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交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为交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美丽、浪漫的色彩。是的!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深秋的硕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但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诠释自己的青春,进而让自己的青春得以绽放?是能否让我们的青春异于常人,实现我们青春价值的前提。
记得烈火青春中有这样一句话:“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促使着我不断的进步与成长。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的青春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时,纵使岁月流逝,青春也不会消逝。
回顾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身边,在江夏交通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甘愿为建设“幸福江夏、富强江夏、美丽江夏”这个目标而长期奋斗在交通一线的“交通人”。他们中有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交通建设一线的,也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十年如一日而默默付出的,还有在交通工作窗口以温馨的笑容、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正是由于这些“交通人”长期在交通一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促使江夏交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江夏区交通运输局采取多项措施深化交通运输系统
转型,全面实施大交通战略,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4.1亿元,是“十一五”前完成投资的4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的总和,加快构筑交通大格局,创造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崭新业绩,多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一批批江夏交通人长期在交通建设一线挥洒汗水、以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青春,他们不辞劳苦为人们出行创造便利、为江夏交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江夏“交通人”实施天子山大道刷黑工程,来改善革命老区人民生活;实施金水河法泗段河堤道路整治工程,为河堤两岸众多村民利益谋福祉等众多涉及民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
“点滴之水,汇聚成海;泽润四方,情暖亲乡”。一批批江夏交通人,在基层一线奉献着自己的热血青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挥洒着自己的点滴汗水,为江夏人民铸就便利,为江夏发展夯实基础。通过升级区乡公路和同村公路,如今的江夏交通已基本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通过完善高等级农村公路、拓宽功能完备的物流园区道路,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综合运输发展的新格局。切实使江夏人民和江夏发展享受到了交通建设带来的红利。
一批批江夏“交通人”的热血青春的付出,受到了江夏人民的一致好评,铸就了广大市民的信任,获得了政府的充分肯定,他们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抒写着自己的青春,也使得自己的青春得以升华。他们那种对工作的脚踏实地、在岗位的无私奉献、对业主的诚心服务的精神铸就了江夏交通的大发
展、大进步,俨然成为了江夏交通发展的一张“名片”,他们的精神同样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不断进步,成为一名真正的“交通人”。
毛泽东曾说过:“青年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李大钊也说过:“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对梦想,我们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对责任,我们亦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世一问。如今,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是努力实现自己青春理想的时候。
今年3月,我进入江夏区交通运输局工作,成为了一名“交通工作者”,这为我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记得五四期间,总书记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因此,作为江夏区交通建设的新一批青年工作者,当机遇与责任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应该切实的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为江夏交通现代化发展切实做到“一个创新、两个加强、三个突破”的工作目标,实现交通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江夏交通现代化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建设“富强江夏、幸福江夏、美丽江夏”贡献力量。
然而,二十几岁,青春年华;懵懵懂懂,涉世未深。作为一名刚刚由校园步入社会,由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角色的转变必然伴随着诸多不适。作为一名“社会人”,我尚涉世未深,不谙人情世故;作为一名“交通人”,我仍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欠缺。但我有的是“正青春”,在
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我可以以奋斗演绎挥斥方遒的青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抒写自己踌躇满志、气吞万里的青年豪情。因为我熟知,青春不是用来抱怨的,而是用来奋斗的,作为每一名青年都应该保持“劝君吸取少年时”的清醒头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奋斗的姿态抒写自己的青春。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就其深。作为一名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交通人”,我们应该做好扎实基层、奋斗在一线的准备,要抓住在艰苦的条件下砥砺品行、磨砺意志的机会,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以奋斗的青春、无悔的青春走好人生长征的第一步。使青春在拼搏与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成就自己的青春理想。使青春在奉献基层的过程中绽放。
第二篇:梁保华:为建设美好江苏贡献青春和力量
为建设美好江苏贡献青春和力量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
(2008年4月15日)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在充满生机的美好春天,共青团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次大会,是全省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动员和团结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为建设江苏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少年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过去的五年,是江苏发展最好最快、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综合实力、社会财富、人民群众收入、经济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全省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为己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建功立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领青年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再次证明,江苏青年不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和突击队!共青团组织不愧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大团员青年和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向着“两个率先”的目标阔步前进,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新时期江苏发展的宏伟目标赋予全省青年光荣的历史使命。广大青年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一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把理想抱负与建设美好江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报效祖国,建设江苏,奉献社会,造福人民,谱写更加壮丽的人生篇章。
二要刻苦学习、增长才干。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步伐加快,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紧迫。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希望大家务必珍惜宝贵年华,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以永不满足的态度,抓紧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侯晶晶、邓建军、胡铃心等先进人物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人民中培养过硬本领,担负起“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历史重任。
三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青年人风华正茂,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创新潜能。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全省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时代精神,以争创一流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各行各业创优争先,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的创新作出应有贡献。广阔的基层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源泉,发展的一线涌动着强大的创新活力。有志青年要勇于到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去发明去创造,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基层去开拓去发展,到复杂的环境去经风雨、见世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推动江苏从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跨越中大显身手。
