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贵州省考时政热点:“知识跨年”,分享思想的盛宴
2019贵州省考时政热点:“知识跨年”,分享思想的盛宴
导语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知识跨年”,分享思想的盛宴。
“知识跨年”以聚会、盘点、思考的方式,将个体“代入”国家、时代、社会的发展中去,这种巧妙的共情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会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归属感,还会激发起观众对社会、对时代、对自我的深层认识和理性思考。
没有小鲜肉、不请流量明星,收视率不断攀升——据新华社报道,2018跨年夜,多家电视媒体打出了“知识跨年”的招牌,浙江卫视推出了“2018思想跨年盛典”,广东卫视请来财经“大咖”共同打造年度财经盛会,深圳卫视再次牵手罗振宇上演了一场知识跨年演讲……
无论是围绕“如何实现我们的财富目标”来盘点国内重大话题、梳理国际经济动态、展望未来商业趋势,还是为“所有想把握这个时代机遇的人”讲述“关于商业文明,过去一年的变量,未来一年的想象”,“知识跨年”俨然成为一场特殊的“跨年礼”,为公众所期待和热捧。有报道称深圳卫视的跨年演讲门票在预售后不久就售罄,而演讲当晚,万人以上的场馆几乎座无虚席,不少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甚至从国外回来观看。场面如此火爆,既有演讲者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观众对这种新颖的跨年方式的认可。
跨年,当然少不了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更需要一种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仪式感。在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方面,各类跨年歌会、文艺晚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知识跨年”让公众看到了在歌舞狂欢之外,还可以有更多元、更有意思的仪式,还可以有更多的知识分享、分享更丰美的思想盛宴。
尽管平日电视、网络上大咖云集、观点碰撞的谈话类节目,观众并不陌生,但当这种节目形式出现在跨年夜这个辞旧迎新的时点上,观众的体验和效应会大不相同——一年将尽,很多人会回望、总结、反思,对新的一年也有很多祈愿、期待和祝福。“知识跨年”以聚会、盘点、思考的方式,将个体“代入”国家、时代、社会的发展中去,这种巧妙的共情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会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归属感,还会激发起观众对社会、对时代、对自我的深层认识和理性思考。
“知识跨年”的出现和火爆,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时下,“早上刷牙听‘得到’,吃早饭时听‘喜马拉雅’,地铁上刷‘知乎’,睡前还要订阅好几个专栏”成为不少人的日常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甚至付费邂逅新观点、获取新知识。人们对“知识跨年”的青睐,正是体现了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积极和开放的心态。
社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加速。人们更向往了解、充实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更加迫切地想要认清身处的时代和周遭的世界。保持这份理性和清醒,让思想的碰撞点亮我们的生活,是许多人的内在需求。
如今的跨年夜,人们在互致祝福之余,还纷纷在社交网络上晒出自己一年生活的总结、分享跨年心愿,并享受这种表达和互动带来的仪式感和获得感。这反映出人们对于节日的认知与态度的转变,即不再满足于节日里简单的符号化表达,而是注重追求价值层面更有意义的东西。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相信“知识跨年”在收获高人气和好口碑的同时,也能鼓舞更多人多一些奋斗的动力和勇气。
第二篇:2011国考时政热点
2011公选考试热点:选用“四有”干部推进科学发展2011-8-26 16:19:22
编辑:钟实
来源:考试大网
【打 印】
【关 闭】
【Email推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习近平同志提出:“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选用“四有”干部,对新形势下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干部培养选拔导向,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此,笔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思考,认为选用“四有”干部,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是基点,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是关键,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是根本,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是核心。
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是基点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破难题。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矛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创业难,守业更难;发展难,科学发展更难。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解决我们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面临的发展任务极其艰巨。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首先,从国际看,面临的发展环境极为复杂。虽然世界经济正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不乏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其次,从国内看,面临的发展任务极其艰巨。虽然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强认识。一些干部不能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关键在认识不深。个别领导干部在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求快不图好、只顾片面发展不讲全面发展、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重短期政绩不顾长远目标,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因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高度。首先,明确科学发展是一种理论信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什么也不能缺信仰。信仰不仅是理念和精神,更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不论经济怎么繁荣,即使到了我们成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候,如果放弃了对理想对信仰的追求,我们的社会同样会走向沉沦和没落。我们的前辈在90年前,为什么能像雄鹰一样“飞”到欧洲去倾听大革命的余音流响,“飞”到苏俄去领受工农革命的风暴?为什么会有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抛弃殷实富裕甚至毁家纾难而走进山林建立革命武装?为什么一批纤弱的知识分子能组织起千万民众用热血托起沉沦的大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认识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决定实践的力度。没有对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的准确把握,没有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深刻认识,没有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根本要求的透彻领悟,就不可能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就不可能有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应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变为一种理论信仰、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根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其次,明确科学发展是一种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阐明我们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各级领导干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恪守为民之责,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政绩观,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始终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正,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再次,明确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人民群众能不能得实惠,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真本领的试金石。