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7:1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篇: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浅析语言与言语的联系和区别

内容摘要 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在语言学术界里一直是个探讨的重要问题,研究者们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研究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本文在参阅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什么是语言与言语、语言与言语的特征、语言与言语的联系和区别(关系),以及研究语言与言语关系的重要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分析本文得出语言与语言的关系密切: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互为前提而存在,又有各方面特性的显著区别。区别语言与言语的意义在于对语言学的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语言 言语 关系 区别 意义

语言与言语,从表面上看就是两个排序相反的词语,但就是这排序的小小不同,却让它们有着很大的差别。对语言与言语的区分研究,从最初的无,慢慢到有,再到百家争鸣。语言学家们不断地继承与发展,批判与肯定,在学术界上的重视程度之高,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都说明了区分语言与言语的重要性。本文借鉴现有众多资料,主要从什么是语言与言语,语言与言语的特征,语言与言语的关系(相同与不同)以及语言与言语区分的意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旨在能更好的领会二者的关系。

一、语言与言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特征:

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如下特征:①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是个人以外的东西,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契约而存在。②语言是同质的,是一种符号系统。③语言符号是抽象的概念,是存在于我们脑子里实在的东西。言语特征有:它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包括:(1)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2)实现个人的组合所必须的同样是与意志有关的发育行为。定义: “创造语言的行为所造出的语言成分总和或说话时所运用的工具,大体上说来就是语言,而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创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运用语言所说出的话就叫做“言语”。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言语通俗的说就是说话,既可以指说,也可以指话、以上是高名凯在《语言论》中对语言与言语定义作出的一些解释。而岑运强在《语言学概论》中下的定义是:“语言是一套规则的系统,是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所说(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言语是讲话(写作),是行为动作,是所讲话(所写的话),① 是行为动作的结果。概括起来就是所写所说的行为和结果。”

通过定义与特征的结合分析,本文认为:语言是一个具有规则性的、系统性的研究语言的工具;而言语则是在系统的规则指导下对语言工具的具体运用,是语言的具体化。

对语言与言语的定义与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人们每天都和语言打交道,每天都要说话,运用言语,但是未必人人都能说清语言与言语到底是什么,语言和言语的区别究竟在哪。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严格区分语言与言语,但在语言学界里就有严格区分的必要,且不能混淆。正如索绪尔所说:“把语言与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来了。”在语言学的研究里,区别语言与言语是必要的,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十九世纪初年,德国语言学家方·洪堡尔特,才注意到区别语言与言语的重要性!本文也认为区分语言与言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语言与言语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将其二者的关系区分清楚,对研究语言学有重要意义.二、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联系与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语言和言语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俩不同的东西,另一方面,语言与言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紧密相联,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要语言为人们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要有语言的存在;同时要有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要有言语。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在前的。语言和言语互相依存,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亦好比工具与工具的使用关系。要工具得以使用必须要有工具,要工具得到价值体现必须要去使用工具。言语要运用要有语言系统作为依托,语言的用处体现是通过言语具体体现的。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自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次提出语言与言语称之为“建立言语活动理论的第一条分叉路”。说明要研究语言学第一步需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时,学者们就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各执己见,你批评我,我反对你,不断发展,批评中对区分语言与言语做出了许多研究与贡献。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1、语言具有社会性,言语具有个体属性

语言的社会属性表现在:语言是一个社会性的,它不是属于某个人的,比如:汉族人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汉语是整个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汉语就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而不是某一个个体汉人的语言,它是所有汉人共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现象,是汉民族共同创造的社会财产。不具备个体属性。

③言语具有个体属性,它不和语言一样,是对语言的具体应用,它是通过个体的行为来体现。就比如:汉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体对汉语的不同应用。言语就是个体对语言的运用,属于个人行为,具有个体属性。例如:每个人的嗓音和独特的表达习惯(像阿杜独特的沙哑声音,张靓颖的海豚音就是与众不同的个人属性);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言语风格(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其语言风格自然是气势豪壮,而李清照作为婉约派的代表,其语言风格就是柔美伤悲的凄凉)。

