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舍《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分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老舍平生得意之作,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洋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的图景。
(一)写作背景
北京作为古都,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很晚,市内交通基本靠人力车维持。据统计,二十年代金市有人力车近六万辆,车夫达四十万人之多(当时北京的工人共二十四万人左右),如平均以四口之家计,人力车夫和依靠他们养家糊口的总数有五十六万人。因而在北京的大杂院里栖居着像二强子、老马、祥子这样苦难的家庭。车夫属于社会下层,是苦力。
(二)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车夫祥子的悲惨故事。可以用祥子的三起三落来概括: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了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乱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小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没了。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三起三落表现了祥子命运三部曲: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及理想——奋斗——幻灭的命运三部曲。
(三)作品主题
作品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再次暴露无疑。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四)祥子悲剧解析
祥子——十八岁,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为全书灵魂人物。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最终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它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祥子的生活理想及其为实现这个理想的行为方式,带有深刻的个体劳动者的思想印记。他对个人的力量、年龄及勤劳吃苦品质的自信,使他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无法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这一生活真理。只能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其次,祥子的悲剧性格。善良诚实与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摆脱与虎妞的婚姻锁链,他的软弱无力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祥子的悲剧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境中,他的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他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从深处看,恰恰源于他身上具有的文化根性。祥子虽然从农村走入都市,但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准则及价值观念,依然同传统的农业文化根连枝接,最初表现在他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善良、勤劳、侠义,朴实等,以及狭隘、自私、愚昧等负面因素,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从最初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到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由向命运屈服,正是传统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不断扩大,恶化的结果。
祥子的悲剧还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发展的都市西现代文明的烙印。这种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伴随祥子的人生历程,也不断的腐蚀着祥子的灵魂。
总之,老舍通过祥子的悲剧描写,完成着他的双重文化批判:既有现代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又从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立场出发,批判都市现代文化的弊端。这样,祥子的悲剧性的刻画便被纳入了老舍小说整体的文化批判视野。
(五)虎妞形象解析
虎妞——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相貌丑陋,泼辣而有心计,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长期以来被视为妖妇或泼妇的典型。
老舍是北京大杂院里走出来的作家,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传统观念镌刻在其家庭生活“婚姻爱情”道德操守等方方面面,也造成了她对女性的生疏和意识的守旧。虎妞形象的塑造难免笼罩着来自作者创作主体的男权意识,由于这种潜在意识的渗透,老舍对虎妞形象的描写凹陷出多方面失控:一是在外貌上突出虎妞的老与黑;二是在性格上强化虎妞男性化的精明与奸诈;三是在心理上强调虎妞性变态的贪欲和淫荡(这种男权创作视角,在夸大虎妞对祥子的肉体和精神伤害的同时,必然造成虎妞形象的歪曲。
大多数研究者也认为,虎妞是一个淫乱变态的性瘾癖患者,是他的压迫榨取将祥子推向了最终的堕落,这是偏颇和不公正的。
在《骆驼祥子》整个故事中真正的悲剧人物,其实是虎妞!虎妞为了得到祥子确实是不择手段,但是不能因此否认虎妞的真爱!相比祥子在这伤感情中的不屑、厌恶、犹豫、利用,虎妞的真心则显得越加可爱,越加让人为他感到心酸和悲慨这个丑陋、凶悍、强势的女人,以她毫不掩饰的最真实的本性欲求和爱情无畏,执着的追求尖锐的讽刺着那些虚伪的礼仪道德。重新审视虎妞,给这个无辜、可爱的真性情好以公正的评判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抛开男权的传统光环,我们会发现虎妞身上其实镶嵌着对传统女性的反叛和超越而折射出的美好人性之光:如她的侠义“聪明智慧”有胆有识,卓越的管理能力,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在婚姻爱情问题上的积极主动大胆出击,是一个融传统与现代“男性与女性”“美丽与丑陋”的复杂整合体:泼辣干练而不乏细腻,粗俗“颐指气质”而又不择手段,这未尝不是大胆勇敢而坚定的真性袒露,中国旧式妇女缺少的就是这种直率和果敢的勇气;再管理车厂时,虎妞毫无避讳的展现着自己的泼辣与干练;她平时似乎缺乏女性温柔,然而对待祥子他又不缺乏细腻;或以粗俗表达真诚,用状似难听的言语吐露心底的关心,或是纯粹而真切的关心,善意的劝解。虎妞的性格中透露出热辣的美,也是人性光辉的折射,虎妞体现着新时代女性在主动汲取古典女性真善美的同时,张扬着个性。因此,为虎妞平反,对虎妞形象重新解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六)次要人物简介
刘四爷——六十九岁,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随能干但毕竟是女儿。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连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已为时已晚,相信当祥子将他赶下车,一个人久久的立在那儿时,他真正感到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能看上。
