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话的第二部分,收录在《江泽民文选》第一卷。江泽民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又指明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继承了我们党关于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合理的发展布局,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的特有优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关键在于搞好“五个统筹”。现在,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推进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变革落后的生产方式提供条件,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为提高农民素质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搞好“五个统筹”,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内在要求。
2、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相对统一的发展进程,是抑制和防止畸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所谓统一发展进程,就是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此,不但要正确处理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快速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支撑、环境保护的关系,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劳动、资本与技术的关系,人口数量、质量与就业的关系,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进程之中。
3、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规模决定速度、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发展模式,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创新发展模式,就要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世界观,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要全面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才不会偏离方向。
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联系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倍感亲切,深受教育,很受启发,使自己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二篇:《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于峰;侯以信;张建军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这是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正确方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这条方针,才能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醒全党: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动摇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不断加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经济实力。这首先取决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首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才能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其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只有在强大的公有制经济面前,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保持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性质。再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公有制经济发展了,壮大了,才能够有力量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有制经济在税收、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所谓占优势,是指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总额在数量上不能低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总和;在质量上较非公有制经济更加先进,更具有发展潜力。
第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是指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如能源、交通、电力、邮电、基础原材料、金融,等等。这些产业都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其中,有的产业又有天然的垄断性。比如要组成跨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大电网,就必须由国有经济来控制。金融业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如果国有经济不控制起来,一旦发生经济问题,就难以对付。所以,在这些产业部门,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是指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带动和影响的领域,因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占了支配地位,不仅能够保证国有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能够通过它们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能否不断发展壮大,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然,国有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凭借行政力量,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活力,给其他企业指引发展方向,制约其他经济成分的运营方式,保证整个国民经济不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第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就是说,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低下、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旧的体制还在发挥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是可以而且应该搞活的,对此我们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集体经济的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然,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在小商品流通、小修理等行业,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适当少些,这也是由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为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公有制经济上。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大型国有企业,对于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得到实质性进展;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工业企业,数量虽然只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0.22%,但资产却占37%,实现利润占78.39%,上交的利税总额接近国家财政收入的1/3,并且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骨干产业。抓住了这个关键的少数,就抓住了国有经济的大头,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大头,这对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有中小企业虽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但数量大、涉及面广。据统计,国有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国有企业的九成,职工占六成。对这些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放活。抓好国有中小企业,不仅对于搞活地、市、县经济,增加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集中精力和财力抓好国有大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大型企业改组改造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要下功夫练内功,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因此,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要造就一支有权威、有能力、素质高的
现代企业家队伍。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也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我国既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既有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有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落后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决定了所有制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多种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也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共同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我国的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法令法规的轨道上运行的,因而,它在繁荣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拓宽就业门路,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但是,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限制其消极作用”。我们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开发、经营,注意适度消费,积极扩大再生产;对外资企业要引导投向,拓宽生产合作领域,并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教育,防止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甚至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经营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监督和依法管理,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活动纳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保护其合法经营、合法权益,调节其过高收入,取缔其非法收入和违法活动,还要依法保护雇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篇:读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有感
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联系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倍感亲切,深受教育,很受启发,使自己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话的第二部分,收录在《江泽民文选》第一卷。江泽民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也正是当今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实质上是关于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题,对“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又指明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继承了我们党关于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合理的发展布局,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的特有优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关键在于搞好“五个统筹”。现在,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推进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变革落后的生产方式提供条件,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为提高农民素质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搞好“五个统筹”,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内在要求。