2.语言是稳定、相对静止的;言语是自由易变、运动的。

语言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人们对语言的研究从未停止。语言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因素。比如:汉语体系从古至今有发展变化,但变化不大,所以这些变化对汉语体系的影响不会太大,相对稳定。而言语的使用是自由组合的,不同的组合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意义就会完全不一样,具有运动状态(比如:在我和他两个字之间加字组成一个完整的表达就会有:我打他,我给他,我恨他,我揍他,我想他等等无数个不同的组合,其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用辨正的方法看问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比如:言语的说和写是动态,而说和写的结果具有相对静态。语言具有相对静态,但由于不断的运用,因此又具有绝对地动态。总的来说: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3.语言的全民性与言语的阶级性。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阶级问题,在语言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要区分语言与言语,认为与言语言语都没有阶级性,代表人物是方光焘和施文涛;二是,要区分语言与言语,认为言语有阶级性,代表人物是高名凯、戚雨村、吴在物和田菲;三是,不区分语言与言语,认为二者都没有阶级性,代表人物是李振麟和董大武。

本文比较赞同高名凯的观点,从语言与言语的特点上重要的区别在于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阶级性。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它不但是全民所创造的,同时也是全民所能共同运用的。它对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一视同仁,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语言成分和词汇成分不具备阶级性而具备全民性。言语是对语言机能的运用,而这种有意识的运用具备阶级性。人的阶级性表现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上,人是阶级性的,人的社会行为,具有阶级性。人们运用行为的正确选择上具有阶级性,因为人是为阶级利益而去选择的,选择也具有阶级性。言语作品有不同的言语风格与思维表达,如农民的创作言语就会带有浓厚的方言的言语风格,比较朴素.而知识分子就会带有知识分子的言语气息,有明显的文化底蕴,比较高雅。4.语言是交际工具,言语是运用工具的过程与结果。

语言作为全民社会单位共有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来进行交际的客观存

④在的工具。作为工具,它最大的用处就是对它的使用,通过工具可以获得很多的成果,而言语就是对语言工具的运用。是人们对语言机能懂得运用过程,是其产生的结果。5.语言是系统的、潜在的;言语是个别的、实现的。

英国语义学家乌尔曼认为:“语言是潜在的,是储存在我们记忆里准备在言语过程中实现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实现的,是我们说出来的语句的总和。”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它包括语法系统、词汇系统以及它们的物质外壳语音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们要遵循这个系统的规则去说、去写。而言语是个别的不成体系,而且要通过运用才能表现出来。比如:人们的交流就是一个在语言系统的指导下,用具体的言语做出不同的组合来表达个人思想的过程.6.语言的系统各个成分是有限、固定的;言语是无限、灵活、自由的。

语言的系统组成比较稳定。比如:语法上有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等,都是比较固定而且有限的,就那麽几个组合。而言语的组成是无限的、灵活的、自由的、不收限制的。因此,可用言语组成无限多的句子来。7.存在方式的不同。

索绪尔认为:“语言以许多储存于每个人脑子里的印记的形式存在与集体中,有点像把同样的词典分给每个人使用。所以,语言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在是在储存人的意志之外的,语言的这种存在方式可以表示如下的公式:1+1+1+1+┄┄=1(集体模型)。”

“在言语中没有任何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在这里只有许多特殊的情况和总和,其公式如下:1+1+1+1„„。”

可见语言与言语的存在方式是不同的。

8.语言有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言语只有心理方面。

根据索绪尔和乌尔曼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概括为:言语具有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所说的物理指的是言语的物理属性,言语要发出,必须有声带的震动、声波的传递等。心理主要说的是词语的形象和概念。语言和言语都有心理方面,但语言只有心理方面。这就是语言与言语存在方式的差异.三.意义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被众多的学者所重视,可见其中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意义。1.明确了语言研究的不同领域,索绪尔在茫茫的言语中提炼出语言这个系统来,这是一个重大的创举。提出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更具有深远意义。

⑧⑧

⑦2.促进了其他语言分支科学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比如:社会心理学、心里语言学、言语交际学等等。促进了语言学的科学化和繁荣发展。

3.为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模式,即“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这是每个婴儿的学习必须途径,也是学外语的有效途径。学习外语要用三个阶段模式才行。先从只言片语入手,模仿发音,言语阶段,这还不够,要掌握语言系统,语言阶段,掌握还不达目的,要用系统去说、去写,又回到言语阶段。要这样才能学好我们的语言。

4.还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语言,正确对待语言,明确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语言。还有助于理解语言的相互关系和语言存在的客观性。四.总结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在语言学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在这个方向上不断的推进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的学习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语言与言语的从定义、特征、重要性、联系与区别、意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可能比较片面浅显、不深入。但是希望自己能更好的明白语言与言语的差异性,更好的将其区分开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学习中的理解是有莫大帮助的。语言与言语的区分的重要性,必将为语言学家所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②④⑩ 《语言学概论》岑运强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1-14 ①③⑦⑨《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吴为章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41-48页 ⑤⑥《语言论》高名凯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99 117页 ⑧《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0 41页