曹先生——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平。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一个极普通的人,只是由于待人宽和、民主,而被认为是“圣人”。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是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小马儿的祖父——一的一辈子要强,最终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他似乎就是将来的祥子,他曾经也是要强的。身子也是那么棒,也是那么好心,又怎样呢?最后连自己的小外孙子也保不住,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自己怀里。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样都是逃脱不了命运的车夫,最后悲剧的死在街头。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也是被父亲卖给一个军官,军官被吊走后他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有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自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一生也许就是那些长得有个模样的大杂院里的女孩必经的道路,她们没有过错,但是他们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既然已经是这样了就没有什么道理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了,命运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不讲公平的,命运就是这样的捉弄一切。小福子就是这样顺应了命运,回到了她所来的地方,留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的女儿卖了买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的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追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得烂醉。二强子的行为是令人气愤的,但是生活的压迫使他喘不过气,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当他清醒时又觉得对不住女儿和两个儿子,可是没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车来维持生活,而他又没有祥子的要强,身体也不够硬朗了,这便使他更加自暴自弃,干脆沦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
(七)《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
老舍,作为人民的艺术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语言大师,以其创作的宏富,语言的质朴、精美、凝练、幽默、独步文坛、自成风格。郭沫若曾经称赞他“我爱舒夫子,文章一代家。”作为一代家,他把中国的文学语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其成为继曹雪芹之后最有成就的白话文学作家。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则代表和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1.通俗易懂的北京口语
(1)老舍应用北京口语熟练、精巧,经过他提炼加工过的北京口语在《骆驼祥子》中担负起了叙述、描写、对话得任务,是作品时而轻松,时而沉重,时而幽默,时而辛酸,时而欢乐,时而亲切,时而严肃,具有朴素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2)口语化的特点就是俗与白,即通俗、易懂、浅显、明白如话。老舍加工凝练的的北京口语,使平移、通俗、易懂的文字添上了神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从而“把白话的香味儿真正烧出来”。因此,俗与白并不就是简单、呆板,不是淡而无味,而是能使读者从浅显的文字中理解出作品的含义和生活的真谛。
(3)《骆驼祥子》的口语化包括,北京方言的独特运用。作品中用一些带有方言色彩的词增加了生活的气息。2.朴素简洁的语言(1)《骆驼祥子》语言的第二个特色是简洁。老舍自己说《骆驼祥子》的好处是“朴素,简洁有力”。
(2)于凝练中蕴含深刻的哲理。整篇《骆驼祥子》作者都有简洁、凝练的语言写出了生活的辛酸与人生的哲理,不乏警句。
(3)老舍充分利用,北京口语句式简短,结构单纯,富有变化和节奏感的特点,使文章简洁有力,干净利落,富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3.用词妥协、形象
老舍最善于选择字眼儿,用词准确、精当、适切、形象。无论是一句话、一个词,他都千斟万酌,用最合适最贴切的语言来表达,使之更加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抓住要害则酣畅饱满。
4. 高超的幽默与讽刺 《骆驼祥子》是作者幽默与讽刺艺术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作者不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使万物勉强带点幽默的味道来,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面对一群群众生图,她在嘲笑可笑的善良的面含有同样的眼泪,寄托了老舍对被压迫者,受凌辱的人们的同情,而对那些卑鄙龌龊,则用温婉含蓄的语言达到讽刺的效果,从而使人物的语言具有“婉而多讽,威尔多谐”的韵味。
而讽刺性的幽默是老舍语言幽默的特色。作者对世事的艰难顺摸得透,心中的苦楚只能用笑骂的方式吐出来。因此他运用讽刺之语,不采用激烈的言辞,而是用温婉含蓄的语言丑恶的现象,软中带硬,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家庭影响有关。
老舍追求文学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把北京人日常使用的大白话调动得出神入化,达到了“色、香、味”俱佳的地步,固而他的作品才“奇语惊人拼万死,高歌吐气做长虹”。
第二篇:老舍《骆驼祥子》
老舍,原名舒庆春,宇含于.满族人.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通过对20年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个人力车夫悲惨遭遇和命运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剥削阶级对下层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提出了城市劳动人民如何争取解放的重要问题。
祥子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他原是破产农民,进城后当了人力车夫。那时他勤劳、不屈、好强,有着执著的生活理想。初到北京城时,尽管祥子已经经历了生活的打击,但他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做了人力车夫以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因为他天真地幻想:“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就可以不受车主剥削,就能过上“独立”、“自由”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他风里来,雨里去,拼命拉车,省吃俭用,终于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然而,好景不长,军阀混战,夺去了他的车,毁了他的理想。经受了这次生活打击之后,祥子没有灰心,为了能再度买车,他又开始“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早出晚归,多拉快跑。但祥子依旧没有料到,在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包围下,下层小人物总是被敲诈、被捉弄。就在祥子没日没夜地再次向着自己的理想冲击的时候,又因进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牵连了他,反动政府的侦探趁机上门敲诈,拿走了他打算买车的全部积蓄。这次打击,使祥子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挫伤,“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但很快,祥子还是挣扎着又重新站了起来。后来,他在虎妞的资助下,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尽管因为这车是祥子用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他拉着它心里很不舒坦;
但祥子毕竟还是有了自己的车,他总算是圆了自己的买车梦。然而,祥子依旧还是没有想到,自己即使是
这样屈辱地生活着,社会还是不容他。不久,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为虎妞料理后事。这
次打击,祥子的心灵再次受到严重摧残,他开始抱怨生活,觉得他的生活愿望总“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
