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19世纪中叶,在曾努力争取自由的美国社会中,竟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的流亡者。
《我有一个梦想》正是在当时社会下诞生的一篇演讲稿。它振奋人心,表达了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渴望。马丁·路德·金身为非暴力民权运动的领袖,他在百年前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的伟人雕像面前进行了这一演说。他希望通过此次演说,让更多的白人尊重黑人;他希望自由、平等能遍及美国;他希望有一天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一起手牵手,无拘无束的玩耍。而这一切,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不可能的。
不过,通过人们不断的努力,如今黑人也站上了世界的舞台。像迈克尔·杰克逊,一位永垂不朽的黑人摇滚巨星;比尔·科比斯,1987年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人;杰西·杰克逊,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人。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
但是,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上,仍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象。有些人因为外貌丑陋而遭受排挤,有些人因为个子不高而找不到工作,有些人会因为穷而被别人瞧不起……
这些现象不仅引起我的深思。他们本身就具有这样的条件,或许他们也并不想拥有。有些东西与生俱来,没有办法抉择。只能说我们比他们幸运了那么一点点。那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去排挤他们呢?
我们为何不多露出一点微笑去鼓励他们,不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
世界因爱而美丽。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小爱心,那么所有的爱心汇聚起来就是他们的一片天。
第二篇: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19世纪中叶,在曾努力争取自由的美国社会中,竟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的流亡者。
《我有一个梦想》正是在当时社会下诞生的一篇演讲稿。它振奋人心,表达了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渴望。马丁·路德·金身为非暴力民权运动的领袖,他在百年前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的伟人雕像面前进行了这一演说。他希望通过此次演说,让更多的白人尊重黑人;他希望自由、平等能遍及美国;他希望有一天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一起手牵手,无拘无束的玩耍。而这一切,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不可能的。
不过,通过人们不断的努力,如今黑人也站上了世界的舞台。像迈克尔·杰克逊,一位永垂不朽的黑人摇滚巨星;比尔·科比斯,1987年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人;杰西·杰克逊,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人。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
但是,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上,仍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
象。有些人因为外貌丑陋而遭受排挤,有些人因为个子不高而找不到工作,有些人会因为穷而被别人瞧不起……
这些现象不仅引起我的深思。他们本身就具有这样的条件,或许他们也并不想拥有。有些东西与生俱来,没有办法抉择。只能说我们比他们幸运了那么一点点。那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去排挤他们呢?
我们为何不多露出一点微笑去鼓励他们,不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
世界因爱而美丽。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小爱心,那么所有的爱心汇聚起来就是他们的一片天。
第三篇: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对于马丁·路德·金的初步印象是在外语书里,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初三的统编教材忘了是什么单元的阅读里讲的是他遇刺的事情。当时,我还不知到马丁·路德·金到底是干什么的?直到前几个月他的遗孀去世,全美为其祭奠的时候,我才在媒体上才了解到他的生平。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城。他在幸福的家庭里长大,聪明而富有创见。
马丁青年时期就攻读神学,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神学院。
当他在美国北方求学时,他惊奇地发现,他可以自由地和白人学生交谈和往来,并可任意进入城里的餐厅和戏院,这在南方是严格禁止的,即使在比较自由的亚特兰大也毫不例外。他后来回忆说:“黑人和白人之间的这种健康关系,这使我们相信可以和许多的人结成同盟。……我原先对整个白色人种抱憎恨态度,但当我接触白人愈多,我的这种愤懑情绪也就有所缓和,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合作精神。”