参考文献:

《语言学概论》岑运强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1-14页

《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吴为章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41-48页 《语言论》高名凯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99 117-134页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0 41页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俆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普通语言学》赵蓉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第二篇:语言与言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知识);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话语)。具体地说:

1.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

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2.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语言是对同一集团所有人所说的话的抽象,它排除了一切个体差异,它只有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如前所说,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通常是从语言的具体现象开始的,人们所说的话都是具体的,或通过听觉或通过视觉,言语常常带有具体的特点。

3.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说话会完全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共同的语言规则而达到交流。言语就是说话,是一种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要说多少话,要写多少东西,这是无法计算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每个人根据交际需要说出的话语的内容是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但是,就某一语言而言,所能资以辨别的语音是有限的,词的数量和构词规则是有限的,组词造句的规则也是有限的。在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

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而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这就告诉人们,我们人类每天面对的这些具体的无限的说话和说出来的话,就是言语;一定的社会集团从这些具体的、无限的言语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些抽象的、有限的系统,就是语言。所以,语言是一个有限语言单位的集合,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都是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一个系统,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人们的一切言语活动在这个系统中运行。而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能说出的话语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份而使它变得更长。利用有限的符号及其规则说出无限的话来,这是言语活动的特点。

4.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

在人们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就人们运用的语言而言,语言的规则都是现存的,约定的,不允许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这是言语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人类就无法交际,无法组织社会。因而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状态。当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的发展,语言也会出现适应性变化。所以,语言的静止是相对的,静中有动。而言语就不同了。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言语交际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充当信息传递的代码。说话人通过语言来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来接收信息,其间经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几个连续衔接的过程。

(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不仅有区别,更有紧密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是静态和动态的联系,概括和具体的联系,系统和形式(现象)的联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就像“人”和“张

三、李四”的关系。“人”是对“张

三、李四”的抽象,我们说“人”有头、身躯、四肢,还有大脑、心脏,“人”能思考、有创造力等等,这些都是对“张

三、李四”的特点的抽象。我们能看到的只能是“张

三、李四”等一个个具体的人,谁也看不到抽象的“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听到的只能是人们嘴里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看到的也只能是书面上写着的一句一句的话。口头上说的话和书面上写的话都是“言语”。“语言”存在于“言语”中,它本身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言语”。这就是说:

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源于言语,语言的生命在于广大社会成员的运用,不被运用的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语言就存在于你、我、他、我们大家的话语中。因为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我们只有通过言语才能认识语言和学会语言。无论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和讲授语言,都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

言语依赖于语言。言语要被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有全社会共同的语言作基础,达成语言的共识,才能进行交际。语言作用于言语,在实际的交际中,表现得很明显。每个人说话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否则人们就无法交际。语言对言语有着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明确语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价值,“因为它阐明了任何科学程序所必需的抽象过程”。

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要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这在一门科学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完全合理的和完全必要的,历史的实践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篇: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王昕竹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文法外语系

09级英语二班

The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Speech

WangXinZhu Gramma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XinHua College in NingXia University 09 English second class 摘要:语言既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既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语言就不等于人们创造这种工具、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行为和运用这种工具所构成的“言辞”,也不等于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进行思维时所构成的具有思想内容的逻辑判断。所以,区别语言和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行为(即交际行为)以及运用语言所构成的结果就成为了正确理解语言的一个必要的论题。关键字:语言;言语;区别;关系

Abstract: The language is bo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language is a people the tools of abstract thinking, language is not equal to the people to create such tools,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use of this tool “rhetoric”, nor equal to people posed by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ink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logical judgment.Therefore, the resul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creation of language, the use of language behavior(i.e., the communicative act)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become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s a necessary topic.Keywords: Language speech difference relationship 人们创造语言成分时所发明的语言、人们说话时所运用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而创造语言成分的行为和说话的行为则只是人们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不等于语言。创造语言的行为所造出的语言成分的总和或说话时所运用的工具大体上说来就是语言,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创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运用语言所说说出的话就叫做“言语”。比方说,汉族人民运用语言机能去创造某一个汉语的词汇成分或语法成分的行为,汉人运用汉语去说话的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以及汉人所说出的话则是汉人的言语。言语行为既指的是说的行为,而人们的说的行为有可能同时就是设法创造某一语言成分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把言语行为理解为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运用语言机能去设法创造语言成分和运用语言机能去使用已经存在的语言成分。人们运用语言机能时拿已经存在的语言成分,他们所临时设法创造的新的语言成分和一些超语言的表达手段组合在一起去体现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结果就产生了言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可见,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事实上存在的,是人们所意识到的客观事实。不过,人们不是很明确地了解在科学上有区别语言和言语的必要罢了。

