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践行林业宗旨 服务人民群众
践行林业宗旨 服务人民群众 济源林业局 王自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市林业局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不断践行林业宗旨、突出为民服务活动主题,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央、省委、市委相继作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战略部署,主要就是解决党员在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林业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增进党员干部对活动的认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党员争优秀”是创先争优活动对个人的要求,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必须有坚强的党性观念,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众的支持和参与,请群众出谋划策,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局党组和支部制定活动计划和安排、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都要听取服务群众的意见,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开展活动的情况和效果要向群众通报,请群众评议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
二、开展服务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林业系统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生机活力,不断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广辟服务群众的爱心渠、打开服务群众的方便门,全面提升林业系统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和水平。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林业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坚决克服林业系统少数党员干部浮躁情绪和消极应付行为,切实改变“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官僚行为。突出“亲民”特点,把“心系困难群众冷暖和衣食住行”作为林业系统党员干部的目标所在,主动做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政策,下到乡镇村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访民情、问民意、听民声、解民难,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上。“十一五”期间,我局扎实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退耕还林3.7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天
程建设的同时,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接受不接受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林业改革发展成果。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打开服务群众方便门。林业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在林业系统党员干部中实行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坚持做到业务办理及时高效,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突出“便民”特点,把“人民群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作为林业系统党员干部的要求所在。着力打造林业服务窗口,主动做到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岗位责任对社会公布;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经过3年努力我局攻坚克难,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依法做好调解工作,妥善解决了林权纠纷,及时化解了群众矛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维护了农村稳定。通过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办理“零距离”,打开为民服务的方便之门。
三、创新活动载体,逐步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一项长期工作,林业部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在突出重点、创新方法、深化提高上下功夫,才能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要建立义务帮扶制度,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实效性。要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党员联系户、结对帮扶、救灾助学等活动,深化拓展党员义务帮扶活动,并把它上升为固定的制度,使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长期化、规范化。
(三)正确引导、强化监督,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考评机制。一要明确责任目标,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要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责任落实机制,继续做好党员 “设岗定责”,把联系群众的职责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名党员,使广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有计划地开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参与支援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等活动。二要注重考评激励,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要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落实整改情况;联系群众工作对做好本职工作的促进程度如何;群众的满意程度等纳入干部评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三要加强监督约束,规范党员服务群众的具体行为。要把党员自律和他律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对党员联系群众的检查监督,及时公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目标、考评内容、考评程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工作的根本标准。
创先争优活动是阶段性的,但服务人民群众却是没有止境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广大党员和各级
第二篇:践行宗旨,学会服务(定稿)
敬爱的党组织:
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政治组织,每一个组织在它成立的时候都会有其宗旨,即目的和意图,都会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是党组织每一个成员一切言论和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由党的根本性质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所决定的,是党的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是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深厚根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自觉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必须吃得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树立服务理念。树立这个理念,我们就必须搞清楚为什么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弄清楚这些知识后,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处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处处想着人民的利益,用实际行动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其次,我们要践行服务职责。不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而不去行动,那样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们必须通过实践来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服务的职责,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提升自己的人身价值。
再次,我们应该提升服务能力。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出现在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必须拥有各个方面的能力。不然,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什么都不会,而只有一颗想为他们服务的心,那是完全没有用的,只是会更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去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最后,我们要规范服务行为。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按规则行事。要时刻维护好中国共产的优秀形象,不能做出有损党的形象的事情。当然,在为人民服务时,我们还得制定高效快捷的工作程序,而不要拖拖拉拉,耽误人民群众的时间。
虽然,要做到以上的这些方面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有难度的。但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些困难是不能击退我的。我一定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处处为人民服务。用最严格的要求来使自己能够践行党的宗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强化宗旨意识 服务人民群众专题讨论材料
强化宗旨意识
服务人民群众专题讨论材料3篇
【篇一】
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
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
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篇二】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篇三】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四篇:“践行宗旨,服务群众”心得体会
学习“践行宗旨、服务群众”的体会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中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党统治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群众路线”简单地说来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同时,我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都必须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我们党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政治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已经讲清楚了。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
下面,我想从三方面具体谈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是必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按照党的十八大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开展。我们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我们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必须突出“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争作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三是必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引导和督促干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总而言之,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这里既有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真诚为广大群众谋利益,道理也正在这里。
第五篇: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重读《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作了《为人民服务》报告,报告指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着重于我们党执政的始终,我们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如何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如何更好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键体现在于我们的党员及领导干部。
一、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地表现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根本上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党和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 南,是治国安邦的生命线,是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路线。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党的宗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发展生产力和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新时期共产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当前,整个社会在转型,阶层在分化,市场在放开,观念在更新,民主意识在增强,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呈现,如果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在思想上害怕群众、在工作上脱离群众,逐渐偏离了群众路线,背离党的宗旨,也就必然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必然不能带领群众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在新时期,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保持鱼水般的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够真正得到体现和维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更加牢固。
三、必须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从根本上说,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上。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工作时,必须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地对人民负责,才是真正地对党负责。要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对上级负责而无视群众利益的倾向。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而无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
四、要坚持以下四点要求
一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执政以后,党的干部掌握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地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权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授权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其权利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领导干部职能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二是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当好人民公仆,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基础上,应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要勤 政为民。党执政以后,客观上为党员领导干部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二要廉洁奉公。保证权力不被当作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工具,重要的一点在于掌权人是否能够廉洁自律,秉公用权。三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充分认识监督对保证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性。权力是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政治标准、是非准则对社会实施管理,以匡正社会行为,规范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具有严重的双面性,用的得当造福人民,用的不当害国、害民、害己。因此,党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自觉行为、一种督促、一种鞭策。四是要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热忱和愿望,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才干,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得实惠。提高本领要在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共产党员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争创一流。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肌体是否强壮健康,党的性质能否始终不变,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党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都取决于党员的素质状况。为此,要自觉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增强本领,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加快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