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始终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重考评。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既要注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又要注重把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关键环节。最近中央出台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是新时期干部考核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尤其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注重考评内容的科学化,实现考评的全覆盖。首先,设置“政绩成本”指标。包括经济成本、环境成本、政治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一项政绩很显著,但为此人财物成本过大,造成环境恶化,损害社会利益,考评中就不能算好政绩。其次,细化量化指标权重。把目标责任细化为数值形态,特别是强化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目标责任,不能量化的指标也要提出明确要求,综合运用等级式和定义式评价尺度。再次,坚持分层考评原则。对领导班子和对领导干部的考评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考评指标要分层次,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岗位要求的不同。其次,注重考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过来领导干部的考评工作大多是在体系内部相对封闭地进行,考评主体比较单一,缺乏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考评结果与社会公众感受存在差距,其真实可靠性无法考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注重考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让干部考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再次,注重考评方式的灵活性,增强考评的实效度。针对过来干部考评方式上的年终一次性集中考核,忽视平时考核;考核过程偏重静态方法,缺乏深度。要建立考评队伍。要实行政绩考评人员资格认证制,要建立政绩考核工作责任制,确保考核工作质量。要加强日常考评。可以采取记载重大工作事项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定期考察的方式进行,还可以收集新闻媒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信息和反映。要交给人民评价。要转换视角,将工作的重心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展开,以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建立一种让人民群众评价的有效机制,使人民群众掌握有对于政府及其为政者之评价和任用的最终决定权。要体现群众认同。要按照群众认同度标准科学执政,有效整合不同阶层群体利益。要把握操作标准。要创新评价主体,要调整考评指标,要完善考评程序,要改进考评方法,全面了解情况,得出科学结论。最后,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度,建立考评的权威性。建立科学运用机制,坚持“三个作为”: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的升、降、去、留首先要看考核结果,优秀提拔重用的提拔重用,一时不能提拔的适当提高级别待遇;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视情况降、免职或转任非领导职务;对失职、渎职的干部则依照法规处罚。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重要依据。要分析考评中存在的问题,要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作为进行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培训工作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
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是关键
一是谋划科学发展重决策。出思路、作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发展得快与慢、好与差,与领导干部的思路是否正确、决策是否科学密切相关。提高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是领导干部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首先,科学决策引导科学发展。领导干部作决策,要把顺应发展潮流与遵循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的精神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听真话,察实情,真正弄清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问题是什么,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掌握科学决策的发言权与主动权,坚决改掉靠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的习气,使各项决策贯穿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民主决策促进科学发展。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实现决策的民主化,要广开言路,拓宽民主渠道,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制定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防止和克服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再次,依法决策保障科学发展。严格依法决策,才能确保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防止权大于法、言重于法、情高于法。决策要坚持合理性、民主性、公开性原则,讲究程序,遵守规范,实行阳光运行,杜绝暗箱操作,以科学程序保障科学决策。否则就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又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二是谋划科学发展抓机遇。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正视问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30多年,成就举世瞩目,但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与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次,积极应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坚持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不能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期冲击而误判了经济全球化的方向。过去我们加快经济发展得益于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今天,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然要坚持对外开放。面对国际经济深刻调整和国内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的新形势,更应该把国内外的新挑战转变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更加以优化效率、增强结构为动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更加注重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终不渝地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推进区域的经济合作,承担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加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高端产业活动和高级人才,扩大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进口。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要加快市场扩张,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将为各国的新技术、新设备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不仅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谋划科学发展抓核心。毋容置疑,领导干部不换脑,发展方式难转变。必须通过“内外夹击”的方式促使领导干部“换脑”,扫除他们思想上的障碍:改革评价机制,用转变发展方式的实际成效决定领导干部的升迁去留;增大政绩评价的透明度,用民声民意称量领导干部的政声,以此“倒逼”领导干部自我“转变思路”,去除那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符的残渣、与转变发展方式相悖的污垢,换来一颗清新的“绿色大脑”。首先,坚持正确认识政绩。