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
登楼学校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 演讲比赛实施方案
(2011年3月)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礼仪习惯,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制定有关于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 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中心内容,唱响校园文明和谐主旋律,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二、活动对象 我中心学校以及辖区所有小学生。
三、活动安排
(一)、征文比赛。
1、学生可以结合班级或校园的典型事例或者自己的在文明礼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稿,严禁抄袭。
2、文章题目自拟,内容新颖,贴近现实生活,思想健康,结构合理,语言准确,能给人以启迪。文体不限,字数原则上控制在300--800字范围内。
3、稿件要用A4纸打印,第一页要注明征文题目、所在班级、文章作者、指导老师。(各语文科任留底稿,4、我辖区各完小须在3月30日前举行初赛,初赛以班级(三至六年级)为单位,由语文科任老师按照10%比例推荐参加中心校的复赛。
5、各语文科任老师请在2011年3月30日前上交德育处。
6、评委:另定
7、评选及奖励:此次征文活动分三、四年级组和五、六年级组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8、我校在复赛中推荐20篇文章参加4月20日市里的决赛。(局要求:所有参赛文章不得写明具体单位、姓名,均以数字代号代替学生姓名。各单位要制作目录表连同征文一起送到我室。)
(二)、演讲比赛。
1、比赛时间:5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参赛对象: 各班环绕不同主题在班内广泛开展活动,通过筛选,推荐优秀选手参加比赛。(每个班级推荐一名)
3、参赛程序: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抽签决定演讲顺序。
4、参赛要求: A、演讲稿要求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精巧,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B、采用站立式脱稿演讲,使用普通话,能够很好的调动现场气氛,生动感人。C、选手须着装整洁、得体。D、每人演讲时间3-5分钟。
5、演讲评分规则:(1)评分方法:比赛采取10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2)评分标准:①演讲内容(50分)要求: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精巧,富有启发性,感染力强。②语言表达(30分)要求: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表达流畅,语言贴切、生动。③表情仪态(20分)要求:感情充沛,精神饱满,服饰整洁、朴素,仪态端庄、自然大方。
6、评委:另定
7、统计: 另定
8、奖项设置:本次活动设低、中高年级段各一、二、三等奖5若干名;
第二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实施方案
八岔乡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4月八岔乡妇联深入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主题教育,全面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努力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积极营造有利于妇女健康成长的德馨环境。
二、活动主题:美在文明 爱在礼仪
三、活动时间:2010年3月至7月
四、活动步骤
1.文明礼仪内省活动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曰:吾日三省乎己,则行无过矣。“文明礼仪内省活动”要求妇女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反思,培养道德内省潜能。
2.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
开展“寻找身边的礼仪细节”活动。组织妇女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汇总一份“身边的礼仪细节”,调查妇女是否做到。
开展“我眼看不文明行为”活动。深入家庭、学校及社区,调查身边不文明行为,善于勇于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做到知耻近乎勇。
3.“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在充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以“美在农家、爱在我家”为主题,组织妇女参加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
八岔乡妇女联合会
2010年3月8日
第三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总结
开展“文明礼貌伴我行”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文明素质,我校开展了关于“文明礼貌伴我行”的道德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积极动员,全班参与
本次“文明礼貌伴我行”主题教育,全校上下都很重视,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专门作了动员,提出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同学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大家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当前我们的祖国正积极建设文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是每一位同学的责任。
二、组织认真,内容丰富
“文明礼貌伴我行”主题教育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1、引导同学们发挥主动性,自己动手收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资料。涌现了一批文明礼仪学习宣传积极分子,如孙依露、杨润莹、王海鸽、王蒙蒙等,他们利用家里的电脑上网搜索并打印了不少相关的文明礼仪资料,在活动时上讲台读出来,供全班同学学习。
2、开展了“文明礼貌伴我行”主题教育班会。全班同学在课堂上集体学习了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对照文明礼仪的要求,同学们明确了努力方向。
3、加强了教育活动的宣传。我班盘雨婷、马珍妮在黑板上设计了“文明礼仪”宣传板报。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三、从严要求,积极实践
同学们不光将教育活动停留在学习上,而是积极将文明礼仪的要求体现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中。从我们的走路、着装、语言、路队以及课堂秩序等等方面,都有意识地按文明礼仪的要求做,进一步规范了同学