俄国的语言学家波铁布尼亚也曾经强调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他认为语言是连绵不断的言语创造的洪流,它注入为某一集体所理解的一定的语言之中,他认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是语言创造性地存在的完整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形式;语言的不断改变,不断演进是在言语中得以实现,而且也都是为了言语而实现的。但在强调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当中,波铁布尼亚否认了语言的客观存在,而把言语看成最重要的东西。

在近代的语言学历史中,给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做出有系统的理论解释的是德·苏胥尔。他在分析语言学的对象时,认为人类的语言机能(language)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语言(langue),一是言语(parole)。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他说,“(语言)是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通过言语实践而获得的一种宝库,是可能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或说的更正确些,是存在于一群人的许多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因为在任何一个个人的脑子里,语言总是不完整的,它只在群众中才是完整的”。这里,德·苏胥尔一方面把语言看成社会产物、社会现象,把言语看成个人产物、个人现象,一方面把他所说的语言具体的看成群众脑子里存在的一个“语法系统”,把他所说的言语具体的看成个人为了表达思想所做出的组合,以及使这组合表面化的心理—物理的机制。语言既然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我们就不能把它理解为交际行为(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或由交际行为所组成的言语组合。就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每一个运用语言的人也都意识到他所学习得来的语言并不是他所专有的,而是其他的人所共有的,而是以存在于全民社会中一切个人嘴里所说的、具有声音的物质外壳的言语之中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在交际的场合中,他是运用这个工具去组成他所说的话的。

总之,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全民社会单位交际工具的语言不可能是个人所特有的,它是全民社会单位所有组成员的共同财产,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来进行交际的客观存在的工具;然而言语则是人们对语言机能的运用(包括运用语言时对语言机能的运用在内)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一个全民社会单位一般只有一种语言,例如汉族只有一种汉语,但是万千的个人和某些个人的结合体却有难以数计的言语。不过尽管如此,语言和言语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语言也并不是心理现象,它是以物质外壳所起的作用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

那么,语言和言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讲,“语言”指的是以一套符号系统而作为全民社会单位的交际工具的。但是“言语”指的是什么,就有不同的意见了。语言学家认为“言语”指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他们说:“我们认为语言学所研究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我们所理解的言语不仅是包括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词和词的组合的规律和造句的格式,而且也包括了词汇的客观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属于语言的。”但他们在主张“言语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同时,坚决否认“言语”又可以指言语作品的内容。这样地既把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和言语作品的内容对立起来,而只是承认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是言语的论点也是难于成立的。为什么“言语”可以指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就不能指言语作品的内容呢?问题非常明显,言语作品既然是言语的作品,这整个的作品就是属于言语的,不能说只有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才是属于言语的。言语作品和任何世界上存在的事物一样,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并且是相依为命的。如果“言语”可以指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它自然也能指言语作品的内容。何况既把言语理解为言语作品中的表达形式,言语作品是什么就无从了解了,因为言语作品正如我们所理解的,是言语的产物,然而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显然不能产生这一产物,我们绝不能说“言语作品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作品”。当然,在语言学的历史中,语言学家们也曾对“言语”的含义有过讨论。例如,法国语言学家德拉古拉瓦远在三十年代就认为应当区别“语言机能”、“语言”、“言辞”和“言语”。他认为“言辞”是说话人在运用语言时所组成的组合,“言语”是允许说话人使语言系统表面化的心理机制。