主要警惕八种错误政绩观,即,重个人轻集体、把政绩私有化,以谋取个人名利地位作为工作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的个人主义政绩观;重升迁轻事业、把政绩官本化,只要能给本单位带来实际利益就是创了政绩的本位主义政绩观;重形式轻实效、把政绩虚假化,喜好做表面文章,贪图表面好看、不讲求实际的形式主义政绩观;重对上轻对下、把政绩功利化,奉行一切惟上是从的为官之道,事事做给上级领导看,不考虑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也不考虑群众的需要和意见的惟上是从政绩观;重眼前轻长远、把政绩快餐化,追求眼前实惠、忽视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喜欢搞那些费力小、见效快、眼前收益明显的急功近利政绩观;重一点轻其余、把政绩片面化,作决策、创政绩不追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而是追求在某一方面出彩的片面主义政绩观;重表象轻实质、把政绩泡沫化,一味地追风潮、赶时髦、盲目决策的追风赶潮政绩观;重守摊轻创新、把政绩无为化,思想僵硬、墨守成规,不敢大胆开拓,在观望和徘徊中贻误发展大好时机的消极无为政绩观。其次,准确把握政绩。主要从“五个根本”上去把握,即,形成政绩的根本前提是履行职责;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发展;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是求真务实;检验政绩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看待政绩的根本态度是辩证观点。再次,加大干部培训。主要从“三个着力”上下功夫,即,在“不愿转”的人身上下功夫,着力破解转方式涉及的既得利益链条和利益格局;在“不能转”的人身上下功夫,着力破解现有机制体制束缚和鼓励创新探索;在“不会转”的人身上下功夫,着力破解“吃旧饭”的思维模式与知识薄弱瓶颈。
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是根本
一是推动科学发展要实干。科学发展是干出来的,需要干部动真情、出实招,科学发展不是喊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重在落实,贵在执行。首先,率先垂范带动科学发展。领导干部要不为虚名所累、不为私利所诱,在脚踏实地、崇尚实干、推动科学发展上当表率、树标杆,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求发展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引领人民群众的实践。其次,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针对当前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大大增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渐突出的实际情况,要在体制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努力构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适应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建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体现正确政绩观的考评体系与考评制度,引领广大干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适应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现实,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激励,真正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再次,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领导干部要戒虚、戒假、戒浮,求实、求真、求深,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应敢于担当、善于谋划、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真抓实干,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务求科学发展的新成效,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二是推动科学发展要实绩。首先,执政为民创政绩。要坚持“两个始终”:始终践行人民宗旨,要增强宗旨观念,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树立群
众观点,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始终坚持人民满意,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是大是小、是实是虚,群众自有公正的评价,“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这奖那奖顶不上群众的夸奖”,领导干部的政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试金石。其次,科学发展创政绩。主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处理好“唯上与唯实”的关系,遵循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脚踏实地、遵循规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只争朝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要防止不顾民力铺摊子、不思进取守摊子,要防止竭泽而渔式地挥霍资源、杀鸡取蛋式地糟蹋环境,超负荷式地举债经营、外科手术式地解决矛盾的做法;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都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抓好当前,着眼长远。既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损害群众的长远利益,又不能借口抓长远发展而忽视解决群众眼前的困难,那种只求眼前政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造孽,不是政绩,而是包袱;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整体利益中体现局部利益;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单腿跳得再快,不如双腿匀迈”,这一简单的现象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经济快速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再次,作风务实创政绩。重在做到“三要”:即,要弘扬务实精神踏实创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尊重客观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强化公仆意识廉洁从政。树立公仆意识,艰苦奋斗,居安思危,克服浮夸之风、奢侈之风,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创业的精神;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发扬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三是推动科学发展要落实。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首先,要统一认识抓落实。要始终保持一种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的责任感,始终保持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始终保持一种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危机感,坚持做到静下心来,扑下身去,想方设法把工作落实到位。要理清思路抓落实。思路确定之后,就要做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督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其次,要突出重点抓落实。要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作为抓落实的主线,做到百忙不转其向,万变不离其宗。要盯住薄弱环节抓落实。要围绕“三最”抓落实。再次,要健全机制抓落实。要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对安排部署的每一项工作、目标任务都要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通过细化责任、硬化责任、追究责任,强化干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千方百计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要健全协调配合机制。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中心意识,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碰到问题不相互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坚,齐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突出抓好重大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落实好的,要表彰鼓励;对落实不好的,要督促其查找不落实的症结和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促其抓好落实;对工作不落实的要敢于问责,强化责任追究,直至工作落实。要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完善考评奖惩体系,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最后,要转变作风抓落实。要领导带头抓落实,就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抓好落实。要以兴“四风”抓落实,即,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落实听民声;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访民苦;兴求真务实之风,落实排民忧;兴勤政廉政之风,落实解民困。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是核心