四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扎实推进“两个率先”,创造江苏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全省人民和广大青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事业都是长期耕耘、不断积累、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经过艰辛的努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化为现实。广大青年要把胸怀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奋斗统一起来,牢记使命,勤勉敬业,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自强不息,任何时候都不懈怠,任何时候都不自满,任何时候都不停步,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伟大事业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五要陶冶情操、加强修养。青年要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要自觉加强品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坚持修身立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言一行培养,以实际行动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提升全民的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贡献力量。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共青团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是共青团必须坚持的工作方向。在新的发展时期,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用科学理论教育和引导青年,用建设美好江苏的宏伟目标凝聚和激励青年,带领广大青年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要继续发挥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竭诚为青年服务,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关注青年愿望,关心青年进步,更好地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各级团组织都要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密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广大青年更加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广大团干部要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工作,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青年工作的实际问题,支持共青团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热情关心青年,充分信任青年,正确引导青年,充分发挥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大力培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推动大批青年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广大青年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未来更加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开拓奋进,为建设美好江苏贡献青春和力量!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三篇:为五个湖北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五个湖北”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朱厚伦
2012年第8期 ——喜迎十八大 争创新业绩
长江万里,气势恢宏;凤鸣九天,生机勃勃。省第十次党代会在科学分析湖北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所处的新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的奋斗目标,号召全省上下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全省广大青年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按照省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指明的前进方向,凝神聚力,燃烧青春激情,争当跨越先锋,贡献青春力量,在“五个湖北”建设的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积极投身“三化”发展,共促富强湖北建设。省委提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这是湖北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举措、新路径。全省共青团组织要以共建富强湖北为目标和工作切入点,以参与“三化”、共促“三化”为着力点,围绕“两圈一带”的总体战略,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参与中求贡献,把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中来。要围绕省委对全省及各地区提出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重点,进一步创新思路和举措,实施更多具有时代特色、体现战略要求的项目,开展更多能够调动青年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切实发挥好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要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四创建功”行动,引导广大职业青年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运用,推动更多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深化“双带双新”工程,着力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带领青年积极参与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以及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动员优势,竭力调动团属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开展市县经贸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广泛联系、凝聚和吸引海内外、省内外各类优秀青年人才来鄂投资兴业,为建设富强湖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智力支持。
不断深化青年创业创新活动,共促创新湖北建设。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今时代,依靠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已成世界大势。青年思维最活跃、创新愿望最强烈,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如夏之烈日,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共青团站在新思想、新理念、新事物层出叠现的前沿,要带领广大青年以筚路蓝缕的勇气、超越前人的志气、革故鼎新的锐气,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成果实现人生理想。要着力在青年中营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氛围,增强青年的开放包容意识、重商亲商意识、奋发进取意识、求真务实意识,让青年人成为解放思想的先行者、敢闯敢试的担当者、真抓实干的践行者;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组织青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制度、科技、管理、产品和服务等各个领域开拓创新,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青年科技工作者历来是创新的尖兵。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土壤,支持他们立足我省重点行业、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创新路上举旗当帅,做好示范。创业和创新活动密不可分,互为补充。要推动青年创业和创新活动的有机统一,以创业育英才、以创新促发展。要着力扩大湖北“青创工程”品牌效应,努力完善政策、项目、市场、活动等服务支撑,推进省市县三级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着力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长效化服务。要推动青年积极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敢于、乐于、善于当老板,做“经济人”,在新兴产业、新兴领域闯新路、创新业,形成谋创业、图发展、促跨越的“大气场”。要大力宣传创新创业青年典型,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形成关心重视青年人才成长发展、鼓励支持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共促法治湖北建设。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能,是共青团推动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深入实施青少年权益维护工程,推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的实施,强化“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维权岗”等载体和平台建设,使青年利益在社会总体利益格局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新的形势下,青少年维权工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各级团组织要着眼于青少年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利益诉求。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推动《法治湖北建设纲要》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的普及,引导青少年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要组织青年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法律实践活动,在全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需要法律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要深化各级“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加强省市县乡四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努力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的社会协同机制,着力构建“大维权”、“大预防”的工作格局。要大力推进青年舆情监测系统建设,及时收集和掌握青年的诉求动态,提升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坚决扫除和打击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引导和保护好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热情,引导青年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以理性、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努力提升青年道德素养,共促文明湖北建设。