那么,言语作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又是什么呢?正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语言充作“语言·思维”统一体的形式部分,思维充作“语言·思维”统一体的内容部分,但是就语言本身来说,它的形式部分则是语音形式,它的内容部分则是意义。作为交际工具,体现思维工具的语言可以被用来表达思想。作为工具用的是语言成分,把这些成分组织起来去表达某一具体思想的时候,这些成分就成了思想的表达形式的组成成分,不仅是思想的表达手段。然而语言成分本身则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称为表达手段。一般的说,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结果是“言语·思维”统一体的形成,在这个统一体中,思想是内容,言语是形式。所以,对“言语·思想”统一体来说,整个言语作品就是它的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包含有意义复合物,作为它的内容,这种意义复合物正是语言学家所说的作为“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之一的各个语言成分的客观意义之类组合而成的。在这样的理解之下,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关系呢?语言是言语的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它又是散见于所有言语作品中作为其部分的组成成分的表达手段的总和。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这运用所产生的成果。因此,言语作品要包含有语言成分。我们可以说,语言和言语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又表现在言语作品是提供语言系统组成成分的素材。语言和言语作品尽管是不同的东西,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言语在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先头部队”的作用。人们在运用语言机能的时候,可以创造出新的语言成分,当然这种新的语言成分最初只是以“创造方案”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任何语言成分的创新都是人们运用语言机能逐渐产生的结果,则是无疑的。语言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概括和不断的总括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已经存在的语言,它的新的成分的产生也是这样的。对个人而言,已经存在的语言总是以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交际工具或进行思维的工具而被运用来组成个人或某些人的言语的。语言或语言成分之所以能够成为语言或语言成分,必须经过社会的“同意”和社会的重复运用,因之,语言是社会的创造,不是个人的创造。就它本身而言,当它未成熟的时候,它是言语作品的表达手段之一,它是言语作品中的“超语言的剩余部分”之一;当它成熟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言语作品中作为表达手段的语言成分。

第四篇: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区别与联系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区别与联系

本文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之处

1.1 法律性质不同

反垄断法具有经济法性格,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多被视为民法中的特别侵权法。实施市场经济的国家,信赖市场机能,但当市场经济的运作出现危机,国家必须进行干预,包括以强制和引导的方式,来改变市场上的行为,乃至产业结构时,就需要另一套法规,学者有时统称为经济法。故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往往被视为是对民法的批判。反垄断法专门设置行政机关,负责对限制竞争行为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因此普遍将反垄断法归入公法范畴。公法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故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权利,而不得滥用之。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属于特别侵权法,普遍将该法归属于私法范畴,从不正当竞争行为即源于侵权行为,而其救济手段多为违法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便可得以验证。私法领域“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故市场上的竞争者只要法律未规定不得为,即获行为之自由。

1.2 伦理性与政策性之差别

二法之差别颇多。从二法之产生历史考察,可以对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根本性的了解。二法皆是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产物,惟反不正当竞争法均早于反垄断法而产生。自大规模自由市场经济出现后,旧经济秩序的伦理控制力量(如同业工会)的削弱而逐渐不能维系,对法律的需要与日俱增,英美和欧陆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大抵在这种背景下产生。英美反不正当竞争法(unfair competition)是从商标法逐渐脱胎演变而来。欧陆国家是在营业自由政策确定以后,才渐感需要,第一部单行法出现在德国(1896年)。由此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自其产生时起,便具有极强的伦理性,作为特别私法在白热化的营业竞争中维护社区伦理。英美法国家将“不劳而获”,“不授种而收获”作为其认定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基石,大陆法系一般将诚实信用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帝王条款”,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亦将公平、诚实信用和遵守商业道德规定为基本原则。其维护商业道德、确定竞争伦理规则之精神不言而喻。与之不同,反垄断法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反垄断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产生的标志为《谢尔曼法》(Sherman Act)的颁布。美国建国后,其自由竞争发挥作用,产生令世人瞩目经济效益之同时,也产生了阻碍、窒息竞争之托拉斯组织和垄断行为。这些托拉斯有效地垄断和控制了市场,维持和操纵价格,其形成及力量的加强,遭到社会各界强烈反对。美国反特权,反独占之传统根深蒂固,正如美国反托拉斯法的首创者约翰.谢尔曼所言:“我们受不了专制政治的国王,也不允许控制生产、销售生活必需品的国王。”加之,二战德、日两国纳粹组织皆实行强制经济垄断以维持战争,所以战后各国对垄断的管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纷纷颁布反垄断法。可见反垄断具备阻止社会霸权形成的社会政策以及保护市场竞争制度,以促进生产和分配的合理的经济政策两种功能,从产生时起即具有极强的政策性。