1955年12月5日,在历来歧视黑人的蒙哥马利市,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叫做萝莎·派克斯的黑人妇女,拒绝把座位让给一名白人乘客。她并不是要挑起纠纷,只是当时两腿酸痛,需要坐一会,所以才没有让座。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在亚拉马州是决不能容忍的。派克斯太太不让座的这点疏忽,当然不能为白人所容,她被逮捕判刑了。消息传出,激怒了沉默地忍受一切的黑人社会。马丁更是义愤填膺,他和一些有影响的黑人商人和牧师,决定行动起来。他们要求黑人拒乘公共汽车24小时,并要求公共汽车公司礼貌服务和保证乘客乘车到达目的地,但汽车公司拒绝了这些合理要求。这就更加激起黑人群众的愤怒,蒙哥马利全市五万黑人团结一致坚持抵制运动。黑人领袖们组成了“蒙哥马利争取改善黑人待遇协会”,选举马丁为协会会长。
马丁在长达385天的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中,不畏威胁和谩骂,也不顾住宅被扔进炸弹。他不屈不挠地领导着运动,使黑人群众士气始终昂扬。一位黑人步行者说:“我虽然两腿发酸,我的心却得到安慰。”斗争最后获得胜利。
通过这场斗争,马丁一跃成为全国的知名人士。他规定了这个运动的中心指导思想:“我们所采取的方式,必须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使用暴力。仁爱必须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他的这些想法得到广大黑人群众的支持。
这个胜利的消息在南方各州不胫而走,鼓励了黑人群众在公共汽车、商店和其他公共设施里展开反对种族隔离的活动。人们到处要求马丁在他的组织中挂一个名,并以非暴力方式指导他们的行动。马丁也慷慨地答应了,但结果他往往因此被抓捕坐牢。他曾三次被捕,三次坐牢,但这也是他斗争策略的一部分。
1956年,南方60多个抗议团体联合起来,成立了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马丁当选为首任主席。这个组织负责制订行动计划,并开办了一个专门训练反暴力战士的学校。虽说是“非暴力”的,但有些示威是流血的和惊心动魄的。
马丁和白人种族主义者作斗争是十分讲究策略的,他每次选择的战场总是可能引起当局做出灵敏反应的地方,读后感《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他知道,当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警察用高压水龙头冲击手无寸铁的群众、放出警犬咬伤女人和孩子们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果然,社会舆论大哗。这迫使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3年春的国会上提出了民权法案,这个法案后来在1968年获得通过。
1963年8月,马丁参加组织美国25万黑人“自由进军”华盛顿的示威游行,群众高呼:争取就业!争取自由!他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震动人心的演说。他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在佐治亚的雷德丘陵,昔日奴隶之子将能像兄弟那样,坐在一起。”他为这一梦想做出了努力。这一年美国《时代》周刊选他为第一号新闻人物。1964年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这年他35岁,是这项奖金最年轻的获得者。他从奥斯陆接受和平奖金归国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亚特兰大举行的“金博士宴会”上,各行各业的白人和黑人在宴会上齐声高唱“我们一定胜利”的歌曲,实际上是向种族主义者显示自己的力量
1965年1月,马丁在亚拉巴马州组织了示威群众为争取黑人选举权的斗争,这场斗争发生了流血事件。马丁被捕入狱,不久获释。这次斗争取得了成功,它促使该州通过了选举权法案,还吸引了许多自由主义的白人参加到斗争行列中来。
1968年4月4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兰汽车旅馆二楼他卧室外的阳台上被枪杀。当时,他正倚著阳台的栏杆,同民权运动的领导们——霍西·威廉斯、杰西·杰克逊和拉尔夫·阿伯南西在一起。
他的失去,是世界民权运动的极大损失,也是世界黑人和全世界向往自由的人的一大损失!
提到马丁·路德·金,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大型和平示威集会上发表的。听众多达20多万。这篇演说词回顾了林肯解放黑奴的历史,揭露了黑人当时的悲惨生活现实。更用大量的篇幅憧憬了黑人自由与美好的未来。听众无不为之自由之声而感到震撼,这篇演讲稿也随之一举成名。
毕竟,翻译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同时由于翻译是一种网眼很粗的过滤器,经过这道过滤,马丁那富有多情色彩和表现力的语言无疑失去了很多韵味。但英语和汉语一样,具有文笔优美的特征。马丁语言真切,言辞铿锵;运用了两种语言共有的对偶、排比、层递、反复等修辞方法。句式长短结合,又以短语为主。词语与口头语言相结合,雅俗共赏,充分展示了语言之美。
英语毕竟是另一种语言,他所表达的形式自然与汉语不同。全文充分运用同位语从句,几乎每说我有一个梦想,后面跟的都是该从句;它的时态以现在时为主,但中文中无法表现出时态;此篇文章充分运用了非谓语动词做主语、宾语、定语及状语。表现出了作者的深厚文学工底。
马丁·路德·金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和平主义者,他的贡献不可否认。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他的努力不能说是付诸东流,也是见效甚微。60多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被白人所歧视。马丁·路德·金主张以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看来是行不通的。当年的抗日战争,如果中国人也用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话,中国早就灭亡了!纵观历史,当年的圣雄甘地同样主张用非暴力方式把英国人驱逐出自己的土地,结果还是通过暴力战争的方式获得了独立。作为流亡者的黑人,为什么不拿起手中的武器与百人抗争到底!