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后来,他心爱的小福子也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了。这最后的打击使祥子万念俱
灰。从此,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望和信心,彻底地从先前热爱拉
车,到讨厌拉车,到最后拉不动车;从先前忠实义气,变得厚颜无耻;
从先前矢志不移,到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麻
木不仁、行尸走肉的人。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概括了旧中国城市人
力车夫的血泪生活和共同命运,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深切
同情。
祥子最后堕落了,由人变成了“鬼”。“鬼”的形象固然是丑陋的。那么,到底是什么使祥子这样一
个曾经有生气、纯朴、有理想的青年堕落成“鬼”的呢?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在于:它不仅让人通过
祥子的悲剧看到千千万万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更让人们透过祥子由
人变成鬼的悲剧去思索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首先是吃人的旧社会。祥子之所以堕落,除了与社会压迫、打击、摧残有关外,还与祥子自身有一定的关系。
祥子从前确实有理想,他对理想的追求、也曾经相当执著、顽强。但是,可悲的是,祥子的目光太短浅,他企望的仅仅是想拉上属于自己的车。也就是说,他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幸福。这样,祥子的挣扎、反抗,便都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由于是个人奋斗,就使得他一方面不能清醒地看清周围的环境,看清自己,犹如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以致到处碰壁;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孤单的,而他面对的黑暗势力却是强大的,当然很容易会被黑暗势力吞噬。正如作品中的老马在茶馆中对祥子说的:“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
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
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不仅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而且深刻地说明,像祥子这样的劳动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仅仅靠个人奋斗是根本行不通的。
《骆驼祥子》在艺术上也独具魅力。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首先,从塑造人
物形象需要出发,成功地运用了通过细腻的心理。其次,语言很有
特色。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是人物语言或叙述语言,都新鲜活泼,而且许多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北
京口语,它使作品富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地方特色。如祥子这样的语言:“你慢慢说,我听!”不仅
简而短,而且是直愣愣的。它一是准确地表现出了祥子的个性,二是突出了北京下层人口语的特点。再如虎妞的话:“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么
着?你个傻骆驼!”这些话既符合虎妞泼辣、粗野的个性,也极有口语特点,京味实足。
练习题
《骆驼祥子》常见考点练习题汇总
填空: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 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虎妞。
2、《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旧北京人力车夫(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5、《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 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 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6、《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人扣。
7、祥子原本是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买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可是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车”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
8、中国现代文坛自五四以来就倡导平民的文学,但直到《骆驼祥子》出世,劳动人民才真正成为主人公,得到小说艺术的表现和描写,老舍因为《骆驼祥子》而确立了 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
9、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拉洋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车厂的主人 刘四爷的女儿。
10、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11、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12、样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13、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14、“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15、《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16、《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17、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18、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19、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二辆车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20、《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21、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是《骆驼祥子》。
22、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拉车的一老一少(拉车的老者和他的孙子小马);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23、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主人公是虎妞和小福子。
24、《骆驼样子》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25、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26、《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初到北京时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他的性格特点变化为: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27、《骆驼祥子》中祥子用了三年才凑足了100块钱买了第一辆洋车。
28、《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个大洋。
29、《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为养活两个小弟弟当妓女。
30、虎妞死后,祥子接着到夏先生家去拉包月。
3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是给死人送殡。
32、《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因难产而死。
