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7:2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

第一篇: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

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

——热烈祝贺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闭幕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01 版)

熊熊燃烧了13天的青奥圣火,昨晚在古都南京的夜空中缓缓熄灭。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以鲜明的青春风格、浓郁的中国特色、一流的运行水准、出色的竞赛成绩,令世界瞩目南京,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精彩难忘的篇章。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人们对体育社会价值的多元认识,开拓了举办大赛的创新视野。“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青奥会将运动竞赛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倡导体育回归教育,既为各国青少年运动员搭建了一展身手的舞台,又是他们打破地域、种族、文化的界限,相识相知,感受个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拼搏与未来等人生理念的独特平台。

在赛场上,竞技与锦标不是唯一的主题,洲际团体赛、混合接力跑等新颖有趣的形式,让青少年运动员们在协作中分享快乐、建立友谊,树立起包容的胜负观;在青奥村,除了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更有“青奥小屋”等展示多元文化的场所,以及“我们来欢聚”、“与冠军对话”等充满趣味与启迪的交流;在南京城,“体育实验室”、“古城墙探秘”等活动,鼓励青少年运动员和市民们一同接触形形色色的时尚运动,让青春气息和体育氛围拥抱整座城市……追求卓越,分享友谊,彼此尊重,青奥会就像一座五彩斑斓的花园,奥林匹克的价值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将随着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们跨越千山万水,播撒向四海五洲。

南京青奥会上,新一代中国青少年展现了东道主的昂扬风采,展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年轻运动员们以优秀的运动技能,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乐观开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赢得世界各地同龄人的赞许与认同。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小青柠”更是赛会成功运转的重要保障,正是他们的热情参与、真情奉献,塑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相谐相融,构筑起青奥会的梦想之塔,引领着社会风尚健康前行。

古都与青春的握手,让南京与青奥会共铸精彩,同享荣光。南京节俭创新的办赛理念,一丝不苟的运行规范,使得青奥会的发展主旨更加明确,运行模式更为完善,得到国际奥委会以及各参赛代表团的高度赞扬。从城市建设的优化到人文环境的提升,青奥会则为南京留下了诸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为城市的明天梳理出更为清晰的脉络。

从北京奥运到南京青奥,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一路携手,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正如总书记所说:“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从体魄强健到精神奋发,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心手相连,梦想相通。将祝福与期待装进告别的行囊,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竞争成就卓越,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祝福青春,相约未来!

第二篇: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档

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

——热烈祝贺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闭幕 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14年08月29日01 版)

熊熊燃烧了13天的青奥圣火,昨晚在古都南京的夜空中缓缓熄灭。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以鲜明的青春风格、浓郁的中国特色、一流的运行水准、出色的竞赛成绩,令世界瞩目南京,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精彩难忘的篇章。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人们对体育社会价值的多元认识,开拓了举办大赛的创新视野。“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青奥会将运动竞赛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倡导体育回归教育,既为各国青少年运动员搭建了一展身手的舞台,又是他们打破地域、种族、文化的界限,相识相知,感受个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拼搏与未来等人生理念的独特平台。

在赛场上,竞技与锦标不是唯一的主题,洲际团体赛、混合接力跑等新颖有趣的形式,让青少年运动员们在协作中分享快乐、建立友谊,树立起包容的胜负观;在青奥村,除了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更有“青奥小屋”等展示多元文化的场所,以及“我们来欢聚”、“与冠军对话”等充满趣味与启迪的交流;在南京城,“体育实验室”、“古城墙探秘”等活动,鼓励青少年运动员和市民们一同接触形形色色的时尚运动,让青春气息和体育氛围拥抱整座城市……追求卓越,分享友谊,彼此尊重,青奥会就像一座五彩斑斓的花园,奥林匹克的价值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将随着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们跨越千山万水,播撒向四海五洲。

南京青奥会上,新一代中国青少年展现了东道主的昂扬风采,展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年轻运动员们以优秀的运动技能,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乐观开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赢得世界各地同龄人的赞许与认同。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小青柠”更是赛会成功运转的重要保障,正是他们的热情参与、真情奉献,塑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相谐相融,构筑起青奥会的梦想之塔,引领着社会风尚健康前行。

古都与青春的握手,让南京与青奥会共铸精彩,同享荣光。南京节俭创新的办赛理念,一丝不苟的运行规范,使得青奥会的发展主旨更加明确,运行模式更为完善,得到国际奥委会以及各参赛代表团的高度赞扬。从城市建设的优化到人文环境的提升,青奥会则为南京留下了诸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为城市的明天梳理出更为清晰的脉络。

从北京奥运到南京青奥,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一路携手,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正如总书记所说:“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从体魄强健到精神奋发,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心手相连,梦想相通。将祝福与期待装进告别的行囊,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竞争成就卓越,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祝福青春,相约未来!