们的文明言行,逐步使同学们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落落大方,又文明、又规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乱扔杂物、粗言野语、乱摘花草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我班以这次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
2012年9月
第四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总结
某某中学“文明礼仪伴我行”
社会公德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改变学校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学校本学期以文明礼仪教育要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有步骤的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学生身边不文明言行调查报告,“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及知识竞赛活动,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及十大校园之星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活动目的明确:通过“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使所有学生的文明素质有一个大幅度提高,以此促进全体公民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推动创建进程,构建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结合我校近年“校园之星”和文明礼仪教育常规活动,推动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常规机制和德育活动的持续发展,探索有效途径和方
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执行组长的领导机构;以政教处、团支部成员及18位班主任为执行机构;以各班团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为监督机构。
活动内容具体:本次“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
活动形式丰富:
(一)“文明礼仪我学习”活动:
1、在动员大会上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在升旗仪式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3、开展主题班会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政教处利用班(团)会讲解礼仪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将编印的文明礼仪知识手册和校园文明用语下发到各班组织学习,制定富裕二中文明学生十项标准以及五提倡、五禁止。文明学生十项标准: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生活俭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
学、关心集体、诚实守信;五提倡:提倡文明礼貌、提倡遵章守纪、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勤奋学习、提倡艰苦朴素;五禁止:禁止吵嘴斗殴、禁止乱涂乱抛、禁止偷窃赌博、禁止看黄打牌、禁止抽烟喝酒。
(二)“文明礼仪我查找”活动:
开展“四个一”评选活动:要求每名队员:
1、发现身边的一个礼仪榜样
2、在校园提醒一次不文明行为
3、改掉自身的一个不文明行为习惯
4、养成一个新的礼仪习惯
学校将对文明礼仪活动检查,找出校园内不讲文明礼仪的学生,共建和谐校园。
主要进行“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 学生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以10项以下为宜,数量以20份以下为宜;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人、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出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活动发现身边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在生活中造成的危害,寻找、纠正树立自身的文明形象。
(三)“文明礼仪我实践”活动:
1、坚持不懈开展“文明礼仪”训练,班主任利用每周一和周五周会课时间进行“文明礼仪”训练,全校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提示下,起立训练。如:当我们遇见老师同学和长辈时应说—您好!等。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讲文明语,做文明事。
2、扎实开展“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班集体”评选活动。至今我们开展了四届评比活动。评比要求“文明礼仪之星”个人在任何场合遇见老师和长辈;能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长者问好,能主动帮助他人;主动维护学校环境;不乱丢乱扔垃圾,弯腰主动拾身边的垃圾;不在校园内吃零食;评委由全校教职员工担任,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发文明礼仪使者小卡片,当教师接受学生个体问候或发现主动帮助他人,维护环境卫生
时发卡一张。学校将个人和班级得卡数量多的评为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
文明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文明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文明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文明是广阔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雨露;文明是流过心田的汩汩清泉。文明并不是片面的尊重与遵守,它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句“我能帮助你吗”带给别人的是宽慰;在别人被误解时,一句“我相信你”带给别人的是信任;别人哭泣时,一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带给别人的是宽慰。文明不仅是语言间的交流,它更是值得我们珍藏的回味无穷的幸福。记忆里,摔倒时是父母给了我自信的微笑;懦弱时,是同学给了我自信的掌声;沮丧时,是老师给了我温暖的呵护;一个微笑,一阵掌声,一句呵护那都是文明的标志,带给我们的又何止是尊重,那就是幸福。
第五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总结
“文明礼仪伴我行”
单位:玉皇庙一中
时间:
活动总结
2011年10月26
日
玉皇庙一中“校园文明伴我行”活动总结