33、《骆驼祥子》中人和厂的老板是刘四爷。
34、《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精神世界是滞后而苍白的。
35、《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是个有知识、讲道理、服装淡雅、活泼大方的人。
简答:
1、祥子前后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答:开始时,发愤图强,力求上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后来走向堕落,变成了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原因:在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剥削压迫。
2、骆驼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和祥子有什么外在和内在的关系?
答:在小说中,祥子其实本来就叫祥子,前面没有骆驼。后来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3、刘四爷对祥子和虎妞的态度如何?反映了他什么思想?
答:刘四爷的态度是反对。反映了他歧视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的什么思想。
4、为什么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还要去拉车?
答:赚钱养家,这是旧社会的压迫使他不得不这么做。
5、刘四爷为什么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的6、祥子和虎妞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实质呢?
答:夫妻。实质是主奴关系
7、小福子和祥子的感情如何?她对祥子后半生有什么影响?
答:祥子对小福子有明显的同情和怜悯之意,平时的接触,危难时竭诚相助,逐渐培养起彼此的倾慕之心,在虎妞死后得到了升华。小福子的死给祥子沉重的打击,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了祥子的彻底堕落。8、祥子为什么一直不离开北平?
答:因为那里有他最重要的记忆。
第三篇:老舍《骆驼祥子》[定稿]
老舍与《骆驼祥子》
老舍是一位跨越了中国现当代半个多世纪的文坛巨人,极具创作个性的杰出作家,他对于北平市民的批判和表现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老舍通过对北京市民社会这一独特的对象世界的发掘,达到了对于民族性格、民族命运一定成都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老舍(1899年至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足,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杰出的语言大师。笔名老舍最初在《老张的哲学》中使用。他还有舍予,絜青、絜予等笔名。
关于老舍我们做一个简单介绍,老舍的父亲曾经是一位保卫皇城的护军,在老舍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跟八国联军在巷战当中阵亡了。从此他的母亲就带着几个孩子靠给人家做点杂活来养活几个孩子,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老舍小时候的家庭条件是相当艰苦,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对于北平市民社会,尤其是对于北平下层市民社会,对于城市贫民他们的生活是有着非常深切的了解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老舍日后在他的创作当中,写的最多的是北平的市民,是北平的城市贫民。因此说一个作家的创作如果想取得成功的话,他一定是选择他最熟悉的一个题材领域,这就好像鲁迅他擅写农民,知识分子。又比如说郁达夫他善写留学国外的年轻人,他们内心的这种苦闷。还有很多作家我们逐一都会讲到。你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矛盾,他擅写都市题材,我们还会讲到萧红,讲到巴金,讲到张爱玲等等。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中国文学史上但凡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一定是选取了他最擅长题材,这样一个领域。老舍也是如此,老舍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共计有1000多篇。
他的成名作是“旅英三长篇”,为什么叫旅英三长篇呢?是因为这三部作品《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都是在英国期间创作的。所以我们称它是旅英三长篇。这是他的成名作。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老舍的创作就进入了一个鼎盛期,这时候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离婚》,《牛天赐传》,《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老舍在40年代的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贫血集》等。建国后老舍的创作,最优秀的作品是《茶馆》,《正红旗下》,《龙须沟》等。以上是老舍的整个创作情况。接下来我们看老舍对于北平市民社会的这个描绘和揭示。
二、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
老舍在小说当中可以说写到了北平市民社会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他的小说几乎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市民的王国,比如说像车夫,艺人,暗娼,巡警,教员,拳师,土匪以及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等等。总之北平市民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够在他的小说当中看得到。总体上说老舍主要写了这样几类人物:第一类是老派市民,再有就是新派市民,还有就是城市贫民,还有就是理想市民。总体上说,就是写了这四大类的市民形象。
首先我们来看老派市民,这样一类人物也是老舍笔下最丰满、最生动的一个形象系列。这一类老派市民他们有一个总体的文化背景,概括来说就是一种“农”者心态,也就是说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都有这样一种浓者心态,作为北平市民怎么会有农者心态呢?我们引用老舍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老舍说:“北平虽然是个城,但它也跟着乡下一起过年。”就是北平虽然是个城,但是他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在很多方面都没有脱离掉乡土性。也就是说老 舍的市民世界它的总体的背景它是乡土性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农者心态构成了老舍笔下市民社会的一个总体的文化背景,因此他们在道德情感上就继承了农民的朴素,而从历史观上看,他们又继承了中国农民的某种狭隘,自私和保守。老舍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些东西的发掘,来探讨中国文化最一般的心理痼疾和再造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他哪些地方有问题,他有没有这种再造的可能性。比如说中国的农民他有朴素的一面,他的朴素善良能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再造的一个基础呢?还有他们自私,狭隘,守旧,这些是不是国民劣根性的一个体现呢?如何改造这些心理的病态呢?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讲,老舍其实是继承了五四文学占一个启蒙的传统,老舍的创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来了,对于鲁迅的批判国民性体制的一个继承。接下来我们看看老舍是如何通过老派市民形象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痼疾,来思考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没有再造的可能。