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是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的重要群体,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文明湖北的重要力量。古人讲,德之不厚,行将不远。当前,全省各级团组织着力打造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书香文明号、湖北乡村文化节、湖北相亲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了文明新风,推动了社会发展。建设文明湖北,人民群众是主体,全民要参与,青年当先行。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把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引领青年的重要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构建青年精神高地,营造共促发展的强大气场。要深入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塑造青少年。要广泛开展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以各类青少年道德典型评选为抓手,着力深化“手拉手”、志愿服务行动等道德实践活动和典型选树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青年、引导青年、鼓舞青年、塑造青年。牢牢把握青年文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富有地方特色的青年文化。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乡村文化,有效增强青年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先进文化,体现人文关怀。加强青年文化阵地建设,支持青年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格调高雅的青年文化精品。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等主题活动,发挥各类青少年环保社团和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理念,带头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共同打造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的美好家园。
切实服务青年多样需求,共促幸福湖北建设。幸福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年既是共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建设幸福湖北的主体。竭诚服务青年,化解青年民生问题,增强青年幸福指数,是建设幸福湖北的应有之义。各级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工作方法,以青年为本,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身入基层,心入青年,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针对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教育成长、事业发展、婚恋交友、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科学设计工作项目和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切实为青少年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着力关爱困难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流浪儿童、残疾青少年等特殊群体,不断加大希望工程、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等公益活动的实施力度,让青少年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扩大团的基层组织对广大青年的有效覆盖,推动团干部与广大青年紧密联系,切实对青年温馨关怀、贴心服务、真情相助,帮助青年有效缓解人际沟通、社会竞争、婚恋交友等方面遇到的压力,正确看待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客观问题,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谐发展。要加强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主动承担政府授权、委托的青少年事务,推动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确保对青年服务需求的把握更加科学、服务项目的推出更有实效、服务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服务阵地的功能日趋完备,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重覆盖、规范运转的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
省第十次党代会开启了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省委书记李鸿忠曾经指出:“湖北跨越发展必以青年为先锋,湖北的振兴崛起必以青年为中坚,湖北发展需要激情必首先以青年为体现,湖北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必将落于青年的肩上。”有幸赶上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全省广大青年要不辱使命,抢前争先,拼搏进取,在湖北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征程中书写精彩人生,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
第四篇:放飞青春梦想、贡献智慧力量[推荐]
放飞青春梦想 贡献智慧力量
2017年6月,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幸成为西部计划大家庭中的一员,来到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新疆麦盖提县,服务于县政府后勤保障管理中心。
初到单位领导就告诫我:“后勤保障管理中心工作面广、点多、事杂,但不能轻视任何一件小事,我们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细做扎实,把小事当大事处理。”因此,作为后勤保障管理中心一员,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鞭策自己:“后勤后勤,关键在勤”,要把“勤”融入到后勤的各项工作中,以“最多跑一次”作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出发点,把难事办妥、急事办稳、杂事理清、繁事化简。同时在岗一天就要以一个在编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请教,勤于学习,通过不断自我折旧,缩小与办公室其他同事的差距。
经过近一年的历练,我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生活上更加自立、学习上更加自律、工作上也更加的负责了。有成长、进步才会收获认可,和想要变得更优秀的思想。因此,单位领导以及同事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满意也激励着我,让我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立足本职岗位,做到“脑勤、眼勤、手勤、腿勤”,远离浮躁心态、积极协助领导做好综合办公楼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在做好办公室相关工作的同时,我还时常陪同领导下乡走访。每次深入农户家中,维吾尔族同胞都会热情地欢迎我们,送上茶水、香甜的瓜果和丰盛的饭菜。遇上节日,维吾尔族老乡还主动与我们通电话,送上祝福、分享节日喜悦。他们淳朴、真诚、热情好客,让我在异乡也感觉到爱和温暖。
转眼一年的服务期即将结束,我的志愿者生涯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通过这一年的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我对青年为什么要到西部服务基层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且发现不知不觉间,我已然爱上了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于是,我申请继续留在后勤保障管理中心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在平凡的后勤工作中,努力去实践和升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为麦盖提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为“美丽中国”贡献“贵州力量”
为“美丽中国”贡献“贵州力量”
6月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思想落地生根,突出加强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四个重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奋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贵州这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如何进行扶贫工作,是人们关注贵州的重点。日前,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最近在贵州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影响广泛。贵州已经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您如何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陈敏尔: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今年起,已成功举办4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正式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贵州将进一步提升论坛层次,扩大论坛影响,不断拓展制度性研究领域,更加注重成果分享,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贵州力量”。
对贵州而言,良好的生态是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我们要把优势用足,把品牌打响,让生态文明既成为发展的方式,也化作发展的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一方面,以良好的生态助推贵州加速发展。良好生态能够助推贵州加速发展,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现在的投资者、旅游者来分享贵州的发展机会,不光是来赚钱,来观光,还要分享这里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分享这里的生态与环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未来的摇钱树。