1.3 价值取向之差别

在价值取向方面,反垄断法强调效益,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注重公平。台湾刘绍樑博士认为台湾“公平交易法”前半部分(反垄断法部分)主要是在追求经济的效益,而非分配之公平。因此,垄断法部分的目的是在籍由对经济效益的执著,促进法律人所谓的“动的安全”,亦即“交易之安全”,所谓“经济宪法”意义应是如此;后半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部分)则是在维护财产权,亦即“静的安全”。两者在概念上既有相当大的相异,在适用上即应有所间隔。详言之,法律人通常在讨论的安全之时认为要保障善意第三人,如此交易才会灵活;其实这即是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厂商如果违反“公平交易法”第20条的规定,利用他人营业标章(不论是否该等标章是否已依公司法、商标法、商业登记法予以登记)从事鱼目混珠蒙骗消费者的行为,或是违反本法第19条第5款禁止侵害业务机密的规定,而从事窃取业务机密的行为则与侵害物权或准物权利益之行为无异。从维护公平的角度,应予以规制。

1.4 程序上之差异

由于反垄断法之公法属性,在程序设计上一般均由行政机关负责其实施。如德国的卡特尔局,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委员会,美国的反托拉斯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等等。这些行政机关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有些还具有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在企业结合之审查,卡特尔协议之制裁及处置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这些行政机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之同时,司法审查为反垄断法实施之补充。反不正当竞争法为特别侵权法,即应属于私法范畴。因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主要靠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实施。由法官在断案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把握。司法途径为不正当竞争案件的主要处理程序。

1.5 立法目的之差别

二法的立法目的,承担的立法责任也互异。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为消除限制竞争现象,无论是经营者实施之限制竞争行为或是使竞争无法展开之市场结构,以此促进竞争。一言以蔽之,反垄断法的精神是维护竞争自由,而反不正当竞争解决的是竞争行为是否合乎商业伦理问题,竞争者之行为有无道德上的可非难性,是否侵害了其他竞争者权利。换言之,反垄断法保护竞争的程度或强度,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竞争的质量。反垄断法重在保障市场竞争之自由,防止独占事业滥用其经济优势、联合行为阻碍竞争充分、结合行为妨害竞争自由。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重在维护市场竞争之正当,防止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导致不公平,有违商业伦理、道德行为的产生。正因为此种差别的存在,在台湾最早有廖义男教授所研拟之采合并立法模式的“公平交易法”草案第1条原规定,明确指定其立法目的为维护有效之营业竞争秩序,确保营业竞争行为之自由及正当,促进经济之繁荣与安定等。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同之处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虽有较多差别,却也有颇多相近之处。二法一并构成广义的竞争法,皆因二者之间具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无怪乎,有学者将二者喻为维护竞争秩序的左右翼。首先,无论反垄断法或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均以市场竞争关系为调整对象,旨在维护或营造自由和公平的竞争秩序,确保竞争机制正常发挥其作用。如此方能实现竞争之功效,最高效率的配置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旨在维护或营造自由竞争之反垄断法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前提。概言之,一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只有具备了自由竞争的条件,拥有了竞争的自由空间,法律才可能去保护竞争的正当性,如果经济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自由竞争的条件,客观上无法展开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便也缺少了该法规制的对象,即其法律客体,当然也就无存在之必要性。以经济管制时期的俄罗斯和我国为例。完全由国家对整个经济的生产、销售、分配进行计划,实行国家垄断,经济毫无自由可言,于是也就不存在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当两国进行经济改制,大力鼓励竞争时,两国纷纷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即为明证。就此而言,反垄断法居第一位,反不正当竞争法居第二位。然另一方面,若听任竞争之自由,不规制其正当性,势必形成市场之独占、寡占据面,滥用其经济优势,使得市场之竞争空间日益缩减,最终导致竞争自由的消灭。因此,就竞争而言,“竞争播下了毁灭其自身的种子”,在鼓励竞争的情况下,成功的厂商可能达到一种能够防止其他人竞争并因而损害整个市场机制的地位。例如,在某个市场上因竞争而只有一厂商得以立足,除非采取措施对该厂商的行为加以正当性管制,否则其行为就会对经济造成损害。此即为市场势力。经济学家已经指出,市场势力,即市场力量是市场失灵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故谁人滥用自由,则谁人皆无自由。反垄断法保护的竞争自由,必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易言之,只有在经营者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条件下,其竞争自由才受到反垄断法的保护。一旦经营者从事了不正当竞争,那么其也就丧失了自由竞争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德国学者Fikentscher提出公式“只有正当的竞争才得自由”。基于伦理判断限制的自由相当于反垄断法的理性原则(rule of reason),是禁止限制竞争的例外。从该公式中也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最后,某些行为同时具备了二法所规范行为的性质,既可以是一种限制竞争行为,亦可以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此时发生二法的竞合(后详)。如低价倾销、联合抵制(boycott)、差别待遇等即是。这也说明二法之间在许多方面并不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