文学呼唤崇高(文学观象)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国平(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评论》杂志主编)王 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29日24 版)核心阅读

在当下的文化领域,“躲避崇高”已非个别现象,反而成了某种时尚,放纵欲望、淡漠理想、娱乐至死的风气日渐乖张。言及崇高,不仅很难引起共鸣,甚至还会遭到嘲笑,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过去30多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强大又对未来充满梦想的民族。这是一个充满崇高精神的过程,需要产生具有崇高精神的、大气磅礴的作品

崇高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这种“心灵”之志是我们能够抵御“市场原则”“丛林法则”的最重要的依托

我们是屈从于物质生活的消解性力量,还是奋力从虚无中创造出意义?我们的写作怎样重新通向希望?是为了给消费时代做文化点缀,还是坚持逆流而上,以我们自身的方式加入到世世代代的诗人对其“天命”的承担之中?

张江:崇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过去的文学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成为许多作家的自觉追求,今天却很少有人谈及,甚至有些人还要刻意远离崇高、调侃崇高、贬损崇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独特的美学追求,这当然不错。但是,文学的更迭演进,总的趋势一定是向上的,不会也不应该将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推翻,更不能以牺牲文学的根本为代价。面对崇高的缺失,我们当然要问,崇高真的过时了吗?当下的文学不再需要崇高了吗?

崇高面对的多种威胁

高建平:崇高这个范畴在西方最早来源于古罗马时一篇假托朗吉弩斯之名的作品,用来指伟大的风格。后来,英国美学家博克将崇高与优美对立,说崇高的对象是巨大和力量。这个范畴到德国哲学家康德那里,得到深刻而全面的阐释。康德认为,崇高是人的理性对当下有限性的超越。

在当代社会,美学上的崇高受到了多方面的威胁。第一种威胁是机械主义的价值观。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原本所具有的灵韵消失了,不再具有一种使人敬畏、使人感到神奇的力量,而成为日常用品。宗白华曾深情回忆说,他在《蒙娜丽莎》前曾幸福地站了半小时,如今,逼真的复制品画像可以成为寻常的招贴画,这种感觉也就一去不复返了。机械复制还造成一种对机器力量的崇拜。在各种各样的自动化的机器面前,人的独创、灵感,生命的激情不再张扬,出现了一种法国思想家利奥塔所说的“非人”的状态。

第二种威胁,是消费主义所造成的没有深度的“华美”的盛行。在市场竞争之下,产品设计和光色运用产生了“美的世界”。正如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所说,无所不在的华美的外观,使世界失去了真正的美。这时,艺术所需要的,是给人以警醒。

第三种威胁,是形式主义美学,即精致、整齐、小巧的过分追求。固然,我们应该牢记,细节决定成败。但无论在文学还是在各种艺术之中,过分追求细节,进而流于琐碎,就会有失大气。毕竟,还是要内容大于形式,要有内在的美,克服形式主义的追求。

在当代,对文学的崇高构成更大威胁的,是一种现代犬儒主义。原本,犬儒主义含有超越世俗的对德性的追求的意味,但后来却演变成愤世嫉俗、放浪形骸,再进而演变成装模作样、装疯卖傻、卖弄巧智。通过疯傻、搞笑甚至自我贬低来揭示生活的虚伪之处,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当这种写作成为潮流,并且与消费时代相互张扬,就构成对文学精神本身的解构。犬儒主义在本质上与文学所需要的深刻的思想性和浪漫的激情相对立。通过搞笑来给读者挠痒,毕竟是不能持久的。

过去30多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强大又对未来充满梦想的民族。这是一个充满崇高精神的过程,需要产生具有崇高精神的、大气磅礴的作品。

面对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学所要做的,不是去迎合,而是要使社会警醒。这时,更加需要具有冲击力的,能引起震撼,揭露官僚主义、奢靡腐败以及各种社会丑恶的作品。