一是实现科学发展须凭实绩用人。首先,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肯不肯干事,是衡量干部愿不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是检验真不真心为人民谋利益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杆。干事的干部,人民信得过,自己立得起,一路走得稳。心系百姓,为民干事,人民就会选择你;与时俱进,创新干事,时代就会选择你;敢于担当,扎实干事,历史就会选择你。肯干事,就是要不懈追求,奋发有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乐于并努力为党和人民做奉献。肯干事,就是要愿意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乐于吃苦、只争朝夕、敬业奉献,做到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谋发展。肯干事,就要解决精神状态问题,肯干事所倡扬的精神状态,是指愈战愈勇、勇往直前的韧性和韧劲,是能够感召人、带动人的人格魅力。然而,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关键在于坚定信念,加强修养,净化心灵,学习充实,激发斗志,使上下一条心,干群一股劲,同心协力,齐心尽力;根本在于环境建设,人文关怀,春风化雨,奖优罚劣,选贤任能,使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扑在发展上。良好的精神状态需要责任,有责任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创优意识,就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其次,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能不能干事,是能力的体现、是干事的基础。领导干部的能力,往往是不看宣言看行动,不看“唱功”看“做功”。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能干事就是要顺应规律的善干,就是要依靠群众的实干,就是要不断创新的巧干,就是要有能力、有本领,就是讲方法、讲效率、讲质量、讲水平,就是举重若轻、事半功倍。善于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推动工作,善于运用分类指导的方法指导工作,善于运用突出重点的方法推开工作,善于运用注重特色的方法创新工作,善于运用完善机制的方法落实工作,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实,一个个发展瓶颈的破解,一个个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一个重点一个重点的突破,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能干事,就要明白一切办法,只有在干事当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干事当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干事当中才能抓住。能干事,就是要切实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紧紧抓住利益这个根本、法律这个准绳、服务这个途径,综合运用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手段,集中精力抓大事,注意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能干事创佳绩。再次,干成事的人有激励。干不干成事,是执政能力的根本所在,是要把有能力干成的事干成。政绩不会凭空而来,空谈出不了政绩,坐等出不了政绩,唯有实干并且干好才能出政绩。干成事就是要坚决破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干成事,就是干实事,最宝贵的精神是实干的精神,最重要的行动是实干的行动。干成事,就是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把难事办成,让蓝图变成现实,所创造的业绩,能给群众带来实惠,能让群众共享成果,能经受住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干成事,就是要把促进发展作为着力点、把促进和谐作为着重点、把促进民生作为着眼点。就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干出一流的工作,创出一流的业绩。就要不坏事,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补台不拆台,分忧不添乱,不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领导干部只有干成事,才能有效推动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干不成事,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以实为先,以干为贵。少说多干,只干不说,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在实干中担当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历史重任,书写无愧于这方人民的满腔赤诚,铸就无愧于这片热土的宏伟事业。
二是实现科学发展须甄别十种人。主要不用10类人,“等”官,此官不讲职责、不爱工作、不干事业,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外地经验,今天的事等明天,明天的事等后天,该
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干的不干,错失科学发展良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民生和稳定等问题成堆,无法解决,甚至矛盾激化,事件频发;“要”官,此官责任感缺失,工作干的一般,但却忘不了伸手向组织要官位、要待遇、要荣誉,能力素质一般,开展工作时,常常挖门盗洞向上级要资金、要项目、要政策,推动了行业不正之风的盛行,甚至上要不成,就往下要,向群众要钱、要粮、要命;“蛮”官,此官头脑简单,方式简单,方法粗暴,在抓发展、带民富的过程中,常常信奉“动不动三分钟,再不动龙卷风”的错误理念,热衷于搞“齐步走、一刀切”,以高压态势下“硬指标”,给“死任务”,结果损害了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阻碍了当地发展;“满”官,此官特点较突出,就是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在发展上满足于GDP的单一增长,沾沾自喜于片面成绩,在改革上顾头不顾腚,留尾巴、留死角、留隐患,在稳定上不求解决根本问题,讲面子、捂盖子、封口子,结果导致矛盾激化,社会不稳;“粗”官,此官工作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常常是急功近利,短视片面,透支资源,作风上不求实,工作上不求细,对上级的政策要求囫囵吞枣,对本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看不透,抓不准,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事也没干成,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盲”官,此官虽有科学发展,为民谋利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正确的方法,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最后剩下烂摊子时“拍屁股”一推了之,此种盲目蛮干的账单,最后都让地方和群众买了单;“刁”官,此官“官本位”意识相当的重,特别是身处权力部门的,为了个人的私利,更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到极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症早已为群众深恶痛绝,且对科学发展的软环境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更是使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受损,败坏了党风、腐蚀了政风、波及了民风;“懒”官,此官身懒,心懒,工作不求上进,生活上混吃等死,此官最喜欢的就是开会和讲话,通行的工作方式就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用讲话传达讲话,逼不得已要下基层,也是“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摆花架子、玩空手道、当演说家,对待上级的要求,往往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不到行动上;“假”官,此官好大喜功,阳奉阴违,虚伪不真,搞假政绩、假民主、假团结,上报成绩时往往使用乘法,上报问题时往往使用除法,带头破坏组织原则,大搞“一言堂”、“家长制”,重大事项一人拍板定乾坤,民主生活会上昏昏欲睡,神游天外,发言的主题通常是批评自我,表扬别人,针对问题或是敷衍了事,或是一言不发,但会后在牌桌酒席上却左右逢源、异常活跃,在生活中更是鱼水交融、你帮我助,常常以庸俗关系利诱拉拢,互相之间称兄道弟,呼朋唤友;“昏”官,此官玩的是“小圈子”,交的是“小兄弟”,持的是“小嗜好”,使的是“小心眼”,耍的是“小聪明”,搞的是“小动作”,听的是“小报告”,信的是“小消息”,轻的是“小毛病”,贪的是“小便宜”。