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之间存在着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甚至矛盾,但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二法之共性大于个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而是反映了市场经济制度下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两项要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这些行为既可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可被视为限制竞争的行为或者垄断行为。因为它们不仅具有不合理性,即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来说显得不公平;而一方面,这些行为如果真正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行为人一般都占有市场支配地位,就成为了垄断行为。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一起构成竞争法这个统一的整体秩序,共同承担着维护自由竞争和正当竞争正常运作的任务。结语

综上,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主要内容各不相同。前者主要规制市场中的限制竞争行为,以维护竞争之自由;而后者主要规制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维护竞争之公平。二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应需而生,立法目的、背负立法责任互异。与之相应的,二法之法律性质,价值取向、特点等各不相同。但由于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均是对市场中的竞争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正常运转,二法功能互补,且在某些行为上发生竞合,故又有其相同之处。

参考文献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徐火明.公平交易法论——不正竞争防止法[M].三民书局,1997.[3]廖义男,刘华美,吴秀明,等.主编.公平交易法施行九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元照出版社,2001.[4]赖源河教授六秩华诞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财经法专论[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5]曾陈明汝.专利商标法选论[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7.[6]黄茂荣.公平交易法理论与实务[M].台湾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1994.[7]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M].三民书局,1977.[8]赖源河审编.公平交易法新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9]周作姗.公平交易法对差别待遇行为之规范[M].行政学院管理委员会,1993.

第五篇:ciocrmplmscmerpmes的联系与区别

ciocrmplmscmerpmes的联系与区别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至少有四种类型的资产:客户资产、知识型资产、营运资产和有形资产,对应的技术分别是CRM、PLM、SCM、ERP、BPM、MES等。而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源泉就是基于创新的知识及其载体,通过不同领域范围内的专业的应用系统进行沉淀与固化,并保证企业各个业务领域的高效运作。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在ERP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由于ERP系统本身功能方面的局限性,也由于IT技术发展阶段的局限性,ERP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对供应链下游(客户端)的管理,针对3C因素中的客户多样性,ERP并没有给出良好的解决办法。“以客户为中心”将是CRM的核心所在。CRM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拓展市场、全面提升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目的。任何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初衷都是想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即实现顾客与企业的“双赢”。CRM系统可以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和为客户提供服务使企业减少“软”成本。PLMProduct Life Cycle Management 在ERP、SCM、CRM以及PLM这四个系统中,PLM的成长和成熟花费了最长的时间,并且最不容易被人所理解。它也与其它系统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它是惟一面向产品创新的系统,也是最具互操作性的系统。如果企业为了制造的用途,使用PLM软件来真正管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它需要与SCM、CRM特别是ERP进行集成。如果作为一个概念来说,PLM出现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从技术角度上来说,PLM是一种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管理的技术。

PLM包含了PDM的全部内容,PDM功能是PLM中的一个子集。但是PLM又强调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的概念,这是与PDM的本质区别。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是由供应商、仓库、作业和零售渠道等组成的一个序列,供应链系统可以优化产品成本与价值,它主要为企业的制造服务。是围绕核心企业,主要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的各个环节中的各种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调度、调配、控制与利用,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采购供应商的全部供应过程的功能整体。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对企业的进、销、存进行管理,并主要表现在有形资产的管理上。ERP系统实际应用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其“管理工具”的本质。ERP系统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ERP软件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ERP系统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系统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ERP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ERP系统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IT技术,来达成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的目标。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系统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MES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

MES能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能对此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MES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

CRM与ERP的区别和联系就管理理念上而言,CRM的主要目的是以客户关系的建立、发展和维持。而ERP则是将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以及控制能力提升,注重的是在满足客户、及时交货的同时将各个方面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通过提高内部运转效率来提升,是以效率为中心的。在关注对象上,CRM与ERP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相比于企业级的内部资源计划ERP,市场与客户才是CRM更多的关注。CRM的作用主要在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部门,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以及是服务部门,包括管理整个客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CRM所主要针对的,并为企业提供对客户及所购产品的统计、跟踪、服务等信息化手段和功能。换言之,ERP倘若是企业级的全面管理应用的话,那么,ERP的最前端就是CRM,其作用范围已延伸至ERP以往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站在应用系统的设计角度来看,ERP的主要业务流程相对比较固定,而绝大多数的CRM业务流程则较为灵活。CRM的体系设计以客户关系发展与维系为目标,系统主要是以统一的客户数据库为中心,为系统用户提供客户的统一视图和对客户的分析以及是预测等等。而ERP系统则是一个“事务处理”系统,强调准确记录企业各项资源的轨迹,包括中人、财和物等,无缝集成企业生产、库存、财务等管理模块,使企业的“自动化”能力得以实现,使人力需求与差错大幅降低,从而实现效率的不断提升。PLM与ERP的区别与联系PDM是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如零部件信息、配置信息、图文文件信息、结构信息、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流程的技术。ERP是对企业和制造有关的所有资源和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的技术,侧重于制造领域物流的管理,其代表功能有: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需求计划,财务系统管理、库存管理等.