文学毕竟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不是用完就扔的纸巾。博人一笑固然好,但文学还是有着永恒性的追求,具有永久的魅力。

破除伪崇高不等于遗弃真崇高

张江:我们承认,在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崇高曾经被引向歧途。缺少人性温度的“高大全”“假大空”一度被视为崇高的标志。这种人造的“伪崇高”严重败坏了人们的胃口,对它的清算和反思符合文学发展的需要。但是,破除伪崇高不等于遗弃真崇高。历史发展的极端之处就在于,它在清算伪崇高的同时,将真正的崇高也一并抛弃掉了。

李国平:崇高的精神追求与美学向度,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体现于历代名家名作中的精神气韵。由庄严、高尚、博大、雄浑等元素构成的崇高美,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必欲追求的,更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气蕴、时代的美学标识,崇高的美学血脉一直贯穿新中国的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主旋律和主色调。

然而,当代文学在演进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精神形态与生态都处在不断的裂变中,不断泛化,持续分化,乃至出现了样态的混杂与形态的混沌。其中一个显著的倾向,便是崇高遇冷,崇高缺失。在许多文学创作者和批评者那里,避谈崇高,羞谈崇高,似乎崇高只是一个古典的概念,只属于过去,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

崇高的缺失,与对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误读、曲解有关。新时期文学曾经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得时代风气之先,为否定“文革”造神运动和“假大空”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是在破除个人迷信、反极端英雄化、反“假大空”文学的思潮中,文学开始有意消解崇高,疏离崇高。这实际上是对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误读和曲解。破除伪崇高并不等于不提倡真崇高,相反,要大力弘扬崇高,赋予文学以深沉、刚劲、宏大的追求。新时期文学伊始,鲁彦周、蒋子龙、张承志、张炜、路遥等一批作家的创作,抒写着平凡中的崇高,讴歌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创作,是对伪崇高的否定,是对崇高传统的接续。今天,应该纠正关于崇高的误读和曲解。

讨论崇高的缺失,不能回避的是“躲避崇高”的思潮,它始于对王朔小说个案的讨论,但却以思潮形态流布深远。应该承认有些对王朔创作的描述和判断,是客观而准确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是反思王朔作品不足的提法,却又在流传中转换为不无暧昧的对王朔作品某种情绪和倾向的激赏和推广。如果说,王朔的“躲避崇高”在嘲讽和调侃的层面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意义也多局限于消极层面。现在看来,躲避崇高这一思潮并未给中国文学带来多少积极意义,相反,却留下了相当多的消极影响,应该好好予以反思。

毋庸讳言,在当下的文学、文艺与文化领域,“躲避崇高”已非个别现象,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倾向,乃至某种时尚,放纵欲望,淡漠理想,无病呻吟,利益至上,宣扬个人意志,渲染物质主义,热衷娱乐至死的风气此起彼伏,日渐乖张。谈论高尚,言及崇高,不仅很难引起共鸣,甚至还会遭到嘲笑,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

写出“日常生活的崇高”

张江:在一般的理解中,崇高是和英雄伟人联系在一起的。凌云壮志、冲天豪情,以非凡的气魄和壮举改写历史,这当然是崇高。但是,这只是崇高的一面。崇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小人物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崇高。并且,在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在亿万普通人成为历史主角的时代,这种“日常生活的崇高”已经是常态和主流。作家和艺术家应该善于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从细微和平静的褶皱处发掘崇高。

王杰: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一句话,“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因为这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旧的价值尺度瓦解和崩溃了,新的价值尺度和规范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文学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塑造面向未来的情感模式和审美品位。

崇高既是一个关于风格的概念,也是一种审美形态,在社会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经济时代,崇高都是人文学科和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但是,在我看来,启蒙主义时期的崇高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崇高,与我们今天文学和生活中的崇高,是三个内涵上有区别和差异的概念,三者的混淆也是目前崇高问题显得十分模糊和混乱的原因。

我主张用“日常生活的崇高”(特里〃伊格尔顿)来概括和表达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崇高,这既不是启蒙主义“宏大叙事”的崇高,也不是后现代“黑暗”和“绝望”的崇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在承受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历经人生的诸多磨难时,虽然伤痕累累,却仍然满怀信念,善良而正直地生活着所呈现出来的那样一种人性之光,这是一种为千千万万“小人物”所践行的崇高。在鲁迅、沈从文等作家的笔下我们感受到这种崇高,在贾樟柯、周晓文的电影里,在汪曾祺、莫言、毕飞宇的小说中,在一些流行歌曲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崇高,并从中得到某种感情的升华和“净化”。