为了改变学校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玉皇庙一中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学校本学期以文明礼仪教育要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有步骤的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学生身边不文明言行调查报告,“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及知识竞赛活动,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及十大校园之星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活动目的明确:通过“文明伴我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使所有学生的文明素质有一个大幅度提高,以此促进全乡公民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推动玉皇庙乡文明集镇创建进程,构建和谐乡镇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结合我校近年“校园之星”和文明礼仪教育常规活动,推动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常规机制和德育活动的持续发展,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以校长白长久为组长,副校长姚小申为执行组长的领导机构;以政教处、团支部成员(韩建华、代保平、代富军、李宏)及10位班主任为执行机构;以各班团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为监督机构。
活动内容具体:本次“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围绕“会说话”、“会走路”、“会学习”“会讲卫生”四个方面展开。“会说话”:坚持校内说普通话,全面使用文明礼貌用
语,不说脏话、粗话、谎话,见到长辈、老师主动问好,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等。“会走路”:不乘坐不合格的交通工具,不骑摩托车,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践踏草坪,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马路等公共场合追逐打闹,在公众场合自觉排队等。“会学习”: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踏实,学习任务清楚,听课习惯、作业习惯、自习习惯良好,学习求上进,思想求进步。“会讲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饭前便后要洗手。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乱倒,乱涂乱画,遇到垃圾主动拾起,个人学习、生活、娱乐物品按规定摆放整齐等。
活动形式丰富:我校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宣传礼仪、内化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政教处利用班(团)会讲解礼仪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将编印的文明礼仪知识手册和校园文明用语下发到各班组织学习,制定玉皇庙一中文明学生十项标准以及五提倡、五禁止。文明学生十项标准: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生活俭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关心集体、诚实守信;五提倡:提倡文明礼貌、提倡遵章守纪、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勤奋学习、提倡艰苦朴素;五禁止:禁止吵嘴斗殴、禁止乱涂乱抛、禁止偷窃赌博、禁止看黄打牌、禁止抽烟喝酒。
(二)实践礼仪:组织学生讨论、填写“我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表”,发现不文明言行的具体现象,并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
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组织部分学生到玉皇庙社会福利院进行慰问活动,与孤寡老人谈心,为他们打扫卫生。重视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根据校园文明言行的评分细则,各班天天有记载,人人有量化评分;根据学生的记载,周周有流动红旗的评比;结合班团活动,月月进行汇报总结,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展示礼仪:通过“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宣传礼仪: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让学生编写文明礼仪诗歌或其他形式的文艺节目,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新世纪的良好氛围。8.4班普晨阳同学编写的快板:做学生,不骄傲,文明礼貌要做到,走路不抢道,见了生人说声好;不说脏话不乱画,不骂人来不打架;家里来客先让座,端来开水把茶泡;守纪律,不迟到,万一迟到喊报告;再见,谢谢,对不起,礼貌言语不离嘴。
(五)内化礼仪:通过文明礼仪演讲活动,由全校师生评选“十大校园之星”及“十大校园之星提名”,给以表彰,并张榜公布。开办德育辅导班,定期对德困生进行帮扶:要求他们制定目标,每大周一次小结,德困生包扶责任到人,每一个德困生有专人负责监督。自开展“文明伴我成长”活动以来,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主要表现在:
1、同学们积极响应活动的号召,每天坚持“自我检查”,改正自身的不足;
2、同学们说脏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减少了,用普通话交流情
况增加了;
3、下课同学们疯赶打闹的情况有所好转,发生摩擦的次数也渐渐减少,发生分歧也能用友好的态度去解决;
4、大多数同学都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以及教室、寝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各班比较好的措施为:轮流值勤,每人都监督其它的同学,同进也接受其它同学的监督;监督员除了履行监督的职责外,还要起到带头作用,对自己的行为也是一种鞭策;每周十进行总结,评出得分最低的同学,要求其改进。
最后以9、3班姚亚茹同学的一段文章作为结束语:文明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文明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文明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文明是广阔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雨露;文明是流过心田的汩汩清泉。文明并不是片面的尊重与遵守,它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句“我能帮助你吗”带给别人的是宽慰;在别人被误解时,一句“我相信你”带给别人的是信任;别人哭泣时,一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带给别人的是宽慰。文明不仅是语言间的交流,它更是值得我们珍藏的回味无穷的幸福。记忆里,摔倒时是父母给了我自信的微笑;懦弱时,是同学给了我自信的掌声;沮丧时,是老师给了我温暖的呵护;一个微笑,一阵掌声,一句呵护那都是文明的标志,带给我们的又何止是尊重,那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