三是实现科学发展须凭原则用人。首先,是坚持公正识人,一方面警惕十种人:第一种是,对待上级阿谀奉承,奴颜婢膝;对待下级颐指气使,自以为是;官位不大,脾气不小。第二种是,欺上瞒下,八面玲珑;当面人话,背后鬼话;两个面孔,两面哄弄。第三种是,轻视群众,疏离群众,折腾群众;“空头支票”忽悠百姓,连哄带骗对待群众;群众家可以不去,领导家不能不跑。第四种是,大事干不了,小事不屑干;不干实事,很会“来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忙忙碌碌装样子,吹吹拍拍过日子。第五种是,熟读官经,明哲保身,善于邀功诿过,总能见风使舵,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四平八稳地做官。第六种是,不干正事,净动歪心。奉行“搞定就是安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第七种是,空话说得比谁都溜,大话说得比谁都真;总结写得头头是道,讲话说得天花乱坠;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第八种是,说话留半句,见面哈哈哈;开口叫“哥们”,闭口称“兄弟”;只栽花,不栽刺,一
团和气,好好先生,谁也不得罪。第九种是,爱搞文过饰非,爱玩花拳绣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尊重规律办事,乱上项目、乱铺摊子,做表面文章,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第十种是,享乐主义严重,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另一方面从“十大标准”上去把握:第一是不和领导套近乎但能积极配合领导工作的人;第二是不和领导多走动但能体谅领导良苦用心的人;第三是不往领导家里跑但能常往基层跑的人;第四是不关注领导生活私事但能帮下层排忧解难的人;第五是不当面恭维领导但又能树立领导威信的人;第六是不向领导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人;第七是不爱多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的人;第八是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能积极表现的人;第九是不看领导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的人;第十是不喜欢给在职领导“烧香”却给离职领导“送暖”的人。其次,坚持公正用人。坚持选人用人原则。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坚持注重实绩,就是对干部实绩的考察,既看经济建设的情况,又看社会发展的情况;既看经济增长的数量,又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既看客观条件,又看主观努力;既看干部目前取得的成绩,又看其对长远发展作出的贡献、打下的基础。坚持群众公认,就是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重要标准,在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充分征求各个层面群众的意见。古往今来,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不能让老实正派人吃亏,实质上就是为那些埋头苦干、淡泊名利、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打开了进步的绿色通道;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实质上就是堵住了那些心浮气躁、沽名钓誉、不干实事的干部的“幸进”之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干部,为了一切干部,为了干部的一切”理念。就是要解放思想,要有“四种眼光”、落实“三个对待”、“三个不吃亏”。“四种眼光”,即用面向基层的眼光来认识干部工作,自觉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用服务全局的眼光来谋划干部工作,自觉做到利于组织、利于工作、利于群众;用历史进步的眼光来研究干部工作,坚持总结经验、坚持研发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推进干部工作,要敢于越“雷池”、敢于犯“权威”。落实“三个对待”、“三个不吃亏”,即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实践证明,凡是老实正派干部受重用、不吃亏的地方,往往也是风气正、事业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多的地方。坚持科学选任机制。就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坚持民主,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坚持公开,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竞争,积极探索公平竞争的有效形式,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择优,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选用干部只有坚持科学选任机制,才能切实解决当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遏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许官封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蔓延,才能使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及时脱颖而出,使庸劣之辈及时遭到罢黜,实现优胜劣汰。
公选考试大纲辅导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1-8-26 17:11:38
编辑:钟实
来源:考试大网
【打 印】
【关 闭】
【Email推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的本质含义、(07年的为: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规律及其客观性。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
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实践本质。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08年新增)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4.社会的文化结构
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文明和文明形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2.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08年新增)
3.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3.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011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汇总(1)2011-4-16 22:53:37
编辑:钟实
来源:中国党政公选考试网
【打 印】
【关 闭】
【Email推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 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 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 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篇:培训体会:知识之高地思想之盛宴
培训体会:知识之高地思想之盛宴
根据人总行统一安排,我于7月1-10日参加了2011年第二期中级职称干部(经济类)培训班。在10天的学习中,我端正态度,珍惜机会,认真听讲,积极参加培训班各类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自身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有了新的提升,为实现有效履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优化了知识结构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决定命运。虽然是在日常工作之余,也注意有意识地加强学习,进行充电,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但受多种因素限制,在自我学习中往往存在较多的自发和盲目现象,更缺乏对外界动态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常常事倍功半,平常下功夫不少,但针对性较差,学习效果不突出,综合能力提升不明显。这次作为一名基层央行普通的中级职称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机会脱产参加人总行举办的这么高层次的培训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接受学习和培训,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机会非常难得。
通过10天的培训,虽然时间很短,但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较好成效。这次培训班,xx培训中心的各位领导老师高度重视,在师资力量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进行授课的老师不仅有院校学者专家,也有总行司局级领导,并且准备非常充分,相关知识点高度集中,使学员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知识点,这对于各位学员更新知识储备和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高效履职具有重要意义。如听了总行征信管理局黄慕东副局长讲授的《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给我很多启发。征信工作是人民银行新增职能,近年来征信工作发展非常迅速,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展,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但同时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也日渐增多。我本人在工作中从事征信工作,对相关问题较为关注。黄局长在讲课中,没有刻板的说教,从总行和全国的高度和角度,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具体的操作层面,全面介绍了征信的概念和定位,对相关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并不断与学友交流,回答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关注问题和遇到的难题,给各位学员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启发。同时,黄局长在言谈之中,所流露出对基层征信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深切理解与关怀,让各位学员深受感动和鼓舞。