在哲学“碎片化”和“科学化”的时代,文学和艺术是寄托人性温情,对现实流俗和时尚潮流进行抵制的最重要的媒介和文化存在。它们以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排山倒海的强大压力下,奇迹般地挺直腰杆,并开出令人充满敬意的花朵。这就是“日常生活的崇高”,它给在现实泥泞中打拼的人们以温暖和信心。

早在古罗马时代,朗吉弩斯就说过,“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句话在我们的当代文学和文化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崇高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在个体的各种欲望都可以在金钱的帮助下充分释放的时代,这种“心灵”之志是我们能够抵御单一的“市场原则”“丛林法则”的最重要的依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这种真正的文学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建立中国式的崇高

张江:崇高是一个普遍的范畴。西方美学家首先提出这个概念,并作出了理论阐释。其实,在中国古代,孟子就提出诸如“大”“圣”“刚”的概念,提出要养“浩然之气”,说的就是“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崇高从来就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王家新: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或范畴,“崇高”并不只为西方美学、西方悲剧艺术所特有。在中国诗歌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崇高”也始终是它的一种精神向度,而这和历代中国诗人的命运与职责深刻相关,尤其是和一些伟大的诗人想要照亮和提升一个民族的心魂的努力有关。在这里,我首先想到屈原。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文人诗人,他的诗歌一开始就达到那样的高度和感人程度,在今天看来仍有点不可思议。他的一颗诗心,他的忧患意识,奠定了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结构。他对真理不惜任何代价的追求和决绝之心,形成了一个民族最高贵的品质和风骨。他在《离骚》和《天问》中那种伟大的想象力和追问精神,也极大地拓展和提升了我们生命的维度。在屈原的作品中,有一种伟大诗歌才能提供的尺度、边界和回声。

屈原作品中贯穿的高贵品质和崇高之美,构成了中国传统“诗言志”最可宝贵的精神内核。更为深刻感人的是,屈原以他的全部生命,甚至以他最后的投江自尽,赋予了他的崇高追求以真实性和感人性。我们知道,在《离骚》的最后,就出现过这样的诗句:“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诗人在对现实绝望之余要前往他的乌托邦,但是他的马却不愿跟他一起前行了。那“蜷局顾而不行”的姿态和生命痛苦令人震撼,正是它将一首诗、将一个诗人的崇高品格推向了高潮。

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是屈从于物质生活的消解性力量,还是奋力从虚无中创造出意义?我们的写作怎样重新通向希望?这些年来,人们对“后现代”的拥抱,对于原有的神话、价值和意义的消解,对于“崇高”的调侃,已使我们回到一个所谓“平面”上来。但是,当一种浅薄的时尚裹挟着我们前行的时候,我们是否已忘了应该“有所选择”?我们为什么写作?是为了给消费时代做一些文化点缀,还是坚持逆流而上,以我们自身的方式加入到世世代代的诗人对其“天命”的承担之中?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们有不少“流着泪迎接早霞”的诗人,他们是敢于说出“除了伟大别无选择”的一代。但是现在,我们打开的精神维度是不是变得萎缩了?或者说,我们是不是有点混淆了蚊子的哼哼与缪斯的歌唱?

张江:在今天这样一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当然不希望所有的文学都是一副面孔、一种风格。但是,倡导审美多元化、风格多样化,并不是要让低俗取代高雅、猥琐消损崇高。文学无论分化出多少种风格,它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引领人、提升人,让人向着宏阔、高尚、博大的精神之地进发。就此而言,崇高又不仅是一种风格概念,它更是一种精神气韵、灵魂色彩。如此意义上说,崇高应该成为所有作家和作品的执着追求。

修身律己,校准价值航向

——一论树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标杆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04 版)

“用文学的方式筑牢我们的精神高地”“善养浩然之气,常修为文之德”……中国作家协会倡议全国文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关注热议,也促人思考:对于公众人物而言,怎样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使命,树立起公共标杆?