在老舍小说中写到老派市民的有很多,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四世同堂》,《离婚》。《离婚》当中的张大哥,他是老派市民的典型,小说中写他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那么足,张大哥一生要完成的使命就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对张大哥来说离婚就意味着既有秩序的破坏,而他毕生的事业就是要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小说一开始就点出了他就是调和,凑合,他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比如说他认为凡事都要拿小筛子筛一筛,那样就不会走到极端上。怎么筛就是权衡一下,合不合适啊。比如说他的穿戴,他的用度,他的衣服,帽子,手套,手仗全都是时髦的人用过了半年多,而老顽固还要再思索两三个月才敢用的样式和风格,足见张大哥的这种中庸和保守。但是他又很热心,谁家要是出现矛盾他都会去帮忙,尤其是帮别人做媒,一包到底。但是当他自己遭难的时候却没人愿意帮他,比如说他的儿子张天真被误认为是革命党抓入大牢,周围的人不仅不帮反而是落井下石,后来他想尽办法把儿子救了出来,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但是却没有因此而改变。他还是照着以往的那个处事态度,还是凑合着过日子。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老舍写这个人物就是要把他拉到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抗日战争来给这些老派市民照一个X光,把他们种种的优点或缺点暴露在抗日的大背景上给人们看,通过这种方式老舍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图,这些典型的老派市民到了抗战的年代依然安分守己,因循守旧的话,他就有可能招致整个民族的灾难,我们来看小说当中是如何写祁老爷这个形象的。
我们从短片当中可以看到祁老人面对侵略者的态度和方式和他的孙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孙子因为日本人的侵略,连书都念不下去了,祁老人是什么态度呢?祁老人面对民族灾难,他认为只要我预备上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多大的乱子都能挺的过去,即便是炮弹在空中飞,日本兵在街上跑,他也会关上大门,用口破缸顶住门,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灾避祸了。他是如何看待这场侵略战争的呢?他认为这是日本人爱占小便宜,老人说到了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他说那石狮子要是搁给我,我就送给他们算了,反正搁那也没用,你说这些侵略者跑到自己的家门口来烧杀抢夺,你居然可以把自己家的东西拱手送给他们,这是一个简单的石狮子有用没用的问题吗?祁老人却糊涂到这种程度。当这些侵略者冲进他们家的时候,老头子还要跟他们讲礼数,别管天下怎么乱,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面对那些来抄家的便衣他又是鞠躬又是微笑,满面笑容的去领受这些便衣的训斥。当然祁老人他也希望拒敌于家门之外,他也很同情邻居钱默吟,钱默吟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每天在家喝喝酒,养养花,日子过得很悠闲,但是抗战爆发,他的小儿子参加了抗战,后来壮烈牺牲,因为儿子的原因,钱默吟被日本人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后来也又被放了出来,祁老人虽然很同情他,但是怕受牵连,没敢去看他。这个老人既糊涂,也善良,也真愚昧,就是这样一个狭隘的,有点自私的,糊涂,愚昧的老人,当他被逼的走上绝境的时候,他终于也觉悟了,最后他自己的重孙子才几岁的孩子活活饿死在他的怀里,这时候他真真的觉悟了,他对侵略者这种兽行有了清醒的认识。
新派市民,他们的产生有一定的背景,这和中国城市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分不开的,北平的市民阶层文化意识变得驳杂,因此一大批受到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新派市民应运而生,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新派市民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更多的汲取了中西文化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人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在老舍笔下,新派市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恶少型的洋奴,另一类就是洋派青年。首先来看第一类,恶少洋奴,这一类人物实际上是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受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影响,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行径卑劣。比如说《离婚》当中的小赵,《赵子曰》:欧阳天风等。以《离婚》当中的小赵来做简单说明,小赵是财政所的一名普通的科员,他为了向上爬,非常的心狠手辣,他首先是笼络首所长的太太,他认为所长是受所长太太的控制的,我要笼络了所长太太,那所长岂不是也受我支配了吗?小赵非常的寡廉鲜耻,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这样一个恶少型的洋奴,对于这样一类人物老舍是给予了鞭挞和批判的。
再来看另外一类人物,洋派青年。在写这类人物的时候,老舍作品中的文化意味加深了,而且价值判断也相对模糊,不像是对恶少那样做一个单纯的判断,像《牺牲》中的毛博士,《善人》中的穆女士,《离婚》中的张天真,他们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对西方进步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只取皮毛美化自己,装点门面。比如《善人》当中的穆女士,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女性,让别人叫她穆女士,实际上她是已婚女士,就是汪太太,她是花着丈夫的钱,靠着丈夫过日子,她为了显示自己是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她给自己的丫头死了两个非常别致的名字,一个叫博爱,一个叫自然。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一点也不博爱,对女儿不是打就是骂。她为了赶时髦她会到处去演讲,讲沐浴,节食,就是教女孩子为了减肥节食,就是劝大家要讲卫生,要少吃,不要一顿就吃五六个窝头,不要一顿吃四大碗面条,而要吃牛乳和面包。在那样一个时代,在很多人还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时代,她在一个公众场合谈这些东西,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空虚无聊。《牺牲》当中的毛博士,他人虽然回国了,但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似乎还留在美国,举个例子,毛博士从来不去中国的澡堂子,他嫌脏,他也从来不吃中国菜,他觉得那个不卫生,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像美国人一样,都要按照美国的精神去做事,用美国的眼光看事情,有些崇洋媚外的色彩。《离婚》中的张天真也是一个洋派青年的典型,小说中是这样写的:……高身量、细腰、长腿、穿西装。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蜜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院的广告。从这段话大家是不是对这类人物有所了解呢?这是一个只汲取了西方文化皮毛的年轻人,爱赶时髦,只取一点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对西方文化并没有正真的了解。
城市贫民系列在老舍“市民世界”里占有特殊位置。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突出地表现了老舍艺术的批判性;如果说老舍对旧派市民和新派市民的这种描绘是带有通俗的喜剧色彩,老舍对城市贫民的这种描写则充满了一种浓烈的悲剧意味。《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小福子,《月牙儿》当中的第 一人称“我”,还有像《四世同堂》当中的小文夫妇,小崔等。
