选编翻译,然后用英文打字
机打印成英文电讯稿,分发给中外记者。运用这种方式向世界报道时局真相,揭露国民党发 动内战的反动立场。
中共代表团外事组办公室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外事组就是用这台英文打字机工作的
中共代表团公开使用的大电台必须在国民党登记,而小电台则是根据斗争的需要自己秘
密装配的,关键时,可以起到在遭到破坏时保证联络畅通的作用。
在纪念馆里陈列的发电机组
小电台用来防备敌特破坏和捣乱
在梅园新村陈列馆的院子中央,竖立着一尊周恩来同治的全身铜像。铜像以周恩来同志
当年步出梅园新村17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表
现出的革命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周恩来同志的全身铜像
是以这张照片为原型雕塑的
梅园新村31号是当年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据点。当时,他们就是利用这两扇窗口偷看、偷
听我代表团的活动情况。
我们在很多影像片里看到过特务在这里进行监视活动
梅园新村17号大门全景
上面的照片就是周恩来从这里走出来的
梅园新村17号小楼全景
挂在梅园新村17号门口的说明牌
代表团领导使用过的办公桌
会议室兼接待室
边打麻将边开会是当时的防特手段之一
周恩来在梅园新村17号门口留影
周恩来图书馆位于梅园新村纪念馆北门,由民国初期的四栋小楼组合而成。1988年为纪 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所建。主要收藏周恩来的论著、文献、照片、音像资料以及他的生平和思
想的书刊、资料等。是全国第一家粥恩来图书资料的研究中心。
周恩来图书馆大门
周恩来图书馆全景
廖承志题写的“梅园”
这块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公原址的石碑,是
在小楼下面的旮旯里发现的,当拍摄这块石碑时,心里有一种酸楚的感觉
在周恩来总理逝世的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 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
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 一个孩子”。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这就是人民的总理。周恩来同志永垂不朽!
行走在梅园新村的街巷间,看着这安静的街道,我似乎可以想象到几十年前,中共的领导们在这里谈判时的惊险和艰难,若不是亲自来到革命先辈们奋斗过的地方,我是万万感受不到这般浓郁的红色气息。在这里我对革命先辈们表示深深的敬佩,没有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后人在享受如今充实的生活时,依然不能忘记为我们流血牺牲的革命者们。我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所花的时间也许并不长,但我能从中感受得到那些精神,那些寄托,那些热爱。让我们一起来更加地热爱这个美丽的国度,让我们一起为了祖**亲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让我们铭记:时过境迁,我们心中的红色永不会褪色!
第四篇:纪念父亲逝世一周年
纪念父亲逝世一周年
(乙未年正月二十)
2015.3.10.父亲离世一周年, 冥间日子甜不甜? 永别日子把你念, 感叹吾父真可怜.父亲离世一周年, 儿食三餐味不甜, 端碗就把亲人想, 美味佳肴难下咽.父亲离世一周年, 夜深人静难入眠, 闭目总把亲人想, 梦里见父在眼前.父亲离世一周年, 值此不曾听你言, 在日没有听你教, 如今想来泪涟涟.父亲离世一周年, 你的教诲记心田, 为人处事不莽撞, 不骄不躁有尊严.父亲离世一周年, 你的精神往后传, 教育后代勤耕读, 做人要做忠良贤.父亲离世一周年, 心潮澎湃直翻腾, 醮完海水难书尽, 为表情怀只片言.
第五篇:纪念母亲逝世100天
纪念母亲逝世100天
昨天晚上10点钟,我的牙根突然发炎,肿胀,起泡,我急忙用牙膏浸,用盐水含,请求妈保佑我及时好起来,果不其然,妈在天有灵保佑了我,直到11点过才慢慢消肿,今天早晨6点醒来基本上好完了,感谢妈,感谢妈的生育恩,养育恩和教育恩,直到今天,妈已仙逝100天,她老人家去了天上但仍然牵挂她的子女,保佑我们大家平安幸福,健康和睦,今天是妈逝世100天纪念日,在妈刚刚去世的日子里,我们全家人悲痛欲绝,以泪洗面,尤其是见到安底和遵义的舅舅,总是会想起妈,禁不住鼻子发酸,悄悄避开人群,调整好心情,免得被别人察觉出什么来。妈去世到现在,我们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是阿,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要把对妈的怀念转换成对伯伯的孝顺,自我感觉,我们兄弟几个,在毛哥的带领下,都做得不错,首先,伯伯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爱人,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加上人老了,很孤独,要经常去陪他聊天,摆农门阵,关注他的血压,现在黄世华的药方伯伯吃了受不了,已经停吃了,其次,伯伯的吃饭问题特别要感谢小娥儿和小安碧,都是她们给伯伯做饭的时间多,尽一天的孝心容易,尽十年的孝心难阿,第三,关于伯伯的药的问题,我们几兄弟要重新商量,6月30号的天体检,血压90至150,属于轻度高血压,其他各项指标还有几天才晓得,如果有问题,要商量及时治疗,估计没有大的问题,第四,伯伯的电视机已经坏了,大家商量,在老幺那里提一个活动机子,32寸,约1400元,每家约300元左右,沙发的问题请老幺多操心,第五,常回家看看,伯伯真的老了,记忆力,听力严重减退,和他商量,请他跟哪家过,他都不愿意,不习惯,再说他又舍不得老房子,说他走了没人照看,希望大家没事的时候多抽时间去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如果确是忙不过来,打个电话问问都要得,要不然,伯伯那个手机就成了一坨废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第六,凡是阴节气,纪念日,伯伯的生日和妈的阴生,自己的生日,千万要记住教老人,既要孝敬在世的,又要纪念去世的。
看嘛,说起来又是一大坡啰,有事大家商量,不要把孝心停留在口头上和微信上几句动听的文字上,要发自内心的感恩和行动,好了,今天是妈的佰期纪念日,该忙工作的忙工作,远处的已不用回来,还是小安碧做饭,下午大家集中,老地方,毛哥家教老人,祝愿妈在天上开开心心,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