总书记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中央也一再要求,必须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作为精英群体,公众人物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堪称社会主流价值的风向标。尤其是耕耘在思想文化园地的文化工作者,引领着社会思潮,直接为群众提供精神给养。他们能不能言出必行、以身作则,事关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深入人心。

修养是一面镜子,照见一个人的道德境界与精神追求。中国古代素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其中的价值排序不难看出,修身是第一位的、基础性的。揆诸以往,茅盾、冰心、田汉、梅兰芳、范长江、邹韬奋……这些文学界、艺术界、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之所以至今仍被人深深缅怀,正在于他们一生都严以修身、宽以待人,用崇高的爱国情操、专注的敬业精神、质朴的诚信品质、从容的友善人格,书写了对核心价值的坚守。

《汉书》有言,“归咎于身,刻己自责”。事实证明,公众人物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不偏向、不迷航,必须不断省察自身、加强自律。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在名利诱惑中放任自流,有的人在义利纠结中迷失自我,有的人甚至丧失做人底线、滑向犯罪深渊,最终落入身败名裂的境地,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些教训非常深刻,更给人以警示。非同寻常的身份,使得公众人物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缺乏对自我的约束,则不仅可能输掉自己的人生,还会带坏社会风气、侵蚀社会价值。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但要想影响他人,首先自身要过硬。自现在开始,公众人物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并以精品力作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定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文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议书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29日04 版)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中国作家协会28日在文学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发布《文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全文如下:

今天的中国处于日新月异的大变革中,中华民族前行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历代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更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为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我们向全国文学工作者郑重倡议:

自觉肩负起文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文学的重要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于作品之中,用文学的方式筑牢我们的精神高地,让文坛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园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拥抱时代,贴近群众,深入生活,把人民的冷暖、群众的诉求熔铸笔端,记录身边的感动,讴歌奋斗的人生,激励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努力奉献更多的优秀精神食粮。充分发挥文学作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以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潜移默化地启迪思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反对拜金主义。

积极做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善养浩然之气,常修为文之德,秉承文以载道,追求精益求精,大力倡导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尊敬前辈、扶助后人的优良作风,巩固文学界创作大繁荣、队伍大团结、事业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手中的笔书写民族百年梦想,用文学的力量激励每个人奋发前进,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迷悟之间)星 云 《 生命时报 》(2014年08月29日 第 23 版)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E世代的语言“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充满了危机,不禁令人对时代青年的率性感到忧心。

现在你的感觉里生起了嗔恨心,“跟着感觉走”你就可以杀人吗?现在你的感觉想要吃喝玩乐,“跟着感觉走”你就可以死皮赖脸的骗吃骗喝吗?现在你要钱,“跟着感觉走”你就可以抢劫银行吗?现在你想打人,“跟着感觉走”你就可以无理取闹吗?所以“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应该改为“千万不可跟着感觉走”。

如果你感觉上需要的,是不合乎道德,是不合乎社会法治的,就不能跟着感觉走;你对于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只要是合乎忠孝仁爱,合乎信义和平的,即使没有这个感觉,也要跟着走。

人跟着社会的秩序,跟着时代的潮流走,但也要有法律上的道德标准。人的感觉,在《百法明门论》里属于善的、好的部分较少,大烦恼、随烦恼比较多,你能跟着感觉走吗?

烦恼如贼,随时都在盗取我们的功德;人如果任由六根向外攀缘,随着烦恼贼而走,往往容易受骗,吃亏上当,所以千万不能率性的“跟着感觉走”。

古代的学徒制,学艺之路都是千辛万苦,如果依着自己的感觉走,就不会去做学徒,到头来只有一事无成。所以,人不能一味的跟着感觉走;人要刻苦自励,要跟着正派、正气、正见走,跟着道德、佛法走,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除了“跟着感觉走”,还有一句非常不好听的话:“只要我欢喜,有什么不可以?”依照这句话的意思,你喜欢打人,就可以打人吗?你喜欢发脾气,就可以发脾气吗?你喜欢赖账,就可以赖账吗?你喜欢说谎骗人,就可以说谎骗人吗?