二、提升了综合素质
高度决定角度,一个人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会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眼界,不囿于一时一事,[课件 /Article/List/List_1.htm]才能在工作中从容不迫,从容应对,这也是当前基层行工作人员往往比较欠缺的。由于基层行工作的特点,大家主要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较为注重对细节的把握,而缺乏更高层面的思考,并由此导致工作思路不宽、大局意识不强,进而影响工作质效。从这次培训班的安排看,xx培训中心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点,并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上突出针对性和倾向性,突出了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培训第一节课就是《团队意识与自我塑造》,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和集体做小游戏,在潜移默化中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进而内化为学员看得见、措得着、记得住的知识和能力;浦东干部学院郑金洲教授《履职能力与创新思维》,非常具有针对性,围绕创新思维、超越自我,用大量事例和生动传神语言加以论证,给人以深刻的启发;河南行政学院康来云教授《国家公职人员心理及其调适》,是目前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郑教授讲的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过好的事例,让学员加深了对讲内容的理解,加之穿插其中的视频教学和互动方法,让整堂课充满笑声和掌声。
三、强化了终身学习理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不注意学习,不持续学习,仅仅依赖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那么他注定很快就会落伍。培训期间,各位专家和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各位学员面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一点也不过分。各位专家教授与学员分享知识经验,所展现出来的渊博知识、敏锐洞察力和傲人才气令人叹服。但仔细一想,这其中也没有什么秘诀,关键一点是专家教授很早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并持之以恒地付诸于工作生活中,把读书学习当做生活组成部分,从不停歇,从不懈怠,直至取得最终成功,这也是所有成功人士的不二法门,是参加这次培训的很重要感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10天的培训时间转瞬即逝,但在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将将使我受用终生。我决心将在郑州培训学院学到的好知识、好思路和好作风带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用工作中成绩回报组织、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教诲之情。
第四篇:历年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
历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2012)
1、主题:《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会议精神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热点二
中央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
三个关系: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五个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2年主要任务
关键词1:扩大内需。
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关键词2:控物价,保供给。
保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重点: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关键词3:PM2.5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知识点连接: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
热点三
民族关系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3)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实行民族平等是中国的宪法原则。
(4)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3、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西南和西北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两个区域。
4、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外部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插手、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
二、主要少数民族
1、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日常食俗: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意为“红食”。炒米;奶茶。
2、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5、藏族: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结束了这里的封建农奴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以糌粑为主食,青稞酒。
6、壮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
7、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8、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十二世纪,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483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继位称帝,改国号清,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三、古代民族关系
1、秦汉开创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格局。
(1)秦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在全国设郡县加以统治,今天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区域都纳入秦朝管辖之下。
(2)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局面,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包括新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
(3)唐朝(618—907年)设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管辖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西域地区,设道、府、州或羁縻府、州,管辖中南和西南各少数民族。
(4)蒙古族建立的元朝(1206—1368年),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设土官(以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地方行政长官),在中央设宣政院统辖西藏事务,在西藏分设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西藏从此处于中央政府有效行政管理之下,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
(5)满族建立的清朝(1644—1911年),在西域设伊犁将军并建新疆行省,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确立由中央政府册封**、**两大**的历史定制,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土司制度、选派官员统一管理的“改土归流”(少数民族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政治改革,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2、重要事件