《月牙儿》当中的母亲双手碰着女儿的脸盘,她花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非常凌乱,她的脸上充满着怜惜和酸楚,女儿两臂抱着妈妈的肩膀,脸上写满了无助和无奈、屈辱。这个作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开写的,“我”是一个孤苦无依,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她的妈妈带着她改嫁了,后来母女俩就跟着她的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对他们还是蛮好的,所以她们曾经也度过了一段虽然贫穷但也快乐的时光,但是不幸的是她的继父也去世了,这之后她的母亲一开始也是给人缝缝洗洗,做点杂活来维持他们母女俩的生活,但是这点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活,没有办法,母亲只好选择了以最屈辱的方式来换取母女俩的生存,她靠出卖肉体为生,后来母亲年老色衰,上门的客人也越来越少,眼看着母女俩又是衣食无着了,母亲就和女儿说让她和母亲一样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生存,女儿这个时候还正在上学,她当然是不肯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来换取生存。于是她就拒绝了妈妈的请求,母亲就和一个馒头铺的掌柜走了,女儿好在她所在的学校校长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就让她在学校里干点杂活以此来糊口,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校长就换人了,又来了一位新校长,这就意味着女孩再一次要落入到衣食无着的境地,就在这个时候校长的一个外甥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就跟她甜言蜜语,哄着骗着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这个校长的外甥的妻子就寻踪而至,这女孩当然不知道他是有妻室的,这个校长外甥的妻子见了她没吵没闹,见了她就说我一看你就是个好人,你就放了他吧!女孩就离开了,从此她又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沦落街头,无以为生。没有办法就到一家饭店当了女招待,但是不愿意以色相取悦客人,就被饭店解雇了,又沦落到无衣无食的境地,无奈之下,她只有重操母业,也就是说以她母亲的从前生活的方式来换取生存。后来他她的母亲被馒头铺掌柜给抛弃了,她又找到了她的女儿,她当然也心疼她的女儿,也希望她的女儿趁着年轻能多挣点钱,好维持她们母女俩将来的生活,于是母女俩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挣扎着,女儿忙着挣钱,母亲就忙着点钱,但是过了不久城里来了个大官,据说这个官员是讲究新道德的,什么是新道德呢?就是说登记造册的妓女因为纳了捐就是道德的,而像她们这些暗娼因为不纳捐就是不道德的,所以将这些人一律抓进感化院去,于是这个女孩就被抓进了感化院,在感化院时一位官员来巡视,这个女孩得罪了这个官员,因此而被投入了大狱,在狱中这个女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铁窗外的一轮月牙就回想起她自己的遭际,这种悲惨的命运,对着月亮展开了倾诉,倾诉自己内心的这种屈辱,痛苦和悲凉。它写了一个原本很纯洁善良的女孩是如何被那样一个恶浊的社会所吞噬掉,一个原本纯洁的灵魂是如何被扭曲了,被撕碎了,被蹂躏了。我们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这个小说就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对于这样的一些弱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所给予的真挚的同情。作品也弥散着一种悲凉的气息。
理想市民形象可以说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大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经常在他们的笔下描写一些带有理想色彩的市民形象,左翼作家是如此,左翼之外的作家也是如此,像老舍,沈从文,在老舍作品中也写到了理想市民形象,之所以会写这些理想市民,第一跟老舍得理想主义追求有关。另外也跟老舍所受到的市民文学熏陶有关。在老舍的作品中经常会写到一些行侠仗义的市民形象,这是因为老舍从小就喜欢听一些评书,武侠小说等,但是后来随着老舍思想的深化和发展,老舍开始认识到他笔下的这些理想的市民其实是可以从他身边的凡人琐事当中找得到的。比如说《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他本来过着与世无争,平和的生 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儿子牺牲了,他也被日本宪兵抓起来严刑拷打,于是他开始觉悟了,他觉得自己再沉醉于自己这样的吟诗作画这样的生活当中已不太可能了,从此之后他开始走出了家门,放下了以往所沉醉的生活,成为了一位抗日的英雄,爆发出了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的杀身成仁,宁死不屈的节气和操守。老舍是这样写的,老舍从传统知识分子身上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的金子,原本老人是沉醉于诗酒画的生活,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他可以挺身而出,可以杀身成仁,这就是金子,这就是老舍所说的用传统文化筛一下之后,留下的是真金,而蓝东阳们则是败类,是汉奸,是土。这些并不是老舍笔下所有的市民形象,只是节选了一些主要的几个方面做个介绍。
三、《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作为职业作家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个小说的发表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奠定了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们看一下小说当中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个悲剧,主人公祥子原本是一个非常诚实,正直,非常健壮的小伙子,后来他到了城里来谋生,他非常的勤劳,也非常的肯干,不惜力气,祥子到了城里之后一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要实现这样一个理想,他风里来雨里去,甚至生了病都不舍得看病吃药,而且祥子也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比如说抽烟,喝酒,这些他全没,他苦拼苦挣的钱都攒了起来就是为了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整整三年,祥子终于攒了一百块钱,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下祥子开心了,但是好景不长,祥子有一次拉车,送客人去城外,不幸遇到了兵匪,他连人带车被兵匪抢了去,祥子的第一辆车就这样被抢去了,他买车的理想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但是祥子并没有灰心,他虽然很沮丧,但是他趁着战乱在路上牵走了几匹骆驼,卖了三十块钱,想把这三十块钱攒下来,想鼓足勇气,靠自己的勤劳苦干再买一辆车,为了这个祥子简直是拼了命,我们来看祥子是怎样拼命的拉车,拼命的挣钱。虎妞帮她爹打理刘四车厂,连虎妞都说你累死了可车怨我,祥子为了挣钱是多拉快跑,完全是不惜命,更不要说是不惜力气了,就这样祥子的钱终于攒的是越来越多,后来他给曹先生拉起了包月,他的钱也越攒越多,但是不幸又来了,曹先生因为干地下工作,被孙侦探盯上了,孙侦探没有抓住曹先生,就抓住了祥子,就敲诈祥子,你给曹先生拉车,你肯定也脱不了干系,你要想保命,赶快把你那点钱拿出来,否则我杀了你就像杀死一条臭虫一样,祥子又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听了孙侦探的威胁,虽然不情愿但是还是哆哆嗦嗦的把钱如数交了出来,这样祥子买车的理想再一次破灭了。
我们再来看第三次。祥子后来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和虎妞成了亲,虎妞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了一辆车,不管这车怎么来的,祥子总算再一次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后来虎妞难产死了,为了安葬虎妞,祥子不得已只好又把这辆车卖掉了。祥子三次买车,三次理想都破灭了,第一辆车被抢了,第二辆车还没凑够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辆车又不得不卖掉了,买车的理想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抓也抓不着,这就是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祥子不仅经历了生活毁灭同时也经历了精神的毁灭这样一个过程。在祥子的生活理想毁灭的过程当中精神又出现了怎么样的滑坡?怎么样的毁灭,乃至崩溃。