PLM的目标是期望通过对产品数据或流程的有效管理,从设计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实现“开源”、“生钱”,降低直接成本,提供企业的研发能力,缩短产品生命周期,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的目的是“节流”、“省钱”,希望通过对于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降低间接成本,提高制造能力。PLM系统倡导的是创新,是以产品的研发为中心,目标是加快盈利的速度,在产品和流程两方面促进创新,以"杰出"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ERP系统强调的是控制,是由管理可见性的需求来驱动,并控制对财务有影响的企业活动来实现的。SCM与ERP的区别与联系

SCM与ERP互补,属于两个根本不同的范畴。它们的目的不同、涉及领域和对象不同、业务性质不同、过程不同,需要的解决方案结构和系统实施方法也尽有不同。尽管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也要解决许多非常困难的问题,但基本还是企业内部的问题;而在实施SCM的过程中,除去相关企业内部问题需要解决之外,人们还会面临谁是供应链管理者、谁是供应链执行者、如何体现系统实施效果、谁是系统实际受益者、系统相关费用该谁负担及如何分担等一系列问题。ERP是资产性的系统,通常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体现,在销售管理费中进行摊销。而SCM是成本性系统,企业活动所覆盖的地域范围、业务复杂程度的提高和供应链长度的增加导致SCM系统的实施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所以SCM的成本应当作为业务直接成本在企业损益表中体现。

作为“规则制定者”同时需要ERP系统和SCM系统。通过ERP的实施,企业内部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得以优化,信息得以实现一元化管理,形成了与“规则服从者”相比之下的交易优势。“规则制定者”通过这些优势制定规则和改变规则并通过各种形式迫使“规则服从者”遵循这些规则。SCM则是“规则制定者”“统治”供应链的工具。MES与ERP的区别与联系

ERP的重点在于财务,也就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来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计划,相关的模块也是以财务为核心的展开,最终的管理数据也是集中到财务报表上。MES重点在于制造,也就是以产品质量、准时交货、设备利用、流程控制等作为管理的目标。

ERP管理的范围比MES大,MES管理比ERP细。企业生产资源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也在ERP管理的范围内,也相应有生产计划、数据收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等功能模块,所以往往和MES会混淆。但ERP管理的范围主要是以工作中心为单位,MES能更细致到每个制造工序,对每个工序进行任务的下达、执行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现场调度。ERP要做到工序级的管理,需要进行定制开发。

ERP主要采用填写表单和表单抛转的方式实现管理,现场收到的制造任务是通过表单传达,现场制造数据也是通过填写表单完成收集。MES是采用事件的方式实现管理,生产订单的变化和现场的制造情况,通过MES内置的WIP引擎立刻触发相关事件,要求相关人员或设备采取相应的行动

下载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一、对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简单认识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不单指报道策划,它是对新闻新闻传媒生存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

    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务”与“会计”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是那样密不可分,经常成对出现。过去,我们有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如“两则两制”......

    浅谈中韩娱乐文化联系与区别

    浅谈中韩娱乐文化联系与区别 随着近几年韩国娱乐文化的迅猛发展,“韩流”一词也已经不足以表现其热度。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某些国家都已见证这种文化入侵现象。与此同时一大......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领导与管理 领导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人们通常将它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很大差异。领导和管理都有着丰富的内容。从传......

    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方式,例如:网络营销、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做广告、网上调查等。在电子商务中,商务是目的、......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是一对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 所谓“电子商务(E-Business Commerce)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广泛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

    应用文与其他文体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文与其他文体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并不是并列或归属关系,而是属于两种分类标准不同的文体分类体系。 记叙文、议论文、......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在多次高校交流中,不少老师和学生咨询过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工实验室建设方向的问题。如何区别社会学、社会工作......