直到现在,黑人依然没有实现他们的梦想,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与白人斗争。今天,钓鱼岛问题与东海问题一样是悬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谈判还是以武力镇压,答案不言而谕。
第四篇: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马丁〃路德〃金写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可称得上是我见过的写的最好的一片演讲稿,我的老师告诉我,这篇演讲稿曾经轰动了整个美国,马丁〃路德〃金也随之轰动了整个美国。我从这篇演讲稿上感觉到,马丁〃路德〃金是一个充满了正义的人,他希望他的国家能振兴起来,希望黑人不再被白人所压迫,希望白人能与黑人和睦相处,希望大家在生活的时候不再用自己皮肤的差异来判定自己的卑贱。这篇演讲词让我想到了很多。
这是一个绽放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梦想家,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脚踏实地,要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坚持成就梦想!让梦想带领我们前行,照亮我们的人生。
有梦想就能飞翔。
从天宫第一课说到神一发射时,王亚平还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普普通通的山东姑娘,而14年过去,当神十发射时,她已经在太空中翱翔。飞天梦并不遥远,只要你敢去做梦,敢去追梦,敢去承受这份梦想背后的坚持,它就可能在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身上实现。谁敢说,在座的孩子中,不会出现下一个飞向太空,甚至在月球漫步的人呢?王亚平最后动情地告诉孩子们:“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有青春就有梦想
音乐对于郎朗,是值得用全部热情和渴望去追求的事情。虽然他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两年后,但在每个夏天他还是会把自己藏起来,离开城市,找一个
环境好的地方,安心练琴。他欣赏全面的演员,他也努力着成为一个自己心目中那种全面的钢琴家,没有边界的限制,像一个对各种角色驾轻就熟的演员一样,雕刻好自己的每一次演出。郎朗的故事,有关梦想的诞生,有关梦想的接力,有关梦想的执拗,有关梦想的成真。
梦想需要坚持
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却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是廖智。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愿你们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地朝前走,笑着朝前走。我行,你们也一定行!”廖智在演讲中带着泪水的美丽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孩子们和观众。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不只是美国黑人的梦想,同样也是我们的梦想,中国人的梦想。
第五篇: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城,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他在幸福的家庭里长大,聪明而富有创见。
马丁青年时期就攻读神学,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神学院。
当他在美国北方求学时,他惊奇地发现,他可以自由地和白人学生交谈和往来,并可任意进入城里的餐厅和戏院,这在南方是严格禁止的,即使在比较自由的亚特兰大也毫不例外。他后来回忆说:“黑人和白人之间的这种健康关系,这使我们相信可以和许多的人结成同盟。……我原先对整个白色人种抱憎恨态度,但当我接触白人愈多,我的这种愤懑情绪也就有所缓和,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合作精神。”
1955年12月5日,在历来歧视黑人的蒙哥马利市,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叫做萝莎·派克斯的黑人妇女,拒绝把座位让给一名白人乘客。她并不是要挑起纠纷,只是当时两腿酸痛,需要坐一会,所以才没有让座。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在亚拉马州是决不能容忍的。派克斯太太不让座的这点疏忽,当然不能为白人所容,她被逮捕判刑了。消息传出,激怒了沉默地忍受一切的黑人社会。马丁更是义愤填膺,他和一些有影响的黑人商人和牧师,决定行动起来。他们要求黑人拒乘公共汽车24小时,并要求公共汽车公司礼貌服务和保证乘客乘车到达目的地,但汽车公司拒绝了这些合理要求。这就更加激起黑人群众的愤怒,蒙哥马利全市五万黑人团结一致坚持抵制运动。黑人领袖们组成了“蒙哥马利争取改善黑人待遇协会”,选举马丁为协会会长。
马丁在长达385天的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中,不畏威胁和谩骂,也不顾住宅被扔进炸弹。他不屈不挠地领导着运动,使黑人群众士气始终昂扬。一位黑人步行者说:“我虽然两腿发酸,我的心却得到安慰。”斗争最后获得胜利。