“只要我欢喜”,如果是不合乎人伦道德的,就是不能欢喜;我不欢喜的,只要是情义的,是信用的,是服务的,是友爱的,是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虽然不欢喜,也不能不全力以赴。

过去有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句话不能随便说出口,随便一句话,对国家社会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岂能不思之慎之。

所以,“跟着感觉走”、“只要我欢喜,有什么不可以?”假如你有这样的思想,千万要改正过来,不然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嘴边的那颗黑痣

张小平《 生命时报 》(2014年08月29日 第 23 版)

辛迪〃克劳馥

上世纪80年代,经纪人安德森看中了一位高挑美丽的校园女生。她来自美国中西部,是一位公认的大美女,只可惜唇边长了一颗大黑痣。

有一年夏天,女生在地里帮大人剥玉米穗,安德森一次次来找她,把她介绍给一个又一个客户,但却屡遭拒绝。客户们的理由千奇百怪,归根到底都是嫌她嘴边的那颗黑痣,认为那是一个缺陷,会影响T台表现力。

女生还是不想放弃,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安德森也认可了她的想法,小心翼翼地把她那颗黑痣隐藏起来后制作了一个影集,再拿给客户看。客户十分满意,可见到真人,就又指着黑痣说:“这人和照片差别太大,要来试试也行,先去除掉它。”

当时激光除痣并不麻烦,女生却无动于衷:“如果因为多了颗痣就不让我登台,我宁愿一直等着。”安德森望着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不禁涌起阵阵敬畏,鼓励道:“你迟早会出名的,那颗他们不满意的痣,兴许会成为你让世界一下子就识别出来的标志。”

果然没几天,女生就以免费为条件去一家公司做了模特,此后她又被多家公司争相聘用,还兼职做广告代言人、节目主持人……她的身价很快超过千万,成为天后级人物,她就是名模辛迪〃克劳馥,而那颗黑痣则被誉为“天造的尤物”。

“别人眼中的缺点,其实是时机未到前的特点,它提醒我还要继续加油。”成功后,辛迪常说:“幸亏我没除掉痣,否则现在只是个普通美女,在群芳争艳的舞台根本无法出头,顶多能接拍几个廉价广告。”

缺点,是在等待时机的特点,兴许你会因它而受到非议甚至失败,但只要内心足够自信,时机成熟时,它会变成你成功的唯一标志。▲

海明威的相机

周牧辰 《 生命时报 》(2014年08月29日 第 23 版)

1954年秋,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跟随一支狩猎旅行队来到非洲的肯尼亚、乌干达等地打猎、采风,为创作寻找新的灵感和素材。

一天,海明威来到肯尼亚的一个偏远部落。中午时分,部落酋长找到他,说道:“族人们都很喜欢你,大家都特别期待能见到你,他们已经在晒谷场上集合好了,请你无论如何得出去一下。”虽然此时海明威又累又乏,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显得很高兴——他怎么也没想到,在如此偏僻,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地方,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自己的影响力太大了!

“好的,荣幸之至!”海明威爽快地答应了,“稍等,请让我把你的这个背包也带上吧!” 酋长说道,海明威点了点头,觉得酋长很细心,怕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偷去。很快,两人便来到晒谷场上,这里有很多人,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当他们看到海明威时立即热烈地鼓起掌来。海明威激动得热血沸腾,他连忙一边半弯腰作谦虚还礼状,一边登上场中央的一个高台上,打算发表即兴演讲。

“对不起,现在我可以把这个背包打开吗?”紧跟其后酋长突然问道,让海明威顿感莫名其妙。“哦,我的意思是,请你把里面的照相机拿出来给大家好好看一看,我们可从来没见过这玩意!”

直到此时,海明威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想见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背包里的那台照相机!哭笑不得的海明威只好将相机拿了出来,然后站在高台上,翻来覆去展示给台下的人看。之后,又不得不为十多个通过“抓阄”方式选出来的族人拍照。“回去洗出来后,务必尽快送给我们,大家都在等着要看!”第二天告别时,酋长这样对海明威叮嘱道。

“不要自以为是,即便你是诺贝尔奖得主,在某些人眼中,你可能如神般高贵;但在另一些人眼中,你可能一文不值。”从非洲回来后的海明威曾这般感慨道。▲

箴言

《 生命时报 》(2014年08月29日 第 23 版)

● 群处守嘴,独处守心。

● 人,早晚要习惯孤独,再大的难事也要微笑面对。● 令人舒服的相处中一定包含合适的分寸感。● 纠结带来的损失远超失败。

●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叫蓝图。● 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勇气。● 不要让他人的意见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