第一次当祥子的车被兵匪抢去之后,但是还没有完全的丧失信心,还想着凭自己的力气再买一辆车,但是这个时候祥子的精神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时候的祥子不但恨那些抢了车的兵匪,而且开始恨世上的一切了,他开始变得自私自利,开始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以前他还愿意帮助别的拉车的车夫,但是现在为了挣钱为了买车,他可以和同行抢座,也就是抢生意,拉上人就跑,完全不顾同行的责骂,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变化。我们来看第二次,当他再次积攒的用来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之后,这时候的祥子开始对诚实,正直的品行表示怀疑了,他说老实要强都没有用,这个世道并不行为你自己要强而公道一些,我这样拼命,多拉快跑,想多挣点钱来挣自己的生活没有错,但是我再要强有什么用呢?我的钱还不是被敲诈去了,因此他开始怀疑善良和要强,开始染上了一些恶习,比如说抽烟,喝酒,赌钱。这是祥子精神上发生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到了第三次,在虎妞难产而死,他不得已卖了车子之后,这个时候的祥子真的是垮了,小说写祥子在安葬了虎妞回到屋里之后,他自己坐在炕沿上点燃一支烟,看着蓝色的烟圈一圈一圈的升腾着,祥子的泪一串一串的流了下来,他连哭都哭不出来,祥子想,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也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祥子后来去找小福子,他曾经喜欢过小福子,但是他才知道小福子已经上吊死了,不堪屈辱,虎妞死了,车卖了,他所喜欢的人小福子也死了,这个时候祥子的精神世界是真的崩溃了,小说这样写,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原来祥子是很健壮的,是很体面的车夫,但是这个时候的祥子染上了很多恶习,吃喝嫖赌,而且跟人打架,使坏,总之他没了良心,小说写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原本好强,原本善良,原本正直,但这个时候的祥子已经堕落到可以为了钱出卖别人,比如说他出卖了政治活动家阮明,他拿着这些钱去白房子去赌去嫖。直到最后,祥子连车都不拉了,就是参加一些请愿团,谁家有红白喜事,他就给人家打打杂,干点活以此来为生,甚至红白喜事上他也不出力,参加丧事,他也懒得哭,举花圈或挽杖,他还要跟老人孩子们抢着挑最轻的举,参加人家的喜事也不笑,祥子就堕落成这个样子,小说写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一个自私的,堕落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就是祥子的悲剧,祥子在经济了生活毁灭的同时也经历了精神的毁灭。
祥子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本那么正直,善良的人会堕落到如此的地步。祥子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不公平的,不公正的社会,这点我们可以从祥子的遭遇就能够看得出来,他第一次买车被兵匪抢去,第二次买车,钱让孙侦探敲诈去了,这都说明他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个体劳动者,他的生存,他的人格,他的尊严都是没有任何保障的,面对任何恶势力,他都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忍气吞声。祥子的这样一种社会地位和这种生活境遇,他是没有任何生存的保障的,其次,是祥子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的这种狭隘和自私,保守都是导致他造成悲剧的原因。祥子把买车看成了唯一的理想,唯一的生活出路,他眼里只有车,只有钱的时候,他就等于把自己孤立了起来,他很少跟他的同伴沟通交流,所以他也很难得到同伴的同情和帮助,所以祥子的狭隘,自私也是造成他悲剧的原因,祥子的狭隘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看得到,比如说曾经有人劝祥子你可以把挣来的这点钱存到银行里,你揣到自己的口袋里是几个钱就是几个钱,你要放到银行里钱还能生钱,还能吃点利息,但祥子不干,祥子觉得钱只有揣在自己兜里心里才最踏实,最安心。还有虎妞和他成亲之后,劝祥子把车赁出去,吃车份,祥子也不干,我们可以看出祥子虽然人到了城里,但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还是一个农村人的观念,他并没有因他进城而改变他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他是一个小农意识很重的个人主义者。
祥子: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都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典型。祥子是一 个具有骆驼般积极性格和坚韧的车夫形象。勤劳、纯朴、诚实、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劳力者得其食”的观念。但这一切,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重压下,祥子丧失了所有的美德,最后成为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作品重在挖掘祥子悲剧结局的内在社会客观因素: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个人的奋斗的无力。《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首先,作品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的方式。
作品紧紧围绕祥子的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纯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了祥子性格的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情节曲折而具有戏剧性。祥子的人生三起三落,跌宕起伏。这两个方面都说明这部小说具有传统中国民间小说的特点。
其次,作品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成功地塑造了祥子的形象。
独特的心理描写,采取叙述和白描的手法,祥子在无朋、无友、无依靠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爱想不爱说的沉默寡言的性格。他的眼老看着自己的心,想好了就干,不爱和别人议论。除了直接的心理描写之外,作品还通过外在的故事情节书写了一个祥子的心灵、心理的变迁历程:希望(年轻力壮,挣钱买车)——失望(兵匪抢车抓人,虎妞的诱骗。孙侦探的跟踪追捕与敲诈勒索。)——绝望(报复刘四,找小福子不得而…)
第三,在语言方面,语言朴素、简洁,北京方言的文学化,具有浓烈的京味风。
老舍,作为人民的艺术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语言大师,以其创作的宏伟,语言的质朴、精美、凝练、幽默、独步文坛、自成风格。郭沫若曾经称赞他“我爱舒夫子,文章一代家。”作为一代家,他把中国的文学语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其成为继曹雪芹之后最有成就的白话文学作家。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则代表和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1)熟练、准确地运用北方人民的口头语言,朴实、平易、简洁明快,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2)在叙述、描写之中插入议论。第四,深厚文化的意蕴。
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以及北京种种的人情风俗。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文化。通俗化的幽默和讽刺运用,带有以笑代愤的人道主义色彩。
《骆驼祥子》承继了鲁迅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展了城市人力车夫的题材领域。承续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个人解放没有与社会解放的结合,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和个人奋斗不可能导致个人和社会解放,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鲁迅是在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自省、绝望中对国民性进行无情、严厉的批判;老舍是在对老中国儿女的温情关怀中,以宽容的态度对之进行的批判。
第四篇: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1在国庆十一黄金周里,我读完了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名作品《骆驼祥子》。
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贫苦的洋车夫老马儿对祥子说的那句用蚂蚱来比喻个人的话,老马儿对祥子说:“单个的蚂蚱虽然也能蹦得很远,但是被小孩子逮住了,用线拴上,连飞都飞不起来。
看一下祥子的经历,他不就是一只被线拴上、令人摆布的蚂蚱吗?