通过这场斗争,马丁一跃成为全国的知名人士。他规定了这个运动的中心指导思想:“我们所采取的方式,必须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使用暴力。仁爱必须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他的这些想法得到广大黑人群众的支持。
这个胜利的消息在南方各州不胫而走,鼓励了黑人群众在公共汽车、商店和其他公共设施里展开反对种族隔离的活动。人们到处要求马丁在他的组织中挂一个名,并以非暴力方式指导他们的行动。马丁也慷慨地答应了,但结果他往往因此被抓捕坐牢。他曾三次被捕,三次坐牢,但这也是他斗争策略的一部分。
1956年,南方60多个抗议团体联合起来,成立了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马丁当选为首任主席。这个组织负责制订行动计划,并开办了一个专门训练反暴力战士的学校。虽说是“非暴力”的,但有些示威是流血的和惊心动魄的。
马丁和白人种族主义者作斗争是十分讲究策略的,他每次选择的战场总是可能引起当局做出灵敏反应的地方。他知道,当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警察用高压水龙头冲击手无寸铁的群众、放出警犬咬伤女人和孩子们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读后感《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果然,社会舆论大哗。这迫使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3年春的国会上提出了民权法案,这个法案后来在1968年获得通过。
1963年8月,马丁参加组织美国25万黑人“自由进军”华盛顿的示威游行,群众高呼:争取就业!争取自由!他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震动人心的演说。他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在佐治亚的雷德丘陵,昔日奴隶之子将能像兄弟那样,坐在一起。”他为这一梦想做出了努力。这一年美国《时代》周刊选他为第一号新闻人物。1964年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这年他35岁,是这项奖金最年轻的获得者。他从奥斯陆接受和平奖金归国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亚特兰大举行的“金博士宴会”上,各行各业的白人和黑人在宴会上齐声高唱“我们一定胜利”的歌曲,实际上是向种族主义者显示自己的力量
1965年1月,马丁在亚拉巴马州组织了示威群众为争取黑人选举权的斗争,这场斗争发生了流血事件。马丁被捕入狱,不久获释。这次斗争取得了成功,它促使该州通过了选举权法案,还吸引了许多自由主义的白人参加到斗争行列中来。
1968年4月4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蘭汽車旅館二樓他臥室外的陽臺上被槍殺。當時,他正倚著陽臺的欄杆,同民權運動的領導們——霍西·威廉斯、傑西·傑克遜和拉爾夫·阿伯南西在一起。
他的失去,是世界民权运动的极大损失,也是世界黑人和全世界向往自由的人的一大损失!
提到馬丁·路德·金,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大型和平示威集会上发表的。听众多达20多万。这篇演说词回顾了林肯解放黑奴的历史,揭露了黑人当时的悲惨生活现实。更用大量的篇幅憧憬了黑人自由与美好的未来。听众无不为之自由之声而感到震撼,这篇演讲稿也随之一举成名。
毕竟,翻译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同时由于翻译是一种网眼很粗的过滤器,经过这道过滤,马丁那富有多情色彩和表现力的语言无疑失去了很多韵味。但英语和汉语一样,具有文笔优美的特征。马丁语言真切,言辞铿锵;运用了两种语言共有的对偶、排比、层递、反复等修辞方法。句式长短结合,又以短语为主。词语与口头语言相结合,雅俗共赏,充分展示了语言之美。
英语毕竟是另一种语言,他所表达的形式自然与汉语不同。全文充分运用同位语从句,几乎每说我有一个梦想,后面跟的都是该从句;它的时态以现在时为主,但中文中无法表现出时态;此篇文章充分运用了非谓语动词做主语、宾语、定语及状语。表现出了作者的深厚文学工底。
馬丁·路德·金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和平主义者,他的贡献不可否认。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他的努力不能说是付诸东流,也是见效甚微。60多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被白人所歧视。馬丁·路德·金主张以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看来是行不通的。当年的抗日战争,如果中国人也用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话,中国早就灭亡了!纵观历史,当年的圣雄甘地同样主张用非暴力方式把英国人驱逐出自己的土地,结果还是通过暴力战争的方式获得了独立。作为流亡者的黑人,为什么不拿起手中的武器与百人抗争到底!
直到现在,黑人依然没有实现他们的梦想,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与白人斗争。今天,钓鱼岛问题与东海问题一样是悬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谈判还是以武力镇压,答案不言而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