第三篇:让青春与祖国一起相约未来

让青春与祖国一起相约未来

新时代青年唯有深刻理解把握历史脉搏,方能刚卓坚毅、勇猛精进。从这个国庆节出发,我们相约在北京数字贸易试验区里一显身手,相约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中大展宏图,相约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主阵地,相约在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支点的大横琴、大前海,相约在每一次攻坚克难中让青春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2岁华诞。我们听大江南北《歌唱祖国》的深情乐音,望神州上下五谷丰登的喜悦笑颜,心中洋溢无限的自豪与憧憬。千载企盼,百年奋斗,民族复兴的时空长廊里,我们站在这个特别的历史节点上,让青春与祖国一起相约未来。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当我们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之后迎来这个国庆节,东方大国对一个人民政党的选择所改变的历史进程,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列强环伺下顽强抗争,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一穷二白间奋发图强,时代变革中开拓新局,中国共产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始终不渝。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主动,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从北大红楼觉醒年代的摸索,到宝塔山下奔向光明的脚步,从塞罕坝治沙植树的号子,到抗疫战场舍我其谁的身影……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从这个国庆节出发,我们相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凝心聚力开创人民共和国更加辉煌的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千年历史坐标。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当“小康”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概念,变成中华大地上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生动实践,我们对这个国庆节在时光隧道中的独特定位愈加准确清晰。

从用双手双肩战天斗地,到敢试敢闯“杀出一条血路”,再到团结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青年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年华中成就事业华章,在民族强盛的史册上烙下鲜亮的青春印记。从这个国庆节出发,让青春的激情与28年后那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约。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接续奋斗的时代主旋律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奏响基调。72年间,从“一五”计划为我国工业化奠基,到“七五”计划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十三五”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每一个以民众福祉为依归的“五年规划”,都闪耀着青春的汗水与光华。

站在共和国72岁华诞的特殊时间节点上,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信念愈加坚定,步伐愈加豪迈。从这个国庆节出发,让我们相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交织的复杂形势,在波翻浪涌间奋力前行72载的共和国巨轮处变不惊、克难攻坚。新冠肺炎疫苗注射超过22亿剂次,人群覆盖位居全球首位,彰显科技引领抗疫的理性精神;引导业界加大创新能力体系和高精尖产业领域的投入力度,显示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的坚强决心;成功举办北京2021年服贸会,传递出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和与各国一道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的鲜明信号。

新时代青年唯有深刻理解把握历史脉搏,方能刚卓坚毅、勇猛精进,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从这个国庆节出发,我们相约在北京数字贸易试验区里一显身手,相约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中大展宏图,相约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主阵地,相约在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支点的大横琴、大前海,相约在每一次攻坚克难中让青春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让我们将奋斗的艰辛与岁月的荣光珍藏进对共和国72岁华诞的祝福中,让青春与祖国一起相约未来。

第四篇:青春.未来

青春.未来

林晓睛

星期四班,主任为我们请来了学长学姐给我们上了一课,我听了他们的话,看到了学姐的校园生活,我羡慕了,不由得想起了两个字——青春。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青春,青春像一场电影,每个人都是这场电影的主角,主宰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是喜剧或悲剧,是辉煌是平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想起了校长的一句话: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对啊,人就不能打着自己还年轻的幌子去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不要觉得自己的时间还长,现实是残酷的,不会停下来等你!

网上有句话很火,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现在很多人都很天真,以为生活很简单。不!现在不吃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不在青春这段决定以后命运的日子里吃苦,就要在老年时残喘余生。

现在的我们可能高中都上不了,想想小学的老师说过的话,现在环卫工人都要求高中以上的学历,因为要考驾照,驾照可是要高中以上的学历才可以考的。还有当你在工地搬砖的时候喊one, two, three,都显得自己有文化。当时我们听到竟然还在哈哈大笑。现在想起来感觉好傻。

这段时间正好学长学姐他们的高考。高考的这几天,周围的工地都停工了,街上的汽车都不按喇叭了,出租车上都贴上了考生免费的标志,考场门口的矿泉水都是免费的了,就连交警、消防员都来护送考生了。我羡慕了,我也特别希望自己能考上高中迎来这么一天。高考那几天全世界都在为你努力,你为什么不努力呢?

所以,现在我要开始努力了,我要与现状搏斗,我要走向更好的未来,不让现在的青春留下遗憾!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越努力越幸运!