(1)茶马古道
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通过“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等,既满足了中原农业、交通和军事对马匹的需求,也满足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所需,促进了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两条路线:川藏、滇藏)
(2)改土归流
元朝设置土司制度。改土归流是指雍正时期,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并存的国家,下列有关古今民族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其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B.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其中,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
D.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那达慕大会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解析】选D。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并非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丰收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2012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四
社会管理
1、社会保险: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
2、三公经费:中央国家机关厉行节约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建设一个廉洁、节俭的政府是我们的目标。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特别要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这项工作要注重制度改革和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2)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3)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A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B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C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D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倡讲短话、开短会、行短文,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和做表面文章。
(4)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
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计划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B.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
C.创新社会管理,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解析】选A。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2012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五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2012年经济总体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2012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六
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
1、南巡讲话
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核心),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计划、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社会性质无关;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标志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
2、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目前最大的经济特区:新疆喀什。
例、关于“南巡讲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B.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南巡讲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解析】选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1988年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提出的,并非在1992年南巡“首次”提出。
2012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七
中国入世十周年 1、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3、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经济体仍是美国,之后依次为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和巴西。
4、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
【知识点链接】
1、世界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 :欧盟。
2、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正式运作,取代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世贸组织的标志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特
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记账单位,不是真实货币。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采用一揽子货币的定值方法。】主要功能是监察,不是提供贷款。
2012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知识热点八
2012中央一号文件
1、主题:《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第五篇: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结合
第一课 改善民生、幸福中国
1、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试列举2~3例,并选择其中一例,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①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房价高涨问题;就业难问题。②(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让人人享受到医保的便利;房价高涨问题──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就业难问题──实施再就业工程,鼓励自主创业等。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意义)
(1)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2)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4)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5)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6)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发展是硬道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解决民生问题,国家采取哪些措施?(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3)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7)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8)确立劳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9)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0)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2)进行科技、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1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4)积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5、青少年如何做?