2、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相对统一的发展进程,是抑制和防止畸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所谓统一发展进程,就是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此,不但要正确处理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快速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支撑、环境保护的关系,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劳动、资本与技术的关系,人口数量、质量与就业的关系,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进程之中。
3、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规模决定速度、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发展模式,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创新发展模式,就要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世界观,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要全面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才不会偏离方向。
第四篇:毛概论文-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在今天的世界与国内环境以及未来前沿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可以更为适应于国情国政,适应于全球化的的世界。我国要不断的发展前进,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短中长期的目的,我们需要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以实现改革与发展,使我国可以更为强大繁荣强大。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稳定始终是一个大前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我们始终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牢地把握住稳定这个大前提,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一基本经验的首要方面。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一)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体制,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存在的各种新旧矛盾,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同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提高了,我们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改革,改革才能深化。
(二)发展是目的
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历史经验证明,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发展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求得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态,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现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形势逼人,我们不加快发展,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受制于人,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的整体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社会才会稳定。总之,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它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不安定,那么就无法进行改革,就不能一心愿意的搞经济建设,什么事也干不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稳定是社会和谐关系与安全局面的维持和保持,它解决的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延续问题。所谓稳定的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局稳定和现行政策不变两方面,二者的结合就是稳定和良好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治局面的稳定和政策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政局不稳,国家处于动荡之中,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的目标就会落空,如果政策不稳定,变来变去,其结果同政局不稳定是一样的。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基本经验的总结,中国20多年经济转轨和改革开放,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战略思想。这个战略思想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放在首位。邓小平精辟的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2)要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改革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技术基础”。(3)要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当前我国实现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践证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社会环境,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影响方方面面的安定,使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失去人民的拥护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发展也好,改革也好,稳定也好,在矛盾统一体中,它们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只是这些地位和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变化而变化的。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连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这是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的,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而且也明确地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不仅明确指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而且也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确保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发展本身要做到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要求在发展外部处理好发展与动力、环境方面的关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而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而要改革开放,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改革开放的机遇和保证;而要实现稳定,又必须以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来支撑。由此,改革、发展、稳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三角互动关系,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改革、发展、稳定,任何一边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目标的实现。
要保持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三角关系的良性互动,最重要的是确定并维护好它们的结合点,这是使三者实现内在统一的关键。确定并维护好了结合点,才能使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合理、稳固有力。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们的结合点也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分为根本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局部利益衔接根本利益,眼前利益通向长远利益的必经之路。
第一,进一步确立为发展而改革,以发展统领改革的思想。中国的现实和所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停下发展搞改革,放弃发展就是放弃改革、放弃稳定,因此要尽量发挥并举战略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努力降低并举带来的负效应,始终保持利大于弊的格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要有利于发展,都可以利用、试验、尝试,允许存在。但必须把握好保留下来的旧体制因素的演变方向以及新体制因素在体制转型期间的发展趋势。注意方向的引导,着眼于长远,在发挥各方面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时,防止演变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障碍。
第二,抓住时机,适时加大改革力度。中央已经确立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并制定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改革政策和改革措施,现在需要抓紧落实。把握好改革与发展的协调,要树立不断改革的思想,一个时期有利于发展的形式,不一定永远有利于发展,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时,就要及时进行改革,既不要将过渡形式固定化,也没有必要回过头来否定起过历史作用的过渡形式。在改革中不断进化,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第三,突出中国特色,改革和发展都要立足于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其他制度。树立多样性的思想,不要追求最典型,搞一种模式,特别不要照搬,真正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以创新的精神,尽快完成体制转换,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束语: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是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只能说国家稳定才会发展,有问题改革才能维护稳定。我们的目的是发展,所以未来的事情似乎很多,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等等的问题,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第五篇:正确处理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正确处理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有医院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医院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有一个空间展开的维度。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先进医院文化对于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国有医院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国有医院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院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服务于病人的文化品位,探索经营方式中的文化特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更新管理方式等来增强国有医院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国有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致胜法宝。具体来说,在医院文化建设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医院文化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有医院的政治优势,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医院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都是国有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二者互为联系、相互交融,既有相一致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但从总体上看,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对象、目标内容、工作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和相容性,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更需要相互融合。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能够为医院文化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升华医院文化境界。促使全体职工形成理念认同和价值共识,进而统一思想、统一语言,形成思想保证的导向力,有力地支持国有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这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特色。