虽然自己有着强壮的身体,满满的志气,但是他就是无法飞起来,无法靠自己去过上想要的体面生活。面对大兵的抢夺时,他无能为力,只能随着大兵在山中瞎转,虽然终于逃了出来,还牵走了三只骆驼,但是他失去了自己的车,那可是他花了三年血汗钱买下的。或许是大兵人多势众,祥子无力反抗,但是遇到孙侦探的敲诈时,强壮的祥子放弃了反抗的念头,被孙侦探抢走了他卖骆驼得到用来买车的钱,或许是孙侦探的威协令祥子不敢反抗,但是面对虎妞的欺压,祥子依然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地忍受,因为祥子认识到虎妞有一个厉害的爸爸——刘四爷……祥子始终一个人应付着各种打击,最终无力承受、心灰意冷、堕落成一个懒惰的、不知羞耻的、自私的、令人厌恶的人。
是啊,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反而那些催残祥子的人,他们却不是单个的人,这不禁让我对老马儿说的关于蚂蚱的另外一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老马儿说:“蚂蚱要是成了群,一会儿就能吃掉整顷的庄稼,谁也治不了!”可不是,坏人成了群就难治,而好人不成群的话,如何抵挡坏人的伤害呢!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2二十年代末期,北平,战乱,压迫,金钱,人力车夫……
这所有的词融合在一起就是就是两个字——祥子。骆驼祥子。
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农民——祥子,抛开除了自己就空无一人的家,到城里来,天天省吃俭用,拼命拉着凭来的车,没日没夜,为的只是能攒出钱来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过,他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车场主的气,他可以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了!可痛快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战乱中的北平危机四伏,正在拉车的.祥子莫名其妙的就被军阀的乱兵抓了回去打杂,这一切的困苦祥子都能忍受,但最让他痛苦和愤怒的,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寄托——用三年的心血与汗水换来的新车,被抢走了。祥子历尽艰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车厂”,压抑着满腔的悲怆和痛苦,继续拉着凭来的车。千辛万苦,当他终于在一个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拉包月车的工作后,又因为雇主被特务盯上而被反动政府的侦探以“买命”的名义榨取了他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同时也丢了那份安定的工作。面对这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沉重打击,他依然骄傲的抬着头。他是年轻气盛,高大健壮的祥子阿!怎么能这么轻易的被困难打倒?他不肯屈服。他要用自己的力气、自己的血、自己的汗来挣出自己和妻子虎妞的饭钱!虎妞以低价为祥子买了一辆车,可本以为又回到从前的祥子却又不得不因为虎妞的丧事而再把车卖掉。
第五篇:老舍《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笔记【5篇】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
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旧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惧,竟然有把人变成鬼的罪行。祥子仅仅是北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车夫,在社会上是不显眼的,但命运还是不能放过他,折磨好强的他,毁了他的梦想,后来沦为自甘堕落的人。悲剧总是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祥子胸怀大志,勤劳节俭,为什么最终还是走投无路?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难道那是个不让好人有活路的社会吗?
其实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从中可以了解到,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是过着怎样的生活。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没有自私,不幸和残酷了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社会,有许多人进步了,也有许多人退步了,这个退步是指人们的心灵变得败坏了,丑恶了,他们去赌、嫖、抢劫……无恶不作。然而社会总是要进步的,我们只能用强制手段去制裁这些人。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不过就算他坚持了,在残酷的社会中,他又有几成的把握能买到一辆洋车,过上幸福的生活呢?几乎为0的把握。唉!我们的社会啊!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2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全书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炼上,都取得了成功。《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小说。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3
看完《骆驼祥子》的第一感就是:不过瘾,实在太短!但是意味深长,使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一个像骆驼一样坚强、善良而又老实的好汉,为了自己永恒的理想——拉车,竟拼命的工作着,但他遭受了一次有一次的挫折后终于绝望了。
祥子是那时坛坛劳苦的典型例子。他从乡下来到北平,无依无靠,但他要强靠着自己的身子和永恒的理想而努力着,他为了买车能付出一切,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他靠着自己强大的身子拉车挣钱,挣钱买车可他多次买了车,而又多次的丢失了。不是因为被抢就是遭遇不幸,还有苦于生计被迫卖掉的。祥子有强大的身体可又因为他的善良老实而常常被人欺负,别人和他打架,用钱,用势力,用悲惨的命运来压他,他一生受煎,可却从来没有人来安慰过他,他的老婆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不能放弃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被迫娶了那个女人。虎妞虽然给祥子带来了财富和祥子盼望以久的车,但她好吃懒做给祥子带来了不少麻烦,还不让祥子去拉车,最终虎妞难产而死。祥子看上了邻居小福子,小福子也愿意嫁给他,于是祥子又去拉车,他没有向以前的坚强,在外面他学会了吃喝嫖赌,跟虎妞一样懒惰。但他想起了小福子,为了她,他又坚持下去。祥子来到了曹府,看见了高妈他们回来了,心情放松了许多,曹先生又让小福子到他太太那工作,祥子更为高兴,回去找小福子,但了解。小福字的爹把她卖到了妓院,小福子受不住那种生活就上吊自杀了,这使祥子悲痛欲绝,在街上当起了混混。
祥子凄惨的结局,使我又一次认识到国家的卑微和渺小,因为这毕竟是我国近几年的历史。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4
会自主学习,让寒假变得更充实些。漫长的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着名作家老舍写的着作——《骆驼祥子》。我一直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但是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一个要强好胜但却又老实,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他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职业。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为了车,他吃尽了苦头。被抢、被诈,无奈成亲,却丧了妻,喜欢的人也走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的社会就像一瓢冷水,将祥子最后的希望的星火也被浇熄了。祥子拉车不勤快了,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祥子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曾经向上、不屈的祥子变了,他变得无赖、自私,变得沉沦自弃,吃喝嫖赌他都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本书带我看见了无情的社会是怎样把一个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地恶习的老实人逼成一个堕落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全过程。祥子是一个悲剧,他尽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那样的“刺儿头”了。因为他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
我很喜欢作者老舍在书中的一句话:“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是啊,祥子的堕落不是祥子的错,而是整个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变了质。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自己,当今的社会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样,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会败类”,或许他们奋斗过,但吃不了苦,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便能问心无愧。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5
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悲剧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祥子一生梦寐以求的洋车终在无数次巅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确,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造就了无数的遗憾。多少莘莘学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学;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内外在的原因不能进入各自专长的领域。光靠幻想,梦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样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悲剧。同时,祥子最终的堕落与社会之堕落是分割不开的。有些人因出身贫寒,所以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却无果。这是什么造成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社会中,钱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识大于金钱,根本是个“假命题”。因此,若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充分的知识、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遗憾,甚至于悲剧。
现实社会中的机遇也决定着理想的实现与否。法拉第小时候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著名的电磁学家。日本著名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理想和现实并存才能实现突破,创造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可是事实是这种事情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也在不断发生,每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开始的品格,成为和祥子一样的行尸走肉。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那么情况一定就不一样了吧?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说,祥子变成后来的样子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永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