另一方面,用环保要求倒逼贵州转型发展。要在实现金山银水的同时保住青山绿水,发展就必须是有质量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作中,贵州正逐渐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既提速又转型、既发展又保护,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当前,按人均GDP水平排位,贵州在全国挂末,但如果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贵州排第26位;按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与有关单位关于各省区市绿色发展指数排位,贵州排第13位;《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幅位列全国第二位。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完全可能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记者: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中央对贵州的要求。贵州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发展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陈敏尔:贵州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不走传统路子。一个是特色化,根据贵州的比较优势做产业。比如,“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大数据产业等都是做自己的强项、特色。
贵州生态好、空气质量好,这是人气,也是财气。良好生态环境,让贵州在选择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创新型的产业和项目方面更有优势。可以让我们在“赶”和“转”的过程当中,边赶边转,然后做出产业升级版,实现后发同步甚至先行。
贵州地形地貌特殊,山多地少,决定了生产力布局要有章法。就像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留下相应空白的手法,贵州发展要更加注意“留白”,留给生态,留给生活,妥善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营造出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比如我们重点打造“5个100工程”,就是在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多彩贵州拒绝污染项目,承接产业转移不能走“发展――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倒退式循环。
贵州推进特色城镇化有非常好的条件,山水、田园、乡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可以和谐相处,共生共融,互为风景,互为支撑。作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贵在原生态环境,贵在多民族文化,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山区特色城镇化的路子。贵安新区未来就是:“一片油菜花,一片稻田,一片社区,一片改造过的村庄,一片新兴产业园区”,是一个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统一的新区。
记者:贵州将如何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陈敏尔: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既是贵州加速发展、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扩大开放、提升形象的需要,更是改善民生、扶贫开发的需要,是贵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当下之需和长远之策。
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即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重点抓手是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的路径是“六个升级”,即着力在理念上升级,用现代理念引领贵州旅游业发展;着力在产品上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着力在业态上升级,推动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着力在格局上升级,形成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格局;着力在营销上升级,构建全媒体时代立体营销系统;着力在服务上升级,增强贵州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们的目标是“四个转变”,即推动旅游市场供给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区域旅游竞争从点线突破向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大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需要强调的是,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树立生态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以保护、利用、美化、建设青山绿水为目标,尽量多利用、少开发,打造绿色休闲度假的目的地、示范地,让“多彩贵州”为“美丽中国”增光添色。
记者:过去五年贵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五年,贵州又有哪些打算?
陈敏尔:总的来说,过去五年,贵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五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5%,2012年达到4600元。三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培育了果、药、茶、薯、草地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扶贫产业发展。四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改造农村危房144万户,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0.13万人。五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惠及405万名学生。六是政策机制不断创新。“摘帽不摘政策”激励措施、省领导集团帮扶、产业化扶贫、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当然,这些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部委和对口帮扶地区的大力支持。我们贵州人民是懂得感恩的,会珍惜来自中央和省外的支持,将所有的支持和帮助付诸于更努力、更扎实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加快实施三大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全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工作中,一是强基础。集中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向贫困县、乡、村延伸。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二是扶产业。重点打造十大扶贫产业,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县,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提素质。着力发展以教育文化卫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四是优保障。加快建设“扶贫开发+农村低保+临时救助”三位一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创机制。深化集团帮扶、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方式,创新党建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六是重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建扶贫,打造扶贫开发的坚强战斗堡垒。
记者:今年贵州的扶贫开发将从哪些方面推进?
陈敏尔:今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目标要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3.6万户15万人;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将突出三个重点。
第一,重在扶产业发展。贵州欠发达,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欠发达。扶产业就是扶根本、就是增强“造血”功能,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我们将重点打造10个扶贫产业,打造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打造10个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基地,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到园区就业,切实将十大扶贫产业落实到产业园区、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第二,重在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薄弱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扶贫重点要扶基础设施。我们将坚持“向面上覆盖,向基层延伸”,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集中实施一批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尤其是把加强路水电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不放,持久用力,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老百姓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的问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第三,重在扶民生改善。贫困群众最大的困难是民生保障不足。我们将把贫困人口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对象,努力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在推进“四化同步”中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加快产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更多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二是扶贫要扶智。我们将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更多地关爱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都能够接受9年义务教育,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三是关注医疗卫生,推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防止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我们将抓好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配备力度,让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四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五是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断织牢保民生的“安全网”,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六是实施农村减贫增收行动计划,通过产业扶贫、劳务收入、旅游扶贫、政策补贴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的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