医院文化丰富的内涵能够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深厚的文化底蕴,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管理结合起来,增强科学性和渗透力。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在增强国有的医院竞争力和创新力等方面发挥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功能,发挥共同推动发展的合力效应。
要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要求来谋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为实现国有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关系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实践。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互为渗透、密不可分,两者方向一致、内涵重合、相得益彰。文化与精神文明均是国有医院及其员工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创造的软件成果,都对医院员工的责任心、荣誉感以及个人行为产生感召力和导向作用,他们有共同的载体,效果相互渗透,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有些直接就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果。
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不同点首先表现为内容不同。医院文化内容广泛,既包括医院的精神成果,也包括医院服务经营的物质成果。而精神文明主要包括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医院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医院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则是溶于医院载体中的一种社会性的共同东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是在建设过程中,医院管理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医院管理者的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甚至个性特质都直接影响着医院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医院管理者既是医院文化的设计者,也是医院文化的塑造者和传播者,没有医院管理者的设计和塑造就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医院文化。而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医院管理者主要起着传播、倡导、督促、教育和榜样的示范作用。
综合上述,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虽有不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两者间的关系是医院文化包含医院精神文明,它比医院精神文明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是医院精神文明产生的母体和土壤;医院精神文明是医院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是医院文化的升华。医院精神文明的培育离不开医院文化建设,但医院精神文明又会反作用于医院文化,对医院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和导向作用。
正确处理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医院文化合理吸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中有益部分,做到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而且有利于坚持医院精神文明的科学标准和注意医院文化的构建艺术。还有利于二者的有机融合,继而努力克服“两张皮”的现象。
三、文化建设与个性文化塑造的关系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自然具有共同的行业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不同的国有医院,也必然拥有国有医院所共通的文化内核。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一是国有医院的职能与性质决定了医院文化行业性的内涵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保障。二是医药科技性。医疗实践活动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医院与患者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医药科学技术上。三是公共服务性,医院是社会的窗口,医院的主要功能是治病救人,为全社会服务。四是社会保障性。国有医院是社会的重要保障部门,在全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有医院发挥着修复生产力的作用。五是非营利性,国有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一定的福利性和经营性,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医院文化的共性内容还很多,但如果把握好这五个方面,就可以把握好国有医院的本质地位、发展方向、服务内容、社会价值等等,明确国有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
医院文化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圈,也是一个多样化的文化整体,在发展的方向上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但不同地区或类型的医院在文化建设上应力求体现各自的个性特征,以保持独特的文化魅力。医院的个性文化塑造必须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既总结自己的经验,又选择性的吸收其它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对其所包含的宗旨、精神、价值观的再认识都不能在某阶段停滞不前。医院个性文化的建设包含极为广泛,既有职业特色、人才特色、管理特色、经营特色,又有技术特色、服务特色、设备特色,还有人文特色、建筑特色、环境特色等等。然而,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往往表现为精神和意识、观念和理论、知识和素质、情操和品格,是精神风貌与精神内蕴、美学情趣与美学追求、价值尺度与价值取向的高度凝聚。因此,个性的医院文化建设重在确立医院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准则,作为检验和衡量的标尺,重塑医院文化的特色和形象。
当然,不同的医院在张扬个性特色的同时,不应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既有助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有助于为医院及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价值选择和更丰富的生存空间,增强国有医院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四、与创新的关系
医院文化具有连续性和时代性。将医院文化加以塑造和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但医院文化的构成内容,特别是医院优良传统则早已有之。各个医院从成立到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期,都有一些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精神支撑、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国有医院文化建设不可丢弃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种文化建设都是在一定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医院文化的建设也不例外,它只有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成长、发育、开发、结果,如爱国、仁爱、创业、吃苦耐劳等。医院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吸收了儒家“仁爱”思想,脱胎于“医乃仁术”、“无德不成医”的传统祖国医学文化,而且继承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传统,还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这些均为国有医院文化建设铺上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医院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满足群众就医的根本宗旨。
国有医院文化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要挖掘和提炼医院优秀传统的精髓,加以继承和发扬,并有机地融入到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中,保持医院文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医院文化要突出时代特点,即文化创新。传承精华能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医院文化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但传统又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在价值取向、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时代的差异和历史的局限性。而我们今天所建设的国有医院文化首先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时代的要求。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开拓的精神不断调整,决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否则国有医院文化就会丧失生命力。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医院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建设独具特色的国有医院文化。当医院环境发生了变化,医院规模迈上新的台阶时,医院文化就要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成为推动国有医院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要敢于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去粗存精,在扬弃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出更适合现代医院经营的文化。
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不断走向市场,国有医院的发展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扰。服务质量如何改善,不良医风如何纠正,商业贿赂如何遏制;体制改革如何推进,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下降等等。面对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必须将原有的德治、法治、科治或物治的方法兼而取之、合而用之,如此,包含了这些方法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才能从根本上奠定国有医院长远发展的基石。
总而言之,建设先进的国有医院文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与变革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探索。应立足于从深层次挖掘人的潜能,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医院精神,这才是国有医院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国有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