参见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第二课
道德力量 感动中国
1、举办评选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有什么意义?
①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④有助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⑤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2、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倾向?有什么危害? 表现:(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守纪律等。
危害: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危害。
3、请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2)社会:创作出版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3)家庭: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思想中存在的问题;(4)国家: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吧、娱乐市场经营环境等。
4、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动人事迹,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活动的主题:
如:学英雄事迹,做英雄传人
(2)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如:开主题班会、利用校园网宣传、办黑板报、举办征文比赛等。
(3)如果采用主题班会的宣传形式,请你拟写一发言稿。示例: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行光荣之事,永拒可耻之举,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在为祖国安宁、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所作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自己人生的光辉篇章。
5、青少年应怎样向“道德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学习。
(1)、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2)、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自强不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3)、学法、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面对违法犯罪.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5)、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6)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积极向民众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7、第一问:你参加了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 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参加“做诚信学生”签名活动、向希望工程、海地地震灾区捐款、参加“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活动、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
第二问: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有哪些收获: 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②、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等。第三问: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有哪些体会:
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8、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珍爱生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维护公平正义、与人为善、不图回报等。
第三课
社会进步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政治:(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5)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3、经济:(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不动摇。(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确立劳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文化:(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进行科技、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积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5)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5、社会:(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
2、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4、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做一个 的践行者。
6、积极向民众宣传。
7、同 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8、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如。
9、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
针对某项活动,学校开展相关活动,可以有哪些活动形式?(1)开展关于 的主题班会。(2)开展关于 的手抄报、黑板报
比赛。(3)开展关于 的征文比赛。(4)开展关于 的国旗下讲话。(5)参观 教育基地。(6)观看 影视作品。(7)开展关于 的评选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1)走访调查。(2)问卷调查。(3)上网搜集。(4)座谈。(5)查阅资料。
第五课 民族团结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4)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政策;(5)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6)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7)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竭诚帮助;(8)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9)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10)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等等。
3、请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政策;(8)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好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0)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1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12)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彻底粉碎一切破坏地区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等等。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2)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3)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4)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5)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
献策;(6)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
献;等等。
法制宣传问题
1、我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
(1)是进一步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建设法治国家。
(2)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提高守法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3)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2、公民利用微博等网络形式表达意见应注意什么?
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语言文明;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污辱诽谤他人;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3、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创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第六课
1、你如何看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作用。
2、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4)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5)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6)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在改革开放中,青少年如何做?
教材中青少年的做法、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第七课
1、我国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教育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科技教育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⑤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⑥、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⑦、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⑧、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⑨、党和国家加大发展教育和科技的资金投入。
2、请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将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⑤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⑥完善教育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提高积极性。
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②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靠创新。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作用)④科技创新能力以越来越成为赢得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⑤教育的作用。
4、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国家采取的措施)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⑥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5、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1)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2)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能够做到的。(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4)在日常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的新发现、新观点、小发明、小创造做起。(5)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取创新。(6)要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7)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8)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八课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1、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4)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2、身边有哪些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
水污染、大气污染、资源浪费、植被被破坏、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3、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资源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2)我国的环境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需要。(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4)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5)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7)加强立法,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规范生产。(8)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5、青少年如何做?
教材知识点,总体做法(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水的重复利用、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教材循环使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6、学校对此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何意义? 活动:(1)开展关于 的主题班会。(2)开展关于 的手抄报、黑板报比赛。(3)开展关于
的征文比赛。(4)开展关于 的国旗下讲话。(5)参观 教育基地。(6)观看 影视作品。(7)开展关于 的评选活动。(8)开展评选“建设美丽中国”标兵活动。(9)推广教材的循环使用,提高节约意识。
意义:(1)有利于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3)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4)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课 中国梦、梦想中国
1、你的梦想是什么?(个人的理想)
2、中国梦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的话)为什么一定能?(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坚持党的正确领导。(3)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7)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8)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9)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0)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1)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4、实现中国梦,国家采取哪些措施?(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6)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7)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9)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如何做? 参考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艰苦奋斗问题
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你如何看待? 不过时。因为:(1)艰苦奋斗的作用。(2)青少年的做法。
第十二课
你是否又考试焦虑?对你有何影响?你是如何克服的?(1)有。(2)考试焦虑的表现、评价。(3)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