第五篇:青春和未来

青春和未来

大学是每一个人高中时候的一个美丽的梦想,一个盼望的期待,一个纯真的冀望。可是来到大学以后的人生真的如你原来所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无论是与非,唯一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实大学生活与我们所想甚远。

大学生的恋爱,是被长辈默许的,家长们一般都觉着孩子们长大了,可以稍微放开点管束了,然后我们恋爱了,接着我们伤心了受伤了,然后懵懵懂懂就毕业了,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有些人觉得这样好,懂了爱情,懂了甜蜜,懂了幸福。幸福到两人一起出入校园,幸福到两人一起吃饭上课。甜蜜至两人互诉情愫,甜蜜至两人一起晚上“压马路”。大学的爱情能深深的烙印在你心里,也许碌碌无为,也许惊天动地。但是请别忘了,这只是一场爱情而已。

或而,有些人觉得这样不好,浪费青春,浪费活力,消耗精力。浪费了无数看书的时间,浪费了无数出去兼职的机会。浪费了了解社会的时光,路过了触摸世界的大门。甚至浪费了你的人生,你的命运。这些人在大学中很努力,努力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努力去拓展人际关系。人生光靠努力使没有用的,最后上帝依然没有给你机会。所以请你记住,努力只是通往胜利的捷径。

而我呢,我喜欢看书,更喜欢在喧闹的人群中阅读。喜欢一边欣赏着大学中为手头工作而努力的人,一边看着只属于我自己的文字。我也被老师骂过,说我考前不看书,一定考不过。如果我看书了,我还是我吗?我只喜欢看属于特别的文字,那些书写了各色各样的青春的文字,我想在大学生涯中,读很多青春,品很多人生。这看起来很滑稽,我一直一直做着所谓的碌碌无为,看着所谓的奋发努力,而最后又有谁知道,我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直至我们长大了,我们会去回想那属于我们自己青春的酸甜苦辣。试问,有谁会去回忆那些你为了未来而努力所做的一切?你回忆的只是那些青春的轻狂,青春的叛逆。而叛逆的大学生涯多了些回忆,少了些未来;充实的大学生涯多了些未来,而少了些回忆。

请千万别说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不应该,那我可以说你少了青春需要的轻狂,你少了可以回忆的色彩。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别太高兴,我可以说你没有了未来的权势,没有了命运的平和,注定未来磕磕绊绊。但是这都是自己的选择,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我,愿意在碌碌无为中搜寻那一丝的自我,去寻找可以成功的道路,我不爱走捷径,我不爱与别人相同。我喜欢穿梭在人群嘈杂中,看着社会百态,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走着,累了便歇歇,渴了遍买瓶水,休息好了继续上路。

青春和未来,你怎么选择,那也只是你,与我无关罢了。

下载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祝福青春 相约未来(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相约五月 拥抱幸福未来

    相约五月 拥抱幸福未来——均川高小“新教育”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汇报陶 泽 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迎着明媚的阳光,嗅着初夏的气息,载着快乐的使命,扛着新教育的......

    祝福青春

    祝福青春 ——谨以此文献给初三的你们与两年后的我们 702班王鑫玥 “六月三,槐柳岸,南风入弦,枝头摇摆诉新蝉。”又近六月,又近一年中考时。在此,我为你们祝福,祝福你们的学业、更......

    相约十八大 青春献给党

    相约十八大,青春献给党 ———十八大感悟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9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

    相约十八大,青春献给党

    相约十八大 青春献给党 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班级:文贸1101 姓名;李慎慧 学号:20111504021 相约十八大,青春献给党 2012年11月8号党的十八大如约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高......

    2014“致青春相约凤城”同学聚会

    2014“致青春相约凤城”同学聚会 亲爱的各位同学:2014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12年前,我们相识,8年前我们从共同的母校毕业,怀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奔向祖国各地。......

    童年·青春·未来

    童年·青春·未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就从那个曾经懵懵懂懂,对未来充满无限幻想的孩童,变成了自己有理想的少年少女。回忆童年的种种,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而珍......

    未来的青春[范文大全]

    未来的青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两位同村的青年被同一辆列车拉进同一所军营。新兵训练结束后,他们一起被分到连队当卫生员,然后又一起考上军医大学。大学期间,他们在同一个班,学......

    时光.青春.未来

    时光.青春.未来 护理一年级(1)班练晓琴 清风阵阵,柳絮飘扬,阳光透过树叶射出一道道光线,扎着马尾的女孩身上穿着校服,全身上下充满着阳光,而时光却在悄悄流逝。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